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实在闲得疼
其实黄道武和方桂兰勤快不怕苦,是最佳人选,但是他们不可能放弃正式工的身份做个体户,只肯利用工余时间赚点外快。
寻摸人还得面向农村户口的亲朋好友,这些人知根知底,目前还绝大多数迫切需要得到工作挣点现钱。
黄瀚三人吃了早饭后去学校打拳、练琴、扎马步、弹吉他,自得其乐,跟早早地带着陶敏、陶颖来帮忙的张慧芬简直是前脚后脚。
张慧芬还以为为她是第一个呢,谁知一进门就看到帮着蒸馒头、肉包子的方桂兰和黄道武。
陶俊今年十四岁,春天也就是初二下学期时开始厌学,成天野在外面钓鱼、打麻雀。
他有些怕黄道舟,没事基本上不来黄瀚家,当然不肯早早的跟着张慧芬来店里。
小姨夫陶元明去年找了个临时工,一个月能够挣三十块,临时工在厂里低人一等,哪敢请假晚上下班才能来。
黄道武见多了张慧芬来帮忙蒸馒头,跟方桂兰说了声,回家接黄哲远老两口。
舅舅家除了去东北做建筑工的老二家两口子、老六其余人一大早就来了。
他们应该是天蒙蒙亮就上路。
张芳芬除了张禹根这个亲哥还有几个表亲,他们也携家带口上街帮着热闹。
都听说了张芳芬在西大街买了房子开店,想象力都不足,除了张禹根,其他亲戚来到“事竟成饭店”门口时都被震惊了。
买好了菜回到店里的张芳芬乐呵呵把远道而来的娘家人引进宽敞明亮的店里。
香喷喷的大煮干丝,热腾腾的大炉烧饼,雪白的馒头、包子、鲜美的鱼汤刀面管饱。
张芳芬的娘家大表哥张禹德由衷感叹道:
“没想到,没想到,芳芬家这么发达,这饭店整个刘庄镇也没有一家比得上啊!”
他的弟弟张禹林道:“这么大的门脸真气派,放十二张方桌应该都不挤,芳芬姐姐以后肯定财源广进。”
黄瀚的舅妈葛兰英大声说吉利话,道:“饭店开张后肯定财源滚滚来,大吉大利,芳芬家发达,我家秀儿、玉儿也跟着沾光喽!”
几个女眷早就瞧见了忙前忙后的玉儿和在下面条的秀儿,顿时叽叽喳喳议论起来,有俩人拉着葛兰英问情况。
葛兰英存着小心思呢,大声告诉亲戚们,道:“秀儿、玉儿来街上帮着大姑妈开店,大姑妈对她们好着呢,管吃管住一个月还给三十块钱!”
张禹徳和王庆娟夫妻俩顿时惊叫起来,道:“乖乖隆地咚,三十块啊!还管吃住!比城里小年轻的工作资高多了!”
张芳芬听见了不着调的嫂子在咋呼,知道她的小心思,她无非就是怕短了秀儿、玉儿的工钱,有意让更多亲戚晓得。
可是张禹徳家也有六个孩子呢,三个已经成年,两个儿子都在学手艺,大丫头十八岁了前年就开始下田挣工分。
他家见秀儿、玉儿得到来城里做工的机会挣现钱,哪能没想法
在生产队下田挣工分拿不着现钱,正常情况下是年底算账。
农民根本不知道一个公分究竟值多少钱,甚至于大队干部都不知道。
这得等年底时算算卖粮食、猪羊、油菜籽等等得到了多少钱,然后再减去分掉的粮食的价值。
偶尔会出现大笑话,个别大队、生产队算总账时,发现没有结余,居然是负数,农民上工挣的工分没钱可拿,按理说还得倒贴!
因此农民对于能够按月拿现钱的城里人羡慕不已。
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来了,真热闹
亲疏有别,张禹根是亲哥哥,张禹徳毕竟是表亲,花金凤是张禹根的大儿媳,有好事确实应该先让着她。
可她虽然是个不识字的农村人,却是个好逸恶劳的主,张芳芬哪里可能让她来帮着干活儿
还好这时黄道涵一家子来了,人家两口子都是当老师的,在农村人心中自然有地位,一屋子人立刻停止谈论谁来街上挣钱的破事。
“真气派啊!三哥,恭喜恭喜。爸爸来了吗”还特意打扮过的黄道涵拱手道贺。
窦晓霞把一捆炮仗和两个崭新大红色塑料罩壳的热水瓶放在门口的桌子上。
迎上前的黄道舟道:“应该快了,大哥顺路去家里和他们一起来!”
