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一九八一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实在闲得疼

    张芳芬道:“我认为不赊账好,免得要账时伤了和气!”

    黄瀚道:“我建议,永远不赊账要成为‘事竟成饭店’最基本的制度,哪怕没生意也不能改变这个制度。”

    黄瀚知道接下来就是三角债理不清剪不断的非常时期,全国九成以上的单位都被拖累得不轻,太多单位被拖死了。

    不欠帐,不要那表面上的营业额,能够确保“事竟成饭店”不被拖人债务纠纷。

    黄瀚在后世开过饭店,就是宁可少做生意也不肯赊账,结果很好,该来的顾客还会来,天天赚现钱,爽得很。

    有许多坏习惯都是惯出来的,开饭店的都骂赊账容易要钱难!

    这怪得了谁还不是怪开饭店的老板!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大家都不肯赊账,食客不给现钱,去哪家饭店都吃不着,必须吃的人家肯定掏钱继续吃,骗吃骗喝的不就歇菜了

    张芳芬道:“行啊!以后咱们家就只做现钱生意。”

    杜绝欠账,自然就免去了“欠账容易收账难”的烦恼,况且收账也要人手啊!这不是成本啊!

    现场结账,当场给些优惠,真的不吃亏,妥妥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何乐不为

    黄馨道:“爸爸妈妈,今天有两桌客人提了意见呢!”

    张芳芬很关心顾客的反馈,立刻问道:“人家说什么了”

    “人家嫌没有大荤,太寡淡了,问我家为什么不卖红烧肉”

    这个问题黄瀚已经意识到了,有个小刀手见这里开了家不小的饭店,偷偷地跑来店里推销猪肉。

    张芳芬忙着烧菜、黄道舟忙着陪客人,黄瀚跟他谈了谈。

    黄瀚道:“妈妈,明天一大早就烧大锅肉,我已经跟买肉的说好了,人家明天一大早送三十斤肋条部位的五花肉,算八毛钱一斤。”

    张芳芬惊讶道:“乖乖隆地咚,三十斤呢!明天肯定卖不掉啊!天这么热,根本摆不住!”

    “呵呵!万一到了晚上还卖不掉,就自己吃,送给前面的邻居,送给店里堂吃的顾客。”

    “啊这该要浪费多少钱啊”

    “不浪费,真要是这样做了,用不了三天,我家饭店的黑鱼都是活杀,夏天的红烧肉不过夜就会广泛传播,送掉十斤肉成本十块钱罢了,值得!”

    张芳芬一脸震惊,她想了又想才下定决心道:“我听你的,明天烧大锅肉试试看!”

    黄馨道:“太好了,明天就不会有客人嫌我家没有大荤,觉得吃着不过瘾喽!”

    在黄瀚的建议下,三十号一大早,烧大锅肉之前,张芳芬就给秀儿、玉儿、玉兰三人分了工。

    玉兰腼腆,手脚麻利,负责杀黑鱼、洗小龙虾准备蔬菜、配料。

    秀儿稳重负责配菜、烧菜,玉儿活泼大方,点菜、上菜、打酒都是她的活儿。

    分工明确仅仅是店里上客了开始做生意的时候,摘菜、切配、洗刷等等前期准备工作当然是三人齐动手。

    过了营业时间,三人一起打扫、洗碗、擦桌子。

    黄瀚的要求很简单,张芳芬只在最忙的时候帮着干两三个小时的活儿,其余时间负责结账收钱。

    黄馨在暑假里帮着结账时暂时性的,上学了就得认真读书,哪能舍本求末

    店里有张芳芬为首的四个人,还有黄道舟、黄惠武在饭点帮着照应,完全忙得过来。

    刚刚开张,大家有个磨合期,适应几天就可以了,那时即便黄馨有时间也不要她插手。

    本来预计是第二天生意应该没有第一天好,然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中午刚刚过了十一点,八张方桌就全部被堂吃的客人占了。

    一大碗红烧肉,不低于一斤二两五花肉,原材料就得一块多钱,店里卖两块钱,毛利润只有四成,顾客当然觉得实惠。

    最关键的是“大锅肉”有特色,小家小户买二三斤肉根本烧不出那种味道!

    黄道舟用红纸写的宣传标语就是“招待所大锅肉,吃了觉得不地道,不要钱!”

