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来1976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北冥虾米
秦咏梅说着,用大拇指对着外面的大老黑比划着。
“对,大概是这个位置。”
秦咏梅看了看自己的大拇指,想了下,冲外面的大老黑招招手:“行了,我知道那两个人多高了。”
大老黑连忙回来了。
“一个一米六五左右,一个一米七二左右。”
大老黑有些惊奇:“行啊,你还有这两下。”
秦咏梅有些不好意思:“这是我家老头儿教我的。他以前学过大地测量,可以根据距离、标志物等,来测量物体的大小。”
大老黑兴奋地点头:“当初我听老刘说起你时,就觉得你是干公安的料,看来我没看错啊。”
两人又盘问了目击者一会儿,暂时没什么可问了,这才离开。
“老黑,你说这两个抢劫犯也是哪个工厂的保卫人员吗”
“但也有可能是从别处弄来的制服,故意蒙蔽两位受害人。”
“是啊,受害人带着工资,肯定有警惕心的。要是抢劫犯没穿制服,他们也不会停下脚步。”
“由此看来,抢劫犯是知道一些底细的”
“难道会是他们厂子里的人吗”
“有这可能啊。”
“我们已经知道身高年龄了,可以好好地筛选一下。”
“是啊,不过这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大老黑忍不住叹息。





重来1976 第十二章 老对儿
秦咏梅从旗杆底回来后,整夜查看遴选资料。
白客在炕上看着,忍不住叹息:“看来俺的棉猴儿是没影儿咯。”
原来那件已经做好的棉猴儿送给刘县长后,老娘又做了一件。
但只做好一半,就开始忙着自己的案件了。
老娘这么辛苦,白客哪敢催她。
反正大哥还有一件旧棉服,可以凑合着穿。
只是因为是在南方穿的,所以薄了很多。
酸菜渍上后,天气便越来越冷了。
沙洲这座小县城算是东北比较暖和的城市。
上一世,白客成年后冬天都很少穿毛衣的,更不用说棉衣棉裤了。
但眼下看来,这个时代的确是比二三十年后要冷一些。
白客听天气预报,怎么要比二三十年后的同时期要低上五六度。
而且,小孩子真是不抗冻。
穿着棉衣棉裤,从家到学校就几步远。
白客还冻得直发抖。
徐老师看出白客不抗冻,专门给他和卓玛调了座位,让他们俩坐到炉子旁。
教室四面透风,虽然烧着炉子,但也暖和不了多少,勉强不结冰而已。
写字的时候手指都伸不开。
白客正愁着呢。
某天早上一睁眼,老娘便将棉猴扔到面前了。
再看看老娘的模样,活像只熊猫,眼窝乌突突的,还不停地打着哈欠。
一看就是连夜奋战了。
“妈,被窝还热乎呢,你赶紧上来睡会儿。”
“先试试合不合适,妈再给你改。”
“合适,合适,一定合适。”白客随便比划下,敷衍道。
有了老妈缝制的棉猴,白客顿感暖和许多。
可就像上一世一样,入冬没几天。
白客又出了大糗,差点再次变成尿裤包。
白客虽然拥有成人的灵魂,但小身子骨跟上一世一样,还是那么的孱弱。
尿泡子小,肾气不足,所以憋不住尿。
每到下课的时候,白客首先做的事情就是跑厕所。
有时候憋的急了,他都是还没到厕所就开始解裤腰带。
老娘给缝制的棉裤是系带的,随手一拉就开了。
可这一天不知怎么搞的,手一拉就变成死扣儿了。
白客的小手冻挠挠了,根本伸不开,哪能打开死扣。
他就又开始像重生归来那一天一样,原地跺脚扭动起来。
结果,上一世的一幕再次上演了。
卓玛跑过来,用指甲硬抠着,帮白客解开了死扣。
上一世,在白客眼里,卓玛才是唯一的,真正善良的好女孩。
