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画面随着电视的播报,转向了另外的地方,是一个叫丽莎的美丽姑娘的家,阳台上的一位老奶奶在专心地进行创作,陶土在转盘上旋转,老奶奶那双布满筋络的手灵巧地控制着陶上的形状。
丽莎真有点儿想不明白,这种灵巧的事情为什么她却做不来?丽莎在奶奶身旁发现,奶奶显然心不在焉,因为陶罐的形状远不及已往做的精巧,饱经沧桑的脸上一派若有所思的神情使得那双仍不失魅力的眼睛变得深邃了。
当这个老奶奶进入屋子看到电视上那幅女人的身体素描时,老人的双眼此时迷蒙了,仿佛一场春雨渐渐沥沥洒过大地,润物细无声;又像雾起山谷,朦胧而飘渺……
电视镜头似乎在画上停滞了,久久不肯移开。于是,我们在镜头的指引下,将目光从画上那个年轻女子的脸开始向她的全身移动。
她半躺着,微偏的头恰好将颈下那颗硕大的钻石项链展示出来;钻石镶嵌在一对那啥中间,就像两座山峰间的一汛泉水。尽管是素描,但是,似乎可以看得出肌肤的色彩,感觉得到它的质感一一白如雪、柔似绵。
尤其是那双眼睛,带有一种满足与惊喜参半的神情,使得这张素描成为一幅传神之作。这张名不见经传的作品给人一种妖冶的美,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画中女人的双眸,进而将人们带入一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对于这样的一个桥段,李忠信虽然看过,但是,在这个剧本的描述下,他感觉到有些痴了,甚至把李忠信都拽到了那种难以忘怀的记忆当中。
李忠信的眼睛悄然闭上,脑海当中响了那个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他甚至感觉到他自己已经伴随着那记忆,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回忆当中……
卡梅隆在李忠信翻看剧本的时候,他坐在李忠信的身边,一直露出一种极度自信的表情,他觉得,他的这个剧本,能够打动任何人,特别是他剧本当中描述的那种情景,甚至可以说是有一种鲜活的力量。
卡梅隆气定神闲地喝着咖啡,喝着喝着,他突然看到李忠信把眼睛闭上了,而且一副走神的模样,他顿时呆滞住了。
这是一种什么情况?!!!
难道是李忠信看着看着看睡着了?!!
还是李忠信这个小子在思考着什么问题,或者是他的剧本有什么样子的一种问题?!
卡梅隆气定神闲的模样一下子就风消云散了,甚至卡梅隆能够感觉到他的心里有了那么一丝的慌张。
卡梅隆身后的美国的电影公司那边的人对他的剧本褒贬不一,有认为卡梅隆的剧本写的好的,也有人认为,卡梅隆的这个影片的剧本写的很烂的,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念和看法是不一样的,卡梅隆在这个时候的心悬了起来,这李忠信可别是看他的剧本看不懂,看睡着了。
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老卡的想法
就在卡梅隆心中略感忐忑,又不知道该不该招呼李忠信的时候,李忠信闭合的眼睛缓缓张开。
李忠信从那种回忆中清醒过来以后,他很是礼貌地转头对身边的卡梅隆笑道:“老卡,这个电影的设计很巧妙啊!这个剧本我听说是你写的,是这样吗?我就不明白了,你怎么来的灵感来写这个剧本?”
