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比如没看到蔡灵俪的家,你不会想得到,当一个家庭陷入困顿之后,居然连煤气都用不起了。
看到运送煤气的工人出现的时候,他满脸抱歉的样子,提着一个小煤气罐,杜清和却不知道责备他什么。因为这个送煤气的,杜清和也认识,是一个大妈,叫做秀姨。她平日里可能也在煤气罐上动些手脚,少给那么个一斤半两的。但是,今天她送煤气来,却是的。
是的,她也知道了蔡灵俪家的事,这小煤气罐是送的。
“秀姨,等会。”
看到秀姨把煤气罐放下就走,杜清和连忙追出来。
“这是钱……”
杜清和也知道,秀姨并不容易,每天扛着几十斤的煤气罐上楼,九楼十楼也要这样爬。哪怕有点克扣斤两,赚的也是血汗钱。杜清和知道,秀姨心地不算差,就是有点市侩罢了。现在她肯定送煤气,可杜清和不能叫她白干了。
秀姨也认得杜清和:“小杜,你怎么……”
“我做义工呢,秀姨,这钱拿着啊,没事的。”杜清和把钱硬塞给秀姨后,才转身进了屋。
捏着钱的秀姨,在风中站了好久,才叹息着转身离开了。
杜清和把煤气罐换上之后,才说道:“可以了,把药端来吧,我来煎药,你学着哦,以后就是你煎药了。”
蔡灵俪点了点头,一双明亮的眼睛盯着杜清和的动作。
其实杜清和不复杂,是蔡灵俪一看就能学会的。不外乎普通的煎药,把三碗水煮成一碗水罢了。杜清和一边煎煮,一边解释说明,为什么要大火,中火,小火。蔡灵俪也算聪明,一下就学会了。
“阿杜哥哥,你说,我以后做个医生好吗?”
突然,蔡灵俪这么问道。
杜清和一愣,然后笑了:“可以啊,救死扶伤,挺好的。那你要努力学习了,以后我会资助你的学业的。”
养生小餐厅 第625章 有些人活着,已经竭尽全力了
“我听说,上大学是可以申请无息贷款的。”
蔡灵俪倔强地说道,杜清和内心又是一颤。
事实上,人性的美好,往往是在穷人的身上体现出来。或许他们已经为活着竭尽全力了,但他们却没有因为自己的穷,而放弃生活。相反,他们一直有内心的坚持。
当然,也有很多穷人走上邪道的。但这才是对比。
杜清和突然想起一组数据,似乎很多人都被每年的几百万毕业生吓到了,说不知道哪里有那么多工作岗位可以给他们上班。好像应了那句话,本科生多如狗,研究生满地走。但是,自恢复高考以来累计的大学生总共是1.15亿人。其中专科生占一半,剩下的本科生以上也就是5800万人。看起来是很多,但我们国家有14亿人口啊。按比例来看,大学文凭的人有8.86%,而本科生只有4.43%。也就是说,一百个人里,也才四个本科生,不到五个。这里面还包括了研究生,博士生等等。
真的是本科生多如狗吗?
不是的。
所以,你也不知道其实中国还有很多人挣扎在生存线上的。网络上有一种声音,很喜欢指责穷人。认为人之所以贫穷,都是因为懒惰、不努力、不上进、目光短浅等等。“穷人原罪论”大行其道。但真正的现实是,很多深陷贫穷的人,根本没时间考虑出路,考虑未来。因为单只是活着,就已经耗了他们全部的力气。
这个世界真的很不公平,有很多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命运。
所以,读书真的是改变命运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一条路了。
比如像蔡灵俪这一家就是这样,因病致贫的情况太常见了。杜清和一边煎药,一边说道:“就算申请到无息贷款,但你也要生活啊?我知道,你想说可能出去做一份兼职就行了。但问题是,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做兼职会让你学习受到拖累的。大学的学习需要自觉,需要自学,才能赶超别人。这样好了,我负责你的生活,也不给多你,一个月一千块钱,怎么样?”