张芳芬客气道:“能来就好,还让你们破费像什么话”
窦晓霞道:“这是应该的,三哥、三嫂,你俩真不简单啊!这店又大又敞亮,生意肯定好得很。”
“呵呵!托你吉言。鸿运来,来这边坐。”
刚刚坐下的黄道涵问道:“爸爸有没有来瞧过”
“应该是路过这里时看了几眼,没有进来过,前两天这里还乱糟糟呢!昨天下午刚刚收拾出来。”
“爸爸见到你家有这么大的排场,肯定欢喜得很!”
“嗯啊!是挺高兴的!”
黄鸿运没瞧见黄瀚,问道:“三伯,黄瀚去哪儿了”
“去了学校,马上就应该回来了,楼上房间里有画儿书,你吃饱了上去看。”
“太好了,谢谢三伯!”
片刻后,黄哲远、赵秀贞在黄道乾、黄道武和几个孙女、孙子陪同下进了门。
“都来了,真热闹,好好,真好!”黄哲远乐呵呵招呼张禹根等等,然后在新房子里中间的一张方桌坐定。
按理说朝南才是上座,因为“事竟成饭店”门脸朝北,因此朝着大门的位置为大。
黄哲远一坐下就东张张西望望,没瞧见黄瀚,问道:“老三啊!黄瀚怎的没瞧见”
“他说九点半准时到!一大早就去练琴了!”
黄哲远知道黄瀚天天练琴,点头道:“真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家里这么热闹,他都能静下心来去学校。”
“爸爸,还有个喜事没告诉你呢!”
“什么喜事啊”
“黄瀚跟县里一把手的女儿共同写了一首歌,前天省里来的同志给他们录音了。
省里同志都说歌很好,肯定能在广播电台播放。”
“啊有这么大的好事哈哈哈……咳咳咳……”
黄道乾、黄道涵目瞪口呆。
黄道武知道黄瀚鼓捣出一首歌,老师、校长都看中,此时知道了有可能在省里播放倒是不觉得突然。
张禹根拉过送鱼汤刀面上桌的玉儿问道:“黄瀚写了一首什么歌你有没有听过好听吗”
“听过!好听着呢!听过的人都说好!”
写歌是个什么说法绝大多数农村妇女都不知道,她们立刻叽叽喳喳议论起来!
黄道涵忽然一巴掌打在黄鸿运的脑袋上,训斥道:“慢点吃,瞧你那虎狼样,丢不丢人”
黄鸿运抬眼瞧着黄道涵一脸委屈,黄道武笑道:“今天有爷爷在呢!你用不着管你老子,大口吃,不够我去帮你再盛一大碗!”
黄哲远发话了,道:“今日个是老三家的好日子,所有人都要高高兴兴的,不许打孩子!不许谁哭哭啼啼的!”
黄鸿运笑了,他偷偷的瞧向有些尴尬的黄道涵。
三小黄宪章本来还有些拘谨,这时好像放松了许多,他端着面碗跟黄鸿运坐到了一起,俩人开始小声嘀咕起来。
几十人高高兴兴吃了早茶后准备帮着放炮仗,谁知黄道舟不让,说要等到县里来人剪彩的时候再万炮齐鸣。
“县里来人来什么人啊”黄瀚的大伯、四叔等等还有一大半亲朋好友都不知道。
上座的黄哲远乐呵呵告诉大家,县里一二把手要亲自来!
这个消息太让人震惊,真的让不少人觉得手足无措
第一百九十五章:开张喽
黄道武不失时机凑趣道:“那时我一定带着几十上百人三叩九拜!”
黄哲远忙不迭制止道:“别胡扯!这话能乱讲啊”
黄道涵赶紧打圆场道:“大家都知道老五开玩笑呢!不当真。”
黄鸿运记着黄瀚送给他十本连环画的好呢,热情道:“黄瀚,你好呀!”
“你好,待会儿送你一本《少年文艺》。”
“是不是有你作文的那一本啊我家里也有,我已经看过了!”
黄道涵夫妻俩都是老师,实验小学同学的两篇作文被《少年文艺》选登,这么大的事他们当然知道。
其实不仅仅是知道而已,三水县所有的小学老师都以此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认真写作文,争取被《少年文艺》发表。
“那本应该是六月份的,七月份的你有吗”
“我家没有订《少年文艺》,也不怎么买,上个月是因为有你的作文,我爸爸才肯给我买了一本。”
唉!四叔也真够扣的!连给独子订阅《少年文艺》都舍不得!
