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素手调汤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沐清浅

    瑾娘笑道:“没什么特别的,最要紧的是熬,只要火候到了,味道就不会很差。”

    都会做出作为一个厨师,瑾娘就算不擅长煮粥,最起码的常识还是有的。

    何况,万盛和还有个加成百分之三十呢,不怕不好吃。

    李大田点头,他相信瑾娘说的肯定不会有错,反正时间还早,熬就熬吧,慢火细熬,肯定好。

    瑾娘却想着,如果在腊八粥里加入少许的草莓干是不错的选择,之前制作的草莓干是为了让几个孩子解馋的,还剩下一点。

    当然,也不需要加入太多,要不然,会改变本来纯正的味道。

    还有那些比较大的豆类是要先放在锅里煮开的,配料不同,入锅的时间就不能相同。

    一家子人打水的打水,烧火的烧火,就连两小只也耐不住性子跟着忙进忙出的,只是,这两个人不是帮忙的,而是帮倒忙的。

    “哎呀,你们两个这是干什么呢快放下!”

    “阿文,你别帮忙了,都弄撒了!”

    ……

    厨房里时不时就会传出这样的声音,除此之外,倒是井井有条,一点都不慌乱。

    当腊八粥的浓香从小院子里飘出的时候,天色逐渐亮了起来。

    却说同一条街上的人,也已经起床了,有不少人出门的时候,就在早晨清新的空气里闻到了腊八粥特有的香甜味道。

    “真香啊!”

    ……

    等李大田打开铺子的大门,就见门口已经有好几个客人正在等着。

    却是周围的几个邻居,铁匠王大叔两口子,还有木匠朱大郎、买菜的王大婶等人都拖家带口的站在门口。

    “大田,一大早才起来就闻到你们家腊八粥的香味,就没自己费劲煮,来你们家喝一碗也是一样。”王铁匠憨憨的笑着说。

    他说的是实话,腊八粥年年都吃,可是这样的腊八粥,他们还真是第一次闻到。

    当然,他们之所以不愿意煮粥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煮粥很费时间,也费柴火,住在城里,哪怕是一把柴火也是要花钱买的。

    “是啊,大田,你们家的腊八粥是怎么熬的,怎么就这么香呢我家小柳起床就嚷嚷着要来吃一碗。”王大婶也笑着开口了。

    虽然素日里万盛和也会飘出香味,但是与今日的不一样,今日的香味是一股甜香,丝丝缕缕的甜味弥散在空气里,让人忍不住就想流口水。

    莫说自己家小孙女只是个小孩子,就是她这个大人都快要忍不住了。

    真不知道这万盛和到底是怎么做饭的,明明是一样的食材,怎么他们家做出来的味道就是不一样呢

    有时候,王大婶都在想,也不知道这家是怎么想的,就凭着这个手艺,去酒楼里干,那还不是大厨级别的怎么也比在这里好吧一天辛辛苦苦的,估计也赚不了几个钱。

    “正好起锅,王大叔、钱大娘、朱大哥你们快请进。”李大田笑脸相迎。

    待人进去坐定之后,李大田很快就端着几碗粥走了出来放在桌子上说:“今日我们铺子里就只准备了腊八粥,您几位慢慢吃。”

    听到只有腊八粥,几个人也没其他表示,今日原本就是吃粥的日子,包子天天有,可是腊八粥一年就这么一回。

    几个人看向自己面前的大碗。

    面前的腊八粥,红的、绿的、黄的、白的,颜色鲜亮的很,且不光看起来颜色好看,味道更是香浓的很,只是放在眼前,就让人错不开眼。

    明明是五谷杂粮熬出来的粥,不知道为什么甚至带着一股淡淡的水果香味。

    有人仔细的想从粥里找出水果来,但除了大枣之外,还真没找到有别的水果。

    这些人哪里知道,这是因为瑾娘在粥里添加了切碎的草莓干,不过,因为食材众多,又熬制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那些食材早就彼此交融了,除了能闻到味道之外,这些人可看不见。

    “这味道闻着就好,竟然比包子还好。”朱木匠大大的嗅了一口之后,感叹说道。

    万盛和的包子,他也吃过,那味道就已经很绝了,吃一次能想好多天,可是没想到,更绝的居然是这腊八粥,这粥要是今日吃了,只怕是未来一年都要想着了。

    王大婶的小孙女小柳儿已经扒着碗开始吹了,粥刚出锅,太烫了。

    就在这边几个人说话的功夫,又有客人来了。

    “今日的早饭可是腊八粥”有人进门直接问。

    “是,您是打算堂食还是带走”大田忙就招呼着。

    “带走,家里一大家子人呢,给我来上十碗。”来人说话递过来一个小罐子。

    后面的人也忙递过来一个盆子说:“我来四碗。”

