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深空之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最终永恒
不过,所有人很快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一切危机还没有过去,还不能高兴太早。
当然了,理论上,地方无人机不会在导弹结束后,短短三个多小时出现,它们毕竟是需要减速的……
只要脱离了亚光速,无人机会被人们快速侦测到!





深空之下 第七十八章 美好的未来
紧接着,一个大玻璃缸被搬了上来,周边挤满了围观人群。
他们正对着“玲”啧啧称奇,有些人还想伸进水中摸两下。
这群疯狂科学家永远是不怕死的,就算战争很可能爆发,他们还是急急地赶到这里,探头探脑的地观望着“玲”。
而“玲”也在同样在观望人群。
各种新奇的景象,充满金属光泽的现代化设备,冲淡了她的思乡情绪,哎呀,好多人……真的好多好多人,而且都是比较和善的那种,看他们那种充满了喜爱的目光!
果真是喜爱的目光啊!
玲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隐约知道哪种表情是喜爱,哪种表情是厌恶……她也同样开心地望着疯狂生物学家们。
看来,于易峰果然没有骗她啊!真是她的好伙伴啊!
“生态环境准备好了吗?”于易峰没有第一时间和百合子说话,而是对着一位专家问道。
“好了!当然准备好了!全封闭隔离环境,海水的成分和迪格114的海洋完全相同,里边配备了一定量的迪格星海洋生物……还有一些本土藻类。”
这位博士立马兴奋说道:“放心吧,隔离生态环境和迪格114几乎一样……她应该非常适应。现在就是生态圈融合的问题,理论上问题不大,这些藻类细胞的免疫能力非常强大,也不会致病……”
博士巴拉巴拉说了一大串,意思就是,没什么问题,要相信专家。
既然他这么说,于易峰干脆放下心,不再过问。
一群工作人员七手八脚地操纵机械,将玻璃缸转移到一个大型磁悬浮平台。大型磁悬浮平台快速移动,再次将玻璃缸转移到,人类特地准备的生态湖泊中。
一刻钟后,看到待在湖泊中正在欢快跳动,并没什么不适的“玲”,于易峰心中也是长长松了一口气。
她正在好奇地打量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人类社会,许多东西她在视频中见过,还有许多是没有见过的,好奇的同时,又带了一丝亲切感。
有几个特异安排的小孩子,正隔着玻璃窗玩玩具,玩的开心的时候就会狂笑,这一幕幕让她暂时忘记了自己的故乡,心情变得非常好。
她就喜欢听这种小孩子狂笑的声音。
几位与她熟悉的教育专家开始和她说话,各种教育视频开始播放……
好吧,历经千辛万苦,无论怎么样,人们都不会把她放回去了。
执行了一半的教育计划,还得继续……
“我先去其他地方,你们先忙……”
于易峰看到一切都尘埃落定,对着小圆球说了一句,转身离开了这个湖泊。反正她正玩的高兴着,也没怎么理睬于易峰的离去。
“关于这个‘盖亚生物’的相关事宜,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
于易峰摘下头盔,用手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不自觉感慨了一下,不知道这些细密的汗珠,是激动的还是累的,随即又迅速带上头盔。
紧接着,他拿起附近货栏上的一瓶饮料,塞入动力甲的一个凹槽中。头盔里边弹出一根吸管,让他“咕咚咕咚”吸了起来。
痛快!
虽然深空号里边的气温永远不会太炎热……于易峰还是感到了一身的汗水。
这种感觉,或许……激动、劳累兼而有之吧。
风险和利益永远成正比,如今,人们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一想到“玲”各种神奇的能力,他就一阵暗爽,拿来挖矿?拿来复制黄金?太浪费了,这些功能简直低端,机器人就可以做到……人类可不像迪格人那样傻。
“玲”最大的功能,还是各种尖端纳米产品的制造以及……
攀科技!
只要培育得当,因为极高的智力,她本身是最最优秀的科学家!
独自一人就能攀升到l3的存在,当然得利用啊!
