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因为二郎和罗小鹰都在城里上工,罗家的家境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不过罗小燕拿出来的这几件活计,比起其他人送的,无论是布料,还是绣工,都还是差了一截。
罗小燕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
“……粗针大线的,拿不出手……”
“看这话说的,有这个心意就行了。”张王氏就道。
蒋氏则是代表连家老宅来送礼的。老宅这边,自打和张家结了亲,凡是生孩子,张家都会来下奶,继祖娶亲,连花儿出嫁,二郎成亲,张家也都送了礼。如今张采云出嫁,于情于理,老宅都得给添妆。
自打蒋氏进了门,连蔓儿就一直在好奇,这一回,老宅那边会送出什么样的添妆来。上回添妆给连枝儿添堵,自家孙女,张氏又老实,就那么含糊过去了。如今张采云可是张家的长孙女,老宅若是照着连枝儿那个时候来,张王氏就敢打上门去。
不过,等蒋氏拿出添妆,连蔓儿就知道,她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老宅那边,别的不行,这家里外头,他们却分的很清楚。
老宅给张采云的添妆是三尺大青布,一条印花的被面,另外还有两个绣花荷包,四个同心的络子。
那大青布和被面,一看就是从镇上买的。至于荷包和络子,则显然是出自蒋氏之手。连蔓儿甚至猜测,老宅送的只有前面两样,后面两样则是蒋氏私下里准备、私下里加上去的。
怎么说那,虽然这份添妆比起别人家的轻了一些,但起码不是什么边角碎料,而是花了钱从外面买回来的。
老宅给连枝儿添妆的事,张家人都知道,看了给张采云的这份添妆,相互之间交换了个眼色,就笑着收了。
等众人的添妆都看过了,连蔓儿又笑盈盈地将张采云拉到西屋去,她也给张采云另外准备了添妆。连蔓儿给张采云的添妆,也是她自己做的针线。其中有一对荷包,两方帕子,两条大红的汗巾子,还有两双棉綾的袜子。
“剪裁、缝,还有绣花,都是我一个人做的。一针一线啊,好多天,不到天亮我都不睡觉,彩云姐……”连蔓儿笑着将礼物送上,并暗示张采云要记得她的“辛苦”和“恩情”。
“等以后,我也给你绣。”离了大家伙跟前,只跟连蔓儿在一起,张采云刚才的端庄就都烟消云散,又恢复了往常的活泼样。她很不客气地从连蔓儿手里接过几样活计,一样样翻看起来。
给张采云准备的东西,连蔓儿当然用了心,虽然没有她自己说的那样夸张。
“蔓儿,你的活计现在做的可真好。”看完了,张采云表示她特别满意,“还是你随我大姑,手巧。我随我娘,手笨。”
“你别给自己找借口了。”连蔓儿也毫不客气地吐槽张采云,“我大舅妈手哪里笨,上次给我姐绣的活计我可看见了,不比我娘绣的差。”
张采云被揭了底,也不生气,嘻嘻地笑。
“这是我的,还有我哥和小七的……”
……
求粉红,晚上争取加更。rs
重生小地主 第八百六十一章 别样的心思
不只是连蔓儿,五郎和小七也为张采云准备了礼物。五郎现在以成年人自居,这种时候,自然不好到后院来,他正在前院陪着张青山等人说话。至于小七,不是陪着张青山,就是跟小龙和小虎玩在一起了。
兄弟两个准备了礼物,托付给连蔓儿转交张采云。
张采云好奇地看着连蔓儿取出两个荷包来,递到她的手上。
“这是啥呀?”张采云好奇道。
“你打开看看就知道了。”连蔓儿笑着道。
张采云就将两个荷包打开,等她看清里面的东西,立刻就睁大了眼睛。
“哎呀,这、这可真……好看!”张采云叫道。
两个荷包里,各放着四个笔锭如意的小金银锞子。
