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陈正也没想到,杜清和真的把一半的款项,拉成是他捐助的了,面对镜头侃侃而谈的他,其实心中不是什么滋味。因为,花五千万上的这个新闻太贵了,娱乐圈汪半壁上头条都没那么奢侈啊!
哪怕这条头条,能帮他的商场卖多点货,能给他投资的楼盘创多一点,甚至过年的时候,商场做的年糕都能脱销。可陈正还是高兴不起来。
算是一场小型的记者招待会之后,陈正开始苦笑着对杜清和说道:“杜老弟,这事闹大了。要是有人求上门来,你帮还是不帮?”
到底是人生阅历丰富的陈正,知道这种事不会少。你要是悄悄做慈善还好,要是被人知道了你有慈善基金会,一堆人都求上门了。要是你不帮他们,他们就开始耍无赖,甚至动手打人……
这种人性上的恶劣之处,在这里面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且你最不能理解的是,他们并不是最需要帮助的那批人,他们跟罗迩事件一样,明明卖掉一套房子就能有钱了,他们都舍不得卖。明明不是山穷水尽了,却还在水滴筹……这种人太多了,而真正有需要帮助的人,却在咬紧牙关,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还有亲戚的帮助,准备扛下去。
当然,不能一棍子敲死一船人,还是有人真的需要帮助求上门的。
但是豁得出去的穷人还是少,说白了穷人要脸,而一些没到山穷水尽的人却是不要脸的。
杜清和也无奈:“总得接受社会的监督吧?”
这也是实话,不公开也不行。
事实上,杜清和还真的小觑了有些人的不要脸。
这不,第二天就有人来“逼捐”了。杜清和都震惊了,他这个慈善基金会连员工都没招齐,你们是怎么这么神通广大就找到这地方的?!而且一上来,就是明里暗里地“逼捐”,你们是怎么这么厚脸皮的?真当慈善机构就不会做评估,做实地调研了吗!
要知道,国家早就颁布《慈善法》了,规定“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
事实上,这种情况还真的不少。
比如首富马芸,就不知道被多少键盘侠“逼捐”过了。什么身为首富你就该捐一个亿;你捐这么少你好意思吗?……
以道德的名义让他人捐款,听起来十分道貌岸然。但是,道德只宜律己不宜律人,任何人无权要求他人高尚。最可悲的事,就是一个慈善家被一群内心贫穷的人道德绑架。一些人“坐享其成”,不思进取,好逸恶劳造成的生活困难,却要求全世界都应该体谅他们的不容易和艰辛,这种“四海之内皆尼玛”的人,杜清和是连眼睛都不会正眼看的,这些人实在太无耻了点。
事实上,只要不是亲人,社会上没人欠你分毫。而这种道貌岸然的“逼捐”,恰恰折射出了丑陋的灵魂。
“真小气,你那么有钱,为什么不捐点?”
“你有这么多钱,借一下怎么了?”
“捐钱就能救命,这是看得起你!”
……
诸如此类的言论,乍听好像是那么一回事,其实深处逻辑非常混蛋,这种理所应当的语气,实在让人无奈,一些国人的素质真的……差到一定地步了。人家有钱就要捐?谁规定的?宪法都规定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你凭什么要求人家捐钱给你?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斗米恩,石米仇的事,在哪里都会发生,杜清和今天也遇到了。
好在,杜清和不是好糊弄的,直接说道:“你们留下电话,我去调查之后,情况属实,我会走流程帮你们的。”
结果,一大批人骂骂咧咧的,看到杜清和不为所动,才走了。
杜清和内心冷笑,呵,人性。
这些人怨天怨地的,好像别人没帮他,就是没天理一样。殊不知,自救者天救,自助者天助,自弃者天弃。你遇到困难,自己都不竭尽全力去解决,人家凭什么要帮你?!
但是,有一个小姑娘却咬着牙没走,穿着校服的她,衣裳单薄的在寒风中冻得小脸蛋红红的。
其实,这个小姑娘看模样已经上了高中,穿着高中的校服,但这个时间段还没去上课,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你想要申请款项帮助吗?来这里填一下表吧?”
杜清和知道,社会上总有人陷入困境,而自己怎么挣扎也挣扎不开的那种。
小姑娘脸一红,但还是鼓起了勇气:“真的可以吗?”
