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封疆万里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狼烟东去
这名乌桓勇士对于之前自己同伴的死好似并没有什么波动一般,也是面无表情的策马向前,直到面对着阵中的孟达。
上庸守军将士们见曹彰又是派出了一名蛮夷之人前来应战,又是一阵狂呼之声,在这个时代,中原人对于时常侵略其边境的蛮夷心中是极为排斥的,此时在阵前相遇,无不想要让自己的主帅将他们一一斩杀。
但是见到这种情形的庞统却是微微皱起了眉头,司马懿和曹彰比他所想象的更加能够沉得住气,任凭这些乌桓勇士和守将交战浪费时间,实在是没有什么道理,这样庞统的心中不由得留了个活口,暗中观察起了那些曹军阵中知名的将领。
阵前的孟达第一战并未消耗多少体力,见又是一个乌桓勇士迎了上来,心中自然也是不惧,挺枪便对其刺去,二人试探着交手了数个回合,孟达就已经发觉此人的能耐比之前被其挑落马下的那人实力强悍了不少,下手顿时谨慎了许多。
这一次,孟达足足用了三四十个回合才完全将此人的套路摸清,而此时,孟达的额头上也已经是见了汗,但是他的实力毕竟是比这个乌桓勇士强上一些,过了一会,这个悍不畏死的乌桓勇士也难逃被孟达挑落马下的命运。
随着孟达的第二次胜利,阵中的将士们又是一阵欢呼,但是庞统和魏延对视了一眼,皆是看出了自己眼中的担忧之情,孟达虽然枪法精湛,但却也不是中原大地上的那些顶尖将领,这样能力的乌桓勇士,孟达最多再战胜一人,之后就会力有不逮,但是显然,这些人不过是曹彰所豢养的一批死士罢了,就算是死了数个,能够将孟达的性命换了去,左右还是魏军占了便宜。
魏延显然是想到了这一层,当下就想要到阵中去将孟达替换回来,但是庞统却依旧是用自己的眼神将魏延制止住了,魏延转头看了看庞统,庞统的眼神告诉他,此间之事依旧掌控在他的心中,魏延这才暂且安定了下来,耐着性子观察着孟达的情形,以求万一看出孟达不敌,自己第一时间赶去救援。
果然,曹彰在孟达接连斩杀了两名自己麾下的乌桓勇士之后依旧是不紧不慢,又一个手势,一名扮相相差不大的乌桓勇士又是策马出阵,这一次,就连上庸的守军们也变得悄无声息了,曹彰的身后依旧站着近十名扮相差不多的乌桓勇士,就算是孟达能够再将此人战败,之后出战的又会是一名这样的乌桓人,到此时,众军士皆是为孟达捏了一把汗,若是孟达强行在战前坚持,一旦战败,对于上庸守军的士气无疑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孟达若是退回阵中,显然之前他斩杀了几个敌军所凝聚起来的士气也要散去,这无疑是一个进退两难之局。
这一次,孟达又不负众望,将那名乌桓勇士斩杀在了阵前,但是上庸军士皆是难以高兴起来,因为曹彰的面上,依旧是一副不咸不淡的表情。
但是,正当曹彰又一次转头,准备再次换上一名乌桓勇士之时,只听得对面阵中一声怒喝,曹彰回头一看,只见一身披重铠手持长刀之人跃马出阵,正是之前射杀了魏军那叫阵之人的魏延,魏延在孟达的面前低语数句,孟达便退回了阵中。
还未等曹彰有所动作,到了阵前的魏延却是当先开了口:“久闻魏国猛将如云,莫不是曹操去了之后,皆随其而去?此时的魏军,莫非只能依靠蛮夷作战?”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91章 魏延战曹彰
魏延这句话,自然是在孟达和之前的那个乌桓勇士交手的时候庞统悄悄告知的,依照魏延原本的想法,他几乎要冲出去替下孟达,而后将曹彰身后的那些个乌桓勇士一个个全部都斩杀殆尽,但是庞统的话,让他的头脑渐渐的冷静了下来。
魏延在阵前如此相问之下,登时让魏军阵中的军士们全部都向他怒目而视,魏军向来以兵多将广而著称,如今被魏延耀武扬威的称作阵中无人,他们的心中又岂能服气?
