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江山微雨
那块木头还是他给找来削的!
江晚晴的手有点颤,张了张口,只憋出一个‘你’字。
容定叹了一口气,似真似假道:“早知人死了才有这待遇,我一定不会拖上七年。”
江晚晴认定了他已经开启嘲讽模式,脸红了又白,白了又青:“你……你以后不准进内殿!”
她别过头,羞得耳朵都红了起来,飞快道:“总之我给你找个好差事,以后你谋划你的路,我走我的,祝你飞黄腾达,心想事成,至于别的……从今往后,我们就不再相干了。”
容定的目光落在她微红的耳尖,那瑰丽的颜色映在他眼中,使那双终年不变的,带着疏远而浅淡笑意的眼睛,变得温暖起来。
他笑着,戏谑道:“早在姑娘认我一声夫君的时候,我已经心想事成了。”
江晚晴深吸一口冷气:“你没完了!”
容定往前一步,她便退后一步。
他只好停住,立定不动,叹气:“姑娘息怒,我绝无讽刺的意思,就连姑娘为何如此反复,居心何在,我都不问。”
江晚晴一怔,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也平静下来:“那我替你安排的差事——”
容定摇头:“这个不行。”
江晚晴距离崩溃的边缘,只有那么一小步:“……为什么啊?”
他手里拿着重生剧本,难道不应该从长计议,暗中谋划怎么把凌昭拉下皇位,然后自己……呃,自己找个傀儡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重新收回皇权吗?
他这个人,仿佛生来就该是操纵棋盘的棋手,而不该是一粒普通的棋子,任人摆布,被人呼来喝去的差遣。
容定薄唇轻抿,笑了一笑:“我记得,很久以前,我同姑娘说过,这普天之下的凡尘俗物,我早已不放在眼里,只一样,前生可望不可求,今生近在咫尺,说什么,我也不会放手。”
江晚晴定在原处,沉默了很久,心里的焦躁、尴尬,慢慢地被散落的灰尘熄灭,她长叹一声,摇了摇头:“罢了。你喜欢被福娃教训,由得你。”
容定柔声道:“不要紧。念在他嫡母的份上,我不和他计较。”
江晚晴抬起眼睛,只觉得和他谈不拢的,转身欲走,想了想还是停下来,回头看他:“你……”
话未说完,容定已经接道:“姑娘的秘密,我不会说。我的秘密,也请姑娘记在心中就好。”
江晚晴看着他,欲言又止,沉默一会,低低道:“你记错了,我没说死了是你的……死了谁的人都不是。”
容定心平气和:“是我记错了。”
江晚晴又看了他一眼,开门出去。
宝儿在外面等了半天,见江晚晴出来,一声不吭向前走,便跟了上去,好奇道:“姑娘,喜冬姐说,太后娘娘这次的人选中,有您娘家的妹子。”
江晚晴还在想着刚才的事,兴致不高:“是,有我五妹和我姑妈的女儿。”
宝儿一向迟钝,却听出了她的意兴阑珊,脑子转了转,想说点高兴的事哄姑娘开心,于是又道:“太子殿下会背圣祖爷作的诗了,这等聪明才智,可不是像极了先帝。”
她自以为姑娘深爱先帝,听到这话会感到欣慰。
不料江晚晴冷不丁止住脚步,脸上无端白了白。
宝儿讶然道:“姑娘怎么了?气色怎这么不好呢?”
江晚晴一听‘先帝’两字就头皮发麻,又觉得自己反应过度,便继续往前走:“……差的远了。”
宝儿心里好生纳闷。
太子这么小的年纪,就能背圣祖皇帝晚年所作的深奥诗文,就这样,比起先帝还是差的远了……在姑娘心中,先帝果然是无人可以比拟的。
她叹了口气,默念两句奈何情深缘浅,人间不许见白头,抬头一看,江晚晴走的越来越远了,急忙跟了上去。
*
慈宁宫,正殿。
李太后手执一卷旧画像,看着图中少女清丽出尘的容颜,即便画像旧的发黄了,依然难掩绝色姿容。
彭嬷嬷换了一盏茶,轻轻搁在茶几上,随意一瞥,讶然道:“这是……这是从前宛儿姑娘的……?”
