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也许是暗的不行,有的人来明的了。
这不,杜清和还在村里闲逛的时候,车明俭给他打电话了:“喂老板,有一个自称是‘xx果园’的老板,过来这里向你取经……”
“你告诉他,我不是唐僧,我信道的,没有经可以取。”杜清和没好气地说道。
车明俭估计是“委婉”把话传达了,又说道:“对方已经到村委会那里了,阵势有点大啊,老板,我怕我顶不住……”
“阵势很大?”
杜清和好笑,再大的阵势他都不怕。但是呢,不妨碍有些人是不讲道理的,杜清和怕车明俭这直性子的人吃亏,想了想还是说道:“你叫他等等,我这就过去。”
养生小餐厅 第646章 踢馆的来了
对方确实很大阵势,车子就来了好几辆,都是面包车,只有一辆奥迪a6l。
从外观看,就好像是嘿老大出行一样,威风得不行。
实际上呢,面包车下来的都一些农民模样的人。杜清和都看傻眼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车明俭在竭力应付一个矮胖的人,梳着一个大背头,像极了上个世纪的潮流人士。实际上,老土得不行。偏生这人还极其高调,明明矮得都要看不到了,调门还要高到不行,似乎一定要活在聚光灯之下才行。
杜清和知道,这是一种自卑夹着极强表现浴,其实就是想博取关注。
这算是一种自卑型人格吧,要是被人忽视了,这种人一定是脸黑得跟锅底一样。
车明俭看到杜清和来了,连忙说道:“潘老板,这是我们老板,姓杜。”
这个潘老板眉头先是一皱,然后露出了一个极其灿烂的笑脸,伸出手来:“杜老板,我是安盛果园的老板,潘立石。同时,我还有一个ktv,一个影院,一个舞台设备公司,一个媒体公司,投资了楼盘,策划了不少大型活动。杜老板,我想,我们应该有不少合作机会的。”
杜清和出于礼貌的笑了笑,说道:“杜清和。”
潘立石没想到杜清和的反应这么冷淡,但他好歹是人,也知道自己今天来得突兀。
“杜老板,这是我的名片。”
潘立石掏出了名片递给杜清和,杜清和接过来,也就看了一眼,然后礼貌的笑着了起来:“不知道今天潘老板过来,有什么指教吗?”
杜清和能笑得出都不错了,说实在的,这要是在古代就是带人来踢馆的。
你看看那些从面包车下来的人,一看就是“同行”了,穿得再好,也无法掩饰他们骨子里的那股淳朴的劲。一看就是农民了,杜清和自信自己的眼睛还不至于看不出来,都表现得那么明显了。潘立石到底是人才,能把“踢馆”说得那么婉转:“我这不是看杜老板的‘生态农业园’做得那么好,想过来学习一下嘛!顺带着,让我那果园的员工,过来旅游一下,放松放松。”
杜清和是信了才怪,特么的这潘州的农村哪里不一样啊,你还用带着那些农村出身的员工过来旅游?骗鬼去吧你!
旅游是假,刺探敌情,暗中搞情报是真。
毕竟是“同行”,杜清和的有机蔬菜为什么做得好,他们说不定能看出一些端倪来。
只要明白了其中机要,潘立石觉得以自己的实力,是碾压这个小年轻的。潘立石调查过了,这个小年轻不就是走了狗屎运,中了票一等奖才有的起步资金吗?一千多万的身家,看似不少。但是,潘立石也不放在眼中,哪怕他也没有这个千万身家。
等下,潘立石不是说自己有什么ktv、影院、媒体公司、舞台设备公司,甚至还投资了楼盘吗,怎么连千万资金都没呢?
很简单,那都是合伙投资的。
什么意思?
就是知道有这么一个项目,大家怕一个人投资了亏本,所以要合伙做生意。这样的话,风险平摊,哪怕是亏本也亏不了多少。至于后面你想抽身离开,也行,找到一个愿意接盘的,把手中的股份卖出去就行。
当然了,这么多个公司里面,潘立石还是有自己的全资公司的,就是那媒体公司和果园。
至于为什么开果园?