“只要你真的需要我帮助,我了解情况后,情况属实一定会帮的。”这是杜清和的底线,他不能让社会急需的资源,落入不是急需的人手中。
小姑娘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还是说道:“我爸爸病了,在医院,已经没钱治了。而他的老板又解雇了他……”
杜清和一愣,想了想说道:“这个我帮你联系律师打官司。但你的妈妈呢?”
“妈妈……已经去世好久了。我有一个弟弟,现在家里已经没钱了。好在居委会帮忙,给我们送了油和米,每天还有菜钱,不然的话……”小姑娘很坚强,但还是落下了眼泪。杜清和其实是已经用了“嫁梦”神通,进入了小姑娘的脑中世界,发现她并没有说谎。
“那我们先去看看你爸爸吧。”杜清和柔声说道,社会的残酷,让这个小姑娘太早认识到了人情冷暖,这不,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吗?你要出钱给我爸爸治病吗?”
杜清和点了点头:“真的,只要你没说谎。”
小姑娘顾不得哭,拉着杜清和就要跑。杜清和连忙拽住她,说道:“我们骑车过去……”





养生小餐厅 第622章 有什么都千万别有病
小姑娘一度怀疑自己是被骗了,因为她从未见过一个有钱人,居然是骑小电驴的。
杜清和也看出这小姑娘的不信任,笑道:“是不是失望了?”
小姑娘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我的钱都投进慈善基金会了,没钱买车也正常。再说了,我这是给国家省石油呢。”杜清和一本正经地说道,“当然了,最大的原因是,我没有驾照。”
小姑娘嘴角弯起了弧度,但很快又黯淡了下去。
是啊,一个家逢大难的小姑娘,心事重重的,哪里能笑得出来?
杜清和载着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蔡灵俪。”
“聪明伶俐,好名字。”杜清和笑道。
“不是,是万物有灵的灵,俪是单人旁一个美丽的丽。”小姑娘说得很顺口,看来杜清和不是第一个误解她名字的人。
“蔡灵俪,对不起啊,我想错了。”杜清和带着歉意说道,“你爸爸是在哪个医院?”
“xx医院,肿瘤科。”
听到肿瘤科的时候,杜清和就知道事情可能是真的了。肿瘤,看似有良性恶性的区分。但实际上,不幸降临之后,恶性的居多。很多人说,以前的人怎么不得肿瘤,现在的人尽得肿瘤了?其实,在古代已经有癌症的认知了,只不过现在的人很难想象得到罢了。宋代的《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一书中,就有说:“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意思是说癌象岩石状,有毒根深藏于体内。
可想而知,肿瘤这东西,早就被中医发现了。甚至可以追溯到殷商甲骨文“瘤”字的出现。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有筋瘤、肠瘤、昔瘤等的描述。比如骨疽、石瘿、反胃、噎嗝、肺积、肝积……这些都是古代对肿瘤的名称,只不过现在很多人不知道罢了。
能医治吗?
古医书上并没有多少可行之有效的药方,这是最无奈的事情。但是,中医的治疗办法也不难理解,就是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等等。医言有云,“留得一分血,便有一分命。留得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也就是说,中医治疗跟现在的治疗没啥两样,得了肿瘤之后,就是尽量不然病人大喜大悲,然后要尽量吃东西,因为吃东西才有气血,才有“津液”(口水)。
从现代的医学角度讲,肿瘤细胞本身也是正常细胞,只不过是变异了,然后跟正常细胞抢营养,最后控制不了遍布全身,引起器官衰竭,人就这样没了。常规的治疗是没有多少效果的,中医也可以说是束手无策,除了尽量延长病人的寿命之外别无他法。
现在的医疗技术来说,主要是放化疗,手术切除和疫疗法。
得了肿瘤不可怕,只要检查得早,早治疗早好了。可要是真的到了无法束手无策的地步,其实试试不常规的办法也是可以的。比如,不成熟的疫疗法等等。当然了,现在医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些靶向药也是有很好疗效的。只是一旦得了耐药性,或者复发,靶向药估计也没啥用了。
这些治疗方法都异常昂贵,足够将一个家庭拖入深渊。
不知道有多少幸福的家庭,被突如其来的肿瘤击倒,钱财花光了不说,甚至人也没救回来。比如蔡灵俪一家就是这样,本身就是单亲家庭,现在唯一的顶梁柱又倒下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要知道,治疗肿瘤很困难,但是平时预防肿瘤却一点都不难。只是现在的空气、水,甚至食物的质量都不怎么样,穷人吃的更加差了,所以各种肿瘤也都找上门来了。吃得好,心情好,多锻炼,人就难得病,这是很有科学依据的,也是养生的秘诀,可惜很多人都无法做得到。
不抱太大希望的杜清和,载着蔡灵俪到了医院。下了车,蔡灵俪带着杜清和到了肿瘤科的住院部。看着病床上脸色苍白,身体削瘦的中年人,杜清和用“医药”神通一看,好吧,是粤省的省病,鼻咽癌。
这个恶性肿瘤来说,并不算很致命,但治疗后很容易复发,非常棘手。
看模样,这个中年人已经进入中期了。
杜清和叹了口气,人有啥都不能有病啊!
