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东一方
……
黑龙江,第五军总部。
彭玉麟得了北京传来的消息后,也是倍感疑惑。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彭玉麟没有去追问原因,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黑龙江第五军的具体事宜,然后启程回京。
……
日本,京都。
第四军驻地,军营。
李鸿章正和杨健侯谈话,一名士兵走了进来,行礼后禀报道:“军长,刚接到国内传来的消息,大总统命军长和杨师长返回国内,并要求军长安排好接任的人选。按照传来的消息,很可能是调任军长和杨师长回国。”
“啊!!”
李鸿章愣了一下,但旋即哈哈大笑。
他的眼中,有着无尽喜悦。
在日本呆了多年,终于等到了调回的机会。
杨健侯也是忍不住搓了搓手,微笑着说道:“恭喜军长,这一次调回国内,必定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鸿章连连摆手,笑说道:“同喜同喜,我们一道返回。”顿了顿,李鸿章起身说道:“我立即安排接任的人选,处理好后续事宜再启程返回。”
……
不同的时间,全国各地的军队指挥官陆续接到了来自北京的消息。在接到李振的消息后,有惊讶错愕的人,也有满腹疑窦的人,心情各部相同,毕竟谁都不知道李振的打算。但无一例外的是所有人在最短的时间处理好事情,启程返回。
这一刻,无数军队指挥官齐聚北京。
ps:第三更;
第1237章 参观纪念碑
时间流逝,一晃到了1862年9月,李振回到北京已经大半月。
在这段时间中,黄士海率领第一军往北推进,已经把南下的蒙古军队撵到河北省承德市附近,只要再往北面推进,就会进入蒙古草原。到了这一步,黄士海已经成功阻击了南下的蒙古军队,但黄士海明白李振的最终要求,而他自己也想在这一次交战中建立功勋,故而没有率军返回,而是带兵继续追击,准备以这支蒙古军队为突破口撕开蒙古防线。
自打满清覆灭后,蒙古一直没有归顺,是国中之国。
李振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没有时间处理蒙古。
如今蒙古军队主动南下挑衅,李振不可能错过这个机会。而黄士海也不可能放弃这个天赐的良机,想彻底拿下蒙古奠定他的位置。
一个旅的先头部队追击,黄士海率领军部跟在后面。
军部指挥所,黄士海正盯着蒙古地图。
黄士海手中拿着一支铅笔,神情严肃,时不时的在地图上勾画两笔,意图把接下来攻打蒙古军队的路线梳理清楚。
脚步声传来,黄士海麾下两个师的师长走进来。
其中的一名师长神色激动,朗声说道:“军长,蒙古军队撤出了承德市,我们的先头部队已经全面占据承德市。现在,蒙古军队节节败退,已经挡不住我们的兵锋。我认为可以发起总攻,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蒙古军队,扫荡蒙古全境。”
另一名师长点点头,持支持意见,朗声回答道:“我赞同发起总攻,蒙古军队已经是惊弓之鸟,只要我们以雷霆手段攻击,必将大获全胜,而草原上的其余各部落也不敢反抗。军长,这是横扫草原建立不世功勋的大好机会。您看刘锦棠、陈玉成、戚镇海这些人,一个个跟着大总统东征西讨,立下了大功,现在都已经成为一方封疆大吏。我们第一军是当之无愧的老牌军,必须要拿出相应的功勋才行,眼前就是机会。”
黄士海性格谨慎,摇头说道:“不着急,我们稳步推进,不用慌张。”
两名师长相视一望,都颇感无奈。甚至两人还打算劝说一番的,可还没说话,黄士海又继续说道:“蒙古军队节节败退,但他们熟悉地形。我们初来乍到,不熟悉情况,稳扎稳打更合适。不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蒙古草原,稳扎稳打就行。”
黄士海的性格虽然很火爆,但涉及军事上的事情,却颇为稳重。
两名师长只得表面上答应下来,告辞离开。
时间不长,刘锦棠来到指挥部,说道:“军长,两位师长请求发起总攻,您让两位师长稳扎稳打,但是我担心执行力不足。到时候,若是前线激进,反而容易出事。”
