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对,有机蔬菜。”
杜清和悄无声息地夹了一筷子那白灼菜心,轻轻一咬。
不同于普通菜心,这有机菜心居然没有任何的感觉,而是入口即化,好像承受不住那口腔的温度一样。最神奇的是,这有机菜心居然比一般的菜心清甜得来,还多汁!
对,你没看错,多汁!
蔬菜也能多汁杜清和之前也不相信的,但现在相信了,菜心的茎干上,好像蕴藏了很多水分一样,随着唇齿一咬,就溢满整个口腔了。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爽感,杜清和也没能想到,吃青菜也能吃出爽感来。但事实就是这样,杜清和一度怀疑是不是只有自己的厨艺才能做出这样的菜肴来。
但转念一想,他的神通也好,灵气也罢,最多只是改变一下食物的效果,改善一下口感,但绝不会说,把蔬菜的性状都改变的了。所以说,这菜心换做是一般人来做,也是会做得非常好吃的。想起在丰祥村时,梁老汉也用拙劣的厨艺炒了一顿菜心,好像也很不错。
“怪不得陈正要找我谈一谈,实在是这菜心表现太过惊人了,只是为什么呢”
杜清和是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说,这菜心虽然是有机栽培的,绝对没有农药、化肥,菜种也是顶尖的那种,可没理由种出性状不一样的品种来啊这菜心,已经不能算是普通菜心,甚至可以说是另一个品种的菜心,还是极为优良的那种。
“难道是功德”
杜清和突然想起来,得道成仙,功德成神,是道教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功德并非道教说独有,虽然不想承认,但在历史长河里,佛道已经融合了不少,甚至可以说中国的佛教,就是经过对比道教改良了的。
道教讲积功德有福报,佛教讲攒功德有福田,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这样一想,杜清和就有点明白了。怪不得他承包的菜地里,能种出这样的菜心来,这都是因为功德有福报了,而且是大福报那种。
“历史上传说,积善行德的人,往往有大福报。比如张良,因为好心给一位老人捡起了鞋子,就得授《太公兵法》,助刘邦夺取天下,自己也博得良相的美名。”杜清和又想,“这历史上还有不少修路铺桥、施粥赠药的地主,后来也得到了福报,这难道就没有一点规律看来,其中就是功德给的福报了。”
杜清和心中想着,明天去丰祥村的话,再让梁老汉炒一次那二十五亩菜地里的有机蔬菜,看看是不是真如杜清和想的那样。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潘州人是真的有福气的,能吃到这样的有机蔬菜。
要知道,当下这个社会那无法令人安心的食品安全问题,那是层出不穷,奸商们“各显神通”的本事,让百姓都有点麻木了。这年头,谁没吃过不健康的食品啊,不吃死人那都没事。这也是为什么城里人很羡慕农村人的主要因素,毕竟农村有地,只要动动手,绝对没有农药化肥的蔬菜瓜果应有尽有……就算没有,邻里邻居的,讨要一些,或者干脆买了,也是让人安心许多的。
现在,有人专门种了无机蔬
第三百三十五章:找上门来
“瞧瞧,咱们儿子多孝顺。”
杜父笑着说道,其实他也吃得差不多了,虽然只是吃了一碗饭,但吃了不少鸡肉的他,觉得已经有七分饱了。再添个半碗饭,喝点汤,一顿晚饭就解决了。
杜母瞥了他一眼:“儿子是孝顺,老公就有点顶心顶肺了。等会吃完饭,记得洗碗!”
“凭……凭这顿饭,碗我洗了!”杜父张嘴想说“凭什么”,好在他脑子快,一下就转了过来。
杜清和却喜闻乐见,办点都没有插手的意思。
平日里的生活,不起波澜,安稳平静。这样能调剂生活的小插曲,其实并不多。看着父母相爱相怼的场景,杜清和就觉得好笑。事实上,家庭是最能影响一个人的。如果父母不恩爱,整天吵架的家庭,孩子恐怕会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好在,杜清和算十分幸运的。虽然他的父母不算有本事,只是工人阶层,工资也不高,生活只能算还可以,过得去的样子。但是,他们一起为生活努力的样子,早就印刻在杜清和的脑子里了。这可以说是杜清和最宝贵的财富,父母用言传身教,告诉了杜清和该怎么去面对世间的一切。
这顿饭里,最受冷落的居然是那道黑木耳炒腐竹,好在杜清和自己没吃饱,乐得一人独自享受起来。
平心而论,这道黑木耳炒腐竹很不错,可惜在“隔水蒸鸡”和白灼菜心的交相辉映下,显得有点光芒黯淡。好在最后杜母实在没菜吃了,才尝了一点。“这腐竹不错啊,挺滑的!”
