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甲青
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没有自由,天天被人逼着干活。
但是对于能吃上饭,不用被冻死,不足之处可以忍受。
当然也不是人人都这般想,那些贵人头人肯定就不会这么想,于是他们就死了,要么被抽死了,要么被砍死了。
死了也好,死光了,就没人再让他们违背汉人的意思了。
冯土鳖自然不会了解这些胡人的心思,他要的只是这些胡人听话就成。
蜀汉之庄稼汉 第0195章 值多少钱?
给族里的头人干活也是干,给汉人干活也是干,普通的氐人觉得,这并没有多大的不同。
反正不都是为了填饱肚子么?
当然啦,看到自己的族人死在汉人的手上,那些氐人要说没有一些兔死狐悲的伤感,那也是不对的。
只是这点伤感在每次看到汉人明晃晃地兵器时,在每天能按时吃饱饭时,都会情不自禁被抛在脑后,时间越久,就越想不起来族里死了多少人——反正族里哪一年不死人?
就和木兀哲一样,这个时候如果再叫他回到深山里去放羊,他一样也会犹豫不决。除了不能随意处罚那些羊奴,不能高高在上之外,这里哪一点不比深山里放羊好?
如果他是个有野心的人,自然就不会有这种犹豫,可是有野心的人怎么可能举全族投了汉人?
当个头人又如何?像他这种小部落,指不定哪一天就被人吞并了,到时不要说自己会有可能成为羊奴,到时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何必呢?
再说了,就算是依附了汉人,也不是没有出头的机会,今天那个美思子,就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出头的人。
所以木兀哲此时也挤在人群里,看着场中的那十一个族中女子,他想看看,汉人究竟会不会兑现承诺。
虽然织布的技术含量要比纺纱高,可是织布的速度却要比纺纱快。
美思子是第一个完成操作的人,毕竟用来做试验的羊毛线不是太多。
经过最开始的紧张后,她已经进入了状态,手中很是熟练地接线打结,眼看着线快要完了,想要再拿起一个纱锭,这才发现发现已经没了。
于是织机慢慢地停了下来,美思子把织机上的布抱起来,起身走到冯永面前,弯腰说道:“大人,已经织好了。”
“兄长,她怎的叫你大人?你何时有了这么一个女儿?”
赵广正站在冯永旁边,听到美思子这么称呼,很是惊异地叫出声来。
“你给我滚!”冯永恼怒地把赵广踢开。
胡人能认得多少汉语?
在他们的认知里,大人的意思就是最大的人。
连族长都只能叫主人,他们怎么敢和放长抢主人这个称呼?
所以只好退一步,叫冯永叫大人,意思就是他们眼里最大的人物,没毛病。
再说了,冯永掌握着他们所有人的生死,是他们的爸爸,更没毛病。
“给我看看,”冯永伸手接过美思子递上来的布匹,虽然只有一尺多,但却比想像中的要重,因为很是厚实。
冯永低头很是仔细地观察,走线疏密虽然比不过后世那般均匀,但也勉强看得过去。关键是这个毛线按冯永的要求,尽量用粗毛线,所以孔眼要稍微大那么一点点。
“也就是勉强能用。”
冯永叹了一口气,完全没有后世那种美观,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厚,如果做成衣服,想来肯定是能保暖的。
比起第一次织出来的那种白中带黄的布匹,其实这一次已经好看了不少,至少不会是那种黄不溜秋的模样。
可是冯永看惯了后世色彩丰富,工艺精细的衣服,怎么可能看得上如今这种初级的布料?
“兄长,这布,看起来比当初厚实不少!”
李遗走上来,伸手摸了摸,惊喜道。
“颜色也白了不少。”
王训也跟着围上来,眼中带光,“好东西!”
“嗯,当然是厚了不少,我特意叫她们把线纺得粗一些,这样一来,冬日里穿上,能暖和不少。”
冯永随意把布匹丢给李遗,让他们自己看去,同时解释了一下为什么比以前织出来的布要厚的原因。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经过改良的脚踏式织机,动力也强上不少,可以承担起织厚布的力度。
没办法,这种布匹,目前估计是唯一廉价而又保暖的东西,原材料也不用发愁。
曹贼管得了境内的胡人,能管得住境外的胡人?