“不用担心,他们不敢阳奉阴违。”
黄士海略微昂着头,大手一挥,气势十足。
刘锦棠轻叹口气,他支持黄士海稳扎稳打的作战计划,但真正的落实到军队下面,情况很可能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刘锦棠特意来提醒黄士海。
可惜黄士海信心满满,刘锦棠只能压下心中的担忧,不再开口。
……
北京,总统官邸。
会议室中,人才济济。
总理曾国藩,副总理石达开,新上任的议长胡林翼,军校校长左宗棠,最高法院院长赵烈文。除此外,还有从全国各地返回的将领。截止到现在,赶回来的人有广东戚镇海,广西杨班侯,四川张之洞、曾国荃,黑龙江彭玉麟等人,只有日本的李鸿章和杨健侯,以及台湾的苏磊和越南的李秀成和鲁少川没有返回。
李振坐在主席台上,面对所有人。
他表情严肃,不急不缓的说道:“从全国各地赶回来的将领肯定很疑惑,为什么突然把所有驻扎在外地的将领调回北京。”顿了顿,李振继续说道:“虽然李鸿章、鲁少川等人还没有回来,但少数服从多数,既然大多数的人都已经回来,我把调遣各位回来的事情做一个说明。”
当即,李振把组建国防部,以及组建七大军区的事情说了出来。
会议室中,闹哄哄一片。
各位将领的眼中精光闪烁,忍不住激动起来。
在座的将领中,只有少数几人是一军之长,剩下的人大多是师长级别。国防部的建立,以及七大军区的创建,立即就会冒出很多职位,而且都是级别很高的职位。别说国防部的部长以及副部长了,单单是各大军区的军长,都将是每一个人追逐的对象。
会议室中闹哄哄的,李振眉头微蹙。
他停下来,不再说话。众人察觉到会议室中的气氛有点不对劲儿,才立即停下来。渐渐的,会议室中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看向李振,眼中有着热切。
能做到一个师长的人,绝对有往上爬的野心。
李振轻咳两声,然后继续道:“关于国防部和各大军区人员的任命,我和曾总理、石副总理、胡议长、赵院长和左校长会尽快的商议,然后给予委任状。现在只是给你们一个提前的消息,让你们有所准备。命令下达后,全都无条件的服从,执行自己的任务。”
“是!!”
所有人齐声回答,神色振奋。
曾国藩靠近李振,低声说了一席话。
李振眉头一挑,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儿?”
曾国藩道:“五月份左右,那时候大总统还没有回来,所以就提前做好了。”
李振点了点头,朗声说道:“今天,除了宣布对军队进行调整外,还有一件事情,我们所有人去参观英雄纪念碑。诸位是军队的指挥官,而英雄纪念碑是纪念在过去死去的士兵,死去的英雄。我们应该去看一看,祭拜一番。”
刚才曾国藩提及的,正是英雄纪念碑的事情。
当初是准备在1860年竖立英雄纪念碑的,但当时制造出来的纪念碑碑身太小,底座等等也达不到要求,所以李振要求重做。现在重新雕刻出来的纪念碑是用一块完整的花岗岩雕刻而成的,高7米左右,宽1.5米左右,厚1米左右。
在这一个时代有如此巨碑,已经堪称雄伟。虽然比不上后世国家竖立的纪念碑,但其纪念的意义却是一样的。李振带上会议室中的人离开总统府,去了一趟位于北京市中心位置的纪念碑。来到广场后,李振看着碑身的碑文,又看着周围的鲜花,心中感慨万千。若是没有一批批前赴后继的士兵拼命,就不会有现在的他,也不会有现在的中国。
李振鞠躬行礼,敬献了鲜花后退到一旁。
跟随而来的人都鞠躬行礼,然后站在一旁默默的等待着。等所有人拜祭了英雄纪念碑后,两拨人分道,李振、曾国藩、石达开、赵烈文等国家的主要成员回到总统府议事,返回北京的各大将领回驿馆中等待消息。
这时候,一辆火车驶入北京。
火车停下后,一个身材瘦削,面容刚毅的中年人走下火车。紧接着,两个魁梧的青年也下了火车。中年人是从日本返回的李鸿章,后面的是杨健侯和苏磊。
ps:过渡章节,卡得头疼呀;
第1238章 人选
事隔多年,李鸿章已经年近四十。因为多年主政一方,李鸿章早已不是昔年那个跟在曾国藩身边的幕僚,有了一方大吏的风姿。苏磊和杨健侯走在后面,昂首阔步,英姿勃发。两人在军中多年,精干刚毅,也是有了自身的威势。
“李军长,李军长!”