潘立石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就是那果园本就是他和一个村长,私相授予的。也就是说,村长把土地承包出去后,村民才知道内情。好在潘立石也懂得安抚人心,答应招本地工人做工。哪怕是只在施肥除草季节雇人,村民们也捏着鼻子认了。反正承包给谁不是承包,反正承包的钱有多少在村里的账户上,天晓得。
至于采摘季,这潘立石用了自己的媒体公司,天天信息轰炸。
也还真的有网民过来消,哪怕是种下的皇帝柑根本没有多少汁水,也不甜;种的砂糖桔多果核,皮厚肉少,但也禁不住一些网民想要秋游、冬游的心思。
来都来了,这是很多中国人旅游的心思。
再加上,虽然这个安盛果园果子不好吃,可那个农家菜也还算正宗,特别是泥焗鸡,煨番薯啥的,很有时代的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过来专门吃鸡,吃番薯的。杜清和也算是农村长大的,知道泥焗鸡就是把三黄鸡上了秘制酱料之后,用锡纸包裹,然后放入堆好的泥炉里烧。这要是讲究的,用的还是荔枝木和龙眼木。
这泥焗鸡也要土窑鸡,这土窑经过煅烧后,温度高达几百摄氏度。
然后这荔枝木、龙眼木的甜香深入鸡肉里,要是这三黄鸡还是走地鸡,那简直是最顶级的美味。
鸡肉熟了之后,拔开土窑,把鸡翻出来,烤得那叫一个外焦里嫩。酱料的香气,全都渗透尽了鸡肉里,而产生的汁水也锁在了里面,皮脆肉嫩的,一口咬下去,那满嘴的鸡肉味,绝不是肯德基、麦当劳那些炸鸡能媲美的。
这么说吧,其实这泥焗鸡就是乞丐鸡的翻版,只是因为改良了一下,把荷叶包裹变成了锡纸包裹罢了。甚至土窑的摆法什么的,都是一脉相承的。当然了,根据老人的说法是在旧社会时,大家都饿得不行。到最后没办法了,偷了地主家一只鸡,因为没炊具,又怕在家吃留下证据,所以躲进森林里,用黏土堆造土窑,然后焗鸡来吃。
这个说法也是一家之词,具体这土窑鸡怎么来的,大家都不知道了。
但是这并不妨碍潘州人对此的向往。只要有一个农庄打出这样的招牌,那这个农庄的生意也差不到哪里去的。
潘立石也是知道这个,所以才会笃定自己做果园的。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即便有不少游客,他还是每年都在亏本。当然了,潘立石的亏本是把承包用计算进去的亏本,要是这么说,没有一个承包土地的人,能在前一年就扭亏为盈的。要是有,杜清和也想去学习。
养生小餐厅 第647章 谁挤兑谁
潘立石这看到杜清和种有机蔬菜这么赚钱,他也起了心思,想要进来分一杯羹。
可是种菜的人多了,种有机蔬菜的人也不少,可也没听谁说过,有人能通过种菜赚大钱的。更别说,种出来的有机蔬菜还那么神奇,对人体有那么多好处,这简直是奇迹!
说实在的,潘立石也派过商业间谍,想要刺探“敌情”。
可惜花钱不少,但一点效果都没有。从选种、播种,到移栽,施肥,浇水……都没有一点奇特之处,偏生人家就是赚钱了,还是赚大钱!
潘立石通过别人的说法,再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这个“生态农业园”单单是出产有机蔬菜,都能每天入十数万。这是什么概念?很多小公司,一个月都未必能赚得到这么钱!这一个月下来,就是几百万……
想到这,潘立石哪里还坐得住?
就跟黎康琥一样,明明看到有一只下金蛋的金鸡在眼前晃悠,偏生这金鸡是别人的,不管是下的金蛋,还是卖的钱,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你说,这些极为“进取”的老板怎么忍得住?不想分一杯羹那才是假的。
好吧,说白了就是贪婪,眼红,羡慕嫉妒恨。
这不,阴谋不成,潘立石来了一个阳谋,摆明车马要过来刺探你的商业秘密。
看穿了一切的杜清和,不动声色,笑道:“潘老板肯过来消,我是欢迎之至。不过,潘老板这样的大老板,肯定是不会吝啬一点小钱的,对吧?这样,我做主,中午潘老板就在这吃饭了,带上你的员工,我给你一个优惠的价格,九八折怎么样?”
潘立石好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他差这点点蝇头小利?
