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奸臣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四国军棋
段增脸色一沉,厉声道:“军中无儿戏,到了训练场上,你就必须听我的,我让你怎么做你就要怎么做,让你答话你就要规规矩矩的答话。若是你做不到,那就请你离开!”
苏则张了张嘴,竟是无言以对。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可不比后世,像后世那些读书人,给人的印象就是满口之乎者也,手无缚鸡之力。
而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他们虽然也会学习儒家经典,但他们却并不迂腐,反而十分务实,对于武事也没有那么排斥,甚至许多人都称得上能文能武。
在这个时代以书生领兵的例子,实在不要太多,像诸葛亮、周瑜、陆逊,甚至还有司马懿等等,都是比较有名的例子。
此外,还有许多文职官员,同样能亲自领兵上阵,比如东吴的鲁肃,蜀国的费祎等,都担任过军职。
苏则所在的武功苏家更是如此,他们虽然已经转为诗书传家,但祖上毕竟是武将起的家,再加上武功县地处关中,在这个时代经常会遭到变乱,尤其是羌人的袭扰,所以苏家对于武事极为看重。
苏则作为苏家的公子,从小开始培养时就文武并重,比如在段家的这几个月里,不仅段增每天早上会起来锻炼身体,苏则同样是如此。
所以此时面对段增的斥责,他虽然感到有些丢面子,但他也知道是自己做错了,对方并非无理取闹,军中有军中的规矩,不管是谁都要遵守。
虽说现在不是在军中,但段增在昨天就说的很明白,训练的目的就是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军人,自己既然要参加进来,就必须要守规矩。
这时段增又问了一遍道:“我之前的话,你都听到了吗?”
“听到了!”这一次,没有任何迟疑,也没有任何放不开的情绪,苏则用最大的嗓音干净利落的做出回答。
段增点了点头,接着将目光看向其他人。
当他的目光扫过时,其他人都觉得仿佛有一把刀子在他们脸上划过一般,对段增的威严竟是凛然不敢与之对视。
“这也太严厉了,苏公子是小公子的表兄,连他都遭到小公子的训斥,看来我们也要好好训练,不能有一丝差错,不然被小公子当众训斥起来可就不好玩了。”众人纷纷在心中想到。
大汉奸臣 第二十一章训练
按照段增的计划,对于这些少年,他准备每天早上训练他们的体能,上午则进行文化课教导,到了下午再进行队列训练,以加强他们的军纪意识。
在后世,对那些新兵进行训练时,因为时间较为紧迫,所以每天的训练量都很大,以在最短时间内将那些新兵训练成合格的士兵。
不过段增倒是没必要那么赶时间,毕竟从现在到真正的乱世到来,中间至少还有十年以上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里足够他将这些少年训练好了。
所以在训练强度上,段增打算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训练的强度,让他们慢慢适应,同时这也可以照顾众人里年龄较小的那几人,不至于对他们造成太大的身体负担。
“今天乃是训练的第一天,所以我给你们的任务并不算重,围着这个场地跑十圈就可以了。”段增大声宣布道。
眼前这个场地位于段府后宅的西厢房,其面积不算大,绕着最外围跑一圈的话大概有五六十米,十圈便是五六百米,这种强度的锻炼对众人来说刚好合适,既能让他们得到充足锻炼,同时又不至于疲劳过度。
宣布完训练任务后,段增接着道:“昨天说过的,在训练里表现最好的一个组将会有奖励,其他人都会受到惩罚。今天我再补充一点,比试的成绩,是以每个组表现最差的一个人作为标准进行评比。”
“什么?以最差的一个人来评比?”众人一片哗然,便是苏则和顾景两人也不例外。
性子最野的吴坛当即就站出来反对道:“小公子,这样也太不公平了,我们组的周城年龄才五岁,而且还那么瘦,若是与其他人相比未免太吃亏了。”
段增冷笑道:“训练场上哪有那么多的公平?难道将来到了战场上,敌军比你更强的时候,你也要质疑是不是公平吗?”
“这个……”吴坛当即哑口无言。
段增却不打算放过他:“训练场上我说了算,今天是第一次,所以我就不罚你;不过以后若是还有谁敢随意质疑我定的规矩,那就休怪我不讲情面!”
