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爹、娘,我还有件事。”连蔓儿想了想,又开口道。。
“还有啥事,说吧。”张氏道。
“除了三和面的馒头和汤粥,咱每天再卖一笼屉包子咋样?”连蔓儿道。
“卖包子?”
“娘,你还记得不,秋天那时候,姥姥和姥爷来看咱,都夸咱家的包子好吃。娘,你不也说,比镇上陈记的肉丸包子还好吃。”连蔓儿道。
“我记的。”张氏点头,“蔓儿,你是说,咱做那个灌汤包卖?”
“对。”连蔓儿点头,灌汤包这个词,是她说给张氏听的。
刚才的那些吃食,是实惠的,针对的目标客户群是第二类人。至于第一类人群,起码目前来说,连蔓儿不认为他们有实力能竞争过镇上那些多年的老铺子。不过,他们也有优势,他们的位置好,更靠近工程所在的大前山。
那么第一类人群,每天路过他们这里,也可以成为他们潜在的客户。连蔓儿自认为她做的灌汤包,还是有竞争力的。
“这个灌汤包,咱就比照陈记家的肉丸包子卖,每个两文钱。”连蔓儿道,算起来,她家的灌汤包不过是多了一道加入皮冻的工序,成本上并不比陈记的肉丸包子高,卖和陈记一样的价钱,比陈记的好吃,那么既能吸引到客人,也能赚到钱。
灌汤包的利润,要比三和面馒头、大骨汤和稀饭的要高。
只是要创出口碑,招揽到大量的食客,是需要的,所以连蔓儿一开始只打算做一笼屉这样的包子。
一家人又商量了一番,最后一致通过了连蔓儿的建议。
“咱这早点铺子,选哪天开业的好?”连守信问。
“越早越好,就开才好那。”小七道。在他看来,早一天开业,就早一天赚钱。
“早点铺子和咱原来的酸菜作坊不一样,这开张的日子得找人算算,挑个吉庆的日子。”连守信道。
连蔓儿也想早点铺子早些开张,但是她也明白,不只是这个时代,就是她前世那个年代,店铺开张也是讲究选个良辰吉日。
“开业太急了,咱还有好多要买。”连蔓儿道。比如说先得去镇上,跟张屠夫订好每天需要的猪骨头和猪肉,还得去粮店买米买面,酸菜和白菜家里还有一些,暂时不用买。
“……店里的桌子、凳子、碗筷的,这也得置办吧。”连蔓儿道,“还有咱这店开在哪……”
土地庙周围的位置是最好的,只是那附近并没有合适房屋,如果为了开店建房,用的就太长了。
“米面那些是要买。”连守信的脸上露出笑容,“刚才我和你母亲不是去庙头看过了吗,这开店的房子,我和你母亲已经选好了。”
“……你到我家来是客,还是给我吧。”连叶儿的声音在院子里响了起来。
二更,求粉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重生小地主 第一百七十二章租金
??费章节(12点)
第一百七十二章 租金
家里来客了,是谁那?听见连叶儿和另外一个人的脚步声往西厢房走,就猜到或许是有人上她家来买豆芽菜,因此暂时停止了谈话,
连蔓儿从屋里走出来,就看见小和尚元坛抱着一捆柴禾,和连叶儿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
“蔓儿姐。”连叶儿跟连蔓儿打招呼,“他上咱家来,看见我抱柴禾,就非要抢抱。”
元坛弯下腰将柴禾放到地上,一点尘土也没带起来。
“嘿嘿,我干活习惯了。”元坛直起腰后,用手揉了揉的光头,嘿嘿笑道。
小坛子挺勤快,而且有眼力劲儿。连蔓儿就想起她答应要给元坛送饽饽的事。
“我爹娘都在那,小坛子,你进来吧。”连蔓儿将元坛领进屋里,连叶儿也跟了进来。
张氏见了元坛,就招呼他上炕坐着,一面倒了碗糖水,又从柜子里拿了两块点心给元坛,让他吃。孤儿加上小和尚的双重身份,让张氏看元坛的目光特别的慈爱。
“……点心是素的,你放心吃没事。”张氏对元坛道。
元坛接了糖水,却不肯要点心。
“……留着给蔓儿和小七吃。”元坛看的出,点心是镇上才有的,是庄户人家孩子眼中的稀罕物。
“他们吃过了,柜子里还有,这是给你的,你就放心吃吧。”张氏笑道。她在财物方面,历来大方。
