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医品世子妃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晴时有雨
他又狠狠给了朱毅几拳后,引得太后还有宫女们连连惊叫。最后他一把抓住朱毅的手腕一扯一拧,顺势将他压制在地上。朱显的手肘紧紧压在朱毅的后脖颈处,一只膝盖跪抵在他的后腰处,这回任朱毅如何挣扎都被制的死死的,再无法逃脱朱显的掌控。
太后一个激灵。紧紧抓住了郭皇后的手腕。她欲开口阻止,郭皇后却沉默的对她摇摇头。太后只得揪住自己胸口的衣裳。两眼紧紧的瞅着地上,如生死仇敌般纠结做一团的俩兄弟。
朱显压制住朱毅,喘着粗气怒道:“你倒是出息了,还学会抗旨了。我问你,这婚事是不是你自己来求着朕和太后答应的?朕与太后可有强迫过你?听说你今日在刘府里为了争风吃醋还将蜀王世子给打了。你可是堂堂的睿亲王,居然在自己纳征的日子里跑到岳家与人争风吃醋,还动手打人。从古至今,还从来没有出过如此荒谬之事,皇家的脸面可真是给你丢尽了。”
正在如泥鳅般使劲挣扎的朱毅猛地一滞,这事说起来他可一点理都不占。他索性不动了,无赖般的狡辩道:“那刘小姐的确是我自己求来的,也怨不得别人。可那是因为我弄错了嘛!幸好现在只是纳征,还未到大婚的阶段,还有机会纠正错误。我只是想娶一位真正心仪的女子为妃,难道就不行吗?”
“胡闹,简直是胡闹!那刘家小姐又何其无辜,要受到你这样的羞辱。”朱毅的执迷不悟让朱显越发恼恨。他丢开了朱毅,揉了揉自己发涨的脑袋,站起身断然道:“朕不许,你就收了心思,老老实实的去给刘太傅还有刘小姐道个歉。说是喝醉酒了做了糊涂事,七天之后老老实实给我大婚。”
“对,对,就这样!刘太傅性子宽厚大度,会原谅你的。”太后在郭皇后的搀扶下来到朱毅身边,将他扶起后,一边心疼的擦拭着他破溃的嘴角,一边苦口婆心的劝慰道。
“我不去,七天之后也不会有大婚。”谁知朱毅这回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大有不撞南墙不死心的架势。
眼见太后焦急,皇上震怒,朱毅偏偏又吃错了药般一根筋的犟到了低。郭皇后眼睛一转,微笑道:“睿亲王如此抗拒与刘小姐的婚事,不知究竟是看中了谁家的姑娘?”
朱毅嘴角一沉,干脆的摇头道:“我以前以为她就是刘小姐,今天才知道原来她不是。不过今天见她出现的刘府内院,想来她不是刘府的亲戚,也定是哪位官宦之家的小姐。”
朱显听了冷笑道:“还说你不是喝醉了撒泼,连人家是谁都不知道,你就敢闹了个天翻地覆?”
见朱毅眉头一皱,又想反驳,郭皇后忽而一笑,问道:“那她呢?睿亲王可明白她的心意?她可愿意嫁与你为妃?”