上一世,白客甚至认为自己老妈都不是一个好女人。
对儿女有些粗暴,对自己的丈夫也蛮不讲理。
直到母亲去世后,白客才渐渐理解她,也渐渐理解女人这种奇特的生物。
回到教室后,卓玛还把自己右手上的露指手套脱下来递给白客。
白客刚要推脱,卓玛抬起左手:“正好我左撇子你右撇子。”
白客笑了,只好戴上手套。
两人一只左手,一只右手,挨在一起写作业,看起来还挺般配的。
卓玛忍不住赋诗一首:老对儿,老对儿,成双成对儿。
两人哈哈笑起来。
上一世,白客跟卓玛只有一年之缘。
小学二年级之后,白客转学到红旗小学了。
从此再也没见到卓玛,也没听说过卓玛的消息。
后来,十七八岁的时候,白客想再次见到卓玛,便故地重游。
可到了卓玛家附近时,他突然又害羞了,然后就跑掉了。
又过了几年,卓玛家那一带拆迁了。
白客便再也找不到她了。
也不知道上一世卓玛过得怎么样。
是快乐幸福,还是烦恼贫穷
但这一世,白客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不要与卓玛失去联系。
无论如何要让卓玛过得快乐幸福。
中长大队养猪场的规模是很大的,丝毫不逊色于国营养猪场。
而且由于经营手段更加灵活,经济效益比国营农场更好。
白客帮黄场长联络的酒糟远远不够他们用的。
所以,没多久之后,白客又帮养猪场跟粮库搭上了关系。
白客经常帮粮库主任的儿子蓝军补习功课。
又经常从火车站调度室主任儿子梁顺兆那里弄来面包糖果等小零食,跟蓝军一起分享。
因此,蓝军的老爸也十分喜欢白客。
当白客提出从粮库弄点变质粮食时,蓝军的老爸也慨然应允了。
对他来说,这本就是小事一桩。
白客帮养猪场解决了大部分的饲料问题。
黄场长怎么会亏待他。
白客全家的大米白面豆油,黄场长都长期供应。
甚至连烧火的劈柴、煤块都时不时派人送来。
眼看到了年底,又有大肥猪要出栏了。
黄场长再次提出要送白客两头大肥猪。
其实白客是想要钱的。
但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从大人手里赚钱,这实在太妖孽了。
不过,也无妨,大肥猪不就是钱吗
黄场长说送两只大肥猪,那真是一点也不含糊。
屠宰好的大肥猪,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几乎一样东西都不拉。
这个时期的猪跟后世不一样,通通都剥皮的。
因为此时猪皮是很好的皮革。
白客事先已经跟老爸是皮革厂的同学联络好了,让白宗把两张猪皮送到皮革厂,换了十来块钱。
剩下的猪肉,白客拿回家一些。
尤其两副猪腰子统统拿回去了。
因为此时的北方人根本就不吃猪腰子,他们不会处理猪腰子的腥臊气。
身为南方人的白策却会,他可以用猪腰子给白客补一补身子。
其余的猪肉,白客也找到了下家。
他提前跟卓玛的老爸,民主门市副食组的胖叔联络好了。
年关时,他们副食组会制作大量的猪肉熟食,两只猪还不太够用呢。
白宗用三轮车驮着猪肉,跟白客一起来到民主门市后门。
一个大妈打量打量白宗,再打量打量猪肉。
“你找谁”
白客从白宗身后闪出来:“俺们找副食组的那个杨叔叔。”
“杨叔叔”大妈有些糊涂了。
白客只知道杨卓玛老爸的外号叫胖叔,却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
“就是有点胖的那个叔叔。”
“哦,你们说的是副食组的刘组长吗”
白客愣了一下:“应该就是他。”
“等会儿啊,我这就叫他出来。”
没一会儿,胖叔带着两个棒小伙儿出来了。
