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做后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一瓶后悔药
时值大唐安史之乱,国力锐减,财政更是面临诸多问题,正是此人主管大唐财政二十余年,在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举措,方使得大唐经济迅速恢复,其中便有平抑物价等方面的决策。
回忆其中的措施,结合蜀中现情,刘禅渐渐开始有了主意。
“相父所说皆可行,不过朕却也有一法,欲说予相父,你我二人商计一番。”
“哦?陛下有法?但且说来,愿闻其详!”如今孔明可是不敢小看这位陛下,近月来,自从陛下登基,便展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前的状态,新奇百怪的想法层出不穷,让他不得不惊。
刘禅一笑,旋即道:“得相父提醒,同样是从市场入手!”
“市场?”
“市场有其调节能力,而我们便加强其调节能力,让其不仅能够抵御更大的经济冲击,同样也能抚平更大经济困难!”
孔明闻言,不仅有些疑惑。“陛下所说,臣有些不解。”
我不做后主 第一百二十六章托付汉中
沉思之后,刘禅再道:“这么说吧!朕的意思是在想,是否能够在各郡县建立一批物资周转站,比如说粮仓,战时可做军备用粮,和平时期则可用来以做周济百姓之用。”
“正如丰收之时,粮食价低,建仓购粮以做储备,待到灾荒缺粮,平价贾粮,借以防备灾荒,同时又可以调剂供应,毕竟东西的价格除了其本身的价格外,数量的多少也可以间接决定其当前价格,此乃所谓物以稀为贵!”
闻言,孔明不禁低头思考,刘禅见状,微微一笑后,旋即再说道:“平抑粮价,以实现赈济灾民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粮食是以低价收购的,所以朝廷所付出的代价并不高,甚至还能从中小赚一笔,不仅能够稳定市场,而且还能增加朝廷收益,不会引起百姓的敌视,相反百姓会因为救济而感恩,进一步归心我大汉!”
“其实说起来这种方法应该算作常平法,在前汉是有实行的案例,只不过不知何原因,实行的时间并不长,如今已没多少人知道罢了!”
孔明主理蜀中民政、财政大权多年,精悉蜀中状况,稍加思考,便知此策有理有据,切实可行,而且真的有可能达到刘禅预期的那般,朝廷与百姓双赢的局面。
有此方法既可以缓解如今物价上涨的局面,又能够预防以后的市场不稳,孔明不禁欣喜万分,欣喜之余,抬头望着刘禅那张年轻的脸庞,心中不由更多的是惊奇,他很难想象,这个以前令他担心万分的少主竟然能够想出此策。
若说之前的那些天马行空般的想法是其突发奇想,那这常平法可是实实在在的智慧体现,一个不足二十岁的少年,居然通晓经济行情,惊奇之余更多的是欣慰,毕竟少主越英明,大汉复兴的希望便越大!
并不清楚孔明此时所想,刘禅只是望着孔明的神情暗笑不止。
“即便你孔明再有才,还能方方面面都比得上别人?单单经济方面,就不信比得过后世几百年以理财而出名刘宴!”
“相父,这些只能起到延缓作用,要想彻底根除百铢钱所带来的祸端,必须要恢复五铢钱制!而恢复五铢钱,我蜀中目前缺乏的便是铜矿,铜矿乃珍惜矿产资源,魏吴同样缺乏,所以要想有足够的矿源,只能靠我们自己,我等必须尽快组织勘测队伍于蜀中各地寻找铜矿,加以开采!”
据刘禅了解,自董卓叛乱铸大钱以后,直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各方势力其实都实行过铸新币之法,只不过面额不同罢了,毕竟再怎么赚钱,能比得上铸大钱来钱快?
至于铜矿,目前刘禅还并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跟自己的那个世界地质相同,按照刘禅记忆,四川其实是有着铜矿的,滇铜,应该是目前还未发现罢了,毕竟这个时代勘测地质是根据翻新的土壤颜色以及湿度来判别的,虽然有着些许根据,但终究不算准确,误差极大。
“诺!”……
“我们这位陛下是越来越让人惊讶了!”丞相府中,尚书邓芝,相府参军杨仪听到孔明讲述刘禅的常平法,皆大为感叹。
孔明坐于主位,同样有些感叹“是啊,十几年来,我等竟没有发现陛下竟有此才华,反而使得我等暗暗担心忧虑,生怕大业难以实现,如今看来,倒是我们多虑了!”
杨仪笑道:“丞相心系天下安危,一时间忽略了昔日还为太子的陛下,实属正常,不止丞相,怕是朝中至今还有不少大臣不知陛下之大才!”
