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实在闲得疼
小颦道“不怪哥哥,是爷爷高兴,非得要哥哥陪他喝点酒。”
儿子是心头肉,这一刻张芳芬有些不高兴了,“啊你爷爷也是老糊涂了,你还小呢,万一把脑子喝坏了怎么办”
黄瀚道“妈妈不用担心,喝一点点酒没什么大不了,不会影响身体。”
“你以后千万别喝酒,我不放心呢”
“嘻嘻喝一点点还是可以的。”
“干嘛要学这个坏毛病呢,像我这样,不喝酒、不抽烟多好”
爷爷奶奶都抽烟,这时没有大人抽烟时顾忌身边有孩子,黄颦闻了接近两个小时的烟味根本不敢吭声,此时头点得如同小鸡啄米,道
“嗯嗯就是,哥哥,你以后别喝酒了,长大了也别抽烟烟味太难闻了。”
唉臣妾做不到啊什么都不,活着还有劲吗
黄瀚连忙转移话题道“妈妈,我答应爷爷、奶奶让晓莲阿姨过一阵子来咱家饭店帮忙,你同意吗”
“你都答应了,我哪会不同意,反正还要找好些个人呢,刘晓莲是个勤快人,还会烧菜,你爷爷奶奶不提,我也想到她了。”
“妈妈,晓莲阿姨的爆炒小公鸡和爆炒猪肝味道好极了,以后咱们饭店的这两样菜可以让她掌勺。”
小颦附和道“晓莲阿姨做的菜真的很好吃,我今天都有些吃撑了。”
“呵呵,怪不得这么帮人家说话,原来是吃人家的嘴短呀刘晓莲我还能不知道她摊的荞麦饼、涨的糊浆饼那才叫好呢。”
“糊浆饼”好像只有三水县附近县市独有,味道很是特别,用碱发酵的火候一定要掌握得好。
刚刚出锅的“糊浆饼”金灿灿油亮亮疏松多孔,咬上一口香甜松软妙不可言。
黄瀚道“以后我家饭店里一定要卖三水县传统的食品,而且用传统手艺做,越是能够体现出本地特色越好做生意。
晓莲阿姨来了后,咱们店里的主食除了鱼汤刀面还可以加上荞麦饼和“糊浆饼”。”
“嗯我知道了,糊浆饼、荞麦饼可以切开端上桌,算主食、算菜都行。”
“对妈妈,你太善于经营了,咱们家的饭店肯定能够长盛不衰。”
“说果子话没用,我肯定要把你偷摸着喝酒的事儿告诉你爸爸。”
“哈哈,说不定爸爸听了被勾起酒瘾,也拉上我喝一杯呢”
“他敢反了天了那我连他的酒一起禁了”
“哈哈哈,你真把爸爸的酒禁了,我肯定不喝”
“你以为我不敢啊这可是大是大非的大问题”
“敢当然敢爸爸最敬重妈妈,肯定明白是非,我以后尽量不喝总行了吧”
“什么话还尽量一滴酒都不许喝”
“嘻嘻臣领旨谢恩”
“不许皮脸,给我记住了”
见儿子喝了酒有点亢奋,张芳芬不放心,让黄馨盯着店里,自己给黄瀚打来洗脚水,叮嘱黄瀚早点歇着。
第二百七十一章:沪城又来信了
张芳芬虽然赚了不少钱,但是心里总是不踏实,一直在担心政策又有了变化。
这种心态很正常,以前约等于一无所有,怕个屁
现在算得上家大业大,她当然患得患失。
所以说无产者最具备革命性是大有道理的。
统治者需要社会安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无产者挣到钱拥有家当。
张芳芬替黄瀚理了理被子又摸摸他的额头,道
“我昨天又抽空跑去南城当铺大院里看了看。”
黄瀚随口问道“文化馆搬空了吗”
“没呢,不过快了,估摸着一个月内肯定完事儿。那里太大了,恐怕要用十几个人才舞得下来呢”
“是啊那里我也看过,确实足够大,占地面积恐怕接近两千平方米,前期最起码需要二十几人,如果生意好了恐怕要三四十。”
“雇佣这么多人还真跟资本家差不多,不会惹祸啊”
“个体户暂时哪能雇佣这么多人至多八个顶天了。多了就是走资派,弄不好要坐牢呢”
“那怎么办你呀我们家跟房管所谈租房子前干嘛不说清楚了”
“没关系,我们家只要变通一下,就会变成了雇佣的人越多越好,不仅仅不惹祸,还会获得荣誉、获得表彰、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
“变通怎么变通啊”
“跟集体合作,挂个集体的牌子就行了”
“亏你想得出五几年就搞公私合营了,哪个私人的店铺、厂子最后不全部变成了公家的”
