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一九八一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实在闲得疼

    黄馨道:“真羡慕你俩,我那一首《橄榄树》已经学了两三个月,一直到现在还唱不起来呢!”

    李梅很喜欢黄瀚,特想带他去看电视,再次问道:“黄瀚,你晚上去不去看电视呀”

    “我不去。姐姐,我建议你也别看电视。我们都要保护眼睛,我认为你最好忍住好奇心,不考上名牌大学坚决不看任何电视节目。”

    后世的黄馨、黄瀚、黄颦三人都是近视眼,都戴眼镜,都后悔莫及,埋怨自己为什么看那屏幕上经常雪花飞舞的黑白电视

    想想当初的电视节目,简直是不堪回首,为了那几部又臭又长的日本电视剧和以后的港台肥皂剧损害了视力,太不值当了。

    黄瀚这时提议黄馨别看电视,以后还会经常提醒,甚至于会把看电视的她找回家读书、锻炼身体。

    家里不管有多少钱,总要尽可能推迟买电视机的时间,最好等黄馨考上大学后再买。

    黄馨不乐意听了,道:“我们班上许多同学都看过电视了,也没见着谁的眼睛看坏了呀!”

    李梅道:“对呀!我已经看了五次,眼睛蛮好的呀!”

    黄瀚解释道:“偶尔看看电视没什么大问题,但是电视剧对你们的诱惑蛮大的。

    你们看了一集会想着看下一集,渐渐的就会花越来越多的时间看电视,眼睛在不知不觉中就坏了。”

    黄馨道:“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今天去看个新鲜,以后不去看不就行了。况且李梅爸爸也不是天天晚上值班,我们想看电视也找不到地方呀!”

    “姐姐,我不反对你偶尔看一回电视,可是我有预感,今天晚上的电视机有可能收不到任何图像。”

    李梅笑了,道:“黄瀚,我知道你特别聪明,但是你别装得跟算命先生似的,一副神叨叨的样子啊!”

    黄瀚道:“我瞎猜的,你们答应我,如果电视机没有图像你们千万不能盯着看,那雪花太伤眼睛了,少年儿童的眼睛脆弱得很,要用心保护。”

    以后的李梅也是个四只眼,她应该就是因为看电视损害了眼睛。但愿她能够听得进忠告,避免重蹈覆辙。

    黄馨不解道:“我都没见过电视机,你是从哪里见到的”

    额!这还真不好解释。黄瀚只得撒谎道:“联运公司有一台电视机,我瞧见过。”

    “哦!是这样啊!”

    其实黄瀚很苦恼,除了学习,这个时代没有任何娱乐让自己感兴趣。

    小说看不下去,电视剧更加不堪,电影都是看过的,八十年代前中国的电影拿好莱坞电




第一百六十三章:知恩图报
    黄馨恍然大悟,道:“哦!是这样啊!嘻嘻,我们还以为你能未卜先知呢!”

    “别信什么未卜先知,那是封建迷信,睡吧,以后别去了,你身上都是烟味。”

    “嗯啊!那些大人都在抽烟呛死了,我早就想回来了,可是玉儿姐不肯。

    她还要在那里等,一直等到李梅爸爸说现在即便收到信号也过了放电视剧的时间,她才肯回来。”

    “嘿嘿!总有一天你们都会看电视看腻了。”

    “这又是你猜的”

    “嗯!反正你记住了,一定要趁着年轻好好学习,不要想着看那个黑白的电视。将来工作了,你的家里会有大彩电,天天有电影在电视机里播放。”

    “你这种话我听同学说过,好像外国人家里都有电视机,可以一整天都看电视。”

    “这话不假,美帝国主义国家大概就是这样!”

    “你也这样认为呀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是最好的呀!”

    “睡觉,睡觉,美帝国主义天天看电视会看瞎了眼睛,当然没有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好!”

