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在三井雅子的心中,李忠信就是上帝的宠儿,要不然的话,上帝是不会那么眷顾李忠信的。
三井雅子和小村惠香讨论过很多次,就是想不明白,李忠信怎么做什么事情都做得那么好,基本上李忠信操作的大事情,就没有失败过的。
那种神一般的操作简直是一个迷。李忠信的大部分金钱都是和她们两个人一起赚的,她们怎么也是琢磨不懂,李忠信的脑袋究竟是怎么长的。
就在李忠信的飞机即将落下来的时候,三井雅子才从那种思索当中清醒过来。
三井雅子这个人的最大好处就是,想不明白的事情,她不去想,她觉得,操心操多了,反倒不好,只要李忠信能够一直和她合作,不成为敌人,那么,李忠信爱是什么鸟变的,就是什么鸟变的吧!跟她真就没有什么关系。
“雅子阿姨,晴子妹妹,惠香女士,每一次我到了这边都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你们,我心中的那种激动简直是无以言表,你们实在是太客气了。”李忠信从三井雅子的私人飞机场下了飞机以后,就开始嘴巴甜甜地对三井雅子她们几个人说了起来。
“就你小子嘴巴甜,什么时候都和抹了蜜似的,弄那么多虚的东西做什么,这次给我们带什么礼物来了?”三井雅子微笑着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三井雅子对于李忠信的语言一直就琢磨不明白,如果说李忠信是三四十岁以上,她还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到了那个岁数的人,都是老油条,可是,李忠信却才是大学生,和晴子一边大,晴子到什么时候也是说不出来李忠信这样的一番话的,同样是一边大的孩子,怎么两个人的差距就那么大呢?
“我带什么礼物,我想雅子阿姨一下子就能够猜得到的。当然是一些我们江城那边的好东西了,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是,东西绝对是好东西。”李忠信对于三井雅子说起礼物的事情,他反问了起来。
李忠信之前到日本东京这边都是坐京城的飞机,他很少给三井雅子他们带什么东西,但是,这次是从江城那边过来,自然给三井雅子他们带一些东西过来了。
只不过呢!带的东西和李忠信说的一样,都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只不过呢!虽然是不值钱的,但是,李忠信觉得三井雅子他们一定会喜欢。
“那我知道了,一定是带了一大堆的好吃的,是你们中国那边的一些特产。”三井雅子浅笑着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三井雅子心中清楚,李忠信和她们之间要是带礼物的话,也就是一些吃的东西,毕竟其他方面的东西,她们都用不到。
女人用的东西,什么戒指化妆品了,香水了等等这些东西,她们用的都是这个时候最高档的,都是那种世界大牌子的,那些东西是不肯能的了。
她们几个人穿的衣服,都是那种手工定制的顶级服装,甚至她们在这个时候都有专门的服装设计师,衣服类别的东西更是不用考虑了。
除了这些东西之外,李忠信真就没有什么可送给她们的了,所以,三井雅子一下子就想到了是特产小吃之类的东西。
“我就说雅子阿姨最聪明了,一下子就猜到我带什么东西了。这次我是从江城那边直接飞过来的,带的东西大部分都是黑省那边的东西,也有一些我们京城和其他地方的食品,但是不多,毕竟地方远,食品类的东西容易坏。”李忠信先是飘扬了一句三井雅子,然后说出来了他带了吃的东西。
李忠信对三井雅子说完以后,转头对一直看着她的晴子笑眯眯地说道:“晴子妹妹,这次我给你带了你在中国时候最喜欢的大黄米面的粘豆包,还有江城的宾馆香肠,还有中国那边最正宗的一些小零食,至少够你吃上个几个月的。你要是有朋友什么的,到时候也可以送给你的朋友们进行一下分享。”
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有什么意义呢?
