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等杜清和用“御风”神通来到普宁村,大批员工已经补觉去了。没办法,早上这么早起来工作,是人都累。
留下的员工,是轮流早起的员工,还在给田地浇水。
事实上,除了蔬菜和花苗之外,其他树苗什么的,对水量的需要不大。
杜清和也没打扰他们工作,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小院里。
这时候都还是早上七点多,没有到规定上班的时间,所以老家是紧闭的。
为了给员工一个惊喜,杜清和特意拿了点食材过来煮粥给大家吃。
很简单的有机蔬菜,加上一点猪杂,就能煮成一锅很美味的猪杂粥了。整个过程,不过是半个小时就煮了一大锅,足足有一百个人的分量。等差不多了,杜清和就让车明俭通知大家,上班后可以来喝粥。实在太困起不来的,自然也可以不来,没有强制要求。
其实农村人很早就睡觉了,早上四点多起床也没什么的。
大部分人听了这消息,都是喜气洋洋的过来了。
说来也奇怪,要是一个人喝粥,那不会觉得有多香。哪怕杜清和的厨艺,已经到了一定的地步,猪杂粥嘛,又不是天下第一的美味,怎么可能让人吃上瘾呢偏生人一多,就觉得这猪杂粥是天底下第一美味了。不是粥本身太香,而是因为环境影响,这也是很多人觉得大锅饭很香的缘故。真要把大锅饭单独拎出来,怕是很多人都觉得有点难以下咽了。而这些村民,其实更多是找回了当年生产队时候的感觉。
吃完了早餐,众人散去的时候,已经快早上九点了。
这会,李子尧的电话才到:“杜哥,杜哥,我们到了……”
“刚刚好,还有一点粥剩下,你记得路的,进来吧。”
不一会,李子尧就带着沈欣悦到了农家小院的门口。沈欣悦算是第一次见识到潘州的农村,第一次见识到潘州的农家小院,一切都很新奇:“哇,你们这院子里种这么多树啊”
杜清和笑了笑,没说话。
不管是大江南北,只要有条件,中国人总要种点什么的,这是骨子里的特性,改不了。
哪怕是去到非洲,中国人也要种菜,甚至把当地人都教会了。
说句实话,杜清和实在想不到,地大物博的非洲,为什么会这么贫困除去一些正治的因素,杜清和认为非洲人确实太懒了。因为非洲大陆的富饶,让他们没有多少耕种的习惯,反倒是采摘、渔猎比较传统。而中国人不一样,历史上,中国人只要不种地就要饿死,甚至种地了也不一定能不饿肚子,这就让种地融入了中国人的骨子里。
没看到吗,中国人上了月球都要种菜,可想而知了。
“先吃早餐吧,都九点了。”杜清和笑道,“吃了早餐之后,带你们去周围转一转。其实也没什么好玩的,就是看一看田园风光,还有一个小湖泊。我打算弄几艘船,让人划船游玩。现在的话,你们只能去垂钓了。”
李子尧说道:“杜哥,我们自己去玩就行了,你就别操心了。”
杜清和巴不得他这样,还没说什么,车明俭的电话来了:“老板,又有游客来了!”
“什么游客”
杜清和觉得奇怪,怎么今天这么多人要知道,平时都是一些商业间谍在游弋的。也有几个商业间谍想要偷菜,第二天发现的时候,无一例外都是摔入田中,不是骨折就是头破血流,还差点被蚊子咬死。农村的蚊子多厉害啊,不止是有硕大是山蚊,还有一种特别小的吸血飞虫,咬人也特别痒。后来大家都知道邪门了,也不敢再以身试法了。不仅仅是这些商业间谍心存畏惧,就连雇佣的员工都议论纷纷。
其实这就是功德田的特性了,没有人能对其使坏。这其实就相当于是因果律的武器,谁敢轻易越界
现在来了游客,实在有点出乎杜清和意料,要知道生态农业园也才刚刚建起来,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杜清和打算,是不是让村里划一块地出来,弄一个简易的小木屋做成招待处了。这样的小木屋,再引种一些百香果、鸡蛋果什么的,甚至牵牛花都行,好看又能吃。
“就是自驾游过来的,说是想体验一下农家乐。”车明俭说道。
杜清和想了想:“你就招呼一下他们吧,只要不糟蹋园里的东西就行。要是想吃饭的话,你问一下哪家愿意接待的。现成的走地鸡,还有野生鱼,也不用太狠了,一斤野生鱼五十,一斤走地鸡也五十,有机蔬菜要还有,就按照出货价,加点钱卖了。其他的食材,你们把控就好,别宰客就行。”
车明俭说声“明白”,就挂了电话。
第五百六十一章:别样的心思
“乔老板,这里就是普宁村了。”
来人正是谭康顺,带着一众老板过来游山玩水了。
事实上,普宁村虽大,但放眼望去都是一些田间地头,哪怕是绿意不减,却也和其他乡村并没有什么两样。但过了一个牌坊,再转入村道,绕开一棵大榕树,和一间香火颇旺盛的罗大人庙后,就看到不一样的景色了。
那一茬茬整齐的稻田中间,隔着一整块地,好像众星拱月一样,把这块平整的土地围了起来。也竖起了像球场一样是铁丝网,但透过网孔看得到,里面种的植物不一样。
在农村,若不是以种菜为生的,其实很少种菜的。特别是在潘州的农村,大多种水稻,要不就种甘蔗。要是土地实在太小,才会开发出来种菜。
这是因为种菜需要的水太多了,田地太大的话,根本无法种得过来。
这么说吧,中国的农村,其实这些年和清末民国那会,除去楼房不一样之外,耕作的方式也没差到哪里去。有没有收成,需要看天公作不作美。要是风调雨顺,那收成就好。要是下雨少,那就减产。
至于什么大棚蔬菜、什么拖拉机耕种,在潘州也不是太常见。相信在很多地方都一样的,因为农村并没有富裕到那种程度。大棚蔬菜什么的,需要有人有这个意识,舍得下本投资,才能有所收成。不然的话,也没有农民自己去搞这么耗钱的东西。
但反过来看,这就是原生态了,哪怕是插秧,都是人工一亩地一亩地,一行一行地插秧,到底是不多见了。
“谭老板,这里山清水秀的,确实不错啊!”