两眼无神的中年人,看到了女儿来了,板着脸说道:“你又跟老师请假了?我都说了,不用请假,我能行的!”嘴上呵斥着,实际上一股浓浓的父爱透露了出来。
蔡灵俪咬着嘴唇,拉了拉杜清和。
杜清和笑道:“这位先生,你身上有病,切勿大喜大悲。这样,我是粤省自然养生慈善基金会的,我来核实一下你们家的情况。”
中年人虽然神差,身体差,但还是回答得了杜清和的问题的。再加上他也有任职的证据,被辞退的证据,再加上入证据,杜清和明了于心了。“这样,先生,基金会这边会帮你联系律师,准备跟你前公司打一个官司,律师我们基金会出了。除此之外,你的医疗用,基金会将号召各方人士捐款,也会补足所欠用。”
中年人激动落泪了,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事情,激动得差点没给杜清和下跪。
杜清和连忙阻止了他,然后说道:“别这样,这样,你女儿和儿子的学杂,我先让基金会出了。”
说实在的,别看基金会里有五千万,实际上像这种恶性肿瘤病人,其实救不了多少个的。哪怕是杜清和有“医药”神通在,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于是,杜清和上前给这中年人把了把脉,然后在心中草拟了一个药方。这个药方有啥用呢?嗯,这么说吧,没有直接作用,只能激起人体自身的一定疫力,不至于这中年人在放化疗中,元气大伤而产生各种并发症而死。
放化疗大伤元气,这是肯定的。毕竟那些射线敌我不分,把好细胞,坏细胞一并杀死了。只是随着技术的提高,放化疗的范围缩小罢了。




养生小餐厅 第623章 我赶时间
很多人有这么一个疑问,恶性肿瘤病人没进医院还好好的,进了医院后反而差了不少,这是不是医院治坏了?事实上,没进医院的那些,等到转移了,从病发到死亡,可能就短短几日而已。现在的医学技术不敢说根治恶性肿瘤,但是尽量延长病人的生命。要是中西结合治疗的话,说不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蔡灵俪上了高中的,该知道的事情也知道不少了,从病房里出来,眼眶红肿的她问道:“阿杜哥哥,我爸爸是不是会死?”
杜清和叹了口气,他知道其实鼻咽癌不是什么不治之症,早期检查出来了,五年生存率高达九成。哪怕是中期,也有六、七成的五年生存率。问题是,一年的治疗之后,病人元气大伤,五年内不能从事任何过量劳动,其实这才是最折磨人的。甚至,五年内复发的病人也不在少数。接踵而来的,是各种疼痛和各种折磨。
杜清和摸了摸她的脑袋,高中生,已经和大人没啥区别了。
生活的苦难,让这个小女孩特别懂事。
“灵俪,我不能说谎,任何人都会死的,包括你我。但你爸爸这样,积极接受治疗的话,有不小的生存几率。原谅我只能这么说。对了,我给你点钱,你要保证你和你爸爸,还有你弟弟的营养需求。”说着,杜清和给了灵俪几百块钱。
蔡灵俪红着眼接过了钱。
她实在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种好人。
吃过太多苦,受过太多白眼的她,好像一下找到了感情的宣泄点,扑在杜清和的身上哭了起来。但是,这是压抑着的哭声,生怕被自己的父亲听到。杜清和摸了摸她的头,良久之后,待得她平复了一些,才说道:“这样,我也算略懂医术,我给你爸爸开一个方子,不是治病的,就是让他好受一点。”
说着,杜清和找来了纸和笔,认真地用正楷写下了方子。其实也不是什么玄奥的草药,不外乎是射干、板蓝根、胖大海、金银花、苍耳子、白芷、路路通、鱼腥草、冬瓜仁、红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这类草药。
嗯,疗效也很简单,以活血、祛瘀、化痰、散结为主,也兼顾清热解毒,也能促进消化,补气补血。
蔡灵俪看了看这药方,觉得很惊疑:“这……能行?”