元坛这才接了点心,吃了一块,却将另一块包起来,说是带给他师父吃。元坛的师父是土地庙的住持,法号叫做善远。
“你师父身子还好?好些天没见到他了。”连守信就和元坛闲聊起来。
“娘,给庙里的饽饽准备好了没?”连蔓儿就问张氏。
“准备好了,正要让你爹给送去。”张氏说着话,就拉了连蔓儿出来。
两人进了园子,张氏早就将打算布施给庙里的饽饽装了一个麻袋,靠墙放着。
“刚才不是说开早点铺子的屋子吗,我和你爹都想好了。”张氏看看左近无人,就和连蔓儿说道,“咱就借土地庙那几间门房开咱的早点铺子。”
这是个好的办法。看来连守信和张氏在回家的路上,就决定要开铺子了。
“那房子,咱能借的来吗不跳字。连蔓儿就问。
“不是白借,咱给租金。”张氏道,“那几间屋子空着也是空着,租给咱,庙里多点进项,他们肯定答应。还有桌子、凳子、碗筷,咱也先不用买。也从庙里借,不,是租。”
虽是乡间的一座普通的土地庙,但是有时也会办一些法事,桌椅板凳杯盘碗盏都是很有一些的。这就是俗话说的,破船也能打 钉。
租借土地庙的房屋和家伙事儿,便捷省事,可以让他们的早点铺子提前开张。而且,连蔓儿也可以猜到连守信和张氏的想法。开早点铺子,对他们而言,是摸着石头过河。能不能真的赚到钱,他们并没有完全的把握。虽然他们手里的钱,是足够早点铺子的本钱了,但是采用租借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风险成本。
连蔓儿想了想,觉得先这样也行。
娘两个就将一麻袋饽饽抬着放到了西厢房门口。
“小坛子,今年我家包的饽饽馅又大又甜,你记住了,我家用的叶子和别人家的不一样,到时候别弄混了。”连蔓儿走进屋去,关照元坛,意思是让他到时候挑家的饽饽吃。
元坛憨憨地笑着点头。
“我送元坛。”连守信就道。
元坛摆手说不用,他能背的动那些饽饽。
“我找你师父有事。”连守信就道,又扭头跟张氏说,“我去找善远师父商量房子的事,顺便请他帮咱选个日子。”
因为刚才听张氏说了,连蔓儿就明白连守信是要去找土地庙的住持,谈租房子和家伙事儿的事。
“我跟爹一起去吧。”五郎道。
连蔓儿也想说要一起去,转念一想,就没说出口。一家人刚才讨论了早点铺子的利润,他们能负担的房租钱大致是多少,也都心中有数了,不至于出差。毕竟她连蔓儿不是三头六臂,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连守信是家里的顶梁柱,五郎是做大哥的,这父子两个性子都很谨慎,办成这样一件事应该没问题。
送连守信、五郎和元坛走了,连蔓儿就又坐回到炕上。
“娘,你说庙里能朝咱们要多少租金?”连蔓儿问张氏。
“那房子和闲着也是闲着,咱都是乡里乡亲的,庙里的善远大师父是个厚道人,不会往多里要。”张氏就道。
“四婶、蔓儿姐,你们是要借庙里的房子开铺子?”连叶儿惊讶地睁大眼睛问道。
刚才连叶儿跟着元坛一起来了之后,就没有走。连守信他们,也没特意避开连叶儿。
“嗯。”连蔓儿点头,“有这个打算。等会看能不能租到屋子。叶儿,这事咱自家就行,先别往外说。”
“我,蔓儿姐。我谁也不告诉。”连叶儿马上道。
屋外不时候飘起了雪花,不过一会工夫,张氏就去门口张望了两回。连蔓儿,张氏这是心急,她也不点破。
“雪下大了,我给你爹和五郎送件衣裳去。”又过了一会,张氏说道。
“娘,还是我去吧。”连蔓儿说着话,就要下炕。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的门哐当响了一声,接着五郎就从外面走了进来。他走的急,进门的时候甚至忘了掸一掸肩头和胸背上落的雪花。结果被屋里的热乎气一熏,那些雪花迅速融化成水,浸入棉衣内。
“快掸掸,快掸掸。”张氏忙拿起笤帚,帮五郎扫身上的雪。
“哥,你咋先了,爹那?”连蔓儿就问,“事谈的咋样了?”
