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可惜的是,有心而无力,因为品牌的建立除了花钱,还要有质量。在参差不齐的质量下面,技术都无法支撑得起庞大的构想,也就不了了之了。
以至于很多果农,都是顺带种水果罢了,平日里还是有自己主业的。比如梁大安,要不是出去打工,他恐怕都要饿肚子。很多时候,种水果一年不仅没入,反倒亏损不少。杜清和自然不是吃干饭的,他也在研究这个事。
可惜他资金不够,不然的话先投资一个荔枝果酒厂,保管能改善一点局面。
好在是生态农业园赚钱了,要是按照这赚钱速度,说不定再过两年就得偿夙愿了。
只是当前最关键的事,就是慈善基金会。杜清和这几天面试了不少人,觉得都不太满意。主要是因为潘州这边是小城市,人口流出量高达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才都流出潘州了,想要在当地找到一个管理慈善基金会的人才不容易。
这一天,杜清和刚刚去看望了杨琇莹的奶奶,就接到了一个电话。
居然是林正弘打过来的,说是很久没见过面了,想要跟杜清和谈谈话。地点呢,选择在了林正弘的鸿运酒楼。
说起这鸿运酒楼,杜清和去得也不多。
主要是因为这酒楼,韵味是有的,毕竟是老酒楼了,可是你要是在这喝茶,能让人急死。
为啥?
不是自助的加水,而是让服务员给你去加水,再加上人不少,可能服务员要隔个几分钟才能过来。一来一去的,太耽误时间了。要不是茶点不错,估计都没有多少人过来喝茶的。基本的设施都不升级,怎么跟别人抢生意?
也难怪之前生意很差,食材不新鲜不说,连服务都没上去。
看看人家海底捞,味道咋样且不说,人家那个服务……简直了。没有人想花钱受罪的,既然是服务业,就得有个服务业的样子嘛。大部分顾客也不是故意找茬的,你服务不好,批评你一两句,还真怪不得谁。
走进鸿运酒楼,杜清和也没多说什么,往包间就走了过去。
来到了约好的包厢,杜清和敲了敲门进去了。
这一次,林正弘没有带乱七八糟的人过来,杜清和是真的怕了林正弘了。这一个讲究和气生财的人,老是做和事佬的,也不看什么事情。赵文兴那件事,杜清和都还记得呢。不过,现在希姆酒店是准备重新开业了,只是肯定对希姆酒店是一个打击,客流量不会比以往多,哪怕希姆酒店算是潘州装修最好的酒店。而赵文兴自作孽,现在都还在医院躺着呢,伤了脊梁骨的他,哪里能这么容易好。
林正弘招呼道:“杜老弟,快过来,坐坐坐!”
看着略带警惕的杜清和,林正弘苦笑道:“放心,今天就我们两个。”
这么一说,杜清和也放心了点。说实话,这些年他“惩恶扬善”的,确实得罪了不少人。当然了,得罪过杜清和的,有罪的都得到了惩罚;哪怕是道德范畴的,也受到了惩罚。当然了,更多的是受益的人。
“林老哥,怎么这样清闲?”
杜清和笑了,坐了下来。
林正弘咧嘴一笑:“再忙,吃饭还是要的。去你那吃了好久的养生餐,嘴巴也吃刁了,现在不是你主厨,我也不怎么过去吃了。今天请杜老弟过来,主要是想让你尝尝,我这里的水平。”
说着话,开始上菜了。
林正弘知道杜清和不喜欢铺张浪,好像吃饭不留一半以上,都显摆不出有钱一样。所以,这一次的菜肴都是用小碟装的,菜肴也不多,四五个菜的样子。
杜清和看着这些个菜肴,摆盘还算致,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
“我知道杜老弟不喝酒,不抽烟,是个养生专家,所以今天也没酒。说实话,我也是喝怕了。我这身材,一半是喝出来的。”林正弘拉家常说道。
杜清和笑道:“喝酒伤肝,抽烟伤肺,能不碰尽量不碰。”
“说是这么说,但有时候也无可奈何。”林正弘叹了口气,“可有时候,身不由己啊。以前不懂这句话,现在才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上,很多时候你不想做一些事,也要硬着头皮去做。”
杜清和明白了,这林正弘是怕杜清和还生气,还在为赵文兴的事情委婉说明自己的无奈,放低着姿态呢。说实在的,杜清和是真的有点生气。因为你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做和事佬,这不是毁交情吗!