但是被杜清和言语拿住的他,还没说什么:“这……”
“潘老板是没吃过我们村的大厨手艺啊,保证让你一次难忘!”杜清和一语双关道,“潘老板,不会这人均一百块的午饭,你都舍不得出吧?你这么大的老板,不应该啊?你也知道的,这人均一百块钱,都算很少的了。来我们这的游客,哪个不是人均消一百多两百的?人均一百块,十个人一桌,也就吃一只鸡,一个蔬菜,一个汤,一个豆腐,一碟炒粉,还有一条鱼罢了。这没多少东西吃的,你这还这么多人……”
潘立石深深吸了口气,知道杜清和已经看出了他的来意,开始挤兑他呢。
也罢,本着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想法,潘立石一咬牙,一跺脚,差点没脚上一麻,狠心要了一个人均一百二十的酒席。
杜清和笑了,转身对车明俭说道:“去,让村里做菜做得比较好的人过来,也不需要多,八个人也就行了,张罗着准备做菜吧!”这是秉着惠及村民的意思,要知道这潘立石带来了起码三桌人,一桌是一千二百块钱的消标准,扣去菜钱,这八个人每个人都能分到三百多块钱。
这是一个不菲的入了,哪怕是在潘州市区也是这般。
日入三百,那一个月就是九千多,放在一线城市都是中等入!
你瞧瞧,杜清和的一张嘴多厉害,让潘立石立马破了三千六百多块钱。了钱,杜清和也不亏待人家,好吃好喝的,除了酒没有,这饮料还奉送了一瓶“七喜”。没办法,要是送醋饮料,这一桌人不够喝的。“七喜”就不一样了,够大瓶,还是碳酸饮料,管饱。喝多了,还会打饱嗝。
就是潘立石的脸色不太好看。
能好看才有假了,这一桌子菜不算分量,菜品也太少了。除了用料新鲜之外,怎么看都怎么吃亏。
再加上这饮料,真的是扎心。
“七喜”这品牌,真的是失败的典型,从品牌名字就一塌糊涂了。你看看这“七喜”的谐音,普通话怎么读怎么像“吃屎”。也就粤语还好,但也不出。一个好名字,对一个企业有多重要?
足以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
好像“七喜”这样的企业,还不知道改正错误,就实在太傻了。起名字的时候,就不往谐音上面想的,吃亏肯定吃大发了。一个企业的名字,就算不出,也千万不要犯忌讳。要是犯了忌讳,你投入再多钱做广告,都是起不来的。
潘立石看着那一瓶“七喜”,脸上是阴晴不定的。这就好像杜清和在讥讽他不自量力,斜着嘴骂他:“吔屎了你!”
“老板,我们也下地看了……”
这时候,看似果园小领导的人拍马屁道:“好像看出了一点东西。”
潘立石的呼吸略微有点散乱了起来,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激动的表现。“发现了什么?”
周围都是安盛果园的员工,而且农民嘛,说话都大声。有了这个掩护,潘立石也不怕被外人听见。
“我们发现了,这个‘生态农业园’用的种子,都是去种子站买的。买了之后,听说还自己优选优育,才有今天的规模。”这个一心要拍马屁的员工把打听到的消息都说了,潘立石有点发愣:“自己育种?”
“还有,听说他们浇的水,都是地下水,从来不用自来水。”
有人带头拍马屁了,另外一些有心的人也跟着说了。
“用地下水,不用自来水?”潘立石估算着,这不难啊,投入也不大。确实,挖一口井而已,能花几个钱?说不定这顿饭的钱,都够挖一口井了。
“他们施肥不用化肥的!”
一个员工刚刚说完,那个恨被抢风头的小领导怒斥道:“这不是废话吗,你懂什么叫有机蔬菜吗,用了化肥还是有机蔬菜啊?”
潘立石却不等闲对待:“那他们施什么肥?”
那个员工扭扭捏捏地说道:“沤肥,也就是屎尿沤肥,不知道是家禽家畜,还是人的……”
“……”
潘立石有点作呕,他才刚刚吃完一根有机蔬菜,听了这句话,有点反胃了。
事实上,虽然“生态农业园”施的肥料是榨油剩下的油渣饼,但味道确实近似农家肥,再加上油渣饼经过发酵沤肥之后,也是黑乎乎的,难怪他们看错了。不是这些“同行”不识货,而是隔得有点远,怕被人发现,做贼心虚只能远远分析。
养生小餐厅 第648章 流年不利
潘立石心中有个计划,要是派人来明察暗访,宣扬“生态农业园”的有机蔬菜是浇农家肥的,会不会打击到杜清和的生意呢?