“成了”五郎只答了两个字。
张氏、连枝儿、连蔓儿和小七都忍不住喜上眉梢。
“成了?这么快”张氏拉着五郎在炕沿上坐下,“快跟娘说说,咋谈的。”
“娘,我渴了。庙里的茶水苦,不好喝。”五郎笑着道。
连枝儿就忙着给五郎倒水。
“哥,你可真出息。”连蔓儿白了五郎一眼,这家伙是欢喜坏了,还学会卖关子了。“姐,你别给他倒水。”
五郎已经从连枝儿手里接过了水,得意地朝连蔓儿眨了眨眼睛。
“别闹了,喝完水,快点说。”张氏看着几个孩子笑闹,眼睛里都漾起了笑纹,用笤帚疙瘩轻轻打了五郎一下。
五郎很快喝了水,没有再耽搁,就将连守信和善远谈话的过程简单地说了一遍。
“……爹一说就成了,门房三间都租给咱,还有桌椅板凳、碗筷这些,一个月只要咱一串钱。”
一串钱就是一百文钱,平均下来每天不到四文钱的租钱,这价格相当便宜了。连蔓儿几乎欢呼出声。
“爹陪老和尚,让我拿钱。”五郎道,“老和尚的意思不用写字据,依我说,咱还是写个字据好。一会我把纸笔也带……”
“嗯,嗯。”连蔓儿连连点头,“哥,说没说租多长的?”
“爹说先租一个月。”五郎道。
马上就进腊月,然后就是过年。过年期间,山上的工程肯定得歇两天,这会影响他们的生意。连守信的意思,恐怕是想先做一个月,然后看情况,再决定是不是干下去。因此先租一个月,免得浪费钱。
可是,如果生意好,过了这一个月,那房子他们还能不能租的到,可就难说了。到时候如果他们要继续开早点铺子,就不得不另外建房。建房期间当然做不了生意,就是房子建成了,也要面对已经成熟起来的竞争对手。
连守信本质上还是个庄稼人,庄稼人种庄稼,只要看好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可是做生意,竞争是残酷的。
有一些风险还是要冒的。丢掉几串钱,总比将来丢掉几十、几百两银子要好。
“一个月太短,咱要租,就租长一些。”连蔓儿想了想,就道,“咱租一年吧。”
连蔓儿就去柜里面取钱。
“开张的日子给咱算了没?”张氏问五郎。
“算了几个日子,最近的是后天,这个怕来不及。然后就是月底,再然后就是腊月初八。”五郎道。
腊月初八肯定太晚了,就是等到月底,张氏也觉得等的太长了。至于后天,又似乎太急,不预备不预备的来。
“娘,咱先去看看房子,要是有可能,咱就争取后天开张。”连蔓儿取了钱,看见张氏正在犹豫,就说道。
“就这么办。”连蔓儿的话正和了张氏的心意,她立刻就点头道。
一家人收拾齐整,就往外走。
“蔓儿姐,我也跟你们去行不?”连叶儿道,对于连蔓儿一家不是忙这个,就是忙那个,每天都过的热热闹闹的,连叶儿看在眼里,心里特别羡慕。“我能帮着干活。”
“行啊。”连蔓儿笑着点头。
一家人锁了门,顶着飘飞的雪花就往土地庙来。进了土地庙的大门,元坛就跑来将他们迎到后面的禅房里。
连守信正和善远老和尚相对坐着。连蔓儿走上前,就和连守信说了房子要租一年的打算。
“善远师父,你看,我们租一年行吗不跳字。
先送上一章,求粉红,让弱颜有动力二更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重生小地主 第一百七十三章 开业大吉
??费章节(12点)
二更,求粉红。
善远是一个身材矮小,慈眉善目的老和尚,的声音不高,语气和缓。
“一年啊,是不是太长了?守信啊,那屋子空着,也没别人要用。你想租多长就租多少。”善远道。
老和尚这么说,其实就是不反对了。
“那合约上就这么写,租期一年。”连蔓儿道,“我们先付两个月的租金,以后就按月付钱。”
“不急,不急。”善远呵呵笑着说。
“那就先写个合约吧。”五郎将笔墨纸砚放到桌子上摆好。