    八桌客人都点了这个大菜,甚至于有一桌挤了十个大男人,瞧上去像工头请瓦工、小工。

    他们没喝酒,要了一份酸菜鱼,三份红烧肉和两个蔬菜、两大碗蛋花汤,干掉了满满一电饭锅的饭。

    玉儿收桌子的时候,发现三个红烧肉碗里连一滴汤都不剩。

    结账时该给十块五毛钱,黄瀚让黄馨收了十块钱,把另外一张十块钱的票子还了回去。

    那个打着饱嗝的包工头根本没想到,顿时喜笑颜开,道:

    “你家的饭特别香,红烧肉比招待所的都地道,我明天还来,还是这么多人一桌,你家就按照今天这个样子做两桌!”

    原来是这个包工头接了个包工包料的活儿,有些赚头,主家不管饭,他们连续一个星期都是自己支野灶对付对付。

    大男人,做体力活儿,肚子里清汤寡水的可不行,包工头今天带着九个壮汉来饭店吃顿好的。

    见今天吃得香、吃了大荤等于一个人花了一块钱,蛮划算,想起明天要浇筑需要大家下死力气。

    包工头决定明天再来这里吃,并且把妇女们也带来吃顿肉饭。

    黄馨聪明着呢,她见今天都坐满了,担心这个人说话不算数,耽误明天的生意,笑道:

    “叔叔,您最好明天早一点来,您也看到了,来晚了有可能没桌子呢!”

    包工头有些江湖气,会做事,他又把那张十块钱递给黄馨道:

    “小姑娘,这钱算定金,你明天中午给我留两张桌子,饭、菜就按照今天的上,十一点半我们准时到,我要求一来就有得吃!”

    ……

    ……

    ……

    ……

    过往的君子请留下推荐票,月票,谢谢大家!




第二百章:赚得不少呢
    黄馨乐滋滋接过钱道:“没问题,保证十一点半饭菜都上齐了。我给您打个收条。”

    包工头道:“用不着打条子,这么多人瞧见你收了我十块钱定金,我还害怕你赖账啊!”

    “好的!叔叔,您放心,我家是读书人,是要做子贡那样的儒商的,童叟无欺,货真价实!”

    黄馨爱学习,还特意看了子贡的介绍,可惜跟这些人说无疑是对牛弹琴。

    “你这孩子太厉害了,说的话文绉绉,我根本听不懂啊!”

    旁边一个壮汉道:“你三年级都没读完,听得懂才怪!”

    “呸!我多多少少还识些字,总比你强多了!”

    原来这个包工头识字不多,有可能认不全收条,他故意在店里大声说交了十块钱定金,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想来这么多人见证,这个看上去蛮大、蛮干净的饭店不会黑了他十块钱。

