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重生小地主 第一百七十四章万事开头难
??费章节(12点)
连记早点铺子开张这一天,是个大晴天。连蔓儿将早点铺子的大门打开,就看见外面已经有了些人。有些好奇心重的人,正往这边张望。
早点铺子的门首,高高地悬挂着一个大红的幌子,正随着风轻轻摇摆。她们这是早点铺子,只供应馒头、包子和汤粥,所以只挂了一个没穗子的幌子。
正门上方还悬挂着一块长方形木匾,现在正用红绸子包裹着。
一家人从铺子里鱼贯走出来,五郎和小七一人举了一挂红纸包的鞭炮,听连守信说一声时辰到了,连蔓儿早就准备了火折子,立刻将鞭炮点燃,然后捂着耳朵跑开。
就听得一阵噼里啪啦的炸响,红色的纸屑被炸飞起来,然后又像天女散花一样散落在地上。同时,王幼恒将木匾上的红绸子扯开,露出木匾上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连记。
这是昨天连蔓儿去镇上,请王幼恒给写的字。王幼恒他们是要开早点铺子,干脆就赠了这块匾,当天就请镇上的匠人赶工赶出来,挂在了早点铺子的门首。
这一番热闹,不仅吸引了行人,还将周围一些早起的住户都吸引了。
连蔓儿将灶间的窗户打开一扇,将馒头、包子、稀饭和肉汤一一摆好,香气顿时飘了开去。连守信带着五郎和小七在门前招揽客人。
连蔓儿就忙请了王幼恒进到里间,端了一盘灌汤包,一碟炸花生米、一碟香油拌酱菜瓜子,一碟凉拌酸辣豆芽菜,还有一碗加料特浓的大骨萝卜丝汤摆在桌上。
“幼恒哥,尝尝我家的早饭。”连蔓儿将碗和筷子递给王幼恒。
王幼恒本来要告辞,被连家人给留了下来,让他一定吃过了饭再走。他特意一大早,给连家的早点铺子剪彩,连家人都感动在心里。他们不会说动听的话,甚至也拿不出山珍海味来招待他,但却将这份情意深深记在心里,简直将王幼恒当做自家人看待了。
王幼恒也感觉到了,因此也不再和他们客套。
“蔓儿,你去帮忙吧,不用照顾我。”王幼恒道。
“好啊,幼恒哥,你多吃些。”连蔓儿给王幼恒夹了一个包子,就笑嘻嘻地出去了。
外面的情形并不是很好。
很多人在外面张望,却犹豫着不肯往铺子里走。对刚开张的铺子,大家都持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叔叔伯伯们,”连蔓儿看见有几个人靠着墙根啃干粮,就忙笑盈盈地招呼道,“外面冷,进屋子里歇歇脚,暖和暖和,有热滚滚的骨头汤,一大海碗只要一文钱。”
“热稀饭一碗也只一文钱,还送一碟咸菜。”五郎也跟着招呼道。
暖融融的屋子,热滚滚的汤,一文钱的花费,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有第一个人进屋,就有第二个人跟进来。第一碗飘着翠绿的葱花和诱人的油花的热汤端上来,那香气顿时在屋子里飘荡开来,真的只要一文钱
干巴巴的干粮磨着嗓子眼,嘴巴和胃都在叫喧着,一文钱啪地一声拍在桌子上。
并没有太久,屋子里就坐满了,大多数人要的是汤和稀饭。
连蔓儿没有气馁,万事开头难。一碗碗的大骨汤和稀饭端出来,一文文钱收进木匣。有的人喝完了汤也不急着走,贪恋着屋子里的温暖,连家人都是笑脸相待,并不往外撵人。这些人也是有事要去做的,他们并不会坐在这里太久。
终于有人买三和面的馒头了,连守信亲自端了馒头出来,少不得将这馒头的特点说了一番,不只是给买的客人听,也是说给屋子里所有的客人听。
“好吃,顶饿,价格实惠。”
不需要太多的溢美之词,只要每句话都正和上客人的心意,就足够了。
一批客人走了,又有一批客人来了。
连蔓儿挨着烧火的连枝儿,坐在小板凳上,膝盖上放着一个木匣子,扒拉着里面的堆的厚厚的铜钱。和她预想的差不多,第一天开业,大骨头汤和稀饭卖的最好。大骨头汤已经卖了三锅,稀饭卖了一锅,三和面的馒头卖了差不多两笼屉。
