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医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草席
不过现在既然是李元嘉要求,他自然不敢拒绝,只能是点头道:“是,大王,我们马上就找些竹子来试一试……”
……
等王普离开了之后,李元嘉忍不住摇了摇头。
几百上千年后,竹纸将会是中国造纸业的主流,因为材料丰富,成本低廉,但是现在想要用竹子造纸的话确实不太容易,这一点李元嘉也很明白。
“说到底,还要继续研究啊!”
想起刚才又出去了一千贯,李元嘉有些心疼,干脆让人把管家韩山给叫了过来,吩咐道:“你去南边的东市找间房子,收拾收拾,回头我有用……”
第十八章 宇文士及
东市的房子,当然很贵。
长安城中不是只有东市和西市才能做买卖,实际上在很多坊里都有各自的小市场和商铺,只不过东市和西市是最集中的地方而已。可是商铺的集群效应,即便是在唐朝也相当的明显,所以真正的大商家必然会在东西或者西市开店,有些甚至在两边都各有一家店。
普通人想要在东西市找一间好房子,自然就不会太容易。
然而对于韩王李元嘉来说,这件事情却也不难,尤其是当他还是雍州牧,名义上正好也管着长安城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不过就是房子的地理位置是不是够好,面积够不够大了。
但是……
就在韩山找上雍州长史杨纂,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找到了一家店铺的时候,听到消息的宇文士及就急匆匆的来到了韩王府。
“元嘉见过舅舅。”
站在客厅的门外,李元嘉见到宇文士及后连忙抢上两步,扶住了老爷子的手臂:“未能出门迎接舅舅,还望恕罪!”
对于自家这个舅舅,李元嘉向来都非常的尊敬。
不光是因为两人血脉间的联系,同时还因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面宇文士及对他的照顾。先不说别的,就是潞州那几万亩在他名下的土地,李元嘉到现在也不知道到底是太上皇和皇太妃出的钱,还是这位舅舅出的钱!
糊里糊涂的,傻傻分不清楚。
但是有一点李元嘉是可以肯定的,虽然他和宇文士及见面不多,甚至在回到长安后也是如此,除了上朝之外也不过见了几面而已,但是李元嘉很清楚这其中的原因——宇文士及多次派心腹前往王府送信,叮嘱他要耐得住寂寞,把守孝的两年多时间熬过去,万万不可功亏一篑……
所以见到宇文士及,李元嘉也是分外的亲热。
见李元嘉对待自己依然如此的恭谨和亲热,宇文士及的眼中闪过一抹满意之色,不过还是连忙想要挣脱外甥的双手:“大王,放开手吧……尊卑有序,大王万万不可如此。”
就亲情而言,李元嘉是外甥,但是就两人的身份和爵位高低而言,李元嘉可是亲王,正一品,而宇文士及不过三品而已,更别说李元嘉还是皇帝的弟弟了。
不过李元嘉却没有放手,而是笑着说道:“舅舅,此处又不是外面,咱们舅甥二人就不必拘礼了吧快进屋,尝尝我让他们刚刚做好的奶茶。”
一边说着,李元嘉一边扶着宇文士及就往屋里面走。
闻言眉头一挑,宇文士及好奇的问了一句:“奶茶不会是羊奶和茶水混在一起的东西吧那我可早就已经试过了,放点葱姜,再放点精盐和羊油的话味道更好!”
“……”
嘴角抽了抽,李元嘉瞬间没有了和舅舅讨论的兴致。
其实葱姜和精盐什么的,其实他还能勉强接受,毕竟这年头大家的口味就是这样,尤其是像宇文士及这个年纪的老人,你指望他喜欢上纯粹的开水泡炒茶根本不现实。但是一听到羊油两个字,李元嘉立刻就有了点妊娠反应的感觉……
所以暗暗翻了个白眼之后,他赶紧把宇文士及扶到一把太师椅上坐下,笑着说道:“舅舅,我这个奶茶只有红茶和牛奶,另外加了点霜糖什么的,可没有其他的东西……您等会儿先尝尝味道如何。”
虽说李元嘉自己还是喜欢清茶,不过为了迎合这个时代人们的口味,他决定开始做出一点改变。
为了推广茶叶,他也是没办法了。
谁让大佬们都不喜欢喝清茶呢无论李世民还是宇文士及,甚至于李元嘉寄予众望的房玄龄,对于寡淡的茶水似乎都不是很感冒,非要往里面加点稀奇古怪的东西才行。所以李元嘉的妥协就是让玉娘他们每天不停的尝试,终于做出了味道让他还能接受的奶茶……
“咳!咳咳!”