高呼声,骤然在身后传来。
李鸿章停下脚步,然后转身回头望去,看到一个魁梧大汉不断的招手。
鲁少川!
李鸿章眉头一挑,没想到会在火车站遇到鲁少川。
他也回来了。
李鸿章心想大总统调集军中的各大主将回北京,肯定不简单。
他目光一转,落在了鲁少川身边的中年人身上。
顷刻间,李鸿章眸光一凝。因为眼前的人他也认识,是曾经的敌人李秀成。李鸿章为官多年,早已经练就了厚实的面皮,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迎了上去,朗声说道:“鲁兄,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你?真是缘分啊。”
鲁少川笑意更浓,点头回答道:“是啊,大总统急招,把我和李秀成调回来。我刚下火车的时候才发现你,缘分啊。”
到现在,鲁少川还只是一个师长。
然而,李鸿章已经是一个军长,职位比鲁少川更高。但就身份而言,鲁少川是李振最信任的心腹,在李振心中的地位不亚于李鸿章。正因为如此,李鸿章没有以师长称呼,而是称呼‘鲁兄’。人情练达即文章,李鸿章在人际交往方面,已经炉火纯青。
李鸿章和鲁少川握手,然后才道:“我晕头转向的被调回来,不知道是什么事?”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 第679节
鲁少川道:“走,回去就知道了。”
李鸿章点点头,一行人快离开火车站,朝总统府奔去。
……
总统府,官邸。
李振、曾国藩、左宗棠、赵烈文、石达开、胡林翼聚在一起,商量各大军区以及国防部人员的人选。几人商议了一番后,却有了难以全部满足的感觉。
人才,终究是太少了!
李振轻轻摇头,感慨道:“要支撑起一个国家,需要的人才实在是太多。仅凭目前的人才还远远不够,需要挖掘更多的人才。”
曾国藩也是面带感慨之色,严肃的说道:“国防部和七大军区提出来,就必须要搭建起来。就拿国防部来说,部长和副部长有了后,充实一两个委员,以后再填充更多的委员就行。至于七大军区,有了七大军区的司令后再填充其余的人,先做大框架,把架子搭起来。”
左宗棠点头赞同道:“我认同曾总理的说法,先支起架子。”
胡林翼说道:“需要的人非常多,如何安排呢?”
赵烈文不急不缓的说道:“从全国各地调回来的人中,除掉在国外的李鸿章、鲁少川、李秀成等人,在国内的人已经有了根基。若是骤然调动,会不会有不满啊?”
石达开冷声道:“谁不满就直接撤职,军人必须服从命令。”
李振微笑道:“商量着办,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顿了顿,李振又说道:“我把现有的人罗列出来,有不足的地方大家再补充。有彭玉麟、李鸿章、张之洞、黄士海、戚镇海、曾国荃、鲁少川、杨班侯、 李秀成、杨健侯、苏磊。大致的人选就这么多,大家说说,还有些什么人选?都提出来,多增加一些进去。”
曾国藩沉默一会儿,说道:“大总统,我记得龙熬是非常优秀的,而且龙熬的一身武艺相当精湛,放在军队中绝对很不错。”
“补上。”
李振拿出铅笔和纸,把龙熬的名字补上。
左宗棠想了想,接着又说道:“大总统,我认为还应该加上尖刀营的营长黄强。虽然黄强的职位不高,但尖刀营屡立战功,不能以职位来衡量,他是有大贡献的。”
“好,算一个。”
李振记下来,增加了一个黄强。
胡林翼神色严肃,说道:“我经常听到刘锦棠的名字,他活跃在各大战场上,而且跟随大总统出访美联邦。我认为,应该把刘锦棠的名字添加上去。”左宗棠眼中闪过一抹感激,刘锦棠是他带出来的,相当于他的门生,胡林翼主动推荐让左宗棠很是感动。
李振一拍脑门儿,说道:“给忘了,刘锦棠添加上。”
石达开想到自己麾下的两员大将已经在列,心中很激动,他眼珠子一转,微笑着说道:“大总统,我们讨论这么多人选,还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周秀英将军。周将军虽然是女儿身,但巾帼不让须眉,我建议把周将军列如人选中,即使不担任各大军区的司令,担任委员也是可以的。毕竟,国防委员也有参与制定国家防务的权利。”
曾国藩眼中闪过一抹赞赏,说道:“我也支持!”