“不若你便将身后那些蛮夷尽皆派遣过来,待得我一遭将其斩杀殆尽,而后再取了你项上人头,如何?”魏延在说完之前的话后,略略停顿了一番又出了此言,同时他的刀锋指向的正是在阵中傲然挺立的曹彰。
司马懿和张辽此时尽皆看向曹彰,之前派遣乌桓勇士出战,正是曹彰的主意,虽然他对于那些乌桓勇士的身死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身后的魏军却已经有些因此而士气低落,此时孟达被魏延换下,显然魏延的武力比之孟达只能是更加强悍,再派遣那些乌桓勇士,也不过是前去送死,万一魏延再斩杀数个乌桓勇士之后退军,对于魏军来说就有些得不偿失了,既浪费了时间,又丢失了士气,可不是曹彰派遣这些乌桓勇士出战的初衷。
“不如子文将军在阵中掠阵,辽前去与这魏延交战一番,就算不能战而胜之,也绝不会丢了我魏军的脸面!”
张辽此时率先看向曹彰,口中问道,他心中实在是不想留在阵中放冷箭,于是索性请战了事,若是他在阵前与魏延交战的时候曹彰在军中放了冷箭,毕竟也与他无关。
但是曹彰显然不是和张辽一样的想法,闻言后微微摆手道:“既然魏延这厮想要与我交战一番,我再派遣那些乌桓勇士前去,岂不是折损了我魏国的脸面,况且此番我等的主要目标正是这魏延,此番还是由我出征,若三十回合之内不能将这魏延战败,文远将军按照我等之前商议的计策行事即可!我等不能再在此处与守军消磨时间了,此战须得速战速决!”
曹彰的话,在这支魏军之中除了司马懿自然是没人能够反驳,更何况这还是在两军阵前,张辽闻言只能是无奈的点了点头,退到了后方。
曹彰此时又是看向司马懿,司马懿也是向曹彰问问颔首,显然是已经对于曹彰所言心中有数,如此一来,曹彰才从身后的一名副将手中接过自己的长刀,举重若轻的拿在手中,策马缓缓出阵,直奔魏延而去。
见对方终于是不再派出乌桓人,而是由曹彰亲自出战,魏延这才松了口气,守军阵中的庞统见此情形,眯着双眼看向对方的阵中的司马懿,而后若有所思的低声叮嘱了自己身旁正在恢复体力的孟达几句,这才又看向阵中准备对阵的两人。
“若是刘封亲来,我全力出战尚可,至于你,分量终究是差了些,但今日既然相遇,正好拿你祭旗,待得刘封赶到上庸之时,看到的正是尔等的人头高悬于城门之上!”
曹彰刚一出阵,就对魏延厉声喝道,其中的霸气不言自明,显然是并没有将魏延放在眼中。曹彰对于自己的武力,还是有着十分之大的自信的。
早在自己刚刚成年之时,曹操让其与许褚对战,并且反复叮嘱许褚不能留手,最终,曹彰在许褚的手中坚持了近一百的回合不落下风,最后由于脱力让曹操叫停了那场比拼,自那时起,曹操便完全放心让还不满二十岁的曹彰率军前往北方边境去与乌桓交战,而经过这些年的历练,曹彰自信自己的武力比当时只强不弱,所以在刘封的阵中并不算是数一数二的魏延,曹彰的确是没有看在眼中。
“何人的人头高悬于城门之上,还要交过手方才知道!”魏延并没有和曹彰废话,只是淡淡的说出此言之后,就举刀冲向了曹彰。
二人一瞬间战在了一处,电光火石之间,数个回合已过。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从来没有过在阵前交战的二人在这几个回合之内,已经对于对方的套路有了一个极为深刻的了解,他们知道,眼前的对手绝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战而胜之的,所以出招都变得更加的谨慎。
特别是曹彰,他发现魏延的能耐比之自己之前在阵中预估的要强了不少,他原本以为魏延就算是比之前出战的孟达能耐要强,那也并不会强上太多,但这一交手,他发现魏延的武力和孟达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三十个回合之前拿下魏延,对于曹彰而言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了,于是他心中一动,换了策略,原本若是以进攻为主的话,他还是有着不小的胜算的,但是十个回合过后,曹彰就开始了转攻为守,他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吸引着魏延对自己狂攻,只要这样,当张辽在阵中突施冷箭的时候,魏延才能一丝都反应不过来,这样显然能够给他造成最大的杀伤,这才是曹彰最终的目的。
三十个回合,在这两个高手的快速攻防中,很快就要到来了,司马懿在阵中紧紧的盯着曹彰和魏延的位置,而后低声对自己身侧的张辽言道:“看子文将军的意思,定会在三十个回合前后的时候将魏延吸引到距离我阵中十分相近的地方,并且会将魏延的身体对着文远将军,到时将军一定要把握住时机,争取一击即中,只要能将魏延这厮射杀在我阵前,上庸不日便会被我等所得。”