教育才是一等大事!工业上的事请,暂时不用着急。
况且,她从海洋那么大的本体,变成了这么一个小湖泊,已经失去了绝大多数的工业能力,湖中本身还没有繁殖出多少藻类……所以了,这个无比强大的生物工厂,暂时还不能投入到工业当中。
“不急,不急!”
“不算什么大事,反正能解决的事都不算事……”
即便培育“玲”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对于一个文明来说,十年,二十年都不算什么,完全等得起。
于易峰走出房间的时候,心中还是大为舒畅的。如果不是还处于危机当中,他甚至想得意地大笑两声……
所有的冒险都是值得的,明天,绝对绝对是辉煌而又灿烂的!
只要,只要人们能够顺利跑路……只要过的了最后一关啊!
“于舰长,我们需要更多的水,这个湖泊太小了……”
“关于外星生态圈与诺亚号生态圈稳定、融合问题……”
走过这个拐弯,就看到蜂拥而来,一脸狂热的生物学家,他们一下子跑出来大量乱七八糟的问题,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于易峰摆了摆手,脸色一正:“好了各位,所有的事请以后再说……”
“现在大家还没有脱离危险,战争随时可能发生,时间紧急,我只简单说几句。第一,盖亚生物‘玲’是一个智慧生命,我宣布,从今往后……她也是新人类文明的一份子!”
“第二,希望大家好好对待她,好好照顾她,不要让她生病,不要让她闹情绪,就像培育自己的孩子一样……”
“她不是实验室中,任意摆布的实验对象,明白吗!”
看到于易峰严肃的表情,这些生物学家纷纷称“是”,他们倒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想好奇地想参观……呃,研究一下而已。
“好了,有什么重要的先汇报给罗曼博士……还有凯丽等几位专家。我相信你们有分寸,也能处理好……”
“……接下来的生态圈问题还要拜托大家。”于易峰缓了缓情绪,适当安慰了一下这些学者。
随后,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舰长室中……
时间在等待当中,一点一点地流逝,“深空号”的核爆炉、离子引擎功率全开,喷出了极为明亮的离子火焰。
面对一个极度强大的对手,人们在这个时候根本顾不得隐藏,只要能够快速逃跑就成。
现在最终战略目标都达成了,不跑就是傻瓜!
还打个毛线!
就算击落对方的大量飞船,人类连一毛钱利益都没有,难道还能留下了捡垃圾不成?
难道打赢了,就能证明自己的强大?!
人们心知肚明,光凭对方的出手力度看,打赢的概率是很低很低的。
跑啊,不跑是傻瓜!深空号,快点跑啊!




深空之下 第七十九章 一触即发!
人们当然想快点逃跑。
但“深空号”的体积以及质量实在是太大了,意味着……它的加速度必然十分有限,最多最多也就1米每二次方秒。
四十公里,百亿吨的体量放在这里,如果加速度再高,无论是船体材料还是引擎之类,全都承受不住。
它不可能做到,像小型飞船那样呼啸着几十个g的加速度,只能这样一点一滴的缓缓加速着,如同蜗牛爬行。
实际上,这个加速度并不慢,但对比广漠的宇宙,还是远远不够。
“怎么样,还是不能用曲率引擎吗?”
就这么一段时间,于易峰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本次逃难任务当中。
他看到“迪格114”看上去还是这么巨大,感觉自己的飞船根本没有动弹过,不禁心中大急。
他的心跳也越来越快,有一种深渊般的沉重感。这种沉重,随时都有可能彻底爆炸,把所有人都拉入深渊……
“太慢了,飞得太慢了……这他妈不是故意让人家追上吗?”于易峰急躁地敲了敲桌子,又开始催促专门负责引擎的专家们。
于易峰心中明白,1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额定标准,整个深空号都在“嗡嗡”抖动着,已经不可能再快了。
“不行啊,舰长,曲率引擎绝对用不了,现在才离开行星没多久啊……难度太大了!”屏幕上的那位中年人一边抓着头发一边说着,显然压力巨大。
说着,他还把自己头发抓下来几根。
“这里的空间曲率实在太大……会爆炸的!”