“他们俩说了,他们也不会做针线,也不会买东西,就是这个,是他们压岁钱积攒下来的。平时拿着挺好玩的,遇事的时候,还能拿出来应急。……是他俩的一点心意。祝你以后夫妻和美、万事如意那!”连蔓儿笑道。
张采云个性颇有些大而化之,不过还是被连蔓儿、五郎和小七的举动给感动了。她一边笑着,眼圈就微微有些泛红。
“大姑和大姑父都给了两份添妆了,你们三个才多大啊,都用不着送我这个。”
“别人或许就用不着了,咱们不一样啊。”连蔓儿就笑道。“对,咱们不一样,咱们谁跟谁啊。”张采云也笑道。
张采云并没有跟连蔓儿推让,而是将两个荷包,还有连蔓儿做的几件活计都小心地收了起来。连蔓儿她们一家真心实意对她好,她以后也会真心实意对她们好。
“采云姐,什么两份添妆的话,往后可别在人前说出来。”连蔓儿往门外看了看,又微微压低了声音对张采云道。
“我知道。”张采云也往外头看了一眼,点头道。
……
晚上连蔓儿家准备了酒席,就留大家吃饭。吴家几口人全都来了,还有连叶儿一家子,二郎和罗小鹰也跟店里告了假,赶了回来,和罗小燕、罗小雀、二妞妞一起在连蔓儿家吃饭。
张氏也留蒋氏和连继祖。蒋氏来送添妆,连继祖也一起来了。他没到后院来,就在前院和连守信、张青山、张庆年他们一处说话。
“不了,四婶,我还是回去吃。”蒋氏手里抱着大妞妞,笑着跟张氏道,“我出来的时候,家里还没做饭,今天是我的班,我得回去做饭。……妞妞她爹在这吃吧。”
“临出来,跟我爷和我奶说了,我回去吃饭。等明天,我一早就来,到时候要干啥活,四婶你就给我安排。明天我和妞妞她爹一起去赴席。”
在老宅生活了十几年,张氏自然知道周氏的规矩。周氏的规矩很大,媳妇们要出门,必须得经过周氏的同意,去哪里,做什么,什么时候回去,这些都是定好的,不得违背。出门要请示,回去要汇报,还不能耽误了时辰。
显然,周氏这是发了话,连继祖今晚可以留下吃饭,但是蒋氏必须回去。不过明天,周氏将允许蒋氏和连继祖一起去陆家吃喜酒。
因此,张氏就没有强留蒋氏。
“这样的话,我就不强留你了。真把你留下了,回去你也不好交代。你把大妞妞留这吧,我带着她吃饭,吃完了,让她爹带她回去。明天赴席,你也把她带上。”张氏就对蒋氏道。
如今在老宅,大妞妞再也没有吃小灶的待遇,都是大人们吃什么,她就跟着吃什么。周氏在吃食上很俭省,又控制的非常严格,大妞妞难得能吃上点好东西。
蒋氏先是推让,后来见张氏坚持,就答应了。
“……好好听你四奶的话,别惹你四奶生气……”蒋氏低声嘱咐着大妞妞。
大妞妞细声细气地答应了,蒋氏这才把大妞妞交给张氏。张氏就要抱大妞妞,被蒋氏拦住了。
“四婶,她大了,看着轻巧,其实挺沉。还是让她自己走,她能自己走、自己站。吃东西也不用人喂。”蒋氏笑着对张氏道。
留下大妞妞打打牙祭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显得大家亲近。蒋氏很愿意让大妞妞和张氏、连蔓儿她们多亲近。有这样的想法,她自然处处小心,不愿意让张氏觉得大妞妞娇气或者麻烦。
等到开饭的时候,连蔓儿看见大妞妞跟着张氏,就拉着大妞妞去了西屋吃饭。二妞妞还小,离不开罗小燕,自然是罗小燕带着吃饭。
西屋这一桌,坐的有连蔓儿、连枝儿、吴家玉、张采云和连叶儿几个。年轻的女孩子天生母性泛滥,不说已经怀孕的连枝儿,就是吴家玉这几个,也都喜欢小孩子,照顾起来也像模像样的。
庄户人家,一般年纪较大的女孩子都会自动地照顾弟妹。在街上,就经常能够看到几个年纪稍大的女孩子聚在一起,每个人身后都跟着一串小尾巴。有的小尾巴,甚至并不是女孩家的弟妹。