至于灌汤包,还没开张。
太阳已经高高地升起来了,用连蔓儿前世的钟点来计算,大约是早上九点钟的样子,吃早饭的大批人流已经了,外面店面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再过一会,他们的店面也就该关门了。
连蔓儿叹了口气。
“叹啥气,”张氏端着两个空碗走,“嫌钱挣的少啊?这比我想的好多了。我昨个一晚上都没咋睡,就担心今天啥也卖不出去。”
张氏的脚步和声音都是轻快的,她对今天的收益是满意的。
“你母亲说的对,这得慢慢来。”连守信也走道,“肯定比今天还强。”
连家人简单地分了工,连守信、五郎和小七主要负责跑堂,张氏和连枝儿主要就是在灶间看火,至于连蔓儿,除了负责联络,她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抱着钱匣子,将钱看好。
连蔓儿张氏和连守信说的话都对,只是,在菜单上加上灌汤包,可是她大力推荐的。灌汤包卖不出去,她觉得太没面子了。
“哎哟呵,这里啥时候冒出个小饭馆来。”踢踢踏踏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停在窗户外,一个大嗓门粗声粗气地道。
连蔓儿忙站起来,推开一扇窗户,就看见三个人正从马背上下来,找地方拴马。三个人穿着绸缎外袍,头上戴着皮帽子,脚下穿的是半高筒的皮靴子。
有钱人
连蔓儿的眼睛顿时亮了。
“爹,哥,你俩赶快去把人给请进来。”连蔓儿忙回头对连守信和五郎道,“别跟他们说咱们卖馒头,让他们买包子。”
其实连蔓儿多虑了,这样的客人是不会吃他们那个顶饱的三和面的馒头的。
连守信和五郎跑出去,将三个人迎了进来,请到一张桌子旁坐下。
“新开的铺子?都有啥吃的?”依旧是那个大嗓门。
连蔓儿转了转眼珠,用手指戳了戳旁边站着的小七。
“好像是上次在杂货铺遇到的人。”连蔓儿道。大嗓门的男人是他们上次替周氏打酱油,在斜对面的杂货铺看见过,那时候他就买了很多,似乎还嫌杂货铺的好少。
“嗯,我也想起来了。”小七点头。
“刚出锅的灌汤肉包,两文钱一个,保管好吃,还有大骨萝卜汤,一文钱一碗。”连守信在向客人介绍铺子里的吃食。
“这小地方有啥好吃的。”一个长脸的男人有些懒洋洋地道
“刚才就该在镇上吃了。”另一个矮墩墩的胖子道。
看来这几个是走到这里饿了,心血来潮,想尝尝小铺子里的。
“就是吃个热乎,不想再往镇上跑了。掌柜的,先上几个包子,一人再来碗汤,要是好吃,大爷有赏。”大嗓门的男人道。
连守信和五郎走回灶间来,连蔓儿已经准备好了两盘共十个包子,并三大碗大骨汤,还有一碟用香油拌的酱黄瓜,一碟酸辣豆芽菜,一碟油炸花生米。
连守信愣了一下。
“咸菜是送的,豆芽菜一文钱,花生米两文钱。”连蔓儿简单地道。这是早上单独给王幼恒预备的,还有些,正好给这三个客人送去,也能多赚几文钱。她看得出,这三个人,是舍得花钱的。
连守信和五郎用大托盘将都端了出去,连蔓儿有些紧张,走到门口,掀开帘子的一角往外面张望着。
“还挺有眼力劲儿的。”大嗓门的男人看见连守信还端了几碟干净的小菜出来,似乎很满意。
“这包子还不”这是长脸的男人咬了一口包子后说的话。
“是吗,我也尝尝。”另一个男人也去夹包子。
连蔓儿松了一口气,刚才被打击到的自信缓缓回归了。
“蔓儿,再来两盘包子。”五郎端着空空的托盘走进灶间,对连蔓儿道。
还真能吃啊,连蔓儿几乎笑了出来,开店的不怕大肚汉,客人越能吃越好。
连蔓儿快手快脚地又捡出十个包子,递给五郎端了出去。
…………
连记早点铺子关门的时候,已经接近晌午了。一家人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都聚到休息的小间里,盘点今天的收入。