“是啊丞相,说到底,这终究也是我大汉之幸啊!”邓芝附和道。
孔明笑意更甚,旋即道:“你二人言之有理,伯苗,如今蜀中物价不稳已有其法,某也已经通知董允,孟光收缴市场多余铜币,平抑物价,只待寻找到新铜矿,届时便可以重铸五铢钱,彻底解决蜀中经济问题,而你也该安心启程北上汉中,毕竟陛下很看重汉中的战略部署,我等为臣子自当全力支持!”
“诺,某行装已然收拾完毕,今日告别丞相后便可启程赴汉中!”邓芝拱了拱手道。
起身,从旁边书架上抱出一堆竹简,孔明缓缓走到邓芝面前,语气有些沉重道:“自去年先帝东征失利,前尚书令大人已去,亮自知我军下一步矛头不该继续东指,而需北望,以图大业!而汉中乃西蜀之门户,经五斗米道教张鲁治理,各类条件实乃不错,足以担负北伐前站之重任。”
“数月以来,亮闲暇之余,翻阅古籍,政令,特绘制此水利地形图,此图明确表明了如何引沔水灌溉之法;此策则讲述了汉中粮仓建造之所,伯苗你需在汉中下属南郑、沔阳、成固、安阳、西城、锡县分设粮仓,积极备粮,起初亮打算是以百姓之赋税用以存仓,如今反到是陛下的常平法更加适合!”
“北上汉中,途径梓潼,当令向朗于梓潼兴建粮仓,以作成都、汉中两地粮草中转之所用!伯苗切记,南郑、沔阳、成固、西城粮仓要大一些,不过却不必先行存粮,以免魏军突袭截粮!”
闻言,邓芝不断点头“丞相所言,某一一记于心中,必不负丞相重望!”
孔明会心一笑:“伯苗,某知你生性谨慎,做事稳妥,故而将此大任交付于你,据亮所知,曹真自退兵回洛阳后,心有闷气,一心想卷土重来,只因魏国内部不稳,无法而为,同时魏国北部亦不平静,已入寒冬,匈奴各部存粮不免有些不足,届时必会南下袭扰,以张郃的性子,绝不会无动于衷,必会上书魏庭出兵。”
“而统帅之人必会是曹真,短则半年,多则两三年,魏国必将无瑕南下!然事无绝对,筹备汉中之时也需时时注意北方动向!”
“某记下了!”邓芝恭敬道。
“汉中之地,亮也仅年少游玩之时去过,与此时难免有些不同,伯苗若发现与亮书中所言相悖之处,可先行而后报!”
听到这,邓芝不由一愣,这可是绝大的权力,绝对的信任,丞相这是不怕自己会搞砸了,念及如此,不由心中暗暗决定,定要尽心竭力,妥善布置汉中所属!
我不做后主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东吴来使,曹魏北进
敞亮的宫廷中,刘禅端坐其位,手中正托着一份竹简,颇有兴趣的看着上面的内容,这是一本奇闻异志类的书籍,对于这种书籍,可以说没有一丝内容是真实的,基本都是作者编构出来的,不过即便心里知道,刘禅依旧忍不住看,原因无它,只因太过寂寞无聊。
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玩不了游戏,看不了视频,更加看不了,对于这个世界的人来说,他们的娱乐活动莫不过就是歌舞、酒宴,或者无事小赌两把,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时代的差异,令得刘禅对这些并不感冒,酒嘛,偶尔小酌一番也是不错,但是决不会沉侵其中,变得嗜酒如命;女色嘛,刘禅没说过自己不喜欢美女,也不会去可以掩饰自己的情绪,但是,同样也没有到那种精虫上脑,荒废政事的地步,即便后宫便有着这么一位绝色天香之人。
诸多因素,使得刘禅变得爱看书了,而且不是前世那种被迫的去看书,去读书,而是自发的兴趣,或者也可以说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严格来说,刘禅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只有半年,虽然很多事情都已经可以勉强接受处理,但是其不明白的地方同样很多,在朝堂之上被问住的次数并不少。
如此这般,书房倒成了刘禅常来之地,起初见刘禅一反常态的频频出入书房,甚至经常就是一坐便是半天,甚至一天,很多人甚至偷偷观察过,当然敢这般大胆之人,除了后宫的那位,也是唯一的那位未来皇后,也没有其他人了。
连番数次,确认刘禅并不是做样子,而是真正用工后,张氏同样并没有选择立刻相信,反而开始揣摩刘禅能保持这种状态多长时间,并经她可不太相信一个人能转变的这般快!
