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赵福天微微沉吟了一下,他继续说道:“货源方面一直是由洪斌大哥来负责,这个方面原本是食杂超市当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个方面,我现在考虑的反倒不多。我现在最为担心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忠信食杂连锁超市货物运输方面的事情。”
赵福天吞下了一口唾液,继续振振有词地说道:“忠信公司在江城这边有仓库,批发货物的地方就在旗舰店的旁边,大量拿货的时候,直接雇佣汽车便拉过来了。
少量拿货的时候,仓库那边用拖拉机或者手推车都能够送到这边来。
江城的地方不大,而且忠信食杂连锁超市和仓库的距离很近,货物倒运方面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到什么时候都能够将就一下的。
可是,黑省省城哈市那边却不一样了,他那边的每一个大区都相当于一个江城面积的大小。
黑省那边哪怕是建设仓库,也只能是建立起来一个到两个仓库的样子,货物倒运和运输方面现在就是一个最大的难点。
暂且不说汽油和柴油的价格,雇佣到运送货物的汽车有多么难,就是运输当中的费用,就是一大笔开资。
忠信食杂连锁超市按照您所说,货物的定价上面,利润率不超过货物价值的百分之十五,一些货物您甚至定价的时候,把价格定位在了百分之十的利润。
这样一来,在黑省哈市那边的超市,就有赚不到钱的可能。运费太高的话,甚至一些大件的东西我们售卖都会赔钱。”
李忠信听完赵福天的话以后,眉头也是不自觉地蹙了起来。李忠信觉得,赵福天说的这个问题真的是一件挺大的问题。在张罗扩店的时候,李忠信真就没有去考虑这个事情,毕竟后世的时候货物流通方便,不会有着这样的一种情形出现。
八三年的这个时
第二百六十一章迎刃而解
物流体系!!
赵福天的脑中一片茫然。
对于李忠信口中说出来的物流体系,他感觉到既陌生,又有着一种很是新奇的感觉。
“信哥儿,你说的那个物流体系是个什么鬼”赵福天微微有些难为情地摸了摸额头,很是惊诧地问了起来。
加入忠信公司以后,赵福天总有一种上大学学的东西,都学到狗肚子里的想法。
哪怕是只是初中毕业的王波,貌似很多时候说的东西他都有些搞不懂。
总之,他觉得,他在忠信公司当中学到的知识,好像比他上大学的时候学到的东西都多。
按照王波的说法,见多识广,以后在忠信公司时间呆的长了,自然而然各种知识面就广阔起来了。
不懂就问,不懂的东西要学习,要不然的话,他这个忠信食杂超市江城区的总负责人,会因为落后而被淘汰下去的。
李忠信看到赵福天问起了物流体系这个事情,他微微一笑解释说道:“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
看到赵福天脸上迷茫之色愈发浓厚,李忠信笑着继续解释说道:“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已基本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企业进行大规模设备投资和更新改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大幅度上升。成立了生产性本部以后,该团体为了改进流通领域的生产效率的物流信息网,确保经济的顺畅运行和发展,组织了一个由伊泽道雄为团长的大型考察团,考察了美国的物流,当时日本还没有“物流”这个词,代表团的名称为“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
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
现在的日本,发现利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非常有效。通过分析物料从原材料运到工厂,流经生产线上每个工作站,产出成品,再运送到配送中心,最后交付给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企业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率却实际上降低了整体效率的局部优化行为。因为每个职能部门都想尽可能地利用其产能,没有留下任何富余,一旦需求增加,则处处成为瓶颈,导致整个流程的中断。又比如运输部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总是想方设法降低其运输成本,但若其因此而将一笔必须加快的订单交付海运而不是空运,这虽然省下了运费,却失去了客户,导致整体的失利。所以传统的垂直职能管理已不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横向的物流管理却可以综合管理每一个流程上的不同职能,以取得整体最优化的协同作用。
这个就是我口中所说的物流体系,这次我和王波到日本那边以后,对于很多事情都进行了考察调研,这个也是我考察的一部分。
在我们国内,现在只有国营的运输公司,而这些国营的运输公司,因为没有有效地进行整合,都是各自为政,根本就无法保证我们所说的运输环节。
