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杜清和点了点头:“我记得国家是有专门资金扶持这样的项目的……”

    “有是有,但每年就那么一千来万,投入到两千多亩田地上,还能有多少”林正弘无奈地笑道。

    杜清和沉吟了一番,然后问道:“这样,林哥,你问问你那朋友有兴趣出让那两千亩土地吗”

    林正弘一愣:“你要买下来!”

    杜清和苦笑道:“我没这么些钱,我也了解过那个生态农业园,不是还有几百亩田地没种什么东西吗,我就想拿那块地。也不打算做些别的,就做生态农业。”

    &




第三百八十三章:罗汉斋
    “杜老弟,我觉得你没必要眼睛盯着那个生态农业园。你要是有钱的话,自己去承包土地不就行了”林正弘说道,“高州是劳动力输出的县级市,土地抛荒也不少。再加上现在有政策,你要是自己承包土地,还能省去好多麻烦。”

    杜清和苦笑道:“我的钱不多……”

    “承包土地真的不需要什么钱的,一亩地一年就八百多块钱,最多订合同的时候,加一条可以按照市场价波动,但最高不超过原来土地承包价的10%就行了。这样吧,你要是没钱,我也可以投资的,我占一点点股份,也不插手经营管理,就是必要时候看看财务报表就行……”

    林正弘果然是一个商人,看到一个有潜力的投资计划,立马就跟上了。

    杜清和想了想:“等我去把土地谈下来,不够钱再跟林哥你说吧。”

    “对,应该这样。我也帮你参详参详,哪里做这个生态农业园比较好……”林正弘对于自己的生意,哦不,可能是自己的生意,还是挺上心的。

    但是,杜清和内心已经有选择了他的老家,高州四水镇普宁村。

    要说到他老家,其实也是种菜很厉害的,北运菜是这个镇子的顶梁柱。至于为什么不在本地销售北运菜贵啊!这才能赚钱!

    而且镇子上不仅种菜,还有不少荔枝、龙眼、香蕉、胡椒等等的种植基地。要说丰祥村不懂利用土地优势,那么四水镇就是非常懂得利用资源的了。但也有个问题,就是四水镇有那么多村子,每个村子都发展得不太平衡。比如普宁村,就是在四水镇的边缘地带,再过去就是别的镇子了。而且最讽刺的是,其他村子都有很多乡镇企业,但普宁村就两个,还是个什么饲料厂和玻璃厂,半死不活的,眼瞅着就要倒闭了。而其他村上,镇上,集体企业都有二十多家,私营企业上百家。

    这都是因为普宁村“风水”不太好,到现在都没出一个大老板,就算有几个有钱人,也不可能回乡投资。再加上村里年轻人都跑出去打工了,有的在潘州市区,有的去了花都,深市,田地也丢荒不少。

    杜清和心想:“既然决定要发展农业了,干嘛不造福老家”

    心念动了,杜清和就忍不住想开了。要知道,普宁村有个好处,就是挨着一个龙胆塘水库,可惜旁边已经有一个综合农场了,根本轮不到普宁村占便宜。不过普宁村有个好处,就是村里种果树的地方少,连片的农田多。在以前,这是一个劣势,因为四水镇的荔枝驰名天下,普宁村是一步慢,步步慢,所以就越来越落后了。但是在杜清和眼中,这就是一个极大的优势!

    就在杜清和想着可行性的时候,一个带着点失魂落魄神情的男人,走进了餐厅。

    “老板,你这里招厨师吗”

    男子一开口,就是这么一句话。

    杜清和回过神来,看了看这个失魂落魄的男子,心念一动:“其实现在减脂排油养生餐,还有强身健体养生餐,其实功效多是应在那两桶茶水上。我要是去做生态农业了,那餐厅这边是顾及不了的,那还真的得招一个厨师了。”

    “你要应聘厨师吗”

    杜清和打量了一下这个男人,四十来岁的模样,胡子拉碴的,身形消瘦。这确实不太符合大多数人对厨师的判断,但是杜清和却注意到他的手,因为长期掌勺,手掌处有厚厚的一层茧子。而手背上,也有不少被刺破的燎泡。

    &nbs



第三百八十四章:埋没人才
    之前说过了,肉菜好做,因为肉嘛,随便炒一下都很香的。但是素菜就不一样了,要想把这道“罗汉斋”做得出彩,爽滑起来又融合多种香味,没有师父教授是不行的。就拿杜清和来说,他就不会这道菜。为啥因为人家不轻易传授的啊!

