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医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草席
这问题问的李承乾顿时一愣,随即才乐道:“我只喜欢开水冲泡的清茶,觉得那股子清香让人特别的舒坦……怎么,十一叔,这样喝不对吗”
“对怎么不对简直太对了!”
兴奋的搓了搓手,李元嘉马上就用力的点了点头道:“我平时就是这么喝的,而且特受不了你……咳咳,反正我受不了茶里面放其他的东西!哈哈,既然你喜欢喝就好了,今年的新茶应该很快就能送到长安,到时候我多给你备一点!”
终于找到了一个喜欢喝清茶的,李元嘉顿时喜不自胜。
瞧瞧,多好的孩子!
听了侄子的话之后,他在李元嘉的眼中就越发变得眉清目秀,气质脱俗了起来。这年头找一个愿意喝清茶的家伙多不容易啊!当初刚给房玄龄送茶叶的时候,李元嘉还以为这位千古名臣应该会更喜欢这种风雅点的喝法,结果没几天就听房遗直说,他们家老爷子喜欢上了加羊奶和精盐……
“呵呵,如此就先多谢十一叔了。”
看着一脸欣喜的李元嘉,虽然心中有些不解,不过李承乾还是笑着感谢了他一番。
对于对方送给自己的茶叶,李承乾确实相当的喜欢,但是他更加感兴趣的是自家这位十一叔到底是怎么想到要把茶叶炒制一番然后再喝的——似乎那些寻常的或者不寻常的东西到了他的手上,总能发生让人惊奇的变化。
闲聊了几句之后,李元嘉就赶紧告罪离开了。
今天的李承乾是整个宴会的中心人物,和他说上几句话没问题,但是一直聊肯定就不合适了。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后,看着意气风发的大侄子,李元嘉的表情渐渐变得微妙了起来。
今日的李承乾,无疑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皇长子的诞生很重要,因为在这个传承大于一切的时代,有了儿子就意味着李承乾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更进一步。但是看着李承乾一拐一拐的周旋在众多大臣们中间,李元嘉心中却有些悲哀——就是这么一个温文有礼,看似阳光的少年,谁能想到他脾气会那么快变得古怪起来
算算日子,可没几年了!
“大王,在想什么呢”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突然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顿时把李元嘉从一种伤感的沉思中惊醒了过来。
扭头一瞧是房玄龄,李元嘉顿时笑了:“房相公啊,我正在想三天后与大公子他们一起出游,该准备些什么吃食才好呢。”
“……呵呵。”
听李元嘉说起三天后的春游,房玄龄的眼皮子一跳,忍不住干笑了两声。
儿子邀请李元嘉一起踏青的事情,他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除了目瞪口呆之外,剩下的就全是无奈了——为了能让女儿提前见到自己的夫婿,家里夫人竟然会设计出这样的一出,这让房玄龄见了李元嘉后觉得有些尴尬。
偏偏他还只能装出一副自然的样子,笑着捋了捋胡须道:“大王府上饮美可是天下闻名,如此一说,遗直他们可真是有口福了……”
……
两个时辰之后,李元嘉表示自己对今天的宴会相当的不满意。
作为叔公他竟然一直都没有见到老李家第三代的真容,只能远远的看上一眼,这让李元嘉有了一种自己只是来凑人头的不爽感觉。
不过今天皇帝倒是高兴的要命,一晚上那咧开的嘴巴就没合上过。
四十一岁就当爷爷,在这个时代不算早但是也不算晚,李世民确实也有理由为之开心。尤其是出世的还是太子的长子,皇室的长孙,那意义就更加的不一般了。
所以宴会当中,李元嘉很快就听到了皇帝的赏赐。
那档次和规模……
反正作为大唐的亲王,他表示心中对太子异常的嫉妒,对于那个还在襁褓中的侄孙更是上升到了“恨”的程度。
生个儿子而已,皇帝几乎相当于赏了一个韩王府下去!
而且更让人痛恨的是,这么庞大的一笔赏赐下来,李承乾除了谢恩的时候适当的表现出了一点激动之外,其他时间脸上始终都是淡淡的笑容,任谁看了都知道人家根本没把那些赏赐放在心上。
再想想今天殿中那无数的官员,以及他们带来的无数的礼物,李元价位有长叹一声:“唉,人比人气死人啊!”
这些东西要是给他,撑起那些工坊十年八年的绝对没问题!