“加了点隔水蒸鸡的汤汁,当然会滑一点。”杜清和笑道,这是做菜的技巧,如果不是只吃素的人,做菜都可以放点高汤进去,这样不管是炒菜,还是炖肉,都会异常鲜美。
中国菜,非常讲究高汤的使用。一个好的厨师,自然要明白什么是适合加高汤的菜肴。
有时候杜清和并不想用高汤,是因为高汤其实营养非常丰富。本来现在都市人就营养过剩了,有横着长的趋势,你还给他们增加营养,这不是火上添油吗
再说了,杜清和做菜,就算没有高汤,一样也是很好吃。
好了,桌子上的三道菜加上一碗汤,都被一扫而空,没有半点浪费。
事实上,杜父杜母是绝对吃饱的了,只想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一动都不动。没办法,杜清和只能默默地收拾桌子碗筷。等他弄完这一切,才发现老爸老妈因为吃得太撑,电视都不看了,下楼去遛弯了。
“看来以后得减少一下分量才行,实在不行的话,饭煮少一点吧。”
杜清和也有点无奈,喜欢吃米饭,这是粤省人改不掉的习惯。现在大城市里,比如花都、深市的家庭,就会煮很少饭,都是吃菜饱的,可能每个人最多就是一碗半碗饭那样子。但是,这半碗饭绝对不能少了,少了的话,粤省人会觉得没米下肚,整个心都是空落落的。
而在潘州,特别是普通家庭,吃米饭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一家几口人,只有两个菜,却有一大锅饭,每个人都要吃一两碗才算饱。歪果仁(外国人)就很不解,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就是大米和小麦,因为在歪果仁看来,大量食用碳水化合物食物不仅对身体没有好处,而且还会造成身体肥胖,在国外很多论坛上可以看到老外对碳水化合负面的评价。
事实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碳水化合物是身
第三百三十六章:被套路了
丁婶笑了笑,拉着孙女的手,说道:“我就是来找小杜你的。”
“我”
杜清和有点诧异地看着丁婶,而那个小女孩,也怯生生地看着杜清和,不过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更多的是好奇。
“是啊,小杜,没想到你的厨艺这么好。我这孙女啊,已经好几天没什么胃口了,不知道是天气太热,还是什么的。但是今天吃了你做的‘隔水蒸鸡’后,就开胃了,回家还喝了一碗粥。”丁婶带着惊喜地感谢道,“这都多亏了你啊小杜!”
杜清和倒是有点意外,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情,怪不得之前有功德汇入呢,原来这小女孩是胃口不开。
其实现在小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这个情况,到饭点了也不饿,也不会主动找东西来吃,没有半点食欲。就算是家长去喂,最多吃几口就不想吃了。
这情况很正常,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吃不饱,营养跟不上,生长发育落后其他同龄孩子,就经常会给孩子喂过多的食物。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填鸭式的喂养会加重小孩子的肠胃负担,造成肠胃功能紊乱,最后小孩子当然会食欲不振了。又或者是家里骄纵,让小孩子吃太多零食,导致不想吃饭。甚至小孩子不咀嚼,或者尚未充分咀嚼就咽下去了,这样也会导致肠胃不好,最后食欲不振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都很忙,喜欢在饭桌上教育小孩子。小孩子当然会因此感觉到厌恶了,谁喜欢被说教呢最后,在压抑、厌烦等情绪下,孩子连带吃饭都不太想吃了。
要是再这样发展下去,演变成厌食症似乎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怪不得丁婶要谢杜清和呢,这小孩子不吃饭,怎么能快高长大呢!
“蜀黍,你做的鸡肉好好吃啊!”
小女孩一句话,就把杜清和彻底雷倒了。
杜清和黑着脸纠正道:“叫哥哥!”
“哥哥蜀黍,你能不能明天再给我做一个菜”
打败杜清和的,就是天真,看着那小女孩无辜的,又期待的眼神,杜清和深深吸了口气:“叫哥哥,不要叫蜀黍,不然不给你做菜了。”
小女孩天真无邪地说道:“那我叫哥哥,你就给我做菜了吗”
“……”
杜清和觉得自己的智商被碾压了,这逻辑似乎一点都没错啊不过,为什么他有种被套路的感觉
丁婶好像看出了杜清和的尴尬,连忙斥道:“小孩子别乱说话,小杜啊,你这么忙,怎么可能麻烦你呢”
杜清和笑道:“也不麻烦,不过你们可以到我的餐厅去,随时都能给你们做菜的。”
丁婶略带失望的眼神,黯然了一下,然后又说道:“那好,我会带着她去的。”
“好吃哥哥,你记得要给我做菜哦!来,我们拉钩!”
小女孩还不想走,硬是要和杜清和拉钩。
杜清和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伸出小指,和这小女孩拉在了一起。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好吃哥哥,你答应了,一定要做到,不然我就哭给你看!”