张辽闻言并没有做声,只是微微的颔首示意,他的额头上已经是涌起了一些冷汗,右手微微的碰触到了自己背后的弓和箭筒。
司马懿和张辽二人的动作虽然十分隐秘,但是却并没有瞒过自从魏延和曹彰交战开始就一直盯着他们的庞统和孟达,特别是张辽闻言后特意摸了摸弓箭的动作。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92章 破解阴谋
见此情形,庞统心知不能再有犹豫,一旦魏军当真想要对魏延不利的话,等到他们即将实行的时候一切就都来不及了。
“子度将军,按照我之前说与你的,速速前去,而后在阵前将此事告知魏延将军,将其带回即可。”一想到这里,庞统立即对孟达言道。
孟达自然也知此事紧急,结合张辽摸了摸自己后背上的弓箭,再想到刚才庞统对他所说的可能,一丝也不敢怠慢,连忙策马出了阵前,直接杀到魏延和曹彰相斗的地方。
魏延一见孟达竟然从阵中杀出,面上露出了一丝不解的神色,他和曹彰战了二十余个回合,虽然还是胜负未分,但自己却已经占了上风,曹彰在他的刀法下只有招架之功,这个时候孟达若是前来相助,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曹彰见到从阵中出来的孟达,也是面色一变,这一出,可是他之前万万没有想到的。
就在相斗的二人都稍稍迟疑的功夫,只见孟达直接策马绕过了二人,到了距离魏军相近之处,隔在了二人和张辽之间,直接指向张辽高声喝道:“久闻文远将军在魏国声势如日中天,合肥小儿,听闻文远将军之名竟不敢在夜间啼哭,不知今日文远将军可否上前赐教一番?”
这一下,不论是守军还是魏军,目光全部都集中在了张辽的身上,张辽不由得愣了片刻,而后看向司马懿,显然这样的变故出乎了他们之前的计划。
“文远将军莫不是怕不敌与我?何故畏畏缩缩?”不等司马懿有什么表情,孟达的话又是接踵而至。
注意力全部被孟达吸引了过去,将曹彰之前的节奏全部都打乱,曹彰心头很是懊恼,于是挡住魏延的一刀后,也是策马回到了靠近魏军的一方,暂且休战。
“子度,你这是为何?我与曹彰缠斗,一百回合也未必能够分出胜败,拖延时间岂不是好,你这样一来且不说能不能敌得过张辽,曹彰回了阵中,此战怕是难以为继了。”
魏延见曹彰回了本阵,策马到孟达身侧,低声问道。
“此举乃是士元先生所教,之前我等在阵中暗自观察,曹彰意欲将你引入魏军一侧,张辽多半想要在阵中暗箭伤人,士元先生正是遣我打乱他的计划,将你带回阵中。”
孟达怕魏延在阵前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连忙借着魏延停止了和曹彰之间的争斗的空隙将此事向魏延解释了一番。
事到如今,魏延再回想起曹彰在十招之后由攻变守的举动和渐渐将他向魏军所在的方向引诱的过程,也是心有余悸的点了点头。
孟达见张辽依旧在阵中犹豫,于是又是大喝一声道:“既然魏国将领皆是一些胆小如鼠之辈,不如莫要再妄想将我上庸攻下,快快回到邺城去也罢!”
说罢之后,还不等魏军阵中有什么回应,孟达便和魏延使了个眼色,二人直接策马转头回了阵中。
荆州守军的阵中,庞统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待得魏延与孟达跨过护城河便下令众人向城门快速退去。
而计策失败的曹彰此时眼中满是怒气,他显然不能明白上庸守军为何会识破了他的用心并且就此撤走,此时见守军已经退去了,一招手,示意大军直接追击而去。
但是魏军才刚刚到达护城河的旁边,只见上庸城墙上的守军早已经严阵以待,一阵箭雨直接招呼过来,将冲在前面的数十个魏军顷刻射倒在地,魏军一愣神的功夫,上庸守军已经是撤回了城中,城门又是紧紧关上。
曹彰见此情形,心知不能再这样强行向前,只得下令众军士退回到护城河之外,待得重新布阵之后再行攻城之举。
这一番对阵之下,一个多时辰已经过去了,魏军不但损失了时间,还损失了三个曹彰手下的乌桓勇士,而守军则不但成功拖延了时间,还任何损失都没有造成,显然魏军这一次,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子文将军莫要气恼,这庞统乃是中原上有名的谋臣,并非是子文将军在乌桓所面对的蛮夷可比,之前杨修,就是因为数次大意这才吃了败仗,不过此番只耽搁了一个多时辰,并非是不可接受之事,依懿之见,此番我等就不要再想取巧之事了,只管狂攻便罢,若是一两日之内能够将上庸攻破,就算损失数万大军,也是值得,没了上庸,刘封不但荆州难保,益州也将成为我等囊中之物!”
