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造化大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捂脸大笑
当初韩琦说出“三月”之言,意在考验,也是给韩玉之子一个面子。没料到这小子只花了一月,就连天子都惊动了。
韩邈直言道:“去岁家祖母险些被野道人骗服金丹,多亏一位小道长相助,才捉了那贼道。小子方才知晓铅汞之害。然现世服丹者少,用铅粉、银朱者却多。整日涂用这些,焉能无害?因而在开店之初,小子便多方打探,也见了不少年迈伎女。其容貌、牙齿,让人触目,能健康生子者更是少数。这才有了那句告诫。”
甄琼在其中的作用,韩邈自然不会冒然说给旁人。而且事先调查也是确有其事,非但如此,他还按照甄琼的建议,给鼠、兔喂服铅汞,这才断定其有大毒。
世上用铅粉、脂膏最多的,除了高门贵妇外,自然就是那些花枝招展的卖笑女子了。这一套说辞听来新奇,却能显出此子微知著的本事。韩琦点了点头:“你这谏言,若真能让后宫诞下健康子嗣,也是大功一件。届时怕是天子、太后皆有封赏。”
“不可滥用铅汞之事,乃是我教给掌柜刘二娘子的,只要进店购入香水者,皆会告知。今次不过机缘巧合,岂敢居功。”韩邈立刻道。
见利不忘义,大功不求赏,倒是显出了君子之风。韩琦面上露出了些笑意:“坐吧。”
这般随和,倒似对待子侄了。韩邈谢过之后,在一旁落座,立刻有婢子递上了茶水。
这算是通过了宰相的考校吗?韩邈笑道:“鄙店即将上夏季新香,小子也带来一份,献给相公。”
说着,他身后跟着的婢女,立刻捧上了木匣。
韩琦并不避讳,命人接过,亲手打开了乌木匣盖。里面果真琳琅满目,皆是琉璃。取出那瓶香水,他放在鼻端嗅了嗅,便道:“可是加了薄荷和冰片?”
“正是。新香名为‘夏凉’,取消暑清亮之意,还能驱赶蚊虫。”韩邈答道。
“你这制香的本事,已入境了。”身为调香大家,韩琦这句夸赞,殊为难得。
“若非当年受相爷教导,小子怎能制出如此好香?”韩邈谦逊道。
这一句,倒是带出了十年前的种种。看着那身材挺拔,模样俊朗的青年,韩琦在心中暗叹。当年他倒是没看错此子。
放下那琉璃瓶,也没有拨弄匣内机关瞧那银镜,韩琦道:“你这一年来,又是新茶,又是新糖,又是新香,着实另辟蹊径,风生水起。只是这些,未必能独占行市,或早或晚,都会有人仿制。你可想过对策?”
如今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仿制的银镜,不似韩氏铺里的那般明亮,但是胜在人人可买,也是相当红火。而不论是香水花露,还是白糖,只要花些时日,早晚能被人摸出门道,制出相似之物。韩琦并不会经商,却也知道独门的法子,未必能长久。若是满街都是银镜花露,又要如何赚钱?
韩邈笑道:“世上哪有旁人参不透的秘技?只是耗时多少,花费几何罢了。然而总有几家店,能脱颖而出,不过是质量更优,经营更好罢了。小子虽然不才,这点底气,还是有的。”
两人都没提可能会出现的权贵倾轧,行会排挤。只是论经营之道,显然能让新糖在半年内铺遍东京,能让香水在一月内上达天听,这样的本事,绝非谁都能有的。
看着面前青年自信而沉稳的面孔,韩琦突然道:“你当年也是进过学的,听闻还考过了解试?”
这一问来的突兀,韩邈微微一怔,立刻道:“确有此事。不过是八年前了。”
自十六岁起,他就放弃了学业,专心从商。只是现在韩琦问这个,肯定不是想让他继续考个功名。因此韩邈心中,微微一紧,只觉韩琦接下来的话,不会好答。
果不其然,韩琦眼睛微眯,开口问道:“你才华不差,又学过经世之学。老夫且问你,如何为国生财?”