    “罗汉斋”有不少,但是正宗的没几个,好吃的更少了。

    但是,这个男子却有条不紊,处理起素菜来又快又好。单单是看他颠勺的功底,杜清和就知道,这是一个真正的粤菜大厨。

    真正的大厨,能把素菜做出顶级美味来,这不是吹的。

    就拿这道“罗汉斋”来说,要把十八种素菜做得层次分明,又融合在一起,这是最见功夫的。毕竟这十八种素菜有菇类,有菌类,有时蔬,要想做得统一,又要做到层次分明,十分不容易。菇类太难入味,菌类太难烹煮,时蔬又各自有烹饪技巧。所以要做好这道菜,不容易。

    花费了接近半个小时的时间,这道菜才总算在同时烹饪的过程中新鲜出炉了。

    男子有点紧张地看着林正弘,杜清和为了表示公平,和林正弘一起吃了一下这道“罗汉斋”。

    虽然林正弘已经吃饱了,但还是下筷子,把每一种食材都尝了尝。

    杜清和等林正弘起筷之后,也夹起了一块香菇试了试,然后又试了试木耳,最后尝了尝白菜,心中便有答案了。

    看了看林正弘,杜清和问道:“林哥,感觉怎么样”

    “不错,功底很扎实。杜老弟,要是你不请他,这人我要了。”林正弘笑呵呵地说道。

    杜清和翻了个白眼:“林哥,你这是什么话,截胡吗我这小家小业的,争得过你吗”

    林正弘笑道:“我这不是怕吃不到你做的菜吗,这位兄弟虽然菜做得不错,可距离你还是有段距离的。”

    他这么说,那个男子就受不了了:“老板,你也会做菜”

    杜清和知道他的心思,笑道:“怎么,不服气啊行,试试那道清炒白菜。要是还不服气,吃一吃那道蒸鱼吧。当然,我也没正式学过炒菜,很多你懂的菜式我都不会。”大大方方承认了自己的缺陷,却让那个男子捉摸不定了。想了想,他拿起一双干净的筷子,夹起了林正弘面前的残羹剩菜。

    一入口,男子就知道自己输了,什么都不说,转身要走。

    杜清了连忙拉住他:“干嘛什么都不说就走啊”

    “你比我厉害,我不走还有什么用”男子瓮声瓮气地说道,浑然不觉自己是得罪了人。林正弘见状立即起哄道:“我不会做菜,要不你去我那上班吧我也是开酒楼的……”

    杜清和挥手道:“去去去,别添乱。大哥,别急着走。你都说了,我是老板,哪里能天天下厨的之前是没办法,现在我就想雇一个人掌勺了。恰好你过来了,做的菜也好,就你了。来来来,介绍一下自己吧,叫什么名字明天能不能过来上班了”

    林正弘面带苦笑道:“得,看来没我的事了。”

    男子面色有点缓和,带着僵硬的语气说道:“我叫朱玉斌,已经做厨师二十年了。”

    杜清和一愣,这是因为这名字太个性了,用普通话读,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用粤语一读,就成了“猪肉饼”。“看来你是天生干这行的,名字都注定了。”杜清和调侃道。

    林正弘也笑了,但有



第三百八十五章:原则问题
    “去,什么话这叫”杜清和没好气地说道,“我这餐厅很差吗这样,朱师傅,我再给你一个选择,我这店现在的利润是一个月五万左右,第二个选择是你一个月拿五千的工资,再拿净利润的百分之十,你看怎么样你是选固定的七千五工资呢,还是选有分红的”

    朱玉斌愣了,他还没见过这么大方的老板,居然舍得给净利润出来。一时间,他也有点踌躇了。

    林正弘也有点急了:“这还考虑什么,当然是选后面一个啊,就算你的厨艺不够杜老弟厉害,但每个月净利润有个三万也轻轻松松吧要是能做到四万,你都能拿到九千块钱了!”