姓乔的那位老板,车里也坐着了好几个人,这时候一并下来了。
“大家觉得这里值得投资吗”
这时候,一个人不合时宜地说了一句话。
“……”
乔老板有点尴尬,毕竟是他提议要过来玩的。要是说这里不好,其实不扫了他的颜面
谭康顺连忙说道:“风景是不错,也挺原生态的,离市区偏远了点,估计只适合自驾游。要说投资嘛,确实是差了点。不过,看宣传的这东西,谁也说不准。大家可以看到那个什么仙人洞,就几道小瀑布嘛,也没什么看头,不也弄得有声有色了吗人家就是宣传得好,说在那里呼吸能有多少负离子,其实哪一片森林都一样。也是他们舍得投资什么玻璃桥,引种了什么禾雀花,噱头倒是很足。”
有钱人说聪明也聪明,说蠢也蠢。
这些有钱人,其实很相信什么负离子的,其实所谓的负离子不过是指的是带有负电荷的空气分子,其中大部分指的是带负电荷的氧离子罢了。大家听了这话,也就笑了笑。
“主要是没听过四水镇有什么旅游景点,都是一些小山岭,种荔枝龙眼多。”
“大家别在村口站着了,进去吧!”
他们的车停在了大榕树下,抬脚走向了生态农业园。
车明俭在那里候着了,笑着说道:“几位是”
“我们听说这里的有机蔬菜不错,想来看看的。你们的公众号上,不是说欢迎来这普宁村玩吗”乔老板笑着问道。
车明俭点了点头:“没错,不过几位也看到了,我们这里是刚刚成立的,也就种出了有机蔬菜而已,其他的配套设施都没完善,要想吃饭,恐怕你们都要去到村民家里将就一下。”
“没事,农家菜更好!”乔老板笑道。
车明俭又告诫了他们不要破坏生态农业园里的东西,不能采摘任何植物,也没收什么门票,就让他们进去了。
刚刚踏入生态农业园,谭康顺觉得身体一轻,好像坐了电梯一样,他发出“咦”的一声。
“怎么了,谭老板”
乔老板有点意外,还以为他踩到什么了。
“你们……不觉得这里好奇怪吗”谭康顺有点语无伦次地说道,实际上他自己都有点懵了,这到底是错觉,还是真的他好像觉得自己的身体,比之前年轻了好几岁,甚至一些沉疴,比如腰酸腿疼的老毛病,都减轻了好多。
“这里有什么奇怪的”乔老板皱眉说道,“可能是前面种的东西吧,怎么会在田里种树苗难道这里的老板,要把这里变成果林”
这时候,另一个同行的人说道:“是有点不一样,大家感受一下,我觉得我的膝盖好很多了。”
说话这人是黎老板,也是本地的一个生意做得颇大的老板。
乔老板一听,想到有机蔬菜的检测,心中一凛。
“难道有机蔬菜能延年益寿,是因为这地”
想到这,乔老板也动心了,要是把这地盘下来,弄个什么养生酒店,配套设施做全一点,再弄个疗养院啥的。这样的话岂不是能赚大钱
这世上最好赚的钱,除了小孩的钱就是老人的钱了。
要是给老人知道,来这里能延年益寿,这地方能成天底下第一疗养院!
看看潘州另一个县级市——化(hua)州的南山寺就知道了,和尚庙变成了疗养院,不知道多少老人在里面住着,就为了吃斋念经,为了延年益寿。事实上有效果吗不见得,甚至会因为病发后送医不及时而耽误性命。然而,那南山寺的床位,已经炒到一万多一张了。注意,不是一年,是一个月!