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情况,你才会感觉到
第二百六十二章 任重道远
在忠信食杂超市这边旗舰店的办公室当中,李忠信和赵福天谈完了关于忠信食杂连锁超市在省城扩店的相关事宜,又谈了谈了关于忠信公司在江城这边的发展思路。
李忠信感觉和赵福天聊得很好,认为他把赵福天放在这个位置上,绝对是正确的选择,如果不出太大意外,赵福天今后发展的前景绝对要高,会成为忠信公司的顶梁柱。
推掉了赵福天中午请吃饭的邀请,李忠信让封半山开车直接把他送到竹板屯忠信公司总部那边。
这次李忠信离开江城到京城和东京去的时间超过了一个月,他很是想念董国忠他们那一批老人,想看看他们这些人,这次回来,他有很多事情要和董国忠他们这些人谈。
而且,他还要到那边看看忠信动漫工作室那边的成果。
他出去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也不知道李永国他们这些人的漫画创作有没有耽误,是否能够按时完成漫画的稿件。
出去一趟以后,江城这边的各种事情都会很多,都需要他亲自一一处理,很多时候,李忠信都有着想把所有事情都交给下面人来做,他只负责挖坑的想法。
但是,李忠信却是明白,那是一件根本就不现实的事情,如果他把所有事情都下放到下面,他什么也不做,也不去进行指点的话,很多东西都会偏离出很大的轨迹,这个是李忠信不想看到的。
这次和赵福天谈起来要搞一个物流公司的想法,李忠信又开始挠头了,忠信公司这边,现在的人员很多,但是,能够挑起大梁,能够让他感觉到信任的人却不多。
八三年的这个时候,还没有那种猎头或者是直接挖人的公司,企业都是国家的,稍微好一些的国营管理人员,也是不会到他这样的一个集体公司里面来上班,直接造成了忠信公司在人才方面瘸腿的情形。
这个即将要成立的物流部门究竟要谁去管理,李忠信很是挠头,在车里面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把人选定在了冯小武的身上。
冯小武从李忠信开始打鱼的时候,就一直跟着李忠信做事情,现在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锻炼,冯小武在办事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
前段时间他听姜**那边说了,冯小武在鱼苗培植基地那边工作做得非常好,省里面派来的水产专家都给予了冯小武十分中肯的评价。
最主要的是,冯小武会开车,物流公司一旦要成立起来的话,冯小武能够四处跑一跑事情,至少能够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在值得信任的人选当中,李忠信一直感觉梁国富的小舅子杨华不错,人肯干不说,脑子还很活,但是,杨华现在搞的太阳能的热水袋和装潢材料市场,顺带着卖地板和搞房屋装潢,杨华他会另行安排,甚至今后会委以重任。
还有现在一直负责竹板屯和福隆村这边大棚生产基地,以及木耳养殖基地建设的董志国,这些人李忠信今后他慢慢都会选择一定职位给予他们安排。
这次到竹板屯那边,李忠信最主要的是和董国忠梁国富两个人谈谈心,他这次想要让他们在最近一段时间上进一步。
李忠信心中知道,像董国忠和梁国富这样的村支书,每天的事情相当多,而且他们一直都在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虽然说他们无法和焦裕禄相提并论,但是,他们却是竹板屯和福隆村的两个好支书。
他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鼓舞村里面的人艰苦奋斗。也正是因为他们两个人不懈的努力,竹板屯和福隆村两个村子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就出现了大变样,村子里面的村民都已经或者是即将走上致富的道路,走在了全国人民的前面。
村委会究竟有多少事情要做?李忠信略微听董国忠唠叨过一些。
村支部、村委会、人民调解、综合治理、民兵连、共青团、妇联、工会、统计会计、人口卫生、统战工作、文化中心、党员活动中心、还有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很多事情,需要负责的工作还有党务、农业、民政、扶贫、土地、建房等若干。
村委会干部需要填写的各种工作笔记、有值班日志、学习笔记、会议记录,各项专业工作帐册等很多种。每项工作每年只进行一次检查,几位村干部就疲于应付。总之,只要县、乡两级有的部门,就会有工作任务派到村。
村支书,每天都有事做,忙得和拉磨的驴差不多,很少有时间顾及家庭的事情。
按照董国忠和梁国富的说法,只有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农村才能够有致富的希望,一天忙得人都要疯掉了。
他们两个人和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人、一村面貌变化,都见证了两个人的努力。
李忠信觉得,很多事情严重制约了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的发展,他们应该站在更高的舞台来为老百姓工作