就算他们后面发现了大汉收购羊毛的目的,冯永的牧场估计也搞得差不多了,所以根本不用有原材料方面的担心。
“你们说,这样的一匹,能卖多少钱?五百钱可以吧?”
冯永问道。
“五百钱?”
被一脚踢开的赵广又挤了过来,正对着加厚型布匹又摸又赞,听到这么一句,惊叫起来:“怎能卖此等价格?”
再看看李遗和王训都是一脸赞同赵广的说法,不太了解下当下行情的冯永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那你们说,是多少?”
说来也是,这羊毛织成布匹,除了极低的羊毛收购费外,也就是要给织工们一些吃的,连人工费不用算,卖五百钱,估计有点贵。
“至少千五百钱,还须是五株钱。若是用粮谷来换,倒是可以便宜些,但少说也得一石换一匹。”
本就是世家子的李遗对这个最是熟悉,脑子一下子就转过来,开口就报出价格。
卧槽!
冯土鳖一下子就瞪大了眼:“多少?怎么这般贵?”
他原本以为,自己开的价格已经够高了,没曾想这几个小伙伴,竟然比自己还要心黑,直接提出三倍的价格。
“不贵啊兄长!”
李遗把手里的布匹递给赵广,凑过来低声道:“这布匹,天下仅有兄长能制得出来,又是冬日里的保暖之物,这看起来可不比那裘衣差多少。”
“兄长想想,一件裘衣价格上万钱,那是往少里说。莫说是家里有些田地的人家,就是那锦城的大富之家,家中又有几人能穿得上裘衣?”
“这布匹就不一样了,既能保暖,又能让那些小富之家穿得起,这价钱,刚刚合适,正好!”
你说得好有道理哦,我竟无言以对。
冯永无语地看着眼中闪着兴奋光芒的李遗,心想这小子估计想这事想好久了,不然不会一张嘴就说出这番话来。
其实这布匹比裘衣差了不少好吗?只不过这时代,冬日里能保暖的衣物原本就极少,所以能大批量生产的羊毛布就显得极为可贵起来。
冯永摸了摸下巴,眼中不知道在想什么,嘴里说了一句:“那文轩你说,如果这么厚的一匹布,拿去跟胡人交换的话,能换多少牛羊?听说胡人那边,冬日里可冷了。”
李遗听了,眼中兴奋之光更甚,声音有些颤抖:“这可不好说,但若是一匹布换不了五只羊,或者一头壮牛,那就是亏了。”
蜀汉之庄稼汉 第0196章 第一代厂妹
亏个屁!
根本就是看多赚还是少赚的问题好伐?
不过在李遗看来,赚得少就是亏了,这种思想,很是先进啊。
冯永想了想,叹了一口气,“终是没有门路,而且还得先供着汉中,此事以后再说吧。”
“兄长要是当真考虑此事,也不是没有办法。”
李遗继续压低声音说道,“只是此时不是说话之地,待会寻了机会,小弟再与兄长细说。”
美思子不知道那几个大人在那里嘀咕着什么,她站在显得有些孤单,眼睛偷偷地瞟了几下,却发现根本没人看她。
心里原本有些担心,也不知这回表现如何?
不过看到几位小大人都是一脸的喜色,又不禁微微有些高兴,看起来,不像是坏事。
这时,纺车那边的羌女们也开始有人停了下来,捧着一个纱绽走上前来,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话说道:“大人,已经做好了。”
“嗯,不错。”冯永接过来,掂了掂,随口赞了一句。
这个就不用细看了,改进了纺车,却没有能让它发挥出全部的功效,织工们的技术有待提高啊。
“这纺车,当真是快捷!”李遗的情绪还未平定下去,又接过冯永递过来的纱锭,翻来覆去地看,好像当真是一件稀罕物一般,“往日里一日能得一锭,已是难得,没曾想此时不到半日,就得一锭,妙啊!”
