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封疆万里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狼烟东去
既然周瑜方才是这计策的制定者,那么主动权自然是要掌握在周瑜自己的手中,他将这段时间影卫们在颍川之地探查到的一些势力做了详尽的分析,在其中找出了数个实力最为强大并且极有可能被策反的势力,在给杨修的那份地图之中,他将这些势力隐去,只提供出了与一些其他实力稍微弱一些的势力。
黎闯此行的任务也是十分简单,他并不用在战场上与曹军或是颍川当地的势力交战,而是在曹植大军压境,颍川望族势力人人恐慌的时候,对周瑜早已经找好的这些势力进行劝降,并将族中精锐顺利带回成都。
这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人数并不多,虽然人人都是精锐的可堪一战之人,但还远远没有到让刘封不惜动用黎闯亲自劝降的地步。
刘封与周瑜真正看重的,是一旦这些实力强大的望族归顺了刘封,会对曹植的朝堂之中产生多大的震动,有许多曹植朝中重臣的底细甚至会直接暴露在刘封的眼中,这样一来,就给了刘封一个重创曹植朝堂的机会,日后一旦面对上这些颍川望族之前所依仗的魏国将领,刘封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黎闯默默的观察了一会,就看出了杨修在此战之中的套路,他亲自带领着最为精锐的虎豹骑和曹植禁卫,自东向西对颍川这一郡之地进行地毯式的扫荡,并且往往都是直奔要害而去,显然,这些大都得益于之前周瑜遣人暗中送给杨修的那张地图。
而杨修的五十名府兵,则是带领着一队二百人上下的虎豹骑,并没有与大部队一同行动,他们不知道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律,每次出手也是能够将一个隐藏在暗中的地点拔除掉,只有黎闯知道,这一小部分人所攻击的地点,全部是属于庚氏的,庚氏这一日想要有人在这样的围剿之中逃出生天端得是十分困难之事了。
黎闯在后方缓缓的跟着杨修的大部队,并没有急于出手,影卫这些年间所练就的隐匿功夫,在此时派上了用场,杨修与他身后的虎豹骑完全沉浸在对这些隐藏在暗处势力的攻伐之中,没有发觉如同影子一般跟随在其身后的影卫。
黎闯知道,属于自己的时机尚未到来,他要等到杨修的行程过半之时再对那些已经陷入到深深的恐惧之中的势力进行招募,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作为漏网之鱼的他们心中才是最为脆弱的时候,对他们的招募,也是成功率最高的时候。
在这个平静的夜里,颍川的大地上遭受到了这数年之中从未遇到过的动荡,有些百姓还处在睡梦之中的时候,与他们仅仅数里之隔的地方就已经是横尸遍野了,当然,当一切归于平静的时候,走在最后面的虎豹骑就像是这暗夜之中的清道夫一般,将一具具尸体处理得十分干净,就像这个人从未来到过这个世界一般。
子时一到,黎闯大手一挥,他身后的一队影卫人马仅仅留下数人继续跟随杨修的路线,而大部分人都跟在他的身后,消失在了夜色之中,他们的工作,终于在这个时候开始了。
这一夜的时间,消失在了不少寻常百姓的鼾声之中,也消失在了杨修与黎闯的往来奔走之中,正因为自己这一夜的功勋十分兴奋的杨修不知道的是,这颍川大地上真正的精英就像是自己指缝之中流失的沙土一样,被黎闯收入了自己的队伍之中。
当天色终于转亮,在寻常的百姓看来不过是有些之前一直开着的店铺忽然之间关了门,但是这对他们平淡的生活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用不了多长时间,那里就会换上一个新的主人,并且换成全新的项目,至于原来的主人去了哪里,又有人在乎呢?
