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封疆万里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狼烟东去
孙尚香与孟瑶二人全部都并非是只知在深闺大宅中枯坐之人,对于如今荆州所面临的形势,她们二人也自然是早有耳闻,但是面对刘封,她们却并未表现出任何的担忧之色,这一餐,就如同之前一般,没有任何的异常,也没有一句关于战争的问话,仿佛这里只是他们的家,而并非是帝王的寝宫。
当夜,当孩子们都已经睡去,刘封依旧在自己的书房之中看着墙上的地图,眉头紧锁,头脑中正高速的运转着,多年在荆州的征战,让他对于荆州的各个地方十分熟悉,这也是他和司马懿相比的一个优势所在,但也正是因为熟悉,他更要耗费许多心思将那些可能性一一的考虑一番,以免错过了最好的安排,特别是在没有周瑜和庞统,徐庶等人在他的身旁纠错的情况下,刘封更是容不得自己有任何的马虎。
直到午夜悄然而至,刘封方才觉得困意侵袭而来,他晃了晃自己昏昏沉沉的头脑,准备回到自己的床榻之上休息,毕竟万一次日便要率军出征的话,没有一个好的休息只能是事倍功半。
但当刘封准备回到自己的卧房之时,却见孙尚香与孟瑶正穿戴整齐的站在门口,静静的看着自己,显然是之前怕耽搁了自己的思路,所以没有出言。
“二位夫人在此何事,若要等我,在床榻之上即可……”刘封略一愣神后,一如既往的带着笑意一把将二女揽入怀中,朗声道。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83章 以‘战’服人
谁知刘封的这个动作却并没有像以往的那样在二女的面前无往而不利,二女此时纷纷从他宽厚的臂膀之中挣脱出来,面色凝重的看向刘封。
“二位夫人这是何意?”刘封见此情形,心中就是一动,但还是半开玩笑的问道。
见刘封终于相问,孙尚香当先开口道:“听闻曹植得知你在襄阳称帝之事后,派魏国最擅长用兵之人司马懿与其兄长曹彰,率军三十万之数意图攻取荆州,不知子威想要如何应付?”
刘封见孙尚香如此语气,并不像是在开玩笑,心知此事二女多半已经是心知肚明,于是赶忙一面拉着二女的手向卧房之中缓步走去,一面开了口。
“司马懿与曹彰率军来袭,乃是确有其事,不过既然之前我尚未称帝之时已经将杨修所率的三十万大军击溃于宛城之外,并且斩杀魏军十数万,那么这一次我自然也是不惧,二位夫人不必有何担忧之心,只管在这宫中照料我的孩儿,如何?”
但这一次,刘封的柔声细语并没有换来孙尚香和孟瑶的就此罢休,之前未曾出言的孟瑶此时一面缓缓的走着,一面看向刘封言道:“我与姐姐皆是自小便舞枪弄棒之人,战场上的事,我们也并非是一无所知,这两年的时间,司马懿在魏国的名头有多么响亮,我们又怎能不知,就是那曹植的兄长曹彰,不也是在中原北方边疆将乌桓打得再不敢踏入中原半步,这两个人,又岂是杨修可比,更何况今日子威已然将士元先生和公瑾全部都派往他地,他二人乃是在你身侧从不离开之人,加之魏延将军也跟随士元先生离去,襄阳城中岂不是只剩下子威一人?”
显然,如今刘封所面临的形势,并没有完全逃过自己两位夫人的慧眼,通过刘封的这一系列对人员的摆布,二女皆是感受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也正因为如此,孟瑶才会咄咄逼人的相问。
此时,三人已然是走到了刘封的卧房之中,刘封一面低头沉思着,一面将二女引领到床榻的一侧坐定,这才看向她们,眼中满是真诚。
“二位夫人以为,这一次我荆州怕是不能阻挡住司马懿和曹彰的进攻了?”
孙尚香听了此言,连连摇头道:“对于公瑾和士元先生,子龙将军等人的能力,我们自然是十分信任,只不过子威身为帝皇,竟然是想要亲自出征,身侧又没有文长将军护佑,我们姐妹二人又如何能够放心,这些年为了以防万一,我二人的刀剑之术倒是从未放下,不如……”
孙尚香说到这里,刘封又怎能不知她们二人的心思,但是这件事,是刘封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她们的,于是刘封当即一把将话还没有说完的孙尚香抱住,另一只大手又将孟瑶也一把揽了过来,口中轻声道:“既然兵器都未曾疏远,那就让我三人在此先大战一番,再言其他!”