这个费用,比住院都不差什么了,也只有贪生怕死的人才会来;也只有管不住贪浴的和尚,才敢收!这也是杜清和看不起和尚的愿意,这年头有道德的高僧太少,都是一些沽名钓誉之辈。和尚敛财起来,比谁都狠!
乔老板这个念头起来之后,也没有了游玩的心思,反而把心思放在了考察上。而他看着同行的几位老板,内心也纠结。他怕旁人也看出了这个项目,但又有点侥幸的心思。毕竟是赚大钱的事,任何人都想独吞的。垄断,才能受益最大嘛!
“老乔,想什么呢”黎老板拍了拍沉思中的乔老板,吓得乔老板一个激灵。
“没想什么……”
黎老板也不虞其他,指着一棵树苗说道:“这是桑树啊,这里的老板可真敢想。桑葚现在,也卖得不贵吧,他还种了不少”
第五百六十二章:发达了
确实,潘州地区阳光充足,非常适合桑树的生长。再加上贫困地区也不少,所以桑葚被拿来做经济水果的扶贫案例很常见。什么东西多了,都不值钱,所以这黎老板觉得杜清和是疯了。大家都是生意人,算账还是能算出来的,承包土地的钱,加上员工的工钱,再加上其他的费用,种桑葚真划算不来。
要知道,扶贫工作开展种桑葚,是立足于土地本就是农民的情况下的。你这加多了土地成本、人力成本,能赚得到才怪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农业庄园很难盈利的缘故了,市场太过于窄小,而产品也难以卖出价格来。要是经营不善的,破产那是小事。
就算能盈利的,都是勉强维持盈收平衡罢了。
可乔老板却心不在焉,他根本没想到这里种水果的事,已经把心思放到了怎么建设酒店和疗养院上面了。
开玩笑,南山寺那样的破寺庙,都能收一万一个月,他要是弄好了这个项目,一个月收一两万的床位费,已经是跳楼价了!要是一百个顾客,一个月就收入几百万,再加上酒店……“发了,发了……”
“什么发了”
谭康顺听到乔老板的话,有点疑问。
没办法,这做生意的人最想听的话,恐怕就是“发达”二字。
要是不想“发达”,他们干嘛做生意啊这年头做老板多辛苦啊,要是刚刚创业那会,订单要拉,客户要拜访,还要自己工作,还得给别人工钱……太辛苦了。不过,要是熬过去,走上正轨了,那投资就能得到回报了。像谭康顺这样,已经不用自己亲力亲为了,管好业务这一块就行。
乔老板知道自己好像说秃噜嘴了,连忙说道:“我说的是这老板发了,蔬菜都能卖这么贵。”
“能卖出去都是本事啊……”
黎老板感慨道,带着一群人继续往前走。看到有农具在一旁的,甚至想重温一下做农活的乐趣。也是,像他们这个年代的人,大多都是经历过苦日子的。做农活什么的,都还算是在行。只不过身体嘛,肯定比不上农民了。以前干农活的时候,他们不会觉得多累。现在估计叫他们挑扁担,一下就被压垮了。
这就是不锻炼的结果了,哪怕他们天天健身,做农活的运动量也比健身大多了。
不信的话,让那些健身达人插秧、挑水、浇水看看,保管他们不得要领,累个半死。
“你们看,这是什么树”
“不知道啊,是不是准备种树苗拿出去卖的”高(gao)州这地方用农田培育树苗,再拿出去卖的情况也不少见。特别是储良龙眼、高产荔枝的嫁接苗,不知道多少人抢着要。甚至,这些果树都是要出口到东南亚国家的。
“我看不像,你看间隔那么开,分明是想自己种的。”
“我认出来了,这是山竹啊!”
“山竹就贵了,起码要二十五块钱一斤,还不容易保存。”
这是实话,山竹跟荔枝差不多,别看它好像有着比较坚硬的外壳,实际上质地疏松,其间还密布着孔隙,这么一来,水分很容易从中蒸发出来。这样的话,山竹就很容易变质了。保存不易,再加上采摘不易,自然就价格不菲了。哪怕是在可以种山竹的潘州,山竹的价格也居高不下,更别说往北的地方了。
“咦,这应该是释迦,这也是不便宜啊”
“释迦很甜的那种水果吗”
“我们这个年纪还是少吃释迦为好啊,甜分太高了。”
“我怎么听说释迦也不便宜,而且还挺养生的”
……
这一行人都在讨论,而谭康顺有点吃惊,看来这里的老板是真的很有野心,不然的话,怎么可能规划种这几种名贵的水果当然了,这些水果不算水果中的贵族。谭康顺到底是吃过见过,知道还有一些水果是贵族中的贵族,一般人根本吃不起。比如产自霓虹的黑皮西瓜,顾名思义就是皮黑,表面光滑的一种西瓜,据说有种特殊的甜味,而且产量很少,一年仅仅结果一百个左右,要卖差不多上千块钱一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