    然而,朱玉斌出乎意料地说道:“我选择七千五的工资。”

    杜清和也愣住了:“为啥”

    朱玉斌认真地说道:“我一个打工的,凭什么占利润的分红呢”

    林正弘也急了:“唉哟,你是死脑筋啊,人家乐意给你,你就受了吧”

    “这是原则问题。”朱玉斌认真地说道,他的认真里有一股别样的力量。

    杜清和有点触动,这样有原则的人,跟他老爸一样,在这个社会上已经很少见了。现在的人,往往会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别说原则了,法律都敢践踏!

    “行吧,那我跟你说一说你的工作安排。我们的餐厅呢,一般只做早餐和午餐,晚餐是不做的。所以,你得早起,到菜市场去买菜,把一天的食材备完了。这个一定要亲自去买,要人家送来的,准是一些次品。”杜清和嘱咐道,这是一定的,都说无奸不商,特别是小商小贩,你说他们大奸大恶吧,算不上,就是喜欢钻空子。一旦主顾不注意了,他们就以次充好,凭这个赚钱。

    朱玉斌点了点头:“老板,你放心吧,我也是经常买菜的。”

    这时候,李子尧过来问道:“那我呢,我做什么”

    “你啊给你个兼职,学过会计吗”杜清和笑道。

    李子尧点了点头:“我可以自学。”

    “可以自学你点啥头”杜清和笑骂道:“你以后负责店里的会计工作,黄姐负责出纳收钱开小票。端菜什么的,你小子灵醒点。”

    李子尧点了点头,感觉充满了挑战:“那杜哥,我有课怎么办”

    “那有空再过来呗,或者叫你女朋友过来顶替一下。会计不算难的,一个晚上,以你们的水平就能上手了。以后就负责弄一下财务报表,大概一个月一次吧,平时也没啥可以做的,就是帮忙端端菜。我给你们特权,以后在店里吃饭不用钱。至于工钱,就没有了。”杜清和奸笑道。

    李子尧算了算,即便是这样也划算多了。要知道,在餐厅里吃个早餐午餐,都要一百多了。两个人的话,那得翻倍。以工作换两顿,挺划算的。“行,就这么说定了。”

    杜清和继续对朱玉斌说道:“朱师傅,以后你早餐就煮粥,我会给你菜谱的,大概有三十来种粥,你轮着来煮就行了。还有午餐,每天得换着花样来,我也会给你菜谱的,你照方抓药就行了。”

    朱玉斌表示明白,他知道自己应该是店里拿钱最多的,劳累点也是正常。

    杜清和却在想,是不是应该要招一个专职会计或者出纳了,但是,只要涉及到钱的,人性基本信不过,特别是那些小年轻。近些年来,职务侵占的新闻层出不穷,尤以年轻人居多。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喜欢借贷消费,根本没有储蓄观念,一旦陷入要还债的循环了,他们就会不断想办法拆东墙补西墙。职务侵占,也就不足为奇了。

    &



第三百八十六章:簸箕炊
    “主要是茶水的功效,用的是减肥茶的药方。”杜清和低声说道,“其实饭菜基本没啥效果。”

    朱玉斌一愣,然后明白了:“老板,你这生意其实是靠着卖茶水才卖得出饭菜吗”

    “去去去,瞎说什么大实话。”杜清和乐了,“我会把草药都包好,交给黄姐让她冲泡的。至于我的饭菜,用得着靠茶水随便打出招牌,都能卖出去了!”