“好啦,美思子,你这回的表现很不错,布织得很好。”冯永看向一直等候在旁边的美思子,很是和蔼地说道,“今日回去后,好好给自己想一个姓名。到时候告诉我一声,我给你上个户籍。”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美思子终于得到了冯永的承诺,当下连忙趴在地了磕了几个响头。
上了户籍,就算是汉人了,再也不是粗鄙的胡人,再也不用看头人的脸色行事,自己就是自由的了——估且算是自由吧。
虽然她也明白,就是得了自由,她一样也离不开这里,不然要么是饿死,要么就是重新沦为奴隶。
但至少在这附近,在眼前这位大人的管辖范围内,她就是自由的,比以前那些族人要高贵。
“好了,散了吧。”
看着那些羌女们都先后完成了操作,冯永对这次的演示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个时代的第一个纺织厂,看来很快就可以成立了。
而美思子她们,就是第一批厂妹。
“兄长,给那些羌女上了户籍,难道就不怕……”
李遗看着那些羌女散去,这时才开口说道。
“怕什么?怕她们跑了?”
冯永笑笑,不以为意地说道,“别忘了,还有五年的契约呢。”
冯永也不是滥好人做好事。
虽说是给那些女织工们上了户籍,可是却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签一个五年的契约,干完五年,留下离去自由,不强求。
“可是五年后呢?”
“五年后?”
冯永看了一眼李遗有些着急的神情,意味深长地说道,“五年后,要是她们当真选择离开,我还真是佩服她们的勇气。”
后世都说打工苦,可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厂妹?
特别是在九十年代的粤省,多少人涌到那里打工?
因为在工厂里打工,就是再苦,那比得上家里苦吗?
当然啦,到了后面,全国的经济都起来了,这种现象才少了。
可是只要存在工业区,厂妹就不会消失,从工厂拿工资,总比从家里的那几块地刨食要好得多。
同等道理,只要冯永能保持他手上厂妹的生活水平比普通百姓高,那么就算是给了羌女们自由,她们一样也会主动留下来。
被逼着干活的奴隶哪有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而干活的人工作有效率?
再说了,奴隶有个屁的活力?身心都属于奴隶主,只需要给一口饭吃就成,看起来虽然很美好,可是那也只是对奴隶主美好,对社会一点用处都没有。
自由民就不一样了。
虽然要给工资,这年头的工资基本都是米粮,冯永甚至打算自己印点粮票,直接发出去当工资算球。
到时候就让他们拿着粮票,要么在纺织厂里换粮食也行,要么去食堂里换一天的吃食也罢,都是可以的嘛。
日子久了,吃得饱了,就想穿得暖,就想住得好,就想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甚至想要个女人或者男人,让自己的生活更愉悦一些,这是正常的人类需求发展,根本不用冯永去推动。
到了那个时候,自然就有些心思活络的,会想着攒下些粮食,或者粮票,再去换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最初级的经济交易。
没有经济交易,哪来的繁荣?怎么提高人们的积极性?
这个时候,冯永就可以再次出手,他们想要什么,就卖什么,反正都是左手出右手进,自己又不亏。
难道只有完全属于奴隶主的才叫奴隶?
没有生产资料,没有生产工具,离开了冯永他们就会重新变成他人奴隶的厂妹厂仔们,难道就不是一种变相的奴隶?
当然啦,随着以后厂妹厂仔们的持续努力,最终还是会有人摆脱这种完全依附的关系,但真到了那个时候,冯永一样会高兴。
蜀汉最缺什么?
人口。
等这些人当真到了能离开了纺织厂还能活下去的地步,那基本也被汉化的差不多了。
到了那个时候,那就是诸葛老妖要操心的事,关冯永什么事?
再说了,难道他们还能逃得出大汉?主动回到胡地去牧牛放羊?开什么玩笑?
且不论胡人会不会认可他们,就是他们自己都不可能再去过那种朝不保夕的生活,他们甚至可能连普通汉人的黔首生活都看不上。
好歹也算是吃穿不愁的人呢!
吃穿不愁的,还叫黔首?
