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医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草席

    如果像父亲当初那样,只是觉得大王的决定是错的,想要规劝一番,那么最终的结果出了挨上一顿训斥之外不会有别的。但是如果对大王所说之事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一般情况下他都会兴致勃勃的给你解释一番……

    不管是否认同,至少能明白大王为何要那样做了。

    正是明白了李元嘉的这个习惯之后,韩路成才会让自己的表情、眼神充分的配合,果然一下子就挑起了他的解释。

    “其他的都不重要,关键是这种稻谷成熟的时间!”

    眯着眼睛笑了笑之后,李元嘉耐心的给自己管家解释道“本王也是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的,说是交趾更南方的地方有一种稻谷,耐旱、耐涝,更重要的是从种下去到收获只需要两个月……也就是说,如果先种了这种稻谷,等到成熟之后还可以种上一季晚稻……”

    “咝……”

    听到这里的时候,韩路成哪里还不明白李元嘉的意思一口冷气吸进去,脸色瞬间大变“大王,您……您的意思是说一年可以收获两季稻谷!”

    说出了这番话的同时,韩路成觉得自己像是在听神话故事。

    一年两季

    如果这是真的,岂不是说可以收获双倍的粮食

    而看到韩路成脸上惊骇的表情,李元嘉咧嘴一笑,很能理解对方此时的想法——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来说,一年两季的概念确实太夸张了!

    春播秋种,数千年的习惯啊。

    千万不要忘了,这是唐朝,一个彻彻底底的农业社会。

    可以说整个国家和社会,以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口,一辈子都围着土地在转悠;其他的人中大多数也是为了土地服务,或者干脆就是保护这些土地。而且因为这年头粟米等作物的产量极低,一亩地下来不过几十斤的缘故,普通百姓往往辛苦劳作一年还吃不饱肚子,苦不堪言。

    对他们来说,什么都比不上粮食重要!

    如果知道了这世界上还有如此神奇的稻谷,可以让他们一年种上两季的话……

    反正耸了耸肩之后,李元嘉轻笑道“我刚才说了,这都是在一本书上偶然看到的,是不是真的并不能确定。不过……如果是真的呢用一千贯来试一下,就算是假的也不过损失一点钱而已,可如果是真的呢”

    连着听到他说两句“是真的呢”,韩路成觉得自己都要疯了!

    这样的稻种,自己还嫌一千贯给的多了

    从始至终韩路成都没有怀疑过大王话里的真假,因为从当年的曲辕犁开始,到后面的玻璃、造纸、活字,以及天竺数字、棉花等等,凡是大王从书中看到,并且坚持去做的事情,可曾有失败的

    所以连着深吸了两口气之后,韩路成立刻点头道“我明白了,大王,此事我会亲自交代下去的!”

    如果是真的

    那可就是翻了天的大事了!

    反正在韩路成看来,如果自家大王真的能搞到这种稻种的话,那可是比曲辕犁、翻车等加起来还要大许多的功劳!

    北方不说,江南道应该有很多地方可以种的吧

    看着不停变换脸色的管家,李元嘉呵呵一笑,放下了心来。

    还是那句话,这是唐朝!

    想要提前几百年从越南南方拿到占城稻的稻种,说实话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除了上千贯的赏金之外,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等待,就像当年的棉花种子一样!

    所以舔了一下嘴唇之后,李元嘉开口吩咐道“此时不急,就像当初找棉花种子一样慢慢来就行……呵呵,不过你也别忘了,回头派人去一趟江南,让他们好好的打听打听……”

    datangyiwang0

    。




第七十一章 一样一千贯
    占城稻,耐旱,适应性强,不挑田地,生长周期短,从播种到收获不过五十多日。

    如果把这些特性单独拿出来,其实也不见得就让占城稻在历史上有那么大的名气,但是当占城稻的生长周期、播种日期等特性,与中国晚稻结合到了一起的时候,便产生了让人根本无法拒绝的奇迹。

    一年两熟!

    对于围绕着土地而转的农业社会来说,这甚至都不是奇迹,而是神迹了!

    一年两熟,就意味着一块土地的年度产出可以增加一倍,也就是说农户的口粮可以增加一倍,上交的租金和税收也增加一倍。无论对个人、地主还是国家,这自然都是天大的利好。宋代的中国人口可以突破一亿大关,而且还被誉为历史上最富裕的王朝,占城稻绝对是功不可没。

    而且……

    一年两熟的粮食产量,还将会大大加快中原王朝对江南的开发速度!