蔡灵俪没有说话,杜清和经过短时间的了解,已经看出来了,这是一个极有主见的女孩。
“这样,现在药已经煎得差不多了,我出去买点菜回来,你看着火,十分钟后关掉,然后等我回来再倒出来……”
杜清和嘱咐了一声,然后出去了。
买的菜也不贵,主要是一些增加营养的菜肴,比如鸡肉之类的。这里有个误区,就是病人一定要吃补品,才能补足失去的元气。其实不管是医生,还是懂点医学的人,都不建议这么做。为什么呢?
很简单,这有个名词——“虚不受补”。意思是身体状态不好,导致无法食用营养或药效太高的食物或药品。也指一些肠胃功能不佳,消化吸状况很差。
有恶性肿瘤的病人,特别是做完放化疗的病人,其实不适合大补特补的,甚至会因为咽痛,因为反胃什么的,根本无法有效的吸营养。所以很多恶性肿瘤的病人,不是病死的,而是吃不了东西,恶性肿瘤又跟正常细胞抢夺营养,被这样搞死的。
所以说,有些病人就心态很好,所以他们能带着恶性肿瘤生存很久,生存质量也不错。
而有的病人自己吓自己,把自己给吓死了。
这也是为什么说,医生要跟恶性肿瘤的病人说,要保持乐观心态,要多吃东西。
因为不吃营养的话,死得更快。要真的到了靠输液什么的维持生命的时候,就真的为时已晚了。
杜清和打算做一道鸡羹给病人,很简单,因为病人做完放化疗之后,肯定是咽痛的,食不下咽的。这时候,就需要进食一些流食,有营养的流食,才能保证身体所需。等杜清和回来之后,看到蔡灵俪用抹布包裹着药煲,小心翼翼地把药倒入保温壶里。
杜清和怕她摔了药煲,随时随地准备发动神通。
然而让杜清和想不到的是,蔡灵俪靠着单薄的身体,完成了这个难度不小的事情。
倒完之后,蔡灵俪才露出一丝笑意。然后她抬起头,发现了杜清和:“阿杜哥哥,我看你还没回来,怕药凉了。”
“嗯,我现在教你怎么做粥羹给你爸爸,这样会比较有营养。”
杜清和笑着对蔡灵俪说道,蔡灵俪点了点头,开始无条件信任杜清和了。
只见杜清和把整鸡放到锅里,再放入点北芪、红枣、枸杞,开始煮汤。等鸡肉熟了之后,杜清和把整鸡捞起来,然后用高汤开始煮粥。“灵俪,你以后可以买猪肉回来,也是这么煮就行了。先煮好汤,然后用汤煮粥。这肉呢,有骨头去骨头,然后剁碎成肉丝,肉酱,这样你爸爸就能吃下去了。”
说着,杜清和把整鸡的肉,都剔除了出来。这是一个技术活,要不是经常下厨房的人,根本无法做得到。饶是杜清和,都只是把多肉的地方剔出来罢了,剩下的鸡肋什么的,都只能留着。不过杜清和也不浪,这些鸡肋部位,也能做成白切鸡。
再白灼一个青菜,就着鸡羹,就是一顿午饭了。
蔡灵俪用心记着,但她也知道,可能学不来那么多。
杜清和在做菜的时候,习惯性加入了一点灵气。虽然不知道这对病人会有什么影响,但应该不至于更加恶化。
粥很快熬好了,熬得很烂,入口即化,好像水一样。
这对病人来说,是最好的营养品。而这时候,蔡灵俪的弟弟也回家了。这是一个上了初中的小伙子,沉默寡言的,叫做蔡灵赟。
杜清和也不客气,和他们两个先吃了一顿中午饭,然后才让蔡灵赟洗碗,他们两人去送饭送药给蔡大叔。
期间,蔡灵赟拉了拉蔡灵俪的衣袖,问道:“他是谁?”
“阿杜哥哥是慈善基金会的,我去求他帮忙的。”蔡灵俪说道,“你先睡午觉,下午记得上课。别再乱跑了,不然找不到你,老师又给爸爸打电话的。”
蔡灵赟神色警惕地看着杜清和,好像看着一个仇人一样。杜清和也不在乎他的眼神,叛逆期的孩子碰上家庭这事,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有机会再好好谈谈吧,现在救人要紧。
养生小餐厅 第626章 日久见人心
蔡大叔到底是经历过风浪的人,他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这等好事。
所以,蔡大叔很防备杜清和,甚至有种深深的不信任。没办法,谁叫他有女儿呢?