    黄瀚哪能跟姐姐谈这么敏感的问题,胡扯一句后再也不肯说话装睡。

    黄馨见黄瀚没了声音,也就不再刨根问底,她也嫌身上一股子烟味,去厨房洗澡去了。

    ……

    黄瀚诱导张春梅用心写一篇题目是《老师慢些走》的作文,并且想着帮她好好修改。

    最终目标就是再次被《少年文艺》发表。

    张春梅这个小姑娘这段时间还是经常来帮助黄瀚卖茶叶蛋,她在那里玩熟了,甚至于还帮着收钱、帮着给顾客拿茶叶蛋。

    张妈妈帮着弄出六十捆“劳动布”布头,使得黄瀚家今年都用不着担心缺原材料。

    知恩图报那是必须的,张春梅不可能接受黄瀚的钱财,黄道舟跑去人家送礼被拒绝的可能性也不小。

    因此黄瀚灵机一动,何不如帮助张春梅再发表一篇作文

    四块多钱的稿费不算啥!但是这种荣耀千金不换啊!这份成绩对于张春梅以后的升学也会大有益处。

    第二天黄瀚、沈晓蓉依旧来练琴,其实今天邱老师不来指导,沈晓蓉完全可以在家里练习的。

    可不知怎的,沈晓蓉不愿意一个人在家,她希望有黄瀚、张春梅几个在身边。

    张春梅昨天认真写作文,她不急于求成,简直是字斟句酌,昨天一个下午已经写了三四百字,计划今天下午完成。

    沈晓蓉也下定决心好好写一篇作文,她的目标当然也是被《少年文艺》发表。

    她是《老师慢些走》这首歌词曲创作者之一,经历了全过程,这篇作文当然不是凭空捏造,写得真实且富有感情,重点突出了创作时的酸甜苦辣。

    下午张春梅同样在继续完成作文,她脑海中总是浮现出韩老师泪光莹莹的样子。

    浮现出同学们满含深情唱歌时的惜别之情,写着、写着总是不由得泪眼朦胧。

    完成了作文后,她的妈妈第一个阅读,看着、看着,张妈妈禁不住大声赞叹道:

    “春梅,你这篇作文写得太好了,我看了都觉得鼻子酸酸的。”

    “妈妈,你认为这篇作文有可能被《少年文艺》选上吗”

    “能!肯定能。我认为这篇作文比《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还要好。”

    “嘻嘻,这还得感谢黄瀚呢!”

    “为什么”

    “是他建议我以《老师慢些走》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争取发表在《少年文艺》上!”

    “是这样啊!那孩子这学期也是三好学生对不对”

    “嗯!他太聪明了,后劲足,我恐怕四年级就有可能被他比下去呢!”

    “那你要加油哦!”

    “嗯!我不会认输的!妈妈,你们厂里有没有排‘劳动布’的生产计划呀”

    “呵呵,你是不是又想帮帮黄瀚家”

    “嗯啊!”

    “暂时没有,放心吧,只要有了计划,我会留心的!”

    “谢谢妈妈!”

    ……

    与此同时,沈晓蓉也拿着花费两个下午时间呕心沥血写出的作文给妈妈看。

    沈妈妈读完后相当震惊,立刻把爱女搂在怀里亲了又亲。

    “晓蓉,这篇作文写得太好了,我都感动得不行呢!”

    “妈妈,这篇作文如果寄去



第一百六十四章:风靡全国
    秦淑珍道:“我看过了,认为晓蓉的这篇作文好得很,晓蓉想着能不能被《少年文艺》发表呢!”

    “发表哈哈……”沈建华来了兴致,道:“晓蓉好样的,快快拿来,我帮你好好看看。”

    沈晓蓉立刻把作文拿给爸爸看,一脸的期待。

    “嗯!不错、不错。黄瀚那孩子居然和你一起跟着邱老师谱曲、填词”

    “是的,其实最主要的词曲创作就是来自于黄瀚,是他忽然间来了灵感哼出了调子,唱了一段,还写出了歌词!”

    “嗬!那个比你矮半头的小白点不简单啊!”

    “咯咯,爸爸,你以后看到他别喊小不点,也别说他矮!好不好”

    “为什么”

    “因为黄瀚不喜欢!”

    “我用得着管他喜不喜欢吗”

    “咦!是啊,是用不着!”

    “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这词真心不错啊!”

    “这部分其实都是黄瀚一个人写的!开头部分,花开花又谢,严寒去酷暑来,蝉鸣声在教室外,把啜泣声掩盖。才是邱老师写的,我提了一点点建议。”

    “有意思,真有意思!”