一天,三天,一周。半月,一个月......
一天两天,短时间的改变人们或许还会有些好奇,但是时间久了,便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令大部分大臣高兴的习惯,而他们无疑都被打上了忠臣的标签,毕竟忠臣才会在刘禅越变越好的基础上由衷的感谢。
至此,书房也成了刘禅平常办公之地,此时的书案上正放着一张细长的纸条,上面密密麻麻的布满着豆粒般大小的漆黑小字。
好在此时的字体不似之前那般繁琐,通过学习以及融合刘禅自身的记忆,平时阅读批阅还是可以应付来的。
这是一份密报,东吴方向传来的消息,信中说东吴已遣使臣来蜀,而目前已于涪陵上岸,途径巫縣,永安,过江州,正朝成都而来。
信是在东吴使臣刚入蜀境便送来的,如今到到达自己手中,没过多久江州之地便传来消息,东吴使臣已经过永安,约计明天到达!
也就是说,前后两波消息仅仅只是相距一天,纵然其中可能有着东吴使臣车行速度快,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消息传递存在巨大问题。
三国时期,消息的主要传递途径还是靠人力骑马传递,短距离还可以,但是诸如此类,东吴使臣来使,消息也只是比其本人早到一天,便也代表着留给他们准备的时间就是一天,对于使臣还好说,若是军事情况呢,一天的时间根本来不及布置。
消息的快速传递,很大程度影响着决策的实施,战争的成败,乃至失败后损失的大小,刘禅常常试想,如果消息能够即时传递,试想先帝刘备东征,六月天,暑气正盛,于山林之间安营扎寨,若是能够及时跟蜀中各大臣相商,比如诸葛亮,那是否就能避免某些结局,是否就能一举攻下建业呢?
再者,若是马谡守街亭,与诸葛亮能够及时快速的来回传递消息,那是否能够保街亭不失呢?是否又能改变北伐的结局?改变三国后世的走向呢?
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很多,古代,通讯措施太落后了,而战机却是稍息之间便一闪而过,等着请示批阅了再行动,那可是真的黄花菜都凉了,所以这也就极其看重古代为将者得能力。
说到消息传递缓慢,如何改善当前的通讯效率,刘禅脑子里不由又活络起来,电话?那显然是扯淡,刘禅可不会研究电话!不过倒是可以采取信鸽来传递消息,亦是飞鸽传书!
古有鸿雁传书的典故,而鸿雁传书跟飞鸽传书相差也并未差到哪去,最最关键的是,鸿雁传书便是发生在汉朝!也就是说在此之前,不仅如此,利用信鸽传递消息的最早纪录始于国外,早在公元前530年便曾利用信鸽处处传递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绩,而国内,嘛,高祖刘邦昔日被项羽所困,同样也曾用过飞鸽传书,引援兵来救!
想法一经出现,便有种立即实施的势头,特别是性子有些急切的刘禅,不过刘禅同样也知道,飞鸽传书看似容易,真要准确无误的送达目的地,同样困难重重,这可不是随便找一只鸽子便能送信的,所用信鸽必须经过一系列训练,不然,只会如鸿雁传书那般,将其射下来才能看到所传递的消息。
但若是那般传递消息,实则毫无价值!
思考间,一名內侍缓缓走进同样又将一纸条交给了一旁伺候刘禅的黄皓,并在其耳畔轻声嘀咕了几句。
“又有何事?拿来给朕看看!”同样瞥到这一幕的刘禅,转头对着黄皓说道,语气带着浓浓的不容置疑。
闻言,黄皓年轻俊美的脸庞上快速浮上一抹笑容,不是很好看,尽管看上去不生硬,但却同样不是很自然的笑,准确点是一种带有谄媚的献笑。
“好消息!好消息啊!陛下,北边传来消息,南匈奴贼心不死,自败于曹操之手后,并未北撤撤,反而频频扰乱魏国西北部,只不过规模很小,魏国又忙于内外,无瑕关顾,可今年冬日来的格外冷,南匈奴各部粮食储备严重不足,竟孤注一掷,兴大军南下打劫魏国安定一带。”
“打秋风么......”刘禅喃喃道。“魏国那边是何动静?可有消息?”
“曹真回去后就与我军交战期间司马懿的所作所为甚是不满,处处刁难,如今司马懿已经被调出洛阳,前往宛城!对于准备南下的匈奴各部,此次曹丕令曹真为主将,张郃为副将,领长安兵马五万,北击匈奴!”