赵烈文说道:“我们军队当中,应该有一个女子代表,我赞同。”
紧接着,所有人齐齐赞同。
李振笑了笑,说道:“也罢,把周秀英添上。”
李振并不满足,说道:“除了这些人之外,近年来军队还有哪些人才?诸位都可以说出来。尤其是曾总理曾经统帅湘军,虽然湘军已经被打乱混编,但人才却还在,曾总理可以大力推荐出来,不一定担任要职,但可以在国防部任职。”
曾国藩想了想,说道:“若说湘军的人才,的确有两个。一个是刘坤一,打仗很厉害;还有一个是郭嵩焘,才华出众。这两人的才华,担任一个军区司令的能力是有的。其中郭嵩焘是属于文武双全的人,既可以马上领兵,也可以治理国家主政一方也。两人目前都在北京的军队中任职,只是职位不显赫。”
“好,添上!”
李振毫不犹豫的写下两人的名字,让左宗棠、赵烈文等人惊诧。
大总统太信任曾国藩了!
曾国藩倍受感动,没想到李振毫不犹豫的接纳。一时间,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绪充斥在曾国藩的胸腔。事实上,李振并非随意答应下来,作为穿越而来的人,尤其是熟悉满清这段历史,虽然有的人一时间想不起来,但曾国藩一下提到了赫赫有名的人,李振是有印象的。
刘坤一和郭嵩焘,就是湘军的主要人物。
故此,李振才从善如流,直接答应了曾国藩的建议。
ps:第二更,收工;写得好累,小东会尽快过渡,真不想写这些安排,但得交代。
第1239章 涌现出来的人才
李振目光扫过在场的人,忽然眼睛一亮,朗声说道:“我认为,在场的人当中应该还有一个人要加入国防委员。”
“谁?”曾国藩问道。
李振盯着左宗棠,笑眯眯的说道:“左宗棠校长!”
左宗棠连忙摇头说道:“大总统,我已经担任了军校的校长,居于要职,不能再担任其余的职务。况且,军校草创,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处理,不把学校的事情搁置下来,专门做国防部的事情,请大总统高抬贵手啊!实在是分身无术,没有这么多的精力。”
李振嘿嘿笑了笑,不急不躁的说道:“左校长啊,我是一片好心,是为了中华军校考虑哦。只要左校长加入国防委员,即使不担任部长和副部长等要职,也是有机会参与国家防务的,有一定的决策权。对于军校而言,左校长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常言道朝中有人好做官,就是这个道理。唉……也罢,若是左校长不愿意,我也不勉强啊!”
李振嘴角上扬,眼中有着一抹戏谑。
曾国藩、赵烈文等人听后,都是偷笑,知道左宗棠肯定上套。果然,左宗棠眼睛瞪大,毫不犹豫的改变主意,而且脸皮贼厚的说道:“大总统,刚才没有答应,实在是一时冲动。其实,我是想担任国防委员的,我干了!”
他一副当仁不让的模样,兴奋无比。
人选定下,接下来是商定人选的职位。李振仔细的清点了一下参与的人数,微笑着说道:“目前提交上来的人选,算上左校长一共有18人。其中,七个人需要安排到各大军区中担任司令,剩下的十个人留下作为国防部的人选。大家议一议,由谁担任部长,谁担任副部长,并且副部长又需要几个人,再确定国防委员。”
这一下,反而安静下来。
涉及人员安排,那就是具体的权力划分。
这才是真正的肉戏。
一名警卫员走进来,大声禀报道:“大总统,从日本回来的李军长、杨师长,以及台湾的苏师长,越南的鲁师长和李秀成师长回来了,现已抵达会客厅。”
李振摆手道:“我随后就来!”警卫员离去后,李振扫了眼众人,说道:“你们讨论讨论人选的任命,我先去见李鸿章和鲁少川等人,稍后再来敲定人选。”
说完后,李振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会客厅中,李鸿章、杨健侯、苏磊、鲁少川、李秀成都已经抵达。
五人端坐着,眼中颇为兴奋。
“咚!咚!!!”
