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江山微雨
凌昭摇头,笑了一声,心中无奈至极,对她伸出手:“过来,朕送你回去。”
江晚晴一愣,看了一眼自己的粽子手,心不甘情不愿:“……不要,我能走。”
凌昭便沉下脸,淡淡道:“抱还是扛,你自己选。”
江晚晴长叹一声,只能由得他,路上又用小帕子挡住脸,一声不吭。
回到西殿,凌昭刚把江晚晴放在榻上,外面起了一阵骚动。
李太后脚步都有些踉跄,扶着门便进来了,脸上容色惨淡,乍一眼看见江晚晴包成粽子的手,失声哭了出来:“宛儿,宛儿你的手怎么了?你的手……”
江晚晴忙安慰道:“小伤而已,已经好了,太医慎重起见才小题大作。”
李太后压根不信,颤抖地捧起她纱布缠绕的手,温热的泪水一滴滴掉在上面,转头看见皇帝,不禁气得捶了他两下:“皇上!哀家当年就跟你说了,宛儿这样的姑娘家,你送她胭脂水粉、送她头饰首饰,这是应当的,你偏送她刀啊剑啊的伤人利器,干什么呢?!你……你瞧你干的好事!”
她不知发生了什么,往皇帝胸前打,江晚晴脸上白了白,急忙起身拦住她:“别,别……是我自己闯的祸,和皇上无关——”
李太后转身搂住她,心疼不已:“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帮他说话?这一个姑娘家的,好好的手伤成这样,也不知会不会留下什么病症、伤疤。”
她流泪不止,用帕子擦了擦,站起身:“宛儿你歇着,别怕,哀家这就命人熬些大骨汤来,咱们一定能养好的。”走到半道,又瞪了皇帝一眼,沉沉叹一口气,这才摇着头离去。
江晚晴等李太后走了,才松一口气。
凌昭看着她,俯身低语:“太后说的对,都想行刺了,你还帮朕作什么?”
江晚晴屈起双腿,缩在床榻一角,没说什么。
凌昭笑了笑,走到外面:“来人!”
以王充为首的太监宫女全聚了过来,跪在他跟前。
凌昭俯视他们,声线冷漠:“自今日起,任何足可伤人的利器,都不得近宛儿的身,包括小刀、剪子、针线——听清楚了么?”
众人齐声道:“奴婢/奴才遵命。”
凌昭便又回来。
江晚晴看他一眼:“绣花针……”
凌昭淡然:“朕对你不设防,却得防着你伤自己,这两日等你反省过了,告诉朕为何有此一举,到时再说。”
江晚晴轻叹一口气,听他这么说,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的信……然而摸了个空,她一惊,刚抬头,却见那信在皇帝手里。
凌昭原本准备走了,恰好看到墙边一角有张散落的信纸,便随手捡起来。
江晚晴脱口道:“皇上——”
凌昭已经看完了一遍,黑眸凝起阴郁的戾气,蓦地回头,咬牙道:“你一心求死,就为了……”
他捏紧那信,恨不得将其化为齑粉,胸膛起伏,竭力克制怒气:“朕早与你说过,你嫁他非你所愿,即便是你愿意的,朕都不在意了,你究竟在意什么?”
这个答案,江晚晴自己都不知道,只能低着头道:“……挣一座贞洁牌坊。”
凌昭暴怒:“朕给了你贞烈的谥号,还不够?”
江晚晴偏过头,又不作声了。
凌昭双手紧紧攥住,骨节捏得咯吱作响:“凌暄到底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
留下这句,他推门出去,疾步远去。
容定守在门外,听见他的话,挑了挑眉:“……我也想知道。”
宝儿瞪他一眼,听见江晚晴在里面唤她和喜冬,慌忙进去了,看见江晚晴包成粽子的手,心疼落泪:“姑娘,姑娘的手坏了……”
江晚晴耐着性子道:“没坏,修修就能用。给我拿把剪子来,我把布条拆了。”
宝儿哽咽道:“皇上说了,不准姑娘碰那些害人的东西。”
江晚晴气道:“你——”
正说着,容定面无表情地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把小剪子,他侧坐在床上,轻轻拉过江晚晴的手,二话不说开始拆包着的细布。
喜冬变色:“小容子,你没听见皇上的话吗?你想抗命不成?”