这问题,可太大了!区区一个商人,要如何作答?
韩邈沉默了片刻,轻叹一声:“大国并非商铺,牵扯太多,岂能一言概之?只是凡举生财,不外乎‘开源’、‘节流’。如何节流,小子不敢妄言。如何开源,却有些浅见……”
这回答,可有些出乎韩琦的意料。在他看来,不敢答,或者胡乱作答,都不奇怪。别说没有官身之人,就算是治州县的,谈起天下事也不乏空泛妄言,无法切中利害。
然而韩邈没有,他直言不谈“节流”,正因知此事之难。“冗官”、“冗兵”、“冗费”,正是国之积弊。当年韩琦同范仲淹、富弼一起推行“庆历新政”,不到两载就被赶下台去,贬官下放。乃至范仲淹这等大才,致死也未能再回中枢,连棺椁都被拦在了洛阳,不得进京。
因此他当了宰相之后,也一改当年锋锐,只求朝堂稳固。实在是“节流”之难,难于上青天。
而“节流”就如此难了,“开源”更甚。若想“开源”就要夺利,自黔首囊中,自豪贵手里。盘剥百姓太过,迟早官逼民反。而对豪富动手,则不啻于虎口夺食。
他竟敢谈“开源”二字!韩琦的目光瞬间锐利了起来,三朝宰辅的气度,足能让人胆寒。
然而韩邈并不惧怕那如电目光,只侃侃道:“钱若流水,须时时运转,方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若是聚之束之,迟早变成死水一潭。本朝不似唐时,不禁行商。商税之高,远超农桑,暗合流水不腐之意。若想生财开源,也当从商事下手。”
韩琦没想到他说的竟会是这个,不由皱了皱眉:“莫不是要提商税?”
韩邈却笑了:“小子也是商人,怎会谏言让朝廷提高商税?只是国之财有恒定之数,若只在国中敛财,不过是取民之财,国富则民贫,非长久之道。然天下何止一国,若是取他国之财,入大宋国库,则民愈富,国愈富。”
“你是说,边榷?”韩琦有些听明白了。朝廷每年都要给辽、夏岁币,然而十数万的绢、银,还不如边榷商税十之一二。若单论花销,自然是岁币比累年备战要划算许多。
“不只是边榷,还有市舶。”韩邈收起了脸上笑容,“如今不论是边榷还是市舶的商税,都远远小于交易之量,大量商人不经榷场,而走黑市、私港,正是因为商税太高,榷场太少。若是能在辽夏边界,多开几个官营的榷场,再减些税赋,哪个商人不愿走明路呢?而每年海岸往来商船就有成千上万,设置市舶司的港口,却少之又少。就连泉州那等良港,也不置市舶司。如若多开良港,出入港口的海船皆收取税赋,哪怕降些税,收上来的钱也能剧增。而这笔钱财,是农桑之税万万不能比的。”
韩琦沉默了,他是不懂商事,但是j-i,ng通政事。若真如此,除了那些掌控黑市、私港的世家巨富,不会触动任何人的利益,反倒是中小商人皆要抚掌称快。推行下来,并不很难啊。
然而思虑片刻,韩琦缓缓道:“只是如此一来,难免铜子外流,怕是麻烦……”
钱荒是大宋立国以来就头痛的问题。若是同国外做生意的多了,岂不更让银钱外流?
“既然是边贸,自然可以以物易物。用茶、瓷、绢、漆器换取别国金银、牲畜,未必需要付给对方银钱。也可减免金银铜铁的入关之税,自有客商成船运来。”韩邈顿了顿,“更甚者,可以开放些日常用具,如锅碗、漆桶、梳篦、刀剪。或以j-i,ng美取胜,或以价廉占优。久而久之,辽夏依赖国内产出,自然民生凋敝,国力损耗。真到战时,只此一策,就抵百万强军!”