但杜清和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他也知道林正弘的难处,想了想才说道:“人要是被条条框框限制住了,很难活得自在恣意。”





养生小餐厅 第629章 你确定你没用错词?
林正弘叹了口气,知道上次那事没那么快揭过去,不过他也算是知道了杜清和的底线,既然杜清和没有继续追究,说明大家还是能继续交朋友的。赵文兴的希姆酒店,其实就是林正弘负责建造的,不然的话两人也搭不上线。
“是啊,我最近练字也练到了瓶颈,怎么都练不好了。”
杜清和差点忘了,这个林正弘还是潘州书法协会的主席,书法造诣也是不浅。
但这人要是俗事缠身,那么书法也就停滞不前了。你也不看看国家的那个书法协会,到处去参展的主席副主席,贪了多少,前些天才刚刚被扒拉下来。既然说到书法了,杜清和也乐得装傻。
“那可不,你看人家书圣王羲之,就是家里有钱,可劲花,然后养鹅,这才练出绝妙书法来。”
看着杜清和那戏谑的眼神,林正弘也装不下去了。没错,他是有钱,可不能像王羲之一样啊。人家王羲之在东晋的时候是啥人物来着,那可是高门子弟。什么是高门子弟?就是不愁吃喝穿戴,生活极其腐朽的地主阶级。就连老婆,也是门当户对的那种。反正吧,那会的高门子弟生活就不会差了。最让人羡慕的是,这高门子弟想做官就做官,不想做官了,把官一丢,就游山玩水去了。
嗯,所以东晋被干掉也不是偶然的,有这样的官,想不腐朽都难。再加上各种不合时宜的制度,还有世家门阀,庄园经济啥的,被瓦解了丢进历史的垃圾堆也不出所料。
不过嘛,东晋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最起码最高的书法成就摆着。
反正林正弘觉得自己虽然有钱,也达不到王羲之那个状态。没看到吗,前首富的儿子都被追债了。有钱人的日子不好过,更别说跟前首富比都不够人家瞧的林正弘,哪里能抛弃一切俗事去钻研书法,寄情山水?
“杜老弟说笑了,我要是这样,肯定是退休后的事情了。这样,我争取像李家诚一样,在九十岁退休。”
林正弘的幽默还是可以的,很快两人又熟络了起来。
其实林正弘不是不想和别人交心,只是做商人的,总有点保留才行。但不知道为什么,林正弘对杜清和就是另眼相待,或许他早就知道杜清和是个“神医”吧,带着刻意讨好的态度。
聊了一会,聊到了最近潘州人都特别关注的一个新闻上来。
“杜老弟,你知道和兴广场吗?”
林正弘这么一问,把杜清和都吓到了,还以为林正弘发现了是他动的手脚。
“知道,怎么了?”
能不知道吗,这可是杜清和亲自操刀的事。嗯,只不过这一次做得有点不保密了,亲戚家那表姐,不知道能不能做到守口如瓶。如果不是的话,杜清和感觉会有人找上门来的。不过杜清和不怕,有道是人在做,天在看,杜清和既然插手了这件事,倒霉的还是黎康琥,证明天道循环是很公平的。
林正弘苦笑道:“你是不知道,和兴广场也是我公司承建的。”
“……”
好嘛,碰到债主了。
“当初为了这事,我差点没暴瘦下来……”
林正弘忆往昔道,可杜清和上下打量了一下:“你……暴瘦?确定没用错词?”
“咳咳……”
林正弘恰好在喝汤,听了这话呛到了。
“杜老弟,这不是重点。”林正弘无奈地看了他一眼,“这重点是,我还有好几千万的尾款坏账了,不回来。你也知道的,一个建筑公司,有几千万坏账还没垮,这是多么难的事。很多建筑公司,都未必能有这个流动资金。”
“……所以你变着法说自己做生意很厉害?”
杜清和就不解了,难道林正弘是要拉他合伙做生意吗?
