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海贼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坦克刚大木
林积仁解释道“城上敌楼,今春皆被叛贼刘嗣初、耿守忠焚毁。目前城内无军兵,无粮食,无器具,如何可守”
陶宣干说道“如此说来,学士已不作守备打算了”
林积仁摇摇头道“平阳乃残破州郡,实不可守。”
陶宣干建议道“既如此,可在城南门派官坚守。另外,可先安排妇女老小出城,留下青壮年在城中,以节省粮食。金人不来则已,万一来攻,可以迅速处置。”
林积仁接受建议,让虞候传令两都监,开城门放出妇女老小,留青壮年在城内。
现在,陶宣干一想起平阳府这些情况,心里就充满忧虑。可是军令不可违,明知平阳府是险地,自己也不得不遵命前往。
针对平阳府及周边地区实际情况,陶宣干在临行前专门写了一份劄子申奏朝廷,提出了七条建议一、凡缴纳金人首级者,应及时行赏。而现行政策是,作战不统计斩敌首级情况,要等边事平息后大家一起受赏,这样做不利于调动杀敌积极性;二、对缺少军器的州县,赶紧调拨支援;三、对统制官与战士的犒赏,应改为七日一次;四、召募有武勇使臣和战士守城,由制置使司安排食粮;五、请给付两面军旗,用于招集溃散军兵,每招集五百名,应减二年磨勘;六、迅速调拨军马增援前线;七、对缺少钱粮的州县,赶紧组织运粮送钱。
两天后,朝廷采纳了陶宣干两条建议一、令宣抚司对缺少军器情况进行统计,从现有有军器的州县调拨使用;二、给了陶宣干两面军旗,令他招集溃散军兵、有武艺的使臣以及勇士,并给他配备各十名招募人员。
第四百章 靖康之难(十七)
十月八日天一亮,陶宣干一行人便从怀州出发,当晚在狼车住下。陶宣干随即发公文派专人去往隆德府,请姚、李二位漕官负责办理钱粮。十月初九晚至泽州,在城外马铺住下。第二天一早进城,谒见泽州知州高世由。
三天之内,陶宣干招集溃散军兵一千三百余人。此时已深秋,这些人全都赤身露体,疲弱不堪。陶宣干将这些人一起带往平阳府。
十月十七日,陶宣干到达平阳府。他将沿路招集的军兵亲自交给经略安抚使林积仁,并向他传达了折彦质的意见。林积仁听后,依然坚持认为“平阳城决不可守。”
陶宣干说道“今日情况与过去有所不同,现太原已失,平阳府升为帅府,领导捍卫一路地区,所以必须尽力守住。近日皇上亲自下旨,甚是丁宁。今漕司与宣抚司亦步亦趋,自然也会全力支持。金人还未至,自己已不作守御打算,何也”
据陶宣干了解,城中还有百分之四五十的人没有出城。他觉得,如果组织得力,守住平阳府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所以,他再三向林积仁陈述守卫平阳府的重要意义。
林积仁最后表态道“甚好,来日与都监一起到城上去看看吧。”
陶宣干随后又去谒见刘锐道“听说,将军现在手里已有若干兵马。离开宣抚司时,折宣抚亲口答应我,将马上派军马前来增援。”
刘锐说道“我手中兵马,加上张思政军马,共有万人,但已有不少差往各处。”
第二天,陶宣干随同两名都监登上城墙,查看守备情况。都监向他介绍道“城墙周长二十四里,敌楼战棚共有一百五十余座。但是,自从被刘嗣初、耿守忠焚毁后,都没进行修建。毡只有五百余领,只够挂搭四门敌楼之用。按照百步守城法,守卫二十四里城墙需要三万人,而城内军兵现今只有三四千人,远远不够。”
陶宣干问道“敌楼战棚被毁后,为什么没进行维修”
两都监回答道“少匠人,缺材料。”