李忠信饶有兴趣地问起了卡梅隆,手中也是握紧了卡梅隆给他的剧本,决定等卡梅隆解释完以后,他要继续看完。
李忠信对卡梅隆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李忠信真就不太相信,这样的一个剧本是眼前的这个老卡弄出来的。
“信哥儿,你说的没错,这个的确是我弄出来的剧本,你拿在手里的这个剧本,应该是我改动了无数遍以后成型的剧本,开机拍摄的时候,基本上就会按照这个来进行拍摄了。”卡梅隆看到李忠信的那种表情,知道他成功了一半,而且李忠信应该是对这个事情很感兴趣,于是,卡梅隆有些低沉地说道:“第一次去麦加朝圣,我听说了这艘沉船,于是,我和几个伙伴带着特殊指潜水设备和深水摄影器材下去看到了那艘沉船。
在那里,我们看到了这艘真正的船,时至今日,那艘船还真实地留在那里。
我看到那艘船以后,脑海当中就有了一段影响,当年的救生艇如何下放,船员们如何指挥,都仿佛呈现在我的眼前。
当然,我觉得,这一残骸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也不是简单的一出戏,而是一段真情实事:活生生的人就是死了。
和泰坦尼克号的残骸相处时间稍久,就会感到一种巨大的悲哀和不公:你想,去过那里的人都是纪录片的,没有一个是搞电影的。所以,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想要把我的感受表达出来。”
卡梅隆在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显得异常的凝重。
很显然,在这个时候,卡梅隆想起了当年他去麦加朝圣时候的情形,当时,他看到了泰坦尼克号的沉船,他的心情感觉到异常的沉重,而且,他那个时候真的就是那么想的,他想要把他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
“怎么,你就是看到了那个泰坦尼克号的沉船,就想到了拍电影,就有了那么一个故事,看起来您的脑洞很大啊!你这个是受到其他电影启发,还是自己心中就是那么想的呢?”李忠信听完卡梅隆的解释以后,他觉得还是有些想不明白其中的究竟,他微微沉吟了一下以后,慢慢开口问了起来。
卡梅隆听到李忠信继续追问他关于拍摄《泰坦尼克号》电影的这个事情以后,他深沉的脸上多出来了一种傲然之色,之前面对李忠信的颓废之色在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消失,恢复了他那种大导演的自信。
卡梅隆看了看李忠信,然后慢慢开口对李忠信说道:“美国电影公司那边问过我,是不是走了五八年时候深海沉船的路子,或者是和那个电影有一定的关系,我直接就回答他们了一个不字。
我拍摄这个电影,主要是想要重现历史的真实。
对我来说,走《冰海沉船》的老路或者对其中的几个历史人物做点翻案文章之类的,并没有用多大的兴趣。
我想拍得与众不同,我以为,对于《乱世佳人》来说,它的重心不是在亚特兰大的冲天火光上,而且美国内战也只是一个背景。
我心中的“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也一样,它可以是一个故事的框架。
你可以从我的剧本当中看到不少有关“泰坦尼克号”的历史知识,它的原始材料都是忠实可信的,我是不会随意篡改的,它已成为一个虚构的故事的真实内核。
即便是男女主人公杰克和露丝,说不定还真有其人。杰克和露丝亲热时的那辆法国车,就真有其物,这辆35马力的老式红色雷诺汽车,主人是威廉·卡特(williame.carter),当时投保了2500美元,据我所知,它今天还静躺在大海深处。
或许是我在自娱**,虚构一个故事来取乐,但事实上,我还是想把历史的坚实内核包裹在故事里边,把最真实的东西呈现给观众。”
卡梅隆十分正色地回答了李忠信的提问,而且,卡梅隆把他心中所想的事情和他认定的事情说了出来,对于男女主人公杰克和露丝,卡梅隆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好,是真实的也罢,对于卡梅隆来讲,已经是不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老卡,你开篇当中的这些东西呢!是一种倒叙的模式,这些其实都是为了后续重现经典的铺垫,那么,我想问你一下,这个事情上,你是怎么想的呢?”李忠信对于卡梅隆在开局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那么一种神铺垫的事情,他感觉很是古怪,他就不明白了,卡梅隆究竟长了什么样的脑袋,想象出来了这样的一个事情。
“信哥儿,你说的这个铺垫或者是倒叙的叙述,我觉得这个只能是算做一种过渡。
这种过渡在我的电影当中随处都在,我个人认为,它在电影里尤为重要。无论是一段记忆还是一个人物,都可以通过过渡,都可以倒来倒去,她是你通向往昔的门户。你有时得花上数月坐下来思考这些形象,在拍电影时你必须知道你正想要什么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一部电影拍摄好。”卡梅隆十分正色地对李忠信解释了一下李忠信提出来的问题,他对于李忠信的提的这些问题呢!可以说是对答入流。
卡梅隆这个人做事情非常严谨,当泰坦尼克号的剧本制作完成以后,他又反复地进行了无数次的修改,直到修改到他满意了以后为止。
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正是这样一种认真的态度,无论是李忠信也好,还是他美国那边的投资人也罢,只要他们能够提出来问题,那么,他就能够给予最好的解释。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有些水平
李忠信和卡梅隆两个人进行了十分愉快地对话和探讨,大多数时间,都是李忠信再问,卡梅隆在回答。
李忠信在问及卡梅隆对于泰坦尼克号参数理解的时候,卡梅隆更是给李忠信了一个说法。
这艘船的引擎有多大?它的威力有多大?它能足够提供船全速前进的动力。泰坦尼克号的发动机是当时最巨大的往复式发动机,它处在于船的最底部。1912年是机械化的时代,要让船在海上航行,他们必须不断往锅炉加煤,确保引擎能够正常运作。在剧本当中,这一幕戏已经是完全能够解析出来的。
李忠信问卡梅隆,这艘船这么大,怎么能够在电影当中让人能够看到这个船动起来,怎么做到这样的一点呢?