    晚上,“事竟成饭店”堂吃的生意更加好,居然有两批人没法接待,人家只得去了三水饭店。

    成文阁和钱爱国依旧是跟着黄瀚,三人上午去学校,中午十一点准时赶到“事竟成饭店”。

    下午就在店里听音乐、练习弹吉他,做作业、读书,四五点钟继续跟着黄瀚维持秩序,抓小偷。

    黄瀚带着这两个大孩子相当于暂时充当“事竟成饭店”的保安,而且是尽心尽责主动工作,什么杂事都愿意帮忙的热心保安。

    成文阁和钱爱国现在已经不介意留在饭店里吃饭,他俩今天中午同样吃得欢,不仅仅是隔锅饭香。

    “隔锅饭香”也是三水县土话,意思是总认为别人家的饭菜比自己家的好吃,觉得香。

    这俩孩子家可以经常吃肉,但是根本吃不着招待所特色菜之一“大锅肉”。

    黄瀚告诉他们可以敞开肚皮吃,因为今天卖不完是肯定的,自己吃不了就得全部送给别人吃掉,不可能放到明天继续卖。

    用竹篮吊在井里太麻烦也不安全,“事竟成饭店”不小家子气,用不着这样做。

    原本还不太好意思大快朵颐的两个大孩子听了黄瀚这话后,战斗力顿时爆棚,恐怕干掉了有一斤半红烧肉。

    晚上八点钟,成文阁和钱爱国骑着自行车回家的时候,店里还有五桌客人。

    每一桌客人听了“大锅肉”的介绍都点了这道菜。

    黄道舟在五点半的时候,特意让黄道武盛了一大碗送回家给一家人吃。

    因此三十斤“大锅肉”没有浪费一丁点,卖出十八份,收回三十六块钱。

    张芳芬一直在担心浪费,这样难怪她,以前穷啊,难得吃一回肉,哪里舍得把这么好吃的大锅肉白白送入

    见三十斤肉不但没有浪费还赚了有十块钱,还得到了顾客的赞美,乐得合不拢嘴。

    黄瀚建议天天烧三十斤大锅肉,如果发现有得多,可以向来买外卖的顾客推销。

    跑来买菜的顾客,绝大多数应该是家里忽然来了亲朋好友,如果能够买回招待所的招牌菜“大锅肉”,应该会舍得花上两块钱。

    张芳芬顿时就笑了,是啊!凭啥子只有酸菜鱼、十三香小龙虾外卖为什么不可以卖香喷喷、油亮亮的大锅肉

    晚上九点半,“事竟成饭店”才打了烊,黄馨统计出营业额时吓了一跳,数了数钱发现完全对得上。

    也难怪黄馨有些不相信,因为今天居然多了五十几块钱营业额。

    增长点不是外卖,绝大多数是堂吃生意,因为比昨天多做了七桌,多了足五十块营业额。

    黄瀚只要知道生意好就行,他连具体营业额是多少都不关心,九点半就上床睡觉了,此时已经安然入梦。

    第四天,“事竟成饭店”安静了许多,不仅仅是亲戚都回家了,还因为音箱和收录机没有了。

    借的时候说好了用三天,哪能不讲信用,九点钟黄瀚就把东西还了。

    店里现在有一台收音机,这是燃料公司送的贺礼,价值三十几块钱。

    由于价廉物美,店里敞亮、干净的名声不胫而走,也因为市口真心不错,没了收录机对生意的影响不大。

    等在店里的顾客可以听听收音机。

    但是只有两台吊扇的弊端显现了,顾客们都挑选靠近吊扇的四张方桌。

    店里每天都能有一二百现金入账,虽然仅仅做了两三天生意,但是黄道舟和张芳芬的心态截然不同。

    他俩主动要求黄瀚再去买两台吊扇装上,黄道舟还准备再去旧货商店买两套方桌,有品相好的椅子,也准备买十张、八张。

    因为他发现没有人愿意跟陌生人坐一桌,明明一张方桌只坐了两个客人,如果见玉儿安排人合坐,顾客立马脸色不好看。

    店里宽敞着呢!真的可以摆十二桌,黄道舟决定先买两套大方桌再说。

    做生意的第四天,油亮的红烧肉用大白瓷碗装得满满的,瞧上去很诱人,来买酸菜鱼的顾客还真有几个忍不住多花两块钱买了一份。

    一整天外卖出去了十份红烧肉,自己人再吃了两份,堂吃推销了十三份,回收了四十六块,效益大大提高。

    张芳芬更加信心百倍,她决定每天都烧大锅肉,过段时间还准备做“扬州狮子头”、推出最贵的大菜“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就是红烧王八、小公鸡,一斤足的甲鱼、二斤重的公鸡加上配料成本超过两块五毛钱。

    这道卖五块钱的大菜用大号青花瓷盘端上桌,绝对高端大气上档次。

    “事竟成饭店”为了营造口碑,卖白酒没有加价,价格跟糖烟酒公司的零售价相同,因为拿到的是出厂价,也有接近百分之二十的毛利。

    营业三天后发现,但凡是堂吃的顾客都最起码要喝三水粮食酒,基本上没有人要最低档的地瓜干酒。

    反而有些买外卖带回家的顾客顺便打酒时不一定讲究,打一瓶地瓜干酒的不少。

    这时的酒瓶都是要反复利用的,“事竟成饭店”每天都卖瓶装酒,肯定有空酒瓶借给顾客,来买酸菜鱼的顾客当然愿意顺手把酒买了。

    ……

    ……

    ……

    ……

    ……

    过往的君子请留下推荐票,月票,谢谢大家!



第二百零一章:有缘千里来相会
    转眼间十三天过去了,每一天的生意都是红红火火,黄道舟一家子乐不可支。

    回头客多,口碑好,还有不少人特意拿着酒瓶来买地瓜干酒。

    因为大家都说“事竟成饭店”的酒正,那些小店没法比,甚至于糖烟酒公司的门店都比不上。

    这话不假,跟水打交道的商品,基本上没有不掺水的商家,多少不同罢了。

    糖烟酒公司是国家的,当然不可能容忍这种行为。

    但营业员都是人,店是国家的,拿到手的酒那可是自己的。

    他们偷偷地弄一斤酒带回家,倒进去一斤水,抓得过来吗谁去抓

    某个积极分子抓到“拿”了一斤酒的职工又能怎么样

    “大家拿”不是虚言,都不带用“偷”这个字。

    门店主任犯得着无端为这些小事跟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撕破脸、结仇只要不太过分,最后都是心照不宣。
1...6364656667...1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