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最终永恒
在这波闪光过后,战场上出人意料的平静下来,对方使用一种超强劲的武器炸掉了卫二,并没有其他的多余动作。
情况变得有些微妙。
幽暗的宇宙,迅速变得宁静……
就仿佛卫二的强烈爆炸,只是一次自然现象。但到处飘荡的陨石,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有一颗小卫星存在过。
光子忠实记录了整次袭击的完整信息,以光速向四面八方传播。这一条信息将在宇宙中长时间地回响着……直到这些光子的能量耗尽。
这一次的轰炸,激起了巨大的太阳风,这些高速离子,以每秒数百公里的速度向四周扩散,传到“迪格114”,还需要好几天的时间。
再过大概3天的时间,卫二爆炸飞溅出的陨石,就能穿越90万公里的距离到达迪格114。
届时,太阳风也恰好刮过这里。
“迪格114”行星会同时产生一场壮烈的流星雨,以及壮观的极光现象,在某一个地区,或许能看到这种二合一景观。
但人们肯定不会滞留在这里观赏美景,因为人们清楚地明白,这种平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预兆!
战争并没有结束!
这种平静,本质上……还是因为信息巨大延迟的缘故。
对方目前因为距离关系,只观测到人们一个多月前与“盖亚生物”的核战争,以及深空号“趴”在卫二上的画面,尚没有看到几小时前,深空号已经逃离这颗卫星……
所以,没有采取下一步行动。
“它们必然全速赶往‘迪格114’!但目前的距离还比较远,还有很多天的路程……”
“至少我们引力波望远镜,依旧没有捕捉对方飞船的踪迹……”
现场的气氛已经紧张到了极致,士兵们行色匆匆,前往各个工作岗位,各位科学家也在紧急计算。
中央计算机的功率全开,紧急调动各种模块,生成了大量的猜测报告……
“深空号”也在不停地调整位置,试图尽快把下边的人全都接回来,然后跑路……
再不跑,等着死啊?
在舰长室中,几十位军事专家,正在不停讨论着目前的状况以及对策。
“……对方精准计算了卫二的轨道,然后用火力网进行了覆盖。它们很可能误认为我们已经被摧毁了……是这样吧?”
“不,对方不会这样掉以轻心的!实际上,对方并不知道我们已经是否被摧毁,肯定有下一步动作,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信息延迟太大了,没有了目标,昂贵的曲率导弹不可能对着空气发射。”
人们经过短暂讨论后发现,曲率导弹这种武器……实在是太他妈昂贵了,人类目前这个阶段根本不可能用得起。
光是从工业能力这一点看,人类好像是……一边倒被吊打的局面……
超光速导弹,太霸气了,光是这种出手力度,就让人感到一阵阵的心惊肉跳。
几分钟后,于易峰也通过一个影像参与到了这次讨论中。
他还在超载的飞船中,被慢悠悠地吊上来,不过这种会议还是可以参加的。在他的身边,“玲”也好奇地看着这个视频,看着这些奇怪的人群。
这种现代化的设备,她还是第一次看到,所以也格外兴奋。
“……老牌的星际文明真可谓财大气粗。”
“这种超光速曲率导弹,实际上就是一个曲率引擎构成的,里边的能源以及引爆物都是反物质。”
“我们在刚刚的爆炸中,检测出了大量反物质的痕迹……和我们猜想的一样。”
丁一东教授面红耳赤地说道,不知道是狂热还是心有余悸。
不过他又立马摇了摇头:“太贵了,太贵了,我们曾经设想过这种武器……但我们的技术,不能提取这么多反物质……”
“如果,我们强行做一个超光速曲率导弹,只要有足够的反物质即可,甚至连核聚变都不需要……但是,太不经济了。”
从目前新人类文明的经济状况以及工业能力讲,这种曲率导弹可谓遥遥无期,因为反物质的生产以及利用技术,还远远不够成熟。
况且宇宙实在是太大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可不是说着玩的,譬如说,隔着0.1光年进行射击……别看只有0.1光年,那可是9千多亿公里的距离啊,低级文明一辈子都飞不出的超长距离。
只要炮口偏离了1纳米,通过0.1光年的放大,也不知道偏到哪里去了……
1纳米,差不多是3个银原子,10个碳原子的长度。
星际文明,也不能做到完全准确的精度控制。
所以,想要远距离击中对方,必须要知道对方的运动轨道,进行非常精细的计算,同时用大面积的火力网进行覆盖,以数量来保证高精度。
曲率导弹,听起来很牛逼,实际上,依旧没办法摆脱这种精度上的桎梏。
它的速度超越了光速,核心计算机无法对外界进行观测,所以不可能变成跟踪弹,只不过比光跑的更快而已……在紧急状态下使用倒是可以的,但拿来当常规武器,变得有些华而不实。
“大家知道的,曲率泡被强行戳破时,会发生巨大的爆炸,连带着整个导弹都会被破坏。而且蒙着眼睛飞,导弹内部的电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总不能定时吧?”