因为开业第一天,他们准备的并不是太多。三和面的馒头准备了八十个,灌汤包五十个。
三和面的馒头卖掉了六十个,灌汤包卖掉了四十个。其中那三个男人吃了二十个,还打包了十个,后来又来了两个客人,买了十个。那三个男人临走的时候还说会继续来吃,让给留着包子。
馒头和包子都有剩,现在这个天气,是可以留到,继续再卖。可连蔓儿没这个打算,新出锅的和隔夜的,味道还是不一样的。她宁愿亏些钱,也绝不愿意污了口碑。
馒头和包子,他们会吃掉。
骨头汤和稀饭比预想的卖的好,尤其是骨头汤,卖了整整三大锅,稀饭也卖了一锅。
连蔓儿数着木匣子里的铜钱,数出一百文钱,就交给张氏,用线串起来。钱匣子里一共是二百零六文钱。
“去掉米面、大骨头、萝卜、肉,柴禾的钱,还有今天的租钱,”连蔓儿仔细计算着成本,脸上露出了一点惊讶的表情。“今天咱们挣了九十六文钱”
先送上一更,求粉红,晚上争取二更。打个滚,请大家的粉红再给力些吧,握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重生小地主 第一百七十五章工资--家规
??费章节(12点)
二更,求粉红
当连蔓儿报出这个数字的时候,一家人先都是一愣。他们对这个数字,有些不敢。
“蔓儿,你没算?再算算,不能这么多吧。”连守信有些激动地道。
“爹,我已经算了两遍,没的。我还把剩下的馒头和包子本钱都去掉了,是九十六文钱,没。”连蔓儿确认道。
一家人顿时眉开眼笑起来。这个收入,有点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了。连蔓儿也有些小小的惊喜,她本来以为第一天开业,有四五十文钱的收入就是顶天的了。看来,她对于早点这个行业还是不够了解。
“这还是第一天,以后来山上干活的人多了,那咱的早点铺子,得能挣多少钱啊……”连守信搓着手道。一天净赚九十六文钱,在他看来,是非常高的收入。
张氏、五郎、连枝儿和五郎都热烈地议论起来,那买了二十个包子的三个男人,似乎是山上工程的监工。他们在店里吃饭的时候,谈到山上的工程。原来山上不只是要修一座庙,还有其他的工程,包括宅院、园林等。
整个工程修好之后,将赐给沈家,属于沈家的私产。只有那座庙对外开放,招待香客。
连蔓儿还在仔细地核对着账目。
“大骨汤和稀饭少收了两文钱。”连蔓儿抬起头,打断一家人欢乐的气氛。她一直有数着端出去的大骨汤和稀饭的数量,而这两种吃食的钱也是分开放着的,是为了计算各种吃食的利润方便。现在她查出来,收的钱和端出去的碗数不一致,有两个人没付钱。
果然,跑单这种事古今皆有。
负责跑堂的是连守信、五郎和小七,三个人无愧是父子,做了一模一样的动作:皱眉、摸头。
“……肯定是最忙的那阵儿,好像有一个小个子,他没看见他给钱,我看他长的挺老实的,还以为他把钱给咱爹了,我没看见。”五郎想起那时候的情形,有点沮丧。
至于另一个跑单的,他们三个人都没印象。
社会风气使然,这个时候的人大多数都是诚实厚道的。但是无论在时候,也总免不了有喜欢占小便宜,滑头的人。连守信他们没有跑堂的经验,出现这样的事也算是意料之中。
他们还需要磨练,只少收了两文钱,这个成绩算是不的。
“以后人肯定更多,爹,你们应该分好工,定好哪几张桌子由谁看着,钱由谁收,这样就不容易乱了。”连蔓儿提议道。
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叠和遗漏,减少跑单的现象。
连守信、五郎和小七都点头。
连蔓儿将数好的钱又都放进钱匣子里,然后将记录出入账目的册子放到一边,又拿出一个用棉线订好的册子。
“今天这两文钱,要从你们的工钱里扣。”连蔓儿道。
“扣钱?”
“工钱?”