好大的口气!区区一个商人,也敢在他面前谈什么军国之策?然而这法子,只要仔细思量,就知并非是异想天开。边贸对于朝廷向来重要,唯一要顾虑的就是铸币外流之祸。若能解决这个隐患,旁的问题倒不是特别难办。
开市舶司,不过是建港、派人的事情。那么多冗官,还挑不出几个能用的吗?至于边榷被军镇控制的事情,以往他可能还有犹豫。可现如今,国库亏空都超出两千万贯了,再不想出法子,难道要等朝廷崩溃吗?
比起其他办法,这已经是最为温和,见效也可能最快的办法了。
沉吟片刻,韩琦突然道:“若开了边榷,你卖香水、新糖,恐怕获利不菲吧?”
韩邈微微一笑:“这些物事不涉民生,皆为奢侈之物。若是辽国、西夏,乃至大食的公卿王侯挥金如土,争相抢购,想来也能为国增税不少。”
他并没有说自己会从中获利多少,只说这些东西,会让多少异国的公侯沉迷其中,从而产生巨额的商税。
韩琦唇边露出了笑容,突然道:“你是不是还有个弟弟,在外进学?”
韩邈立刻道:“舍弟今年就要出孝,会参加秋试。”
韩琦颔首:“让他写个行卷,拿来老夫看看。”
这意思太过分明,韩邈面上立刻露出感激神色:“小子这就让他递上行卷,多谢相公提拔!”
很是满意韩邈的机灵,韩琦淡淡道:“时辰不早,留下来用饭吧。”
韩邈一笑:“小子也许久未尝过叔祖家的羊头签了。”
一声“叔祖”,恰如其分的让关系拉近了几分。这小子果真是一副玲珑心肠,不做官,却有些可惜了。
韩琦笑笑,似对家中前途无量的小辈一般,引着韩邈去了饭厅。
一顿宰相家宴用罢,再出门时,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韩邈站在车前,深深呼了口气。自己当年得知范文正公那样的大才,都无法扭转时局,才断了当官的念头,选择经商。也做好了花上三年、五年,才能一展手脚的打算。谁料只区区半年,就天翻地覆。连胸中谏言,也能对宰相直抒。
当年从商时,又岂能料到今日?如今有阎夫人在御前美言,有韩相公这个“族叔”撑腰。整个东京城,也没多少人能觊觎他的铺子了。
这一切,多亏了那小道。一想到那个没正行的小家伙,韩邈面上的神色便舒缓了下来,唇边也浮起笑容。再拉他出门游玩,甄琼是否还会大方请客呢?心中烦忧尽去,韩邈翻身上马,抖抖缰绳,向着家中驰去。
第43章
虽然心知引甄琼上钩不难, 韩邈还是选了个万无一失的时候, 问起此事。
“琼儿, 这月的薪俸,你要存入多少?”面带笑容,韩邈问道。
“存八十贯好了!上月的钱都没花完呢。”听到发薪, 甄琼立刻兴奋起来。
如今他也是知晓东京的物价了。寻常一户人家,就算租房加天天外食,一月也花不到十贯。他住在韩家, 吃穿用度皆不缺, 出门吃饭的时候也少,身边有个三五十贯绝对够用了。
韩邈自无不可, 让甄琼取来了那小册子,亲笔为他写上这月的账目, 又笑问:“领了这么多钱,琼儿不再请我吃个饭吗?”
“请!”有了钱, 甄琼可是豪气干云。上次在金明池时,一天下来他才花了八百钱,听安平说, 还是那边卖的吃食略贵的缘故。现在又发了薪, 请一顿饭还不轻轻松松?
见甄琼这么大方,韩邈就知他只知脚店和杂嚼的价格,并不晓得在正店吃上一顿要花多少。不过韩邈在乎的,又岂是钱多钱少?只小道这副昂首挺胸,自信满满的模样, 就让他欢喜了。
韩邈笑吟吟道:“选日不如撞日,州桥边的夜市甚佳,不如今晚去尝尝杂嚼?”