所以嫉妒之下,李元嘉暗暗的冷哼了一声:“哼哼,都是一些庸俗之物!哪比得上我准备的礼物新奇光是一个摇篮,一个小推车,就能让这个时代的所有的宝宝们嫉妒死……”
第二十二章 水车
给自己侄孙准备的礼物,也算是让李元嘉费劲了心思。
纸尿布什么的他肯定是造不出来,毕竟那玩意儿对技术水平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就算给他十年时间恐怕也拿不出来,而且这可是大唐的皇太孙,平时用的尿布恐怕都是丝绸做的,谁还稀罕用纸
至于说奶瓶、奶嘴和奶粉什么的更是不值一提,别说皇室了,这年头大贵族们养孩子都是用真人奶妈,一个不够就两个,两个不够就三个,纯天然无公害,顺便还自带免疫力的加成……
所以想来想去,李元嘉也只能是“设计”了一些好玩的小玩意儿。
比如说用支架给竖起来的摇篮,再比如说最简单版本的手推车,有一个小机关可以从躺着变成坐着的那种,还有挂在床上面吸引孩子注意力,锻炼他们听力和视力的风铃……
家里那个小木匠陈木的手艺,倒是越来越精湛了。
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些玩意儿制作起来太耗时间,而且在这年头的长安市场容量着实有限,李元嘉甚至都有让他出去开个小铺子的打算。不过后来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又考虑到自己日常也用顺手了这小子,李元嘉最终还是驱散了这个想法。
只不过……
月末的倒数第二天,从大兴宫上朝回来之后正琢磨着明天出去春游要带的东西时,陈木却在管家的带领下一脸兴奋的走了进来。
“大王,我们做出来了!”
“……什么意思”
有些漫不经心的李元嘉听到陈木的声音顿时一愣,下意识的眨了眨眼睛:“什么做出来了我让你做什么了”
“水车啊,大王!”
一看李元嘉这幅什么都想不起来的样子,陈木顿时就急了:“几年前在潞州的时候,不是您让我们一起做那两种水车的吗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我们终于给做出来了!”
“水车对啊!”
听陈木这么一说,李元嘉一拍大腿,立刻便想起来了。
确实,有这么回事儿!
当年到了潞州之后,李元嘉曾经想起在电视电影上经常见到的那种水车,不用人力驱动,河水的力量就能让它自己转动,然后把河水一点点的送到岸上去。而另外一种,则是让陈木在这个时代已有的翻车基础上进行改造、完善,用人力驱动的水车,就是两个人站在上面踩啊踩,把水从河里抽出来的那种东西。
当初为了弄出这两个玩意儿,李元嘉还特意让韩山他们去找过会造翻车的木匠来着。
只是不知不觉几年过去,他也把这事儿给抛在了脑后。
所以今天陈木刚刚找过来的时候,李元嘉也楞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再然后,自然就是惊讶与欣喜,蹭的从自己的椅子上站了起来:“是做出了实物还是模型在什么地方”
“回大王,筒车只是做出了模型。”
在李元嘉的“敦敦教导”之下,如今陈木也已经知道了模型的意思,自然是立刻回答道:“如果做实物的话太大,好费时间也太长,所以我们还没有动手……不过那个龙骨水车我们已经做出了实物,就在城外的农庄里面。”
筒车其实是可大可小,根据需要而定的,但是再小的真正筒车对于几个木匠来说也是个大工程,所以陈木他们一直试制的都是缩小版的模型。如今好不容易成功了马上就来给李元嘉报喜,实物自然是根本还没有开始呢。
“好,很好!”
右拳狠狠的一砸左掌,李元嘉哈哈一笑道:“你先回去吧,明日一早,我就去看看你们做好的东西!”
“是,大王。”
眼见李元嘉对此事如此的重视,陈木自然是美滋滋的走了,他知道一旦大王对自己几个人做出的水车感到满意的话,厚厚的一笔赏赐肯定是少不了的。
“呼……”
等陈木乐呵呵的回去之后,李元嘉这边长长吁出一口气,心情真的是相当的愉快。
这两种水车的研究成功,来的实在太是时候了。
虽然差点遗忘了自己让陈木他们研究的这东西,但是现在成功了之后,李元嘉立刻便想起了自己当初的打算:有了曲辕犁这个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工的划时代农具,再有了轻便简单的水车,两者的结合将会对大唐的农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实在曲辕犁出现之后,李元嘉就已经发现了它的局限性。
明明现在大唐地广人稀,用曲辕犁也可以在同等条件下开垦更多的土地,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灌溉设施,让很多远离水源的土地依然荒武着。而就是这种情况,让曲辕犁的作用根本就无法发挥到极致。
如果这两种水车真的更加简单、易造的话……
“五十年之后,大唐能增加多少新的良田”
心潮澎湃之下,李元嘉忍不住起身走到了门外,看向了那遥远的天空。其实他现在已经明白了,在这个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时代,通讯又极为不畅的情况下,任何好东西的作用其实都要打个打折扣的。
就好比曲辕犁,那么好的东西出现了之后,现在才推广到哪里
别说大唐领土的边边角角了,就是中原各州的州府之下,很多农民连见都没有见过。而且这还是朝廷花了大力气进行推广,每个州县都送去了一份图纸的情况下。
水车这玩意儿,可比曲辕犁复杂多了。
这个时代的木匠们想要掌握水车制造的技巧,没有几年的功夫想都别想。而制造一台水车的话,陈木他们几个人也要干上一个月才行!