显然,刘封口中的大战,绝非是在战场上和魏军之间的大战,此时的孙尚香和孟瑶,自然也是万万没想到刘封在这样的紧要关头竟然还有这样的兴致,还没等她们出言反驳,现实已经将她们真的带入到了一场特殊的大战之中……
刘封之所以如此,并非是他如此性急,而是他心中知道二女到底想要如何,而这是刘封万万不会同意的,所以他干脆将二女心中的话用这种方式给堵了回去。更何况,不知道何时,他便会带兵出征,不知多久不能与自己的两位夫人温存,这一夜,自然也是理所应当。
事实上,最终刘封也是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他才是这场“大战”的最终获胜者,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了他不用二女随他出征的坚定意愿。
次日,当孙尚香和孟瑶拖着酸痛的身体从床榻之上起身的时候,刘封早已经不在府中了,显然,在战场上,她们还真的是跟不上自己夫君的节奏,所以她们略微商议了一番之后,还是决定在这偌大的府中将自己的孩子保护好,这样方才是对刘封最大的支持。
此时的刘封,已经是坐在朝堂之上,将此时依旧留守在襄阳的一些朝臣都安排上了一些任务,此番对阵魏军,可以想见几乎一定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虽然在前方抵挡司马懿第一波攻击之人都已经安排妥当,但是后方的补给和一些以防万一之事是不得不做的。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从益州到荆州的一条刘封刚刚打通的补给线路,由于匠人营此时还坐落在益州,所以一些前方军士急需的兵器铠甲箭矢等物,这数日之间皆是在源源不断的运往襄阳附近,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日,刘封将这些事宜的主导之责全部都交由的鲁肃,待得刘封离去之后,襄阳与荆州之间的联系依旧要继续,而且随着战事的进行,极有可能运输的任务会更加繁重,而这些,最终都要依靠鲁肃和远在成都的徐庶来配合进行。
在襄阳的郊外,五万身着匠人营所造的最为精锐装备的军士正在营中歇息,刘封已经告知了他们,何时出征,去往何处,此时皆是未知之事,但是能够确定的只有两点,一是他们这支军队的主帅只会是如今全新大汉朝的帝王刘封,第二,则是他们所要面对的敌人,数量定然会是其数量的数倍之多。
但这样的情形并没有吓退刘封麾下的精兵,数月之前一点点将杨修所率的三十万魏军蚕食得大败而归的战役还历历在目,如果魏军再一次来袭,他们皆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刘封的亲自率领之下再次创下那样的奇迹,至于战术,他们自然是无条件的信任他们的主帅,因为在他的带领下,他们已经经历过太多以弱胜强的战斗了。
正在襄阳的大军紧张的等待刘封之命的时候,在南阳境内已经勘测了十数日地形的邓艾,依旧是一丝不苟的带领着赵云和马超分配给自己的军士向一处山林进发着。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84章 初现端倪
邓艾做事,向来是一丝不苟的,虽然在一开始他并没有完全的理解刘封派遣他如此来做的用意,但依旧是十分认真的将南阳郡中几乎所有可以埋伏兵马的山川河流与山林等处亲自走了一遭并且标记了下来。
因为有了快马和一些军士可供邓艾驱使,所以邓艾巡查和绘制这些地势的速度十分之快,这十数日下来,已经是以宛城为中心向南阳郡以北之地扩张了数十里之多,今日这片山林,已经是和魏国的地界遥遥相望了,邓艾知道率领小部分人马到这里来的风险,所以特意选择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到这里来侦测。
