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铁血抗战918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寒冬三月
至于那些文物财富什么的,他们是有登记,可这时节文物不值钱,要赔钱还好说,能承担得起,可要是要文物,这就不现实了,最终如何处置,也只能等上面安排了。
柳如寄不知道日本银行正鸡飞狗跳,拼命想辙摆平这次的黄金大劫案,她回到龙翔饭店后,让铁叔通知董库有事商议。
董库睡了三个小时后,体力恢复的差不多了,正在那里琢磨接下来的事情呢,铁叔推门进来了。
铁叔看到董库醒来,万年不变的冷脸居然露出了一丝笑容,虽然很难看,可也说明他对这次的事件是多么的满意了。
笑了下,铁叔竖起拇指比划了下说道:“掌柜子去了大正银行,这会正等您商量事情。”
董库看出了铁叔的变化,他笑了笑,站起身来虚引,却没说话。
铁叔明白他的意思,这里还有三十来个累坏的兄弟,遂转身跟着董库离开了房间。
房间里,柳如寄美目盯着董库,直到把董库盯得有点发毛,这才说道:“老板,明天就会告诉我结果,你希望黄金送到天津还是上海呢?”
“柳掌柜子,你还是叫我董先生,我觉得舒服点……”
董库话还没说完,柳如寄笑着打断了他:“你叫我掌柜子,我叫你老板不正合适?本来你就是我的老板吗。”
董库虽然跟女生接触的少,但也知道这种嘴仗他赢不了,于是没有接茬,尴尬的挠了挠头说道:“老板就老板吧……这样,黄金日本人如果支付,你就让他们送到上海的花旗银行,也省去了运费和跟沿途跟军阀交涉了。”
“好。”柳如寄痛快的应道,随即话锋一转,“那修车的车库底下的黄金怎么弄?你不会真让我都给你保管吧。”
“额!”
董库错愕了下,没想到柳如寄居然这么快就想到了,或许是铁叔告诉了她也未可知。他沉吟了下说道:“这都是我们中国的财富,既然抢回来了,就不能让它们埋在地下,我正想跟你商量,这些黄金和珠宝都要运到上海,交给邵掌柜子,他那边很快就用到了。”
“这么多都送去?你是要建国吗?”
柳如寄吃惊的看着董库。
“是建国,建设一个强大的华夏王国。”董库目光灼灼的说道。
柳如寄被董库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震到了,她相信这个男人能做到,似乎,在他这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按下俩人商量接下来的方案不提,大正银行被劫的消息顺着各种渠道传出了满洲。这么大的案子让得到消息的各方人士吃惊之余,都觉得日本人太菜,防卫森严的银行居然还能被抢,而且是花巨资请法国人设计建造的世界超水准的银行。
老将在府邸听着汇报皱着眉头问道:“这会不会又是日本人挑起事端的把戏?”
李宗仁摇了摇头说道:“不像,要是的话就不是我们先听到了,是本人早就嚷嚷了。”
“嗯……”
老将摸着光头陷入了沉思。
几十吨的黄金可以打造出一支世界一流的雄师,并战斗数年,这批黄金是谁抢劫的呢?
珠河县,也就是后世的尚志县,赵将军坐在土炕上默默的沉思。这批黄金被劫,消息绝对准确,可是谁干的,又弄到哪去了呢?