我不做后主 第一百二十八章 匈奴
“好!”闻言,刘禅心中一喜,不由分说道。
没想到刘禅反应竟这般大,不过黄皓却是一度赞同道:“的确是好事!”
“哦?你也认为是好事,那你到说说看好在哪?”
“呃...”
有时候,准确点应该是大部分情况,像黄皓这类人只是为了讨好主子,随即附和的,纯粹就是拍马屁的,但是偏偏刘禅时不时就会发问为难黄浩一下,不为别的,就为黄皓原版中曾是一位奸臣,虽不像魏忠贤那般名列宦官祸国之首位,但却也绝对是排的上名号的。
但是反过来看,黄皓原版能混到那种程度,那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姜维可不是皮皮,能逼得他不得不离开成都,足见黄皓能力不弱,至少智商方面远超一般人。
所以对于刘禅的反问,其眼珠子一转,思路快速活跃起来,没多久便想到了答案。
“曹真、张郃皆领兵北击匈奴去了,那雍凉之地魏国便没有能拿出手的名将,而骠骑大将军,镇北大将军皆是当世一等一的名将,故而我方北部一时间无虞矣!这对陛下接下来实行的汉中战略可谓是一大好消息!”
“再者,无论谁输谁赢,届时双方必有损伤,曹真败了,雍凉兵力受损,我军到时与其为敌压力自然也会小很多,纵使曹真胜了,匈奴乃游牧民族,并无珍贵资源,要说珍贵,无非就是他们坐下的马匹,但是雍凉自古便是天然的马场,相比之下单单南匈奴的那些马,即使被曹真得到了,也无多少影响!”
听着黄皓的回答,刘禅不由乐了,反观那黄皓,仿佛兴起,竟继续说道:“最好两方两败俱伤,拖得时间越久越好,到时我军北上,一举击败两方!”
刘禅听完笑着道:“你所说的倒也有些道理,不过却与朕的想法不同,你须知,朕所希望的是曹真、张郃此番能够大破匈奴,能彻底除掉最好!”
在听到刘禅回答的那么一瞬间,黄皓却有一丝愣神,他自认为自己回答的很好了,也应该猜中了陛下所想才对,可是陛下此刻却直言希望魏国赢,说真的,真的令他有些吃惊,毕竟蜀魏那可是大仇、世仇啊!
似乎看出黄皓的疑问,刘禅难得好心的主动解释道:“你要知道,曹丕篡汉自立,而朕又是皇室血脉,蜀魏自此成为永生不可磨灭的世仇,但是说到底,我们毕竟都是昔日大汉的子民,都是同一个种族,朕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蜀魏双方仇深似海,但是却依旧有着合作的机会,那便是相同的敌人,比如外族入侵,正所谓我们内部怎么打归怎么打,但是一旦有外族犯我大汉之地,必合力诛之。”
毕竟就像刘禅前世几十年前,gc党和g党同样打的不可开交,交战十几年,那双方之间的仇恨刘禅可不认为比蜀魏低,但是在对于外族r国的入侵,却是团结合作,一致对外,尽管合作之路很艰辛,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这毕竟算不得什么!
古时,汉人对于匈奴的仇恨,在刘禅看来无异于后世z国与r国的关系,有着血的恨,但是却时常和谈,保证和平共处,但是双方子民却又互相看不惯对方,一有机会便搞事!
更何况,对于匈奴,刘禅可是有着极大的仇恨,毕竟几十年后的五胡乱华便有着匈奴在其中,五胡乱华那可是人类历史上汉人最黑暗的时刻,形容做尸横遍野,民不聊生无疑最合适不过,诺大的汉族更是险些被灭族!如果当时真的灭族了,那哪来的后世刘禅。
前世作为一名军人,爱国情怀这一类的东西刘禅还是敢打包票自己从未缺乏!对于匈奴这类外族,刘禅的看法那就是坚决不能和解,有问题便打,打到他们怕了为止。
对于目前曹魏对匈奴的用兵,刘禅完全不会认为曹魏会输,毕竟此时的匈奴已不是昔日猖獗于大汉北境的匈奴,若要作比较,以前的匈奴似狼,凶狠万分;至于现在嘛,顶多算狈,即便再狡猾,在绝对实力面前终究都是浮云。
匈奴,北方大陆,草原之上的游牧民族,其巅峰时期,铁骑纵横万里,征战无数,杀伐不断,所消灭的大小部落数不胜数,其自身则分作中央王庭、东部左贤王、西部右贤王三部,控制着长城以北,里海以东的大部分地区。
权力滋生欲望,实力越小越想求得一份安宁,实力越大想要的便越多。
譬如匈奴,横扫北部草原之后,继而将目光望向了中原大地,面对如此对手,我中原大地亦是英雄辈出。
自战国起,赵国名将李牧,亲领十六万大军,首番激战匈奴,大破匈奴铁骑,令其几十年间不敢南犯!