吴坛听了顿时缩了缩脖子。
军队里面最要不得的就是皿煮,若是其他人都能随意质疑他们的统领,那这支军队还不立即乱套了?
所以之前段增才会训斥苏则,刚才又会定下这么“蛮横”的规矩,目的都是为了竖立权威。
等到一切都交代完毕后,段增先带着众人做了一下热身运动,然后才带着众人开始沿着场地跑圈。
十圈五六百米的距离,这对于段增、苏则等人来说并不算难,不过对于周城等年龄较小的人来说难度就有些大了。
十圈的路程跑完后,许多少年都累得气喘吁吁,跑到半途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好在他们的意志还算不错,最后都坚持着跑完了。
等到跑完后,一番评比,最后的结果却让人惊讶,因为表现最好的一个组居然就是吴坛所在的那个组。
他们组里落在最后的一人便是周城,就如吴坛所说的那样,这个周城本来就年龄小,再加上身体较差,在体能上乃是所有人里面最差的一个。
不过段增却观察到,在跑步的过程中,吴坛和他们组里的另一个人孙坡,始终一左一右的陪伴在周城身边给他鼓劲,所以最后周城才能以较快速度跑完。
相比之下,其他几个组的人,包括段增所在的组,都是自顾自的在往前跑,结果每个组里面体力较差的那个就拖了后腿,比如段增他们这一组的顾景就是如此,当周城跑完后,他距离终点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不错呀,居然还知道相互帮助,就凭这一点,这吴坛就算得上一个人才!”段增心中极为高兴,打算以后要重点培养此人。
按照段增定下的规矩,除了吴坛他们这一组将会受到奖励外,其他组都要受到惩罚。
至于奖励和惩罚的内容嘛,罚钱或者发奖金,这显然是不可取的,段增可不希望将这些家伙培养成唯钱是从之辈。
段增的打算是,在奖励方面,赢了的人可以得到加餐。
这些少年都段府收留后,虽然每天都能吃饱肚子,但也仅此而已了,伙食的标准并不高,平时十天半个月才能吃到肉。
而现在,只要能取胜,当天就可以吃到肉;这样的奖励标准对苏则来说没多少吸引力,但对吴坛等少年来说却大为不同,刚一宣布就引来一片欢呼。
至于惩罚,段增打算让输了的所有人都做俯卧撑,这既是一种惩罚,同时也能让大家得到锻炼。
……
转眼时间就不早了,段增在重点夸奖了吴坛他们一组人后,宣布解散。
接下来所有人都回去为上午的课程做准备,吴坛等人都要继续学习文化课,而段增三人也要去苏昭那里上学。
而到了下午放学后,众人重新回到场地进行训练。
这一次的训练内容则是队列训练,就如同后世的军训一般,主要就是站军姿,左转、右转,齐步走等等,内容虽然简单,却最是能考验人的意志力和服从性。
队列训练这个科目主要是西方近代时期开始流行,当时军队作战的主要方式就是所谓“排队枪毙战”,而队列训练最初就是为这一战术服务的。
不过后来随着武器的进步,尤其是机关枪的出现,“排队枪毙战”这种作战方式很快就被淘汰。
但队列训练这种训练方式却一直保留下来,并且在世界各国军队中继续流传着,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极大锻炼人的意志力和服从性。
如今虽然是汉末时期,作战方式也主要是冷兵器作战,在战术方面与后世更是有着极大不同,不过许多东西依旧是相通的,比如军队的服从性和士卒的意志力等,这些都是一支军队是否强大的关键因素。
所以段增虽然知道时代不同了,但他还是非常看重队列训练,甚至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在训练过程中哪怕有丝毫的差错都会受到他的惩罚,轻则一顿训斥,重则直接罚做俯卧撑或者罚去跑圈。
仅仅一天时间下来,众人就有些叫苦不迭了。
好在叫苦的人虽然多,不过当段增提到,受不了的人可以退出时,却没有一个人退出,这个结果段增还是很满意的。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段增逐渐加大训练的力度,几乎每天都把众人折腾得筋疲力尽才肯罢休。
大汉奸臣 第二十二章贾诩
时间流逝,很快就快到年底。
苏昭父子显然不可能留在段家过年,所以他们提前近一个月就启程回武功老家,而段增也难得有了一段时间的假期。
