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当然,还得他用心的教。而除此之外,还需要财力的支持。
曲先生并不十分委婉地跟五郎提到了这一点。其实,当初去请曲先生的时候,关于这件事,五郎已经说过了。现在曲先生再次提起,是因为真的看到了希望,他希望从五郎这里得到确认。
曲先生有事,一般都找五郎,找连守信的时候极少。尤其是这样的事,曲先生径直就找的五郎。
五郎当即就点头允诺,如果有这样的人才,连家会支持到底。
曲先生很满意。
说起来,将曲先生请到三十里营子在开明学堂中教书,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小七又多了一位名师。几天的相处,曲先生很喜欢小七,觉得小七不仅聪明,而且乖巧。不用连蔓儿家要求,曲先生在授课之余,都会很认真地教导小七的功课。
曲先生的学问,并不逊色于鲁先生或者楚先生。有了曲先生,小七也不用总是跑到府城去求教楚先生了。
也因此,连守信对曲先生几乎是敬若神明。天天好茶饭这自不必说,连守信还喜欢跟曲先生唠嗑。他甚至从连蔓儿那学会了一句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连守信觉得,跟曲先生多说说话,就等于读了很多书。
当年鲁先生在的时候,连守信也是如此的。不过鲁先生是南方人,而曲先生却是土生土长的辽东人,因此,连守信跟曲先生更聊得来。
学堂的事交给曲先生,那是再放心不过了,家里的事情,则有张氏。张氏这次不去府城,李氏也会多住几天好陪着张氏。
因为这次去府城,不知道要住多少天,出发的前一天,连守信就说要去老宅,看看连老爷子和周氏。
张氏和连蔓儿就挑了些点心,装在食盒中,让人提着,五郎、连蔓儿和小七都和连守信一起往老宅来。
“你爷老了,人都有个老。咱们现在过好了,以前的事……哎,能多去看看,咱就多去看看。”连守信最近经常在几个孩子跟前说这样的话。
“你们下生的时候,你爷可高兴了。”连守信还会对五郎和小七这样说。
不过,连守信不会撒谎,这样的话,他就没对连蔓儿说过。
几个孩子都很懂事,他们知道,他们多去看看连老爷子,首先对连守信就是莫大的安慰。
“……都是日子穷闹的,咱现在过的好了,都别记恨那些了……”这也是连守信爱说的一句话之一。
“爹,你看原先比咱家穷的有的是,为啥人家都没咱家那样的事?”有一些话,连蔓儿可以含糊地听着,但是有一些话,她不想含糊。
这个时候,连守信就会叹气,再不说话了。
不过,连蔓儿也曾经问过自己,她还问过五郎和小七,记恨不记恨。
“……没工夫想那些。”这是五郎的回答。他还有许多更在意、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不会为那些人那些事分神。
“哦……有些事,想起来特别不舒服。不想就没事。”这是小七的回答。
至于连蔓儿自己……,恨是一种很深切的感情,它会耗费一个人太多的心神、精力。而连蔓儿,也想将这些心神和精力用在更有意思,对她更重要的事情上面。
人,一直都是向前走的。
当然,过去的事,总会以某种方式留下它的痕迹。就比如连蔓儿现在对待老宅的态度,那其实,只是简单的,针对老宅人的性情,而做出的最恰当的应对。
五郎和小七话虽然说的不一样,可心里肯定和她想的是一样的。
因为是傍晚,所以当爷几个到了老宅的时候,发现六郎也在上房。
连老爷子见连守信他们来了,忙笑着招呼他们坐下。原在这种场合都是呆呆愣愣,不说不动的六郎,已经知道一下子跳起来,喊着四叔,给连守信让座了。
显然,曲先生已经教给了他们基该有的一些对待长辈的礼仪。