李太后点了点头,唇角分明向上扬起,偏生又带着几许怅然:“是啊,是那年圣祖爷为太子选妃,呈上的画像之一。”
彭嬷嬷伺候太后多年,岂会不清楚她老人家的心思,不禁劝道:“太后娘娘,都已经过去了。”
李太后低低道:“哀家知道,只是……突然很想看一看。”
彭嬷嬷站在一边,不再出声。
李太后沉默地看了一会儿,便有一滴泪落在画上,她摸出袖中的帕子,抹抹眼睛,笑中带泪:“瞧我,今天本来是喜事,哀家是真替皇上高兴,宛儿选的那几个姑娘,哀家看了都喜欢,以后若有那缘分,定能尽心伺候皇帝。”
彭嬷嬷叹道:“您都说了是喜事……这又是何苦呢。”
李太后心里一酸,视线又朦胧起来:“方才宛儿在这里,哀家忍不住就想起……哀家也不愿想那些伤心事,可这么多年了,就是不能忘记。”
她合上那卷轴,声音透出难言的苦涩:“当时昭儿在狱中,我听说圣祖爷要把晚晴指给太子,那天下着暴雨,我在养心殿外等足两个时辰,他……最终还是没见我。”
彭嬷嬷听她自称我,又称皇上为昭儿,知道终究勾起了伤心事,只是暗自叹息。
李太后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紧紧攥住手中的帕子,似乎想借这个举动,阻挡回忆所带来的灭顶痛楚:“那时我第一次恨自己无能,恨这一生不争不抢,即便不为自己,就是为了昭儿……如果我能更受宠,如果我在圣祖爷心里的分量重一些,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了。”
窗外分明是艳阳天,可李太后心里是冷的,那年的大雨从记忆中袭来,沉沉的雨云笼罩了她的心:“和其他皇子相比,昭儿得到的全不是最好的,比他更早封王的皇子有好几个,王府大都比他的燕王府气派,一年到头,他根本见不到他父皇几次,后来他随军出征,屡立奇功,回来见到他父皇,他也不会替他自己争取什么,连一句好话都不会说。”
“这一辈子,他就只一个晚晴,是人人求而不得,只他独有的,可到了最后……”李太后苦笑一声,闭上眼睛,任由泪水滚落:“就这最后一个人,我也没能帮他守住,是我无能啊!”
彭嬷嬷眼眶微红,使劲摇头:“太后!怎么能怪您呢?圣祖爷当年那脾气,他决定的事情,除了文孝皇后和先帝,谁又能让他回心转意?您已经尽力了!”
李太后惨然笑了笑:“是啊,谁都怪不得,只能怪造化弄人。先帝救了昭儿一命,昭儿一去北地就是七年,江家怎么可能让晚晴等下去?总是要嫁人的,跟了先帝也不失为一个好着落。”
彭嬷嬷轻轻抽去太后手中的画像,又重复了一遍:“太后娘娘,都过去了。”
李太后吸了吸鼻子,擦掉脸上残留的泪痕,微笑道:“说的对,名单拟好了吗?拿来叫哀家看一眼。”
凌昭过来的时候,李太后和刘实、彭嬷嬷正在一起对名单,作最后的删选,看见皇帝来了,李太后笑道:“昭儿来的正好,你也来看一眼。”
凌昭闻言反而有些诧异,这些天来,李太后对他更多称呼‘皇帝’、‘皇上’,倒是很少这么叫他了。
他向李太后请过安,在一旁坐下,刘实将名单给他看,他只扫了一眼,回道:“既然是来慈宁宫陪伴母后的,您作主就是。”
李太后摇了摇头,轻叹口气。
凌昭仔细打量了会儿母亲,突然拧起眉:“太后因何伤心?”
李太后一愣,不知他指的什么。
彭嬷嬷见太后眼睛还是红的,忙道:“回皇上,早前陪太后娘娘在园子里散步,不小心被风沙吹了眼,是奴婢的不是。”
凌昭显然不信,然而并不追问,只道:“刘实,传太医过来看看。”
李太后强笑道:“不用了,就这点小事,已经好了。皇上今日来,不知所谓何事?”
凌昭端起宫女奉上的茶,低咳一声:“上回说过,朕有事和太后商量。”
李太后点点头,道:“你说吧。”
可凌昭又不说了,抿了口茶,热气氤氲中,他的神情看不清晰:“……近来,听闻有大臣对朕的书法颇有微词。”
李太后不妨他提起这个,顿时哭笑不得,瞪他一眼:“皇帝,不是哀家说你……你的字,确实不好看,这不都怪你小时候,不肯下苦功夫练吗?”