陶宣干又问道“何不出高价,从百姓中召匠人昨天我来时,在赵城、霍邑道路中,看到汾河水岸边有不少抛弃的官中牌篾,何不取用”
两都监回答道“搬运费力。”
陶宣干说道“现今再去赵城霍邑去取,已经来不及了。城中树木,应赶紧采伐以用。若还不够用,就拆除官员空屋以及民居空屋。对于民居空屋,等战后由公家出资重修返还,应赶快下令施行。”
两都监又说道“我们已下令给诸县让他们抓紧备办,可是至今诸县仍不当一回事。”
陶宣干说道“将延误公事的情况写成报告,连同这些县官姓名,一并申报宣抚司,立即查办。”
十月二十四日下午,陶宣干去谒见都统制刘锐。刘锐说道“刚得到回牛岭关报,金军已开始进攻回牛岭。”
陶宣干问道“都统是否遣兵增援”
刘锐答道“统制司现管军马一万余人,其中四千步兵和五百骑兵已派往回牛岭把守关隘,二千步兵派往隰州,现城内只有四千步兵和五百骑兵。金人来后,岂不要接战守城御敌哪还有兵马去增援。”
陶宣干说道“刚得到府州知州折可求的求援信,书辞恳切,要郝仲连提兵三二千前往救援。他说,丰州及其二寨已被金军攻破。根据探报,金军欲进攻府州,府州极是危急。”
刘锐摇摇头道“我处军马现在太少,根本不够用,哪有力量去增援再说,郝仲连是宣抚司派来担任平阳府路副统制,本司不敢给他下令,须报告宣抚司才行。”
陶宣干急道“都统应多方擘划措置,事不可缓。”
第二天一大早,陶宣干去谒见林经略。林经略说道“今日偶然得到朝廷进奏公文,说我应该落职,到边远地区的小地方负责税收。如此来看,我已是罪人,我现在就该交割离去。”
陶宣干说道“经略从何处得到的公文若只是大臣进奏,通报信息,未得朝廷正式公文,岂可随便交割离任请慎重考虑。现在正当边事之际,如果擅离职守,朝廷怪罪下来,恐怕更加不便。”
林经略说道“刚才得到关报,金军已击破回牛岭,守军昨夜已到赵城县。现在,金军恐怕已过赵城县。”
陶宣干说道“昨晚谒见刘统制,才听说金军在回牛岭。今晚已到赵城,其行军速度可真快。”
陶宣干回头问林经略身旁的僚属“这里距离回牛岭多远”
他们回答道“一百九十里。”
陶宣干说道“过一会儿,我将拜别经略出发。”
林经略问道“将往何处”
陶宣干回答道“我的公事已完毕,准备回宣抚司。”
陶宣干回去略微吃了几口早饭,又来到府衙,准备向林经略辞别。忽然看见林经略身穿戎装,正在索要马匹,好像要外出。陶宣干问“经略准备去哪里”
林经略回答道“刚才又有关报,金军离此只有三十五里。”
陶宣干问道“刘统制知否是不是应遣兵把截掩击,不可让他们直冲而来。”
林经略说道“据报,刘统制领兵出城,复又入城,不知为何,已派人去问。公现今便走吗”
陶宣干回答道“现今就走。”
陶宣干离开府衙,急忙朝城南门而去,同时派随行人员去城北催促行李,打算一起出城。大约过去了两盏茶的时间,忽然听见街道上行人说“金人已至城下。”
不一会儿,陶宣干的亲随任忠押着行李来到南城门道“出不去了,金军已至北城下。有一人携带着一卷文字,站在濠河边对着城上喊,叫人对话。”
陶宣干对任忠说道“你只管看押好行李,可就近找一个安全地方安顿下来,我亲自登城看看。”
第四百零一章 靖康之难(十八)
陶宣干登上城墙一看,只见城外大约有三四百金军骑兵。而远处尘土飞扬,不断有骑兵驰奔而来。
到下午五六点钟时,大约已有万骑金兵立马于护城河边上。一个手中握着一卷文书的人对着城上大声喊道“大王让我招安你城中官吏军民,有文字在此,放下绳索来取上城去。我问你们,降还是不降你们若不降,大王领人马从绛州掩杀而来,看你们能走到哪里去。”城上人皆不回答。
