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小兵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帝鸿轩辕

    “红宝石一盒”每进来一样东西门房处都会大喊一声。

    “蓝宝石一盒”

    “”。

    高诚贞进来后就开始指挥军汉们往院子里面搬东西,黄启宇的宅院在西安也是数得上名号的,即便如此,宽敞的庭院不一会也被这些礼品堆得满满当当,最为显眼的要数地上摆着的红珊瑚摆件青铜狮子五匹神骏非凡的大宛马还有两架出入的四轮礼仪马车

    黄玉蕊跟丫鬟们都看傻眼了,他们大姐出嫁的时候,聘礼连这里的十分之一都没有,父亲为了脸面甚至还赔送了不少东西,算在聘礼里面,即便如此,连院子的一半都没摆满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礼、税吏
    依照汉人古制,迎娶婚嫁的吉时是在黄昏时分,因此叫“昏礼”,后来组建演变为“婚礼”,婚礼一共“六礼”,分别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彩,就是古人讲究的婚嫁必须要有八抬大轿,媒妁之言,而媒妁之言,就是纳彩了

    问名,这个除了顾名思义字面上的意思之外,还有生辰八字,古人叫换八字,是双方的父母找能掐会算的先生给看看,生辰八字是不是和,通常来讲,老先生都会锦上添花,说些吉祥话,然后双方父母一高兴,多给一些赏钱。

    纳吉,是由男方家长,占卜算卦,选择吉时吉日,上门与女方定下迎娶的具体事宜。

    纳征,完成以上三部,就到了订婚的时候了,俗称过大礼,也就是下聘礼。

    请期,挑选吉时吉日,定下迎娶的日子时辰,古人结婚通常都是要规避三、六、十一这三个月份及下属的日期,时辰等,因为三的谐音是散的意思,六为一半,谁也不想新婚夫妇只有半世姻缘,寓意不好,十一是隐含不尽的意思。

    亲迎,这个就很好理解了,新郎官必须亲自带着迎娶的仪仗,登门求娶大妇,以示“明媒正娶”之意去小妾,纳姨太太则不能有这些礼仪。

    虽说婚配有六礼,也只有皇族世家会遵照六礼进行,民间只有四礼纳彩、纳吉、纳征、亲迎,而普通百姓纳吉、纳征合为一礼,就变为了三礼。

    “贤弟”张昌贵出得黄府说道“你的大事咱们就差最后一礼,迎娶了。”

    “老哥,小弟感激不尽”杨齐知道,依着张昌贵的性格,他是不需要操这份心的。

    “哎你我。”张昌贵说着比划了一下“之间,不需要说着许多,婚礼的日期,你有没有什么要求”

    “现在世道太乱,我只求尽快完婚,我好带她一起返回田庄,府谷那边一日不除,我这心下难安”

    “嗯,我也是这个意思,但老弟的婚礼,也马虎不得”张昌贵拍了拍杨齐的肩膀,在他理解杨齐居然为了完成朝廷交给自己的任务,居然要如此草率的完成婚礼,十分感动。

    “现在已经是二月底,现在操办,实在太过仓促,三月不易婚配,这样吧,咱们的婚礼定在四月十八,那天是庙会,热闹非常,你觉得如何”张昌贵掐着指头算到。

    “行,就四月十八”杨齐点了点头说道。

    “老高啊”张昌贵也学着杨齐这么叫高诚贞“你家大人的婚礼,他事多,你就要对帮着张罗啦,不要失了礼数,让这些人看咱们的笑话,知道吗”

    “是,大人”杨齐叫他还好一些,毕竟自己确实要比杨齐大,可张昌贵也这么叫自己,就十分别扭。

    “你接下来,要忙什么”张昌贵问道。

    “老哥,这西安城外,已经聚集了不下十五万流民。”杨齐说道“我想到城外去看看。”

    “这里是首府,不要太过干涉”张昌贵劝道,他说的已经很隐晦了,说白了就是手不要伸的太长。

    “老哥,你知道这两日,城外死了多少人吗”杨齐说道“一开始是十几个人,现在已经达到每天几百人了,这事朝廷管不了,西安这些官员是不想管,大家同为华夏子孙,你叫我袖手旁观吗”

    “唉”张昌贵叹了口气说道“你说的我都懂,可你要怎么管你田庄发展的不错,难道为了这些人,就拖垮新兴的田庄吗那可是你们进攻府谷的桥头堡,一旦田庄有事,绥德独木难支,到时,又将如何”

    “老哥,放心吧。”杨齐这次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自有办法”

    “哦”张昌贵疑惑道“这么多三品大员解决不了的问题,到你这里就能这么轻松”

    陕西巡抚衙门。

    “抚台大人,为了尽快安抚这些流民,西安知府提议,提前收取崇祯二年的税收。”陕西承宣布政右使唐任重说道。

    “哎”巡抚苏礼说道“可以呀,这个办法好让他尽快去办理吧”