凌昭面无表情,语气也淡:“宛儿的字一向是极好的,每隔几日,若能抽出半柱香的时间,替儿臣看一看……”
李太后长出一口气,更觉好笑,原来他打的是这个算盘,本想开口否了,身侧的刘实忽然以手掩唇,轻轻咳嗽了声。
李太后便道:“这样,哀家问问宛儿,回头叫人告诉皇上一声,可好?”
凌昭颔首,站起身。
李太后忍不住又道:“皇帝,宛儿外柔内刚,你若想勉强——”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第37节
凌昭平淡道:“朕和她本就是两情相悦,何须强迫。”
李太后噎了下,沉下脸:“宛儿是你妹妹,皇帝糊涂了。”
凌昭没说什么,分明不认可这个说法,转身离去。
等他走远了,李太后摇了摇头,拿起名单,对两个陪伴多年的心腹道:“他是真不肯死心,只盼等这些人进来了,趁早绝了他的念头为好。”
刘实清了清喉咙,低声道:“话是这么说,可是太后,皇上才登基,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对宛儿姑娘又情深,您照顾宛儿姑娘的心情,但也不能伤了和皇上的母子亲情,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做的太绝情,只怕日后皇上对您寒心呐。”
李太后无奈道:“哀家自然知道,可放任他的话……皇帝这性子,本就没人管束的了,哀家拿他没法子,也不能害了宛儿啊。”
刘实又咳嗽了下,声音更轻:“太后,容奴才说句僭越的话——皇上方才说了,每隔几天,又只有半柱香的时间,您咬准这上面就好……您想,便是皇上有那个心,才半柱香,能干什么呀?”
李太后呆了呆,隔了一会儿才回过味来,脸上不由一红。
话糙理不糙,这话虽然无礼,但是仔细想来……就圣祖皇帝那能耐,昭儿若是有他的一半,那半柱香真的是什么都干不完的,又想凭她儿子那行军打仗的身板,没道理比他父皇还弱。
于是,李太后沉默片刻,终于松了口风:“行了,你去跟皇上说,哀家准了,只半柱香,多一刻都不行。”
第30章
过了几日,正巧凌昭午后得空,便打发王充亲自去慈宁宫请江晚晴,前来‘指点’他的书法。
江晚晴一早得了太后的话,知道这是太后对皇帝的让步,推脱不得,于是只道:“请公公带路。”
倒是宝儿瞧见了,忧心不已,不由自主地跟上去几步:“姑娘一个人去吗?”
王充瞪了这不识相的丫头一眼,尖声道:“皇上召见宛儿姑娘,你是宛儿姑娘吗?”
宝儿忙摇头:“不是。”
王充冷冷道:“那你跟过来作甚?一边儿凉快去,别挡道!”
宝儿欲言又止,看了看他,又看看江晚晴,往旁边站了站。
江晚晴使了个眼色,安慰道:“没事的,我很快就回来。”
喜冬也在一边拉住宝儿,这才相安无事。
路上,江晚晴问道:“公公,真有大臣明目张胆的笑话皇上的字?”
王充赔笑道:“这怎么说呢,放明面上的,真没有。前些天,皇上驳回了一位大人的奏折,那位大人看错了折子上的一个字,在朝堂上闹了个大笑话,背地里各位大人们都怎么说的,奴才就不知道了。”
江晚晴心里有了数。
其实,历朝历代,尤其是开国帝王,不乏有武人出身、才学浅薄的。
而凌昭的错漏会被十倍放大,被前朝一些人捉住不放,更可能是因为他的前任,正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有对比才有伤害。
快到养心殿前,王充突然清了清喉咙,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轻声道:“姑娘,太后娘娘已经吩咐过了。以掷笔筒为信号,若皇上有……举动,你就把书案上那个粉彩笔筒摔下去。”
江晚晴想了想,问道:“摔下去以后呢?”
王充道:“奴才们就会在外面大喊,半柱香到了!半柱香到了!太后派人来找,请宛儿姑娘回去!”