    “爸爸,我把我们刚刚完成的曲子弹唱一遍,你多提宝贵意见。”

    这时沈建华和秦淑珍不可能认为两个孩子会鼓捣出什么好曲子,仅仅是认为歌词还行。

    沈建华看了看表,点头道:“才九点多,邻居们应该没睡呢!”

    其实他是过于自觉了,也是因为他个人素质高。

    沈家周围都是县政府的同事,都是沈建华的下属,家里即便半夜三更传出钢琴声,也不可能有人敢叽叽歪歪呀!

    沈晓蓉这几天都会弹唱十几遍《老师慢些走》这首曲子,熟得很。

    她灵动的手指在键盘上欢快跳跃、滑动,如同行云流水般。

    一曲结束后,发现爸爸、妈妈眼睛瞪得滚圆,嘴巴张得大大的。

    沈晓蓉谦虚道:“我唱歌远远不如黄瀚和张春梅,如果他俩来唱,我弹琴伴奏,肯定好听多了。”

    秦淑珍是沈晓蓉学音乐的启蒙老师,她是内行,忽然间激动不已,道:“晓蓉,你真是这首歌的词曲作者之一”

    “是啊!只不过一大半是黄瀚创作的,很多是邱老师的心血,我的作用没多少。邱老师不肯做词曲作者,让写上黄瀚和我的名字!”

    “我的天,这首歌好听着呢!说不定会和《军港之夜》一样风靡全国。”

    为什么人人都提起《军港之夜》,都拿这首歌打比方

    那是因为这首歌在八一年最红火,打开收音机后总是有某个广播电台在播放,被各地广播电台选为每周一歌的次数多不胜数。

    现在几乎是全国人民都知道、听过这首歌,爱听的人以亿万计,会唱的也不在少数。

    这是真实情况,因为这时根本没有版权意识,只要是好听、歌词健康的歌,广播电台想播几次就播几次,用不着花一分钱。

    沈建华已经看了《老师慢些走》这首歌的歌词,他看得很认真,认为挑不出毛病,不可能有政治问题。

    此时又听到了曲子,由衷道:“这首歌的曲调好听、歌词健康,饱含深情和美好的祝愿,真是难得的佳作啊!”

    “爸爸、妈妈,你们都认为这首歌很好”

    沈建华和秦淑珍此时已经心甜如蜜,这是女儿的作品啊!这简直是上天的恩赐!

    他俩异口同声道:“确实很好,肯定能够风靡全国。”

    秦淑珍看了看老公,道:“这首好歌在三水县诞生,意味着什么”

    一语惊醒梦中人,沈建华道:“说明三水县出人才,说明三水县注重教育取得了成绩。

    哈哈,我明天就给教育局打电话,让他们好好计划一下,尽可能早日让这首歌被广播电台播放,争取风靡全国。”

    “这回怎么答应得如此爽快不忌讳别人说你以权谋私”

    &



第一百六十五章:不仗势欺人
    心里高兴的沈妈妈笑着抬杠,道:

    “呵呵,你都给主编打电话了,他手下的编辑还不吓坏了,哪敢不刊登晓蓉的这篇作文这还不是走后门”

    “当然不是,而是我认为晓蓉的这篇作文完全够格发表,是针对不负责任的编辑提意见。”

    “好了,好了,你铁面无私,不是假公济私,这总行了吧!”

    “这话还差不多!”

    “切!死要面子。”

    沈晓蓉已经惊讶无比,喃喃道:“爸爸,你有位同学是《少年文艺》主编吗”

    “嗯啊!”

    “你以前为什么没有告诉我”

    “为什么要告诉你我们家永远不会走后门。

    我的同学多着呢,全都是国家干部,在编辑部、出版社、报社工作不算啥。

    在首都、在省里、市里工作的也有好几个呢。”

    这不是吹嘘,沈建华是首都名牌大学的文科毕业生,分配工作时就是国家干部。

    他的同学有一大半都从了政,他近四十岁才混上正个处级,只不过是中等水平而已。

    同学中比他高了足两级的大有人在。

    但是这个时代相对纯洁许多,一两年后“拜金主义”的苗头才会显现,接下来会愈演愈烈。

    此时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不是靠互相帮忙来维持。

    沈建华和同学们相聚时基本上没有发现谁拜托什么私事。

    他愿意在女儿的作文被退回来时出面,真的是认为女儿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要个说法。

1...5152535455...1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