    “是,属下,这就去办”唐任重说完,告辞而去。

    “快点,少他妈啰嗦,把你家账本拿出来。”一名税吏喝道,他身后跟了四个衙役,一手持短棍,一手提锁链,腰间还配了腰刀。

    “大爷,大爷”掌柜的声音都带上哭腔了说道“小的小本经营,这个月的本钱都没回来,你却让我交今年的税今年才刚开始啊”

    “混蛋”税吏大声呵斥道“你想抗税不成”

    税吏话音刚落,身后就突然窜出来两个衙役,一左一右,一个套头,一个拉人,作势就要拉他下大狱。

    “啊”这时躲在后面的老婆子突然冲了过来,一把抱住老掌柜的大腿哭道“老爷,给他们吧,给他们吧”

    “这可是咱们孩子结婚的钱呀”老掌柜哭喊道“你们这不是收税呀,你们这是明抢啊”

    “他妈的”衙役一听顿时怒了,一个短棍就打在老掌柜的头上,顿时鲜血横流。

    “啊老头子老头子啊”老婆子大声哭喊道“怎么样你有没有怎么样”一边哭喊一遍扯住衣服给老掌柜擦着血水。

    “干什么你”税吏怒道“这是纳税人,要放尊重些,还不快给老掌柜赔礼道歉。”

    “对,对不住了您”衙役点头哈腰的赔不是。

    老掌柜的从怀里颤颤巍巍拿出一个小包裹,刚准备打开。

    “拿来吧你”税吏一把夺过老掌柜手里的包裹,打开一看,是两锭足两足锭的白银元宝。

    “还说没钱”税吏看也不看老掌柜,揣进怀里一锭,提在手里一锭大声说道“咱们走,下一家。”

    这一切都被恰巧路过的杨齐、张昌贵等人看见,老婆婆将老掌柜搀扶到桌子旁边坐好,税吏等人出得门来,外面围观的百姓才敢进去,几个邻里七手八脚的帮着忙活,还有几个腿脚快的跑出去找郎中。。

    “他妈的”杨齐看的冒火,大骂一声就要冲上前去。

    “站住”张昌贵一把拉住杨齐说道“你今天只能救一个,那就是你自己”



第一百一十九章 难民
    杨齐回过头惊诧的看着张昌贵说道“为什么”

    “你还不懂吗”张昌贵说道“乱世已经到来,朝廷现在急需改革,重塑秩序,而这个担子将会落到你的身上”

    “只有保护好你自己,你才能救更多的人”张昌贵继续说道“如果你今天杀了那个胥吏,只是一时痛快而已,又能改变什么西安城里的官员们不会放过你。”

    “看看城外的流民吧”杨齐沉思片刻说道“老高,送五十两银子给那个老伯,既然碰到了,咱不能不管。”

    高诚贞默默的点了点头,带了个随从走进店里。

    “先走吧”杨齐头也不回的说道,他现在很生气,没有任何兴趣,张昌贵陪在他身边,只是闷头赶路,不再说话,身后是十几个随从护卫牵着马跟在后面。

    结果越往前面走,胥吏与衙役越多。

    “快时间紧迫,大人就给了咱们三天时间”

    “大爷大爷这是全家的口粮”

    “为朝廷交税,你委屈啊”

    “呜”

    “往后的日怎么过啊”

    “妈的”杨齐看着人们互相推搡,衙役甩着手中拉人的锁链,胥吏们与衙役们身上背着从百姓家里抄没的钱物,整条街道都陷入混乱当中,期间杨齐还发现几个不法之徒正在趁火打劫。

    这是杨齐来到大明之后,第一次感觉自己是那么的无助,这里不会有任何一个官员听从自己的建议,包括他的准岳父他只能尽可能的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派人去找郑泽武,问问他米行收购完成了吗”杨齐说道“如果完成了,叫他立刻到北城外的难民营地找我,如果没完成,就叫他快一点”

    “是”

    “你买米行干什么”张昌贵问道。

    “老哥,你相信我吗”杨齐问道。

    “你这话说的,我都给你保媒了”张昌贵说道“对了,你不介意黄家二小姐庶出女的身份吗”

    “呵”杨齐笑道“什么嫡庶不嫡庶的,只要她肯嫁给我,那就是我的女人,是我的女人,我绝不会让他受半点委屈”

    “好”张昌贵见杨齐说的坚定,心下佩服说道“是个汉子你不知道比那些达官贵人强了多少倍,哥哥我佩服你”

    “走吧”杨齐往前面一挥手说道。

    不一会众人就来到了北城外,只见城门五里外,到处都是低矮的窝棚,此时正是晌午时分,这里有一个官府衙门设立的粥厂,二十多口大锅都由专人负责,杨齐等人是从黄府直接出来的,因为今天是要去谈婚事,所以穿的都是便装,粥厂外围有不少军士,在维护秩序,难民们每人手中都捧着一个肮脏不堪的破碗,此时天气还没到的时节,难民们很多人都衣不遮体,在寒风中排着长队,只能一个挨着一个站在那里,靠互相的体温来取暖。

    “囡囡囡囡”突然一个尖锐凄惨的声音在安静的人群里面爆发出来。

    “你醒醒啊别睡千万别睡啊”

