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82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刀削面加蛋
逆流1982
作者:刀削面加蛋
重生过去、畅想未来、梦幻现实,再塑传奇人生!
第一章 缘灭缘起
办公室中灯火通明,段云眼睛紧紧的盯着电脑屏幕上的cia软件,面容略显疲惫。
自从半年前进入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后,段云几乎天天都处在一个加班的状体中。
作为一名34岁的哈工大机械电子工程学的博士,这里是他博士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单位。
有着如此显赫的学历,段云的工作却谈不上轻松完美。
由于他只是单位里的新丁,资历相比所里那些院士以及同样博士学历的老员工显然浅了不少,所以现在也只能做一些最基础简单的机械设计方案。
常年累月对着书本和电脑,缺乏体育运动,让段云的身体已经进入了亚健康的状态,身体经常出虚汗,发际线也不断的向后脑延伸,白天的工作尚且能支撑,到了晚上加班精力不够,就只能依靠香烟硬顶。
再次校正了一番设计图的各项数据后,段云眼见办公室中无人,随即从抽屉中拿出了一个烟灰缸,点燃一根香烟后,背靠在椅子上惬意的抽了一口。
就在这个时候,办公桌上的手机铃声响了两声后就被挂断。
他知道这是女友罗艳君给他送饭来了。
说起自己的女友罗艳君,段云内心多少有些愧疚。
两人从中学的时候就是同学,后来一起考入成都的一所二本大学后,很快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经历了大学时代的激情,毕业后没有如同其他情侣那般的分手季,而且一起在在当地找了一份工作。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早已没有了头顶上‘天之骄子’的光环,连续数年的高校扩招早已让这个学历大幅贬值,进不了事业单位和高薪外企,只能在本地一家大型机车厂从一个技术员干起。
越大的工厂混日子的人就越多,刚进厂的段云曾经想在这个厂子干出一番事业,但现实却给他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段云所在的内燃车间技术组有十三人的编制,但真正干活的没几个,段云在这企业呆的时间越长,就越失望。
很多国企的通病是人浮于事,近亲繁殖的编制混日子拿空饷的人比比皆是,升职加薪靠的是关系和熬资历,甚至很多员工还充分发扬了‘以厂为家’的主人翁精神,家里缺什么,就从厂里拿什么……以至于段云一直都觉得这个工厂从创建到现在整整五十多年没倒闭当真是个奇迹……
年轻人刚进入社会的时候总是一腔热血和个太过理想主义。
本想靠技术革新在厂子干出一番事业的段云很快掌握了车间的所有技术,但却始终不被领导重视,他提交给车间主任的技改计划总是能得到领导的表扬,但等段云离开办公室,他的计划书就被扔进了垃圾桶,再无任何音信。
到了最后,似乎有些不厌其烦的车间主任干脆给他安排一个闲职,他每天的工作就只是在在产品验收单上签个字而已,甚至都不安排他去车间走动。
时间一长,段云也算看清了这个厂子里的各种门道,身为大学毕业的技术员,工资要比一般工人高点,但却有着个看不见的天花板,五年,十年也依旧拿着差不多的工资。
段云所在的办公室距离总工只隔着一层楼,但对他而言,却是从入厂到退休所能到达的最长距离。
段云有自己的野心,他不想这么毫无希望的过上一辈子。
入厂一年后,段云重新捧起了书本,开始了漫长的考研之路。
直到第三年,段云终于重新踏入了大学的校门,研究生,硕士,一直到博士,段云开始了第二个学生时代的轮回。
这期间,女友也随他来到了新的城市,期间很长时间段云都过着吃‘软饭’的日子,日常开销基本都花的是女友小罗的工资,生活平淡而温馨。
又过了七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后,段云没有如同他的学长前辈那般,选择出国或者在国内高校找一份轻松体面的工作,而最终接受了沈阳这家自动化研究所的邀请,成为了一名研究员。
段云之所以放弃出国机会远离国内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来到这里,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这里给他的待遇中是最有诚意的,年薪二十万,外加一套两百平米的市区商品房!
段云已经虚岁三十五,早已没有了大学刚毕业时的那种旺盛精力和锐气,而且女友罗艳君已经跟了他这么多年,段云必须要给他一个稳定的家,而有了房子,就能马上结婚!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没悟性,有了悟性却没了青春,有体力的时候钞票不够,有钞票的时候却没了体力。有眼力的时候看不懂美好,看懂美好的时候却没了眼力。
人生总差一口气,生命就在呼吸之间。
段云现在无疑已经是国内最顶尖的一波机械电子工程学专家了,但精力不如往昔,也没了当年的冲劲,不过至少段云现在看清了一件事,那就是他的爱情还在,他现在需要想尽办法尽快给女友小罗一个名分和稳定的家庭,这也是他得知沈阳研究所分房后,毫不犹豫的选择这家单位的最重要原因!