公元前215年,秦横扫六国,统一中国后,蒙恬率三十万秦军北击匈奴,一举收复河套地区,随后屯兵上郡,镇守北防十余年,令其不敢犯!
真正击垮匈奴,扬我中原之威的,当属武照千秋的汉武帝,凭借惊世之胆量,撼天之勇气,文景之积累,名将之效力,三次派兵出击匈奴,将其彻底击垮,大汉北部疆域自此亦延伸至漠北。
自此之后,匈奴失了以前的威风,百年间,或战或和,连番数次,两者之间根本没有永久的和平,仿佛真应了那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时至三国时期,匈奴已经彻底垮了,唯有少数一部分盘桓在中原西北部,期间曹操曾亲自带兵将其击溃,使其无力骚扰中原。
而如今几年过去,骨子里仿佛安静不下来的南匈奴有意南下劫粮,好像忘记了以前的教训,对于他们怕是唯有彻底死亡才能让他们记得教训!
如今的北方草原霸主乃是鲜卑,按照原版,鲜卑在轲比能的带领下迅速发展壮大,足以威胁道曹魏北方,直至后来轲比能被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韩龙将其刺杀,鲜卑重新混乱起来。
我不做后主 第一百二十九章 张温抵都
坐在书房之中,反复看着这份来自曹魏方面的情报,刘禅心中渐渐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绪,有着一种亲赴西北与匈奴决战的想法,然而想法终归想法,常常会被现实所击败,他并没有这一条件,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还是目前所拥有的军事实力上,都不足以实现这一想法,至少现在没有。
刘禅是热血的,他希望和平,但是他也喜欢战争,那种带有硝烟的战争;他喜欢历史,继而更加喜欢杀伐四起,诸侯混乱的年代,尽管知道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是灾难,但是喜欢就是喜欢,刘禅并没有高尚到圣人的地步,凡人跟圣人之间差着一个虚伪,过度高尚而不成为圣人,那便是虚伪。
后世不止刘禅,很多人都喜欢战国时期、三国时期,以及那些朝代更替的时期,为什么?只因战争!战争点燃了他们体内的热血,他们正是喜欢这股热血所带来的激情。
同样,乱世出英雄,和平年代是没有英雄的,因为英雄是靠功绩垒造出来的,遵纪守法,恪尽职守,那只能成为模范,而不是英雄;和平时期只会出现贤君,乱世方现雄主,而刘禅来到这个世界,最终目的很简单,那就是驰骋中原,做天下第一雄主!
这份情报出现在刘禅手中的同时,也同样出现在成都其他许多大臣手中。
成都,相府。
孔明得到曹真出兵匈奴的消息后,久久不语,深邃的眸子中,漆黑的眼珠微微颤抖着,对于曹魏方面的动作,他似乎也是支持的。
中原大地上,和平是奢望,每个朝代更替总会伴随着战争的爆发,而战争爆发的越晚,便说明这个朝代越成功。
因此,中原也是时常混乱的,而一样不安稳的还有中原大地的边境,那里有着许多外族的存在。
有人的地方便会有争斗,同族如此,更何况是外族,每个朝代坐镇中原,难免都要提防边关之外,其他种族的入侵,历史便是如此。
身为汉人,大汉的子民,同样是士族中的一员,孔明骨子里还是有着对外族的排斥,只不过隐藏的很好,并没有太过表露出来而已。
曹操虽为汉贼,但是不得不说其雄踞北方十几年间,确实为北方的安定做出了极大贡献,这里面不单单是内部,还包括外部!
对内曹操先后消灭了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更是降服了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的的确确统一了北方大陆,这一点孔明并不会因为立场的不合而选择忽略掉。
曹操如此,他的儿子依旧如此,尽管行事风格不被其所喜,但却不影响其对他们的欣赏,感慨之余,孔明不禁拿曹丕跟刘禅对比,表情显得并不是很轻松,他反倒是希望曹丕无能,然而事实并不是,文稻武略,乃至修炼天赋,曹丕皆是上等之选。
不过即便如此,孔明也并未表现得太过失望,若是换做以前的印象中的陛下,他自然担忧,若是现在的认知中的陛下,那便未必比不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