    未来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一方面确实有北宋被人硬生生打成了南宋,不思进取的朝廷不愿意回到北方的缘故,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南方粮食产量的暴增!

    这一点,明清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南方粮食产量暴增的开端,就是占城稻在宋朝时传入中国,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开来。

    所以对于占城稻这种几乎可以改变历史进程的大杀器,李元嘉既然想起来了,自然就没有放弃的道理。

    现在大唐对南方的兴趣不大,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关中富庶”,另一方面的话,也是因为江南开发不易,炎热的气候和各种各样的森林就是最大的拦路虎!而只是凭借现在的粮食产量,并不值得花费太大的力气去开发……

    说白了,对占城稻他势在必得。

    因为作为一个未来人,李元嘉就算不太懂农业,但是历史好歹还是明白一点的,自然知道占城稻进入中国是多么的“生不逢时”,让人遗憾!

    实力应该是最强大的时候,偏偏遇到了窝囊废宋朝!

    因此李元嘉也非常的好奇的是,如果占城稻能在唐朝时就进入中国呢当一个进取而开放的国家遇到了让他们实力暴增的神器,会创造何等的局面

    说实话,那真是相当的让人期待。

    为此花个一千贯算得了什么事实上,如果不是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比如说容易被御史攻讦之类,还有……咳咳,实在是有些心疼的话,李元嘉还真是敢拿出一万贯来!

    还是那句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啊!

    哪怕山高路远,而且这路上到处都是蛇虫虎豹,以及古代南方特有的各种“瘴气”,但是在一万贯的刺激下,百分百有人会破釜沉舟一把,组织一批人前往交趾之南寻找那种传说的水稻稻种。

    只要能拿到占城稻的稻种,一两万贯钱算什么

    “如果一千贯始终吸引不来人的话,就提到一万贯!”

    琢磨了一会儿之后,李元嘉很快就下定了决心“反正这占城稻就算是找到了,将来肯定也是要献给朝廷,献给老二,到时候让他给报销……啧啧,不行!光报销还不够,至少也要十倍回报一下吧来个十万贯意思意思,就当我这个亲王给大唐做贡献了,嘿嘿!”

    嘴角一弯,李元嘉自顾自的笑了起来。

    如果直接跟皇帝他们说有一种水稻,可以让江南一年两熟,李元嘉还真没有十足的把握让他们完全相信,毕竟这事儿听起来太玄幻……不,应该说对于大唐的人来说,这本来就是天方夜谭一般的事情。但是他却可以百分百的肯定,一旦自己找到了这种稻种,皇帝和大唐的中枢绝对会立刻把它给捧上神坛!

    有了粮食,大唐还会怕谁

    足够的粮食就意味着大量的人口,如果再加上李元嘉拿出来的那些“黑科技”,只要他的侄子和侄孙们不太作死,周边的这些国家还能成为祸患比如说将来会攻入长安的吐蕃,大唐要是真的愿意花心思和它耗下去的话,将来还能发展壮大起来

    李世民这种雄主,不可能看不到占城稻的巨大作用,所以别说十万贯,恐怕就是一百万贯,只要李元嘉敢要,皇帝肯定都敢给!

    只不过……

    到时候拿了那一百万贯,是继续当个逍遥王爷,还是某一天被老二给沉到曲江池里面去,李元嘉就不是很确定了。

    所以哈哈一笑之后,李元嘉已经暗自打定了主意到时候也别提钱不钱的了,直接献给皇帝就得了。反正对他这个大唐亲王来说,爵位已经尊崇的加无可加,俸禄也是最高的一个等级,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献上占城稻,就当给自己再加一道免死光环好了。

    想到这里李元嘉也不犹豫了,直接就冲着韩路成招了招手道“算了,我刚才想了一下,你还是专门派个人去江南道,以后就专门待在那里吧。”

    “专门派个人大王,你的意思是……就为了这稻种待在那里”

    愣了一下之后,韩路成赶紧小心的问了一句。

    听了刚才李元嘉的解释之后,他哪里还不明白这稻种的重要性只不过听到大王说派一个人专门去江南道,而且要一直待在那里,韩路成下意识的还是有些担心。

    而看到他的表情之后,李元嘉则是眉头一挑,轻笑道“怎么,你可是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

    犹豫了一下之后,韩路成还是认真的点了点头道“大王,派一个人专门常驻江南倒是没什么,咱们在那边本来就有几千亩的茶园……但是如果让他专门去办这稻种的事情,势必要给他带上不少的金钱,那样的话……”

    韩路成的话没有说下去,但是李元嘉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常驻江南,吃穿住用的钱少了肯定不行;而且要想高价求购占城稻的稻种,说不得还要花上不少的资金来宣扬此事;甚至于为了让人相信诚意,还要拿出钱来请一些有名望的人来作保。

    这些事情,都少不了花钱!