但对于远道而来的杨修和黎闯而言,天亮了意味着自己最为重要的任务终于是完成了。
在颍川郊外的密林之中,杨修依旧率领着虎豹骑,只不过在队伍之中多了不少灰头土脸面无生机的老人,他们证明着杨修这一夜之间的收获,他们都将进入曹植的府中接受曹植的秘密询问,以求能够找出魏国朝堂之上都有哪些暗中与这些势力勾结之人。
而另一个方向的另一片密林之中,黎闯率领着浩浩荡荡的一队人马,此时已经是扮做了大队客商的模样,缓缓的向成都的方向走去,队伍之中不少人回首望着这个自己生活了数十载的地方,已然是热泪盈眶。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次只有一夜就悄然结束的颍川行动,此时看来虽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但却为日后刘封与曹植之间的终极之战埋下了一个不小的伏笔,从颍川之中逃出来的这些人,最终在刘封的手中爆发出了刘封自己都没能够想到的力量。
率先回报的人,自然就是这一夜之间已经志得意满的杨修,他赶在曹植所规定的时辰内赶回了邺城,并且丝毫没有掩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10章 剑指朝堂
在邺城,曹植早已经翘首以盼,见杨修昂首挺胸归来,心中方才落了地,他虽然对于自己派出的禁卫以及虎豹骑的实力有着十分之大的信心,但依旧是有些担忧消息泄露,一旦出兵的消息提前泄露,让那些合并起来实力不俗的颍川望族们得知,他们同仇敌忾之下,这场原本策划的闪电战就不是那么容易收场的了。
但如今看到杨修顺利的带回了不少老者,曹植一面心中松了口气,暗中决定立即开始自己的第二步计划,单纯的将那些望族以及其在暗中的势力完全消灭,虽然对于颍川乃至于整个魏国的稳定和曹氏政权的稳固都有着极大的好处,但若是就这样放弃了整治魏国朝堂的大好机会,曹植自然是不会甘心的,特别是他最想要看到和听到的,是在杨修口中司马懿到底在颍川拥有着一个多大份额以及杨修能够拿出多少证据去证明这些。
此外,曹丕虽然被曹植发配到了极为偏远的所在,此时已经基本翻不出什么浪花了,但往日支持曹丕的那些曹氏宗族与夏侯氏,却并没有全部随着曹丕的倒掉而退出魏国的朝堂,他们在沉寂了不短的一段时间之后,今日又开始在朝堂上发声了。
对于这些人,曹植心中是万分厌烦的,所以借由这次机会,曹植自然是想要这些倚老卖老之人彻底的淡出魏国的朝堂。
他和曹操最大的不同,就是曹操对于自己的宗族之人是十分之宽容的,就像曹仁,曹洪等人,完全是带着曹操的纵容一路到了今天,正因为如此,当坐在主位上的人变成了曹操的亲子曹植之时,他们并不会重视曹植,反而会轻视于他,更兼这些曹氏与夏侯氏的宗族之人全部都极为团结,所以在曹操当政之时,曹植便发觉其有些操纵朝堂之嫌,当然,操纵的都是一些旁枝末节之事,曹操那不拘小节的性情,他们自然还是知道的。
司马懿和那些曹氏,夏侯氏的宗亲,显然就是曹植的第二步计划的目标,带着这样的计划,曹植将风尘仆仆的杨修迎入了自己的府中,随之而来的,还有足足数十个灰头土脸的老者和妇孺,杨修端的是十分的狠辣,但凡是壮年男子,早已经被他指挥之下的虎豹骑和禁卫们屠戮殆尽,只剩下这些时日无多的老者,日后就算出了什么纰漏,也活不了多久了,而那些妇孺,自然是为了逼迫那些老者开口说出实情方才准备的。
虽然曹植并非是心狠手辣之人,但是杨修也的确是按照他的部署去执行的,故而曹植对此并未有任何疑问,只是让杨修将这些人等全部暂时关押在其后花园之中。
到了此时,曹植与杨修皆是知道,时间就是金钱,虽然杨修已经是尽量掩饰了这些人的身份,但是如此多的人被安置到了曹植的府邸之中,此事定然会在这半日之内泄露出去,一旦次日的朝堂之前曹植未能将这些人所在的家族究竟与朝中何人勾连坐实,这个消息多半就会泄露出去,这样一来,曹植没了打司马懿以及那些老臣一个措手不及的先机,所能够取得的成效自然也就不会十分显著了。
和杨修简单的了解了一下颍川之战的情形后,曹植并未出言,直接便以让杨修先行回府中歇息之由将其遣退了,杨修知道,对于自己带回的这些人的询问,自己是绝对没有权利染指的,他很聪明,所以自从将这些老者抓住后,他几乎并未与他们说过哪怕是一句话,长久的待在曹植的身侧让杨修对于曹植的性情有着十分深刻的了解,同时他也知道,司马懿的哪一点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逃脱制裁的。
一夜未眠的杨修回到了自己的府中之后便命令自己的侍卫闭门谢客,而后自己回到卧房之中酣睡了起来,他知道,自己一定要养足精神,明日的朝堂之上,还将会有一场血雨腥风,到了那时,自己将会以唯一的执行人的身份坚定不移的站在曹植的身边,一旦出了纰漏,没有达成曹植想要达到的目的,自己之前的种种努力多半也会前功尽弃。
这一夜,曹植的府中大门紧闭,守卫森严,而后花园之中,则早已经被曹植清了场,除了自己和忠于自己的禁卫之外,就是那些宛若待宰的羔羊一般的自颍川带回的老者。