“所以了,普通的核弹是用不上……必须要用反物质!
“导弹整个结构被摧毁时,内部的反物质离子失去磁场约束,立马就会接触到外边的正物质,然后发生巨量的二次爆炸……”
丁一东教授有些忧虑地说道:“炸掉卫二,只用了一两枚曲率导弹,但炸到恒星或仍在胡乱飞行的,估计有两百枚……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双方的实力,确实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听到这番话,众人都纷纷议论起来,试图站在对方的角度分析问题:“但我依然觉得,对方的决策是正确的……”
“对方可能认为,我们人类,不知道对方会来,所以采取了这种最快速直接的攻击手段……”
“它们不知道迪格人已经泄露了消息。”
就在讨论的时候,第一批行星工作人员,终于抵达了深空号,他们就像英雄一样被接待了上来。
听说“盖亚生物”最后终于被引诱了上来后,所有人都在尽情地欢呼着,好像打了一场大胜仗一样。好吧,这确实是一场大胜仗!
本来以为没戏了,没想到最后峰回路转,许多工作人员都相互拥抱欢呼着。人们清楚地知道,盖亚生物的巨大价值,无论是生物学家,还是各种材料学家、物理学家,都对这个生物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展望。
现在,只要人们能够顺利逃跑……就真的胜利了!
“从现在的角度看,因为信息的巨大延迟,我们还有时间……是的,我们还有时间!”
只有于易峰他们的飞船被落在了最后,被绳子一段段吊了上来,估计还要花费好几个小时,才能摆脱引力深井……这让于易峰大为急躁。
可是他急躁也没有用。
深空之下 第七十六章 敢死队
“大家不要急,不要急……”
“从目前已有的情况看,这些曲率导弹并没有伤及迪格114行星,他们只想炸死我们,但害怕把盖亚生物给炸死……如果把盖亚炸死,它们就白来了!”
“……这是对方投鼠忌器的一点!”
听到众人的讨论,于易峰双拳紧紧握着,心中并没有松懈。
人们清楚地知道,双方的实力确实……不是一个数量级啊!
但新人类文明也没必要硬接这场战争,只要能跑路就行……只要顺利展开曲率引擎,超光速飞行就可以了!
就在这个时候,联络器中传来了一名士兵的叫声:“舰长,泰坦到达了指定区域!”
于易峰心中豁然一动,终于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来而不往非礼也,是人类反击的时候了!
随着一声令下,两艘飞在指定区域的泰坦,开始用较高的频率发射重型激光!