白客连忙打招呼:“叔叔好”
胖叔也笑嘻嘻地过来,抱一抱白客。
白客连忙介绍:“这是我哥哥。”
胖叔点点头,跟白宗握手:“个子挺高啊。”
白客袖手旁观,看着白宗和他们几个大人七手八脚地将四扇猪肉、还有两套下水抬了进去。
又等了好一会儿,白宗才出来。
小脸红扑扑的,神情也有些恍惚。
“赶紧走吧。”白客拉他一把。
一边走着,白客一边问:“几张”
“十,十六张。”
白宗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十六张大团结,够老爸老妈两个月挣的。
这一世,白客也头次见到这么多钱。
但他心里清楚,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不过,他心里还是有一个巨大的疑惑。
杨卓玛的爸爸怎么不姓杨啊




重来1976 第十三章 明天到操场
仿佛白宗是弟弟,白客是哥哥。
白客指挥着哥哥:“走,先去存钱。”
刚走了会儿,白客又想起什么:“应该先刻章。”
这会儿到储蓄所存钱取钱都没有身份证密码啥的,只需要印章。
刻章的就在百货公司门口。
一个满脸粉刺的家伙,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就是他的办公地点。
上一世的时候,白客曾经最羡慕的就是这伙计。
放学或者逃学的时候,就跑到这里来,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伙计刀走龙蛇,一蹲就是半天。
每每感叹,这辈子要是能干上这营生就知足了。
在那个年代,刻章的是少有的几种合法个体户之一。
自由自在,自己挣钱自己花,多惬意啊。
不过,刻章的应该都在公安局有备案。
那个年代造假很容易,出了点事儿,公安会第一时间来找刻章的。
刻好章,刚想去存钱,白客突然又觉得不对。
哪能这么抠门儿啊,哥哥忙活半天,怎么也得表示表示嘛。
先在门口买了五分钱的茴香豆。
五分钱的茴香豆已经相当多了,两个人的上衣口袋都装了半兜子。
然后走进百货公司,又买了两套运动服。
一套花掉了十多块钱。
号码当然要大出两三个。
因为哥俩都在长身高,说不定明年就穿不上了。
“要多运动啊,咱们俩这一世都要长大个儿。”
“好的。”白宗像弟弟一样答应着。
不过还是感觉到不对:“怎么这一世”
“反正就是这个意思。”
剩下的钱,白客又塞给大哥5块钱当零花钱,自己也揣起来5块钱。
回家的时候,白客还叮嘱大哥:“不要告诉爸妈啊。”
第二天,白客不到五点就起来时,老爸老妈都吓了一跳。
白策也翻身要起来。
“干什么起那么早”
“我要到学校跑步。”
“那我起来给你做饭吧。”
“不用了,我到大车店买点吃的就行了。”
“你,你哪来的钱”
老爸老妈工资刚刚够花,从来不会给儿女们零花钱的。
“学校的班费还剩了点,老师给每个班干部发了一点。”
白客只好胡编了。
“好吧,”白策只好又躺下了。
大车店在爱民小学的东边。
是南来北往的车把式们休息的地方。
大车店里经常炸一种饼卖。
是那种用苞米面掺了一点点富强粉的饼。
上一世的时候,白客每次看到大车店门口,有人在吃着炸饼时,都馋的直流口水。
这一世回来,终于可以大饱口福了。
白客花五分钱买了碗豆浆,花一毛钱买了两只饼。
本来已经够吃了,可看到跟后世全然不同,又瘦又小的油条,还是忍不住花六分钱买了一两。
端着这些东西,坐在长条椅子上吃的时候,那些车把式们纷纷投来惊奇的目光。
车把式都是些赶马车、赶牛车的壮汉。
一大早没人舍得敞开肚子吃的。