现在新家已经装潢完毕,就差回老家扯证办事了。
段云晚上夜班是可以去主楼旁边的食堂吃饭的,但这么多年他的胃口早已被女友罗艳君的厨艺养刁,好在两人新家就在研究所对面,所以女友几乎天天晚上会到研究所给段云送饭。
猛吸了几口烟,段云穿上一件外套就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走到研究所大门口,隔着一条马路,段云看到了自己的女友小罗。
依旧是留着一个简单的马尾,脸上依旧带着熟悉的笑容。
小罗对段云挥了挥手,快步向着段云走来。
正在这个时候,一辆白色的面包车突然从路口另一侧疾驰而来,速度快到令人咂舌。
“小心!”段云见状连忙大喊了一声,一个箭步猛的扑向了女友小罗。
但段云显然还是低估了这辆面包车的速度。
“碰!”
第二章 小试身手
走出厂门口,段云才第一次亲眼看到自己穿越到的这个年代。
前世段云是85年生人,孩童时代的他对整个80年代记没什么记忆。
天灰蒙蒙的,四周的建筑也非常简单,色调有些沉闷,让段云仿佛置身于昔日网络上一张张怀旧的老照片一样。
前身的记忆变的越发清晰,段云很快就对着厂子有了了解。
红星齿轮厂是国家‘二五计划’期间,由前苏联专家的指导,在古城大兴破土动工修建,现如今厂子已经有了两千七百多号正式员工,算是大兴当地的国营重点企业之一。
齿轮厂厂区面积不大,正对厂门口只有一条五百多米的街道,而街道两边分布着粮店,饭店,派出所,卫生院,百货店,澡堂,报亭,……完全就是一个自成生态的小社会。
段云前身其实也只是刚进厂不到一个月,之前曾经下乡陕北农村整整六年,年初的时候才接到返乡的通知,回到了红星齿轮厂上班。
从一个前途无量大博士研究员变成了四十年前的普通工人,坠落的速度之快,犹如自由体落地一般。
唯一让段云感到高兴的是,他现在的身体和前世相比差距简直不要太大,下乡六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挑粪挣工分,身体壮实的如同牛犊子一般,掀起衣服,甚至可以清晰看到段云前世梦寐以求的八块腹肌!
强健的身体,旺盛的精力,加上自己前世的记忆和头脑,使得段云一瞬间心潮涌动,有种说不出的兴奋。
在这一瞬间,段云甚至感觉空气中都是满满钞票的味道。
“哥!”正在这个时候,段云听到一声喊,循声望去,看到一个甩着两条油黑辫子,长相俊俏,身材瘦削,穿着青色学生装,看起来十六七岁的女孩快步跑了过来。
凭借前世的记忆,段云很快就认出这女孩正是自己的‘妹妹’段芳,眼下正在厂办中学上高三,明年就要参加高考。
这个年代的普通人家兄弟姐妹都很多,计划生育是七十年代初才提出的,而之前国家的口号是‘人多力量大’,所以寻常人家有三四个甚至更多的孩子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段云家的情况有些特殊,段云的父亲原本是厂办中学的数学老师,动乱年代被打成了‘臭老九’,被造反派拉去批判游街示众几乎是家常便饭,最终在一次批斗中心脏病发作死在了剧场街的台子上,而当时自己的妹妹才刚出生四个月……
其后的这些年,一家三口都靠着母亲高秀芝在缝纫社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没把兄妹两人饿死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哥,我听说你……你出事了”跑道段云身前后,妹妹段芳一脸关切的问道。
“没啥事,我这不是好好么”段云闻言心头一暖,随即笑着说道。
“那刚才你们车间小李到咱家说你……”
“我就是喝水呛了一下,一口气差点没上来。”段云随口搪塞了一句。
“可他们说你……”
“他们都是扯淡,别听他们胡说!”段云并不想让妹妹受到惊吓。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刚才把我吓得够呛……赶紧回家,幸亏妈还没下班,不然妈还不敢定吓出啥事呢。”段芳一把拉住了哥哥的手臂,径直向着生活区走去。
齿轮厂的生活区家属楼大部分都是当年苏联援建的那种筒子楼,一条长长的、灯光昏暗的走廊,串起许多10平米左右的单间,每层楼有公共水房和厕所,楼道中堆满了各家的杂物,显得斑驳而陈旧。
一些下班早的妇女已经开始在楼道中生活做饭,不时翻滚的油烟让段云有种扑面而来的窒息感,作为一个前世人,段云显然还有些不太适应这里的环境。
过道的几个邻居看向段云兄妹的眼神都有几分怪异。
一直以来,很多邻居和亲戚认为段家已经快完蛋了,父亲早逝,母亲在缝纫社收入微薄,儿子是个不开窍的傻子,只有段芳还算机灵,但毕竟只是个刚上高中的女孩,撑不起这个门户。