刚刚在太师椅上坐下,宇文士及突然就是好一阵的咳嗽。
“嗯”
看着老爷子略有些辛苦的模样,李元嘉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今年再见宇文士及,他的状态比起以前明显差了不少,刚才进来的时候步履已经有些阑珊。考虑到舅舅的年纪,倒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毕竟这年头还属于“人生七十古来稀”的阶段,宇文士及这岁数已经是属于暮年了。
但是听到这一阵咳嗽声,李元嘉觉得还是有些不妙,赶紧追问道:“舅舅,您这身体……”
“无妨,小毛病罢了。”
摆了摆手,宇文士及笑道:“偶感风寒,休息几日就好了……大王,我听下人说,你想要在东市买间铺子”
“……果然!”
暗暗苦笑了一声,李元嘉脸上却笑着点了点头道:“是啊,已经找好地方了,一千多贯钱而已,挺便宜的。”
听了李元嘉的话后眉头顿时一皱,宇文士及追问道:“你买下来做什么不会是要做生意吧难道还是要卖那些十三香”
“哈哈,怎么会呢”
摇了摇头,李元嘉笑道:“现在长安城里卖十三香的至少有四五家,我可没兴趣掺和进去。舅舅,您也知道我有一家造纸工坊,每年能产超过十万张白纸,光靠韩王府可用不完那么多……”
“啊你要卖纸”
略微有些意外,不过听了李元嘉的话之后,宇文士及的脸色还是不太好看。
听起来比卖十三香好一些,可那还不是做生意
虽说他不希望自己外甥卷入政治的漩涡之中,但是也不意味着他就愿意眼睁睁看着李元嘉去当个商人啊!尤其是这么光明正大的在东市买下一栋房子,甚至都不想着找个下人来掩饰一下,这让他心里着实有些恼怒!
所以紧锁着眉头,宇文士及沉声道:“大王,就算是卖纸也不行啊,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惹人耻笑”
“这……”
无奈的笑了笑,李元嘉说道:“舅舅,不至于吧”
“嗯怎么不至于”
瞪了李元嘉一眼,宇文士及苦口婆心的说道:“你一个大唐亲王,地位尊崇无比,怎能行此商贾之事如果是府上有事需要用钱的话……”
“不不,不是缺钱!”
不等宇文士及把话说完,李元嘉就赶紧摇了摇头道:“舅舅,这真不是钱的事儿……这么和您说吧,我想要开家店铺卖纸,只是为了能造出更好的纸张而已……”
第十八章 好的开始
有些事情,李元嘉不可能和宇文士及说的那么清楚。
他没法告诉舅舅造纸术的改进有何意义,也没法告诉对方韩王府的造纸作坊、活字印刷和油墨等作坊有着何等的联系,对于这个世界是多么的重要!
但是另一方面,他也不能直接说我就是要做生意。
李元嘉好歹是个亲王,或许他可以厚着脸皮这么去干,但是不方便厚着脸皮这么去说。所以早就猜到宇文士及会来的他,直接开启了忽悠模式:“舅舅,您知道我维持着一个造纸工坊,一年的花销有多少么”
“两百贯还是三百贯”
下意识的撇了撇嘴,宇文士及淡淡的问了一句。
在心里面,宇文士及觉得自己外甥着实有点小气——一个造纸工坊,养几个人而已,一年能花几个钱至于说出不卖纸就支撑不下去这种话么
“呃,这个……”
揉了揉鼻子,李元嘉干笑了两声道:“舅舅,我这个造纸作坊可能花钱稍微多一些,每年至少也要两千贯才能维持下去啊!”
“什么你说多少”
“两千贯,只多不少!”
看着一脸难以置信的宇文士及,李元嘉依然是一脸的微笑,再次出口强调道。
这个数字,李元嘉可一点水分都没往里面加。虽说造纸作坊现在只有十个人左右,每年看似花不了几个钱,两三百贯就顶天了,但是别忘了整个作坊都是刚建的,而且按照李元嘉的要求建造的标准很高,完全是照着每年产二十万张纸的水平去的。
这个成本,他总要算上吧
而且和未来的任何一个行业都一样,这制造的规模一上去,各项费用自然就跟着涨,还有熬煮纸浆的燃料费等等……
一年两千贯,还真的能花完!