一个八九岁的小屁孩,却这么舍得吃,不能不令他们侧目。
但白客终究还是吃不完。
吃掉了一个炸饼喝了半碗豆浆时,就已经饱了。
最后只能硬把油条和剩下半碗豆浆塞到肚子里。
油条的面不好,也没有什么添加剂,所以膨胀的很小。
不过吃起来,却别有一番味道儿。
剩下的一只炸饼,用纸裹了裹,放到书包夹层里了。
从大车店出来后,白客故意慢腾腾地往学校走。
主要是想在路上好好消化一下,不然一会儿没法跑步啊。
到了教室,白客还觉得有点撑。
就开始生炉子。
教室的炉子都是学生自力更生的。
学校给提供生火的草、劈柴和煤。
当然,炉子前的火钩、火钳、小煤铲,还有装煤的铁皮槽子、运煤的胶皮小桶等工具也一应俱全。
柴火和干草前一天还剩些,煤却没多少了。
白客连忙拎着胶皮桶子出去提煤。
煤和柴火都放在校园的一个角落里,学生们想用就自己过来取。
接连拎了三桶,累得气喘吁吁,铁皮槽子也装的满满了。
白客这才开始生炉子。
等炉子燃起来,煤块儿架上去了。
白客又用水桶拎了半桶水回来,洗把脸、洗洗手,这才开始脱下棉衣棉裤,换上运动装,出去跑步了。
上一世,十几岁的时候,全国青少年都流行练武。
白客也发誓过七八次,早早起来练各种功夫。
有洗髓易筋经、五禽戏、朱砂掌、八宝葫芦功、十段锦、八卦掌、八极拳、谭腿、戳脚、通背拳
反正是林林总总一大堆,就差九阴真经、六脉神剑之类的了。
每次练功的时候,白客还会东张西望。
巴望着一个须发皆白的世外高人突然跳出来,指点一二。
可惜每一次都是只坚持了十天八天便偃旗息鼓了。
室外高人自然也木有碰到。
但成年的心智和少年自是不同的。
白客相信跑步这事儿,自己能坚持下来。
操场一圈是200米,白客只跑10圈,也就是2000米。
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这锻炼量足够了。
这么坚持下来,这一世说不定还能长得更高一些。
跑了五六圈,就陆续有老师学生走进操场了。
白客眼下在学校里是知名人物,不时有老师同学向他打招呼。
跑到第八圈的时候,班主任徐老师也来上班了。
看到白客,连忙小跑着过来。
关切地说:“别累坏了。”
“不会的呀。妈妈说,要经常锻炼,才不怕冷。”
一边说着,白客的鼻涕一边流下来了,连忙吸一下。
徐老师笑着,拿出手绢给白客擦一擦。
“我回教室给你倒杯水,一会儿你回来,记得喝。”
“好的呀。”
白客跑完十圈回到教室时,徐老师果然倒了一茶缸水放在他的桌子上。
她自己估计是回办公室去了。
白客还真有些渴了,端起来咕咚咕咚喝了半茶缸。
此时,白客浑身发热,座位离炉子又很近,他连忙离开座位,来到门口站会儿,消消汗。
操场上,老师和同学陆陆续续开始增多了。
汗消的差不多了,白客又回到座位前,脱下运动装,换回了棉衣棉裤。
渐渐有同学走进教室了,越来越多。
最后,卓玛也来了。
刚坐下,她就吸了吸鼻子。
“有好吃的”
说着,就到白客书包里翻。
“真是个馋丫头。”白客无奈了,伸手拿出炸饼。
卓玛一边吃着,还一边嚷嚷:“老对儿,你真好。我给你留一半儿啊,留一半儿。”
结果,还是一个人全吃掉了。
白客叹息:“看来你将来是个大胖妞儿啊。”
“胖才好呢。”卓玛咂巴着嘴说。
白客真想问她:“你跟你爹怎么不是一个姓啊。”
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重来1976 第十四章 探案
毛纺厂大案正式启动后,秦咏梅每天都早出晚归的。
这天晚上回来后,全家人都静悄悄的。
白策在写字台前忙着准备课件,白宾和白宁在炕头写作业。