“七月份的《少年文艺》也有我的作文,这回用不着你爸爸花钱买,我把我们校长送给我的那本送给你!”
“太好了,谢谢你呀!”黄鸿运乐坏了,《少年文艺》五毛多一本呢,他马上就是个五年级学生,最爱看这样的书。
“别客气!昨天我已经买了十五张电影票,待会儿我请你、请爷爷、请我舅舅、请大家看电影。”
黄哲远道:“十五张电影票要三块钱呢!哪能让你花钱这钱我出!”
“爷爷,我已经挣了九块多钱稿费,应该拿钱请您看电影,小时候都是坐在您大腿上看,还尿过您一裤子呢!”
“哈哈哈……”黄哲远和一众长辈、兄弟们都大笑起来。
黄哲远擦了擦眼角笑出的泪花,拉过黄瀚,轻轻的抚摸黄瀚的大脑袋,怜爱之情溢于言表。
他问道:“你究竟写了一首什么歌呀能不能唱给我们听听”
“可以呀!成文阁、钱爱国,你们把今天上午排练的再来一遍。”
这几天成文阁和钱爱国都在弹《老师慢些走》这首曲子,有时成文阁自弹自唱,有时他弹吉他、黄瀚弹钢琴,三人一起唱。
钱爱国唱歌属于那种怎么学都不行的,偏偏嗓门特别大,就应该是后世k歌,能够把临近包房的顾客吓跑的主。
黄瀚量体裁衣,不让他唱完整的句子,只让他练着唱几个字,比如说唱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时他跟着唱三冬暖、春不寒。
就三五个字,经常唱,唱熟了即便跑调也无伤大雅。
今天早上黄瀚特意让他俩弹吉他,三个人至少唱了七八遍。
这时黄瀚决定显摆一下,让爷爷乐一乐,让亲朋好友瞧一瞧什么叫做吉他弹唱。
成文阁、钱爱国没有在众人面前表演的经验,此时都有些不好意思。
黄瀚道:“你们要放开手脚,这里才多少人以后在学校文娱演出时,台下有一两千人呢!”
钱国栋夫妻俩和成胜利两口子也来了,他们都没有正经八百听过儿子弹唱过一首完整的歌。
钱国栋大声道:“爱国,今天都是自己人,黄瀚的爷爷想听你们唱歌,你们大大方方唱起来。”
成胜利道:“文阁,你唱歌好听着呢,今天好好露一回脸,我和妈妈为你加油。”
俩大孩子有些激动有些紧张,开始弹前奏时手有些抖,也就怪了,弹了一会儿,他俩情绪就稳定了许多。
“……愿你遇良人,暖色浮余生,有好人相伴。”
三人表演完毕,成胜利大声喊好,用力鼓掌,钱国栋夫妇、黄道武、张禹根等等都热烈鼓掌。
黄哲远乐坏了,拉过黄瀚,道:“你怎么就能写出歌呢你这脑子也太灵光了。”
黄道涵知道黄瀚现在的学习成绩好,还能发表作文,今天又知道黄瀚还能创作歌曲,羡慕不已。
黄鸿运和黄宪章都意识到不妙,都偷偷的离他们的老爸远一点,担心又无端成为受害者。
两个大孩子弹吉他唱歌,这里还围了一群人,顿时引来了太多围观者,这时有不少人起哄,道:“我们刚才没听全了,你们再唱一遍好不好”
“同志们,我们鼓掌请孩子们再唱一遍啊!”
“噼里啪啦”掌声响起来。
黄瀚道:“刚才你俩还不够自如,这种即兴表演能够增强自信心呢!咱们再来一回。”
第一百九十六章:尽管开口
县委的领导们走了。
三水镇、物资局、燃料公司、酒厂、糖烟酒公司、居委会的干部也纷纷告辞。
围观瞧热闹的人太多了,没有哪个干部会傻到在众目睽睽之下留下喝酒。
半个小时后,店里只剩下了亲朋好友。
但是吃瓜群众依旧没见减少,他们其实是来听歌的,还真有好几个人在“呼哧呼哧”啃西瓜。
……
中午的客人很多,黄道舟懂得人情世故,邻居中参与“请会”的户主都请了。
八张桌子大人小孩挤十二个都容纳不下,得分两批坐,相当于是办流水席。
菜肴除了当下三水县请客的标配六大碗外,还加了酸菜鱼和十三香小龙虾,真的很丰盛。
杨州狮子头肥而不腻嫩滑爽口,红烧黄鳝别有风味,甲鱼混着鸡红烧,那味道真是绝了!
红烧肉跟招待所的别无二致,亲朋好友吃得赞口不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