在普通人看来,这药方不应该是潦草到谁都认不出的吗,谁会用正楷写药方呢?
杜清和解释了一番,蔡灵俪才勉强接受了:“可这能行吗?”
“喝了这药,应该能让你爸爸吃多点东西。”杜清和也不太敢保证这中药的效果,但是促进消化还是可以的。其实这恶性肿瘤就是跟正常细胞抢营养,要是营养摄入不足,那就危险了。所以,吃好睡好心情好,恶化的几率就很小。
蔡灵俪半信半疑的,杜清和想了想,反正自己没事,就帮她煮药好了。
“走吧,我带你去中药店抓药。”
事实上,这些只是常见的中药,也花不了什么钱,中药店的药剂师也不会问是拿来干嘛的。倒是那个中药店里没什么病人,那个头发花白的医生过来,瞥了一眼这个药方,说道:“什么破方子,是用来治什么的,乱弹琴,君臣佐使都不对,谁开的?”
杜清和笑了笑,说道:“我!”
这个中医皱眉道:“你是想治死人不成?补血补气,健脾健胃,甚至清热解毒的一起来了,别再给他抓药了,乱弹琴的!”
药剂师停了下来,杜清和有点皱眉。
事实上,他隔段时间都会去中草药批发市场买中草药的,这些草药他的“袖里乾坤”也有,只是不想那么惊世骇俗罢了。今天碰到了一个中医,他就要好好掰扯掰扯了。“医药”神通里的药方,岂会连一个中医都比不上?
“如果说,这个是给鼻咽癌病人喝的呢?他做完了化疗,咽痛,脾胃不好,且气血两亏。”
杜清和淡淡地说道,这个中医脱口而出道:“什么鼻咽癌,就算是,也……什么?鼻咽癌?”然后,这个中医有点沉吟了。
在中医的用药里,很少用虎狼药,是因为怕病人受不起,再加上希望依靠病人自身疫力,所以用药都很谨慎。但是,得了恶性肿瘤的病人不一样,他们本就没什么希望了,用虎狼药也是不得已为之。
“就算是这样,也不能乱来的。”
这个中医感觉自己的权威被侵犯了,还是坚持己见。
“哪里乱来了?用药确实不能多,因为可能不对症下药。但是我这个,绝对是没问题的。”杜清和淡淡地说了一堆中医术语,各种药性信手拈来的,让这个中医目瞪口呆。本来以为是一个青铜,没想到碰到了王者。
行家一伸手,就知道有没有,这个中医震惊了:“等下,你的师父是谁?”
中医讲究师承,更加讲究悟性。
杜清和这方子看起来乱七八糟的,实际上每种草药都不会冲突,甚至相辅相成。可以说,以后得了鼻咽癌的病人拿着这方子去辅佐治疗,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当然了,剂量什么的,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症下药是每一个中医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要是照猫画虎就行了,那还要医生干嘛?