周遭一片寂静,只有鸟鸣之声,显然附近并没有大队人马的存在,邓艾见此情形,这才招呼众人向着山林方向移动而去,邓艾有一个十分良好的习惯,那就是每到一处,定然会亲自踏入其中,以求能够最真实的记录下来这里到底有没有战略意义,若是有的话,能藏兵多少,都是在他的记录之内。
但是当他靠近这处山林的时候,本就满色凝重的邓艾双眉忽然拧作了一团,伸手止住了身后军士们的向前之势。
对于各类地理环境十分熟悉的邓艾,在借着相当昏暗的月光看了一眼距离自己还有一段距离的山林后,心跳迅速的加快了起来,并且第一时间向自己麾下的这些军士做出了沉默的手势。
进入他眼中的,自然是并不正常的情形,他看到的,是一小片自己想要进入林子的地方有数个较为矮小的树木被从根部折断了,此时正半倒在那里,这样的情形,无疑引起了邓艾的警觉。
当然,这样的变化十分可能是生活在这片林中的野兽打斗或是捕猎的时候造成的,但是一旦不是这种情况,那可能性就只剩下一个了,并且这个可能性若是当真变成现实,会给南阳的守卫带来极大的影响。
将麾下的将士们的行动停止下来之后,邓艾将手中的一根竹管紧紧的咬在口中,以免自己发出什么声音,而后将身形降到最低,贴着林子的边缘一步步的缓缓向那个可疑的地方移动而去。
邓艾身后的十数个军士,此时皆是紧紧的盯着邓艾的身形,一口大气也不敢出,他们知道,邓艾这是将最危险的事情留给了自己,那处被压倒的树木之后,当然可能什么都没有,但是也有可能一下子冒出大队的敌军,邓艾之所以不让他们擅动,自然也有一旦自己被冲出的敌军击杀,那些军士还有可能逃回去将这个消息告知赵云和马超的打算。
从出发的地方到树木被压倒之处,不过几十步的距离,但是走到近前的时候,邓艾的额头上已经是布满了汗珠,口中咬着的竹杆也已经被他咬出了一道深深的牙印,在之前的二十多年中,邓艾哪里真正与敌军面对面过,而此时,他知道,既然身为刘封麾下的一名将领,那么他就必须承担起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他是一个极为执拗的人,认定的方向,就会一直自己去做。
走近了那片区域之后,邓艾并没有急切的前去查探而是停留了片刻,仔细的听着林子中的动静,直到确认里面并没有任何声音之后,这才迈步到了那片折断的树木之处。
俯身查探了一番之后,邓艾的面色比之前更加凝重了,因为凭借在颍川多年在外绘制地图所得到的经验,邓艾断定这些树枝的折断并非是因为树木野兽之间的打斗所致,而是由一队人马从这里经过的时候不小心碰断的,在一处树枝的折断处,他还发现了一小块黑色的布条,虽然没有和魏军面对面的交手过,但是久居颍川的邓艾还是见过魏国军士身上显眼的黑色衣甲。
这些足以说明,这里在不久之前被魏军经过过,邓艾判断出此种情形之后,并未急于离去,而是又趴在地上仔细的端详着这一片很可能被魏军踩过的地面,良久,才从地上小心翼翼的起身,而后将自己之前造成的痕迹抹去,这才向那些将士的方向走去。
最终,他将两名身材略微瘦小一些的军士留在了此处观察,而后自己率领着剩下的人众直接返回了宛城,这样重大的消息,不用说一定要先让赵云和马超得知。
“你可敢断定那处一定有魏军人马经过,能否判断出经过的人数?”
赵云一听这个消息,当下就从自己的帅椅上站起身来,目光炯炯的盯着邓艾,一字一句的问道。毕竟这个发现并非是儿戏,若是当真有魏军从此处经过并且留下了痕迹,那么极有可能能够判断出这队魏军想要去往何处,这对于一心不想让司马懿占得先手的刘封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定然有一队魏军人马经过,虽然他们已经尽力将自己留下的痕迹掩盖住,但却依旧是忽略了那在山林边上的几株树木,而经过观察,我也能够确定,那队魏军乃是通过南阳边界的山林去往东边,至于人数,还要再到林中探看才行,因我麾下之人实在是有些少,生怕暴露,故而才先将此事告知二位将军,再行定夺!”