杜清和也能理解,如果他也有女儿的话,他也会像蔡大叔一样的,对任何靠近的男人都抱有极强的警惕心。将心比心之下,杜清和也不觉得蔡大叔态度有什么恶劣的。
“喝药吧,爸爸。”
蔡灵俪也不知道这药管不管用,但她还是希望杜清和是有真本事的。
蔡大叔犹豫了一下,拿起保温壶,喝了起来。药很苦,里面各种草药的结合体,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奇怪的滋味。但奇怪的是,不管吃什么都要吐得一塌糊涂的他,这一次居然没有呕吐。
“先吃药再喝粥。”
杜清和淡淡地说道,他不管蔡大叔有什么恶劣的态度和眼神,都不为所动。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久了大家自然会知道。很多人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表面装作很单纯,实际上一转身就在背后说你坏话,捅刀子。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时间久了,你藏得再好也是会露出马脚的。
很多明星“人设”崩塌就是这样,你在镜头面前都不是真实的你,怎么保证下一秒不会崩掉人设?
杜清和就没有这个顾虑了,他向来都是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会因为别人的异样眼光就不做了。
蔡大叔喝了药之后,觉得前所未有的舒服。
只有得过恶性肿瘤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生不如死。那种疼痛,不是一般人能忍受得了的。可喝了药之大后的蔡大叔,居然感觉疼痛轻一点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放了麻药。有时候,一些恶性肿瘤病人需要打镇定针,才能坚持下去,可见,这简直是折磨。
蔡大叔是一个心智稳重的中年人,心知有异,却也没多说,而是默默地接过蔡灵俪递过来的饭篮,慢慢地吃了起来。
不是错觉!
以往会吐得一塌糊涂的蔡大叔,今天居然连反胃的征兆都没一点,实在是太过反常。就连蔡灵俪都察觉了,原本已经带着深深绝望神色的她,现在眼眸里都充满了生气。
“阿杜哥哥,这是你的药……”
“嘘!……”
杜清和连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看了看周围。在这个医院里,肿瘤科住院部是人满为患了。隔墙有耳的话,杜清和这“神医”的身份就瞒不住了。问题是,杜清和根本不可能根治恶性肿瘤的,他只能缓解病人的痛楚,延长病人的生命罢了。说白了,其实就是辅佐治疗的手段。
蔡灵俪也是聪明,连忙捂住了嘴巴。
但是,还是引来了有心人的试探:“蔡大哥,你今天胃口挺好啊?”
这是隔壁床位的一个病人家属,已经察觉出什么了。但是蔡大叔到底是老江湖了,缓缓地说道:“今天胃口好一点,可能是放化疗那么多次,适应了吧。”顶着大光头的几个病人,听了这话却苦笑不已。放化疗岂是能适应的,只不过是很难受和更难受的区别罢了。
蔡大叔却不理他们,好像真的很饿一样,把半个饭篮的鸡羹全都喝完了。
看到父亲胃口这么好,蔡灵俪好像浑身有劲了一样,服侍着蔡大叔出来散步,找到一个没多少人的地方,才小声问道:“阿杜哥哥,你的药是不是很灵?”
杜清和知道,这不可能是草药的效果。按照现在种植出来的草药,年份都不够的,能有一星半点的药性都不错了。能有这样的效果,应该是灵气起了作用。但问题是,灵气也不是万能的,也遏制不了恶性肿瘤,能如此“神效”,完全是让病人好受一些罢了。
“我给你爸爸搭搭脉。”
不由分说,杜清和摸上了蔡大叔的脉搏,然后又摸了摸他的肿瘤所在位置,然后摇了摇头:“没有多少效果,可能就是让蔡大叔比较好受而已。不过这样也算不错了,恶性肿瘤主要是肿瘤细胞恶性增生,这必然会跟正常细胞抢夺养分的。蔡大叔恢复食欲后,其实也就能维持下去了。只要控制住不再增生,总会有办法慢慢根治好的。”
根治鼻咽癌,其实不是什么难事。
虽然恶性肿瘤很可怕,甚至恐怖。但是鼻咽癌可以说是比较幸运的那种,因为哪怕是后期,也有不小的生存几率。
蔡大叔显然也是知道自己的事的,叹了口气,一语双关地说道:“我这身体,肯定是不中用了,我担心的是我的两个孩子啊。”
杜清和笑道:“这个不用担心,慈善基金会已经决定了,全额资助你,包括你女儿、儿子上学。”
蔡大叔的脚步一顿,突然冷冷地说道:“你为什么这么好心?你是不是觉得我们是穷人,就能玩弄?”