“或者说……98%以上的概率会爆炸!不行,绝对不能用曲率引擎!”这位专家苦恼地摇头:“通常来说,我们需要距离行星三百万公里以上,才能保持较高成功率……也就是,需要22个小时的紧急加速!”
附近的计算员正在疯狂地计算各种轨道,以及各种概率问题。
而另外一名专家扯着嗓门道:“是的,目前的风险太大了……离行星越远的位置,我们用曲率航行的成功率越大。”
于易峰眉头紧紧皱着,98%以上的爆炸概率,实在太恐怖了。
这个风险,他还真的不敢冒……
催促无果,他又毫无办法,只能焦急等待着深空号的慢慢远离。
一个小时……
两个小时……
三个小时……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就在于易峰他们启程8个小时,飞出了40多万公里的距离后……
人们的探测器,终于观测到了某些亚光速的个体!
紧接着,20分钟内,在60亿公里开外,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点!
是曲率引擎爆炸的光点……
一艘非常不好运的敌方无人机,撞击到了某个类似于柯伊伯带的天体,曲率泡破碎后,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这一次光点的观测,让所有人心中都紧张到极致,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氛。
“敌方速度大概在0.8倍的光速!太快了……不,正在极为迅速地减速中!”
负责天文观测的汤姆逊教授,以极快的语速惊讶说道:“不不不,这种减速,绝对大幅超出了安全标准……技术再高也不能这样啊!”
就在说话间,观测台上又陆续出现了各种密密麻麻的爆炸光点。
这些光点,都是因为强行减速引发的曲率泡破碎,就那么半个小时的时间,总共炸了两三百个!
当然还有大量隐藏在黑暗空间中的敌方无人机,在这么远的距离下,人们难以清楚观测到它们,只能通过引擎发散而出的红外线隐约察觉到。
甚至因为质量太小的缘故,绝大多数飞船,连引力波望远镜也难以观测……
最大的光团……已经达到了四十公里!
这些都是可以超光速运动飞船,就这样不符合安全标准航行而爆炸,不禁让人们暗暗心惊。这样强大的阵容,简直就是想用工业能力硬生生把新人类文明砸死……
“幸好,大批量的无人机因为曲率炮破碎而自毁了……”
“不要命了,这样疯狂的减速,曲率泡硬生生破掉,完全就是拼概率啊……曲率引擎吃不消的,对方的无人机在这一波减速中就会损坏大半!”
“就算没损坏,曲率引擎也得修复才能激活……”几位科学家看到这一幕,兴奋地讨论着。
“……坐标方位……是正确的!就是那个坐标!我们得到的那个坐标!”
有些乐观派认为,这些光点,密密麻麻如同一场烟火……欢送人们离开的烟火。
但于易峰却不这么想,他在担忧着……
这么几个小时,还远远不够深空号航行,到展开曲率引擎的安全界限!
40多万公里,还是太近了,启动曲率引擎,很可能会直接爆掉。到时候,就算深空号没有彻底摧毁,也没办法逃跑了。
在他看来,这些光点带来的,是无边的杀机。
战争带来的肃杀,已经笼罩在所有士兵的心头!
于易峰咬着牙齿,脸上泛出一点狰狞之色,既然是拼概率,对方肯定有一定把握!
一个星际文明,发展到比人类更高的层次,必然出现无数惊才绝艳之辈。它们绝对不会比人类更蠢更笨,反而比人类更精通计算,更了解宇宙战争。
对方是提前观测到深空号的,必然研究了具体的科技水准,有把握吃定人类,才会做出这样看上去自杀般的疯狂举动……
因为,总会有在小概率情况下,幸存下来的飞船,这些幸存下的无人飞船,将是人们面临的……最大敌人!
对方或许认为,只要这些幸存飞船,就能打败或者拖住深空号……
而且,这样疯狂的举动,只能说明……盖亚生物在敌方心中的价值,远远大于这些可以牺牲的无人机!