杂嚼就是路边小吃之意,甄琼如今也吃过不少了,眼睛不由一亮:“那州桥夜市,比金明池边的摊子还好吃吗?”
“那是自然。”韩邈答得肯定。金明池的集市,入场就要不少花费,那些味美的小店根本不会去参合。而州桥位于天街和汴河交接处,两岸店铺林立,笙歌不休,是个漏夜不眠的热闹去处,夜市更是东京城中首屈一指的热闹。
甄琼来到东京,还没晚上出门吃过饭呢,闻言立刻拍了拍胸脯:“韩兄放心,今晚我请客,定让你吃饱了!”
这副小模样惹得韩邈笑了出来:“那就多谢琼儿了。咱们不妨出门早些,可以从晚饭吃到夜宵。”
就算请三顿他也不怕!看到韩邈那笑弯了的眼角,甄琼只觉头有点晕晕的,心跳的也特别厉害。怪不得师兄们说,为人花钱才更欢喜。他如今也是月薪一百贯的有钱人了,为韩大官人花点又怎么了?他花的乐意!
当晚,甄琼都没让安平扛钱,自己把一贯分成了好几个小串,全都揣在身上。准备妥当,这才上了韩邈的车,前往朱雀门。此处是内城的正南门,与外城的南熏门相通,因有贯穿南北的天子御街,路上不准车马通行。两人在城门外就下了车,沿着御街两边的御廊,缓缓向城中走去。
此事已是初夏,御沟里荷叶遍布,如翠茵一道。道边桃李尚未凋零,花有红白,似云似霞,偶有清风吹落花瓣,飘飘摇摇坠入御沟,荷叶下藏着的鱼儿,就会探头啄上一啄。
然而此等风雅美景,很快便被喧闹人声惊散。不知何时,街面上热闹了起来,高大的酒楼林立,灯箱已经点上了烛火,刚有些暗色的黄昏登时被灯火驱散。道路两边更是摆出了一排又一排的桌椅,手持碗盘的伙计穿梭其中,点餐送菜的呼喝起此彼伏。
闻到那扑鼻的香气,还没吃晚饭的甄琼哪里还忍得住?立刻想先找一家果腹。韩邈带着他向前走了两步,来到了一家店前:“这梅家的鸭、鹅、j-i杂还有黄鳝,乃是一绝。琼儿可要先尝尝?”
当然要尝尝了!甄琼立刻来了j-i,ng神,寻到个空桌坐下,便叫住了伙计:“店里的一样来一碗……”
“一样一碗,须臾就饱了,还是留些肚子吃别的吧。”韩邈赶忙拉住人,笑着对那伙计道,“劳驾一碗j-i杂,一碗鳝鱼。”
那伙计也不怪两人变来变去,笑道:“两碗承惠三十文,客官是现在付,还是吃完了再付?”
“现在付。”甄琼立刻抢着答道。说完,他从兜里摸出了一串钱,数了三十文递了过去。
那伙计立刻笑容满面道:“好嘞!客官稍待!”
自己掏钱,果真跟让安平付钱不一样,更有请客的味道。看着韩邈那带笑的俊脸,甄琼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不多时,热腾腾的两碗就端了上来,并两副筷子。
并没有分成一人一碗,韩邈把碗朝甄琼面前推了推:“贤弟两样都尝尝。”
那j-i杂是熬出来的,上面还挂着酱汁。鳝鱼则是炒的,一块块鲜嫩无比,色泽浓深。甄琼也不客气,举筷便吃。另一双筷子也落在碗里,此处可没有公筷,两人同食,竟然生出几分亲昵。
只一转眼,碗就见底。甄琼两眼闪闪,站起了身:“再吃下一摊!”