事到如今,曹彰自然不能再行反驳司马懿之言,庞统的谨慎和计谋通过之前的对阵他已经完全感受到了,到了此时曹彰方才明白此战并非是像他之前所想那样简单,刘封之所以能够真正对魏国造成威胁,不但是因为他自身的能耐,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在于他麾下的这些谋臣良将。
“好,就依照仲达之言,即刻开始强攻上庸!”
司马懿和曹彰的这两句话,在两炷香之后变成了如同潮水一般迈过护城河涌向上庸城门和城墙的魏军。
司马懿将自己麾下的军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率先攻城,另一部分歇息,希望用这种方式最大限度的保证攻城的持续性,进而消耗上庸守军的人数和体力。
当魏军开始攻击的时候,庞统和魏延等人已经又回到了之前的位置之上,这样的景象,是庞统早已经预料到的,如今能够将其延后近两个时辰的时间,他心中已经十分欣慰了,况且孟达接连在阵前斩杀魏军阵中派出的乌桓勇士,实在是极大的鼓舞了守军的气势,此时见到魏军向自己的城门冲来,守军将士们皆是紧紧的握住手中的兵器和守城器械,眼中露出坚定的目光。
攻防战是枯燥的,更是惨烈的,一波波的魏军倒在了城门之下,但此番魏军所带来的小型投石车等物也是对守军造成了一些伤亡,呐喊声,哭喊声,轰鸣声在上庸的城下交织着,不知到底要持续多久……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93章 刘封何在
上庸,已经淹没在了战火之中,不同于杨修的胡乱强攻,司马懿和曹彰对于魏军的指挥恰到好处,这让庞统和魏延等人不敢有半分松懈,生怕一个不注意被魏军找到一个口子大股的涌进来,那样的话,这城可就算破了。
时间,就这样在一波波的守军和魏军相互攻伐之中流逝着,魏军利用着他们巨大的人数优势和投石车等轻便攻城器械的帮助,不时有军士能够攻上上庸的城墙,但是庞统对此早有准备,好不容易攻上城头的那些魏军,皆是尚且没有站稳脚跟就被早已守在城墙上的守军一刀斩杀,而后无情的踢下城头。
这样的攻防战,对于攻守双方的战术,体力以及人数消耗都是巨大的考验,虽然上庸并非是中原上排的上号的大城,但是位于两个州郡交界之处的上庸也是向来以城墙坚固著称,小小的投石车,自然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撼动这坚固的城墙,所以,司马懿和曹彰也只能是以消耗守军的数量作为第一目地。
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攻击若能持续上两三日,司马懿一定会以损失三万上下的代价将上庸攻破的,因为兵力充足的缘故,司马懿可以让他的攻击不停歇的进行,总有一半之数的魏军在休息或是补充体力,但守军显然没有那么充足的兵力,庞统虽然也对守军进行了一定的轮换,但是显然做不到像魏军那样补充体力,所以不等守城的器械用完,就会因为军士的疲惫而给魏军不少机会,到时越来越多的魏军能够登上城墙的话,距离上庸城破自然也就不远了。
城头上的庞统,虽然已经是双眼布满了血丝,但却依旧并没有什么惊慌的神情,看着自己身侧正在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他缓缓的看向自己的东方,他知道,在那个方向,刘封是一定会在约定的时间之内赶来的,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这段时间之内将这里死死的守住。
而此时,庞统心中所盼望着的刘封,也是极度的想要迅速率军前往上庸迎敌,但是在此之前,他必须要先行将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做好。
在判断出司马懿和曹彰的最终目的乃是上庸之后,刘封的心中就渐渐的形成了一个计策,一个保证能够将上庸的魏军退去的万无一失的计策,他也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想法让周瑜和庞统知晓了,在得到了周瑜和庞统的赞同后,刘封便决定以最快的速度实施他的计划,而此时,正是他这个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刘封的这个计划,是作为司马懿和曹彰万万想象不到的,这显然又是一次刘封不按常理出牌的表现,并且这一次他所要冒的风险比之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大得多。
因为江东的那两万多人马已经被断定是佯攻之举,所以刘封要求周瑜尽力将那两万人马在夏口城外拖住,同时,刘封派遣黎闯带领数百影卫封锁了宛城通往上庸的各个交通要道。
他在明知道上庸可能在司马懿的攻击之下并不能坚持许多时日的情况之下,并没有立即率机动部队前往上庸救援,而是选择了向许褚和于禁所率领的两万余佯攻宛城的部队下手!