那么,只会说汉话,又不会写汉字的汉化胡人,想要再往上爬,唯一的出路,那就只有跟着诸葛老妖去战场博一博了。
好歹会汉胡两种语言,算得上是翻译人才吧?再加上又熟悉地形,混得好一些的,估计也能得个低级小头目啥的。
至于想要安逸一点的,就跟着冯永继续混。
反正第一代的汉化胡人在冯永看来都算是最初级的工业消耗品,走了还是死了他也不心疼。
只有识了字,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的,这才算得上是勉强合格的工人。
这就要从他们的第二代开始抓起了。
蜀汉之庄稼汉 第0197章 人心难测
看看后世那么多的某某职工子弟学校就知道了,当一个厂子的人口基数足够大的时候,可以形成一个半封闭的自我循环体系。
这样可以产生更多的黏性,留下更多的人。
有多少职工子弟是走了自家老子的老路?顶了自家老妈的岗位?
这个道理后世一眼就能看明白,在没有经过工业大浪潮洗礼的古代,是很难凭着想像而推理出来的,李遗有担心也是正常。
再说了,不会用羊毛纺出羊毛布的牧人算什么好胡人?
冯永搞这些个贮青料塔,又用不着他们到处逐草放牧,抱着青料放到牛羊面前这种事情,傻子都能做。
学点其他的手艺,不吃亏,对吧?
职工子弟嘛,首先要教他们学会基本常用字,大概三千字左右。
然后再掺合基础数学,加减乘除和四则运算。
这是小学六年所要学的东西,压缩一下,三年学完,学不会的就是淘汰品,滚去给老子放羊。
后面再搞点纺织有关的东西,比如说,如何制作纺车织机啊,如何纺线织布啊,男女不限,有兴趣学哪个就学哪个。
反正胡人嘛,可能以后还会有僚人,最多再加点黔首子女,礼法还要求不到他们。
礼不下庶人,只要不涉及那些经学典籍,你管我怎么瞎搞?
而且冯永也不打算给他们教那些经学典籍,不但没必要,还容易惹上麻烦。
万一世家一个乱解释圣人语录的帽子扣下来,不死也要脱层皮。
老子就是教他们认认字,再教他们放牧织布,有什么问题?你咬我啊?
教化外之人识汉字,说汉话,让他们像汉人那样,安定地生活在固定的地点,便于管理,那就和教会黔首们懂道理一样,都是教化,是大功劳。
教黔首们识字不就是为了能懂得更多道理?
至于道理是怎么讲的,那就是掌握在世家手里的知识解释权,冯永表示目前自己还没那么大能力去动摇。
不过这其中又要涉及很多方方面面,目前冯永也只是有个初步想法,至于具体的步骤,他还没想出来。
不过管他呢,反正至少还有五年的时间不是吗?
“原来兄长早有谋划?是小弟多虑了。”
李遗舒了一口气,心领神会,自以为已经了解了冯永的想法。
冯永笑笑,也不解释。
那边的王训和赵广正指挥着人把织机和纺车搬回去,关姬则是继续去看着那些羌女,争取让更多的人学会纺织。
几人都很有默契地不打扰冯永与李遗的谈话。
“对了文轩,上回说的那个僚女之事,有消息了么?”
“哦,小弟正要与兄长说起此事,”李遗听了这话,歉然地一笑,“昨日大人倒是来了消息,没曾想今日看到方才的一幕,差点忘了。兄长,此事大人拒绝了。”
冯永脸上自信的笑容一滞。
这个回答怎么和想像中的不一样?
“拒绝了?为什么?”
冯永当下就有些焦急起来,他还指望着僚女过来把他的纺织厂撑起来呢。
看看现在的羌女,冯永已经不抱多少希望了。
学得慢不说,就是把没学会的也塞到厂里,那也不够啊!
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么一个赚钱的行当,不早早想办法搞定,等别人跟风呢?那个时候竞争就大了。
垄断赚钱肯定是最爽的嘛!
“兄长,大人说了,此事不适合我等私自操作,还需得有人牵头才成,不然容易让人拿到把柄。”
李遗低声地说了一句。
“为什么不适合?”
冯永皱眉,老子这是在做好事啊!做好事还能做错了?