回顾这半年时间,段增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首先一点就是在学业上,通过苏昭的严格教导,如今的他已经基本适应了这个时代,对于儒家典籍、律法条文、风俗习惯等等,都有了一些了解,比起当初刚穿越过来时可谓进步极大。
而书法上他的进步同样很大,这个时代毕竟是用毛笔书写,不像后世多用硬笔甚至是键盘,所以练习得多了,自然进步大。
除了学业和书法外,对众少年的训练也有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每天的体能训练和队列训练,如今那些少年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丝军人的雏形,行走时昂首挺胸,说话时声音洪亮,做事时干净利落,得到命令时毫不迟疑……
有了这个基础后,段增觉得从明年开始,差不多就可以让他们接触更高深的内容了,比如学习冷兵器格斗以及骑马射箭等。
当然,除了学习知识和训练外,这几个月时间段增也没忘记时常在段颎面前说说王甫等人的坏话,劝说他与王甫不要走得太近。
就如同后世传销洗脑一样,假话说多了自然就会成为真话,更何况王甫及其手下人原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要找他们的“黑材料”实在太容易了,所以经过段增坚持不懈的灌输后,如今的段颎对于王甫可是恶意满满。
当然,仅凭这一点显然还不足以让段颎和王甫决裂,毕竟现在王甫的权势还很强,段颎必须需要依附他来保证自己的富贵;所以要进一步让两人的关系彻底破裂,还需要另辟蹊径才行。
……
这天上午,刚刚在自家房间里练习了一会儿书法后,段增正准备外出走走,这时段坤突然来了。
“老幺,赶紧换身衣服,家里有客人来了,咱们要出去迎接。”
“客人?是什么客人?父亲不在吗?”
“一个是六叔父,还有一个是咱们段家在姑臧的同乡人,与咱们家还有一点亲戚关系呢。如今父亲还在公府坐班,母亲也另有要事,所以就要由咱们来招待客人了。”
段坤口中的“六叔父”便是段增的那位族叔,名为段煨,如今在军中任职。
这个时代的亲族关系非常严密,虽说段煨只是族叔,但段增和段坤二人还是要当亲叔叔来对待。
至于另外一位客人,作为同乡之人,出门在外同样会相互照应,关系之紧密,比起亲人来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这二人到来,段家就必须有主人出面好好招待一番。
段增不敢怠慢,连忙起身在顾岚的服侍下换了一身衣服,便跟着段坤向前厅赶去。
一路上,段增抓紧时间询问道:“二哥,你说的那位同乡之人,到底是何人,等会儿我又该如何称呼他?还有,你说他与咱们家有亲戚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亲戚关系?”
段坤道:“那位客人姓贾,乃是武威贾家的人,字文和,等会儿你称他为文和先生就是。至于他和咱们的关系嘛,贾家和咱们段家都世代居住在姑臧,两家的祖上有过婚姻,论起辈分来,他应该比咱们要低一辈,不过这种关系早就淡了,所以你也没必要提及,知道了吗?”
“我明白了。”段增点了点头,继续向前走。
走着走着,他突然愣住了。
“姓贾,字文和?那不就是贾诩吗?是了,贾诩好像就是武威郡人,我早该想到的!毒士贾诩,居然与我是老乡?而且与我段家还有亲戚关系?”段增突然激动起来。
贾诩是什么人,想必在后世只要对三国有一点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么一个大牛人,绝对是三国时期最顶尖的谋士。
比如为李傕、郭汜献策,建议他们起兵反攻长安;比如为张绣献策,在宛城大败曹操,击杀典韦,等等,这些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可以说正是他的计谋一举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而且更难得的是,贾诩一生换了好几个主公,但他在正史里面的名声却还不错,能够与荀彧、荀攸等人齐名,这在奉行“忠臣不事二主”的古代,简直是一大奇事。
“对了,差点忘记了,《三国志》里面有记载说,贾诩年轻的时候举孝廉为郎官,后因病去职回乡,中途遇到造反的氐人,同行的其他人都遇害,唯有贾诩冒充是段公的外孙,不仅没有遇害,反而受到礼遇。这‘段公’,岂不就是指的段老爹吗?”