江晚晴轻轻咳嗽一声,吩咐道:“冬儿,你和宝儿在外面守着,这缠的太多了,我难受。”
宝儿还想再说,喜冬拉着她一起出去了。
殿内一阵寂静。
江晚晴又咳嗽了声,道:“对外,你就说是我自己拆的。”
容定没答话。
江晚晴记起来他在跟自己冷战,很多天不理人了,便叹了声,也不说话。
待拆完了,容定看了看伤口,轻轻吹一口气,问:“疼么?”
原本就是惊吓多于疼痛,江晚晴摇摇头,想起什么,问他:“那封信——”
容定唇边浮起一丝笑,笑意却未达眼底:“姑娘不小心掉的,我看了一遍,又放了回去。”
江晚晴分不清尴尬多一点,还是无奈多一点,张了张唇:“你图什么呢?”
容定反问:“姑娘又图什么?”
江晚晴无言以对。
容定沉默片刻,低声道:“有那么一刻,见皇上带你出来,我当真以为……”
他微微蹙眉,唇角的笑泛着苦涩,手心抚上她苍白的脸:“倘若今生再不能相见,我对你说的最后一句话,竟是多谢姑娘恩赏。”
江晚晴怔了怔,他从来都是那么冷静的人,此时手心却有冷汗。
容定闭了闭眼,依稀还能看见地上几滴猩红的血,灼伤了眼目,再次睁眸,眼底浮光明灭,声音沙哑:“以后,我再不与姑娘置气了……你在这里就好。”
好好的,留在他身边。
第42章
皇宫,藏书阁。
难得前朝无事,自凌昭登基以来,第一次在这里停留了将近两个时辰。
平时,他较少踏足此地,就算百忙中抽空来一趟,也不过取些急用的书本典籍,很快就离开了。
然而此刻,紫檀木小长桌上堆满了杂七杂八的书卷,他粗略翻了一遍,就搁在一旁。
王充在旁边看见了,本着为皇帝分忧解难的心,劝道:“皇上,您要找什么,让奴才们去就好,何必亲自动手呢?”
凌昭眼睛都没抬一下:“等会自有人来整理。”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第53节
又过了一会,他仿佛满意了,从梯子上下来,吩咐两旁:“叫秦衍之过来。”
秦衍之刚走进来,看见桌子和地上散落的书卷,愣了愣,又见皇帝正端着一盏茶,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信纸,更觉奇怪。
他跪下行礼,道:“参见皇上。”
凌昭抬手,示意他起来,目光仍锁在那张皱的不成样子、破破烂烂的纸上,那是江晚晴写的可笑又可恨的绝笔信,其中几个字用朱砂红笔圈了起来。
“旧情难忘”。
原本心中一阵烦躁,看着这几个字,反倒平静了下来。
秦衍之一手虚握成拳,放在唇边掩住一声咳嗽:“昨夜微臣去过张先生府邸,皇上交代的事情……问过了。”
凌昭侧眸:“说下去。”
秦衍之颇有几分为难:“这……张先生还是那句话,您要立后,为时尚早,宛儿姑娘名义上是您的义妹,不太好办。况且,离先帝下葬不过月余,至少等上半年一年的,再谈立后之事,比较妥当。”
凌昭眉目不动,平淡道:“半年后又如何?”
秦衍之心里发毛,从怀中取出一张纸,硬着头皮回答:“张先生他们几位商量过了。半年后,若皇上心意不改,那么最简单也是最周全的方式,就是一步步来——这里是详细的计划,请皇上过目。”
凌昭拧眉:“你读。”
秦衍之额头上冒出冷汗,心里实在不情愿,可又不能抗命,只得忍着极度的尴尬,照着纸上读出来:“皇上若能顺利过太后那一关,可将宛儿姑娘太后义女的身份废除,降为普通宫女,接着侍寝第一次,封为美人,侍寝三月,以侍奉天子有功的名义,升为嫔,怀上龙子后封为妃,生下龙子后封为贵妃,等小皇子长大,母凭子贵,皇上立他为太子之时,顺道给他母亲以皇后之位,也在情理之中——”
话没说完,凌昭一掌拍在长桌上:“荒谬!”
秦衍之也觉得荒谬,默默收起这份计划书,藏进袖子里。
凌昭气笑了:“拖延了半天,就想出这么个馊主意。”
他低下目光,看着信上娟秀的字迹,唇边一抹冰冷的笑,带着三分苦涩,七分自嘲:“朕如今还没怎么,她就三贞九烈,随时准备殉葬。这话当真传进她耳里,岂不是立刻就要悬梁自尽?”
