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医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草席
宋朝得到了占城稻,开发了富庶的江南,让中国的人口突破了一亿大关,但是却依然被辽国、金国和蒙古轮着虐,甚至就连西夏都敢上来抽他两巴掌!
那么,如果得到占城稻的是大唐呢
还有大草原上可以吃人的羊,东南大海上无数的香料和黄金……甚至就连西部的高原上面也宝藏遍地啊!
这些东西,能不能把中国人的进取心……好吧,我们干脆说的再直白一些,能不能把他们的贪念给勾起来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哪里可能不动心”
最终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李元嘉的目光变得坚定了起来。
无论哪个时代,贪心的人总是大多数,不贪的无非就是没有看到希望罢了。现在大唐有了他这个穿越者,而且还是一位亲王,给他们找点希望很难吗
就在李元嘉想的心潮澎湃,此起彼伏的时候,春烟已经悄悄的回来了“大王,晚膳已经准备好了。”
“嗯……走,吃饭!”
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李元嘉看了一眼旁边站着的韩路成“行了,你也赶紧下去吃饭吧,明天一大早跟本王去玻璃工坊那边看看……”
“是,大王!”
暗暗的松了一口气之后,韩路成赶紧点了点头。
伺候了半天,他这会儿还真是饿了。
如果要是自己老爹韩山还在大王身边的时候,根本就不用说,肯定是要坚持着伺候大王用过晚膳之后才会离开,去自己的小屋里吃点东西。但是韩路成知道大王并不喜欢这样,所以很早以前就已经习惯了听从命令,该走的时候就要痛快的走,磨磨唧唧的热大王不痛快。
不过在离开之前,韩路成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赶紧停下了脚步“大王,还有一件事情,我必须要和您禀报一下。”
“嗯什么事情”
这会儿心思都在晚饭上面,李元嘉一边起身一边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
“就是您让他们一直在试着做的水泥,最近似乎是找到了一个不错的新方子,铺出来的路很结实,一个多月了还跟新的一样……”
。
第七十三章 没有用的水泥
听了韩路成的话之后,李元嘉并不是很在意,只是说明天回去看看,然后就把自己的管家给打发走了。
日子久了之后,其实李元嘉对水泥的热情一天天的在降低。
原因有两个,一个当然是因为水泥的品质始终难以让人满意,铺出来的路也好,垒起来的水泥墙也好,甚至于更加“厚实”的水泥台,都很难经得起时间……主要是经不起各种外力的考验。
早先李元嘉让人在王府建的那条水泥路,就在房奉珠厌恶的眼神中最终碎成了一块块。
算下来的话,真的没坚持多长时间。
很无奈,但这就是现实。
做为一个纯粹的外行,李元嘉能想起来水泥的“做法”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说具体的工艺流程,以及各种材料的配比,他是真的不懂。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方法交给张万他们,然后一点点的去试验,去尝试。
所以后来当城外的水泥工坊竣工,而且玻璃工坊也在山谷之中开工之后,李元嘉就让韩山他们把“试验田”安排在了这里。
地方大,人手足,随便折腾。
但是认真说起来的话,其实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无论如何方法肯定是对的,剩下的就是一遍遍的尝试,最终找到眼下最适合的配方而已。也就是说只要坚持不懈的做下去,早晚有一点是能成功的。
真正让李元嘉失望的,还是水泥的生产成本。
太高了。
用最简单的说法,水泥需要用火烧出来。
想要烧出水泥需要很高的温度,现在因为已经有了焦炭的原因,勉强已经可以解决了,然而想要烧出足够数量的水泥,对于燃料的需求实在是太庞大了!
所以就算张万他们慢慢造出了质量过关的水泥又如何稍微计算一下燃料的成本、人力的成本,还有建设这些制造装置的成本,李元嘉就明白了一件事情——想要在古代推广水泥这种东西,简直就是在做梦啊!
简单举个例子……盖房子、垒城墙之类的例子李元嘉是不敢举的,因为就算有了合格的水泥,没有足够数量的钢筋敢干
而要是用来铺路,或者垒一些坚硬的水泥台之类的……
成本至少比用土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去!