一家人的眼睛都睁大了,有些不理解连蔓儿说的是。
连蔓儿心里偷笑。
“爹、娘,我是这么想的。”连蔓儿就将的想法说了出来。
她的想法,说起来也很简单,他们都为这个早点铺子付出了劳动,虽然都是自家人,工资,也就是工钱,还是要算的。这是奖赏、激励大家的劳动积极性。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每个人每天挣多少钱,都记在这个账册上。按日子发给大家。”连蔓儿就拿起册子给大家看,每一页纸上,分别是他们一家人的名字。“干活拿工钱,以后谁要是想买,就花他的钱。
一家人都不,对这个形式,他们太陌生了。
“这个钱也可以不领,就存在账上。”连蔓儿看大家是这个反应,又继续解释道,“娘,以后你就可以不给我们零花钱了。
连守信和张氏对视了一眼,说心里话,他们对连蔓儿的这个提议,是不以为然的。一家人,还领工钱。可是听到连蔓儿说到最后,夫妻两个心里都猜,这是连蔓儿几个孩子要存零花钱。
家里有了钱了,张氏心疼孩子,又手松,几个孩子要买,她都很痛快地掏钱。
“那行,我和你爹的不算,就给你们四个发工钱。”张氏和连守信商量了一下,就点了头。孩子们大了,手里是该有几个钱。而且孩子们都懂事,也不怕他们会乱花钱。
“要发工钱,当然大家都发。”连蔓儿就道,“那咱每个人的工钱咋算?”
这个问题也不难,首先张氏和连守信是两个主要的劳动力,然后是连枝儿和五郎,再然后是连蔓儿,最后是小七。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张氏和连守信的工钱是每人每天五文钱,连枝儿、五郎和连蔓儿是四文钱,小七最小,能干的活最少,在征求了他的意见后,决定给他每天三文钱。
“那、那等我再长大点,要给我加工钱。”小七忽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爹娘和哥哥、。
大家伙就都笑了。
“行。”连蔓儿忍笑,“你每天多吃饭、多干活,很快就能长大的。”
小七重重地点头。
连蔓儿提起笔,在账册上记下了第一笔。
“今天这两文钱,咋扣好?”连蔓儿又问。
小七就有些紧张,他只有三文钱,如果扣了,就更少了。
“就扣我的吧。”连守信道。
“别光扣爹的,扣我的吧。”五郎道。
“……”小七哭丧着脸,“扣、扣我的吧。”
“爹,哥,那就每人扣你们一文钱。”连蔓儿在账册上写了几笔。她目前能写的字不多,因为早就打算要记账,所以针对性地学了一些字。“小七今天就算了,可要注意。再亏钱,连你的也要扣。”
“嗯,嗯。”小七逃过一劫,欢喜地点头,表示他记住了。
“那,现在发工钱。”连蔓儿先数了三枚铜钱,递给小七。
小七接过钱,在手心里握了一会,又递还给连蔓儿。
“二姐,我的钱你帮着存着,行不?”小七和连蔓儿商量。
“行。”连蔓儿答应道,“你存了多少,我都给你记着,你要是用钱,就来我这领。”
“嗯,嗯。”小七连连点头,钱存在连蔓儿那,他放心。
连枝儿和五郎也没接钱,他们也让连蔓儿帮他们存着,连蔓儿都答应了。连守信和张氏就说他们还是不要工钱。
“爹,娘,工钱还是算给你们,也存在我这。”连蔓儿道,“以后谁要是没来干活,打坏的,就从工钱里扣钱。”
连蔓儿将他们几个人的工钱单独放起来,又将账本和钱匣子都收拾好。
“那现在咱们每个人都有工钱了,剩下每天挣的钱,除了每天的花销,就是咱公中的钱。这个钱咱都存起来,以后好买地。”连蔓儿就道。
大家当然都没有异议。
“那以后,咱们每个人要有花销,只能花个的钱。”连蔓儿又道,“公中的钱没有大事,不能动。就是动,也得咱一家人都同意,才能动。”
连蔓儿准备了三本帐,一本是早点铺子的进出账目,一本是他们的日常开销账目,另外一本就是每个人的收入账目。她记这些帐,说这些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以后的事情也表明,她这么做,真是非常英明的决定。
“爹、娘、姐、哥、小七,你们都同意不?”连蔓儿挨个问大家伙的意见。
每个人都点头。
“咱蔓儿是个过日子的人。”张氏很欣慰。
连蔓儿又再问了一次张氏和连守信。
“爹、娘,你俩不反对吧?无小说网不少字”
“不反对,我们赞成。”连守信道。
“那大家伙都听见了,就这么定了,以后可谁都不能破例。”连蔓儿又钉准了一句。
“这就是咱家的规矩,谁也不能坏了规矩。”连守信道,颇有一家之主的气势。
“对,家规。”连蔓儿点头。
…………
晌午饭,连蔓儿一家也没回老宅子,就在早点铺子里吃的。有现成的三和面馒头、灌汤包子,还有汤,张氏又炒了一个土豆丝,大家围坐在桌子旁,饱餐了一顿。
吃过晌午饭,他们就将铺子的门窗都关好,上了锁,这才回老宅子来。
连老爷子正在院子当间站着,手里拿着旱烟袋,一口接一口地抽,似乎有烦心的事情,看到他们了,就问生意样。
“今个儿是第一天,还行。”连守信道,他以为连老爷子是担心他们的生意。“爹,你放心。有山上的工程,这铺子就是辛苦点,亏不了钱。以后山上人多了,就更好了。”
“那就好,那就好。”连老爷子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你们都了,铺子里没留人?”