“那小子……”
潘立石一直很气恼杜清和的不识趣,他一个身家相差无几的大老板过来跟你打交道,居然被无视了。这样简直是耻辱!反正潘立石是这么认为的,他却没想到,他一个“恶客”来者不善,还想人家以礼相待,这不是做白日梦吗?
当然了,换成另外一个老板,可能就忍气吞声了。
因为在现在的商业社会里,到你的办公室参观一下,学习一下,甚至直接照搬你的生意,你还要笑嘻嘻的接待人家,好吃好喝供着,拉着别人谈生意经。为啥?因为大家嘴上都说,合作共赢,市场那么大,他们不认为一个公司能吞得下。
事实上,杜清和也是这么认为的。中国那么大,每天不知道要吃多少蔬菜。哪怕是有机蔬菜的市场,都大得不可想象。
杜清和从来没奢望能独占市场,他只是想顺带赚钱而已。
可他不认为,你带人不怀好意的上门刺探商业机密,值得好言相对。赚你一点午饭钱,就当做是利息了。反正杜清和也不怕别人跟风。要是跟风他这么种菜的,保准是亏本的。别的不说,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功德田。在这一点上,潘立石就不够黎康琥眼睛毒辣了。
这也是为什么潘立石只有千万身家,而黎康琥能有几亿身家的缘故。
不关乎人品,但这就是眼光差距。
当然了,像杜清和这种对坏人莫得感情的“罪恶克星”,只要有人觊觎他的东西,基本上没好下场的。就好像潘立石,已经智商短路了。他也不想想,要是把这个消息爆出去,即便他能按照这个办法种出有机蔬菜来,能卖得出去吗?再说了,大家又不是傻子,有机蔬菜施的什么肥,他们早就问过了。
但是,潘立石已经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二话不说就回去实施这个计划。
好在潘立石也是有智商的,先是让人在论坛上爆料,然后再用微信公众号转发,弄得煞有介事的样子。
这也是一个手法了,不然的话,现在论坛还有谁看啊?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要看新闻,随便下载一个新闻app都行了。再说了,本地论坛除了一些老网民,新网民都不在。随着老网民结婚生子各种家庭琐事,已经不会再登录论坛了,所以论坛只能慢慢消亡。
当然了,彻底消亡还是不会的,到底还是有一点影响力的。只是盈利嘛,实在是亏本中的亏本。但是,老板又不是傻子,为什么亏本还做?很简单,这要跟有关部门合作的,也就是说,要营造一个“阳光执法”的平台,那么本地论坛就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这一部分盈利,并没有计算进去。再加上论坛不止是论坛广告入,还有微信等等有偿发布信息,也能回本一点。这么算起来,并不算太亏本。要是有远见的老板,已经添置摄像设备,开始转行视频方面了。这个是未来媒体的方向,也是最大的红利所在。要是没有这个嗅觉的,都会步步落后,最后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土。
为什么?
很简单,5g时代来了,移动端短视频是主流!
不管哪一个主流媒体,都在争夺这个机遇,除了要更进一步,还想着生存下去。
没错,就是这么残酷,要生存下去。君不见,之前牛气冲天的网络门户,也是说倒就倒,网络产业这一块,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要是跟不上时代潮流,那被淘汰也是很正常的事。
现在微信公众号在走下坡路,很多流量都转去短视频一块了。
没办法,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碎片化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去看短视频了,就不会去看微信公众号了。这也是为什么微博成了追星阵地,渣浪已经丧心病狂到不要脸的地步了,也就为了盈利而已。再看看微博,是中年人的狂欢阵地,他们不断转发鸡汤、错误的养生知识,还有一些自以为搞笑实则low到爆炸的小视频,甚至还转发谣言。可以说,微信要是不屏蔽一些群,你都没办法正常生活。
至于qq,则是年轻人的阵地。没办法,qq功能强大不说,还很炫,是年轻人的社交首选。
还有各大新闻app,为了招揽写手什么的,都丧心病狂的砸钱。
这些app都各有特色,但是有一点就是,不论哪一家网络公司,甚至是手机公司,都有网贷业务!