李忠信这次到东京这边,和之前来的那几次一样,直接入住了他经常住的那间酒店。
李忠信觉得,住这个酒店有一种熟悉感,做什么事情都相对方便一些,说李忠信很念旧,这个也是能够解释得通的。
李忠信把身上的物品放好以后,便和三井雅子、晴子他们一起去吃之前三井雅子预定的日料餐。
按照三井雅子的话,这个日料店是东京这边比较有名的店,是属于那种高雅精致的一种代表。
这家店的店主是极致低调之人,外界一般只知道这是一家精致的京都料理店,但是,没有去过的人,很少能够找到。
经日本食客多方考察,推测店的主厨应该是日本这边最有名气的料理师之一弘田正义,这个人专注于料理,有一种匠人精神,很是值得人尊重,在这个店铺当中吃料理,不会有任何让你能挑出毛病的地方来。
到了地方以后,李忠信发现,这家店铺坐落在虎门的街巷之中,虽然门头很不起眼,但是,这个地方却豪车云集,出入的人一看就能够看出来,应该都是属于那种高端人士。
在小村惠香和店门口的侍应生沟通以后,李忠信他们几个人很快被带到了最上层的单独的包房当中。
李忠信他们刚刚坐下,那边沏好的茶水就已经被端了上来,并有一名专业泡茶地给展示了一番茶艺。
李忠信对那个玩茶道的小姑娘摆了摆手,便让那个小姑娘下去了,很多时候,到这样的一个地方,李忠信不喜欢旁边有专门的人侍候,毕竟他们可能有一些隐秘的事情要说。
经过和三井雅子的闲聊,李忠信这才算是知道,这家日料店在全东京是最顶级的日本料理店之一,这个地方预约制度十分严苛,如果当日取消则依然要支付全餐的费用,价格也高得离谱,越是要求高,价格就越贵。
像他们这样到最顶层来的顾客呢!都是属于那种有这边专门的钻石卡的人才有这样的权利,普通的老百姓是没有这样的一种待遇的,能够排上在最下面的大厅吃饭,都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在味增汤和第一道料理端出来的时候,李忠信就明白严苛制度与高额定价的原因,原因很简单,所有料理所选用的都是最上等的食材,且用料绝不吝啬。不同季节去食材也依照时令有所变化,反映了日本料理重旬的这一特色。
饭前先喝汤,营养又健康,日本人大部分人没有这个说法,但是,有钱的日本人却是很尊重这样的一种事情。
日本人对味增汤的钟爱几乎到了95%的餐厅都找不出别的汤的地步,相比日本料理在其他方面的繁多与精巧,汤的种类实在单调得匪夷所思。
这个地方熬制高汤以昆布(海带)以主料,分量拿捏得恰得好处,能最大限度地引出食材本身的鲜味而不喧宾夺主。
几口汤下肚以后,用不同的技法调理当季的鱼类与生鲜沙鮻、糯鳗,黄盖,金枪等料理就一道道摆上来,其中不乏有松茸蟹黄等昂贵的食材。
李忠信看到摆上桌子的这些昂贵的食材,他微笑着对三井雅子问道:“雅子阿姨,这个地方的食材,是由我们忠信贸易那边提供的吧!”