南满的大山里,杨将军也陷入沉思。难道这也是他的大手笔?居然有这么大能量,能够将几十吨的黄金从银行里悄无声息的运出来,将近一天的时间了,还没有被找到。
龙翔饭店里已经按着饭店的规矩,后门在天黑后全部关闭,一辆辆卡车进入了修理间,原本敞着的大门也关闭了,每隔上半小时左右,就有一辆卡车被推出,停在院子的角落。同时,也有一辆再被人力推进去。
哈尔滨在日军严密的巡逻中度过了紧张的一夜。这一夜,注定有人睡不着。他们都在研究这些黄金到底去了哪里。
董库他们三十人也没有睡,紧张的忙碌着。他们要将黄金运出哈尔滨,并运出东三省。
第二天一早,日本人就柳如寄方便面的损失做出了赔偿,数量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对方的态度到位。同时,告诉柳如寄黄金在一天后就可以齐备,是运到哈尔滨,还是运到上海。
柳如寄出于对日本人运输上的负责,非常善解人意的让对方通过海上直接运到上海,存到花旗银行。同时,提了一百万大洋,要回黑嘴子、密山、七台河这些靠近山区的地方收山货,运到天津、上海,给明年那里的饭店做准备。
解决了黄金的问题,柳如寄热情的邀请岛本中将来饭店吃饭,并让其携带些士兵帮着从仓库里搬运方便面装车,以解决她人手不够的弊端。
岛本心知肚明,知道特殊时期,‘寺内寿一’或许做出了指示,于是,也没拒绝,带着一百士兵赶到了龙翔饭店。
随之,一百士兵在仓库和卡车之间来回穿梭,一箱箱轻飘飘的方便面被装到了车上,在护院的码放中,快速的将卡车装满,并蒙上了帆布。
二十台卡车装完后,柳如寄在席间请岛本派兵护送方便面到虎林,自然也得到对方欣然的同意了。
于是,一队满载着方便面的卡车在一个中队的护送下,离开了哈尔滨,向虎林开去。





铁血抗战918 第137章熟人来访
二十台卡车,只能运走三十吨黄金,董库也没指望一次运走,这三十吨加上日本人赔的一吨多,足够邵胖运作的了,再多也没必要,剩余的将随着修理间修车槽底部的混凝土板的合上,深埋地下。
董库三十人将黄金铺在大箱里,均匀的两层,一吨半的重量,绝不会让重新铺上的大箱板被看出太大的破绽。
这些黄金将随着运往天津的山货送到租界里的花旗银行,邵胖也就可以随时的使用了。
董库没有留下队员帮着铁叔看守,修理间那里的机关是铁叔一手弄的,除了铁叔跟董库,估计不会有人能打开,除非爆破。
待车队离开了哈尔滨,董库跟杜飞见了个面,随之离开了哈尔滨。
他原本还想着等月牙岛给出试验枪支的数据,等着具体生产出来的时间,再离开,可威虎山来电熟人来访,他就必须返回了。
到了临时训练营地,董库才知道来访的是谁。
原来,来的人居然是刘苍浩,也是差点将董库他们自鸡西运出来的物资打劫的抗联队长。
问清了事情的始末,董库也不由的佩服刘苍浩。
刘苍浩奉珠河县的赵将军之命,到老秃子山寻找董库,希望能联合抗日。刘苍浩带着五名队员在老秃子山转了一月,也没能找到董库,反到被日军堵在了山里。直到公路上的日军撤了,他们才穿过老龙头,赶奔大黑山,根据地下情报的消息,赶到了鄂伦春族的营地,在满山日军骸骨留下的恶臭中,除了震撼,依旧没能找到董库他们的身影。
他不死心,在蜂蜜山又开始寻找,他认为,只有这些大山里才会让队伍生存。
可惜,直到快上冻,他也没能找到董库他们的身影。就在他准备放弃返回珠河县的时候,七台河至宝清再次发生战斗。于是,他马不停蹄的在山林里赶到了那一片,却被日军堵在了山里,依旧没有见到董库。直到前几天日军撤离岗楼,他们才得以穿过密山,打算顺着威虎山出夹皮沟,赶奔珠河县,回营地。
在进入临时营地附近范围的时候,几个别着驳壳枪,穿着破烂单衣的可疑身影进入了暗哨的视线,随之,消息传到了临时训练营地。
赶去监视的带队是牤子,他在瞄准镜里看着这几个疲惫不堪,冻的嘴唇乌青的几人,直觉判断他们不是特高课特务,就没有下令狙杀,随即,他看到了熟人,刘苍浩。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牤子的机枪可是给过刘苍浩的,自然认识他。在思量之后,决定给他们食物和棉衣。而一脸油彩的牤子也被刘苍浩认了出来,无论是体型,还是那脸上的油彩,都是刘苍浩记忆最深的东西。
当牤子得知是找董库的时候,不敢擅自做主,通知了顺子。顺子了解了情况后,让牤子带领十人陪同刘苍浩等人在原地找地休息,等待董库的确认。
董库没有马上去见刘苍浩,他带领着飞虎队成员赶到了虎林,在成叔那里拿到了五十万大洋,带回威虎山,这才赶到牤子他们那里。
“刘队长,好久不见,不知道找我何事?”
董库稍微化了下妆,见到刘苍浩后,开门见山的问道。
“是这样,我现在隶属于抗日革命军第四师,完达山支队,李育才师长让我来联络您,一起联合抗日,打通珠河县和这里的抗日交通,连成片以对抗日军。”
“李育才?”
董库愣了下,紧接着反应过来,问道:“李育才可姓赵?”