一般的情况下,小尾巴不是姐姐们的烦恼。她们照看着小尾巴,也可以支使小尾巴跑腿做事。当然不会是什么重活计,是小尾巴们可以当做游戏完成的。小尾巴乐在其中,姐姐们也很有成就感。
大妞妞坐在桌子旁,一开始还有些拘谨,不过一会也就好了。周围都是身上香喷喷的漂亮姐姐,对着她脸上都是笑,说话声音又柔和好听,比起家里吃饭时经常看到的冷脸和吵闹、斥骂,这里简直是她梦想不到的美好世界。
大妞妞已经能够说话,也会自己吃东西。几个女孩子一边给她夹菜,一边逗着她说话。女孩子们自己也说说笑笑,一顿饭吃的相当的开心。
连蔓儿给大妞妞的碗里夹了一筷子炒鸡蛋,突然想起来,她似乎忘了什么事。
“怎么了,蔓儿?”正好连枝儿抬起头,看见连蔓儿神色有异,就问了一句。
连蔓儿眨了眨眼睛,她似乎是忘了什么事,却一时想不起来忘记的是什么。
“好像忘了什么事,”连蔓儿就告诉连枝儿,“想不起来。算了,肯定不是啥要紧的事。”
“你啊,就是爱操心。这么多人那,能有什么事,你忘了,总有人想着。快点吃饭吧。”连枝儿就笑道。
“姐你说的对。”连蔓儿也跟着笑道。
连蔓儿家这边热热闹闹的吃饭,回到老宅的蒋氏正在老宅上房的外屋,从大铁锅里往外淘饭。
今天她们晚饭的主食,就是这一锅焖高粱米饭。出了正月,老宅这边就不吃细粮了。虽然,靠墙的米袋子和面袋子里还有不少的大米和白面,但这些都控制在周氏的手里,除了给连老爷子做点小灶,平时周氏难得会发话让大家吃上一点。
外屋里除了蒋氏,还有连芽儿。今天不是二房做饭,何氏不知道去哪了,怕是要等放饭桌的时候才会回来,而连芽儿则是听惯了周氏的使唤,自动地给蒋氏帮忙。
蒋氏将锅里的饭都淘出来,放在盆子里,又将盆子盖严了,放在锅台上温着,一边就舀水刷锅,准备做菜。
今天她们只打算做一个水煮白菜。没有肉,甚至豆腐也没买一块,就是清水,加一点荤油将白菜炖熟。
蒋氏刷好了锅,正打算炸锅,就见东屋的门帘挑起,周氏一手挑着门帘,从屋里探出头来。
“……大妞妞留那边吃饭了?”周氏问蒋氏道。
这个问题,刚才蒋氏回来的时候,就已经跟周氏说清楚了,当时,周氏也没说什么。
“嗯,我说要带她回来,四婶硬是给留下了。”蒋氏放下手里的铲子,恭敬地答道。
“你回来的时候,那边放桌子了没?”周氏又问。
“我从跨院出来的时候,看见厨房的人好像去放桌子了。”蒋氏谨慎地答道。
周氏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
“这会工夫,继祖他们应该吃上了吧?”周氏的目光往门外飘了过去。
“应、应该吧。”蒋氏小心地道。
周氏看了蒋氏一眼,就从屋里走出来。她没在外屋停留,而是直接走出了前门。走到院子当间,周氏才停下来,眼睛朝村口望去,然后又朝大门外看了两眼,接着又朝村口望去。
“王八犊子,丧良心……”周氏在院子当间站了一会,面沉似水地低声咒骂了两句,这才走回屋子里来。
“你回来的时候,她们没跟你说啥?”周氏又问蒋氏道。
张氏让她明天去赴席带上大妞妞,这句话,一回来,蒋氏也跟周氏说过。现在周氏又这么问,蒋氏心念一动,就没有再如实回答。
“没说啥。”蒋氏依旧恭敬地道。
周氏抿紧了嘴唇,一言不发地进了东屋,门帘子被她狠狠的一摔,有一半就脱落了下来。
蒋氏没吭声,等了一会,她才轻手轻脚地上前,将门帘子收拾好,转回身来才开始做菜。
刚才周氏到院子里,是往连蔓儿家张望,周氏还往门口张望了几回。蒋氏心思灵通,已经想明白了周氏在干什么,为什么生气。
…送上加更,月中了,请攒了粉红票的童鞋支持个o(n_n)o~rs
重生小地主 第八百六十二章 压包袱
今天晚上连守信那边摆酒席,请了不少人吃饭,但是张氏和连蔓儿却没有打发人给老宅这边送好饭菜来!