    朱玉斌点了点头,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他对杜清和的厨艺是真的叹服。一个没正经学过厨艺的人,居然把菜肴做得比他还好吃,这已经不能用天分来解释了。这简直是天生的厨子啊!“说不定,我在这里工作,还能让我的厨艺再上一个层次”第一次朱玉斌有着这么强烈的预感。

    其实朱玉斌还真的猜对了,杜清和打算弄一个生态农业园,给餐厅来一个自给自足。

    但凡是能自己准备的食材,就不出去买了。比如,在生态农业园里可以种菜,养鸡养鸭养鱼之类的。这样出产的食材,保管新鲜且无公害。其实厨师说白了,也是一份缘分的职业,做一道菜,最关键的不是厨师的厨艺,而是食材的新鲜程度和高级程度。比如一个家庭主妇,就算抓一只走地鸡来,也能弄成极为好吃的白切鸡,你能说家庭主妇的厨艺就比厨师强吗同样的道理,把一盆死鱼臭虾给顶级大厨,这个大厨也无法做出一道美味来。

    所以,厨师这个行业,食材才是最关键的。

    要不然朱玉斌为什么愤而辞职,就是因为采购的那人太混蛋了,老是用一些残、坏、烂的食材给他。你说,再厉害的厨师,也无法改变食材的性状啊!

    一个厨师的厨艺要增长,除了要有天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食材练手。像霓虹那边的厨子,一辈子只弄三文鱼刺身,傻子都能弄得好吃了。

    所以,厨师找到一个能提供高级食材的东家,才能磨练自己的厨艺!

    朱玉斌已经摸到门槛了,但就差这么临门一脚,不然的话,他很可能就成为顶级的粤菜大厨了。而这一道坎,很多人一辈子都跨不过去。为啥因为高级食材太稀缺了啊!

    杜清和也不敢确定,自己弄的生态农业园能不能成。

    如果功德田确实存在的话,那培育高级食材根本不成问题。就怕杜清和自己的猜测是错的,这就有点坑爹了。不管怎么说,要是生态农业园弄得好的话,再投资开一个厂吧,把卖不出去的产品弄成饮料、罐头啥的。反正四水镇已经有不少类似的厂子了,各种配套设施齐全。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第二天了。

    杜清和一如既往地起了个大早,才回过神来今天不用他买菜。

    但不管怎么样都好,早餐还是要给父母做的。今天,杜清和打算给父母弄一个潘州特有的小吃簸箕炊。其实也不算自己弄吧,就是出去买人家做好的簸箕炊,然后回家淋上自己做的香油。其实这簸箕炊好不好吃,完全是靠香油。这香油也是商业秘密,但说出去也没啥的,主要是用芫荽头、葱头、白芷和韭菜一起放入花生油锅里榨,而且要用慢火煲煮才能得到香喷喷的别样香油。当然了,图省事直接用橄榄油也行。

    那什么是簸箕炊呢

    简单来说,就是用米浆做的糕。因为盛放在簸箕上,用水炊熟的,所以约定俗成就叫这个东西为簸箕



第三百八十七章:吃的只是调味料
    杜清和算是天才,大概知道了簸箕炊怎么弄的,其实也不算麻烦。只要专门做这个,他一天能做百来斤。但是,杜清和想到一个事情,之前他跟黄娟说过,这自然养生餐厅以后是要做养生糕点的,结果都过去两个月了,他都没履行诺言。

    “看来,是时候准备钻研一下怎么做糕点了……”

    没错,杜清和是完全不懂怎么做糕点的。实际上,他也觉得在餐厅里做糕点不太实际。因为餐厅就那么点地方,特别是厨房,已经很逼仄了,就适合两人在里面转悠,多一个人都显得转不开身。这要是再塞进去一套烘焙设备,一个人在里面都显得挤了。

    所以,还是中式糕点比较好,一个蒸笼就解决问题了。
1...7172737475...2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