“是的。”
刘苍浩也很吃惊,但并没否认。
珠河县董库当然知道,那是后世的尚志县,以赵将军的名字命名的。而李育才正是赵将军的曾用名。
“联合暂时不妥,目前你们内部苏联的政工干部阻碍了合作,我不可能让抗日队伍死在政..《治》斗争上,浪费大把的时间和热血,所以,合作只有一个方式。”
刘苍浩待董库说完,还想力争,听到最后还有合作方式,遂看着董库等待下文。
“你回去告诉赵将军,我最敬佩抗日的,尤其赵将军,至于合作,我可以提供一万枝三八大盖,和每杆枪三百发子弹,轻机枪不多,只能提供二十挺,92式重机枪五挺,子弹都配上两千发。南部手枪一百把,子弹每把一百发,掷弹筒一百,每个五十枚榴弹。”
刘苍浩的眼睛随着董库报出的数据越睁越大,嘴也合不拢了。这太震撼了,一个师的武器全了。
董库没有理会刘苍浩的反应,他接着说道:“资金,我暂时给赵将军提供两万大洋,另外,半月后我将举行急训,训练新兵,如果可以的话,让赵将军派可靠的的,领悟能力强的战士过来,一个月的训练,但不包括苏俄回来的政工干部。”说到这,董库看着刘苍浩接着说道,“既然赵将军派你来,说明他信任你,所以,你不包括不能来的范畴。”
刘苍浩脑袋嗡嗡直响,还没有自那一个师的装备里回过神来。要知道当时他拿到董库给的两挺轻机枪,六把驳壳枪,十余杆三八大盖,这才让珠河县打退了日军几次小规模围剿,站住了脚跟。有了这么多的武器,那就不用再使用已经滑膛的中正和汉阳造了,加上子弹如此宽裕,别说对付联队,就算旅团,他也有把握打赢!
好半响,他才缓过神来,不确定的问道:“这些武器真有?”
“有!”
董库定定的看着刘苍浩。
反应过来的刘苍浩直入主题的问道:“那我们需要做什么?”
“冬天不用你们做什么,就是练兵,具体的我有机会跟赵将军详谈。”
刘苍浩也知道这是董库要有大动作了,这么多的枪支弹药送出来,他手里必然还有更多。而他显然不应该知道具体的作战方案,这他能理解,也能接受。这可不是几十人的小打小闹。
“好。那我现在就返回珠河县请示赵师长。”
刘苍浩也不墨迹,干脆的说道。
“可以,这次你们来的人少,先带回三个步话机,和可连续工作一年的电池,还有,我借给你们一个步话机人员。”
不等刘苍浩喜出望外的说话,董库接着说道:“但有一点,借的人在没完成培训,回来之前,你们要必保那些政工干部不要骚扰他,如果一旦让我知道对我的人进行审查,我会杀光他们!”
刘苍浩再次感受到了董库传递的冰冷杀气,虽然穿上了棉袄棉裤,他还是打了个冷战。
他没有反驳,董库虽然抵制苏俄归来的干部,但抗日和跟他们队伍的亲近他能够看出来。第一次给了那么多的枪支,这现在又给了这么多他们只有做梦时敢想的装备,还有最关键的电台。
他在接过电台和大洋后,一个标准的军礼,再一句话没说,带着余磊就离开了威虎山。
牤子亲自带领十人将他们送到了夹皮沟后,这才返回。
六天后,董库见到了他打小崇拜的赵将军,这个抗日名将。
赵将军在刘苍浩返回来后,没有犹豫,快速组织人员百姓,顺着威虎山的外围,从方正直奔七台河和桦南之间,进入了老秃子山,跟等在那里的董库见了面。
四千多人的运输队伍,在抠开几个武器藏匿点后,开始搬运那些武器不提。
赵将军没有过多的废话,俩人谈了一宿,话题只有一个,接下来的动作。
董库告诉赵将军,冬天,就是练兵即可,在大雪封山这段时间,除了练兵,别的不用。等开春积雪化尽,他只要堵住佳木斯至哈尔滨和牡丹江至哈尔滨的铁路公里路即可,以破坏为主,不需要硬仗。
通过交流,赵将军明白了董库这是要吃掉佳木斯和牡丹江以内的所有日军,将整个黑龙江只留下哈尔滨和齐齐哈尔。
赵将军在一番深聊后,沉吟了半响说道:“董将军,反满抗日先遣军的性质我不想过问,只要抗日,就跟我赵某是盟友,这点从这批武器已经奠定了基础,这里我只有一点,董将军如何吃掉十万多日军呢?”