脚步声传来,五人的目光齐刷刷望去。
旋即,整齐的站起来行礼。
李振回了一个军礼,说道:“辛苦了,坐!”
五人坐下后,鲁少川急吼吼的问道:“大总统,发生了什么大事?您把我们都叫回来?”
李振回答道:“的确有一件大事!当前,我准备对军队进行调整。需要设立国防部统一指挥全国的军队,并且要在全国建立军区,需要大量的人选进行填充。”李振详细介绍了七大军区和国防部的安排,鲁少川双眼放光,忍不住搓了搓手。
李鸿章颇为激动,难以抑制情绪。他在日本多年,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历,相信可以获得一定的权利。
鲁少川话锋一转,说道:“大总统,我回来的时候,叶澄衷省长让我代他向您问好。并且,叶澄衷省长和越南公主阮乐乐已经有了孩子,他们很想念大总统,请大总统能抽空去越南看看。”
李振哈哈大笑,说道:“好啊,没想到小叶也有孩子了。”
李鸿章接着说道:“大总统,这一次我回北京,受日本心宫女天皇的委托向您问好。并且,心宫女皇想带孩子来中国访问。”
李振眉头一挑,心想扶持的日本女天皇竟然有了孩子。
他看向李鸿章,却见李鸿章微微点头,李振心中有了谱,笑说道:“可以发电报给日本方面,我欢迎心宫天皇带着孩子来中国访问。”
顿了顿,李振又问道:“李军长,日本的局势如何?”
李鸿章自信从容,朗声回答道:“这些年国家愈发强大,有中国作为后盾,日本的局势也颇为稳定。尤其是心宫天皇无为而治,又开放各大港口,极大保证了日本的政治环境,给予商业一个稳定的环境。除此外,驻扎日本的第四军实力也是日渐增强,装备精良,已经是海军和陆军齐备,是可以打硬仗的军队。”
李振满意的点头,问道:“接任的人选确定了吗?”
李鸿章回答道:“接任日本的人名叫刘铭传,是我麾下的一名师长。前几年,我带着人回了一趟上海,招募到了刘铭传。此人能征善战,是一个带兵的好手,所以不到几年时间,已经从一个普通士兵走到了师长一级。”
“哈哈哈……”
李振放声大笑,眼中笑意浓浓。
没想到,历史上的台湾巡抚刘铭传竟然去了日本。
他这只小蝴蝶的作用,还真是大啊!
李鸿章有些发愣,心想难道大总统知道刘铭传?或者大总统认为不合适么?李鸿章心中犹豫的时候,李振继续说道:“既然安排了刘铭传,就让他留守日本,安安心心的守好日本。”旋即,李振问道:“鲁少川,越南谁留守的?”
鲁少川嘿嘿一笑,回答道:“是一个名叫冯子材的人,四十出头,年富力强,一身武艺出神入化,而且冯子材熟读兵法,用兵非常厉害。这个人比我和李秀成都更厉害,担任驻扎越南的人是完全合适的,不会出乱子。”
“咝!!”
李振倒抽了口凉气,心说,这又是一个人才啊!
中法战争中的老将冯子材也出现了!
李振点头说道:“既然你举荐的是冯子材,就让冯子材留守越南。”这时候,李振心中满是期待,又问道:“苏磊,台湾呢?”
苏磊回答道:“台湾接任的人名叫麻子明,是台湾本地人。”
李振嗯了一声,这个人他没有印象。
总体来说,李振还是满意的。李振没想到这一次调任把冯子材、刘铭传弄出来,心情大好,笑吟吟的说道:“都下去休息,关于你们的任命,很快会出来。”
“是!”
几人回答,便转身离开。
李振出了会客厅后,来到会议室中。他的目光落在商讨的几个人身上,问道:“商量了这么长的时间,结果怎么样了?”
ps:第一更;
第1240章 最新任命
曾国藩说道:“大总统,这人少了吧,无法满足需求的人员编制;但人员多了呢,又不好选择,只能确定一部分人员,还有许多人难以安排恰当。我们商量了许久,只确定了其中极少数人员的职务安排,还有很多人难以安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