李忠信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他都是有一些好奇的,这份好奇,不光是这一世看到了卡梅隆的剧本,也有他后世时候看《泰坦尼克号》时候心中一直有的那种疑问。
对于李忠信的这个问题,卡梅隆也是做出来了很合理的解答。
这个事情呢!其实是一件很好办的事情,我让摄影师坐在汽车上,然后开着车朝与巨轮布景相反方向开去,这样做能让人错以为世巨轮真的在动。
附带着拖船的巨轮,还有旁边的一切景物都是为了体现巨轮的庞大。这个就是拍电影的一种艺术和特效了,我们能够做到让他更加逼真,在人们的视觉当中,那个船就是在行进的,这个是一种拍摄的方式,我们团队在这个方面会做得相当好。
总之呢!李忠信提出来的问题,卡梅隆都能够轻松地回答上来,更是能够让李忠信感觉到满意。
李忠信呢!把这样的一种交谈当中了一种乐趣,甚至有一些乐不思疲的感觉。他觉得,这样愉快地谈下去,后面的很多事情也会十分愉快地谈下来。
而卡梅隆呢!想法和李忠信基本上差不多,他们俩个人说白了,都希望对方能够对这个事情感兴趣,都希望对方能够掌握这样的一些东西,到时候谈判的时候就很好谈了。
李忠信和卡梅隆聊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李忠信感觉到时机已经成熟了,他慢慢开口问道:“老卡,这个剧本搞的不错,我觉得,这个拍成电影的话,应该会很受欢迎。你背后的那个电影公司那边难道就没有看好这个影片?”
李忠信并没有直接开口谈合作的事情,而是把话题扯到了卡梅隆身后的那个福斯电影公司以及那个叫什么派拉蒙影业的身上,李忠信恍惚地记得,后世的时候,卡梅隆的这部电影的投资方是这两个,具体是他们两家合资的,还是单纯的一家公司投资的,李忠信真就没有了太多的印象。
不过呢!李忠信却是知道,泰坦尼克号在确定下来拍摄的时候,卡梅隆身后的电影公司几乎是拿不出什么钱来,哪怕是卡梅隆不要导演费用和降低剧本费用,也是一样。
“派拉蒙对我这个片子很看好,也给予出来了我将近一个亿美元的投资方案,但是,这部电影现在的投资已经达到了五千万美元,这只是刚刚开始,派拉蒙公司那边已经拿不出什么钱继续投资到其中了。
他们那边给我的建议是让我压缩成本,一些不必要的拍摄就不要拍摄了,只要能够完成拍摄,就是成功的,继续注资的事情,恐怕有些悬了,他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暂时是拿不出钱来了。
我这个人呢!无论是拍摄电影还是做其他的事情,讲究的是精益求精,让我做一部粗制滥造的电影,我觉得甚至不如不做。这部电影,我相信拍摄出来绝对会是一个旷世之作,会成为电影业的一个真正的里程碑。
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我想要找您给我的这部电影进行注资。”卡梅隆略带忧郁之色地婉婉叙述出来。
对于这样的一个事情,卡梅隆并没有藏着掖着的,因为这样的一个事情,藏是藏不住的,想要获得投资,想要获得好感,必须要实话实说,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机会获得李忠信的投资。
“老卡啊!不是我说你,有这样的一个好的创意,有这样的一个想法,为什么不直接和我说呢?如果你直接和我说这个事情的话,我个人给你直接投资多好,现在可好,你找了那么一个实力不强的电影公司,现在算是弄得不上不下的,何苦来呢?