江晚晴:“……”
午后阳光慵懒,透过窗格子洒进来,人也变得懒洋洋的。
养心殿外只有两名小太监守着,室内点上了龙涎香,这味道不是凌昭惯用的,因此江晚晴刚进去,身形刹那停住。
一瞬间,还以为回到了兢兢业业当皇后那时,还以为会看到总是一脸病容的天子。
当然,站在书案后的,是凌昭。
下朝后,他换了一件鸦青色的常服,袖子、衣摆边缘滚一圈红边,胸前背后绣有象征地位和身份的五爪金龙。
书案上摊开一张新的练字宣纸,地上有几个揉成团的废纸。
王充恭谨道了声:“皇上,宛儿姑娘到了。”便悄声退下,倒退着走到门边,轻轻带上门。
殿内只剩两人,静谧中透出一丝紧绷的气息。
凌昭抬眸:“发什么呆?”
江晚晴摇了摇头,看了眼窗外刺眼的阳光,模糊的想,从前他身上,更像是太阳晒过衣服的味道,干净清爽,又因为总是热衷于射猎骑马,偶尔会带一点汗味。
总归不是这样清冽的香味。
其实,他登基后,到底和原作那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越来越像了。
她打心底里松了口气。
也许,根本不需要使劲扑腾着翅膀作天作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初恋白月光滤镜慢慢淡去后,她适时添上一把火,就能事半功倍,躺着成为人生赢家。
凌昭放下笔,渐渐走近:“听太医说,你每天都有吃药。上回他替你诊脉,你的身子已经见好了。”
江晚晴木然点头。
凌昭立在不远处,便如一座气势磅礴的小山忽而逼近,挡住窗外明媚的阳光,带着极强烈的压迫感,居高临下,将她包围住。
他一向是最不缺乏存在感的。
凌昭挑眉,问道:“怎么,今天这般乖巧,不气我了?”
江晚晴木然摇头。
凌昭好笑,倾身向前,看她的眼睛:“到底出什么事了?不说话,只会点头摇头,莫不是生一场病,变成了木头人?”
江晚晴只是沉默。
凌昭抬手,摸摸她头发,声音放柔:“让我猜猜……喜冬和我说的那些话,叫你下不来台,不知怎么面对我?”
他敛起笑意,双手轻轻握住她纤弱的肩膀,一字一字斩钉截铁:“本就是他横刀夺爱在先,你念着我是理所应当的,七年别离,我守一方边疆平定,也没对不起他。不管他叫人对你说了什么,晚晚……我们从不曾愧对于他,知道了么?”
江晚晴继续装木头人。
凌昭看了一会儿,点点头,转身走回书案后,执起笔,蘸上墨水,随意写了两个字,淡淡问道:“朕写的如何?”
江晚晴想起这一趟太后交代的目的,过去看了眼,便低头不语。
凌昭道:“你说实话,无妨。”
江晚晴又瞄了瞄他,声音毫无起伏:“当年圣祖爷怎么说你的,都是大实话。”
当时,他爹说他孺子不可教也,读了十来年的书,不如全喂狗算了,写的字简直丢皇家丢他老人家的脸面。
更狠的,似乎还说过,就算他的书信被北羌人拦截了,那也不要紧,反正对方八成看不懂。
凌昭笑了笑:“当初倒应该听你的。”
那时,那小小的垂髫少女,总会在他趴石桌上打瞌睡时,推推他,用她轻轻软软甜如蜜的声音,着急地催促:“你快起来呀,过两天你父皇考察你们的功课,你又想当最后一名挨骂么?你起来……我知道你装睡!”
然后,他会捉住她绵软无力的小拳头,惹得她红透双颊,瞪他一眼,转过身去。
他笑一声,道:“考核成绩最好、最勤快的那几个,除了太子,便是有心争一争皇位的,我又不凑这个热闹。”
江晚晴回头看他,一指放在唇边嘘了声:“别胡说。”
他扬眉:“我以后最多带兵出去打仗,赢了的话替你讨点赏赐,输了的话……”
江晚晴一怔,脱口道:“输了怎样?”
他又笑起来:“输了,你替我哭一场,过上两年改嫁就是,每逢清明给我烧点纸——只一点,不管以后嫁了谁,在你心里,不能越过我去,听到了吗?”
江晚晴真恼了:“满嘴胡言乱语,当心我去你母亲面前告状。”
当时年少。
无论当初,或是现在,那个女孩从来不明白,他对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肺腑之言,从无作假。
他想过无数关于将来的可能,好的,坏的,全都有她。
念及旧事,凌昭醒过神,又去看安安静静站在旁边的姑娘:“总听你提起凌暄书画双绝,他的字写的很好么?”