曹植本不是心狠手辣之人,但是这一次,他知道自己若是想要达成自己之前的目的,就绝不能手下留情,该做的,是一定要做的,不然的话,若干年后,陈尸之人未必不会是自己。
两具尸体,自曹植府中的后门暗自被运出了城,但幸运的是,这一夜之间也仅仅产生了这两具尸体,这还要感谢杨修,带回了不少妇孺,这些人的存在,让曹植的询问轻松了不少,一个个名字出现在了他随身带着的一片片竹简之上,这些都是由曹植亲笔书写,他知道,到了明日,这些竹简就会成为他整顿朝堂的利器。
一夜的时间,又是在曹植不眠不休之中过去了,到了天明之时,他已经是双眼通红,但此时的曹植也终于是松了口气,因为他终于将这些杨修带回来的人全部询问完了,取得的结果,也是让他十分满意,此时所剩下唯一的问题,就是司马懿,或是司马家,他要如何处理,回想着司马懿是如何从曹丕的麾下转投到自己麾下的,曹植的面上不由得阴沉了几分,他知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道理,他不确定的是日后会不会有一天,司马懿因相同的原由再次从他的手中倒戈。
“司马懿……既然如此,你的命运,还是交由你自己来掌控吧!”
口中喃喃说出了此言之后,曹植握紧手中的竹简,缓缓走入了甄氏的卧房之中,在那里,甄氏会无微不至的服侍他更衣,然后直接前往朝堂之中,经过了一夜的紧张询问之后,曹植想不出除了甄氏的房间之外,还有哪里可以让他得到暂时的放松。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11章 发难
半个时辰之后,在甄氏的微笑注视之下,曹植就如同往日一般仪表堂堂的走出了甄氏的房门,昨夜那后花园之中发生的事情,甄氏又怎能不知,但她同时也深深的知道,她只能作为曹植的贤内助,而不能因为妇人之仁而前去劝说。
这称王称霸的路上,又如何能容得下一丝的怜悯?从最早的袁熙到之前的曹丕,甄氏深深的知道这一点,所以,不论曹植做了什么,只要是为了魏国,为了他们的将来,甄氏都不会有任何反对之意的,虽然她的内心之中是一个柔弱而感伤的女子。
曹植手中紧紧的握着自己昨夜一夜未眠而得到的心血,面上的神采奕奕,但细看之下就会发觉,曹植的双眼之中布满了血丝,显然,此时的他只不过是在勉力坚持,他知道,在稍后的朝堂之上,除了杨修以及少量的朝臣之外,大概不会有人和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之上,因为这一下颍川的行动,让他触及了太多人的利益,颍川的势力被曹植绞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不少朝臣失去了自己的一道保险,在他们心中,这简直与杀了他们无异。
和往日一样,不少朝臣已经早早的来到了朝堂之中,由于时辰还未到,曹植变在帷幕的后面歇息,今日他特地让自己的侍卫轻声一些,以免让那些已经到了的朝臣发觉自己的踪迹,他知道,若是自己的颍川的行动走漏了风声,此时这些人怕是绝难如此谈笑风生,而措手不及,才能让曹植占到一定的优势。
很快,朝臣们一个接着一个进入了朝堂之中,曹植冷眼旁观之下,已然是发现了两个面色铁青一言不发之人,而这两个人的名字,自然也在他手中紧握着的竹简之上,反倒是司马懿,依旧是如同往常一样,淡然的站在队列的前头,面对杨修时不时扫向他的目光依旧是十分的自在,就仿佛一块坚硬的石头一般,让人找不到一丝空隙。
冷眼旁观了一番后,曹植缓步走上了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坐在上面之后,他更加更够看清自己面前每一个人的神情,举止,扫视了一番之后,曹植开始说出了一些朝堂之中讨论已久的问题,之所以这样做,自然是要看一看,到底有几个人已经开始沉不住气了。
司马懿依旧是那样的淡然,和以往一样提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容不得他人反驳的余地,而之前面前铁青的两位老臣,却是几乎一言不发,曹植有意问道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是三言两语变敷衍了事,显然他们的心思并不在这里,至于在哪里,曹植自然是心中有数。
很快,例行的朝堂之事已然结束了,按照以往的规矩,此时曹植便应当宣布众人散去,不少老臣依旧是将自己准备的奏折放进了袖子之中,准备离去了,而杨修也是暗中看向曹植,意在询问是自己开这个头,还是由曹植亲自来,就在此时,曹植有意的清了清他因为劳累而有些沙哑的嗓音,说出了一句让众人立即停下了自己手头之事的话。
“我魏国朝堂之中,已然是许久未有大事发生,但今日,想来要发生一件大事了。”
正当众人对于曹植的这句没头没脑之言颇有些不明所以之时,曹植从袖中拿出了那一卷精悍的竹简,看向站在头前的杨修,沉声言道:“德祖,你来念给诸公,让诸公听一听这就在我魏国腹地所发生之事!”