    “快去看看”杨齐说完当先寻着声音跑了过去。

    “麻烦大家都让一让”好不容易杨齐才挤进人群。

    “怎么回事”杨齐望着面前的一对母女,母亲浑身上下肮脏不堪,身上的衣物也是破破烂烂,衣服的下摆都变成一条一条的,在随风摆动,此时她的怀里正抱着一个大约六岁左右的女娃,她面色如纸,小嘴紧闭,身上的衣服虽然厚实,但透过不是那么严密的衣物,可以看见里面是一个瘦小的身体。

    “大爷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年轻的妈妈哭道“我们是从陕北一路到此,我相公为了照顾我们,已经在路上冻饿而死,不想到了这里,女儿还是没熬过去,呜呜呜呜”说着就哭了起来。

    “给我拿碗粥来”杨齐大声喊道“快”说完脱下自己的棉袄就给小女孩披在身上,完全不顾及她们身上的肮脏与臭味。

    张昌贵静静地站在杨齐的身后,也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了女人的身上,这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

    “来人马上回田庄,叫田庄的官员准备接收十万基数的难民,只有进入田庄,死一个难民,我要让相关人等提头来见另外叫户课主事张文国,带着一应人手日夜兼程,赶到这里,通知田庄的客运车辆,想办法调集更多的车辆,携带粮食赶到这里还有田庄的惠民药局,大夫、护士们携带医药,随同车辆一起过来。”杨齐抱着小女孩发布着一道道的命令。

    “是”一名随从领命,翻身上马,大声吆喝着,急速奔跑而去,他的身后还跟了四人四骑一路狂奔。

    “大人粥来了”这时高诚贞亲自双手捧着一碗粥,也顾不上因为奔跑,而洒了满手的热粥,能看得出来,双手周围都被烫的红肿起来。

    杨齐是个十分足以细节的人,他看了一眼高诚贞手中的粥碗,当然看到了红肿的双手,杨齐朝高诚贞点了点头,结果粥碗,同样的肮脏无比,他知道这时候也没地方去刷碗,杨齐端过粥碗小心的尝了一口。

    “已经不烫了”杨齐小心翼翼的将粥碗递到小姑娘的嘴边,一点一点的,十分缓慢的往她嘴里倒去,粥碗里大部分都是米汤,米粒都是能数得过来的,杨齐也顾不上那么许多,只要她还能喝粥,相信会好起来的。

    “谢谢大人多谢大人救命之恩”年轻母亲见到自己姑娘的咽喉正在一点点的吞咽,她知道,只要姑娘喝了这碗粥,就死不了了,又见他刚才一顿发号施令,想开应该是一位官员

    “快起来”杨齐说道“老高,派个人留下来照顾她们母女。其他人跟我来”。

    难民营周围的百姓见着人派头不小,于是纷纷让开道路,很快杨齐一行人等就来到了粥厂门口。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第一百二十章 收购米行
    “大胆”张昌贵的侍卫走上前来喝道“睁开你的狗眼”说完从腰间拿出一块令牌。

    “什么东西”那军户显然不认识字。

    “此乃五军都督府令牌”侍卫喝道“他是五军都督府佥事张昌贵,张大人这位是绥德守御千户所千户杨齐”

    “哎呀”那马上跪了下去说道“参见大人”

    “哗啦”紧跟着所有的军汉都跪了下去,大声说道“参见大人”

    杨齐没功夫理他,快步上前说道“这里谁负责”

    “千户大人这里是在下负责”说话的是西安知府衙门的一位主簿。

    杨齐看了一眼他的腰牌,知道他叫崔成。

    “这里还有多少粮食”杨齐说着走到粥锅跟前,伸手拿过勺子,在粥锅里面划拉,只见偌大一口锅内,居然没有多少米粒,再舀起一勺细细查看,清汤寡水一般的米粥,这能活人吗

    “哼”杨齐冷哼一声说道“再去传唤郑泽武”

    “是”

    西安城内,南城大街。

    “怎么样谷掌柜”郑泽武带着四个随从坐在主位上不紧不慢的喝着茶水,第一个传唤郑泽武的军汉此时正站在米店门口,当然同样是便装。

    谷掌柜,全名谷春田,在整个西安城内,有五家米店,手里还囤积着一万余石粮食,但被大盛米业挤兑的生意惨淡,若不是大灾来临之前,他屯了一些粮食,早已支持不下去了,其实他之前就出兑过米行,可在西安城内,谁敢得罪大声米行如今有外地人肯买,他自然是乐不得的急于脱手,可事到临头,又想着多赚一些。

    “我的这些家底,也盘的差不多了,一共五家门店,一万四千余石粮食,门店每家你给我五百两,粮食给你打个八折,八两银子一石。”说着谷掌柜拿出算盘在那里噼里啪啦的打了起来,边打边嘟囔道“五五二十五,一万四千余石,算你一万四千石正数好了,你看我多大方,你赶上了,小兄弟一共,十一万四千五百两整”
1...3738394041...1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