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医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草席

    耐心而细致的,李元嘉给二哥解释着活字印刷的概念。

    家里的事情,李元嘉从来没想过要真正的保密,至少内宅之外的事情不会。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非同一般,尤其是在前两年太上皇驾崩之前,最好的做法就是把自己的一切都坦坦荡荡的摆在外人的面前。

    &




第三十五章 一百亩
    听了李元嘉的话之后,皇帝先是一愣,随即哑然失笑了。

    让更多的人买得起书读得起书

    有志气!

    但是,简直胡闹!

    能不能读得起书,原因会在能不能买得起书么

    或许大唐后面的皇帝们不一定会知道,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可不是生在深宫,不闻宫外之事的皇帝,心里很清楚就算书籍的价格再昂贵,也绝对不是阻止一般人读书识字的关键——买不起书的话你可以去借,去抄,甚至是去偷,总有办法可以解决。

    这个时代,关键在于门阀对于知识的垄断!!

    所以哪怕书籍便宜到每个人都能买得起,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老师去教的话,那些书籍和废纸何异而就算是有老师,大家也都能买得起书,那每年成千上万钱的束侑谁来拿家中一个小子每日读书,光吃闲饭不干活,有多少户人家供得起

    “呵呵,简直就是何不食肉糜!”

    看了一眼满脸认真的李十一郎,李世民在觉得好笑之余,心情倒是瞬间松弛了不少——刚才在等待弟弟回答的时候,说实话他还真是有点紧张,生怕听到了自己不想听到的话,但是现在看来确实是有点杞人忧天了。

    不过杂念一去,李世民倒是对这活字印刷颇有兴趣,毕竟认真去想一想的话,这种印书的方法好像确实简单、方便,比起人手一个字一个字的抄,或者几十年前出现的雕版印刷看起来也容易得多。

    所以想了一下之后,李世民接着问道:“元嘉,这种活字做起来恐怕比雕版还要艰难吧如果现在让你用此法印刷《论语》的话,售价几何”

    “这……”

    脸色瞬间一黑,李元嘉抿了抿嘴无奈的说道:“如果不亏本的话,售价应该会比雕版印的书籍……贵上两三倍吧。”

    虽然很想说更便宜,但是显然李元嘉不敢在皇帝面前说谎。

    他没有上木活字、泥活字,而是直接走的金属活字路线,那制作成本可不是一般的高昂。再加上油墨的成本也要高于水墨,对工人的要求也远比雕版要高,那成本算下来的话确实感人。

    “两倍……哈哈!”

    听了弟弟的这番话,李世民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售价比别人至少贵两倍,你凭什么让更多的人买得起书,读得起书

    “二哥,您先听我说啊!”

    一看他这个样子,李元嘉也急了:“我是说现在的话,应该比他们贵两倍,没说一直都会贵下去啊!就像这造纸一样,刚开始的时候都会比较贵,但是等到他们找对了做活字的方法,造出更加低廉的油墨,然后解决了排版、活字固定等难点之后,肯定会降下来的……我觉得肯定能降到比雕版还要低!”

    对于这一点,李元嘉根本就不可能怀疑。

    只不过李世民可没兴趣听他解释,很快就摆了摆手笑道:“好了,就算你说的是对的,那就等到将来真的能印出价格低廉的书籍之后再说……哈哈,不过这活字倒是挺有趣的。”

    “……”

    咬了咬下嘴唇,李元嘉的脸上写满了不甘心和不服气。

    瞧了他一眼,李世民摇了摇头笑道:“行了,那些高昌国进贡的木棉花种子,还有那个农夫,一并赏给你了!”

    今天和十一郎聊到现在,李世民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用到了比李家纸坊的贡品还要好的白纸,又见识了木棉花的妙用,以及这活字印刷的精妙想法,让他越发觉得自己留李元嘉在长安是个好主意。要是把这小子留在潞州,或者换到其他地方做刺史的话,这些东西怎么可能随时能看到

    所以心情愉悦之下,李世民不介意给这小子一点甜头。

    一些木棉种子和一个农夫,赏他就是了。

    听了他的话之后,李元嘉顿时大喜,赶紧开心的说道:“谢谢二哥,我一定会好好的照顾好这些种子,未来让他们变成咱们大唐遍地都是之物……”

    “什么遍地都是!”

    “是啊……怎么了”

    “不行!”

     



第三十六章 难题
    第二天一大早,李元嘉带着韩山一起出门。

    当然了,他是去上朝,而韩山则是去领皇帝赏赐的木棉种子和那个农夫,顺便带回府后再把他们给安顿好。一个小小的农夫,自然还不需要韩王亲自召见,领会精神的韩山足以应付了。

    当然,城外的一百亩良田也由韩山划拨下去。

    李元嘉交代的也很简单,不管用多少人手,花多少时间,反正把这一百亩地给我种满木棉,过两年爷就要见到自己种出来的棉花!