江晚晴点头。
凌昭若有所思,让开一步:“来。”
江晚晴看着他。
凌昭沉声道:“你和他兴趣相投,想必能模仿的七分相似,你来写写看。”
江晚晴看他冷着一张脸,似乎多有不悦,心想不如顺水推舟,让他更不高兴,于是走了过去,提起笔,想写一首先帝的诗。
才刚写到第三个字,手背忽然一热。
那人不知何时走到她身后,大手覆着她的小手,他手心的热度似能灼伤皮肤,炽烈一如他的心他的情。
凌昭的声音压的低低的,也透着逐渐上升的温度:“以后你就这么教我。”
江晚晴便在心底默数一、二、三……他的呼吸喷洒在颈项间,有些发麻的痒,数到第五声,她开口,很平淡的语气:“你母亲说你小时候都不爱人碰的,她担心你长了瘤子,只能扒光了你的衣服看。”
一句话平平整整说完,凌昭僵了僵,后退一步:“你——”仓促之下,没看清楚,垂落的衣袖带翻了茶盏,茶水淋了他一身。
随即,外面响起几名太监杀猪叫似的尖叫:“半柱香到了!半柱香到了!太后派人来找,皇上即便兄妹情深,也请先让宛儿姑娘回去罢!”
江晚晴瞥一眼他湿了一片的下身,弯腰行了一礼:“皇兄,宛儿回去了。”
凌昭铁青着脸,似要发作,可过了一会,他只是屈起手指,轻轻刮了刮她的鼻尖,挑眉道:“回去罢……还有,那是朕六岁往前的事,从今以后。”他低头,看了一眼衣服上的水渍,抬手点了点她光洁的前额,又气又爱:“能这样的,只有你了。”
门开了。
江晚晴出去后,王充和两名小太监刚心惊胆战地抬头,就见皇帝湿了衣服,正冷着眉眼站在殿内……那衣服湿掉的部位,还很敏感。
王充忙道:“来人,伺候皇上——”
凌昭淡淡道:“换衣服不急。王充,你过来。”
王充后背发凉,头皮发麻,一步一步走的像蜗牛往前爬,顶着巨大的压力到了皇帝跟前,已经扑通一声跪下,左右开始打自己耳光:“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凌昭双手负于身后,居高临下睥睨着他:“你究竟是在养心殿当差,还是在慈宁宫?”
王充眼珠子转了转,手指往后一指:“是他俩吼的,可不管奴才的事啊!”
那两名小太监原来在看王充的笑话,如今听他祸水东引,吓的腿都软了,全都哭丧着脸:“不带这样的吧,王公公!”
*
慈宁宫外。
喜冬剪了几枝花,正准备带回去,忽见转角处,有个人影鬼鬼祟祟的,不禁皱起眉,大步走过去,厉声喝道:“谁在那里!”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第38节
那个人影慢吞吞地从阴影里出来,却是她丈夫卫九。
喜冬一惊:“你不是在太医院当差吗?怎么来这里了?”
卫九苦着脸:“刚去启祥宫替何太妃瞧过,我……路过来看看。”
喜冬问:“看什么?”
卫九搓了搓手,可怜巴巴的问:“冬儿,你还记得我吧?”
喜冬用手指戳了下他脑袋:“你傻了?”
卫九呵呵笑了笑,低下头:“趁还没孩子,你……你多想想我。”
——等有了孩子,只怕在你心里,我真的什么都不是了。
卫九说的心酸,恨不能抬起袖子擦眼睛。
喜冬扑哧一笑,摇摇头:“真的傻了。姑娘叫人去太医院看过了,明天你闲在家里,姑娘叫我今晚上宫门落锁前,就回去。”
卫九大喜:“好,好!那你替我谢谢宛儿姑娘。”
喜冬扬眉道:“知道了。”
回到西殿,只见宝儿拿着一块抹布,在殿里东擦擦、西擦擦,容定则是抱着双手,站在殿外,不知在看什么。
喜冬奇怪的问他:“你站这里作甚?”
容定回答:“姑娘不让进。”
宝儿在里面听到了,转身看向他:“早与你说过了,你得罪了姑娘,说两句太子殿下和先帝的好话就是了,你却不听。”
容定唇边泛起一丝遗憾的笑:“这恐怕不好。”
宝儿问道:“为什么不好?姑娘多喜欢太子,你有眼睛看,姑娘多喜欢先帝,你有耳朵听,傻的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