那人又问“你们如何不做声今都来攻打你城也。日已晚,且去也。再给你们一夜时间商量,来日此时城已破也。”金军陆续撤退,去东北方向四五里处安营扎寨。
此时,城内军兵渐渐登上城墙,可是百姓与州府官吏没有一人上城。
陶宣干找到刘锐,对他说道“若林经略不上城,何以率官吏军兵”
刘锐说道“我已派人去请,可是不见人。”
陶宣干说道“待我亲自去请。”
陶宣干骑马来到州府,只见衙门中静悄悄的。陶宣干问一个看门人“林经略在否”
那人回答道“已登城。”
陶宣干马上回到城墙上寻找,可还是不见其人。他又来到城西,向来往的军民打听“可曾见到林经略”
有人回答道“他身穿白布衣,独自从此擦城下去矣。”
陶宣干见林经略已弃城而逃,于是急忙找到两都监和一监务,对他们说道“三公不要走,我们可共同守卫城池。”
陶宣干随即下城,来到街巷中,挨家挨户招人。可是,待在家中的非老即小,或妇女辈,壮男全都逃出城去了。
最后,城内军民全都登上城墙,但由于人手不够,只能守御东、南两城墙,而西、北两城墙无人守御。
尽管军民都登上城墙,但还是有人趁乱擦城逃跑,斩了十几人仍阻止不住。到了夜里,守卫东南城墙的人,擦城而逃跑者已有十之三四。到四更巡城时,城上守卫者已去之殆尽。
陶宣干在南门守至五更时,忽然有随行人员来报告说,刘统制打算从西门出城。陶宣干急忙赶至西门,可刘锐已出城而去。陶宣干于是也出城而逃,刚走了十五里,便听到金军开始击鼓攻城。走了二十五里,天刚放亮,金军追兵便从后面赶来,将受惊而逃跑的百姓、车乘以及四百余骡马全都截住。路上逃难的居民妇女扶老携幼,有人因走散而大声呼叫,声音凄厉,令人耳不忍闻。
当日,因为平阳府官吏皆弃城而逃,留在城内的居民开城以降。
至此,宋朝在河东仓促设立的东西两路帅府,即隆德府与平阳府,皆被金军攻破。由此可知,宋朝在河东的防御非常脆弱。这里有帅臣的畏敌怕战等主观原因,如平阳府经略使林积仁之流。但也有兵员不足、粮草匮乏等客观原因。
例如,回牛岭险峻如壁,宋军本可以控扼此地,打一场胜利阻击战。然而,因为粮食缺乏,士兵每日只能吃到两升豌豆或陈麦,所以皆不愿卖命。士兵们笑着说“军食如此,而使我战乎”
金军来到回牛岭下,仰望陡峭的山顶,官兵们皆说道“他们若用箭矢和巨石自上而下攻击,我们将损伤严重,这可怎么办”金军在山下犹豫不决,迟迟不敢发动进攻。
然而不久,山上的宋军竟自动散去。金军于是轻轻松松地跨越回牛岭,向平阳府挺进。平阳府失陷,标志着宋朝河东地区的防御已全线崩溃。
十月二十八日,从平阳府等地溃散到绛州的军兵,联合本州军兵在城内放火,制造混乱。城内官吏居民,皆往城外逃跑避难。
知州李弼传也乘坐轿子弃城而逃。给他抬轿子的是绛州衙兵,他们将李弼传抬出城后,抛下轿子,又跑回城内去抢夺金银财宝。李弼传一路步行,逃往高乐。
只有市易务官吏史秉义没跑,他觉得反正已无法逃脱,索性拿起枪刀杀死和捕获了十几名溃兵,兵乱这才逐渐平息。
溃兵之所以在绛州放火作乱,是因为他们知道这里有军资仓库,存有许多金银财宝。这里有漕司金银缣帛粮斛约三百万,河东漕司每年收入都存放于此。另外还有童贯用来平定货场的匹帛,两类合计六十万。所有库藏宝物,皆被溃兵洗劫一空。
在河东战区,西路金军攻势凶猛,势不可挡。宋军已全线崩溃,溃不成军,一泻千里。而在另一个战区即河北战区,东路金军长驱穿插,纵横自如。虽然中山、河间等重镇依然在宋军手中,但都已成孤城,形势也岌岌可危。十月二十六日,侍御史胡舜陟上奏,请求救援中山府。