所以大致跟舅舅解释了一下之后,宇文士及一脸无奈的问道:“大王,你这……造出那么多白纸来做什么整个王府加起来,一年能用掉两千张吗”
这年头纸张昂贵,就算普通的富户都买不起,朝中的官员和一般的大户人家也要算计着用才行。像李元嘉这样的亲王当然不至于,但是他一个人一年能用掉多少五百张还是一千张就算王府还有其他用途,比如说记账什么的,两千张也足够了吧
要知道,从作坊里出来的纸要裁成书本大小的话,一张可以分成十几张的。
“呵呵,问题就是不止我自己用啊。”
眨了眨眼睛,李元嘉笑眯眯的说道:“我跟您老算一算啊!陛下那里,我一年要送过去一万张,太子殿下、舅舅您那边,还有房相公那边,我每年至少也要送个两千张吧以后肯定还有其他的人情往来……这一年下来两万张就没了!”
“……”
听了李元嘉的话之后,宇文士及也是无语了。
虽然他很想说我那边你不用送,每年至少能剩下来两千张,但是张了张口之后,宇文士及就把这句话给咽了回去。
这是外甥的心意,宇文士及并不想拒绝。
不过就在这一会儿,他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无论自己怎么说恐怕都难以打消外甥去开一家纸店的念头了。所以沉默许久之后,宇文士及最后说了一句:“既然这样的话,这家店我找人帮你买下来吧!以后你的工坊只管送纸过去,然后每个月我让他把钱给你送回来!”
“呃……”
一听宇文士及这话,李元嘉立刻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好了,就这样定了!”
眼看李元嘉眉头一皱,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宇文士及马上正色道:“既然我阻止不了你,那么好歹也要遮掩一下吧要不然你一个亲王这么明目张胆的开店,恐怕第二天就会有人上书弹劾了!”
“上书弹劾有这么夸张么”
听了这番话之后,李元嘉为之一愣,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呵呵。”
冲着他笑了笑,宇文士及没有具体的解释,不过那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所以根本就不容李元嘉再说什么,他就已经站了起来:“行了,这事儿我回去就让人去办,你就不用管了……大王,你可是想好了一旦那家店开起来,将来……你可就不是以前的那个你了!”
“舅舅,我想好了!”
李元嘉也默然了片刻,然后脸上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笑容:“那样也只是别人眼中的我不一样了而已,但是实际上我还是我,不会因此而有任何的改变……”
……
恭敬的送走了宇文士及之后,李元嘉站在原地发了会儿呆,然后长吁了一口气。
重生在大唐皇家,也不知道是他的大幸运,还是一种束缚,总之从重生的那一天开始,李元嘉的身上就被绑上了一道又一道的枷锁,浑身动弹不得。如今好不容易觉得最大的枷锁终于被打破了,结果想要做点事情还是不那么容易。
“难啊……”
“大王,李忠和马良求见!”
李元嘉这边刚刚轻叹了一口气,低声喃喃的说了两个字,侍女柳眉突然从外面走了进来,恭敬的说道。
“哦他们两个”
先是皱了皱眉头,然后突然想起来之前自己曾经吩咐他们去做的事情,李元嘉顿时眼前一亮:“快,让他们进来!”
“是,大王。”
眼前李元嘉似乎心情很好的样子,柳眉赶紧出去把两人给叫了进来。
“小的李忠(马良),见过大王!”
“好了,都起来吧!”
眼见走进来的时候马良空着手,而李忠则是拿着一个小袋子,李元嘉就知道自己猜的恐怕没错,让两人起来后赶紧问道:“李忠,可是让你们做的事情有结果了”
“是,大王!”
李忠看样子也颇为兴奋,立刻把手中的袋子双手捧上道:“所幸不辱使命,我们三十四个人终于完成了!总计一百本书,所有的结果已经全部在这里!”
“好!做的不错!”
看着李忠一脸兴奋,隐隐又带着骄傲的样子,李元嘉自然是毫不吝惜的赞许了一句。
他知道,这活儿真心的不好干!
虽说这年头的书字数都不会太多,有不少甚至只有几千字而已,但是一百本的数量加起来也是相当惊人。三十几个人要在三个月之内统计完,绝对是让李忠他们耗尽了每一分的精力!
不过……
这份超简单版本的大唐韩王字典,总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第十九章 春游?
李忠和马良的这个活儿,几乎动用了韩王府所有识字的人手。
而最终的结果,也让韩王相当的满意。
李忠他们挑出了最常用的一千个字,并且把它们按照笔画和偏旁部首的顺序进行了排序……这里面当然会有错误,得出的数字不可能真的精确,不过对于李元嘉来说也已经足够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