朱毅心中一虚,不敢去瞧郭皇后洞悉一切的黑漆眼眸,他只低着头倔强道:“我不管,既然我看上了她,她就得嫁给我。”
太后瞧着一脸倔强的朱毅,不由恍惚想起,上一次见到他这幅表情似乎还是很久以前,先帝还在世的时候。那时他只是个孩子,个头还没有马背高,却极为喜欢骑马。不过因为他年纪尚幼,先帝从不敢让他独自骑行,回回都是太监在前面牵着缰绳,或者是先帝亲自将他带在身前。
有一回他定要自己单独骑马,那时先帝不许,还详装生气。他就倔强的牵着缰绳,顶着烈日,一动不动的站在跑马场里。任那毒日头晒得他大汗淋漓,晶莹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就是不肯挪动一步。
最后还是先帝拗不过他,只得让他单独骑了一回。几圈跑下来,他满脸汗水却神采飞扬,踌躇满志的神气样子,她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可惜在那一年的冬季,先帝就病倒了,日子一下子变得慌乱起来。她一心照顾先帝再也无暇去关注朱毅。再后来就是先帝病逝,朱显登基,稳定前朝,大封后宫,又是一阵手忙脚乱。等她逐渐适应了太后这个新身份,并且把注意力重新放回朱毅身上时,却发现他也悄悄的变了。
他小小年纪就变得温润有礼,收敛内秀,进退有序。他不再倔强,不再执拗,亦不再神采飞扬。就连太后都摸不透他的心思,总觉得他的眼眸幽深沉寂,就像是一潭沉寂的死水。
今天再次从他的面上看到这种孩子气的执拗倔强,看到他眼底终于重新焕发出炙热的光彩,太后心中不由一软。她无限怜惜的道:“毅儿,不是我不想成全你。可听皇上话中的意思,那个女子心中分明有着别人。你在这里为了她抗旨不尊,可她那边说不定会避你如蛇蝎猛兽。你是堂堂睿亲王,皇上唯一的亲弟弟,世间有多少女子想要得到你的宠爱,你何必要受这样的委屈?”
朱毅慢慢捏起了拳头,布满血丝的眼眸中露出一丝挣扎,他极为痛苦的道:“世间女子虽多,可能打动我,让我想要纳为王妃的却只有她一个。”
太后忽然一笑,道:“毅儿既然认定了她,我就成全你这一回。其实除了正妃,你还可以纳两位侧妃。虽然侧妃没有正妃那么尊贵,可一样是有册封金印的,身份同样不容小觑。你看如何?”
“太后。”朱显不赞同的看着她,提高嗓门叫道:“那怎么能成?刘太傅那里朕也无法交代。”
太后却直直的看着他的眼睛,难得的强势道:“他是你的亲弟弟,只是想要一个女人而已,很为难吗?皇上要是不肯下这道旨意,那就由哀家来下好了,刘太傅那里也由哀家去交代。如何?”
郭皇后忙暗中拉了朱显一把,朱显心中愤愤不平,抓起一只茶盏狠狠砸在朱毅脚下,斩钉截铁道:“七日之后必须大婚,这期间如果你再敢胡闹,朕就赐三尺白绫给你那位心仪的女子。今天刘府的宾客不少,想来朕要找到她也不难。”
“你!”朱毅心中大怒。
太后忙拉住了他,笑咪咪的道:“皇上已经答应让那女子为你侧妃了,还闹什么,还不快点谢恩!”
“不敢!只求他别再气朕就好。”朱显一甩袖子,扬长而去。郭皇后忙对太后福了福,随后追了出去。
太后见朱毅挠挠后脑勺,还是一脸傻傻的模样。她不由笑道:“毅儿可是高兴傻了,都不会谢恩了!”