董库在赵将军说完,笑了:“这点您不用担心,我已经准备了半年多了,完全有把握吃掉这些日军,建立永固根据地。这期间赵将军只要堵住增援和溃逃的大股日军即可,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等夺下哈尔滨,才是真正的硬仗,所以,你这边这期间小规模战斗练兵,减少伤亡即可。”
顿了下,董库接着说道:“有一点,你们队伍里的苏俄政工干部不可以有军权,这点你一定要把握,虽然你也去过苏联,但我知道,你并非斯大林圈里的一员,要不,我宁愿自己使用这批武器,也不会交给你们用来杀戮抗日的种子。”
赵将军深深的看了董库一眼,他很吃惊,吃惊董库了解那些政工干部的行为,吃惊董库的胃口和动作。短短半年多居然积累了这么多的武器,而且,消灭的日军加起来比整个918到现在的总和都多。
其实,他并不知道,这些武器已经几乎是董库的全部了,就连训练营地的那些新兵,手里的枪也没发全,只是子弹数量庞大而已。
接下来,俩人在寒风中敲定了联络的密码,作为单独联络的通讯方式,随之,董库亲自带领着五百多战士护送这支庞大的运输队伍离开了老秃子山,安全到方正才分手。
将辛苦搞到的武器送人其实不是董库大方,而是他即将用不上了。就在他去虎林拿柳如寄捎回的银元时,他接到了月牙岛,山子的电文,他要的武器测试已经完成,岛上钢材的冶炼也能满足枪支的生产了。
再说,他也急需一支信得过,敢打敢拼的力量堵住援军,好能够全部歼灭边境的所有日军,将这里开辟成根据地。赵将军的队伍本来就不是外人,自然也是董库能信的过得了。




铁血抗战918 第138章狙击半自动
大雪,在董库带队返回威虎山的时候飘飘荡荡的落下,封山的季节到了。在柳如寄将黄金通过拉山货的方式,用卡车运进山海关,送到天津后,董库也开始了冬季的急训。
营地里,除了那些家属还在赶制伪装服和马甲外,就剩下飞行员和已经有了编制的一连在刘海的带领下看守营地。
其他人,所有的新兵老兵全部离开了威虎山,背着压缩饼干、粮食、子弹,在大雪中越过了蜜蜂山,取出那里所有子弹后,赶奔了大黑山。
牤子和虎子在董库他们离去的第二天,也接到了赵将军送来的三百战士,带着他们扛着迫击炮和炮弹,追赶董库不提。
董库选择的地点是鄂伦春族的营地,那里离着大黑山边缘远,还没有要塞,且有合适的山坡,正适合练兵。
到了目的地,安营扎寨,大张旗鼓的开始了训练。就连迫击炮也倾其所有的炮弹,轰轰的鸣放着。只是手榴弹太匮乏,没奈何,只能取出引信,练习投掷。
营地周围分成了几片,练习滑雪的,练习射击的,练习迫击炮的,机枪的,所有董库手里有的武器,都搬上了训练场。
一时间,营地里喧闹的跟战场一样。好在大雪已经封山,日军在距离几十公里外是听不到声音的,这也让训练非常的安全。
赵将军的那三百战士要重新回炉,不但战术要学,刺杀、格斗、射击、滑雪等所有项目都要学,董库安排虎子单独带领,一股脑的将这些塞给他们,一天天的捞不到休息,几乎是满负荷的训练。
这些穷惯了的战士吃着大米白面,吃着炖新鲜肉,奢侈的开枪射击,咂舌之余,提升的速度相当的快。这三百人里面在短短的十天时间里,被虎子挑选出了一百二十个射击比较准,射击意识也到位的战士,送到了顺子的狙击训练场,向着狙击手方向发展。
牤子带着一票的机枪手,带着那些东北军原来就是机枪手的新兵,在滑雪和体能训练之余,就是单一的摆弄机枪。
在董库训练新兵的同时,赵将军有了两万大洋和足够的武器,老战士换装到是其次了,那些新招的青壮也不用再拿着木棍训练了,都有了武器。只是子弹还不能像董库这边这么奢侈的使用。
一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连续两场大雪已经让黑龙江完全披上了银装。在十一月中旬,董库停止了新兵的训练,全部安上瞄准镜的狙击枪分给了赵将军那边的战士二百杆,剩余的,他全部送到了雁窝岛,给了莫日根。
雪地上,一个个白色的身影快速的消失在茫茫的大雪里,一两个小时的时间,鄂伦春族废弃的营地再无动静,只有满地的子弹壳,和被迫击炮炸出的一个个坑,跟被雨水打过的沙滩一般,在飘荡的雪花中慢慢的被掩盖。