杜清和觉得,这简直是不能忍的。
要知道,现在的网贷,可以说真正摧毁一些没有自制力的年轻人。
如果这些互联网公司都倒闭了,杜清和觉得没有一个是冤枉的。
你以为潘立石不想开通网贷公司吗?
可惜的是,他没这个资金,也没这个实力。
所以,他只能吹嘘自己有一个媒体公司,实则也就是做不了品的一家小公司罢了。
但到底是一家媒体,又在本地媒体的协会当中,所以爆料的影响力还是有的,杜清和的“生态农业园”,再一次陷入风波之中。
“杜哥,杜哥,你怎么又惹到对头了?”
李子尧上了大二,课业开始紧张了。到底是工科院校,哪怕只是二本线的工科,也是要学习很多东西的。像李子尧临近期末考试这会,因为谈恋爱花去了太多时间的他和沈欣悦,几乎每天都在结伴泡在了图书馆。没办法啊,这要是复习不完,肯定是挂科了。
挂科后交钱补考是小事,最怕是补考没过还要补修,那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当然了,别说大学生了,就算是现在的中学生,学习累了玩会手机也是常事。李子尧这看了一会手机,差点没乐出声来:“杜哥,你是不是流年不利啊,怎么天天招惹到别人?”
杜清和:“……”
好吧,杜清和承认,他性子是直,但这是因为他有直性子的资本。
养生小餐厅 第649章 势头不对了
换个年轻人,这么做已经撞得头破血流了。
像某个前首富之子,哪怕是被限制高消了,还是异常高调,一点都不肯低头。为啥?因为他还到低头认输的地步,不就是限制高消嘛,有甚么好怕的。对于这种有钱人来说,能欠钱才是真本事。
杜清和也有任性的资本,他不用求谁。只要产品好,这就是他的底气。
“我怎么觉得你在幸灾乐祸?”
杜清和没好气地说道,“是你的期末考试太容易,还是四级太容易了?”
被戳到伤心事的李子尧,连忙说道:“杜哥,这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啊!”
“少来这一套,难道你还能帮我摆平?”
杜清和其实也知道,李子尧还是有点号召力的。有些人天生能当领导,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因为他每每说出一句话,都能一呼百应的。可能是气场问题吧,也可能是长了一副让人相信的脸,比如李子尧就是这样,挺有人缘的。
李子尧在图书馆外面打电话,都不敢太大声:“我说杜哥,这不用我出手好不好?你是不知道吗,你的有机蔬菜,已经被抢疯了。别说是浇屎淋尿的,哪怕是真的屎尿,人家都要!”
“丫的,你也太恶心了吧?”杜清和差点没吐了,这人实在肮脏。
李子尧却信誓旦旦地说道:“真的,杜哥,我是被吓到了。你是没去明湖商场看看,早上门口一堆人在排队的。有真的来买菜的,还有不少黄牛在那,你的有机蔬菜都被吹成神药了,说是一些癌症病人,吃了都好了很多。”
“???”
杜清和还真的没怎么关注这一块,连忙问道:“怎么回事?”
李子尧把事情说了,就是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吃了他的有机蔬菜之后,居然能下地走路了。这简直是医学奇迹,而且痛苦也减轻了许多,甚至癌细胞得到了控制,虽然还是侵入了脏腑之内,但是起码来说,也算是延长生命了。
要知道,那病人的主治医师说了,可以准备后事了,因为病人可能捱不过三个月,甚至一个月之内就有生命之危。现在病人疼痛减轻,食欲大增,气色也好了,实在是医学史上的奇迹。
当然了,这可能就是一个孤例罢了,杜清和觉得应该是有什么意外发生了,而他的有机蔬菜再神奇,也不会神奇到这种地步。怪不得之前有机蔬菜还有点滞销的状态,现在一下子供不应求了,原来是这么个回事。
“所以说,我的有机蔬菜,不愁卖了?”
杜清和很意外,他十分确信这是实话,因为早先他看过一个新闻,说是一个米国人得了肺癌,治疗期间,在兽医的推荐下吃了两个月的“狗药”,也就是芬苯达唑,同时也在吃维生素e和cbd油,然后肿瘤奇迹般消失了。这个消息一经传播,好吧,全球的“狗药”告急,不仅仅是中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