邓艾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让赵云心中大家赞赏,此时马超尚且再外率骑兵探查未归,赵云听闻此事后当机立断,一面遣人前往襄阳将此事告知刘封,一面调拨了一千骑兵交于邓艾,教其立即返回那处山林,务必将林中情形探查清楚,最大限度的得到关于魏军动向的信息。
赵云的信任让邓艾的心中燃起了一团火焰,他相信,自己绝对能够将这一次的发现转变为刘封抵御司马懿进攻的一个突破口,他相信,那些痕迹一定能够带给他更多的东西,于是就连衣甲都未曾卸下,直接就拜别了赵云,带着赵云暂时分配给他的一千骑兵,火速的向那山林的方向狂奔而去了……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85章 刘封的经验
在南阳郡的北方山林处发现魏军踪迹的消息,在不到一日之后便传到了刘封的耳中,这个颇为出乎刘封意料之外的发现并没有打乱刘封的阵脚,反而让刘封之前已经有些躁动的心逐渐冷却了下来。
之前魏军一点消息也无的时候,刘封实在是对于他们将来前往何处无从猜测,但此时竟然在南阳以北发现了魏军的踪迹,并且方向多半是自西向东,这就给了刘封不少可能性可供他分析,在心中暗自决定此战过后若是当真能够完好无损的将荆州守住的话一定要重重的奖赏邓艾之后,刘封又来到了荆州地形图的前方,看着邓艾所发现的那处地形,慢慢陷入了沉思之中。
半日的时间,刘封皆是在地图前沉思,一条条司马懿可能进攻的路线清晰的出现在他的脑中,而半日过后宛城送来的第二个消息,让刘封欣喜若狂,而此番前来通报之人,正是发现此事的邓艾。
率领一千骑兵到了那山林之处的邓艾,只花费了不到两个时辰探查后便返回了宛城,并且将自己的发现告知了赵云,赵云闻言不敢耽搁,直接将邓艾派往了襄阳,毕竟由他向刘封讲述他的发现,是最为稳妥的。
一番简单的见礼之后,刘封直接将邓艾带到了自己已经待了半日的地图前,让邓艾将他的发现详细的告知与他。
“禀陛下,经过我与宛城守军昨夜的再次探查,发现就在两日之内,当有不少于三万魏军从那片密林之中通过,他们为了掩盖自己的行踪,应当是全部轻装而行,并无马匹,并且在后面有专人掩盖他们经过所留下的脚印等痕迹,至少在林子的外围几乎并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若主公没有派遣艾在南阳郡中勘测绘制地形,是绝不能发现魏国的这次行军的!”
刘封闻言后微笑着摆了摆手,邓艾口吃的问题虽然和他刚刚从颍川到达益州的时候相比已经是大有改观,但是这有些恭维的话从他的嘴里说出来,还是让刘封不由得面上露出了一些笑意,邓艾的心思是十分单纯的,说完这些话看到刘封的神情,他自己也是红着脸低下了头。
刘封自然不会去在意这些细节,他只是用手指着地图之上画了个圈,口中问道:“依士载之见,这队魏军到底是想要前往何处,其目的为何?此处只有你我二人,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有了刘封最后平静的鼓励之言,邓艾心中的紧张之情这才消退了大半,刘封若是以年岁而论,比之自己也并不是大上十分之多,但是刘封身上的那股不怒而威的气势,却是让邓艾十分折服的,他心中隐隐有种感觉,在刘封的麾下,他是一定能够完成自己儿时的梦想的。
对于此番发现的魏军去向,邓艾自从发觉此事之后也一直在心中暗自揣测,此时刘封问出,他并未耗费时间思量,直接就将自己心中所想说出了口。
“依臣之见,这一队魏军数目并非是十分庞大,但却是自西向东而去,根据他们从邺城出发的时间和大军的数目判断,多半是在一处与我荆州相近的地点分兵而出,而他们的目标,自然也只能是江夏,三四万大军,虽然和江夏的守军相比数目稍有些优势,但是却不可能一举将江夏攻下,故臣推测,这一小部分军士多半只不过是司马懿想要作为佯攻之用,他们的目标并非是江夏,而是另有他处!”
邓艾一面说着,一面用手在挂在墙上的地图之上指指点点,刘封听罢之后,也是陷入了沉默之中,片刻过后,才重新开口欧。
“那士载是否想过,既然这三万上下的人马乃是佯攻之用,那么他们真正的目标又是何处?司马懿共有三十万上下人马,三万之数,也不过是其十分之一罢了,若是再分兵三万也是用于佯攻,我等岂不是又会中了他的计策?”