小女孩说完,都有点泫然欲泣的感觉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眼瞅着就要乌云密布。
杜清和脸都快无奈得掉落在地上了,只能哄道:“好,好,好,我肯定做到。”
然而那丁婶却没有什么责备的意思,反而有点笑吟吟的感觉,乐得看这小女孩耍心眼。事
第三百三十七章: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作为一个修道之人,你可以厌恶一个人,可以利用正当手法去惩治一个人,你却不能亲自出手。因为对方是普通人,手无寸铁的。当然了,如果是斗法,对方是有实力的,那就另当别论了。总之一句话,不能轻易对普通人动手。就算动手,也最好不用神通。
所以,也难怪杜清和会想到用臭豆腐做“生化武器”了。
有时候一些人做的恶,完全是出乎杜清和意料的。
“除了臭豆腐,我还有什么可以用的呢是了,我现在力气挺大,说不定还能照着武侠小说,练个‘弹指神通’这个暗器手法……”杜清和觉得非常可以,要知道有时候法律会离得很远,而拳头很近。一些事,不是靠法律就能制止得了的,必须用拳头。杜清和用本身的力气,似乎也没有犯了不用神通对普通人的忌讳。
“说不定还能练成一个武学大师呢,专门用小石子打暗器,比用弹弓都爽!”
说练就练,杜清和悄悄地用“搬运”神通弄来了不少小石头,开始练习准头。
一开始,准头自然是不敢恭维的。
但是,练得手熟了之后,就能随心所欲,指哪打哪了。没办法,谁让杜清和的身体受到灵气的浸润那么久了,力气又大,眼力又好。只要摸清技巧,那练一个“弹指神通”,用手指弹石子,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杜清和发现了,他这个暗器手法,最多就三十米远,再远打人就不疼不痒了。没办法,人力有时穷,石头子就那么点,想要把人打疼,就得极快的速度。可不用神通的时候,石头子经过空气的摩擦,万有引力的作用,最终还是会削弱力度的。
“聊胜于无吧……”
杜清和练习了一阵,觉得索然无味了,开始钻研起神通来。
要是给民间一些武术爱好者听见了,保管会内牛满面的。要知道,就算是花了十几年功夫练习飞刀的“武林高手”,恐怕都无法让飞刀飞出二十米还有杀伤力。可人家随便练练,就能用小石子打出三十米之远,还嫌弃威力太小,这找谁说理去
“神通还是太少了啊……”
杜清和虽然知道,在这个社会上,神通并不是万能的,有些事即便是他都无能为力。然而,对一个神通,就多一个办法,技多不压身这总该是好事。只是功德涨得有点慢,让杜清和有点无奈。
“难道真的要等到我开办实业,惠及普罗大众,才能快速涨功德吗”
杜清和这个念头还没落下,突然才发现,一些细如发丝的功德,源源不断地注入着。
“咦,这个是怎么回事!”
杜清和才发现,虽然这功德不多,但是慢慢地汇入,总会积少成多的。
“难道是……我开餐厅、种有机蔬菜获取的功德吗难道功德,不是一锤子买卖吗”杜清和第一次发现这种事,仔细想想也是合情合理的。功德并非无源之水,是杜清和先帮助了别人,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都会产生功德。这么一来,那些有幸吃了有机蔬菜的人,也会感激杜清和能种出这样的蔬菜,怪不得有一点点功德汇聚过来了。
“那是不是就办一个农场好了呢怎么说,农场好像也是一个实业,大不了生产出来的有机蔬菜,实在消化不了,还能
第三百三十八章:农村电商
杜清和进了他租下来的民房,这里算是办公室,当然更重要的功能是过秤、包装和装车。
“老板,你来了”
阿承已经把电脑组装完毕,用的自然是杜清和划过来的钱。至于这台电脑好不好,杜清和也不管,反正要是阿承中饱私囊的话,这台电脑用得卡了,他也是不管的。这不,杜清和刚刚进来,就发现阿承在用这台电脑打游戏呢。
这也是杜清和意料之中的事,他没说什么,反而看着有点慌乱的阿承,淡淡地说道:“娱乐可以,但是要在事情做完之后。”
阿承连忙说道:“老板,我的事已经做完了!”
杜清和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这就是他要来突击检查的原因,没人知道他什么时候过来,这就不敢打马虎眼了。这就是监督的重要性,就算再好的制度,没有了监督,也一样是沦为表面功夫的。
要是相信什么内部监督,那估计跟相信母猪上树没什么区别。
是,互相检举揭发是有点效果,但那样会激发出最恶劣的人性,使得人人自危。长久以往,员工就没人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全都想着怎么自保,怎么检举揭发……内部气氛凝重,还怎么生产发展唯有外部监督,才能让员工安心,保证生产的气氛。这是出于对人性的判断,杜清和觉得不要高看人性,人这种东西是有私心的,是会懒惰的,也是最不能直视的。当然,人性也没那么坏,你先划好章程,规定好范围,出界了要惩罚,自然就容易管理多了。
但要说的是,人还是最难管理的。
丰祥村的村民还好,淳朴些,但也有搞小团体的苗头。要是大城市里,这就更难管理了。每个人的心思不一样,对工资的要求也不同,太难管了。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公司宁愿要一个听话的平庸的人,也不想要一个刺头但有才华的人。可以说,有时候就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