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一九八一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实在闲得疼

    “信得过,信得过!你写作文比我厉害多了!”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沈晓蓉咬着嘴唇在沉思,她此时其实已经在构思,她也准备写这篇作文。

    成文阁听在耳中,他也想写这个题目的作文,不是他自大到写一篇作文送去发表,而是暑假作业布置了任务,两个星期就要完成一篇作文。

    他以前是从来不肯做暑假作业的




第一百五十六章:凭证
    这天三人又是六点半来到钢琴教室,一路上都是成文阁在唱《老师慢些走》,钱爱国却是一声不吭。

    黄瀚笑了,道:“钱爱国终于不再跟着唱啊,我的小心脏负担小多了。

    成文阁,你唱得很有味道,记住了,不用模仿谁,用你特有的声音放开喉咙唱。”

    得到肯定的成文阁高高兴兴答应道:“嗯!我听你的!你的本事太大了,我认为这首歌不比《军港之夜》差,说不定哪一天就有可能在收音机里听到。”

    钱爱国“唉!”一声长叹,道:“我看来真的学不来唱歌,我跟成文阁同一天听,同一天练,他都唱得这么好了,我还没能唱对一句。”

    黄瀚道:“这没什么,人各有所长,人家沈晓蓉厉害吧她唱歌也不咋地!”

    “是啊!她弹钢琴比你强多了,唱歌又比你差多了。”

    “你唱歌不行,可以玩一样乐器啊!我建议你买把吉他学着弹。以后我们三个人说不定能够玩点花样。”

    “玩花样大哥,你好好说说是个什么玩法!”

    “你想想啊!学校的文娱演出时,你、我、成文革弹钢琴、弹吉他,唱两首流行的歌,同学们在舞台下使劲儿鼓掌,这一刻牛逼不”

    “牛逼!太牛逼了。大哥,吉他是个什么玩意儿百货公司有得卖吗”

    “吉他就是一把用手指弹拨的琴,样子跟小提琴差不多。我们县暂时没有地方卖,但是沪城文体用品商店肯定有得卖!”

    成文阁问道:“为什么不干脆买小提琴学着拉呢”

    “你瞧瞧钱爱国的腱子肉,适合拉小提琴吗

    听我的准没错,至多三年全国都会流行弹吉他,如果那时钱爱国已经学了三年,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想拜师或者哭着喊着认他做大哥呢!”

    成文阁来了兴趣,道:“那我也要买一把学着弹,你看我适合弹吉他吗”

    “适合,肯定适合。你练成了能够自弹自唱,肯定牛逼大了去了!”

    “可是弹吉他总要有人教才行啊!”

    “买吉他时记住了买本入门教材,我肯定看得懂,到时候可以教你们,我也要自学。”

    钱爱国“哈哈哈”大笑道:“就这么定了,我一定买吉他勤学苦练,一定要比你们两个弹得好!”

    “弹吉他熟能生巧,你只要肯下苦功,我还真有可能不如你!”

    成文阁见钱爱国特别兴奋,打击道:“别臭美,你不可能比得过黄瀚的,他比你聪明多了。”

    黄瀚道:“那不一定,我要花时间弹钢琴,还有不少杂事,不可能花太多时间练吉他,钱爱国专一苦练,说不定就是我们三人中弹得最好的。”

    诱导这两个孩子学吉他的目的简单,就是培养他俩良好的兴趣爱好,用来打发课余时间,免得他们闲则生非在外面好勇斗狠。

    钱爱国道:“我中午就跟妈妈说要学习弹吉他,我妈妈肯定支持,成文阁,麻烦你回去请你爸爸帮着打听,一把吉他究竟值多少钱有自行车贵吗”

    成文阁答应道:“我一定记着说,我也要买一把。”

    黄瀚道:“我虽然不知道吉他的准确价钱,但是可以猜得出,一把普普通通的吉他不可能太贵,二三十块差不多。”

    钱爱国道:“不贵呀!我妈妈肯定舍得给我买一把!”

    ……

    三人进了钢琴教室后,钱爱国拿出一个工作日记本,道:

    “成文阁,我妈妈终于把你给的十二块钱用光了,一共买到了三十七张猴票。

    我妈妈说了,四张连在一起的万万不能撕开,那种邮票叫做四方连,比单张更加值钱!”