这一次下手,刘封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敌军不知情的情况之下以最快的速度将此番率军的两员主将许褚和于禁二人生擒活捉!
按照司马懿的猜测,许褚和于禁的疑兵作用只是将刘封从襄阳吸引到宛城,这样一来会让刘封麾下的军士十分疲惫并且距离上庸更加的远了,而当刘封到了宛城发现许褚与于禁率领的并非是魏军的主力的时候,他自然一定会第一时间赶往上庸去救援庞统,而等到刘封到了上庸,上庸已经被他们的魏军所占,到时大军再出城痛击刘封,这就是司马懿心中所想。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刘封在未得到许褚等人攻向了宛城的时候就已经从襄阳发了兵,许褚只传回了一次消息,而后并非是他不想,而是黎闯已经率领影卫将宛城通往上庸的各个路口全部封闭,断了许褚和司马懿之间的联系。
当许褚和于禁刚刚开始卖力的进攻宛城的时候,刘封和邓艾已经率领着襄阳的机动之兵也到了宛城的郊外,刘封所率的大军加之宛城之中赵云和马超的守军,在宛城这个局部兵力已经达到了八万之多,面对两万余人的许褚和于禁,若是刘封暂且不考虑上庸的话,胜负不言自明。
许褚和于禁显然并不知道刘封会在发现他们并非是魏军的主力之后依旧对他们不依不饶,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在刘封率军前往上庸之时,尽量保持对宛城的压力,至少让宛城之中留下一两万人,这样刘封能够带到上庸的军士就只有最多六万余人,等到了上庸发现城池已经失守的时候,是绝对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的。
此时的刘封,已经率军出现在了宛城郊外的一侧,而映入他眼中的景象,是许褚与于禁二人正在指挥自己麾下的军士像模像样的对宛城进行着狂攻的样子,估算了一下魏军的数量,刘封的眼中露出了一丝坚毅的神情。
“突袭魏军策翼,莫要恋战,直取其将领!”简单的一句命令下达之后,刘封当先率军直奔许褚所在位置而去,与此同时,一枚响箭从刘封所在的位置直射入云霄之中,显然,这是刘封和城中的赵云,马超之间约定的行动信号。
邓艾策马紧紧的跟随在刘封的身后,心脏跳动得咚咚作响,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即将与敌军拼杀,原本许褚的名号在他的心中造成了十分之大的压力,但是看着刘封都是义无反顾的冲向敌军,他心中的恐惧仿佛也随着刘封的身影一点点散去了,眼中只有一点点近了的魏军将士……
此时的许褚和于禁,还正在按部就班的进攻着他们的攻城,但是城门在猝不及防间忽然大开,他们对视一眼,显然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喜色。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94章 生擒活捉
在许褚和于禁的心中想来,多半是守军发觉了他们只有两三万人马,并且想要从这里突围而去,从而去支援此时已经被司马懿和曹彰率领主力大军狂攻之下的上庸。
他们到此时也完全没有想到,城中出来的守军的目标会是他们二人,因为他们知道,城中只有不到五万守军,而他们有接近三万,就算是交战一来,赵云和马超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就将他们剿灭是万万不可能的。
但是,事实却显然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发展,只见守军一股脑的冲出城门之后,并没有弃正在攻城的魏军于不顾往上庸方向而去,而是直奔魏军而来。
“宛城守军竟然意欲攻取我等?”对于这样的情形,许褚显然有些不甚理解,向自己身侧的于禁言道。
“看情形如此正好,你我二人若能将赵云和马超在此地拖住一些时日,正好为上庸的仲达赢得时间!”于禁的头脑还是转变得极为迅速的,看着已经和攻城的魏军厮杀在一处的守军,目光炯炯的向许褚言道。
“我与赵云和洛阳城外有一战尚未了结,今日刚好在此分出胜败!”许褚倒是乐得如此,他是个天生好战的人,而赵云能够与他交战半日也不落下风,故而再次见到赵云,他手中的大刀早已是饥渴难耐。
1...127128129130131...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