“学堂好啊,能上学好。看六郎,这才几天的工夫,就出息了不少!”等大家都落座,连老爷子就感慨道。
这样的话,自然也是连老爷子在赞扬连蔓儿一家开办学堂的举动,连守信听了当然高兴。
“……连个跑腿的人都没有了。”周氏小声地道。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假装没听见这句话。
“六郎这孩子灵透不少,就是我问他,都认了啥字,他说不出几个来。”连老爷子又问了连守信一些关于学堂的事,然后说道。
六郎念书特别笨,连蔓儿一家已经从小龙和小虎那里知道了。
连守信正要跟连老爷子说一说,就听见外面脚步声响。
…
连续几天两更了,体重秤上的数字又攀升了有木有?求几票粉红安慰下吧on_n)ors
重生小地主 第八百六十六章 所求为何
“三姨奶,三姨夫爷来了,快屋里坐。”蒋氏的声音,从外屋传了进来。
原来是小周氏和商怀德来了。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这三个孩子自不必说,就是连守信,对小周氏和商怀德也颇有些不以为然。至于原因,也并不复杂。
首先一条,大家本来就没怎么接触、相处过,虽然是亲戚,但还不如对着村里的乡亲们来的亲切。再有一条,二是,不知道是不是被连老爷子影响了,连守信总觉得和商怀德不是一路人。连守信是老实人,他喜欢跟老实厚道的人结交。而商怀德是个精明外露的人。
小周氏虽然长相和性格都跟周氏相似,但是,如果有人认为连守信看见小周氏,会产生看见了年轻了的周氏的感觉,因此对小周氏抱有亲切感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周氏是连守信的亲娘,母子俩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不管周氏怎么样,连守信都会对她怀有感情。但是因为周氏的性格,还有曾经的一些行为,连守信对这位母亲的感情中还夹杂了许多其他的东西。
小周氏又不是连守信的亲娘,两人从就不曾亲近过。连守信对小周氏不仅不感觉亲切,还有些疏远的意思。
说疏远还客气了一点,实际上,连守信是不想见小周氏,不想与小周氏有什么来往的。
对于连守信对小周氏的态度,连蔓儿表示太理解了。
连守信对周氏有感情,是因为周氏是他亲娘。而对于不是他亲娘,却有着和周氏同样性格的女人,连守信剩下的就只有厌恶了。可因为小周氏还是亲戚,连守信不好将这种厌恶明显地宣泄出来。他能做的,就是避之唯恐不及。
连蔓儿有时候就想,不知道周氏如果了解到连守信的这种心理,会做何感想?每当这么想的时候,她都忍不住要含笑。
连守信听见是商怀德和小周氏来了,就马上站起身,跟连老爷子和周氏告辞。
“爹,娘,我明天要去府城,几个孩子都跟我一起去。今天就是过来看看二老,说一声。我这还有事,就先回去了。等从府城回来,再来看你们二老。”
“啊……”连老爷子是个精明的人,他就意识到了一些什么,就点头,“行,你事情多,赶紧忙你的去吧。出门在外的,多注意点。几个孩子也是。”
连守信、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就要往外走,就听见周氏冷哼了一声。
周氏盘腿坐在炕上,一双眼睛斜斜地看着连守信,嘴角向右边撇着。
“老四啊,你出息了,还学会看人下菜碟了?你还瞧不起人了?你没听见你三姨来了吗?你刚才不是有话要说吗,咋地,听见你三姨来了,你就坐不住了?我的姐妹,就那么招你烦?你是烦你三姨啊,你还是烦我啊?”周氏眼含讥诮,不冷不热地问。
那边小周氏和商怀德就要进门了,周氏这样的话,让连守信怎么回答?