周氏特意嘱咐她晚上只煮饭、熬白菜,应该是早就打算着,要等着吃连守信那边送来的菜。
想明白周氏那些举动的含义,蒋氏只有无声的叹息。
说起来,自从四房连守信分家之后,在对连老爷子和周氏尽孝道方面,真是做的让村里的人交口称赞。就在刚分家之后,大家还都住在老宅的时候。那个时候,连守信家过的并不富裕,甚至比一般的庄户人家还要差,更不用说跟上房相比了。
可即便是在那个时候,但凡做了肉菜、包了饺子,甚至是大骨头熬了烫,张氏都会在自家人吃饭之前,挑好的,打发孩子给上房送过来一份,孝敬连老爷子和周氏。
就是现在,三十里营子有些儿子们分出去另过的老人还经常说,要是他们的儿子和媳妇有连守信和张氏的一半,哪怕是一成的孝顺,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不说别的,就是学连守信刚分家的时候,做了好吃的,能惦记着给爹娘送一份,这样就行了。
这些老人很感慨地说,他们并不贪那一口吃的,贪的是那一份心意。被儿子媳妇放在心上,敬在头里。
村子里,儿子媳妇分家另过的不在少数,像送吃食这样的事,也不少。一般的老人,如果自家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会给分家出去的儿孙送一份,让儿孙们也吃上一口,他们心里还能舒坦。后街就有这样一位老者,家里做了好吃的,先要给住前院的儿子送一份去,否则,他就不吃。
与这些人家相比,蒋氏知道,老宅在这方面做的确实不经讲究。
如果当初,在四房还贫寒的时候,他们能做的好一点,哪怕是仅仅做到礼尚往来那,现在的情形,只怕还是另外一个样子。
可惜,要对这种情形负主要责任的人,对此却没有任何悔意。
“也不一定就真的不后悔,”蒋氏一边干活,一边心里暗自寻思,“就是性子太执拗,高高在上的习惯了,就想着反正人家也不能把她咋样,就一条道跑到黑。”
不过,跟这样性情的人生活在一起,可真是谁苦谁知道。
蒋氏心里这么想着,就听见屋里传出来周氏跟连老爷子的说话声。
“……丧良心啊,我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拉扯大,他出息了,就把我这个娘给忘在脑袋瓜后头了。……不是总说贤惠、孝顺吗,她大嘴连马的吃,忘了这还有老人了?她贤惠、孝顺个屁!”
“你少说两句吧,这话都让你给说了。”连老爷子沉声打断了周氏的抱怨和咒骂,“人家给你送,你就说没安好心,是做给外人看的,还挑肥拣瘦的。这回人家不给你送了,你又说丧良心。你到底想咋地?”
“你这话你上当街上说说去,一顿没给你送吃的,你就要闹腾,你看看人家是说你,还是说老四媳妇。你不要脸,我还要脸。”
“再说了,这回不是老四家到底事情,是人家老张家的事情。你对人老张家有啥贡献?人家老张家凭啥要敬着你?”
许是也觉得确实理亏,连老爷子这样训斥周氏,周氏却没跟连老爷子顶撞起来。
屋子里安静了一会,才又传出来周氏说话的声音。
“我是那顾嘴的人吗?我不是抱怨她不给我送吃的,就她给送来的那些,你看我吃过多少?还不是都给你们吃了,我也就跟着沾沾油水。……是她办这个事,她没有理。”
听到周氏竟然说起了理,蒋氏不由得将手脚放的更轻,她是真的好奇想知道,周氏能讲出怎样的理来。
“老张家聘闺女,凭啥在老连家发嫁?凭啥上老连家来吃喝?他老张家没人了,还是穷的揭不开锅了?他不嫌磕碜,我都替他磕碜。……那是我儿子的家,我还没上那炕头上去躺过那,凭啥他们一趟一趟的来。要不赶明儿个,干脆让老四把姓给改了,给他老张家当上门女婿去!”
“你净说这些用不着地。”连老爷子的语气中已经透出些不耐烦和怒气。他现在的心情也很不好,可周氏不仅不说话开解他,反而火上浇油,给他增添更多的烦恼。“这些亲戚,还没让你给得罪够?你就作罢,作的人家都不上门来,你就乐呵了。”
“老四为啥对老张家好,那是人家老张家以前对得过老四!”
“别的咱都不说,你听听人家都是咋和老四说话的,你再听听你?你跟谁能处到一块去,别说媳妇,就是儿子看见你都想绕道走!还有你最后那一句话,那叫啥话,那是人话吗?”
“你往后再说一句,你就走,爱上哪就上哪去。我们老连家这庙小,住不下你这尊大佛!”
连老爷子对周氏说的重话,因为周氏说的话实在是太离谱了,就是他对周氏再纵容,也不能让周氏再说这样的话。别说这话传到外头去,就是在自家炕头上,都不能说。
“你这还要休我是咋地?”周氏就瞪起了眼睛,“我不就是顺嘴说说,能咋地啦。我走了,你以为你能有啥好日子过?没我这么伺候你,你能有个人样?”