秦衍之道:“皇上息怒。立后毕竟不是小事,张先生说了,明天他进宫,亲自向您解释其中的曲折道理。”
他瞥了眼皇帝的神色,犹豫道:“皇上,恕微臣直言,江姑娘……未必愿意。”
这句话说出口前,他已经想好了后果,想到凌昭也许会动怒,也许会斥责他放肆……然而,没有。
凌昭十分平静:“朕知道。”
他越是这样,秦衍之越是不安:“皇上?”
凌昭道:“立后的事先放一放——”他看向紫檀桌上的书卷,语气淡淡:“最近朝中无大事,明早张远过来,你和他一道翻阅,之后该怎么办,你心里有数。”
秦衍之一头雾水。
不,他心里真没数啊。
凌昭已经站了起来:“朕还有事,这里交给你们。”
秦衍之转身,脱口道:“皇上!”凌昭看了他一眼,他一时语塞,停顿了下才道:“微臣愚钝,还请皇上明示。”
凌昭挑眉:“衍之,这句话,你最近说的太多。”
秦衍之苦笑:“微臣不敢擅自揣摩圣心,唯恐出错。”
凌昭嗤了声,分明不信,但也没继续为难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秦衍之心思飞转,试探道:“皇上的意思是……找到先帝行为不检,德行有失之处,或者杜撰一些龌龊事迹,在江姑娘面前强调几遍?”
凌昭冷笑:“他下作,朕也要学他么?”
他见秦衍之迷惑不解,指了指紫檀木长桌上的书卷,道:“朕起了头,你们看了就知。”
秦衍之等他走了,拿起一本扫了几眼,头上的冷汗变成三条黑线。
次日一早,张远奉命到藏书阁外等候,小太监领他进去,他环视四周,不见皇帝的身影,只有秦衍之立在一边。
互相见过礼,张远客气道:“秦大人,你也在等皇上?”
秦衍之沉默片刻,挥手叫两边的太监下去,道:“不,我等张先生您。”
张远一向头脑灵敏,很快反应过来:“是……皇上的意思?”
秦衍之点头,将一卷旧书递给张远,叹道:“您看一眼。”
张远神色凝重起来,第一遍看完,只觉得好笑,第二遍看完,又觉得无语,喃喃道:“……皇上是真不肯死心呐!”
他摇摇头,看着对方:“原来忙活了这么久,宛儿姑娘压根不愿意当这个皇后,所以皇上才会出此下策,对吗?”
秦衍之一手抚额,无奈道:“江家好歹是书香门第,宛儿姑娘自小便恪守礼教,三番两次求死不成,一直不愿亲近皇上。”
张远双手背在身后,仰天长叹:“惭愧,惭愧!先帝眼高于顶,皇上严于律己到了灭人欲的地步,我原以为,能令他们二人尽折腰的女子,定是不知检点的倾国妖姬,没想到却是知书识礼的好姑娘。”
秦衍之道:“张先生,还是想想怎么办吧。”
张远笑了笑,低头翻看起来:“就照皇上的意思……”他笑了一声,又摇头:“难得他有耐心,找出这么多书,咱们何苦忤逆他?”
秦衍之一怔:“您认真的?”
张远一脸无辜:“当然,皇命不可违,只是这说客的人选,可得认真琢磨。”
*
慈宁宫,西殿。
“陶妈妈?你怎么来了?”
凌昭幼时的奶娘突然到访,江晚晴忙请她坐下,喜冬今日不在,便叫宝儿准备茶水和点心,嘴里说着嘘寒问暖的话,心里却感到莫名其妙,尤其是在看到陶妈妈身后的人时。
陶妈妈这次没带婢女,只带了两个四十往上的妇人,瞧着不像体面人,举止甚至可以称得上粗俗。
陶妈妈笑道:“今日进宫向太后娘娘请安,知道姑娘也在这里,便来看看你。”她关切的问:“听说姑娘的手受伤了,严重吗?”
江晚晴摇头:“只是小伤。”
陶妈妈看了她一眼,目光带着点暧昧:“姑娘从小就懂事,不愿别人为你担心,你这一伤,可把皇上急坏了,怎么还会是小伤?”
江晚晴有点不自在,转开话题:“这二位是……”
陶妈妈解释:“姑娘正在养伤,一个人待在屋里怪闷的,她们都是我娘家的亲戚,最会讲故事给人解闷,姑娘不妨听听。”
其中一名姓孙的便站了出来,笑眯眯道:“宛儿姑娘听过汉景帝王皇后的故事吗?”