    成文阁根本没有想着买猴票这件事,钱爱国今天不提,他已经忘差不多了。

    他大方得很,道:“我送你四张,你就拿那个值钱的什么四方连,我留十六张,剩下的都送给黄瀚。”

    &n



第一百五十七章:笑得像个小孩子
    黄道舟拿到房子的当天晚上就告诉了黄瀚的爷爷黄哲远,老人家心里欢喜得很。

    第二天就遛弯来到西大街,他没有进门,而是绕着房子走了三圈看了又看。

    老人家是很自尊的,不可能不请自到,他当然是在等老三请客热闹的时候被请去上座。

    黄瀚拿到成绩单和三好学生奖状的当天晚上就去给爷爷报喜。

    黄哲远见到孙子当上了三好学生,比得知黄道舟在街上买了房子还要高兴。

    老人家拉着黄瀚问这问那,笑得像个小孩子。

    黄道武这几天一直在西大街帮忙,黄哲远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当父母的都希望兄弟和睦,看到老五和老三热络起来,他当然欢喜。

    说实话,父母都疼幺儿,黄哲远年纪大了,四十大几岁才和续弦有了黄道武这个幺儿,当然疼爱。

    他是过来人,何尝不知黄道武的三个哥哥都排斥五小,心里未必把五小当做亲兄弟。

    老人家无比期盼五小被三个哥哥接受,可是这年头,家家都穷,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

    因为鸡毛蒜皮起纠纷,导致兄弟们吵架变成打架,最后如同仇人的家庭多不胜举。

    黄家自诩君子,诗书传家,兄弟们倒是没有吵过架,但是相互之间的隔阂,黄哲远看得真真的。

    这两三个月,黄瀚这个最小的孙子给了黄哲远一个又一个惊喜。

    这孩子还带着黄道武挣钱,方桂兰也是因为黄瀚的突发奇想才挣到了外快。

    她这段日子总是眉开眼笑,还舍得隔三差五买烧饼回家孝敬老的。

    也是因为老五家日子宽裕了太多,认为占了老三家光的老五主动跟老三热络,这几天两兄弟说的话比以前一年都多。

    一家子在吃晚饭时,黄哲远特意问黄道武,“老三家又是买房子,又是盖楼房,肯定很缺钱吧!”

    “嗯啊!三哥胆子真大!一大半钱都是借来的。”黄道武脱口而出,忽然觉得不应该这么说,这不是让老父亲瞎担心么。

    他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没关系,钱花在房子上还是钱。”

    黄道武也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在实验小学校办工厂干了大半辈子,后来工厂改制变成了私人的,他还接着干,一直干到退休。

    年轻时搞武斗的血气方刚真被下放乡下修地球消磨殆尽,变成了个胆小怕事的。

    相对而言黄哲远倒是很有见识,他点头肯定道:

    “嗯!钱又不是吃喝嫖赌挥霍了,是拿来做正事,我们都应该支持!”

    “我晓得,这几天我都是主动去帮忙。”

    “道武啊!我这里有三十块钱,也只有这么多。我建议你能拿多少算多少,明天主动拿给老三借给他用。”

    “三哥没开口找我借钱啊!”

    黄哲远快八十了,这个时代很奇怪,黄瀚的记忆中爷爷应该是干到七十多才退休,他不是干部,不属于离休,退休金微薄。

    黄瀚的奶奶没有经济来源,夫妻俩靠退休金过日子哪有可能攒得下钱,拿出三十块真是拼了老命。

    黄哲远道:“他是知道你没啥钱不好意思开口。你算算能拿得出一百块吗我看你和桂兰这两个月应该赚了点啊!”

    “呵呵,是赚了些,这其实都是黄瀚的主意。”

    “你家是个闺女,国家现在不许生第二个孩子了。黄瀚那孩子肯定是个有出息的。”

    这话戳到了黄道武的伤心处,国家已经执行计划生育,而且越来越严厉,他是注定没儿子了。

    这不是吓唬人!三水县的计划生育抓得严着呢,黄道武家真的敢超生,一是没地儿躲,二是有可能丢了工作。

    他一声长叹,道:“唉!如果我有个儿子多好,肯定也能当上三好



第一百五十八章:花钱如同要命
    没想到三哥这么说,黄道武道:“我没打算要利息啊!”

    “你不要我也得给!说实话,你这个时候主动借钱给我,就是雪中送炭,这份情我记下了!”

    黄道舟真的高兴,有了这一百五十块,加上没几天就能够到手“二会”的四百五十块和做生意赚到的钱,资金总数超过了一千五百。

    再也不怕砌房子时出现没算到的账了。

    黄道武见三哥这么高兴,心里喜欢,真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好感觉。

    吃晚饭时,黄道武跟爹妈和方桂兰讲了这件事,还把黄道舟写的借条拿给黄哲远看。

    “爸爸,三哥还在借条上写明了借两年,以百分之六一年算利息,借一百五十块到时候还一百六十八块!”