“……”
杜清和无语了,蔡灵俪连忙说道:“爸,你说什么呢,阿杜哥哥不是那样的人。”
“女儿啊,你还小,这社会上的人渣太多了,你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蔡大叔也是愤愤,不知道杜清和给蔡灵俪吃了什么药,居然在老爹面前这么回护一个还认识不到一天的年轻人。
“蔡大叔,我承认这个世界上是有不少人渣,甚至他们的恶行,不能称之为人。我也知道,我证明不了自己是个好人。但是,有心玩弄你的话,就不会花这么大的代价了。”杜清和叹息了一声说道,“再说了,你以为我会对你女儿起歹意啊?拜托,我是有女朋友的人了,甚至打算跟女朋友求婚的。再加上,你女儿还是未成年人,有国家法律保护的,你担心什么?你要是有这份心,麻烦你多关心一下你自己,少想一些有的没的,这样说不定你能多活一些年,看着女儿读大学,找工作,然后嫁人生子。你儿子也能成家立业,难道你就不想看到?”
被杜清和这么一说,蔡大叔反而愣住了:“你说的是真的?”
养生小餐厅 第627章 读书改变命运
杜清和叹了口气,说道:“我无法证明自己,但是你且看着吧。”
说到这,杜清和对蔡灵俪说道:“灵俪,你是学生,以后送饭的事就不用你做了。知道‘自然养生餐厅’吗?这是我开的,明天你跟我去,我会让厨房给你准备饭菜的。”
这时候,蔡大叔深深吸了口气:“杜先生,刚刚是我不对,我向你道歉了。”
杜清和礼貌地说道:“不用,我成立慈善基金会的目的,就是帮助世人。事实上,只要是像你们这种情况的,导致灵俪上不了学的,都在我的帮助范围内。”杜清和知道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的道理。
为什么呢?
很简单,因为这就是人性。
雪中送炭,人家会感激你。可你一直帮助人家,就是斗米恩,石米仇了,救穷帮懒只会让人更加依赖你,而不去解决问题的根本。你遇到灾难了,我可以帮你度过,如果造成穷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的懒造成的,那么就不能帮,困难谁都会遇到,但懒是没药医的。
只是有些人,根本就从贫困中挣脱不出来。这些人,杜清和也是要帮的。哪怕国家也在帮忙了,可杜清和还是觉得,多一份力是好的。说白了,每个中国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大同社会的梦想,而现如今的话就是——中国梦。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把消除贫困当成是使命在干的。你多么不承认都好,哪怕是西方国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杜清和离开了,但是他得到了蔡家的一手资料,这也将是他帮助的第一户人家。
慈善一定是好的吗?
杜清和不这么觉得,因为有时候好心也会办坏事。比如,你骤然让穷人变得有钱了,说不定还是个坏事。做慈善也是要有方法的,你要做的慈善,是帮助他们开拓眼界,是帮助他们从底层爬起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而不是简单粗暴,直接砸钱就行了。
世界上的事要真的可以砸钱那么简单,做好事也就不会有功德了。
比如杜清和就很明确,他要帮助的,就是一些因贫困无法上学的学生;因为贫困不上学而出来工作的年轻人……这些,其实都是国家的损失。
很多人诟病中国的填鸭式教育,但是你别忘了,要不是有这样的应试教育,怎么在短短时间内培养大量的人才?!国家又怎么会积蓄到这么庞大的人口红利,以至于成为世界工厂?!