杨修此时自然是毫不迟疑,上前数步就接过了曹植手中的竹简,在不少朝臣依旧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念那竹简上的字了。
“近日,我魏国虎豹骑在颍川之地发觉不少可疑之人,跟踪数日后,昨日终于将其剿灭,但却发觉其中……”
杨修声音高亢的念着那竹简之中的信息,很快,不少原本面色轻松的站在朝堂之中的人额头上微微见了不少汗珠,有些人甚至于直接在那其中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已经是有些站不住了。
私自在魏国的腹地豢养死士,这样的罪名,想来也是不会小了的,更何况如今的魏国依旧是掌控在曹氏的手中,而曹操的家族,自然也就逃不脱多疑这两个字,而这两个字出现在为君者的身上,对于朝臣来说绝非是好事。
杨修念到了最后,面色却是有些凝重的起来,因为他在这份竹简之中,唯独没有发觉司马懿的名字,也没有庚氏这两个字,这让杨修心中十分疑惑,他并不相信曹植能将其他与那些势力有关联者全部都书写进了这份竹简之中而单单准备放过司马懿,那样的话司马懿一家独大之势无疑将会更加难以避免。更何况按照自己所保留的那些俘虏,曹植理应将司马懿与庚氏之间的勾当尽皆审问出来。
一面猜测着曹植心中所想,杨修最后的这一段话念得也开始心不在焉,直到曹植轻咳了一声之后,杨修这才又收敛心神,将那竹简之上的内容尽皆读完。
等杨修读完了曹植所携带那竹简之上的内容,曹植在举头看下之时,只见已然有数人正在瑟瑟发抖,显然,此番坐实了他们与那颍川之地的势力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心中已经恐惧的到了尽头,这自然就是曹植想要达到的目的,也正是因为此番出其不意,让他们没有丝毫的准备,直接被曹植公布出来,实在是没有办法再洗掉自己身上的嫌疑。
冷眼扫视了一番朝堂上的众人,感受到了他们心中十分之大的压力的曹植终于开了口:“此事乃是我继承魏国以来,最为震惊之事,我魏国腹地颍川,竟然有如此之众的民间兵力隐藏在暗处,更为甚者,这些兵力竟然与我朝堂之上的重臣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真是触目惊心,今日最为重要之事,便是要商讨出这些重臣该当如何处置,仲达,此事你有何意见?”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12章 激辩司马懿
曹植直接在此时将司马懿拉入局中,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曹植的这番问话刚一出口,之前还在担心不已的杨修心中就松了口气,他知道,这是曹植的策略,这样一问之下,司马懿心中必然知道自己也被牵连其中之事,那么这如何回答,他自然要好好权衡一番。
若是司马懿的回答是从轻处罚这些魏国官员或是干脆不处罚,那其中自己逃避责任之嫌就不言自明,到了那时曹植再将司马懿与庚氏之中的勾连在朝堂上一说,那些官员的矛头都会直接指向司马懿,想要让他来当这个替死鬼。
而司马懿说是将这处罚说得重了,不但将这些与颍川之中势力勾连之人全部都得罪了,并且他自己也多半要与之同罪,这样腹背受敌之态,已经在这瞬间就行成了,而始作俑者曹植与杨修二人,甚至那些出现在曹植手中竹简上的人们,全部都目光炯炯的看向司马懿,按照以往曹植对他的信任,他的出言,多半能够左右曹植的想法。
司马懿微微抬头,看向曹植那阴霾的目光,当他得知庚氏在颍川被曹植调查之时,就已经预料到了今日,只不过他并未想到的是这一次曹植的行动竟然如此之快,他的第二次消息还未能来得及送入颍川,庚氏就已经遭遇了如今的灭顶之灾。
司马懿知道,若是庚氏还有残存的势力的话,他们是一定会冒着十分之大的风险将此事告知司马孚的,但如今他们司马家并没有收到任何庚氏传过来的消息,司马懿脑中高速运转之下,判断出庚氏多半已经被曹植全歼。