要知道段颎当年平定羌人作乱时,完全称得上灭族无数,他的威名在凉州绝对能止小儿夜哭,所谓“威震西土”,绝非夸张。
所以贾诩用段颎的名号来吓唬那些氐人,果然管用,那些氐人不仅不敢害他,反而好好招待他后才客客气气的送他离开。
而且按照段坤所说的,段家和贾家祖上原本就有联姻,且若是严格论辈分的话,贾诩也的确比段颎低两辈,所以他自称是段颎的外孙,倒也不全是冒充的。
当然,这种联姻关系的时间已经很久了,所以两家子弟在交往时早就不论辈分了。
段增继续回想着史书中关于贾诩的所有记载,他前世出于兴趣,曾经看过《三国志》,虽说算不上熟知上面记载的每一个人,但对于一些重点人物的传记还是读过多遍的,此时努力回想起来,他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历史上贾诩在离开李傕郭汜以后,并不是像三国演义里面说的那样直接去投靠张绣,而是中间去投靠了同乡段煨。对了,这段煨,可不就是我族叔吗?”想到这,段增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刚刚来到这个时代时,他还在心中想着,那些三国时期的大牛们,比如关羽、张飞等此时到底在哪里。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贾诩这么一个大牛人,居然就与段家的关系这么深。
大汉奸臣 第二十三章初见
提到段煨,这个人物在演义里面并没有提及,所以名声并不大,便是段增对此人也不怎么熟悉,所以此前他虽然知道段煨是自己的族叔,却也只是把此人当做一个普通人而已。
不过在想起史书中关于贾诩的记载后,段增却突然想起来,他这位族叔段煨同样不是普通人。
历史上董卓入京师控制朝局,他麾下西凉军主要由五个中郎将统领,其中有一人就是段煨,而那时候的李傕、郭汜,他们其实不过是另一位中郎将牛辅的麾下校尉而已,论官职还比不上段煨。
对了,还有那位开启三国乱世的董卓,此人最早就是由段颎举荐入仕的。
这个时代的人想要出仕必须要有人举荐才行,若是出身豪门世家的子弟也就罢了,而对于出身西凉地方豪强的董卓来说,这举荐之恩就显得极为重要,说是恩重如山也不为过。
段煨能成为董卓麾下五中郎将之一,与这段关系也是分不开的。
“唉,一直想着什么时候才能见识到那些三国名人,却没想到,原来我段家本身就与这么多三国名人牛人能搭上关系。”理清了这些关系后,段增忍不住在心中感慨起来。
其实,段增毕竟不可能将《三国志》全部记下来,他能记住的也就是那些最出名的人物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一些人物而已。
若是他真能将《三国志》全部记下来的话,那他就会发现,其实那位平日里与他一起读书训练的表兄苏则,同样是一位入了正史的名人,而且其才能出众,文武双全,即便是放在人才众多的魏国,也算得上一位顶尖的人才。
……
“老幺,等会见到族叔和文和先生后,你可不能失了礼数,知道吗?”此时,二人已经快到客堂,段坤再次叮嘱道。
“知道了,你就放心吧。”段增收回思绪,点头应道。
段家的客堂极为宽敞,四周有立柱,两边挂着巨大的锦缎帘幔。
段增与段坤刚刚走进去,就见到两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已经等候多时了,二人各坐在一张软榻上,身前的小几上摆放着下人们刚刚端上来的新鲜蔬果。
这两人其中一个蓄着短须,面色刚毅,正是段增的族叔段煨;而另一人则留着长须,举止从容,文质彬彬,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至极的文士,只有目光中偶然流出的神采才让他显得与众不同,这人正是贾诩贾文和。
段增顾不得仔细打量,他跟着段坤一起上前拜倒在地,道:“侄儿段增(段坤)拜见六叔父!”
“原来是你们两兄弟,快起来吧!”段煨笑着点了点头向二人示意。
段增二人接着又对贾诩深深一揖道:“段增(段坤)见过文和先生!”
贾诩也连忙起身回了一礼道:“二位公子多礼了!”