谁知朱毅却皱着眉,颓然道:“儿臣只怕她不会肯做这个侧妃。”
太后一愣,哑然失笑道:“毅儿呀毅儿,原来你也有栽在女人身上的时候!”(未完待续……)





医品世子妃 第一百六十一章 战事起
腊月二十三这天,不管是高官富户还是贫苦之家都要开始做过年的准。,打扫院子,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帘子,掸拂尘垢蛛网,疏通明渠暗沟。接着就是准备年货,有钱人家自然是鸡鸭鱼肉,绫罗绸缎,茶酒油酱,零嘴果子一应俱全。
就算是没钱的人家也会割上两斤平时舍不得吃的五花肉,买上一点白面,砍上一颗白菜,高高兴兴的包一顿饺子。
今年冬天,巨涌关的风雪格外的大,满山偏野,触目可及的都是一片刺目的白。就连那大树,土丘,房檐屋后都是白雪的世界。城门处的青瓦,灰墙,还有脱了红漆满是斑驳箭矢痕迹的木头城门也被冻的晶莹剔透。
巨涌关雄壮威严,也是一道非常的重要的城池关卡,它将中原富庶的大地与苍茫广阔的草原给彻底分隔开,所以历来这里也是兵家必争的要塞之地。
尽管已经挨近年边,北城门处依然人头攒动,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伍等着进关。他们中有百姓,有商人,有奴隶。有样貌普通的中原人士,也有身材魁梧,披头散发,戴着鼻环耳环的契丹人,总之是龙蛇混杂混乱不堪。他们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个个都是衣饰厚重,缩着脖颈笼着袖口,口里骂骂咧咧的,不耐烦的来回跺着双脚。
这天寒地冻的,谁也不想在这几乎可以冻掉鼻子的鬼地方多呆。可惜北城门口处设着木栅栏,有队士兵在仔仔细细的盘查着来往行人,所以这条队伍移动的速度堪称龟速。
在城门稍远处搭着一只草棚外面还蒙着厚厚的毡布,可以遮风避雪。棚子里有一位穿着头领服饰的汉子正翘着二郎腿,捧着一只茶壶有滋有味的喝着。他脚下还生着旺旺的火盆,手边还有一些瓜子,花生,橘子等吃食。
他一双犀利而贪婪的眼睛在人群中不停的扫来扫去。尤其是看到那些衣饰华贵的商人,或是脸蛋娇嫩,身材窈窕的女子。他总会下死力气狠狠的盯上几眼。
可惜今天天气太糟糕了,稍有姿色的美娇娘似乎都跟商量好似的,全都不见了踪影。他触目所极的不是胡子拉碴的粗衣莽汉,就是畏畏缩缩的附近乡民。这让他的心情有些郁闷。
他身边有一个军服上还打着布丁的年轻士兵,也警惕的盯着缓慢移动的人群,他皱了皱眉头,附身在那小头目的耳边说道:“头,这些天的契丹人似乎有些多了。”
小头目呲着黄牙嘿嘿一笑。又哧溜了一口茶水,道:“是呀!好多年都没有见到这样的大雪了。今年冬天,草原里除了雪还是雪。那些牧民赖以生存的羊群,马匹没有了草料就没有生机,听说草原里有好多游牧部落都被一些大部落给吞并了。所以有好些逃出来的契丹牧民就想进咱们巨涌关求一线生机。”
那年轻士兵有些担心的问道:“头,你说那些契丹人要是饿红了眼,会不会打咱们巨涌关的主意?”
小头目一翻白眼,道:“他们敢!自从二十年前,先帝亲率大军北征草原大漠,将那些契丹人打的一败涂地后!所有契丹人的大部落。包括契丹王族全都元气大伤。十个帐篷起码有七座是空的。那些年的牧草也长的格外茂盛,就因为下面掩埋了无数契丹人的白骨。
再后来又有英勇善战的柳云豹将军镇守咱们这几个重要关卡,他总是屡屡主动出击,势如破竹,将那些契丹人全都赶到了草原深处,根本连头都不敢露。如今已经是整整五年了,边关一点大的战事都没有,最多也就是每年冬天青黄不接的时候,那些饿红眼的契丹人像个蟊贼一样,骚扰一下关外那些没有军事力量驻扎的村落。而且从来都是抢完就跑。根本就不敢与咱们朝廷的兵马碰面。你说,他们敢打咱们巨涌关的主意吗?”
听他这么一说,那年轻士兵不由把腰板一挺,得意洋洋道:“那是!咱们巨涌关可有一万屯兵呢!兵强马壮的。谅他们也不敢来捋咱们的虎须。”
小头目已经没有心思与年轻士兵鬼扯,他的目光紧紧盯住了契丹人中的一个猎物。他伸手往前一指,对那年轻士兵道:“去把那个契丹人叫过来。”
被他指着的契丹人看上去大约三十多岁,满脸的络腮胡子,衣饰非常华贵。他头上戴着黑色镶着明珠的毡帽,身上披着一件毛茸茸的黑色皮裘。腰间挂着一柄镶满大块宝石的弯刀,十只手指上的黄金戒指多的可以晃花人的眼睛。
他身后有一溜长长的马队,每匹马背上都驮着大包大包的东西。还有十几个衣饰粗糙普通的,却同样魁梧有力的契丹大汉,跟在旁边照顾这些马匹。
那年轻的士兵得了命令,立刻快步跑到那个衣饰华贵的契丹人面前,倨傲的问道:“喂,你叫什么名字?”