“……”
林正弘发现了,杜清和的毒舌功力又上一层楼了,能在不经意间把人怼死。“杜老弟,我哪有这个意思。我是说,得感谢录视频那人,让我知道了真正债主在哪……”
好吧,这又赚了一波功德,这波不亏。杜清和想着来这吃饭其实是浪时间,现在这么看来,好像也没亏,还有赚。
“只是嘛,最大的债主也不是我。”林正弘低声说道,“你是不知道,这和兴广场牵扯了多少人。”
杜清和一愣,难道那黎康琥那么厉害?
果然,林正弘就说了,当初黎康琥是托了多少官面上的关系,才拿下来的。现在他浮出水面了,肯定有一大波人要倒霉。其实吧,这也是中国的常态了,平日无事时风平浪静,一旦开始查了,就没有几个是身上没点问题的。和兴广场那么大的楼盘,说烂尾就烂尾了,里面没猫腻谁信呢?
“黎康琥现在被控制起来了,财产也冻结了,甚至追到了他老婆,他小舅子那边去了。”林正弘不无幸灾乐祸地说道,“我跟你说,这黎康琥的风评还真的差,不知道多少人跳出来落井下石了。”杜清和也是暗爽,这人阴魂不散的,老是想搞到他的“生态农业园”。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下好了,整个栽进去了,比那天黎康琥栽到小湖泊里还凉,还冷。嗯,应该也是凉凉了,哪怕是把窟窿堵上,黎康琥也甭想再有以前的风光了,说不定还牵扯到什么经济犯罪。
林正弘叹了口气:“这人做生意啊,千万不能耍滑头,到头来栽倒的还是自己。”
杜清和笑了笑,说道:“那赵文兴是怎么说?”
“咳咳咳……”
是的,林正弘又一次呛到了,良久才尴尬地说道:“其实吧,赵文兴这人也没啥,就是他老婆特厉害。不知道怎么说,我跟他只是泛泛之交,算是合作过罢了。”
杜清和也知道,潘州的生意圈并不大,能做大的商人就那么几个,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宁愿少一事的林正弘,抹不开面子很正常。“林老哥,其实我这人特简单,我也在做生意,但我从来没标榜过自己是生意人。我的初衷恐怕和你们都不太一样,所以谁敢对我呲牙咧嘴的,我给他一耳光;谁敢对我动手动脚的,恐怕他就要躺病床了。因为你动我的生意,动我的人,你惹的不止是我。你也应该听说了,我成立了慈善基金会,我跟你们不太一样。你们做生意,可能就是为了赚钱。而我做生意,是想帮助更多人。这么说,你懂吗?”
林正弘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杜老弟,你这心境我自愧不如。”




养生小餐厅 第630章 很厉害的吗?
“所以,林老哥你有兴趣做慈善吗?”杜清和露出了他的真正目的,没错,他就是来拉资金的。顺带,杜清和打算把做慈善的功德,送点给林正弘。
功德多了,有什么用呢?
很简单,福报。
虽然福报很飘渺,看不到也抓不住,但谁都相信。为啥?因为世界上就是有一些运气好到爆棚的人,人生就好像开了挂一样,要啥有啥,生活美满得让人羡慕嫉妒恨。要你是他同学或者朋友,你都会摸不着头脑。
明明他不是读书时学习最厉害的,也不是长得最帅美的,怎么命就这么好?
真的是他的命好吗?
是的,一点都没错,就是他的命好。可为什么他的命就好呢?很简单,积累的福报都归到他身上了。这么说吧,可能几代人积累下的功德,全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了,这运气也是逆天。就好比某些人,平时都不买票的。可突然有一天心血来潮,就进票店机选了几注。结果一等奖就是他拿到了,而一些守号十几年的老民,恐怕最高也只是中过几百块钱而已。
福报之厚,不仅仅体现在金钱上,也体现在身体上。很多人有钱,但身体垮了,怎么都救不回来。可有的人呢,虽然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可身体就是好,活到九十多一百岁,成了老寿星。而这个世界上,不知道多少有钱人愿意用自己一半的身家去换几十年的生命,特别是一些身患重病的有钱人,更是迫切。
可惜,他们没有这个福报了。
所以说,福报并非看不见摸不着,相反它还真实存在的。
问题是,林正弘好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要知道,他也不是不做慈善,可被人逼着捐款,还没有回报的慈善,林正弘从来都是不做的。为啥?因为商人都是要求回报的,哪怕是做慈善,好歹你也亮出一个企业名字吧,就当做了一次高价却又没什么效果的广告就是了。
你现在叫林正弘给慈善基金会捐钱,以后做慈善,还是用慈善基金会的名头,这叫林正弘怎么可能爽快答应?