见他这模样,韩邈哪有说“不”的理由?含笑跟了上去。一路上,有只能捧着吃的包子、胡饼;有必须站在摊边吃的细料馉饳儿;有盛在漂亮瓷碗里的沙糖冷丸子;有竹筒装的绿豆甘草水;还有梅红盒子里装着的荔枝香片、金丝梅糖、香橙丸子等果子,满登登一匣,两人分食,偶尔指尖都会碰在一处。
见他吃着手里的,还不是四处张望,惦记着想买别的,韩邈忍不住笑着打趣道:“这不是挺有胃口吗?怎么平素不好好用饭呢?”
甄琼差点没噎住,咳了一声,有点慌乱的道:“我平常吃的也不少。再说了,这是请客嘛,自然要让你吃饱了!”
这话虽然有点像是托辞,但是听在韩邈心里,却让人有些欢喜。笑着颔首,韩邈道:“愚兄当真是吃饱了。那些没吃过的摊儿,下次再来尝尝好了。”
还有下次!甄琼心里就像炸了朵烟花,瞬间五光十色,亮了起来。用力点了点头,他强调道:“下次还是我请你!”
韩邈顿时笑出了声:“那愚兄就要多叨扰琼儿几顿了。”
说着,他突然发现甄琼颊边沾了块点心渣滓,没有多想,拇指一蹭,抚了去。甄琼的脸“噌”的一下就红了,退了一步,结结巴巴道:“你,你这是,干,干什么……”
韩邈被他那羞窘样子逗乐了:“琼儿出门都不备帕子吗?唇边沾了东西。”
甄琼呆愣愣的“哦”了一声,垂头又往前走,谁料没走几步,突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问了句:“韩兄觉得我高一些可好?”
韩邈可是从安平那里听说了,这小道听不得别人说他矮。然而如今这一问,却让人想到了他长开了的模样。脸上少了些r_ou_,却依旧白皙,身材修长,眉目清俊,怕是小娘们看了,都要走不动路。这样的模样,自己又岂会不喜?
心驰摇曳,韩邈却压住了,只笑道:“当然好了。”
灯火盈盈,让眼中的火也盈盈闪动。甄琼的心跳都快了一拍,一把把手里的点心匣子塞给了韩邈:“我吃饱了!”
韩大官人果真喜欢高高瘦瘦的!他可不能再吃了!
韩邈哪能猜到他的心思,笑着把匣子递给了安平,牵住了甄琼的手臂:“那咱们去桥上看看。”
州桥就在眼前。不同于别处的桥,因横跨汴水,这桥也修得极为气派。桥面平直,下面五孔四柱,上面盖了个犹如长廊的建筑,屋顶高脊,两檐飞翘。竟然是一座屋桥。桥上行人川流不息,摩肩接踵,两边岸上皆是正店脚店耀眼的灯光,喧闹更胜白昼。
甄琼都不知作何反应了,浑浑噩噩被韩邈拉着,走上了那已经灯火通明的州桥。稍稍避开了人群,韩邈倚着他,指向东面一片灯火摇曳的建筑:“那边就是大相国寺,每月会有五次大集,供万民交易,比这也是还要热闹呢。回头也带你去逛逛。”
那伸出的指尖,在灯下隐隐如玉,竟比传说中的大相国寺更诱人几分。甄琼头晕目眩的点了点头,不自觉又往韩邈身边靠了靠。对方顺势展臂,虚掩住了他,护着他不让行人撞到。
初夏的夜晚虽凉,甄琼却觉得两人相触的那一小片肌肤热得要命,几乎要渗出汗来。弦月朦胧,星点闪烁,在如何深沉的夜色,却也压不住满街华灯,声声丝竹。
当天晚上,两人是走回家的。路上甄琼还跟韩邈说了好多的闲话,顺便告了米芾那小子一状。韩邈听得好笑,劝道:“米郎君比你年幼,让他几分便好。阎夫人可是帮了我不少忙呢。”
听到阎夫人这么能带货,甄琼也不好说什么了,哼唧了半天,才决定大人不记小人过。画石头就让他画吧,别烦着自己就行。
明明南城距离韩府十分遥远,如此边说边走,却不知何时就到了地方。进了家门,韩邈笑道:“时辰也不早了,琼儿早点歇息吧。”
甄琼也是许久没走这么远的路了,这时才觉出了累。点了点头,向自己住的偏院走去。然而刚走两步,他又扭头道:“改日我还请你吃夜宵!”