连守信脸上就有些尴尬,连老爷子这个时候已经很不赞同地瞪了周氏一眼。
“你瞎说八道啥那?自己个的孩子,你就这么撅他?你还有点当娘的代价没有?”连老爷子压低了声音道,然后又冲着连守信使了个眼色,将声音抬高了道,“老四,爹知道了。你能抽出点空来不易,你忙你的去。咱这都是自家人,不在这些虚礼上头。”
连老爷子这是在维护连守信,一会连守信迎面遇上小周氏和商怀德,有连老爷子这句话在前头,就算心里猜疑连守信不太待见他们,他们也不能挑连守信的礼。
“你四叔在这那?这可赶巧了,要不我和你三姨奶还说,要去见见他。”从前门口,传来加快的脚步声和商怀德的说话声。
连老爷子就皱了皱眉。
连守信想要往外走的脚步也只好停了下来,商怀德这么说话,无论如何,他也不好立刻就走了。
蒋氏挑起门帘,商怀德和小周氏走了进来,大家客套了一番,各自落座。
“家里还有事,这就要走。三姨和三姨夫来了,我就再坐一会。”连守信客气道。
“大姐夫,你这个儿子,仁义啊。”商怀德立刻做受宠若惊状,然后又竖起大拇指,他不直接对着连守信夸,而是对着连老爷子赞叹道,“人家现在是多大的官,多大的家业,在外头一提御赐牌楼连四爷,这男女老少,就没有不知道,没有不说他好的……”
商怀德滔滔不绝地赞起了连守信,他还颇有眼色,看见五郎、小七和连蔓儿也在,就将这几个孩子也夸赞了一番,其中,夸的最多的自然是五郎。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暗暗地交换了一个眼色,都暗自觉得,这个商怀德果真是非常能说,而且还透着一股子与庄户人家格格不入的油滑气。当然了,商怀德本来就不是种地出身的庄户人,而是做裁缝的。
“三姨夫,你老别这么说,……都是普通人。”连守信性格忠厚,不爱浮夸,听着商怀德说的口若悬河地,内心并不高兴,反而有些不自在,就出声阻止道。
商怀德一开始还以为连守信这是虚词,本要继续夸下去,不过看见连守信的脸色,就非常聪明地住了嘴。
“仁义、厚道,稳重,万中无一啊。”最后,商怀德又赞叹了一句。这却是他察言观色,揣摩着连守信的喜好说的。
连蔓儿在旁边看了,心想,商怀德还真不愧是人精,这些品质,正是连守信所尊崇的。
“刚才进门来的时候,听说老四要走,是要去忙啥要紧的事?”小周氏和周氏挨着坐着,一边低声的问周氏道。
“嗯,说是明天又要去府城了,不知道啥时候回来。”周氏就告诉小周氏道,同时还故意撇了撇嘴,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啊……”小周氏似乎迟疑了一下,然后就忙给商怀德递了个眼色,一边继续和周氏说道,“学堂开学那天,我听说,可热闹了,二姐啊,你咋没去看看?”
“乱哄哄的,我不稀罕那玩意儿。”周氏就道。
“开明学堂这件事,可是给大家伙办了件大好事。那天,我去看了,真是热闹、讲究!”商怀德又朝连守信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又对连老爷子道,“二姐夫,你那天是没去看啊,来的都是头面人物,那排场,那气派。不过,不管他是谁,多大的官、多大的财主,到了御赐牌楼跟前,那都得磕头……哈哈。”
这些都是赞扬连守信的话,连老爷子脸上淡淡地笑着,并没说什么。
连守信坐了这一会,听见商怀德只是说这些话,就有些站起来想走的意思。
“来的那些人里头,我差不多就认识王举人,还有他儿子,王家大少爷,对了,那天跟王家大少爷在一块,管王家大少爷叫哥的年轻人,看着面善。我咋听说,王举人家,就一个儿子,那位是……”商怀德的目光就看向连守信,询问道。
“那个,肯定是王举人的家侄,王小太医吧。”没等连守信回答,连老爷子就先说道。
“对,是王小太医。”连守信也点头道。
“那是县城王太医家的少爷?”商怀德就又问了一句。
连守信点头。
“真是一表人才啊,年纪也不大,听说,还没定亲?”商怀德马上又问道。
连蔓儿见商怀德的话题突然就围绕着王幼恒,又问到了定亲的问题,不觉心中一动。她下意识地瞥了小周氏一眼,就见小周氏已经不再和周氏说话,而是十分专注地倾听着商怀德和连守信的对话。
连蔓儿就有些沉吟起来。
“听说,在这村里,除了王举人那是一家子,这位王小太医,就跟你们最熟,也最好。他的事,别人不知道,肯定不会瞒着你们。”连守信那边并没有立刻回答商怀德的话,而商怀德却又有些急迫地说道。
连蔓儿就有些恍然,商怀德在来之前,肯定是听了不少有关王幼恒的事,更可能的是,他不是被动地听,而是主动地打听。
“王小太医对我们家有恩,孩子他娘当年……就是多亏了他才活下来的。”连守信说道。
连老爷子和周氏的脸色就微微地有了一些变化,不过,连老爷子很快就掩饰了过去,而周氏,则是轻轻地哼了一声,又撇了撇嘴。
“王小太医,还没定亲吧?”商怀德又追问了一句。
连蔓儿偷偷地捏了捏小七的胳膊。
“三姨夫爷,你咋总问我幼恒哥定没定亲那?”小七眨了眨眼睛,然后,就很无辜、很好奇地对商怀德问道。
“啊……”商怀德的眼神就有些闪烁。
连守信看着商怀德,似乎也在等商怀德的回答。
商怀德就看了小周氏一眼,小周氏就冲他点了点头。
“是这么回事,我看着王小太医这人不错,跟宝容也算年貌相当,想请老四你给你妹子保这个媒。”商怀德终于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
一更送上,弱颜潜下去,努力第二更。
求粉红……rs
重生小地主 第八百六十七章 泡影
听商怀德这样说,不只是连蔓儿,连守信、五郎和小七也都大吃了一惊。连蔓儿更是想到,原来商怀德在这个时候来老宅,碰到他们,根本就不是凑巧。商怀德这肯定是知道他们来了老宅,所以特意上门来,就是为了跟连守信说这件事,让连守信给商宝容和王幼恒做媒。
也怪不得,商怀德会表现的那么急切,不想让连守信走。
商怀德看中了王幼恒!