这倒是事实,张芳芬经历过那个年代,当然耳闻目睹,可是她想象不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八十年代的再次公私合营完全是逆袭,最后绝大多数的厂子完全变成了私人的。
“时代不一样了,国家在进步,也意识到大锅饭再也吃不下去,以后的小厂、小店绝大多数是私人经营。
我家用不着做出头椽子,主动挂上公家的牌子,是为了避祸,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要是挂上公家的牌子,产业被人家收走了咋办呢”
“不会的,现在的政府再也不会随意没收任何人的财产。”
“公家派来干部,我家再也做不了主那也不行啊”
“所以我们要在挂上集体牌子前谈好条件,自主经营是底线。”
“公家给牌子却做不了主,有可能吗人家图什么”
“政绩、就业岗位,还有点管理费。妈妈,你没瞧见满大街的待业青年啊国家要安排这许多人工作,压力大着呢。”
“也是,反正房子都租了,就听你的,咱们试试看吧”
“五表姐又来信了,她说双肩包好卖得很,问能不能多送些货过去,她认为反正是自己家做的,干嘛不多找些人多做些”
徐若男申请做个体户买卖服装、箱包真的很容易,也有可能沪城的工作效率要比其他地方高的缘故。
报告到了街道办,当天就批了,因为黄锦兰家有两个待业青年,本来就属于扶持就业的家庭。
街道办主任还帮着打电话联系工商所,指点徐若男该怎么办手续,半个月时间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徐若男暂时没有雇人,都是自己打理生意,她暂时没法也不敢去南方进货,都是从自由市场的二道贩子手里批发。
第一次进货时,黄锦兰带着徐胜男自始至终陪着五丫头。
有了黄锦兰这个老商业在一旁盯着,二道贩子还就真不敢欺负人,给的货还算地道,价格也公道。
虽然货物已经最少过了两道手差价不大,但是好在徐胜男租下的是个三十几平方米的铺子,买东西的人信任度高一些,她的生意还算好做。
黄瀚临走时就特意叮嘱徐若男放开手脚,店面不能小,市口不能差,用不着担心扎堆,街面上的服装店越多越好。
并且表态起步阶段用不着怕亏本,本钱不够时,再给她出四千块都不成问题。
有了这个承诺就是坚强的后盾。
沪城做服装生意的个体户已经开始多了起来,店面房的价值一直在飙升,租金越来越贵。
徐若男舍得出一年一千二百块的高额租金,服装店的位置不错。
沪城职工的平均工资一年也就是五六百块,这房租相当于两个职工一年的总收入,确实不低。
舍得投入才能得到回报,徐若男下对了第一步琪。
第一个月抛去房租、费用和她的工资赚了接近一百块,写来的信中,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喜悦。
这一次来信已经不仅仅是流露出喜悦了,而是有了豪情壮志,居然要求舅母扩大“双肩包”的生产。
因为她卖出两百只“双肩包”就赚了六百块的差价,这个月的纯利润将要达到七百多块。
赚着钱了的徐若男胆子大了许多,她已经雇佣了一个女孩子帮忙,基本工资给四十块钱,生意做得好发奖金。
这个才十七岁的女孩子叫周继红,原本是来沪城做小保姆的,这也是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妹子进城打工的首选。
谁知主人家挑剔,嫌这嫌那,她只干了一个月人家就不要她做了。
她六神无主地缩在墙角抹眼泪时,正巧被回家的徐若男瞧见了。
徐若男本性善良,问清楚了小姑娘的情况后把她领回了家洗脸吃饭。
现在这个女孩子不仅仅做营业员,晚上还睡在店里。
她喜欢做营业员,心情好着呢,每天都乐滋滋面对顾客,因为用不着伺候人了,觉得有了尊严。
卖“双肩包”是徐若男服装店的主要财源,她当然希望能够多多拿货。
这段时间接二连三写信,要求舅母多找些工人,多生产“双肩包”。
张芳芬当然希望看到徐若男生意做得好,得知她已经赚了不少钱,真心替她高兴。
见黄瀚谈起这件事,点头道“是啊做双肩包简直是稳赚不赔,是应该多请几个人。”