“你小子真的是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我就不明白了,你怎么能够一下子想到这个方面去呢?”三井雅子有些不解地问了起来。
“这个事情还不简单吗?你看这饭店的门面,先不说这个日料店是不是东京这边最好的吃,就是这个档次,和我们很早之前吃过的那几家,那就没有办法去比。
您现在是越来越有钱了,也是越来越注重品味了,要是这个饭店当中的食材很大一部分都是我们忠信贸易提供的,想必您是不会带我到这样的一个地方来的。”李忠信微笑着对三井雅子解释了起来。
在李忠信看来,这个事情很简单,三井雅子一直很注意饮食方面的事情,要是有贵客到东京这边来,他们必然得去那种高档的星级酒店,必然得找那种什么米其林评级的高档餐厅,既然没有到那么一种地方吃饭,而是到了这样的一个饭店,那必然有什么说法,而这个说法呢!从食材上就看出来了。
虽然现在忠信贸易公司的事情,已经都交给不同的人打理,但是,这个赚钱的生意一直就没有停下来,因为李忠信觉得,这个贸易方面的公司,对于今后忠信公司在日本方面搞超市和搞快餐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是其他方面无法承接的。
吃了一会儿以后,李忠信逐渐慢了下来,他觉得吃得差不多了。
因为快要吃饱的原因,三井雅子和李忠信一边吃着,一边聊了起来。
“忠信啊!这次你到东京这边来,主要是做什么呢?我一直就没有弄明白,去年你让我搞的那个慈善基金什么意思,又有什么用呢?”三井雅子有些怀疑之色地问起了李忠信。
三井雅子心中有数,在日本这边,慈善机构就是为慈善事业服务,所有的善款都是为需要帮助的人而开销的,基本上不用于商业性投机投资,所有的资助活动都是以慈善、社会福利为主题的。
在日本,有个名为共同募金会的慈善机构,这是日本规模最大的政府和民间共同组织的慈善机构,当时是以美国的同类慈善机构为样板建立起来的。
它从1947年开始运作,迄今已有64年的历史了。共同募金会的标志是一根红色的羽毛,人们捐款之后,可以得到一根红羽毛作为纪念,所以这个会也叫红羽毛共同募金。
在日本,全国性的组织就是中央共同募金会,同时在47个都道府县有地方性共同募金会。
三井雅子觉得,慈善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施舍行为,它包含了积极向上和追求美好的人生态度。从效果上来看,做慈善给人极大的正面影响力,因为公众认为慈善是回馈社会的行为,会给慈善者极大的声望,但是,这个和李忠信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还算诚实
在三井雅子的心中,李忠信这个人是一个很看重国家的中国人,很多时候,从李忠信做的那些事情上就能够看明白。
李忠信在中国没少做福利的事情的这个事情,三井雅子也是知道一些的,她知道,李忠信做的那些事情,是一般人都做不到的,不要名不要利,只是单纯地做一些慈善。
李忠信在中国搞慈善的事情,三井雅子不觉得意外,但是,说李忠信想要在日本搞慈善,三井雅子还是有一些怀疑的,因为,如果做慈善的话,也应该是她和小村惠香两个人做慈善。
三井雅子很少看到中国人做慈善,做慈善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美国人。
因为三井雅子认为,中国人的思想和这个时候世界各个国家的人都不太一样,中国人把财产都留给子孙后代,而且,还有重男轻女的说法。
中国人到老了的时候,钱一般都留给自己的儿子,而不会给自己的女儿,算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一是留给儿子,儿子能够给他们养老,二是中国女儿出嫁以后,就是泼出去的水,和家里已经没有太多的关系。
这个是三井雅子在中国的时候和学习中国文化时候的了解的这个事情,因为三井雅子总有把女儿嫁给李忠信的想法,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原因,三井雅子对于中国文化有着一定的原因,她就想不明白了,李忠信是属于中国人的一部分,怎么就能准备搞什么慈善捐赠这类的事情呢?