“人心。”
李遗吐了两个字。
“人心?这和人心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收……”
冯永猛地反应过来,生生把后面的话吞了回去。
自己果然还是没有完能猜透土著人的想法。
南中战乱是没错,僚女也好,汉妇也罢,活得不如太平犬是事实,可是如果此时有人拿着自己的名义,大张旗鼓地宣扬救她们出苦海,对她们来说是好事,但对上位者来说未必是好事。
古代百姓谁对自己好,就会盲目跟着谁,这对古代那些故弄玄虚的某些上位者来说,就是收买人心。
收买人心这种事情,要么是皇室中人才能做,要么就是准备做皇室的人才会做。
前者理所当然,后者准备造反。
操!
冯永心里暗骂一句,心想古代屁事就是多!
哪像后世,大灾大难的时候,你要是有几十亿身家,捐个几千块试试?
看来这个事情还是自己欠考虑了。
冯永开始反思。
这个事情嘛,自然是诸葛老妖操作起来最方便,可是冯永没打算让他过多地掺和进来。
要不然到了后面,等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能轻易纺出大量的羊毛布,以诸葛老妖的死抠性子,会不会直接来一句:“小冯啊,你看,当初的时候,我好歹也是给了你这么多的僚女,这是多大的支持?你不表示一下?”
你说冯永是表示一下呢还是当作没听到?
以诸葛老妖后半辈子都在为了“兴复汉定,还于旧都”而努力,以致倒在北伐途中的做法,冯永相信他可不会放过这个下金蛋的母鸡。
而且这个表示一下,未必就仅仅是一下。
说实在的,冯永确实非常钦佩诸葛老妖这种纯粹的人,一辈子都能为了一个承诺,一个理想而奋斗。
可这并不代表着他就能无条件地支持。
为什么?因为我比他年纪小够不够?
他十年后挂了,我才多大?
就算我是一只土鳖,那也是一只有理想的土鳖。
我觉得可以有更好地办法,犯不着这么透支生命力,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大汉的。
关键是太过着急了,没成功啊!成功了还可以考虑一下,没成功说个毛?
至于自己的那些后续计划,谁敢保证一心北伐的诸葛老妖有多少兴趣听?
反正要是换了他自己,他就会这么想:我只要知道这个东西能赚钱,能支撑北伐就够了,后面的东西我又没看到,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你先让我北伐了再说!
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以冯土鳖的阴暗心理,去揣摩那些政治人物的想法,难免有些下作,但却不得不防。
,
蜀汉之庄稼汉 第0198章 反常
不想打扰诸葛老妖,那剩下的人选自然就是皇后了。
张星彩啊……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冯永叹了一口气,皇后,自然没有她妹妹可爱啦!
想当初,冯永给小萝莉送去一件羊毛衣,没曾想她还让关姬带回来一封信,里面的字迹虽稍显稚嫩,可是整封信的字体笔划间,却已经隐隐可以看出柔中带刚的笔风。
那字体,可比冯土鳖这种披着高人子弟外衣的伪文盲好看多了。
里面的内容,就如同当初在冯庄时她与自己说笑时的口气差不多。
什么冯郎君何时回去看看她啦,什么以前给她编的那些草物都干枯了,想让他再给自己编上一些,什么柳哨也吹不响了,什么能不能再给她讲几个故事……
全是以前的点点趣事。
最后还说她专门去打听了一下,知道汉中荒凉,要自己多注意身体。
可是你还是太小了哇!
冯永心里叹息。
“兄长?兄长?”
李遗的叫声把冯土鳖从某种萝莉情结中叫醒过来,“兄长可想到何计?”
“何计?”
冯永茫然地反问了一下,这才想起自己是在和李遗讨论僚女的事情,随口说了一句,“此事,还是得靠皇后。”
“皇后?”
李遗愕然。
“是啊,”冯永理所当然地说道,“这纺织之事,皆是妇人所为,由皇后出面,自然是最好不过。”
“皇后的话,自然是最好。”
李遗咽了一口口水,听兄长这口气,委实太大。
本来自己还觉得,此事只要找少府的人就够了,介时少府的人自然会报上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