    瑾娘在后厨忙着盛粥,一面留心听着系统的提示音。

    她现在闹明白了,这样的任务,如果有进展,系统会发出滴滴的提示音,就是不知道增加几个满意度响一次,但就目前来说,应该已经有好些人对今日的腊八粥十分满意了。

    而杨大娘和李大娘两个人,吃了一碗腊八粥,也正在感慨,今日的粥味道怎么会如此的好。




第207章 书童们
    “以前我总觉得是个女人就会做饭,见了几年我才知道这样想法是错的。”杨大娘呵呵笑着说道。

    “可不是,吃了瑾娘做的饭,再吃我做的,那就跟猪食差不多了。”李大娘是个粗人,说话也不遮掩。

    杨大娘笑了笑说道“阿武最喜欢吃瑾娘做的饭了,他的胃口也被瑾娘给养刁了,也不知如今离开可还习惯。”

    “前日那小佟来的时候不是说,阿武已经被送到山上了,阿武那孩子,我看将来也是个有出息的。”李大娘顺嘴说。

    杨大娘却不说话了,他希望阿武能有出息,他们家已经躲了河州这么多年了,就算不想恢复当年的荣光,可总还想有一天能够东山再起。

    如果阿武将来能学好武,阿文能好好读书,几十年之后,他们家也还能有个盼头,她也算完成了老头子的遗愿。

    李大娘听不到杨大娘说话,也不开口了,忙着开始洗碗洗筷子。

    等陶老伯到了铺子里的时候,客人已经坐满大堂里的七八张桌子。

    “今天客人怎么这么多”陶老伯惊讶的问道“今天粥真是香啊。”

    “老伯,您既然来了,先喝一碗粥,再开始收钱吧。”请娘一面忙着收拾碗筷,一面对陶老伯说道。

    人越多她越高兴,虽然今天这腊八粥可能是要赔钱卖出去,但是赔钱赚吆喝,这种事情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干呀。

    要是没有这么多的人,她的任务怎么完成

    “先干活吧,等客人少一点的时候,我再喝粥。”陶老伯忙就帮着开始收拾桌子。

    今日来迟了,他本来就觉得不好意思,要是再吃上一碗粥,那真是没脸见人了,他现在可是受雇于人。

    瑾娘才要说什么,忽然就听到门口有熟悉的声音响起,瑾娘看过去却是李家少爷的书童。

    “掌柜的,我家少爷来让我来您这里买些腊八粥回去。”看到女掌柜在,书童满脸堆笑的说。

    他是个喜欢吃的,这家小食馆虽然不是大酒楼,可是饭菜的味道是真真好啊。

    瑾娘笑着问一句“你家少爷怎么就知道我们铺子里今日供应粥品”

    李家与他们家可不再同一条街上,甚至是南辕北辙,走一趟也要不少的时间。

    今天来的客人虽然不少,但大部分都是熟客以及附近的人,这些人自从小食馆开张之后,每天来这里吃包子,或者偶尔回来吃包子,对小食馆算是熟门熟路了。

    李家少爷虽然打发人来过两次,但今天进门直接就开口要腊八粥,瑾娘还是觉得有些奇怪。

    “小的也不知道,一早起来少爷就打发我过来,说是您这边肯定有好喝的腊八粥。我当时还不相信呢,结果才走到门口就闻见香味了,少爷果然是最聪明的。”书童嘻嘻笑着说道。

    瑾娘失笑了,好吧,他家少爷是聪明。

    “你家少爷只打算自己吃一碗,还是要给府里的人都准备一碗”

    瑾娘知道,按照城里的风俗,到了腊八这一日,大户人家少不得来来往往的送腊八粥,所以每家这一日都会从半夜开始就熬制腊八粥,自己家食用,也给亲戚朋友家里送。

    李先生家在城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家庭,会有很多人给李先生家里送腊八粥,李先生家里作为回礼,也会送出去一部分粥,腊八粥,李家肯定不缺。

    “自然是府上各位主子都要吃一碗的,这是少爷的孝心。”书童理所当然的说道。

    瑾娘笑道“好,我知道了。”

    书童又道“掌柜的,您家这粥的味道便是我们家的也比不了,应该说这城里没有人能比得了你们家粥的味道。”

    这话便是赞誉了,作为大户人家的书童比寻常小户人家当家人知道的还要多呢,尤其是这样近身服侍主子的下人,更是见识不少,他能说出这一句话,瑾娘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小哥您稍微等片刻,我这就去给你盛粥,这一罐可够”