他重重叹了一口气,稳定自己的心绪。
“泰坦、深空号开始发射远距离激光,其他的暂时待命!”
“深空号,做出规避姿态!”
双方互相观测到对方的时候,已经是战争的开始。零碎的光速武器开始互射,当然了,因为太大的距离,不成火力网,基本上是打不中的。
即使如此,双方还是要尝试,如果打中,那就是天大的运气,可以占据一定先机。
于易峰双手握拳,忍耐,忍耐,还不是发射大量电磁炮的时候!
电磁炮可不是激光,速度有限、数量有限,不可能随意发射。
宇宙真的太大太大了,再怎么倾泻炮弹,也只是沧海中之一粟。想用炮弹将整个目标区填满,几乎不可能!所以……必须要双方的距离足够接近,电磁炮才有足够的精准度。
忍耐,一定要忍耐!
事请到了现在,一定要沉住气!
0.8倍的光速,穿越60亿公里的距离,大概需要6.94个小时,算上观测信息的大量延迟,再算上对方正在减速,战斗很可能在两个小时内,在“迪格114”三百万公里的区域内打响。
届时的第一次较量,将是双方无人机之间的……
疯狂厮杀!
在这种紧张时刻,就连最平稳的人也做不到冷静,许多智囊团的成员已经集中在了舰长室,他们默然无声,只是观测,默默等待。
等待对方的接近,等待着最好的时机。
人们已经尽可能做到最好,没有更多的办法了。
大战,一触即发!




深空之下 第八十章 大战!
“对方的运动轨迹……是直线型的!并没有掌握曲率航行下,转弯的方式……”
“太好了……只要对方没有脱离曲率航行,就没法规避正对面的攻击。第一波集火,一定是我们优势!”
看到对方飞船的一点点接近,于易峰心中又有一丝莫名的期待,时不时有少量飞船,被远距离打过来的激光击中,这已经是战斗开始的预兆。
这种短兵交接,才最让人震撼而又血脉偾张,完全能满足一名人类男性对星辰大海,或者对星际战争的最终幻想……
这种冰冷、残酷的独有美感,是宇宙战争独有的。
宇宙战争,只有刹那间的光亮,没有任何声音。最可笑的是,无论双方展现多么强大的力量,在广漠的宇宙看来,都是如此苍白。
所有的战斗,如同无声的哑剧。
两个文明的竭尽所能,在宇宙面前只是一场闹剧。作为一个“人”的渺小,在这种战争中淋漓尽致。
于易峰紧紧握着拳头。
“虽然还是逃跑,但是人类至少有了一点点反抗之力。”
“这就是……人们的进步啊!”
大量的数据在屏幕上跳动着,计算机正在不停地估算对方速度、位置,双方正在一点一点接近,仿佛能听到每个人的“咚咚”心跳声。
“电磁炮,发射!”终于在这一刹那,于易峰庄严地发出了最终战斗命令。
这也是人类的最后一条命令。
接下来的所有行动,都由前方的人工智能自行操控。
接收到这一条信息后,“宇燕”方阵开始疯狂地倾泻炮弹,一道道猛烈的白色闪光向前方翻出,实际上是喷吐电磁炮时,连带出来的大量电弧。
无论的电磁炮,还是各种导弹,还是核弹……或者各种高能激光混杂在里边,疯狂的倾泻之下,很快在既定区域形成了一片高速移动的炮弹海。
这片“海洋”,将以每秒一万公里的速度,向敌方未知进发。
也就是说,这些疯狂赶来的敌方战舰,将受到第一波导弹海的攻击……它们已经处于曲率航行的末端位置!
为了最大程度拖延敌人,人们也做了不少防御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前方的导弹海、泰坦、无人机等等。
甚至……人们还在迪格星的海洋中,投放了大量的干扰信号源!