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于犯事了
“金哥,我早上来的时候听办公室的人说,于金卓局长被停职了这个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平时多好的一个人啊!”徐正南一早上到了农机局,就听到旁边人嘀咕说于金卓被停职了,他立刻就跑到隔壁和他关系最好的金红隼这边来打听消息了。
“这个我也不清楚,反正副局长是被拿下了,现在被停职在家呢!要我说,可能是犯了什么错误了。今年各种各样的事情太多,谁知道他是不是被什么事情给刮上了。”金红隼看到徐正南那心急火燎的模样,不疾不徐地说了起来,对于突发的这个状况,金红隼也不是很了解,不过呢!他却是听说了,这次于金卓的停职,是大局长从市里面开会回来以后做的决定,不光是直接被停职,而且让于金卓在家里反省,这里面绝对有着说不出的事情。
“我要去看看老领导,老领导平时对我很照顾的,这次被停职了,我要去他家里看看他。”徐正南听金红隼言之确凿地说于金卓已经被停职在家以后,他立刻就想要过去探望一下老领导。
“要我说啊!小徐子,你还是不要去的好,现在他已经不是副局长了,甚至连农机局的员工都不是了,你要是过去他家里惹了一身骚,到时候就不好了。谁知道他是不是得罪了现在的大局长,局长给他穿的小鞋,现在过去看他的话,一个弄不好,兴许你现在的工作都会没有了。”金红隼对于徐正南的毛糙劲很是无语,这小徐子还是年轻啊!一听到于局长出事情,就想要过去探望,这是一个挺大的忌讳。
大局长能够让于金卓停职在家里反省,也就是说,于金卓这次一定是犯事了,要不然的话,绝对不会连他们这些高层人员都没有任何风声和消息。
徐正南听完金红隼的这番话以后,嘴上立刻说道:“我考虑考虑吧!领导有事情了,以前对我那么好,我要是不过去,总觉得不是什么事情。”
只是在这个时候,他的心中已经敲响了退堂鼓。八三年的这个时期和平时不一样,一个弄不好,被什么事情沾上,甚至就会有牢狱之灾。
真要是按照金红隼所说,于局长这次是犯事了,如果他在这个时候跑到家中去探望的话,要是因为什么事情把他沾上了,到时候真就是得不偿失了。
“大刘,你听说于金卓被停职的事情了吗你的消息一贯灵通,给我说说,究竟是咋回事情呗”
“瞎说什么啊!啥叫我消息灵通,那是我好打听点事情。于金卓停职的这个事情呢,十分突然,就是局长从市里面回来以后的那么个功夫,就宣布免去副局长的职务,停职回家了。谁知道咋回事情呢不过呢!据我估计,老于这是犯事了,要不然的话,绝对不能连班都不让上的停职在家反省,要是不出太大意外的话,过几天老于还指不定被弄到哪里去呢!现在这阵子风很硬,抓进去了老鼻子人了。”
“不会吧!老于那么老实的一个人能犯什么错误,戴个眼镜文文静静的,那纯粹一个老好人。”
“这个真就不好说,你没看电视里面的坏蛋张灵普吗老于和他长得那么像,兴许他也是个坏人呗!”
“大刘,有你那么编排老于的吗老于平日里对你不薄,在这个时候你不说去看看老于,你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乱说话不是,现在具体是怎么回事,谁都不清楚呢!”
“咋,啥叫乱说呢!我可是听咱们的大局长说了,老于这次回家之后,是绝对不会在回到咱们农机局了,人走茶凉,这是有数的,难道我还能为了一个永远回不了咱们局里的人唱凯歌?”
农机局的科室当中,众说纷纭,都不清楚于金卓究竟是出了什么变故,居然直接被停职在家了。
“什么你听玉芬说老于被停职了。”马玉国脸上顿时露出了一种不解之色,旋即脸色一变,大声对他的爱人沈琦说道:“我得去他家里看看他,和他这么多年的老同学老朋友了,老于出事情了,我必须要过去看
第二百六十四章患难见真情
于金卓的家在江城西门外的火车道以西,住的是农机局的家属房。
于金卓因为人缘好的缘故,每天晚上的时候,几乎都有一些单位的同事到他家那里去聊天,顺便蹭一些老于的茶水,可是,自从于金卓被免职在家,于金卓家前面的那种热闹劲一下子就没有了,仿佛从来都没有过那种热闹。
从门庭若市到门庭罗雀,一共也就是几天的时间,就好像是热闹的菜市场散市了一般。
自从大侄子李忠信给他打过电话,最近几天,于金卓一直呆在家中,哪里都没有去,更不和任何人联系,只是静静地等候着好消息。
于金卓真没有想到,还让他的大侄子说对了,平日里这个好,那个好的同事和朋友,一听说他被免职在家了,连门都不登了,甚至在背后还开始编排起来他的不是了。
最让于金卓感觉到感动的是,他之前从来就没有想到过,那个他只是稍微帮助了两把的马玉国,居然那么厚道,在听说他被停职之后,第一个到他家里探望,并拼死拼活地扔下了两百元钱。
如果说是其他人,于金卓还真就不会感觉到特别的感动,毕竟两百元钱对于农机局那些旱涝保收,还有一些额外钱物的人来讲,并不算什么,可是,对于马玉国的家庭来讲,那就几乎是马玉国家的全部家当了。
马玉国家中的情况于金卓十分清楚,家里面两个孩子都上学,他和媳妇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无非也就是六十元钱出头。
刨除去花销,两个人攒两年的钱能够攒出来两百元钱也就算是不错了,可饶是这样一种情况,马玉国依旧给他拿来了两百元钱,于金卓感觉到特别感动。
大侄子前两天到家里面的时候特意和他讲过,患难见真情,在落魄的时候,依旧对你不离不弃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