连蔓儿回想了一下开明学堂开学那一天王幼恒的样子,确实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该不该说,商怀德看中了王幼恒,真的是好眼光那?以王幼恒的家世,还有他个人的人品、人学,确实是东床的上佳人选。
商怀德看中了王幼恒,肯定还没少找人打听。只是因为今年来,王幼恒已经不大住在镇上,有些事情王家也没向外说,所以,商怀德无法打听到有关王幼恒近期的消息。
仅仅是商怀德看中了王幼恒吗,连蔓儿又仔细回想起开学那天的事。对了,似乎那个时候,商宝容也在人群中。
那天去看热闹的大姑娘小媳妇着实不少,商宝容就是跟村里的一些姑娘媳妇们站在一起的。
商宝容也看见了王幼恒吧。
那么是谁先提出与王家结亲这件事的那?商宝容对这门亲事,也很乐意的吧?
商怀德说完了话,就十分期待地看着连守信,等他的答复。
连守信半晌才缓过神来,不过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
“这……这个……”连守信的脸上略显尴尬。
在商怀德和小周氏看来,连守信这是为难的表现。
“王太医的家庭,我们也打听过了。……他那一支,没有现坐着官的。王小太医在家里排行在中间,以前好几年,就一个人在镇上念书。这两年,好像也是跑来跑去,给他家忙活事。”
商怀德说到这,就停顿了一下。
连蔓儿就听出来了,商怀德是想说,王太医家门第也没有那么高,而王幼恒,既不是家中的长子,也不是受重视和宠爱的孩子。
“……人品特别的好,待人没啥架子,十里八村,能帮上的忙,他都帮。还考上了秀才。”商怀德停顿片刻之后,又接着说道,“宝容这丫头,大家伙都看见了,不是咱们自己家人自己夸,她的模样、性情、女红、说话、办事……那是样样都出挑。以前我们在外头的时候,也有秀才家来提亲的,我们没答应,就是想着有一天搬回来,舍不得把她扔在那。再有,那秀才和宝容的年纪也不相当。”
“宝容那丫头正经地不错,在这村里能排上头一号。”一直没开口的连老爷子突然说道,“不过,这个事,……我听说,老王家娶媳妇,那都是有规矩的,没……没听说他们有意往咱们村里这边结亲。”
王家世代与辽东府几个比较古老的大族联姻,连老爷子是看出了连守信的为难,替他开口向商怀德回绝这件事。不过,连老爷子一贯说话做事都比较含蓄,这次也是如此,不过是想给商怀德一个台阶下。
“对。”连守信听连老爷子这样说了,立刻点头。
小周氏坐在炕上,脸色就有些不好看。
“这啥事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商怀德面上却依旧含笑,却不肯就着这个台阶下来,“王家门第是比我家高,可他家子孙那么多,宝容也不差是不是?宝容的嫁妆,她娘早就给她预备好了。这咱们自家人说话,不比给她弟弟留的少。到时候,保证让她风风光光的出嫁,不比谁差。就是他们小两口到时候得不着啥王家的产业,有宝容的嫁妆,也够他们俩生活的。”
商怀德说到这,又故意停顿了一下,眼睛颇有深意地看一眼连老爷子,又看一眼连守信。
“再说,那不有那么一句话。抬头嫁女,低头娶妇。宝容进他家的门,肯定排布的开,不会给他们丢份儿。”商怀德很有自信地道,“要是宝容这丫头人才一般,或者只是稍微有点出挑,今天我都不会来提这件事。”
“再说了,要真比门第,我是不行,哈哈。”商怀德打了个哈哈,“可搁不住我有好亲戚啊。”