“门窗都关好了,我还让小坛子帮着留心些。没事的,过一会,我们还得去。”张氏就道。
“爷,外面冷,你还是回屋歇着吧。”连蔓儿就道。
“嗯,我就是出来走走,这就。 老四啊,你们开个铺子不容易,要是需要帮忙,尽管说。”连老爷子扭过身,又停下来对连守信道。
二更,扭动求粉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重生小地主 第一百七十六章蒸蒸日上
??费章节(12点)
在连守信眼中,连老爷子是个热心的人,对连老爷子这样的问话,他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爹,暂时还忙的开。孩子们都懂事,啥话都能帮着干点。爹,你就歇着去吧,等我那真要帮忙了,我再和你说。”连守信道。
“那……好。”连老爷子迟疑了一下,就没再说,迈步回上房去了。
连蔓儿一家人回了西厢房。
“咱爹好像有啥心事。”连守信后知后觉地道。
连蔓儿爬到炕上,感觉炕是温热的。连蔓儿觉得有些奇怪,他们天还没亮就去了早点铺子,家里根本就没烧火,炕会是热的?
张氏也发觉了异样,就转身去了外屋,这才,自家灶里的灰还有没完全熄灭的火星,再揭开锅盖,里面是冒着热气的水。
“肯定是你三伯娘她们。”张氏满脸的笑意走,“怕咱屋子里冷,还替咱烧了一锅的热水。”
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两好并作一好,这才是人与人相处的正道啊。连蔓儿叹了口气,与周氏相处久了,真的会让人忘记,正常人之间是应该样相处的。
母子几个就说连守信、赵氏和连叶儿好,无意识地将连守信的感叹给忽略了。
“咳咳,”连守信干咳了两声,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他身上,这才又说道,“咱爹是不是放心不下咱,刚才特意等咱?”
“老爷子是好人,怕咱做买卖亏钱,还怕咱忙不……”张氏说到忙不,似乎想到了,一下子卡了壳,没再往下说。
连蔓儿眼珠转了转,也想到了上次他们开作坊,周氏想让何氏和连秀儿进作坊干活的事。
连蔓儿没那么天真,她不会认为开一个早点铺子就是简单的做早点,然后等着人来买。比如说,昨天写合约,还要请里正和村里的村老们来吃饭。他们开的早点铺子,似乎不关别人的事,但是现实中,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请了里正和村老们,就是获得他们的认可,获得了他们的认可,也就等于获得了村中大多数人的认可。
这样,即便有人想生事,他要挑衅的就不仅仅是连守信这一家人。
请连老爷子,这也不仅仅是因为孝道。连老爷子在村子里有人缘,而且还有一定的威信,虽然是孤姓,却也算是村老中的一员。他还是连家的大家长,将事情和他沟通好了,就表示连记获得了整个连家的支持。
连蔓儿并没有奢望连家会如何如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只要表面上大家和气,暗地里少搞小动作,就足够了。
连守信看着张氏和几个孩子都露出了“原来是这么回事”的表情,他也猜到了大家现在都在想,就有些尴尬。
1...7475767778...4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