犹豫了一下,林正弘苦笑道:“杜老弟,你也知道的,现在经济不景气,哪家都有哪家的困难啊!不瞒你说,我现在都开始简机构,开始准裁员了。”这是实话吗?是,但又不全是。林正弘确实是在简机构,但主要是他管理思维上发生了变化,他觉得内部沟通可以更加高效,所以裁去了一些可有可无的人。他也没觉得有什么愧疚的,一个员工最大的价值,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如果这个员工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那么他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听起来很拗口,但就是这么回事。
可林正弘裁员,和经济不景气,其实没多大关系。反正他的业务,已经足够支撑两年了。
杜清和也看出来了,林正弘是真的不想给钱。
好在,杜清和也不强求。“做慈善是发自内心的,等林老哥想做慈善的时候,就来找我吧。不过我还有个事,不知道林老哥认识管理慈善基金会的人吗?”这确实是杜清和的燃眉之急,他也没见过有老板亲自去做慈善的,还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哪怕是比尔盖茨,人家也是有一个团队的好吗!
杜清和不要求这团队能有多厉害,就让他们帮忙集一下需要帮助的家庭,然后报给他就行了。
至于真实性,杜清和觉得百来个他都能跑下来。拥有神通的他,不在乎这么点时间。
林正弘一愣,然后才说道:“管理的人我认识不少,也有一些还在找工作的,但……管理慈善基金会的,还真没多少。”
“能介绍一下吗?”
杜清和也不指望潘州这里能有什么管理慈善基金会的人才,能做事的就很不错了。林正弘笑道:“我给他打个电话,看他有没有空过来这里,跟你面谈一下。”
默认之下,林正弘打了个电话。杜清和听力太好,听到对方说了一句,二十分钟后到。
这时候,两人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林正弘让服务员撤去了残羹剩菜,换上了茶点。其实他们吃饱了,只是让那人过来,不至于只是喝茶罢了。茶点很简单,一盅两件的。所谓一盅,就是一壶茶,两件是两笼点心。
粤省人喝茶,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其包含的不仅仅是茶,更是种类繁多、美可口的点心,甚至是粤省人慢悠悠消磨时间的生活方式。很多时候,粤省人谈生意,在茶桌上达成的协议,比在酒桌上达成的协议更多。
酒桌上的协议,很多人都是装醉后断片,来个翻脸不认人。还真别说,这样的情况不少见。可真正有合作意向的,只会在茶桌上谈。因为这样,你就无法抵赖了。当然,如果你不遵守口头约定也没办法,只是可能损失潜在的合作伙伴罢了。以后人家合作,也不会再找你了。
所以,酒席你可以推脱,但喝茶,很少生意来往的人会推脱的。
不多时,一个中年人敲门走了进来。
“林老板,你好!”
林正弘站起身来,跟这中年人握了握手,然后介绍道:“这是杜清和,杜老板。人家年少有为,已经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会。”
中年人略微吃惊,但还是跟杜清和握了握手。
杜清和打量着这个中年人,发现这中年人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年大叔,丢在人群里毫不起眼的一位。就是不知道他有什么水平,能让林正弘都推荐。
“这位是李维,以前是华大公司的经理。”
林正弘介绍道,也是有点可惜。
李维苦笑道:“林老板,这都好几年前的事了,就不必再说了。”
杜清和却一头雾水:“华大公司?很厉害的吗?”