电影的前期制作等等都已经铺开了,那边的钱也已经是投资进去了,我现在插手进去,也不是很好。
你有没有问过你们美国那边其他的投资人,看看他们有没有人投资你的这部电影呢?上一次我过去看电影开幕的时候,我可是听你说过,其中很多都是电影投资人的。”李忠信卖了个乖,先是说卡梅隆要是直接找他,他直接就能投资卡梅隆的电影,然后把现在他加入进去不合适的事情丢了出来,并且对卡梅隆问,问卡梅隆为什么不在美国那边找投资人。
李忠信这个话说的很有水平,怎么说呢!问卡梅隆在美国那边为什么没有找人投资,其实李忠信心中明镜似的。
卡梅隆虽然凭借着《终结者2》和《真实的谎言》在美国电影界呈现出一种如日中天的态势,但是,卡梅隆败走滑铁卢的那个爱情电影的失败依然历历在目。
没有人会相信卡梅隆拍摄这样一种带有唯美爱情故事的灾难片会取得成功,因为这个时候的人们对于这样的一种影片很是抵触。
在美国那些投资者的心中,卡梅隆就是一个通过拍摄《终结者》系列,拍摄了一个《真实的谎言》而成名的导演,别看都很叫座,但是,都是那种没有什么营养成分的大傻片。
虽然这个卡梅隆挺有才华的,可是,美国著名的大导演多了去了,他们没有必要投资那么多钱砸到一部电影当中。
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心知肚明
美国那些投资电影的人,基本上都是人精,更有着无比的经济头脑,他们都会算账,而且算账算得十分精心。
他们觉得,投资那么多钱到一个电影里面,能不能收回来成本都是一个问题,更何况卡梅隆的这个电影拍摄周期要两年到三年,那么,他们投资真就没有什么太多的意义,资本是逐利的,看不好,或者是觉得周期时间长,收益和风险不成对比,他们是不会去做的。
还有一个原因,他们觉得,卡梅隆就是一潜水发烧友,他一直对八十多年前沉于大西洋底的一艘破船倍感兴趣,曾潜下去拍了几个片断,便兴致勃勃想要搞成电影。
无非是有人出了个馊主意,说纪录残骸多没劲,我们还原它的辉煌,来它一个催人泪下的沉船故事!
用这样的一种情况来一衡量,再加上卡梅隆之前有过爱情片折戟的事情,自然不会有大的投资者投资《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了。
这些投资者觉得,哪怕卡梅隆的这个史诗级别的爱情故事放在了宏大的背景下,也可以说是一个灾难现场,难道就一定能够打动人了吗?
在他们的眼中,人都是自私的,那种超越时空,超越金钱等等的爱情都是虚假的,是虚构的,是没有这样的一种爱情的。
他们觉得,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直男导演脑回路应该很简单,构建出来的这样的一个爱情不爱情的故事,真就没有什么看头,他们认为,平凡生活当中产生的爱情兴许叫**情,用金钱维系的爱情叫**情,只有这样的爱情才会长久,大多数人的爱情都是平淡的,是平凡的,弄出来那么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是无法让观众取得共鸣的。
哪怕这样的爱情故事能够刺激到人们的视觉神经和心灵,哪怕是一种十分新奇的创意,却也不一定能够打动看电影的观众。
电影这个东西呢!归根结底是视觉的艺术,核心一定是观众,观众如果对这样的一个事情不买单,那么,这个电影根本就没有什么投资的价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