通过“迪格114”上的卫星可以看到,泰坦上的某些设备时不时会亮那么一下。
就那么一瞬间的功夫,超大功率、无色无形,不可被观测的激光就被发射到了宇宙空间。
实际上,敌方的运动轨迹,也是一种概率估算,两艘“泰坦”需要边移动边射击,以覆盖所有等可能的概率。
这种廉价的光速打击,速度比曲率导弹慢了些,威力也小了很多。激光的威力毕竟不能与反物质相比。
但激光,更加经济,也更容易成规模覆盖更大片的面积。
在每秒上千发激光这种超高的发射频率下,武器功率开始严重过载,每根炮管都散发出大的红外线,隔了上万公里进行观测,就好像一根根被烧红的铁丝一样……
周边的液氮冷却装置开始大面积挥发,如同水汽蒸腾一样带走热量,使得激光武器能够超频发射。
这种反制措施……如同蒙着眼射击的回合制游戏,对方将已有的信息用掉了,也完全炸掉了卫二,这是战略上的一种成功。
不过限于超长的距离,有没有炸掉人类,它们是不知道的……得过几天,光子将信息传递过去后,它们才能知道。
这种巨大的延迟性,是低级文明战争完全没有的,需要超大计算量以及庞大的火力网进行支撑。
于是现在,轮到人类用上自己的已知信息,也就是对方的坐标区域……
这个坐标是一个函数,根据引力波望远镜的对比后,人们发现,它紧紧指着一个78.8光年外的行星轨道,也就是说,对方的舰队很可能是从这颗行星出发的……
而且,对方的曲率航行速度,可能比人类预料中的更高一些。
坐标有了,但对方舰队的航行轨迹如何,到底是不是直线冲过来,人们就不得而知了,只是……大约地估计而已……
说不定敌方舰长一拍脑袋,中间就变了一个方向,结果人们的攻击全部打在了空气上。
这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这一系列的重型激光,只要能有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能够打中对方,人们已经可以感谢上帝……
另外的,天知道打到了哪个倒霉鬼身上……或许这些激光会在茫茫宇宙中一直漂泊,直到能量耗尽,又或许击中了某位大气星球中的生物个体……
这些“泰坦”飞船,并没有装载任何人类,由电脑ai自行操控,完全就是敢死队的类型。
就算被摧毁了,也不会造成人员伤亡。
泰坦们正在不停地远离“迪格114”,往恒星系统的外围赶路。
为了这次大战,人们事先给“泰坦”挂上了最先进的金属装甲,隔间充满了固氮。在没有护盾科技的情况下,装甲以及固氮是最好的防御方式。(固氮可以用来吸收激光。)
实际上,泰坦飞船的设计时间尚短,只有这么几年的功夫,因为功能比较复杂,配套的全自动人工智能,还处于初步测试阶段。
而且这种大型飞船,当初设计的时候,因为某些安全指令,许多功能模块需要人类来执行。
如果没有人,只能发挥飞船80%左右的性能。
人们曾经想要抓一些迪格人来当壮丁……但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一来,不同的文明,思想不好控制,凭什么迪格人要为人类卖命?
二来,培养一名合格的驾驶员需要很长的时间,目前的时间完全不够,迪格人上战场完全就是坏事……
所以还是由人工智能亲自操控,百分之八十的性能,其实也够用,比一些不合格的士兵强多了。
于易峰从屏幕上,紧紧盯着泰坦飞船一边飞行,激光武器火力全开,发射了半个小时,终于因为炮管过热停了下来。
循环液氮冷却半刻钟后,重新激活,再次发射。
就这么周而复始。
这样的反制手段,并没有带来任何安全感。看着这艘运输飞船被绳子慢慢拉上去,于易峰心里却越来越急躁,他恨不得再快一点。
一个小时过去了……
人们一边倒地对着宇宙倾泻火力,然而对方的舰队丝毫不见影子,就像在凭空打空气一样,整个战场看上去非常诡异……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已知坐标,是人类目前最大的优势!
“我们的火力还是太弱了,两艘泰坦编织的火力网,最多只能造成一点麻烦,真正打下大型飞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要是有二十艘就好了……”
宇宙战争就是这么奇怪,有时候,就算是光速打击,攻击弹道就需要飞行十天半个月。但真的打起来,几秒钟就能解决问题。
这种感觉……有点像大航海时代的战争。
战争开启了,如果隔得比较远,大家还可以聚在一起吃个饭,开半天会,悠闲地讨论一下战术……
但两者又有很大的不一样,星际战争,无论是相互之间的距离还是火力,还是速度,完全大了n个数量级。
某些时候,星际战争等待时间长的可怕,但真正打起来,又以秒甚至毫秒为单位,简直走了两个不同的极端。
这种战争,对文明的耐心、反应能力、应急能力以及行动力是巨大的考验!