那契丹人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然后飞快垂下眼眸。他左手抚胸,微一弯腰,恭恭敬敬的说道:“在下,耶律贴烈。”
年轻士兵皱皱眉,嘀咕道:“什么野驴贴烈,这名字可真难听。”他提高了嗓门,指着一边的草棚不客气的说道:“好了,野驴贴烈,咱们队长要见你,你过去一趟。”
耶律贴烈咧着白牙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就像一只狡猾奸诈的草原之狼。他指着自己的鼻子,用异常流利的汉语道:“军爷,你确定你们队长要见我?”
年轻士兵不耐烦的道:“难道我还胡诌不成?别浪费时间了,小心惹咱们队长生气了,把你们全都当做细作给抓起来。”
“你说谁是细作......”耶律贴烈还未说什么,他带来的这些契丹汉子却不干了,一个个凶神恶煞般怒瞪着那出言不逊的年轻士兵。
“你们想干什么,难道想闹事吗?”那年轻士兵一手按着腰间的佩刀,一边声色俱厉的喝道。人群立刻骚乱起来,立刻其他的士兵关注到了,三三两两的开始警惕的往这边聚拢。
耶律贴烈面上一紧,立刻做手势压住了自己这边的骚动,然后陪着小心对那年轻士兵道:“他们都是粗人,不知道说话。还请军爷莫怪。”说着话,他从自己手指上捋下两枚金戒指,悄悄塞进了那个士兵的手中。
年轻士兵心中一喜,忙悄悄收了那两枚硕大的黄金戒指。然后对已经围拢过来的其他士兵挥挥手,大声吆喝道:“误会,误会,都散了吧!”见他发了话,那些士兵也就渐渐散去。
他则带着耶律贴烈来到了草棚里见那小头目。那小头目也不急着和耶律贴烈说话。而是对那年轻士兵摊开手掌,翻着白眼道:“拿来!”
年轻士兵面上一滞,悻悻的从怀中掏出其中一枚戒指放进他的掌中。小头目掂了掂戒指的分量,又放在嘴边用力一咬,确定是真正的黄金后。他才露出满意的笑容,将那枚戒指收入怀中。耶律贴烈面带笑容看着他的一举一动,眼底却流露出越发浓重的讥讽和寒意。
小头目收好了戒指后,又将那个年轻士兵给打发走了。这才上下打量了耶律贴烈一番,皮笑肉不笑的道:“你小子出手还挺大方的嘛!说,你那马队里都运些什么货物。可有违禁品?”
耶律贴烈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森森白牙,用流利的汉语道:“军爷,我是老实的买卖人,可不敢运送什么违禁品。那里面都是一些兽皮,虎骨,鹿茸,药材之类的。想要到关内换一批盐巴,铁锅还有棉布。”
还没等耶律贴烈说完,小头目便噗嗤一笑。道:“行了,你小子不错,看来走这一趟能赚不少。不过按照规矩,你这些包袱都要全部打开。给我的手下一一查看才行。”
“全部打开?”耶律贴烈目露难色,道:“军爷,不是我不想配合,可我这批货还挺多的,要是全部打开,一一检查的话起码得大半个时辰。那不是瞎耽误工夫嘛!”他边说,边把手上的金戒指全部都捋了下来,起码有五六只,全都摆在那个小头目面前,然后陪着笑脸道:“军爷,你看能不能行个方便,放我们过去算了。”
那小头目贪婪的目光在那堆金戒指上扫过,然后牢牢盯在了他腰间奢华的弯刀上。也怪那柄弯刀太显眼了些,刀鞘上镶嵌的红宝石起码有鹅卵石那么大,还有一圈黄金打造的奇怪花纹,被那皑皑白雪映衬着格外耀眼夺目。
小头目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厚颜道:“算了,看你也是老实做生意的。你把这柄弯刀留下,就可以带着你的货物和人马进去了。”
耶律贴烈盯着那个小头目,目光阴沉森然。忽而哈哈一笑,道:“军爷真是好眼力,这把弯刀可是我家族留下的信物,珍贵无比。就算是千两黄金摆在面前,我都舍不得卖它。”
耶律贴烈一番话说的那个小头目心中贪欲越盛,他不耐道:“啰嗦什么,东西留下,你带着你的人快些走吧!”