所以李元嘉现在考虑问题,动辄都是十年起步,像水车这种东西的影响更是要以五十年为单位来考虑了。
而且……
“唉!”
看了一会儿碧蓝的天空之后,李元嘉又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
短暂的欣喜过后,很快就是满怀的惆怅。
无论龙骨水车还是筒车,其实结构上都不算太复杂,毕竟能在中国古代使用的东西能难到哪里去而且这些玩意儿,在唐朝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实物,或者说已经有了一个雏形,韩山专门找到的两个木匠对此就颇有心得。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加上李元嘉根据记忆亲自画出的精细图片,这帮人依然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做出了一个模型……
效率之低下,过程之艰难,实在是令人发指!
所以在郁闷了好一会儿之后,李元嘉暗暗下定了决心:“长远来看,还是要从小培养一批真正的人才才行……”
第二十三章 房遗爱
“吱扭!吱扭!”
马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轮子总是在发出一种很奇怪的声音,听了之后让李元嘉心中着实有些烦躁。
连着喝了两口水,这种烦躁也压不下去。
不过李元嘉也没有莫名其妙的发火,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这种烦躁只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担心而已——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见到自己未来的王妃,也就是这辈子的大老婆了,而对方是胖是瘦,是高是低,是美是丑,李元嘉真的是一点概念都没有,这种忐忑的心情自然是让人坐立不安……
大家都约好了,在春明门门口会和。
其实务本坊和胜业坊距离真的不算很远,而且无论从哪个坊出发去春明门,都要经过胜业坊和东市之间的那条大道,所以在城里面会和其实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房遗直那边坚持在春明门外会和,李元嘉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他知道,这可能又是未来韩王妃的主意。
毕竟城外人少,多是些乡野村民,即使见到了估计也认不出来;但是城里面众目睽睽,韩王府和梁国公府的马车一起去城外踏青,稍微想一下自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她是害羞,老子是不安啊!”
当马车抵达春明门外,在已经提前抵达的梁国公府马车旁边停下来的时候,李元嘉长叹一声,整理了一下衣服,从车上走了下来。
“下官见过大王!”
见到了李元嘉之后,房遗直赶紧迎上来就要行礼。
“哎,遗直兄免礼!”
李元嘉自然不会让大舅子真的趴下去,赶紧上前扶住了他的手臂笑道:“今天又不是平日里上朝的时候,你我都是自家人,这些俗礼就免了吧。”
“呵呵,如此多谢大王。”
房遗直现在和李元嘉也算是比较熟络了,倒也没有坚持,马上就开始给他介绍自己身后的一个少年:“这是舍弟房俊房遗爱……遗爱,还不快见过大王!”
“小弟房俊,见过大王!”
房俊自然是不敢怠慢,马上上前见礼。他虽然年龄不大,还没有经历官场的洗礼,但是毕竟老爹是梁国公房玄龄,从小到大经历了不知道多少的教育和熏陶,自然知道亲王有多大的分量,而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
更可况眼前这个家伙除了是亲王之外,还是他的未来姐夫。
“哈哈,起来,快起来!”
这次李元嘉倒是没有阻止对方下拜,而是等房俊行完礼之后才笑道:“早就听说遗爱贤弟身材雄壮,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说完之后为了表明自己的亲近之意,李元嘉还轻轻锤了房遗爱的胸膛一下。
啧啧,这就是那位大唐绿帽王啊!
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房俊房遗爱,李元嘉发现除了身子骨比较壮实之外,其实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少年郎。反正光是从外表上讲,真的看不出这小子将来敢造反什么的……
“嘿嘿……”
果然这一锤立刻便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房遗爱那脸上的紧张之色立刻消散了不少,挠了挠头嘿嘿的笑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