这些信号源,能伪装出“盖亚”依旧存在的局面,以迷惑敌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外星人肯定会被发现盖亚生物已经不在……这几乎难以化解的仇恨。
“何必呢?我们已经把她带走了……得不到就要摧毁吗?”一位士兵小声说着,仅自己能够听到的声音,但他的声音是颤抖着的。
在他看来,这就是宇宙赐予人类的机缘,得不到就得不到呗,这种仇恨完全没有太大的必要……
当然了,战争,不会因为这种单纯幼稚的思想而停止。
所有飞船喷吐了几分钟的弹药,前方的导弹海碰到了几个还在急剧减速的倒霉蛋,产生了意料当中的爆炸。
密密麻麻的一串光点,在黯淡的宇宙中,并不明亮,实际上却是微型核弹的爆炸!
就是这几个爆炸,揭开了战斗的最终序幕……
短短一分钟内,爆炸的光点开始迅速增多,敌方的飞船也开始大力反击,各种不可观测的激光武器,明亮的离子光束,将一艘艘“宇燕”拦腰打散。
战场很快就变得混乱起来……
到目前为止,新人类文明的科技发展依旧是不平衡的,部分材料学,出自l4火星飞碟文明,性能非常优异,量子计算机也发展到较高的层次。
也就是说,负责战斗的人工智能体系,从计算速度还是其他的什么,实际上是不弱的。
但技术积累,以及能量方面,是人们的短板。
人类的现代科技起源,只有区区两三百年的功夫,就算捡了尼克斯文明的遗产,在细节问题上,毕竟是不够的。
这些细节累加起来,就成了飞船性能的巨大差距。
这种差距,就如同二战时期的活塞发动飞机,与现代f-22对比……甚至更大!
其次当然是能源差距,人类的这些小型无人机,大都使用裂变能源,唯有大型“泰坦”,使用的是聚变能。
现在人们已知的物质,能量密度最高的,当然是反物质能源,如果操作得当,可以做到质能等价,其能量密度高达8.99*10^10mj/kg。
不过,反物质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至少人们没有发现反物质矿,所以它只是一种二级能源,只能花费大量的力气与能源进行工业生产……性价比及其低下。
其次便是核聚变了,氢核聚变的能量密度大约在6.45*10^8 mj/kg,比反物质低了两个数量级。
再次,便是人们小型机器上利用的裂变能,铀-235的能量密度为8.83*10^7 mj/kg,比聚变能又低了一个数量级。不过,即使是裂变能,能量密度也是化学能的百万倍以上。
然而,技术差距与能量,并不是战场上的全部……
还有……战术!
对方在这种极度紧迫的情况下,很难有什么战术可言,它们只想更快!更快!就算损毁大量的飞船,也想尽快赶到战场,不让人们跑路。
但人类则不一样,这么久的时间,经过大量的思考后,人类在战术上,还可以做更精细化的布置。
其中的一万多艘“宇燕”,是深空号通过本体的超大型电磁炮,硬生生发射出去的,它们的速度高达每秒6000公里,也就是……2%的光速。
这样的超高速度,弥补了能量的不足。因为这种速度,除了曲率航行能轻易达到,就算是核聚变飞船也是够呛,需要很长很长的加速。
所以了……敌方刚刚脱离曲率泡的飞船,并没有很高的速度,不可能比得过灵活的宇燕!
这是人们的优势。
其次当然是方阵了,这种大面积的火力网覆盖,绝对比零星的各自为战更加有效。
而第一波的交战也说明了这一点,人类的飞船……竟然占据了优势!
这是……裂变飞船对聚变飞船的挑战!
在占据天时地利的情况下!
“宇燕”方阵的集火能力是非常强的,对着一艘大型飞碟就是一顿猛烈轰炸。密密麻麻的光点,让人感到心惊肉跳,不禁让人产生更加丰富的联想。
人类本体已经绝对不适用这样的高速战场!
但这种整齐方阵很难持久,再过几分钟,各自都有飞船冲入到了对方舰队内部,编队开始变得零乱。
等编队高速回旋,进行第二次冲击,第三次冲击后,“宇燕”方阵几乎已经不能保持,双方开始依靠人工智能的计算进行胡乱的缠斗。
1...141142143144145...2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