一念及此,司马懿脑中闪过了一个念头,随即面上显出一片狠辣的目光,而后看向曹植,下一秒便跪拜在地。
“仲达这是何意?我之前是在相问你对于那颍川之事有何意见。”他这一跪,倒是出乎了曹植的意料之外,曹植心中微微一沉,他知道,当事情的发展脱离了自己之前预期的时候,结果往往是不会尽如人意的。
只见司马懿依旧是跪在地上,向曹植拜了数次,这才缓缓出言道:“此事,司马懿并无出言之权,主公还是另问他人为好。”
“仲达这是何意?”曹植几乎是咬着牙说出的这句话,他已经知道了司马懿接下来要说些什么,但是事已至此,这场戏他必须要陪着司马懿演下去,显然,司马懿并没有被他的突然袭击所击溃,他迅速的在曹植的逼问之中寻觅到了一线生机,这显然是一招以退为进之法。
但显然司马懿越是这样,曹植心中对其的怀疑就越是深沉,事到如今,曹植终于有些明悟了之前曹操年老之时对其所言。
按照曹操所言,之前有数次对司马懿起来杀心,但都被司马懿那些无懈可击的说辞逃脱了,之前曹植还并没有什么感触,但时至今日,他终于是知道了曹操想要杀死司马懿却生生的被其逃脱的心情。
“不瞒主公,司马懿之所以并无资格对此事出言,只因司马懿与那些竹简之中所言的朝臣一般,也是与颍川一望族颇有些关联,但多半是因懿与之有所勾连的那个势力与之前竹简之中的相比颇有些弱小,故而主公没能发觉,懿不敢欺瞒主公及这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故而只能将此事在此说出。”
“好一派避重就轻之言!”
司马懿话音刚落,站在距离他不远处的杨修却是率先开了口,他当真是对司马懿这嘴上的功夫佩服的五体投地,虽然司马懿言辞恳切,那弱小二字,显然就将他的罪责安置在了其他人等之后,这一手,当真是不可谓不高明,这让杨修心中怒火丛生,他费尽心力将那颍川之地的势力尽皆荡平,为此不惜得罪如此之多的朝堂上之人,所为者自然就是扳倒司马懿,这才怒极之下脱口而出。
曹植听闻杨修这脱口而出之言后,微微摆了摆手,示意其不要再言,现在并非是将自己的底牌全部都暴露出来的时候,杨修见得曹植的动作,也是深知自己的反应有些过激了。
回顾自己与司马懿之间之前的数次交锋,不少时候皆是因自己先被司马懿激怒而口不择言,这才给了司马懿机会,所以片刻之间,杨修就冷静了下来,只是冷冷的看着司马懿。
“哦?仲达竟也和那颍川之地的势力有所联系,这当真是我之前从未预料到之事,既然如此,不知仲达可否与我解释一番,为何尔等皆与这些势力不小的望族相互勾连并且不教我这个魏国之主得知,尔等可知按照我魏国如今的制度,民间私藏兵器众多者,与匪患无异,一经发觉,便应当将其剿灭,又如何能够对其不闻不问,并且与之勾连到了一处,尔等将我这个魏国之主置于何地?又将魏国无数百姓的安危置于何地?”
曹植这一番话,几乎是将一顶大帽子直接扣在了包括司马懿在内之人的头上,显然,曹植已经狠下心来,不管连带着将多少人罢免,也不能如此平白的放过司马懿,他心中有种不服输的劲头,既然曹操都不能找到杀司马懿的缘由,那么自己就必须将其找到。让司马懿跪地求饶,总好过听其在这里巧言令色
听得曹植这样严厉的说辞,不少朝堂上的老臣已然是瑟瑟发抖起来,其中数人当即便跪在地上,直接向曹植求饶起来,这样的说辞,就算是将他们全部斩杀也不为过,到了此时,他们当真有些怕了起来,特别是那些凭借着汉末的一点实力与那些势力勾连且并非属于曹氏之人。
但曹植冷眼旁观之下,却见得司马懿依旧是面无表情,思虑了一番答道:“懿与那颍川的庚氏一族,的确是有些交情,若是说起来,还要追溯到灵帝之时,懿之祖父在颍川之地为官,故而与那庚氏有旧,并且懿之所以并未将此事告知主公,也的确是有些缘由。”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13章 如何惩戒
1...106107108109110...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