    黄哲远“呵呵!”笑道:“这没啥,想来老三对做生意赚点钱有数着呢。”

    方桂兰道:“三哥家肯定能够赚到钱!借了我家的钱,肯定舍得给利息。”

    黄道武本来就有些奇怪,因为方桂兰小时候的日子更加苦,个子矮就是因为吃不饱造成的。

    她为了赚钱不怕苦、不怕累,如果让她花钱简直是如同要命。

    这一次舍得拿出一百二十块已经让黄道武惊叹不已,本来他预想中的是方桂兰拿出七十块钱跟爸爸给的三十块凑个一百块整数。

    家里总共有多少钱黄道武当然知道,拿出一百二十块,家里只剩下了六十块钱。

    家里有两个老人呢,万一有个头疼脑热去医院,没钱万万不行。

    黄哲远是退休职工,单位负责报销医疗费,那是凭医生的处方外加发票实报实销,赵秀贞没有工作过,没有单位也没有收入,全得自己花钱。

    所以对于谨小慎微的黄道武而言,家里必须有几十块钱,没钱心里慌得很。

    见方桂兰这么看好三哥家做生意,黄道武笑问:“你怎么就能够知道三哥家肯定能赚钱”

    “我在三哥家缝那种‘双肩包’,缝一只拿一块钱,我见他家已经攒了几十个,以为他们卖不掉,在单位上多了句嘴!”

    “是啊!他家是攒了不少,还就真没见谁来买。”

    “你别打岔啊!你一打岔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你说,你说,我不吱声!”

    “不是没人买,而是他们不肯卖。我在单位上说了有劳动布料子的‘双肩包’,卖七块钱一只,立刻有几个家里条件不错的要我拿给他们看看。

    我回来后喜滋滋告诉三嫂,以为是帮了大忙,谁知三嫂说这些包没打算在我们这里卖,是打算拿去沪城卖的!”

    曾经做了小半辈子生意的黄哲远点头肯定道:“对啊!好东西拿去沪城卖,能够卖得上价,老三家做得很对。”

    方桂兰道:“我跟单位上的几个同事都说好了拿一只样品给大家看,第二天我两手空空去上班,人家一直追着我问怎么回事!”

    黄道武笑问:“你是不是告诉人家,是你搞错了,‘双肩包’都被沪城来的人买走了,现在没货!”

    “嗯啊!”

    “哈哈哈,你的麻烦大了,人家肯定是不依不饶,直接拿钱给你,拜托你帮忙买一个!”

    “嗯!嗯!也就奇了怪了!我刚开始告诉他们有‘双肩包’卖,一只七块钱,他们不冷不热的,让我拿一只去给他们看看再说。

    现在没有东西给他们看,他们变成了死乞白赖硬塞钱给我,请我帮着买。”

    “最后怎么样了”

    “还能怎样,我只拿到三只,买了二十一块钱,最少还有十几个同事也想要,我不敢再多事了。

    三嫂说过在我们县卖七块钱不划算,说不定在沪城能买十块、十五块。我一算账,乖乖隆地咚,我多了一嘴,卖了三只双肩包,三哥家少说等于丢了十块钱呢!”

    &nb



第一百五十九章:买旧货
    这些天有了秀儿帮着张芳芬给一二十个匠人和黄瀚一家五口煮饭、做菜,张芳芬轻松了不少。

    七月九号晌午,正在做饭的秀儿很意外的见到了妹妹玉儿。

    自从姐姐离开了家,成天跟着秀儿的玉儿没了主心骨,简直是度日如年。

    她终于受不了,早上给张禹根留了一张字条,偷偷的上街来找秀儿。

    玉儿听爸爸说了,知道大姑妈买的房子离汽车站不远,也知道大姑妈家应该是在砌房子,她居然没费什么周折就找到了。

    见到正在忙碌的姐姐,还不到二十岁的她乐不可支,大声道:“姐姐我来了!”

    被吓了一跳的秀儿一脸惊讶,问道:“玉儿,你怎么来了,爸爸呢”

    “爸爸没来,我自己来的!”

    秀儿立刻明白了,骂道:“你个死丫头!肯定是偷偷的跑上街,你要把爸爸吓死啊!”

    “不会、不会,我写了字条压在堂屋里的桌子上,爸爸一眼就能看得到!”

    “看到了有啥用你信不信,用不着多会儿,爸爸肯定追来!我看你要挨打了。”
1...4950515253...1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