高成这样,有何意义
没办法,西安不像人家罗马,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大型的火山群,也就是罗马神话中火神居住的地方。那可是真正的天上掉馅饼,附近有着大量的火山灰,罗马人只需要生石灰加上火山灰,就可以代替现代的水泥……
水泥工坊那边李元嘉肯定还是要养着,每个月做出来的焦炭大部分都给了他们。但是对于在大唐贞观年间大规模的使用水泥这玩意儿,李元嘉已经慢慢的没了那个心思。
超越时代可以,但是超越的太多就太扯淡了。
就算工艺的进步再大,焦炭生产成本降不下来的情况下,做出来的水泥恐怕也就能让李元嘉自己建几条短的水泥路什么的过过瘾也就罢了。之所以不愿意放弃,不过是为了积累更多的数据,然后把它给记录下来,给后世留下一点宝贵的资料而已!
至少在眼下,李元嘉还真是这么想的。
只不过……
第二天一大早,当他带着韩路成来到了玻璃工坊所在的山谷,看到了里面的一条水泥路时,李元嘉的表情顿时一愣,连上前给他行礼的老管家韩山都忘了理会!
水泥路不算长,最多也就是十几米的样子,大概一米宽仍在这个山谷里就像是……嗯,形容起来不太好听,反正就是不起眼的样子。
但是在看到这条路之后,李元嘉是真的有些惊讶。
很平整!
如果单从第一感觉来说的话,李元嘉觉得这条路做的非常平滑。
“嗯,你们先等一下!”
冲着韩山和他带着的人们挥了挥手,李元嘉直接就往那条路走了过去,然后在上面走了又走,踩了又踩,脸上的表情渐渐变得古怪了起来。
而看到这一切,旁边的一群人表情各异。
韩路成是面无表情,只是双手垂立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着李元嘉开口。他很清楚大王的脾气,也知道他对这东西的关注虽然在减少,但是从来没有说过要放弃的话,甚至于还几次吩咐不能短了他们的所需。因此看到大王似乎心情不错的样子,韩路成知道张万那小子这次总算是成了一次。
而他的老子韩山,则是眼角连着抽动了好几次之后,眼神中忍不住流露出了无奈之色。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水泥路确实是不错,可是造一条路花的钱比用石头铺路都要贵得多,到底有什么用
唯有负责建造这条水泥路的张万眉眼之间尽是喜色,嘴角的弧度都要掩饰不住了。
毫无疑问,这是他最满意的一条水泥路。
他们平均每个月都能试制出好多种新配方,然后挑选其中表现好的造几条水泥路,积累下来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和数据。但是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现在大王脚下的这条水泥路表现都是最好的!
所以看到大王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条路,张万自然是开心的很。
果然,片刻之后李元嘉就看向了他,朗声道“张万,这条路建了多久了建成了之后没有一直放哪儿看着吧”
“回大王,已经建了一个半月了!”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张万恭声道“而且自从路干了之后,每天都会在上面运送很多重物,直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一条裂缝!”
声音不大,但是张万语气中的骄傲谁都能听得出来。
“嗯。”
目光一闪之后,李元嘉满意的点了点头。
运送重物
就凭那点小推车什么的,就算“超载”到了极致又能多重在李元嘉看来根本就不值一提。让他感到满意的是建成了一个多月,竟然连个小细缝都没有,现在看起来依然是那么的平整光滑,这就不能不让人点个赞了!
所以在又踩了几脚之后,李元嘉点头笑道“呵呵,不错……张万,今天回去之后把这个配方的具体数据交给韩路成。”
“是,大王。”
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之后,张万赶紧点头应是。
只不过他等了一会儿,却没有等到大王继续说下去,反而听到他冲着老管家说道“韩山,带我去看看你们教出来的新工匠们,也看看他们做出来的玻璃……”
。
第七十四章 赚大钱的机会
在韩王府所属的所有工坊里面,玻璃工坊当然不是最重要的。
虽然按照后世的某些理论,中国的化学之所以后来没有发展起来,甚至都算不上起步,被有些人归于玻璃和瓷器的对立——用某个观点来说,因为有了发达的瓷器技术,中国人对于玻璃器皿的需求量降低了很多,所以最终没有在这上面下功夫。
而玻璃的诞生,对于化学又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说白了,透明的玻璃器皿可以让人们直接观察到化学反应的发生,进而引起人们的兴趣,开始加强对这个领域的探索。而瓷器的存在,某种意义上讲让玻璃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也导致了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们没有能够观察到这一点……
最开始的时候,李元嘉还真是觉得挺有道理的。
但是后来仔细想一想,他又觉得这个说法也不是很靠谱。毕竟化学需要玻璃容器的帮助,但是其他方面呢
现代科学的几个基础种类,数学和物理学总不需要玻璃吧
所以在李元嘉的心中,要论重要性的话,玻璃自然是远远比不上阿拉伯……咳咳,印度数字,最多也就是和改良的造纸术,以及成本高到让人无力的活字印刷术差不多。
而且,也只是差不多而已。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要说韩王府所有产业之中“钱”景最为广大,也最为重要的,却必然是玻璃无疑!