所以周围邻居几乎不和段家人来往,只是段云这次返乡进了厂子,众人才稍稍对他们家正眼看了一眼。
不过段云对左邻右舍这种看向自己的怪异目光并不在乎,嫌贫爱富是人的本性,哪怕是在这个无产阶级当家做主的年代。
段云的家就在二楼左边最里面的位置,十多平米的房间,里面的家具布置简直堪称寒酸,除了中间隔着帘子两张床和三把折椅,就只有一个单体立柜和一台缝纫机。
缝纫机上还放着一些书本,平时母亲会接一些做衣服的私活晚上来说,平时不用就给段芳当写字台。
前世的记忆中,段云头脑很笨,中学没上完就退学了,而妹妹段芳则非常聪明,墙上挂着的一排排三好学生奖状都是她的。
“这是你们的英语课本”段云从缝纫机上拿起一本书翻看了一下后问道。
“嗯。”段芳闻言点点头,随即从床底下的袋子中摸出了几个土豆,说道:“我先去切菜。”
趁着楼道人少,段芳想在母亲下班前把菜洗净切好。
段云翻看了下那本英语书,顿时思索起来。
&nb
第三章 生财之道
“是啊,每天晚上我都听**呢,现在偶尔也能听懂一些对话了。”段芳从哥哥手中拿起收音机,接着说道:“只可惜短波国外台的信号不太好,杂音太大了……”
“额。”段云闻言点点头,随即眼中闪过一抹亮色。
以他对这个年代的记忆,国家是从1981年高考才将英语列为高考项目之一的,当时外语成绩本科按照40%计入总分,82年,也就是今年高考是按照本科70%计入总分,而从明年开始,英语成绩则是按照百分之百的分数计算到高考总分的。
而且在整个八十年代的中国,都掀起了一股学习外语的热潮,当时人们对外语的推崇是后世无法想象的,有些人为了考学,还有一些年轻人则是感觉新潮,总之这股热潮一直到90年代才慢慢褪去了一些……
另外段云从自己的大学导师教授吃饭谈话中得知,他们在八十年代学习外语的条件非常简单,虽然从83年后,市面上已经能买到一些外语教材了,但资料很少,而通过收听一些国外的电台则是一个不错的学习外语的办法。
只不过这个年代国家对外国电台干扰的很厉害,加上时差问题,所以通常只有夜晚的一段时间才能收到相对清晰的信号。
还有就是一些港澳台的电台经常放一些流行音乐,其中包括一些那个年代最有名的歌手,诸如邓丽君的红遍了一代人的明星,这也是很多当时年轻人喜欢用短波收听国外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段云刚才打开家里的那台收音机后,发现里面的电子元件设计相当的简单,只要有一些普通的工具和电子元件,段云是可以很轻松的将这种收音机的短波信号放大,去除干扰杂音的。
所以在这一刻,段云想到了一个生财之道。
“对了,你们班上的同学用收音机学习外语的多么”片刻后,段云突然问道。
“他们晚上基本上都用收音机学外语的,我们学校还有补习班,老师也建议我们收听外语台。”段芳坐在一旁,摘着豆角,头也不抬的说道。
“额……”段云心头一喜,说道:“他们收音机都能收到国外台么”
“大部分同学家里的小收音机都是工厂发的,没有短波,只能收国内台……哥你问这个干嘛”段芳感觉今天哥哥似乎有些奇怪,平时他下班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就是个天生的闷葫芦,眼下却突然一个劲的对她问这问那。
七八十年代,因为中波(mw)收音机结构简单,易于普及,出现的比较多,带短波(sw)的结构稍复杂,高档一点的收音机会有,另外加上那个时代对外形势严峻,所以很多工厂发的收音机只有中波功能,而没有短波,
而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国内一直到80年代初才逐步兴起普及了多波段的收音机,调频由于频带较宽,声音质量好,抗干扰能力强,很快深得听众喜爱,成为主流。
红星齿轮厂早年曾经给工厂的先进分子和劳模发过不少这种廉价的中波收音机,当然,一些家庭富裕的已经换上了性能更好的多波段收音机,但数量还不算多,而段云母亲不是本厂的正式职工,所以为了女儿学习和娱乐,只得省吃俭用买市场上卖的这种最便宜的多波段收音机。
“太好了。”段云心头盘算了一番,片刻后对妹妹段芳说道:“小芳,你回头能不能和你英语补习班的同学说下,如果有需要修理收音机或者想收听国外清晰电台信号的可以找我改装,价格优惠!”
“你!”段芳用怪异的眼神看了自己哥哥一眼后,说道:“别开玩笑了,你什么时候学会修理收音机,我咋不知道呢,要是万一给别人的收音机整坏了,咱们家可赔不起!”
“看来你不相信你哥哥我的实力啊。”段云嘿嘿一笑,随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