“是啊,”张氏比较心急,“善远师父,咱把合约写了,我们去看看房子,也好打扫打扫收拾收拾,要是来得及,我们打算后天就开张。”
“乡里乡亲,合约写不写都行,我信得过你们。”善远道。虽然是和尚,但是他却并不自称老衲。看来小坛子不像和尚,是有渊源的,连蔓儿心里想。
“纸笔都拿来了,那就写吧。”连守信道。他做了几桩生意,已经习惯了用合约来保障和约束双方的行为。
这合约由谁来写那?连蔓儿的目光转向五郎,五郎的脸就是一红。他虽然很努力,可学着念书写字的日子太短了,写合约还不行。连蔓儿便又将目光转向善远。
“我的字可拿不出手。”善远摆了摆手,“你大哥在家不?哦,不在家。那就让你爹来写吧。”
连蔓儿想了想,连老爷子确实是合适的人选。即便他们能找到别人写合约,但是不请连老爷子到场,落在同村人的眼里,怕是会有不利于他们的说辞。
“那我去请我爹。”连守信的话似乎是对善远说的,其实是在询问张氏和几个孩子的意见。
“娘刚才还说,要答谢住持师父给咱选日子,要预备一顿饭。就是不写字据,也要请我爷来一起吃饭。”连蔓儿道。
连守信看着张氏露出十分高兴的神情。
“这是件大事,再把里正他们都请一请吧。”张氏就和连守信商量,还要请谁一起来。
村子里,每家有大事,比如上次连守信分家,一般也要请上里正,还有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到场。
“大师父,”连蔓儿就和善远,“酒席就摆在庙里,大师父把屋子的钥匙给我们吧,我们就在那屋做饭做菜。”
“好,好,好。”善远连说了三个好字,却过了一会,才想起来招呼元坛拿钥匙。
“师父,我领他们去看房子。”元坛拿了钥匙就道。
“好,你去吧。”善远答应了。
一家人分作两拨,连守信和五郎去请连老爷子、里正等人,张氏、连蔓儿、连枝儿和连叶儿还有小七随着元坛就往门房来。
土地庙的门房共有三间,布置的不同于寻常庄户人家的屋子。从庙里面打开门进去,是一个灶间,并排的两个大灶,两口大铁锅比连家的铁锅要大上一号。
灶间左右各有一扇门,通向两个房间。
灶间的右手,是一个小间,里面有一铺土炕,与外面的灶台相连,炕上铺着苇席,有的地方已经破了。屋内并没有别的摆设。这本来是供看庙门的人住的,只是这庙香火不盛,也就没有和尚来这里住了。
灶间的左手,是一个宽敞的大间。这间屋子没有炕,只靠着墙壁摆放着一些桌子板凳之类的。这间屋子中间还有一扇门,打开门,外面就是通往青阳镇上的那条官道。
连蔓儿将每个房间都看了一遍,心里很高兴。这个大间里摆上桌椅,用来接待来吃早点的客人。灶间,自然就是厨房,还有旁边那个小间,可以做他们的休息室。这房子非常适合来做早点铺子,根本就不需要改,只需要打扫一下。
三个房间里都有一层薄薄的尘土,一看就是有段没人住,也没人打扫过的样子。
“这屋子没人住,”元坛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师父没让人打扫,我就一个月来打扫一回。……我这就扫干净,很快的。”
元坛说着话,就拿起靠在灶台旁的笤帚,开始打扫了起来。连蔓儿没跟他客气,又让他拿来抹布,提了水,张氏立刻在灶下点火烧热水。
水还没热,连守礼和赵氏就来了。连守信找连老爷子,他们才连守信要开早点铺子,就忙着,看有能帮的上忙的。
都是勤劳惯了的人,不用人说,眼睛里就有活计。连守礼拿了笤帚,和元坛一起打扫,赵氏就将另一个灶下的火也点起来,帮着张氏烧水。
“爹还没来?”张氏问。
“爹和老四一起去请里正他们了。”赵氏就道。
很快就烧好了两锅热水,张氏、赵氏、连枝儿、连蔓儿和连叶儿都拿起抹布,门窗、桌椅板凳、灶台上下,将能擦的地方都擦了一遍。
连蔓儿又叫了小七和她一起,仔细查看屋里的桌子和长凳是不是能用,并清点数目。他们租借的就包括这些,一会要在合约里写明才好。