古人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是很有道理的。
读书,是一个穷人能改变命运最主动的办法了。要是因为贫困而无法继续学业,那对国家,对社会都是一种损失。
很多人都宣扬“读书无用论”,要是在以前,杜清和倒是希望这等蠢人多一些,因为他也是将成为打工者的一员,少一些竞争都是好的。现在杜清和站的角度不一样了,他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样了。当他看到一些没读过书的人,看到一些读书不多的人在做些又苦又累还不挣钱的活时,他就感慨,读书才是唯一挣破阶层的武器。
因为知识就像内裤,别人看不到,但你一定要有。
招聘的时候就知道了,很多单位都是只招“本科生”。
然后就算是本科生,也分三六九等的。
985、211的,优先录取。特别是大型企业,国企或者外企,不是985211的简历,一般是看都不看直接丢的。除非,你真的在这一行做得出类拔萃。至于二本、三本的本科生,不好意思了,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不服气?你考公务员啊,上岸了就算你厉害。
但是记住了,你要是没有本科毕业,很可能连考公务员的资格都没有。
扎心吧?
学习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了。
还“学习无用论”?除非你爸是富一代,你是富二代,不然的话,还是想想怎么过下半生吧!
杜清和始终认为,学习才能摆脱穷困的命运。因为穷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穷困,很可能伴随着神上的穷困。物质上的穷困好办,难的是神上的穷困。就好像很多农民工,回老家过年,非得参加赌博,扎金花什么的,愣是把血汗钱都输掉了。
若非是神上的贫困,怎么会不懂十赌九输的道理?
要消除神上的贫困,那就一定要通过学习。
刚刚回到慈善基金会,还没来得及做其他事情,电话就响了,是梁大安打来的。
“喂老板,我妈她,醒了!!!”
梁大安的语气里,透露着狂喜,“醒了不说,还能说话了,也能走两步了。就是说得不太清楚,小声,走路也颤巍巍的。没人扶着不行……”听着梁大安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杜清和也感慨,梁大安就是一个例子。
要是他读了大学,说不定他的人生就完全变了。也不用到处去打工,做建筑工人了。说不定现在已经出到城市定居,他母亲也能及时救治而不至于中风那么严重……
说到底,读书还是有用的,而且有大用。
梁大安打这个电话的意思,就是想多谢杜清和,多谢他的“偏方”,救了他的母亲。
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偏方”,只不过是杜清和善意的谎言罢了。不过结果是好的就行了,反正梁大安这会安心了,他母亲也不用人时时照顾了,家里也能招待一些个游客。毕竟农村嘛,家家户户都有庭院的,买一块帆布拉起来,当做帐篷一样,就能在院里开好几桌了。普宁村做年例开宴席也是这样的,反倒是让那些游客有种亲切的感觉。
也不知道是谁想出的主意,反正有样学样就是了。
杜清和松了口气,员工总算是安心下来了。倒不是怕普宁村没有人做这份工,只是觉得梁大安一家不容易。事实上,高(gao)州的农民其实过得真是不咋样,甚至有好多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的家庭。
特别是果农,不管丰年还是歉年,过得一样是不怎么好。
潘州的荔枝全国有名,可种荔枝的果农,其实入并不高。很多北方的朋友就纳闷了,怎么荔枝那么贵,果农还不赚钱?
荔枝贵,其实贵在运价上了。丰年,荔枝购价便宜,果农不赚钱;歉年,果农都没荔枝,怎么赚钱?
养生小餐厅 第628章 请客
可问题是,现在的水果都很贵,这倒是怪事一桩。
不过也难怪,钱都让中间商赚去了,唯独苦了果农和消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电商平台的水果便宜,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中间商。可问题是,真正通过电商销售出去的水果并不多。就拿潘州的荔枝来说,丰年能达到五十万吨的量,可真正通过电商平台运出去的,只有五分之一。
所以说懂得种水果的不赚钱,真正赚钱的,是把水果运出去的人。
因为大家都知道,荔枝的保鲜期特别短,只有冷链快运,才能保证新鲜。不然的话,荔枝就烂手里了。要知道五十万吨荔枝,十块钱卖出去的话都能有百亿元的入了。可问题是,果农并没有从中获多少。
这么说好了,第一产业的附加值是最少的。
要想荔枝增值,恐怕也只有把荔枝通过工业技术深加工,制成各种商品才行。比如荔枝果汁、荔枝酒、荔枝果酱、荔枝罐头、荔枝干……可惜,潘州并没有多少匹配的深加工工厂,也就是说,潘州果农想要种荔枝致富,得看天,看运气。
也曾经有过电商,想要深耕潘州,把潘州的农产品带出去。毕竟一个所谓的农业大市,居然没有几个叫得出口的品牌,实在是太丢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