董库在队伍返回了威虎山后,他带着飞虎队成员赶奔了哈尔滨,接到了龙翔饭店利用从德国进口的啤酒生产设备的掩护,运到沈阳、长春、以及哈尔滨的武器。
随着各种方式的运送,这批武器源源不断的进入了威虎山,随之,一部分被送进大黑山,由飞虎队的成员从东道岭送到了黑瞎子沟。
拿到的新武器是三样,一样是长枪,一样是稍加改装的驳壳枪,还有一样是就是铁拳的改进型反坦克武器。
长枪是董库根据早年部队淘汰56式半自动步枪时,将弹弹壳的口设计成侧面,准备改成狙击枪的,后期有了八一、九五,这种性能优良但做工费时,造价太高的国产半自动步枪就彻底淘汰到了地方,成为了民兵训练用枪。而狙击设计虽然有了,但没有批量生产。董库正是在地方集训的时候,有幸摸到了这些老古董,回去后详加查询资料,通过跟犹太科学家的探讨他发现,锻造工艺,加工技术,都可以完成半自动和防ak的全自动的生产。
他将狙击半自动的口径从7.62改为6.5,以便跟三八大盖子弹通用,并将m4a1战术挂件的理念加入到了半自动狙击步枪里,让瞄准镜可以随时拆卸,悬挂枪榴弹发射器,强光手电等。他虽然不会制造,但画出的图纸绝对标准,写出的数据完全不差。这也让岛上的枪械科学家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不用研究,只要按着图纸的设计改动,就能做出来、
于是,带着瞄准镜,带着消音器和折叠三棱刺刀的狙击步枪就诞生了。经过测试,十发装弹量的狙击半自动除了射速比不上冲锋枪外,已经跟突击步枪相差不太远了。最起码十枪之内是不用拉大拴了。而性能,远比当初仿制的苏俄莫辛-纳甘步枪要先进的多,比31年安装pu型瞄准镜的莫辛-纳甘也要强的多,所差的只是现在口径小了,没有7.62子弹杀伤力大而已。
驳壳枪则相当简单,邵胖此时财大气粗,一次就在德国购买了五万把,并且是定制,将准星向后移动了三公分,留出了安装消音器的位置,送到岛上,只需要上车床,安上消音器就是一把微冲了。
至于铁拳,此时的技术达不到可以生产冷战时期的比如六零四火这些火箭炮,但生产铁拳已经没问题,黑金炸药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董库退而求其次,将二中中期经过改进的铁拳画出了图纸,并随之在岛上生产了出来。
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武器,董库再次将队伍拉了出去,适应新枪。
拿到新枪,所有的新兵老兵都兴奋了。一次装弹十发,且不用拉大拴退弹壳,这无疑要比小日本在战场上有优势。这要对阵,那肯定是要完全压制日军。加上都有消音器,虽不见得都能拥有瞄准镜,但有了消音器,杀敌时对方连目标都不好找。这些新兵可是看到过的,那些三八大盖的狙击枪在雪地里打靶,就算站在三四十米远,不仔细观察都找不到雪地里射击的人影。
几天的适应,六千多新老士兵都适应了新枪,连铁拳的试射也非常成功,只是铁拳才一千只,也不过试射了百只而已,暂时还不敢浪费。
驳壳枪的效果相当不错,摘掉消音器瞄准的瞄准基线短了三公分,准确率影响不大,但装上消音器则不然,加长了枪管,射程明显要远上不少。
此时的基地里,四百余的家属已经完成了战术马甲和伪装服的缝制,足有一万套。她们在看首营地的一个连的带领下,正用锉刀将三八大盖的子弹和驳壳枪的子弹尖锉平,虽然只是一点的平面,射击距离都影响不了太多,但,一旦这些子弹进入了身体,进去的时候是一个小眼,出来可就是一个核桃,或者苹果般的大洞了。
对付日军,董库才不管什么世界舆论,达姆弹虽然禁用,但也绝不是全部销声匿迹,只是生产的量少了而已。
有了射程上的补充,加上中枪就难以救治的子弹,驳壳枪在冲锋的时候将会无人能挡。至于三把大盖的子弹,这是为以后打阵地战,敌人靠近时子弹不击中要害难以杀死而准备的。
1...5960616263...4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