“哦,这是家学。”杜清和淡淡地说道。
这位中医愣了,难道这是某个国手的孙子?还想问多两句,杜清和不理他了:“快抓药,等着救人呢。”
“等会!”沉默了好久的这位中医,看到杜清和要走,连忙叫住他:“敢问你的爷爷是……?”这是想讨教的表现,但他又拉不下身段向一个毛头小子求教。虽说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师,可他还是拉不下脸来。不耻下问是美德,可惜很多人做不到。
“反正你也不认识的,他老人家也仙去好久了。就这样吧,我赶时间。”杜清和有点不耐烦,拉着蔡灵俪要走。




养生小餐厅 第624章 复杂的人性
这位看模样已经五六十岁的中医,没看出来的身手矫捷,一下就拦住了杜清和:“等一下,这药方,能让我再看看吗?”也许是有点尴尬,毕竟刚刚才把人家的药方抨击得一无是处,现在又提出这个“过分”的要求,确实有点“为所欲为”的意思。
杜清和皱眉,这中药店没多少病人,倒不是潘州百姓不生病,可能就是这个医生水平不咋的。当然了,也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个医生太厉害了,能把疾病“防控于未然”,所以附近的居民都没怎么生病。不过现在来看,第二个可能性不大。
粤省的百姓很奇怪的,他们会坚持选择信中医。
哪怕是得了重病,有人说哪个中医好,他们挣扎着也要爬过去,然后成功把病搞得更重了。
不是诋毁中医,而是有的中医师水平真不咋的。
要真的是国手,也很少会“大隐隐于市”的。在这个信息这么发达的时代,你要是“神医”的话,不会被藏得这么紧的。就算附近的居民都被你治疗得预防疾病了,可其他居民还是会蜂拥而至。
由此可见,这个中医的水平不太高。
不过,杜清和也不会吝啬自己的中医知识,把药方给他看了。
这个中医又看了一遍,还是不解:“为什么要用射干和鱼腥草,这两味药不是……”
杜清和无奈,说道:“开药,不能只看表面的功效的。看似射干和鱼腥草都是清热解毒的,药性重复了,但要分情况。射干是利咽的,而鱼腥草是消痈排脓的。对于鼻咽癌的病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蔡灵俪在一旁听了,也分辨出来了,原来这个好心哥哥的医术,居然是这么高明的。
无形中,蔡灵俪对杜清和又多了一层信任。
好不容易摆脱了这个中医,杜清和跟着蔡灵俪回到了家。
这是在老(lao)城区的一个小房子,加起来可能还不到五十平米,却住了三个人。而蔡灵俪是姐姐,父亲病重后,就由她一直照顾起整个家庭。而她的功课,已经缺了好多了。好在蔡灵俪知道,读书已经是她唯一的出路,所以她在利用一切时间去学习。可到底不是天才,再加上高中的学业很重,她已经落后很多了。
杜清和没有问她的功课,但是从她的练习册解答上看得出来。
“阿杜哥哥,这药要浸泡吗?”
狭窄厨房里,蔡灵俪探出头来问道。
“嗯,你先浸一浸吧。”
杜清和说道,但一晃煤气罐,他心中一疼。
事实上,她家的煤气都快没了,杜清和也是住老(lao)城区的,已经叫了送煤气的人上门,准备去换煤气。有道是没钱万事休,这个世道,穷就是苦难的开始。或许很多人以为进了派出所,进了拘留所的人就是坏人。事实上,很多走投无路的人,是主动进派出所,进拘留所的。比如,被生活所迫的人,无奈何偷东西了;在火车站偷偷卖东西的小贩;甚至有没钱买车票的农民工,跑到派出所就为了要点开水泡面。而这个泡面,是他从救助站领的,没有任何佐料。而这个农民工赚的钱,全部寄回家了,可唯独忘了给自己留下买车票的钱。每到过年了,就把赚到的钱寄回家,而自己却到救助站蹭吃、蹭住、蹭票。
或许有人想说这个农民工自私奸诈,但看到他端着碗无色无味的泡面,也能吃得满脸堆笑。任凭是谁,都无法骂出口,甚至心底泛酸。
很多人都说,方便面是垃圾食品。
但是有一个纪录片,是记者到一处深山采访一位单亲妈妈,破烂的小屋里,正翻煮着方便面。记者说,不能老是给三岁的孩子吃这个,不健康。单亲妈妈说,也不经常吃,今天是孩子生日,孩子想吃很久了。
看到这,无论是谁都会潸然泪下。
在我们看来是“垃圾食品”的方便面,在这些人眼中,居然是心心念念,难以吃上的美味。如鲠在喉的感觉,你不知道如何发泄心中的苦闷。这个纪录片是杜清和不久前看到的,这也是杜清和为什么要弄慈善基金会的缘由之一。
1...172173174175176...2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