白客则抱着棉裤,在缝补着什么。
手指上戴着顶针,一针一线,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
秦咏梅上前拧一拧白客的脸蛋:“小东西,你还会干针线活儿了。”
“缝几只扣子。”
为了不再出糗,白客把棉裤的系带改成了扣子。
扣子是秦咏梅以前在服装厂工作时留下的,那种按一下就扣上去的铁扣子,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我来帮你缝吧。”秦咏梅要拿过白客手里的针线。
白客却躲开:“不用了,马上就缝好了。”
秦咏梅低头看看白客的针线,看起来还挺规整的。
这时,白宗把饭菜端到炕桌上来了。
“妈,吃饭吧。”
“哎,不饿,我都”
秦咏梅刚想说自己已经吃了,回头看看白策坐在写字台前,神色讪讪的,连忙改口:“好,好,吃点。帮妈洗个萝卜。”
实际上,秦咏梅真在公安局食堂吃过了。
以前在服装厂的时候,也经常下班晚。
但服装厂没有食堂,秦咏梅每次回家才吃饭。
当了民警以后,也就早饭在家里匆匆吃几口。
这要是晚饭也不吃,那不成匆匆过客了吗
虽然已经吃饱了,但看看金灿灿的苞米碴子粥,肉质紧密的辫子鱼,还有儿子端上来切成一条条的绿皮萝卜。
秦咏梅顿时食欲大振。
吃一口萝卜条蘸大酱,喝一口苞米茬子粥,再夹一口辫子鱼肉。
再没有比这更酸爽的了。
白客在一旁偷偷看着,也忍不住咽口水。
他想起很多年以后,城里人把这种绿皮的沙地萝卜叫做水果萝卜,都忍不住想窃笑。
这种萝卜是北方老百姓冬天的主要蔬菜。
还有辫子鱼,这是海杂拌儿鱼中最好的。
因为长得像大姑娘头顶的辫子,人们俗称辫子鱼。
这种鱼肉质紧密鲜嫩,比虾肉、蟹肉还好吃。
明明买的是杂拌鱼,结果买回一堆辫子鱼。
这是白客的功劳。
白客跟民主门市的叔叔阿姨们混熟了,每次去买海杂拌鱼时,叔叔阿姨就挑好鱼给他盛。
那年月,顾客买东西是不能自己动手的,全凭营业员老爷给你盛,给你啥都得接着。
看着老爸老妈那副别别扭扭的样子,白客再次想起买房的事儿。
老爸老妈无疑是有感情基础的,他们是那个时代比较罕见的自由恋爱。
可整天住的这么逼仄,夫妻之间连说个悄悄话的机会都没有,哪来什么沟通。
长此以往难免出现芥蒂。
而且白客知道,就是这样一间半的破房子他们也住不了多久了。
按照上一世的发展规律,春天之后他们一家六口就将被人赶出来,差一点到了流落街头的地步。
白客自然不想看到这一幕,可他拿什么说服父母买房子
1973年,沙洲县公安局撤销军管后,改名叫沙洲县葛委会公安局。
当然,那个时期,葛委会是一种词缀,几乎每个单位都要在前面加上这三个字。
1976年下半年,秦咏梅调入公安局时,全局也就30多人。
设有治安股、政保股、秘书股、看守股、检察股等等部门。
大老黑和秦咏梅他们所在的治安股人数最多,有8个人。
毛纺厂大劫案正式开始调查后,全股5个人都扑到这上面来了。
每天都跟鸡毛蒜皮、鸡鸣狗盗的事情打交道,总算调查大案了,大家都挺兴奋。
除了大老黑和秦咏梅,另外三人也是不同年龄段。
小倪是回城知青,属于老三届。
1968年高一刚毕业,就响应号召上山下乡了。
跑到ng一待就是8年。
最后还是在纺织局当老干部的父亲四处托关系,才把他弄回来。
比秦咏梅早到局里三四个月。
另一个跟秦咏梅年龄相仿的民警是个转业军人,姓罗,73年军管的时候,就过来了,也算半个老公安。
1...34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