韩王纸好卖供不应求
没错,现在不管牛大牛二他们造出多少张白纸,都是运到长安的当天就销售一空,而且就算他们现在正在不停的扩建造纸工坊,不断的培训新的造纸工匠,未来三年之内造出的白纸始终都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依然和玻璃的“钱景”相差甚远!
说到底,纸这东西会造的人多了。
虽然韩王纸现在就是大唐最顶级的白纸,以至于朝中很多大佬现在都非它不用,但是因为李元嘉刻意的控制,就算造价在不断降低,售价却始终的高高在上。
原因很简单,不愁卖啊!
城外造纸作坊的规模不断在扩大,工匠的数量不断在增加,而且工艺还在不停的完善和进步,最终的结果就是白纸的产量持续增长。但是别忘了,随着这种白纸的名气越来越大,需要满足的已经远远不止长安一地的需求。
洛阳这个第二大城的权贵富豪也不少,他们能不想用用
太原这个老李家的起家之地,还有那些门阀世家的族长、嫡系,谁缺这点儿买纸的钱了
更别说全天下的商人富豪们,但凡喜欢附庸风雅,或者家里有人读书的,谁不想用一下最近名声大噪的新华书店白纸更别说要是被他们知道了这白纸的真正来源是韩王府的话,岂不是拼命的也想搞一点用用
也就是现在消息一直没传太开,只有顶层的人才知道新华书店是韩王府的,不然的话……
不过从始至终,李元嘉也没有想过要保密什么的。
只是因为现在有能力的人都知道这纸是韩王府造的,不愿意掺和,没能力的甚至连门都找不到……年初的时候就有不开眼的找上新华书店,熊心豹子胆的想要打造纸工艺的主意,结果被韩路成轻描淡写的折腾惨了。要不是考虑到大王性子低调,不愿意多生是非,对外高傲无比的韩路成能让幕后的主使直接家破人亡!
说白了,现在韩王府的造纸工艺之所以没有流传出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韩路成和王普他们下了功夫。
真要是有人找李元嘉要,说不好他真的能直接送出去!
这玩意儿,真的是会的人越多越好。
倒不是说他李元嘉就真的有那么高尚的情操,一点都不在乎这每年越来越庞大的收益,实在是相比较于改良造纸术给大唐带来的好处,那点金钱什么的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还有活字印刷,如果有人愿意学的话,李元嘉更是会毫不犹豫的转让出去,哪怕因此倒贴一部分钱都可以啊!
没别的,那就是彻头彻尾的赔钱货,而且还是要赔一辈子,好几十万贯的那种!
反正不管怎么想,李元嘉都想不到靠活字印刷盈利的可能性,光是制作几十万个合金活字所需要的资金,你要印多少书才能赚回来
扯淡呢!
只可惜李元嘉自己也知道,造纸的手艺想要传出去容易,毕竟能赚钱,但是活字印刷这种东西……
所以想来想去,只能是他自己来!
而在这种情况下,赚钱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虽然现在韩王府每年的进项很多,而李元嘉自己生活上又不是奢侈,再加上前些年因为十三香捞的那一票足够多,所以还能撑得住,但是每次当他想到焦炭、水泥、活字印刷这些东西的花销,以及未来更多新技术的投入,李元嘉就越发的不能舍弃玻璃这玩意儿了。
毫无疑问,这就是金矿!
二十一世纪的普通玻璃不值钱,但是在各种特殊应用上依然可以诞生很多巨头,比如说造汽车玻璃的那一家,或者造手机玻璃的那一家,名气就大得很。而在古代的话,就算是未来人眼中最普通,甚至质量不堪一提的玻璃,也属于最宝贵的资产!
想想意大利的威尼斯,专门给玻璃工人们提供了一个小岛,就是为了不让这项珍贵的技术流传出去。而后来的法国人也是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打破了意大利人的垄断。
因为太值钱了!
就靠着这项后世烂大街的技术,威尼斯人赚到了多少金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