“……”
好吧,茶桌前的两人石化了,敢情人家根本没当一回事啊!这就有点伤自尊心了。
好在他们也知道,华大公司的辉煌,是在零几年到一零年前后,现在已经名声不显了。像杜清和这样的年轻人不知道华大公司,似乎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养生小餐厅 第631章 这样的填补空白
李维尴尬地笑了一声,在林正弘旁边坐了下来。
林正弘连忙说道:“杜老弟,这华大公司是有来头的,这么说吧,是潘州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之一,人家在深交所是有名号的。”
这么一说,杜清和想起来了,是这个华大公司啊?不过最近好像偃旗息鼓了,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林正弘叹了口气,说道:“人家华大公司啊,是潘州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好像是干化工的吧?”
李维点了点头,说道:“对,是化工的上市公司,要产品有聚丙烯粉料、低芳溶剂油、低粘工业白油、醋酸仲丁酯、mtbe、乙醇胺、液化石油气等等。”
好吧,杜清和承认隔行如隔山,他对这些化工产品名词都能听得懂,但是一个都理解不了。
“既然前景不错,为什么不在这家公司做了?”杜清和有点奇怪,化工产品,这是未来的一个大市场。要知道,中国人口众多,需要的化工产品也多。可很多特殊的化工产品,都是需要进口的。要是能国产的话,这样能省下不少钱,还能出口到国外,占领国外市场。
当然了,大型化工产品中国已经掌握技术了,就是没有全国一盘棋的计划,建立了太多,价格战已经开启了。大宗化工产品不断降价,导致一些化工企业生存都开始艰难了起来,甚至还有不少中小型企业倒闭了。
如果是专业人士,就知道中国化工其实只是身躯庞大而已,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外强中干。而真正的化工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
事实上,中国很多东西都是这样,把一个外壳造出来,填补进外国的核心,然后对外宣称“填补了没有国产的空白”。实际上呢,该不会的技术,还是不会。拿化工产业来说,别看中国已经有千万吨级上炼油、百万吨级上乙烯p*x、几十万吨级上环氧丙烷、聚乙、聚丙烯什么的,就以为中国化工行业达到世界级了。规模是大了,可价值呢?
不是专业人士不知道,中国超过460万吨pdh装置用的是谁的催化剂?除了污染严重的氯醇法,中国正在运行的、正在建设的共氧化法、hppo法技术买了谁的?催化剂呢?
外国根本不怕中国基础化工原料,那些“高、大、上”的装置重投资,你进口原料,生产时又不得不买他们的催化剂,两头捏着你,他们买你的制成品,深加工后再以更高的附加值卖回中国,可悲吧。
中国化工的真正差距,在高性能产品、下游产品、新材料领域。以涂料为例,超过40%的助剂为国外公司把控,全在中高端;中国是造船大国,在世界前二,船用油漆绝大部分与中国企业无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国外涂料品牌基本上垄断了四大车企。中国在科研上的投入的确不少,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不属于企业)的各级科研机构,结果呢?对高性能产品、下游产品、新材料领域的研发在哪?至于国外,具备商业价值的新技术基本上由企业开发并拥有。
可以看得出,中国的化工产品,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厉害。
各种催化剂,都掌握在外国企业的手里,而那些,才是真正的核心技术。
可笑的是,很多官员打报告的时候,从来不提这些。
要是上级不懂化工,就这么被糊弄过去了。
不止是化工行业,机械制造业也是这样。高度机床,中国掌握了吗?工业机器人,中国掌握了吗?大型医疗设备呢?半导体材料、密仪器、碳纤维、轴承、pppe大型挤压造粒机……太多太多了。只可惜中国很多人都好大喜功,完全没看到真正的差距。
当然了,中国起步慢,很多高尖科技需要时间的积累。但让人解的是,中国很多科研是投了钱,不见成果的,这就让人深思了。
当李维把华大公司的困境一说,杜清和就明白了。
跟很多企业一样,华大公司依靠着中国石化,已经不思进取好长一段时间了,已经错过了研发创新的阶段。
因为华大公司认为,研发创新什么的,公司做做样子就行了。真正的大牛,还得是科研机构。
结果,同类型的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华大公司的利润也一年比一年低。
现在,就算华大公司想研发新产品,估计也是有心无力了。
听到这里,杜清和叹了口气。
通病,真的是通病,是整个中国企业的通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到创新的益。
投入研发是要钱的,而且也有很大的风险。
可你不研发,人家继续研发,你怎么可能比得过人家?
1...174175176177178...2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