老两口子一人朝对方捅了一刀,就都沉默了下来。
“他三姨还问我那,说用不用也给随两份礼,说是听说老吴家给随了两份。我告诉她不用。她又跟老张家没啥来往,上赶着随礼,人家还当她是上赶着巴结那,那就该更狂的不知道咋样了?我们姐妹,不能让人看低了!”
“你拦着那干啥?他们想随,就让他们随。他们还能吃亏?他们就是随两份,那也是看着老四那一股。”
“那也不用随,我们姐妹,不能让人看低了!”周氏固执地又重复了一句。
连老爷子哼了一声,就不说话了。
……
二月初六,是张采云成亲的正日子。清早,众人都早早地起来,各自忙活开来。已经操办了连枝儿的事情,大家都有了经验,可以说是忙而不乱。
男人们在这种事情上插不上手。
张青山和张庆年爷俩个就在前院的院子里,站站走走,脸上的表情是那种特别装出来的平静。
“今儿个是好天!”张青山仔细地看了看东面的天空,说道。
“嗯,今儿个是好天!”张庆年也跟着看天,说道。
连守信从屋里出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不由得脸上就带了笑意。身为父亲,第一次往外聘闺女的心情,他深有感触。至于祖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连守信的思绪在这里略做停顿,不过马上就绕开了,祖父的心情,想来和做父亲的差不多吧,看张青山的样子就知道了。
等张采云这边打扮的差不多了,张延年、胡氏等一众今早从烧锅屯聚齐出发来喝喜酒的人也都到了。张家一共来了三辆车,都是两匹骡子拉着的庄户人家普通的大车。车上没有车棚,上面铺了被褥,大家挤着坐,一辆车上可以坐十来个人。这里面有张家的本家,屯子里交情特别好的乡亲,还有张采云姥姥姥爷家的人,张采云的婶子胡氏娘家也来了人。
很快,陆家来迎亲的队伍也吹吹打打地到了。
因为离的近,陆家也准备了花轿迎亲,新郎陆炳武一身新衣,胸前是大朵的红色绸花,骑着一匹大青骡走在队伍的前头。道路两侧,早就挤满了看热闹的大人小孩,对陆炳武还有陆家迎亲的派头都是赞不绝口。
送张采云上了花轿的时候,这喝喜酒的众人也都纷纷上车,往青阳镇上来。
队伍中有一辆特殊的大车,车上是张采云陪嫁的细软,大多是箱子和包袱皮包着的衣物等。这辆车上,一水坐着的都是打扮的喜气洋洋的小孩子。
烧锅屯那边嫁娶有这样一种风俗,就是要从新娘的家人和亲戚中选出几个男孩子和女孩子,坐在送嫁妆的车上,俗称做“压包袱”。这种风俗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健康活泼的小孩子是吉祥、幸福的象征,人们希望通过这种做法,给新人带来财富和幸福。
压包袱的一般既有男孩子,也有女孩子,以此寓意着新婚夫妻以后枝繁叶茂,儿女双全。
压包袱,可以说是一项美差。因为到了男家之后,男家要给这些压包袱的小孩子包红包!
红包哎,那可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得到的好物!小孩子们当然喜欢。
当然了,这种美差不是谁都能轮得到的。那得是和新娘家的关系特别铁,极受新娘家重视才可以。而且,一般压包袱的孩子也不会多,还得考虑到给红包的男家的心情。或者是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或者是家里条件虽然行,但是人小气吧啦的,有的人家,甚至只有两个压包袱的小孩。
张采云和陆炳武成亲,自然没有这些问题。
…求粉红
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压包袱的事,好星湖(≥◇≤)
那个时候,就通过这个知道谁家跟我爸妈最好,哈哈。rs
重生小地主 第八百六十三章 吃丸子
第八百六十三章吃丸子
小龙和小虎一个是张采云的亲弟弟,一个是嫡亲的堂弟,无可争议地先就爬到车上坐了。比起一般压包袱的小孩,小七年纪略长。张氏本不打算让他去压包袱,但是张庆年却将小七给抱上了车。
“这是小文曲星,别人家请不到他压包袱那。”旁边就有人笑着道。
“这小子,又沉了。”张庆年抱完了小七,还笑着对小七的体重感叹了一下。
“大舅,我是长高了。”小七听见了,立刻就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