    “够啦,够啦,我们府中也没几个主子,这一罐子小的都还能吃一碗呢。”书童喜笑颜开的说道。

    瑾娘当然懂得大户人家贴身伺候主子的总是比别的下人高一等,这书童是李公子身边的人,就等于是半个少爷了。

    一罐子粥,瑾娘也只收了三十文钱,这确实是连成本价都没有收回来。

    前脚打发走了李家的书童,后脚又来了好几个书童模样的人。

    问过之后才知道这几个人居然都是书院里各位先生的书童,他们今日过来也不过是碰碰运气,看一下瑾娘这边今天有没有提供腊八粥。

    按照城里的传统,各家酒楼在这一日都会提供腊八粥,但是瑾娘这不过就是一个小食馆,所以未必就会像大酒楼一样,这些人怎么来了

    瑾娘思来想去,她与书院里诸位先生应该没有什么交情才对,这几位怎么就来了

    不光是瑾娘心里有疑惑,其实这几位先生的书童也疑惑呢。

    今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几位先生忽然就想到了万盛和这个小食馆,既要求他们到这边来看一看。

    当初先生打发他们来的时候,他们还很有些不理解,毕竟,这样一个背街小巷,能有什么好吃的

    但是当他们走进这条街的时候,就听见三三两两的人在赞美万盛和的腊八粥,说今日的粥比他们所有吃过的粥味道都要好,里面的食材都是真真实实顶顶好的,而且价格还便宜,十分公道等等的话。

    这几个人才相信这里真的有一个小食馆是提供腊八粥的。

    书院里的腊八粥味道是当真不好吃,几位先生也吃不下去,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城里各大酒楼,买回腊八粥过节。

    他们之前还在担心万一这边没有,等他们再赶到其他酒楼的时候,说不得腊八粥已经卖完了,难不成今年的腊八节不过了

    谁知到了这里闻着香味儿,听着别人的赞誉,那香浓的味道弥散在整个街道上,这样的情形,之前确实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也就是的到了此时,他们才相信此行不虚啊!

    。



第208章 闹事
    几个人正在一溜烟的顺着香味就跑到了小食馆里。

    毕竟这只是一个小食馆,万一客人太多将粥吃完了,他们可不是要白跑一趟了,到时候先生们估计要恼了

    瑾娘并不知道,书院里的几位先生是怎么知道自己这家小小的、名不见经传的小食馆的,但是上门即是客人。

    况且又是书院里的先生,瑾娘还指望着与书院里的先生们打好交情,将来才好将阿文送到书院里去读书,故而,她丝毫都不敢怠慢,忙就将几个人的罐子都带进去。

    “瑾娘,今日来外带的人家还真不少呢。”李大娘看着瑾娘拎着四个罐子走了进来笑道。

    瑾娘苦笑,她原本想着,做外卖生意,可是想来想去,觉得不大可行,要送货,别人还得专门跑过来说一趟,直接拿走不就完了何必多此一举

    可是,让自家的下人来带回去,这样也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外卖了。

    “您说的可不是,有些人家条件比较好,肯定也不愿意坐在这么这小食馆的大堂里吃饭,不如让下人带回去吃的舒服。”

    就算不想承认,可是这个时代就是如此,人与人之间,不是公平的,世上的人被人为的划分为三六九等。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时代,人都是等级分明的,这便是所谓的门户。

    不管什么时候,高高在上的官宦贵族肯定不会与平民百姓坐在一起吃饭,那样有份。

    而她的铺子目前为止主要对象就是寻常百姓,走的是群众路线,这些大户人家能自己打发下人来带回去吃,与所有人而言都方便。

    瑾娘将几只不大的小罐子扎扎实实装满了,这才沉甸甸的拎出来。

    “掌柜的怎么装了这许多太多了,太多了!”几个书童接过罐子,忙就一叠声的说道。

    他们可没有要这么多,这小食馆,还真是实诚呢,难怪外面的人都说便宜又好吃,还真是如此。

    “难得几位先生不嫌弃我这小小的铺子,肯赏脸打发几位小哥过来,便是对小食馆最大的赞誉了,先生们吃不了的,只当是我送给您几位品尝的。”

    这可都是书院里的先生啊,几年了还打算过完年送阿文去读书呢,自然不会怠慢这些人。

    莫说这些猪还收了几分钱,哪怕就是一分钱不收,瑾娘也是情愿的。

    几个书童听瑾娘这么说,越发的乐意了,与瑾娘再三道谢之后转身离开。

    十文钱,就这么一罐子的粥,比起城里百味居和福祥楼这些大酒楼便宜了不知道多少呢。

    这一罐子,最起码也有四碗粥了,今日能大饱口福了。
1...5354555657...2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