“咱们家相当于在沪城有了店面,做双肩包、衣服拿去卖肯定能赚不少钱,我家干脆把计划中的厂子办起来。”
“嗯老宅砌好就有了地方,是可以办。”
第二百七十二章:妖孽
黄瀚已经跟黄道舟、张芳芬谈过利用砌好的老宅办个小小服装箱包厂的打算。
他们俩人认为反正方桂兰四人已经在做,“双肩包”既然好卖,布料又能够解决,干嘛不尽可能争取多做些
他俩都支持,都认为厂名叫做“新风服装箱包厂”蛮好的。
这段时间黄瀚一直在琢磨着挂上集体的招牌,心里已经有了计划,这时乘着酒兴跟张芳芬谈起自己的打算。
黄瀚道“黄陈居委会主任是钱爱国的大姨,我们找她谈谈合作,我准备成立一个隶属于三水镇的服务公司。
不仅仅事竟成饭店是挂靠单位,生产双肩包的新风服装箱包厂也是,以后说不定还会有新的项目。”
张芳芬听了觉得头大如斗,道“这些我都不懂啊”
“服务公司其实是个拥有集体牌子的空壳,事竟成饭店和新风箱包、服装厂都是挂靠单位,都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那这个服务公司有什么用呢”
“给集体性质的职工发工资,缴纳医疗费、退休金统筹,这些职工根据她们的特长,可以安排在事竟成饭店上班,也可以去做双肩包、服装挣计件工资。
她们拿到的工资其实跟农村户口的临时工是一回事,缴纳的统筹也是工资的一部分。”
张芳芬有点懵,一脸迷茫道“我还是不太听得懂”
见张芳芬眉头紧皱,黄瀚觉得有些强人所难,人的成长需要时间和经历的,一下子让张芳芬提高到运作公司的高度,完全是急于求成。
他赶紧安慰道“妈妈放心,你不懂没关系,我全程参加谈判就行,以后服务公司办起来,也是我来手把手教你怎么当好经理,你聪明又能干,学起来肯定容易得很。”
儿子的神奇这一年时间张芳芬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她信任黄瀚的程度甚至于超过了对黄道舟的信任度,此时如释重负。
她“呵呵”笑道“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我虽然识字,但是没上过学,太复杂的东西还真弄不明白。不像你,就是个天生的鬼灵精。”
“妈妈,我准备把你将要担任一把手的服务公司叫做自强服务公司,我们家现在生产的双肩包以后生产的服装叫做风牌。”
“嗯我听你的。”
“我明天就让钱爱国约他爸爸来谈一谈,也顺便拜托他安排人帮着去注册风牌商标。”
“人家在办那么大的厂子呢,忙得很总是麻烦人家好吗”
“不要紧,钱叔叔手底下有不少人呢,用不着他亲力亲为,况且我也想知道他们的阳光牌电饭锅出新产品了吗销售完成得怎么样”
“呵呵,老钱这个人也蛮有意思的,他怎么就那么相信你呢”
“因为我聪明呗”
“去去去,能得你”
“阳光牌”电饭煲已经在生产,并且形成了销售,只不过前期产品严格来说根本不是自己生产的,而是从广东那一边购买配件组装。
这些生产零部件的厂子同样是“三角牌”的供货厂家。
钱国栋前段时间重点攻关几个主要零部件争取实现量产,因为唯有这样做才能够自己掌握质量,才能够赚取利润。
“阳光牌”电饭煲一开始就是进入沪城市场,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好做得很。
至今为止已经实现了一百多万的销售,但是完全没有利润。
这根本不重要,因为卖出去两万几千只电饭煲,顾客的质量反馈还行,“阳光”这个牌子渐渐地在沪城有了知名度。
黄瀚在钱国栋心里根本不是小孩子,而是妖孽。
啊呸不应该这么说,听起来像骂人。
总而言之,钱国栋心目中的黄瀚是不同寻常的,不可以轻视。
黄瀚约他,他不管多忙都会赶来见面。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六,晚上八点钟,“事竟成饭店”楼上的东房间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