他在奏疏中说“臣见中山知府陈亨伯蜡丸密书,其词哀切。书中说,真定城破,屠戮生灵不知几万人。金人现据高城,愈难追退。臣读之流涕,暗叹朝廷何忍其如此,竟未尝遣一兵一马为援也!李邈三四十次奏报,皆不见回应,难道朝廷不再爱惜这片土地与这里的人民吗只因要与金人讲和,便不敢动兵,这是多么失策之举啊!臣请为陛下言之古代列国交兵,使者在其间推论利害,以消除两国之灾祸,目的是使两国和好,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今金人遣使来,而我亦派使去,若彼此按兵不动,乃所谓和也。然而,金人一边遣使一边用兵不已,今日陷一城,明日破一邑,渐次而南下,大有并吞席卷之志。
金人时不时遣一使者来索要宝货,表面上要议和,实乃使我不为防备也。对于我去之使者,则往往胁之以威,使得他们不敢说话,只准依照金人的意见回奏。而朝廷不察金人议和之真伪,便说议和已定。宣抚司见已讲和,亦不遣兵救援,真定因此而失陷。
所以,陈亨伯说,金人将我议和之使留置寨中,然后任意攻城掠地,而朝廷无人前往解救。金人阴谋屡屡得逞,而我屡屡上当失策。
今金人集中于中山城下,朝夕必攻城矣。若朝廷又以讲和之故,不令宣抚司救援,则中山必失。失中山,则河北诸郡不攻而自下矣。河北若失,则京师不可再为首都,那么宗庙社稷危矣。
陈亨伯又说,金人既攻城杀人放火,而我师援救之,理不为曲。朝廷若放任诸镇自存自亡不再顾恤,那么无话可说;若欲保全诸镇,请速令宣抚司火急遣兵前来救援。
陈亨伯之言如此直率,可谓急切矣。陛下若继续听从大臣之论,认为既已讲和,若再派兵救援中山,则妨碍国家大计,那么,只恐怕到时土地与人心两者皆失之。
若大臣以为今日无兵,何以为援那么,臣以为河北之民皆兵也。可让诸郡县将库存钱粮全都拿出来,发给百姓,然后朝廷以高官厚禄悬赏激励,何患人不为用就看如何采取措施罢了。
陈亨伯请宣抚司派兵自深、冀出发,向祁州进军,与马忠兵马会合。宣抚司兵马自西向东,祁州马忠兵马自东向西,中山城内兵马作为内应。如此用兵则转祸为福,因败而成功。
其言似亦有理,伏望陛下诏三省、枢密院,即刻开会讨论施行。”
第四百零二章 靖康之难(十九)
然而,宋钦宗对此没做任何回应。两次大规模救援太原的失败,已让他对军队彻底失去信心。
此时,宋钦宗对武力战胜金人已不抱有任何希望。他寄希望于议和。他与宰执大臣们判断,若能履行割地赔款条约,金人一定会退师。
陈亨伯所说的金人将我和议之使留置寨中,指的是宗望留置王云。王云出使宗望军中,情况不像李若水出使宗翰军中那样。一个原因是,宗望与宗翰性格不同,宗望随和,宗翰威严。另一个原因是,王云跟宗望有过一面之交,算是有点交情。几个月前,宗望退军回燕京期间,王云与曹曚曾奉命去燕京拜见过他。
本来这次宋钦宗是派王云与曹曚再一起去拜见宗望,请求以赋税代割三镇。可是曹曚不肯去道“但速起天下兵,控要害,寇必再至。”宋钦宗对曹曚拒不受命很生气,令其离开京城,外任宫观。
王云在几个月前被吴敏贬出京城,现又调回。他答应去宗望军中试探一下金国意图。
金国最高决策层远在东北,因无法及时掌握河东与河北前线动态情况,所以,对于东西两路大军进军事宜,金太宗令元帅府根据实际情况从长措置施行,不必事事请示。两军元帅,名义上由金太宗的弟弟斜也即完颜杲担任,但他留在京师担任谙班勃极烈,与完颜宗干一同治理国政。元帅府实际设在宗翰军中,宗翰为副元帅兼西路军统帅,实际上他是东西两路大军的最高指挥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