江晚晴:“……听过。”
孙嫂只当没听见,嗓门响亮又精神:“这汉景帝的王皇后呀,入宫前可是嫁过人的,还生了女儿,皇帝何曾因为这个而厌弃她?不照样当上皇后,生下太子了吗?那小日子过的,啧啧,好的哟!”
江晚晴:“……”
另一个自称张嫂的也道:“就是!那些所谓的礼教都是因人而异的,女人呐,总得为自己活着,就算挣了一座贞节牌坊,却赔上了自己的一辈子,真的值得吗?嫁过人算什么?姑娘,这话我就跟您悄悄说……晚上拉了灯盖上被子,你以为男人当真喜欢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片子?这嫁过人,自有嫁过人的好处——”
宝儿涨红了脸,怒道:“你说什么呢?休得放肆!”
江晚晴脸上也有点热,但没发作,看着神色平静的陶妈妈:“……这是皇上的意思,还是太后的意思?”
陶妈妈温声道:“姑娘且听着吧。”
孙嫂得了陶妈妈的话,又道:“这里只有咱们自己人——”
宝儿啐道:“谁跟你自己人?”
孙嫂瞪她:“你这丫头,快来人,把她拉出去。你、就你,快带这位姑奶奶出去!”
江晚晴转头一看,却是容定在屋里,眉眼含笑,将宝儿拉了出去,又没事人一样走了回来,继续安安静静地当背景。
她给他使眼色,叫他也出去,他偏过头,看向窗外的风景。
……
那头,孙嫂还在滔滔不绝:“……姑娘既然在宫里,以后过的怎样,凭的是皇上的宠爱,肚子争气,又不是黄花大闺女的身份,那值什么呀?有了皇上的恩宠,您瞧,就像唐高宗的武皇后——”
江晚晴咳嗽一声:“这比喻不太合适。”
孙嫂一想好像也是,换了个人选:“就像唐玄宗的杨贵妃——”
江晚晴重重咳了一声:“更不合适。”
孙嫂便不管了,随口扯到:“就像我村口的王寡妇,前夫是个病痨子,嫁了他十年也没得什么好处,没有孩子,他一死,无依无靠的,好不可怜,幸好有人给她说了门亲事,她又嫁给了邻村的钱胖子,两人婚后没多久就生了个大胖娃娃,三年抱俩,儿女双全,你说,这过的可不比守着冷冰冰的灵位好?”
江晚晴只想把耳朵捂起来,可这明摆着是皇帝的命令,不好违逆。
于是,她从村口的王寡妇听到村尾的杨寡妇,从早听到晚,已经生无可恋,好不容易趁那两人去喝水的功夫,拉住陶妈妈的袖子:“陶妈妈,你告诉皇上,他……他的苦心我明白,我不敢了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别叫她们来了。”
陶妈妈茫然问:“不敢什么?”
江晚晴轻声道:“你就这么告诉他。”
陶妈妈年纪上去,本身也累了,便向她告辞,那两个妇人倒显得意犹未尽,恨不得拽住她,继续描述寡妇再嫁的好处。
这一天过的比参加运动会还累。
宝儿一边打水给她洗漱,一边愤愤不平:“那两个泼妇到底什么人?太无礼了,尽说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江晚晴洗完脸,擦了擦手,见她端着水盆出去,转头对容定道:“不早了,你去歇着罢。”
容定却不走,关了门回来,若有所思地看着她。
江晚晴半坐在榻上,看他一眼:“你有话就说。”
容定微微一笑,问道:“姑娘会嫌弃我是个病痨子么?”
江晚晴哭笑不得:“你还真听进去了?她都是随口乱说的,谁知道村口有没有这个王寡妇。”
容定只问:“姑娘会吗?”
江晚晴摇了摇头,又道:“你这辈子又不是。”
容定突然低低笑了声:“在姑娘眼里,我除了病的只吊着一口气,风流不起来,还剩下什么?”