耶律贴烈慢慢解下了腰中的弯刀,一脸神秘的道:“军爷想要这把弯刀没有问题,可是这弯刀乃族中传下的宝物,自然有它奇特之处。不如让我指给军爷看......”
“一把刀能有什么神奇之处?”小头目听了他的话,越发兴致勃勃。他伸长了脖子,贪婪的目光紧紧的盯在那柄弯刀上,却没有看见耶律贴烈嘴角诡异的冷笑。
耶律贴烈一把抓住刀柄,慢慢将那柄寒光四溢,锋利无比的刀身扯了出来,道:“军爷请看,这柄弯刀的奇处在于,只要出鞘,必将......见血。”
血字还含在他的嘴里未完全吐出,弯刀已经完全出鞘成了收割性命的死神镰刀,就听“咔嚓”一声,那个小头目的大好头颅已经冲天飞起,颈腔子里喷出的鲜血溅了耶律贴烈一身。半响后,那具没了头颅只剩下身躯的尸体才抽搐着,不甘的颓然倒下。
“啊!杀人了......”
静默片刻后,北城门处陷入了一片混乱。惊慌失措的百姓开始四处奔跑逃窜,意图远离这些高悬在头顶随时收割性命的屠刀。
耶律贴烈带来的十几个契丹人纷纷抽出藏在马腹下的兵器,如闯入羊群的豺狼,见人就杀,地上很快就倒下了无数具尸体。
因为长时间没有战事,守在北城门的士兵只有一个小分队,加上民壮才二十几个人而已。为头的又被耶律贴烈给杀了,剩下的普通士兵谁也指挥不了谁。他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很快就一败涂地,北城门瞬间就被契丹人给占领。
耶律贴烈满脸热乎乎的鲜血,举着寒光四溢的弯刀,用契丹语嚎叫道:“儿郎们,我们受够了没有粮食,没有女人,像狗一样被四处驱赶的凄惶日子。我们是最好的战士。我们要战斗,我们要掠夺。在这巨涌关里有大批的粮食,珍宝,还有细皮嫩肉的汉人女子在等着你们......”
“嗷,嗷,嗷......”契丹人举着武器发出兴-奋的嚎叫。
耶律贴烈反而静默了下来,他极目远眺着,直到看见远处一片雪白的地平线上突然冒出无数密密麻麻的小黑点,黑点越来越大,马蹄声也渐渐变得清晰,最后就像疾风暴雨般密集,由远往近向着巨涌关而来。苍茫寂静的大地似乎也跟着开始一起颤抖,哀鸣。
远处有百姓见了,不由绝望的跪倒在地,凄然呼唤道:“苍天呀!凶神又来了,边关再不得平静了!”
.......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打馍蒸糕,贴花花。这天还是钦天监选出来最近的好日子,是睿亲王大婚之日。朱毅被关在慈宁宫七天,直到大婚这天才被打扮一新,胸口还挂上了一朵可笑的大红花后,被踢出了皇宫。
好在就算他不在,婚礼的一切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从睿亲王府到太傅府这一条路上几乎被红色给淹没了,处处张灯结彩好不喜庆。
朱毅穿着新郎礼服,骑着高头大马,面色呆滞的走在最前方。身后除了抬着轿子,敲敲打打锣鼓喧天的队伍外,还簇拥着一堆同样穿红着绿满脸喜气,名为接亲,实为监督的大内侍卫。
道路的两旁簇拥了许多看热闹的百姓,还有无数辆摘去了族徽的马车,里面坐着大多都是各府里的小姐。她们锥帽遮面,用哀戚的目光注视着红光满面的睿亲王(当然,那红光是太后强行给他打上的胭脂)。活像他不是去娶媳妇,而是准备上刑场。毕竟长安城里黄金单身汉不多,娶一个就少一个了!