    来了这几年,李元嘉好歹也学会了不少东西。

    反正在这韩王府里面他就是天,说一不二的存在,似乎完全不用去学什么驭下之术,反正就是让你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干好了就赏,干不好就罚!如果真的糟蹋了李元嘉求来的种子,不光是那个从高昌远道而来的农夫要受罚,韩山一样也逃不掉,所以不怕他们不用心,或者给自己玩什么猫腻。

    至于说活字印刷术这边……

    没什么好说的,其实现在的金属活字性能已经很不错,油墨也勉强够用,最基本的条件算是符合了。但是接下来如果想要把它作为常规的印刷方法,那么还有很多道难关需要接着克服。

    首先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要继续改进金属活字和油墨的质量,降低他们的制作成本。

    现在一个金属活字的制作成本实在是太吓人了,李元嘉自己曾经估算过,如果按照《说文解字》里收录的近万个汉字,根据每个字的使用频率,做出十个到一百个活字备用的话,至少也要花费将近二十万贯的巨额财富!

    平均下来,一个字一贯钱!

    当时算出这个数字的时候,说实话李元嘉真的是被吓了一大跳!因为他实在是有点想不明白,怎么就会那么贵!

    后来亲自去看了一下铁匠们打造汉字活字的过程,李元嘉才发现,原来造价昂贵还不是最恶心人的事情,真正让人头疼的应该是就凭府上这十几个铁匠,想要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至少需要六十年的时间……

    所以毫不犹豫的,李元嘉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让铁匠们继续改良技术,加快速度,降低成本,或许几年后李元嘉就会认真考虑一下,要不要做一整套活字玩玩。

    第二个的话,是要解决金属活字的分类存储和检字方式。

    相较于刻印一本书,只要按顺序拜摆放雕版,就可以轻松解决存放问题的雕版印刷而已,活字印刷的活字虽然可以重复利用,但是在排版的时候却非常麻烦!因为工匠们必须从成千上万的活字库里精确的找到每一个字,这就要求必须解决分类存放,以及精准、快速检字的方法。

    第三,要解决排版时活字不稳的问题,避免印出来的文字歪歪扭扭。

    第四,要解决活字印刷工人的问题,毕竟想要检字、排字,首先你要认识这成千上万个繁体字,而不是像雕版印刷的工人那样,不用识字也能雕刻……

    “头疼啊!”

    前面的那几项还好,反正李元嘉手底下这么多的能工巧匠,只要肯花时间花钱,总是能想到解决的办法,大不了就是重赏刺激一下就好了。但是最后一点,也就是活字印刷的工匠们必须要识字这一条,着实让人有点无可奈何。

    现在可是贞观十一年,文盲遍地走,写封家书要去街上找人的时代。

    别说一个地位低下,身份卑贱的工匠了,就是普通地主家的儿子们,能够读书识字的



第三十七章 洛阳
    贞观十一年的年初,天气暖的比去年早得多。

    不过时间的大腿刚刚才迈入到二月,整个长安城都躁动了起来,尤其是朝中各部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一支一支的军队也都频繁的调动着,空气中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距离初九,还有六天!”

    这天李元嘉下朝回来后掰着指头一算,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哈哈,终于他么的不用每天两三点起床,然后苦哈哈的去上朝了!接下来不管怎么着,至少也能有六七个月的轻松日子可以过吧”

    每天天不亮就要赶到皇宫门口,等着承天门上鼓声敲响的日子,李元嘉真心是受够了!

    明明就是个吉祥物,还非要走这个形式!

    不过好在初九那天大唐皇帝就要离开长安城,前往七百里外的洛阳宫,而且最少也要待上半年之久,这自然是让我们的韩王喜翻了心——除了李世民之外,他还会带走满朝文武和长安诸卫的大部分,只留下皇太子李承乾监国,李元嘉可就彻底的解放了。

    洗漱过后坐在自己的太师椅上,李元嘉呲溜的喝了口热茶,美滋滋却又不无遗憾的想道:“可惜啊可惜,当初老二要是把我封到洛阳就好了,相较于长安城来说,那才是大唐时代真正的花花世界啊……”

    雄城长安,毫无疑问是大唐的政治中心,但是它的经济中心却在七百里外的洛阳宫,这也是所有人都公认的事情。

    其实从前隋开始,这种东西二都并重的情形就已经固定了下来。

    没办法,关中地狭人繁,早就已经无法负担起大唐中央政府庞大无比的官僚、军队和百姓,尤其是长安的人口急剧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应极为困难,不然当初隋炀帝也不会不计代价的必须要开挖大运河。

    但是东南的粮食只能运到洛阳,想要再送到长安的话,就必须经陆路绕过三门天险,靡费太大,得不偿失!