这个时代对礼节非常讲究,比如段煨乃是段增兄弟二人的长辈,所以他们需要跪拜下去,而贾诩虽然年龄比他们大很多,但他们只需要行同辈之礼就可以了。
这里面的分别,若是段增在刚刚来到这个时代时,很可能就会搞错,但经过这半年的学习适应后,自然不会出错。
叙完礼节后,众人分宾主落座。
段煨作为段增兄弟二人的族叔,乃是长辈,可以算是半个主人,所以他坐在了主位上,段增兄弟两个则在下首处陪坐,至于贾诩则坐在客席。
“算起来咱们也多年没见了,你们两个比上次见到时长高了不少啊!尤其是增儿,上次见到你时你才刚刚能行走,如今转眼居然这么大了。”段煨率先说道。
段坤呵呵笑道:“这都好几年时间了嘛,总不能还是以前那样。倒是叔父的样子一点都没变。”接着又看向贾诩道:“听说文和先生因病去职,回了武威老家,如今想来应该全好了吧?”
“我的病情早就好了,段公子有心了。”贾诩含笑答道。
就在段煨等人相互寒暄时,段增却在心中沉思起来。
如今的贾诩看上去与普通文士没有半点区别,为人低调,看不出任何过人之处,不过对于段增来说,他怎么可能将其与普通人等而视之?
若是不知道贾诩与段家的关系就算了,既然知道贾诩与段家有这么深的关系,段增又怎会无动于衷呢?
当然,将贾诩招揽到自己麾下,这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
别说是如今他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就算是他那位当过太尉、如今官居司隶校尉的老爹,想要收服贾诩只怕都不可能。
毕竟贾诩这人尤其善于谋“己”,他一生换过好几个主上,一开始是为董卓效力,之后又为李傕、郭汜出谋划策,后来又投过段煨和张绣,直到最后又投靠了曹操。
这样一个人,他是不可能轻易的彻底臣服于某个人的,最多也就是帮其出谋划策一番,一旦察觉对方并非明主,就会立即想办法抽身而退。
甚至就算是最后投靠的曹操,他只怕也未必就彻底臣服了,只不过那时曹操已经成了大气候,所以他才会留在其麾下。
以如今段家的势力,想要彻底收服贾诩显然不现实,段增也不会狂妄到打这个主意。
不过虽然无法彻底收服贾诩,但若是能在现在就打好关系,甚至进一步将其招募到段颎麾下,那对将来也大有益处。
司隶校尉乃是比二千石的大官,有督查百官之职责,甚至对三公等身居尊位者也能进行弹劾,朝会时和尚书令、御史中丞一起都有专席,在这个时代有“三独坐”之称,地位十分尊崇,乃是朝廷中枢里举足轻重的角色。
这样重要的官职,自然有权利自行招募属官。
这些属官因为是主官自行招募的,他们的一切都来自主官,自然与主官的关系较为密切,一些属官甚至会将主官视作自己的主公。
若是能设法将贾诩招募到段颎麾下来担任属官,那么即便不能彻底收服他,不能建立君臣关系,但只要他能为段颎稍作谋划,在关键的时候出一两个主意,那对段家也是极大帮助。
大汉奸臣 第二十四章自作主张
此时,贾诩正好提道:“说起来这次回武威也要多谢段公,若不是靠着段公的名头,只怕这次我就要遭大难了。”
“哦,这又是为何?”段煨顿时来了兴趣。
一旁段增听到这里心中一动,难道说贾诩将要说的就是史书中记载的那件事吗?
果然,只听贾诩说道:“这一次回武威我是与一队商旅同行的,途中经过汧县时,遇到了氐人袭击,随行的护卫都被杀了,剩下的人都被氐人抓住了。”
段坤惊讶道:“还有这种事?那后来先生是怎样逃脱的呢?”
“那些氐人原本想将所有人都杀掉,我见势不妙,就报出了段公的名头来吓唬他们,说我乃是段公的家人,那些氐人果然害怕,不敢害我,最后将我给放了;只可惜同行的其他三十多人却都被害了。”贾诩叹息道。
段煨赞道:“那些氐人向来残忍好杀,落入他们手中的往往难以活命。这也多亏了文和有急智,能临机应变,想出办法来震慑他们,否则换了其他人只怕也难逃此劫。”
段坤则对氐人不感兴趣,他面带兴奋的道:“想不到父亲都已经离开边地这么多年了,他的声望在凉州依旧这么大,光靠名头就能吓住那些氐人,让他们不敢妄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