那张小脸上,不止有认真,还颇有些期盼忐忑。韩邈只觉胸中微热,颔首答道:“好。”
得了允诺,甄琼喜滋滋的回到了屋里,洗漱一番就瘫在了床上。以后请韩大官人吃饭,都要请夜宵!如此才能走着回来,消食不说,还能减肥。就算花的时间长些,也不要紧,反正有韩大官人相陪嘛。
只觉自己安排的极是妥当,唇边含笑,他闭上了双眼,安然睡了过去。
第44章
“这瓶子当真剔透, 就是画的墨印有些煞风景。甄兄不如将之借我, 等绘了月下荷花琉璃图, 好送你一幅……”
“不借!”
“咦?这水怎地是蓝色?若是能用作颜料就好了。不知甄兄可否调些送我?”
“不送!”
“为何要用玻璃做两个圈儿戴在眼前?这莫不是传说中的‘显微之镜’?”
“不是!”
“哎呀,这陶炉当真不错,甄兄……”
没等他说完, 甄琼就从丹炉前蹦了起来,咬牙道:“再不出去,我就让人把那块石头砸了!”
甄兄甄兄喊个没完, 再打搅他炼丹, 他就要让这小子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凶”了!
一听对方拿那太湖石要挟,米芾立刻闭嘴, 退了出去。
看着院里那撑起的书桌,甄琼只觉脑袋都是痛的。这小子还真厚着脸皮来画画了, 连书桌和椅子都是从自家搬来的,也不让安平他们碰, 喝茶都要用自家带来的水。平日见了他,总是一副嫌他脏的模样,进了丹房倒是不嫌弃了, 看见啥都想要, 连个量杯都不放过。就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家伙!
若不是看在他娘能带货的份上,甄琼早就放狗赶人了。如今也只能咬牙忍了,只要不碰他的丹炉,那院子里的破石头,想画就画吧。
唉, 当年诸道观交流时,他见过的怪人也算不少了,却没一个像米芾这么烦人的。看来喜欢石灰石的,果真不怎么靠谱。
哀叹一声,甄琼关了门,眼不见心不烦的开炉炼药。
这一忙起来,就让人忘了时间。等到甄琼觉得肚饿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个半时辰。今天怕是没什么成效了,他摘了手套和护目镜,走出了房门觅食。一出门,就见米芾还坐在桌前,对着湖里的石头写写画画。
也是有些好奇,甄琼走了过去。此刻米芾也停了笔,正美滋滋的欣赏自己的佳作。见到甄琼,也不嫌弃他的道袍脏了,只稍稍侧了侧身,兴冲冲道:“甄兄看我这画如何?”
甄琼看看那堆墨迹,又看了看对面的石头,指住了上面一处:“这个洞是椭圆型的,你画成了五边形。”
米芾:“……”
甄琼:“……”
两人对视片刻,米芾长叹一声:“也是我糊涂,不该跟俗物谈画……”
那自怨自艾的语气,让甄琼额头上的青筋都跳起来了,高声叫道:“安平,去把我的臭豆腐取来,今天我要在院里炸臭豆腐吃!”
米芾勃然色变,匆匆卷起画轴,连声招呼也不打,夺门而去。米家的下人尴尬无比,连连道歉,收拾了桌椅笔墨也撤了出去。见人走了,甄琼才松了口气,多亏他的臭豆腐,以后要多做些,还能防小人呢。
1...1819202122...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