“御赐牌楼连家连四爷,那是宝容嫡亲的表哥。”商怀德用夸张的声音大声道,“这个身份拿出去,她谁敢轻巧了宝容?宝容这身份,她绝对够。……这些年,我也见识了不少。这样的事,哪都有,很平常。不信,只要老四去说媒,有老四的面子,还有我们宝容丫头的人才,这事没有不成的。他巴不乐得,得上赶着的,哈哈。”
连老爷子默不作声地垂下了眼皮,嘴角轻轻地抽了抽。
小周氏在炕上,就用手轻轻地推了推周氏大腿,等周氏看向她的时候,她又用眼神向周氏示意,想让周氏帮忙在连守信面前说句话。
“嗯……老四啊,你三姨三姨夫,宝容那都不是外人。你一句话的事。你三姨他们大老远的奔着咱们来了,你不能让人家白投奔。”周氏干巴巴地道。
别看周氏平时训斥和咒骂媳妇、儿孙们的时候似乎口才非常的好,其实,她并不太会说话。
连老爷子飞快地看了周氏一眼,神色颇为不悦,不过他很快就将这一丝不悦掩去,并移开了视线。这个时候,他不能驳周氏的面子。因为他知道周氏的性情,如果在她的妹子跟前说她,她表现的会更强硬,事情会变得更加糟糕。
可周氏这样发话,连老爷子又不说话了,连守信就无法再不言声。
“三姨夫,这个事,不是我不帮忙啊。这个、人家……人家王小太医,家里已经给定了亲。”连守信迟疑着说道。
“啥?”商怀德和小周氏大惊失色,“这、这不可能啊。我们都打听了,谁也没听说过这事。就王小太医要是定了亲,大家伙不能不知道啊。……他、谁他也不可能特意瞒着这事,给、给我空桥上吧。”
说到最后一句,商怀德的脸色就有些阴沉。
“这个事,恐怕一般人还真不知道。”到了这个地步,连守信只能告诉商怀德道,“王小太医定亲的事,没明着往外说……”
原来,王幼恒的舅舅去年过世了,家里只剩下王幼恒的舅妈带着一儿一女过活。王幼恒的表妹比王幼恒小了三岁,他的表弟更小。一家子没个能主事的男人。王幼恒的娘跟娘家兄弟和弟媳妇感情很好,就常打发王幼恒过去帮着料理一些事情。
王幼恒舅舅的丧事,就是王幼恒帮着料理的。这两年,王幼恒经常不在青阳镇,也是因为要去帮助舅家料理事务。
王幼恒的舅妈本来就很喜欢王幼恒,现在对他更是依赖,就跟王幼恒的娘提了,要将女人嫁给王幼恒的事。这样,王幼恒就更方便帮着料理她家的事情,而她们母子也多了依靠。
王幼恒的娘就答应了,跟王太医商量,王太医也点了头。
只是王幼恒的表妹尚在孝中,不好正式定亲。不过双方已经口头约定了此事,只等那姑娘一出了孝期,就要操办两个人的婚事。
这件事,因为连蔓儿家跟王幼恒关系亲近,所以才能知道,而且还是王幼恒亲口说的。当时,王幼恒在连蔓儿家吃饭,喝了不少酒。
“幼恒哥好像不大高兴。”过后,小七还曾经说道。
“我看幼恒哥是不大乐意那门亲事。”五郎则道。
然而,父母之命,在加上那边母子三个全心依赖王幼恒,这门亲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连蔓儿家知道了这件事,也没有往外说。毕竟,他们都不会想到,这十里八村还有想攀上王家这门亲事的。而那些能跟王家攀亲的,必定有门路知道这件事。
谁能想到,商家才来了没多久,就看上了王幼恒,还来求连守信做媒那。
连守信将话说完,屋里就立刻安静了下来,气氛不无意外地有些压抑。
商怀德和小周氏兴冲冲而来,却得到这样的结果,不由得都非常扫兴,而且,还仅仅是扫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