如果说做这个事情的是美国人,那就好理解了很多,因为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奋斗,普遍追求个人价值的社会,所以一方面他们在奋斗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财富,但另一个方面,他们又不会把这些财富留给子孙后代,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的话,会破坏后代的奋斗精神,所以他们大量的把财富捐赠出去是为了保护这种奋斗精神。
这种奋斗的精神从美国建国之后就建立起来了,最早达到美国的那一批人都是无产者,流浪汉,他们到达荒无人烟的北美大陆,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必须有战斗精神,这种奋斗精神后来延续到西部大开发,延续到华尔街,硅谷,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种奋斗精神,这是美国精神的一部分。
美国二百年来都保留这种奋斗文化,因为美国社会的社会在这个时候崇尚公平和自由,普通人和有钱人一样,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奋斗就能出人头地。
耳熟能详的美国富人,没有一个人是因为父辈留下的财富而变得有钱,都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而成为有钱人,而他们又无一例外的把财富捐赠出去,保留这种文化。
还有一种是因为宗教的原因,在基督教教义中,个人并不是财富的最终拥有者,他们是替代上帝保管财富,而最重要的方式是回馈世人,而另外一个方面,基督教教育人们要保留简单的生活,所以我们看到富人的生活极其简单,像美国很多有钱的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就是汉堡加可乐,美国大部分富人无论多有钱,都过的和普通人一样。
除了宗教的影响,也因为社会的给自己创造了公平自由的奋斗环境,所以富人一旦成功大都感恩社会,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美国人认为一方面要奋斗,另外一方面认为要回馈社会,帮助穷人,甚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直耻辱。
“让您和惠香女士搞慈善基金,当然是要做慈善了。我们快速地积累了如此巨大的财富,我觉得,我们应该适当地做一些慈善,无论在哪一个国家,我们都需要做这样的一种慈善。
我对慈善的理解很简单,慈是指长辈对晚辈的爱,是有钱人对穷人的仁慈,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慈善事业是人们自愿地奉献爱心与援助的行为和从事扶弱济贫的一种社会事业。
我们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些慈善,通过做慈善,我们会把我们的名气打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
通过做慈善,我们获得的东西要比我们正常情况下多很多,很多时候,在电视上做广告,在各种地方做广告,那些事情对于我们来讲,意义已经不是很大,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呢!就是把这个慈善机构建立起来,在一些重大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去帮助一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这就是我的想法。”李忠信十分正色地对三井雅子说了起来。
在这个事情上,李忠信总不能对三井雅子说,这两天你们这边要发生大地震,我搞的这个基金,就是为了在这个大地震上露露脸,刷一刷忠信公司的存在吧!
三井雅子听了李忠信的话以后,她认为李忠信说的那些东西还算诚实,毕竟按照她的想法也是差不多那个样子。
李忠信想要在日本这边刷名声,让他那个不断在日本拓展的什么忠信综合商场不被日本人敌视。
三井雅子想了想以后问道:“忠信,我学习了一些你们中国那边的文化,我觉得,中国人这个时候都是把钱留给子孙后代的吧!怎么,你的想法和大多数中国人都不一样吗?”
李忠信对于财富捐赠和做慈善的看法和三井雅子是不一样的,李忠信认为,中国传统是一个农业社会,因为生产效率低下,财富累积速度很慢,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都是饥荒,所以几千年的贫穷在中国人身上扎下了深深的烙印,一旦有点钱之后第一想到的是保证自己以后有饭吃,然后保证后代也有饭吃,所以中国人才喜欢给子孙后代留钱,这种意识根深蒂固,到现在还深深的留着中国人的血液里,至于说给孩子买房,买车,是在养懒人,是在破坏下一代的奋斗精神的那种想法,在中国人心中根本就没有那么一种概念。
另外就是中国在一些制度方面有缺失,中国没有遗产税,在小农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本来就想方设法把财富留给后代,而又没有遗产税,没有什么障碍,当然上一辈的财富就顺理成章成为了下一代的。
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应该去看看
李忠信觉得,在中国老一辈人的想法当中,钱必须要攒,而且要节俭地攒钱,一分钱恨不能都得掰成两半来花,这样的话,让子孙后代有一定的财富,这样才能保证子孙后代能够生活下去。
因为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每一次的改朝换代都会有战争,内乱,最受苦的也是老百姓,没有钱,没有土地,没有物品,老百姓为了活下去卖儿卖女,这种痛苦已经化成为了一个民族的记忆,按照大多数中国人的想法,如果祖辈上能够积德,能够积攒下来钱财和人脉,那么子女才会有好起来的可能。
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中国人总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有了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所以才有“财不外露、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俚语。
这些反应的是一个老一辈中国人的价值观,虽然这些文化对比美国社会的慈善文化显得落后,但这些与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有极为深刻的联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