在深空号的远程指挥下,泰坦上的人工智能被下达了“掩护深空号撤退,不惜任何代价杀伤敌人”的命令。
各个核爆炉、引擎、武器全部处于过载状态,如果长久如此,肯定会出现少量的损伤。
面对这些损坏,没有人顾得上心疼什么的,人们的母舰“深空号”,火力更加强大,但也不可能绕到星球的另一面,亲自和敌人真刀实枪地开干……
然而,就在泰坦对空气开火的半个小时时间内,军事专家讨论出了一个令于易峰感到毛骨悚然的问题,他立马提起最高程度的警惕!
“舰长,我们错了!连曲率导弹都出现了……不怕死的无人机,肯定也会出现啊!”
“不是只有我们才有无人设备的啊!必须要防备那些疯狂赶来的敌方无人机!”
一位军事专家在视频中大叫道。
这句话瞬间点醒了于易峰,让他感到全身发冷,不多想就下达了两个命令:第一,无差别向目标区域发射电磁炮、发射激光、甚至发射较慢的核弹!
第二,深空号紧急起航,一边加速,一边用绳子拉他们的飞船,就算有些危险也顾不得什么了,不能再等下去了!
深空之下 第七十七章 成功……归来!
随着这一声令下,各种储备在深空号母舰中“利维坦”、“宇燕”等无人机倾巢而出,疯狂地支援前方的两艘“泰坦”。
深空号的离子引擎已经紧急启动,绳子下方吊着的运输舰一点一点抬升,中间被一条细细的线缆连接,整个过程就像高空特技一样。
运输舰也配合着加速,试图与深空号保持水平方向速度一致,省的绳子直接倾斜。
于易峰的心脏飞速狂跳,双眼一刻不停地盯着屏幕中的远方宇宙,所有士兵微微有些紧张……人们感觉,脚下的飞船“嗡嗡”响着,连这艘飞船,也恨不得能快点摆脱引力深井。
是啊,人们有的东西,对方一定也有!
人们有不怕死的无人“泰坦”,对方……难道就没有吗?!
对方肯定有,而且在全力赶过来!
按照专家的推测,对方的主力舰队,装载了大量船员,或许为了安全因素,为了持续侦查到外界,有90%以上的概率,保持在一种临界的亚光速状态。
这种想法的确没错……
一个跨越了大过滤器的文明,发展到星际文明的层次,其社会体制肯定是健全的。
如果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自从出现拥有人工智能后,许多高危任务,完全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去做。
对方大概率也是如此……人工智能,不怕死,不需要善后,而且……更强!
所以,像泰坦这样的大型战争机器,对方难道就损失不起吗?
肯定会疯狂地超光速赶过来!
这种无人设备就是敢死队啊,它们可不管能不能侦测到外界,有没有曲率泡破碎的风险,会不会被提前击落,只要设定一个具体时间,极限减速就行。
就算损失掉一大半,损失掉99%,又怎么样?
这些本来就是消耗类型的敢死队!
如果有一两架无人机能牵制住人类,那绝对就是……战术上的胜利!
“连曲率导弹都舍得用的敌军,难道还舍不得一些无人机吗?这些疯狂赶路的无人机,一定会赶来的!”
“当然了,这种超光速的无人机,理论上肯定比曲率导弹更慢一些……”一位军事专家在频道中焦灼地分析着。
因为无人机想要真正战斗,一定需要减速脱离曲率泡,否则蒙着眼睛,看不到外边,还怎么战斗?
等着一头撞到恒星吗?