“这些桌子和长凳怕不够吧?无小说网不少字小坛子,还有碗筷啥地,在哪那?”连蔓儿就问元坛。
“都在后面库房里,我跟师父说一声,给你们搬。”元坛道。
元坛就跑去和善远说了,善远又叫了两个和尚,打开库房,将些桌椅板凳、碗筷等什物都搬了。
连蔓儿就挑完好的留下,清点了数目,交给赵氏等人去擦抹清洗。
等到连守信、连老爷子和请的人陆续到来的时候,这三间门房已经被连蔓儿他们收拾出来了。
大间里的桌子、凳子摆放的整整齐齐,中间留下人通过的空间。灶间靠墙依次摆放好了水缸、菜板、面案,旁边是叠放在一起的木桶、木盆,再旁边是洗的干干净净的几盆碗筷。然后是小间休息室,炕上已经铺上了五郎刚从家里带来的一床褥子,旁边还摆了一张矮桌。地当间摆了一张方桌,旁边放了四张带靠背的木椅子。靠墙的位置还安放了一张高几,上面被连蔓儿放了一个胖墩墩的粗瓷瓶,是她在和尚们送来的杂物中挑出来的。
有限的条件,能布置成这样已经很不了。连蔓儿对布置的房间,感觉比较满意。
“可惜没有花。”连蔓儿自言自语地道,如果有花,放进瓷瓶里养着,给这个屋子增添一点优雅的美感,那就更好了。
“再过几天就能有。”元坛是个热心肠,忙前忙后,跟忙他的事似地,“庙后面有腊梅,就是还没开花,花骨朵都没几个,得再等几天。”
“是吗不跳字。连蔓儿有些惊喜。
“蔓儿,你要摆花啊。”连蔓儿和元坛,被走进来的连守信听见了。“我咋看这个不像花瓶,好像是腌鸡蛋的坛子。”
连蔓儿黑线,心想,她这个爹就不能不这么老实吗,就不能不总说实话吗?
连守信说完话,还哈哈笑了起来,完全没感受到连蔓儿的怨念。
“这个位置好。”张氏也走了进来,站在高几前上下打量了打量,“咱正好请个财神,摆在这。”
对啊,财神,连蔓儿的双眼立刻亮了,她没想到,开买卖铺子,最需要的就是财神。
“是该请财神。”连蔓儿点头。这时候,她的脑子里竟然完全没有想到迷信这两个字,而且也将要插花的事忘了个干干净净。
连守信是来和张氏商量准备饭菜的。
“这个时候准备哪来的及。”张氏就道。
“那可咋办?”连守信听张氏这么说,就有些着急。
“爹,你别急,我娘和你闹着玩那。”连蔓儿就笑了起来。
“……多亏蔓儿给我提醒,在庙里,还有善远师父一起吃饭,不能动荤腥。这素席咱可做不好,刚才我们找人捎信给悦来酒楼的武掌柜,让他给送一桌素席来。”张氏道,“我再煮一锅米饭,蒸上些馒头,就够了。”
“还是你们想的周到。”连守信笑道。
……
请来的客人都聚集在善远老和尚的禅房里,连蔓儿就跟了连守信,看写合约。合约由连老爷子执笔,写清楚了租期为一年,每月租金一串钱,租借的内容包括土地庙的门房三间,另外还有桌子、长凳、木盆、水桶、大海碗、中碗、竹筷等什物各若干。立约的双方,连守信和善远在合约上签字画押,然后是里正、连老爷子几个人作为旁证也在上面按了手印。
合约签好了,连蔓儿就先拿出两串钱来,算是预付的租金。
少顷,酒楼里的伙计送来素席,众人用过了饭纷纷散去。
休息了一晚,连蔓儿一家就忙碌起来,早点铺子里还需要再仔细收拾收拾,还要去镇上买酒晃,买面和猪骨、猪肉。纷杂的事情太多,一家人直忙到将近半夜,第二天,天还没亮,他们就又起来开始忙碌。
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冒出头来的时候,连蔓儿打开了早点铺子的大门。
连记早点铺子正式开业。
二更,求粉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1...7374757677...4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