    隋文帝的时候开始,但凡遇到灾荒之年皇帝就只能“率户口就食于洛阳”。

    所以到了隋炀帝上台之后,除了开挖大运河之外,同时还下令营建东都,建成了世界上最为雄伟壮丽的宫殿群——紫微城!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皇宫,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等奠定了中国宫城的基本格局,是后来所有宫殿建筑的范本。无论宋元明清的皇宫,还是日本、韩国等藩属,基本上都是参照紫微城而建!

    这座宏伟的宫殿群是如此的华丽,以至于李世民击败王世充,攻占洛阳的时候,甚至因为太顾忌它的华丽而下令焚毁了一部分……

    李元嘉听说这一段的时候,觉得自己简直是三观尽毁。

    不过也正是了解了洛阳的情况之后,他才会对那里充满了向往:周长二十八公里,总计一百零三坊的洛阳也就比长安小了那么一点点,但是作为大唐的经济中心,而且还能远离李世民这头霸王龙,绝对是李元嘉最佳的生存地点。

    只可惜……

    就在李元嘉暗暗可惜自己只能待在长安,恐怕没什么机会去洛阳生活的时候,管家韩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大王,魏国公府来人,求见大王。”

    “房相公派人来了唔,让他进来吧。”

    微微一愣,李元嘉马上就吩咐了一句,然后很快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男人便跟着韩山进来——这人他还算熟悉,是房玄龄府上的一个管事房正,来韩王府办事儿基本上都是他。

    行过礼之后,房正送上了一张单子,恭敬的说道:“大王,相公他收到您送的笔墨纸砚之后甚是喜欢,命我给您送来回书一封,还有一些小物件……”

    “呵呵,如此多谢房相公



第三十八章 李承乾
    正月初九,大唐中枢前往洛阳宫。

    不光是皇帝和文武百官,同时前往的还有长安城周围大部分的军事力量——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允许他们离开自己太远,李世民自然也不例外。

    队伍浩浩汤汤,一望无际。

    而等到最后一缕烟尘消失在了视线之外后,一直安静站着的李元嘉很清晰的听到了一声呼气的声音,心中一动,立刻便向身前不远处的那人看了过去。

    大唐太子李元嘉,留在长安监国。

    而随着朝中大佬们和皇子们纷纷跟着前往洛阳,作为雍州牧的李元嘉竟然成了太子之下的第一人——虽然不管什么事儿,但是位置却是站在了最前面,仅仅落后李承乾几步而已。而随着刚才那呼气声,李元嘉能明显的感觉到李承乾的肩膀似乎一下子便矮了下来,似乎一直攒着的一股劲儿瞬间泄掉了一样。

    “啧啧,可怜的娃儿。”

    瞬间就想透了一些东西,李元嘉忍不住暗暗摇了摇头,对自家这个侄儿升起了一丝同情心。

    本来好好的孩子,就那么被李世民和几个老顽固给毁了。

    只比李元嘉小了一岁的李承乾,今年也不过才十八岁而已……当然了,李元嘉也知道十八岁在这个时代其实已经成年,就连李承乾的儿子李象都多大了!但是一想到这个年轻人不过十八岁,李元嘉还是会下意识的把他当成一个孩子。

    而且李元嘉知道,这还是一个时时刻刻处在高压状态的孩子!

    李承乾的母亲长孙皇后,去年才刚刚去世。

    十七八岁的年纪失去自己的母亲,这本来就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李承乾失去了唯一一个真正关心他的人。但是对于大唐的太子来说,母亲去世只是他整个痛苦人生的开始而已……

    “十一叔,我们也回吧。”

    就在李元嘉正低头想着自己那脑残的二哥和李承乾那几个不靠谱的老师时,前面突然传来了一句温和的声音。

    连忙抬头一瞧,说话的正是太子李承乾。

    这是一个面容清秀,同时略有些瘦的年轻人,皮肤因为常年不见阳光的缘故,白的有些不太自然。不过如果不考虑李承乾这个名字,只说李元嘉视觉印象的话,这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气质相当的温和。

    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李元嘉微笑道:“呵呵,也好……殿下是打算直接回东宫吗还是……”

    刚刚问出这句话,他就开始后悔了。

    而微微愣了一下,李承乾随即苦笑着低声道:“嗯,不回东宫还能去哪里”

    “……也是。”

1...3233343536...1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