邓艾并没有想到刘封的思维会是如此的独特,但是当他细细的思索刘封的话时,发觉刘封之言乃是十分可能之事,毕竟可供司马懿选择的地点有三个之多,若他当真派出了两路疑兵用以佯攻,而当刘封将机动兵力全部都从襄阳转移走之后再对他真正的目标用重兵狂攻,刘封再想回援,可就多半来不及了。
“这……臣未能想到……”
邓艾原本的意气风发,登时就化为了乌有,这一刻,他知道自己距离在刘封的麾下真正成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心中暗自思量,若是此刻自己坐在刘封的位置上,多半就会在这些军士进攻江夏的时候按兵不动,但一旦魏军再去进攻下一个地方,他一定会全力出击前去营救,而这样,的确是极有可能中了司马懿的计策,其结果就是,荆州几乎定然不能守住。
刘封看了一眼一脸失落的邓艾,并没有出言责备,在邓艾的这个经验和年岁上,是不可能想到他们这些经历过如此之多战斗的人心中所想的事情的,而刘封之前对邓艾说出的话,也正是他这半日所得出的结论。
刘封之所以怀疑司马懿的疑兵不止这一队,正是因为司马懿很可能总共有三十万人马,而要一次性攻取一座重要的城池,十数万人马围城已经是足够,纵然如此他还是仅仅派出了两三万军士做佯攻之用,这个比例的确是有些低了,据此,刘封心中判定,司马懿定然是还有着另一股疑兵,并且此时多半也已经快要布置完毕了。
“士载不必气馁,兵者,诡道也,司马懿乃是深谙此道之人,待得你与他交战数次,你便可想到一些如今不能想到之事,这一次,若非是你察觉到了为魏军的疑兵所在,我等就连魏军有疑兵之事也是不知,故而此番若是真能将其计谋粉碎,士载依旧是居功至伟!”
对于邓艾这样的年轻人,刘封自然不能只让他知道战斗的残酷,若是没了鼓励之言,邓艾这样的性情,是很容易陷在失败中的。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86章 司马懿的连环计
终于,在刘封的鼓励之下,邓艾面上又重新现出了自信的笑容,他看着刘封,眼神中带着一丝期望,显然,他知道自己能够从眼前的这位年轻的帝王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而第一步,就要从这一次抵御司马懿的战斗开始。
“自今日起,你就留在我身侧,作为我主帅账下的联络官使用,士载以为如何?”
邓艾眼中的渴望,刘封当然能够读懂,通过前世所知,加之这数年来对邓艾的观察,刘封越发觉得他当真是一个可塑之才,如今的这一战,并不是所有的青年才俊都有机会全程参与到核心的谋略之中的,但今日,刘封决定给邓艾这样一个机会。
“艾定不负陛下所托,为此战倾尽全力!”这句话,并不是模式化的表决心,而是邓艾此时心中真正所想,他明白,有刘封的这一句话,若是刘封当真能够最终在与曹植的争斗中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他的一生都会改变。
接下来,刘封将自己的想法与邓艾深入的解释了一番,而后立即修书两封,分别派遣了两队影卫之中最为精锐之人将书信送到周瑜和庞统手中,刘封既然探知了司马懿的一些想法,那么他就要让自己最为倚重的两人获知自己心中所想,唯有如此,才能够做到同进同退。
消息送出之后,这一日又是已经过去,各方都没有任何的消息传来,这仿佛更加进一步的肯定了刘封的猜测,司马懿之所以还没有举兵开始攻击某一处城池,正是因为他所设置将要佯攻的疑兵并没有完全到位。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能够完美的论证刘封所提出的理论,那便是若想要用两三万人马掩人耳目,让守城之人以为是二三十万大军来袭,那就必须要将佯攻的时间定在夜晚,只有这样,才能让被进攻的城池将消息仓促间送到襄阳的刘封处,进而将刘封的机动部队引到佯攻的地方,若是这第一次佯攻守城之人或是刘封并没有上当,那么第二次的攻击依旧有可能是佯攻,不得不说,司马懿这连环计策若是当真如此端的是十分的完美,但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想到,刘封乃是自两千年后来此之人,他脑中的智慧,实在是多了些……
而刘封此时,心中也并不十分平静,司马懿既然能够将计策设置的如此复杂,那么其中难保有一些变化是刘封所没能想到的,并且不论如何,手握三十万大军才是司马懿真正的优势,以司马懿的头脑,是一定会将这个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出来的,而到了那个时候,则需要刘封手中的这些人马以悍不畏死的精神去和魏军拼杀了。
在刘封心中忐忑的等待着不知何处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一个幽暗的营寨之中,司马懿正端坐于帅位之上,上首坐着一人,赤发黄须,身材魁梧,正是曹植的亲兄曹彰,下首所坐之人,乃是张辽,除了这三人之外,一同出征的魏军将领皆是不在此间,显然,这三人就是这一次出征的核心力量。
三人的面前,站着一个风尘仆仆的魏国军士,显然正是因为他的到来,方才让三人聚在了一处,不用说,此人所带来的消息,对于他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禀诸位将军,公明将军所率之军已经安全抵达指定之地,期间一直隐藏行迹缓缓而行,并未引起荆州守军的注意,明日入夜后,公明将军定会依照计划展开进攻。”
1...125126127128129...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