江晚晴脸上一红,讷讷道:“……当初知道你在听,我才不会说。”
容定俯身,静静地看着她,柔声道:“当年灌了太多太苦的药汤,在我眼里心里,前朝后宫,数不清的斗争,什么都是苦的……”他展颜一笑,声音更轻柔:“只姑娘一人是甜的。”
江晚晴不假思索:“你是越发……”
容定又笑:“油腔滑调?太监的基本素养,哄主子开心。”
江晚晴说:“我不是你的主子。”
容定颔首,从善如流:“嗯,我的姑娘。”
他轻抚了抚她披散的长发,灯烛映照下,眼眸如许温柔:“早点休息。”
*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第54节
启祥宫。
一盏灯烛照亮深夜,何太妃正在烛下涂抹丹蔻,眼尾一扫,瞄见偷偷进来的人,懒洋洋一笑:“怎么样了?”
曹公公关紧门,上前悄声道:“上回去慈宁宫送东西,没见到宛儿姑娘本人,但这次许多人可都看清楚了……就是江皇后,错不了。”
何太妃笑出了声。
曹公公急道:“主子,轻点,轻点。”
先帝为数不多的嫔妃都住在启祥宫,只怕隔墙有耳。
何太妃毫不在意:“听去又怎么的?就燕王的性子,指不定将来有一天,我的好姐姐还要当皇后呢。”
曹公公抹了抹头上的汗,压低声音:“他已经是皇帝了,主子可别叫错了。”
何太妃忽然冷下脸,语气几近尖锐:“我心里从来只有一位皇帝陛下!”
曹公公心头一凛,不敢吭声。
何太妃变脸比翻书还快,这会儿又好了,笑道:“我那好姐姐伤了手臂,听说是被刀割伤的,思来想去,她不肯从了燕王,也就那几个理由,咱们帮帮她——从前在先帝跟前伺候的那老太监,已经告老还乡的,你把他找来。”
曹公公疑惑:“那老太监有什么用?”
何太妃笑意随和:“先帝不管召谁侍寝,他都守着过夜……在皇后宫里也一样。”
曹公公会意:“是,奴才明白。”
何太妃吹了吹指甲,满意地眯起眼笑:“那枚埋在慈宁宫的棋子,还是没回应?”
曹公公皱眉:“没有。他应该看见了给他的警告,依旧我行我素……要不,拆穿他的身份,那样一来,江晚晴藏了个假太监在身边,这罪名下来,可就百口莫辩了。”
何太妃轻哼:“我为何要害她?先帝喜欢她,爱护她,那我也对她手下留情,汉人不是有个词,叫爱屋及乌么……”她的语气带着自嘲,眉眼却融合了冰冷和妩媚两种截然不同的神态:“更何况,我还要借她的手,除掉燕王。”
曹公公迟疑道:“那慈宁宫的棋子……”
“不识好歹的棋子就是弃子,这有什么好问的?”何太妃红唇微弯,轻飘飘说出两个字:“杀了。”
第43章
秦衍之因为和张远同流合污,找来陶妈妈的‘亲戚’当说客的缘故,挨了凌昭的眼神刀子。
他毫不怀疑,换作从前在军中,凌昭是要动手上演武场教训他的。
慢吞吞走出养心殿,他摸了摸鼻子,心想北地万千的不好,终究比帝都皇宫自由,当时觉得日子苦,现在回想起来,反而有些怀念。
秦衍之刚到门口,停住脚步。
王充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竟没看见他,搓着双手,来回踱步,很是发愁。
秦衍之唤道:“王公公。”
王充抬头:“哟,秦大人安好。”
秦衍之笑了笑,问道:“不知王公公为何事发愁?”
王充迟疑,拉着他走到一边,低声道:“不瞒您说,刚进宫那会,奴才认了一名岁数大的太监当义父,最近他从老家回京,我少不得请他喝两杯,他喝醉了,说起一件怪事……奴才正愁该不该告诉皇上。”
秦衍之想了想,又问:“那太监叫什么?”
王充回答:“姓程,程公公。”
秦衍之点了点头:“有印象,当年好像是在东宫的?”
王充颔首:“就是他,先帝登基后,义父曾是御前大太监,按理说,他的话是能作准的。”他又搓了搓手,眉头紧锁:“可他说的这事,着实古怪,简直不可思议。”
秦衍之看了看他:“王公公方便透露么?”
王充苦笑:“秦大人,瞧您说的,您是谁呀?皇上一向最信任您和张先生,奴才怎会信不过您呢?”
话是这么说,他还是沉默了会,组织起语言,才道:“宛儿姑娘几次拒绝皇上,起因是自觉身为先帝皇后,既然嫁过人,行过礼,便不能再生二心,这事,秦大人一定知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