朱毅如提线木偶般艰难往前走着,他脑子里依然很乱,很想纵马逃跑。可周围被围得水泄不通,根本就没有他逃跑的余地。
就在这时,迎面来了一匹快马。马上的骑士穿着一身蓝色粗棉军装,满脸风霜,一路疾声厉喝道:“边关急报,快快闪开!边关急报,快快闪开!”
路人闻听纷纷散开,生怕阻挡了这位边关战士的路!睿亲王眼睛一亮,忙往四周询问道:“边关久无战事,他这样一路疾奔,究竟发生了何事?”
有人呵呵笑道:“王爷,边关的事自然有朝廷的诸位大人,还有皇上去操心。您今天的任务就是好好完成这场大婚。”
朱毅悻悻道:“问问而已,至于看这么紧吗?本王今天是大婚,不是上刑场。”
其中一个侍卫见他面有怒容,只得拿出哀兵政策,道:“今天临出宫前,皇上可是下了死命令,您今天的大婚要是出了什么乱子,皇上可就要咱们提头去见。王爷,还请您心疼心疼咱们吧!”(未完待续。)




医品世子妃 第一百六十二章 等待
刘玉清穿着那件美轮美奂的大红嫁衣安静的端坐在妆台前,一位年近六旬,却面容圆润慈祥,依然满头青丝的婆婆,拿着一把玉梳一下一下的为她梳理着那头长可遮臀的乌发。玉梳从发根缓缓滑到发尾,直到那如瀑布般的乌黑发丝变得顺滑无比。
婆婆一边梳,嘴里还念念有词:“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四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五梳梳到尾,比翼又**。六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吉祥话说完满头青丝也已经梳顺,婆婆不但吉祥话说的好,手也极为巧,看着就知道是做惯了好命婆的。她为刘玉清梳了一个精致的凌云髻,为她戴上一整套宫里赏下的赤金红宝石首饰。这才笑道:“老身做了这么多年的好命婆,见过的新嫁娘无数。像睿亲王妃这样美貌又有福气的可真不多。那睿亲王又是器宇轩昂,人中龙凤。王妃嫁过去必定会夫妻恩爱,三年抱两。”
刘玉清一直愣愣的注视着铜镜中那个妆容精致却倍感陌生的女子,对于婆婆的话一点反应都没有。婆婆面上不由露出一丝尴尬,她这几句话虽然都是客套话,可十个新嫁娘九个半都爱听。像这位这样木头般一点反应都没有的,还真是不多。
一旁的刘夫人见状,忙给婆婆递上一个沉甸甸的荷包,笑道:“承您吉言!”婆婆接了荷包这才满意的笑了,她又说了几句吉祥话后。便行礼退了下去。
一位穿着红石榴裙,杏眼桃腮,样貌比叶梅苏也不遑多让的美貌丫鬟,端着一只海棠形填漆小茶盘轻盈的走了过来。
刘夫人从茶盘里接过一碗热乎乎的银耳桂圆红枣汤,慈爱的说道:“玉清,吃点吧!今天还有好一场折腾呢!不吃点东西是熬不过去的。”
刘玉清摇了摇头,淡淡道:“我不想吃。”
“不吃东西怎么行?”刘夫人急道。
那个美貌丫鬟见状,快言快语的说道:“夫人。瞧王妃的模样实在是没有胃口。不如婢子等会包上几块点心藏在身上,等王妃饿了就给她垫垫肚子。”
刘夫人放下碗,无奈的道:“行吧!去包几块桂花糕,是王妃爱吃的。”她又瞥了那个丫鬟一眼。道:“你也给自己包几块点心,这一天你要伺候王妃,也没得时间吃东西。”
1...8990919293...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