    这么大的一笔钱交给某个人,让他在江南常驻的话,能不能让人放心

    想了一下之后,李元嘉眨了眨眼睛,无奈的说道“尽量找忠心的人去吧,让江南那边的人也看着点……另外,无论是谁,去了江南后如果找到了稻种,本王一样赏他一千贯……”

    。



第七十二章 新水泥方子
    自己的一番话将在王府中掀起多大的波澜,有多少人死死的盯着这个职位,李元嘉根本就不关心,也不在乎。

    他在乎的只是一个结果,那就是是否能尽快的找到占城稻。

    但是再急,终究也必须耐心的等待。

    因为李元嘉现在已经对古代的交通条件非常了解,知道就算在北方的大平原上,一千里路都是非常漫长的旅行,一个人的话相当的危险。更何况想要找到占城稻的话,必须要前往被中原人士认为是危险之地的南方……甚至东南亚

    从古至今,就算流放犯人也流放不到那儿去啊!

    唐朝的时候,长江以南都算“偏僻”的地方,尤其是西南的四川、贵州和岭南的两广、海南等地,都是流放醉坊的地方。一般来说,中原人犯了罪要流放,都是往那边发配,罪名越重就越往南去。

    交趾那一块,基本上就是最南端。

    但是占城稻明显还要往南,不然也不会一直等到宋朝的时候才传入中国。

    所以李元嘉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不管是三年,五年,甚至于十年,他都必须耐心的等下去。一方面是重金悬赏,一千贯不行就两千贯,三千贯,甚至于一万贯;另一方面的话……

    “要不然,组织一支探险队”

    突然想起一千多年后那些欧洲人发现新大陆的壮举,李元嘉浑身上下都有些痒痒了起来——他是没有那个胆子亲自去的,毕竟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太可怕了,19世纪的欧洲人在那边都吃足了苦头,更何况现在才七世纪

    但掏钱让别人去冒险,李元嘉就不在乎了。

    呵呵,不就是钱么

    一想到城外那个山谷中已经扩建了好几倍,建设进入尾声的玻璃作坊,李元嘉就雄心勃勃,信心十足。

    现在万事俱备,就差那几十个正在严格培训之中的工匠了。只要八月底的时候按计划完成四十个玻璃工匠的培训,山谷就能源源不断的产出数量更多的玻璃。

    到了那个时候,还怕没钱可用

    还是那句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到时候随便拿一百块玻璃出去卖,恐怕就足以组织起一支“敢死队”了。然后把这队伍给武装起来,或者在陆地上趟过去,或者造一艘船沿着海岸线漂过去就得了!

    找点占城稻的稻种而已,很难么

    再想想看,不光是这个占城稻,包括太平洋彼岸的玉米、土豆和红薯,将来能不能也用这种办法得到

    还有大草原上的羊毛,青藏高原上的冬虫夏草,是不是也一样

    而且……

    “冒险的精神,能不能这样培养出来”

    越往深处想,李元嘉的的目光就越发的闪亮,双手的十指不安的晃动着。

    开拓,进取!

    从一个小小的部落发展到一个庞大的国家,尤其是到了强汉和大唐这种程度,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少这种素质,更不缺乏这种精神。哪怕到了被无数人诟病的弱宋,他们依然完成了对江南的开发……虽然这种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动,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不是

    然而几百年后,华夏的这种精神慢慢的丧失掉了。

    李元嘉不是什么思想家,对历史的认识也非常局限,很难准确的总结出其中的原因,但是他曾经看到过一种理论,那就是当中国的疆域庞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所有的需要都能在内部得到了满足。

    这样的结果,就让他们对外部的需求降到了最低。

    尤其是对于社会的顶层而言,无论他们想要什么,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得到满足,自然而然就没有了向外扩张的念头……而且北方的大草原,西部的戈壁滩和青藏高原,南部的原始森林和东部的大海,最终也帮忙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近千年的岁月,最终耗尽了中华民族的血性和进取心……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没有人能够改变这样的趋势。

    然而,李元嘉来了。

    他一个人的力量当然很渺小,但是如果加上未来人脑袋里装的那些知识呢
1...181182183184185...1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