但想要脱离超光速,不是说按一下开关那么简单,也需要很长一段距离以及时间……只要有了这个减速的过程,它们的出现,必然比导弹要慢好多。
所以,对方选择用曲率导弹,进行最快速度极限轰炸一波……能轰炸掉“深空号”更好,如果轰不掉,那就要依靠后来登场的无人机来弥补。
这种战术,当然没什么逻辑上的错误。
但在这一刻,于易峰真正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杀机,从遥远的空间中传来,冷汗从后背源源不断冒出。
无人机……可比超光速导弹更加致命啊……
可是真正……军事实力的比拼!
对人类来说,永远有那么多想象不到的突发事件,第一次的星际战争,人们的经验还是太少了,实力还太差,技术也不高,一切都要靠推测来解决……
还好,人们及时想到了各种情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弥补。
飞船上的许多士兵也开始有些焦躁,万一他们被吊着的时候,对方的无人机出现,那可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简直和砧板上的鱼肉没什么差别!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一小时后,一万三千艘高速“宇燕”,以及一百二十艘“利维坦”已经绕了一个大圈,赶赴前方战场,距离“迪格114”一百万公里的地方。
“泰坦”反倒落在了后边。
各种离子引擎喷射的蓝光点点,照应在黯淡的宇宙中,这些飞船开始编制一个超大型的攻击方阵。
在宇宙战争中,第一是精度,第二才是火力。
没有精度,火力再强也没有用。
而“宇燕”飞船的储备能源并不多,没有配备高强度的激光,只有一些基础电磁炮。
但理论上说,电磁炮的威力,比激光更强一些,动能武器的杀伤力不可小觑,更何况这些弹药还是超小型核弹。
这些电磁炮的最高速度,高达每秒一万公里,差不多是光速的三十分之一,最低速度也就是“宇燕”本身,不经过加速就可以丢出去,依靠本身惯性杀伤敌人。
弹药的构造也很简单,如同穿甲弹一样小巧,依靠本身的强劲动能,就能引发内部微量红汞核弹的爆炸,造成二次杀伤。
通过卫星可以看见,在第一次的集体射击中,一万三千艘高速“宇燕”齐齐冒出火星,编织出了大约两万平方公里的火力网。
以往的大量演习,现在终于派上用场,而且人工智能的精确控制,已经不是人类能够比拟的了。
两万平方公里,这样的覆盖面还算不错。
当然了,这一次射击只是试射,只是向着目标区域胡乱发射一通……
很快,这些飞船调整好位置,向着坐标方向急速飞行。这些高速飞船,试图拉长与“深空号”之间的战线,以拖延更多的时间!
原本,人们并没有打算释放小型无人机,也不打算发射电磁炮,因为这玩意比起激光,速度还是太慢了,根本打不到对方几光天之外的主力战舰。
但现在则不一样,它们可是用来防御敌方疯狂的无人机啊!
人们以“宇燕”方阵为基层攻击力量,“利维坦”可以抛射大当量核弹,是中层掩护力量;躲在后边,缓缓运动的“泰坦”才是高端战力。
深空号中还储备着两千艘“宇燕”飞船,用来预防不时之需,工业工厂正在紧急生产专用炮弹。好吧,这可能算是临时抱佛脚的行为,不过也没有人多说什么……多一枚炮弹总是好的!
时间流逝,每一秒都是那么煎熬,在一片紧张与忐忑中,于易峰他们的飞船……终于被吊上来了!
最后一艘飞船的回归,意味着……所有人口都集中在了深空号!
而且,盖亚生物抓捕计划全部成功……人们终于可以跑路了!
“哈哈……是我们稍快一步!”
脚上踩着踏实厚重的深空号,于易峰提心吊胆的心理忽然放下了大半,他豁然有一种回家了的轻松感,情不自禁咧开了嘴笑了一声。
“回家了!”
“深空号,将离子引擎提升到极限!”
他对着通讯器,高声下达命令,透过玻璃窗,他还看到了百合子如释重负的笑脸。
“回家了,回家了!”
许多士兵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他们的身影普遍摇晃了几下。这种喜悦简直难以形容,如果不是环境特殊,他们真的想狠狠地在甲板上跳几下。
被吊在半空中的时候,如果敌方无人机忽然出现……那种提心吊胆,谁都不愿意再尝试一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