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的自救攻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貌似高手
“请啊。”
“请个鬼!咱们企业形象不能往《蓝月传奇》上靠啊。用户心智还要不要控了?”
楚垣夕说起来很得意,小康4000多家直营店,店长+店员25000多人,一道命令下去如臂使指,非常简单的就可以把管理层宏大的构思进行充分的执行,把双赢的办法传导给用户,特别是新用户,其它移动互联网公司不得羡慕死?
刘璐心说咱妖异都市不就是现实版的传奇吗?她突然产生一种心悦诚服的感觉,心说楚垣夕怎么这么灵呢?用赚钱挽留用户肯定是最强力的挽留。就算是在道上,“你跟大哥混有钱赚”也比别的话术更好听。
“所以,这是咱小康电影圈踩踏完了要接着踩踏云产业的意思?”
“不会啦……怎么可能?”楚垣夕哈哈笑着解释:“市场是动态的,供需关系也是,小康售价走低了,分给用户的自然也要减少,用户挖矿的意愿当然也会变低,你当手机不折旧的啊?电钱也是钱。再说新用户有新鲜劲,突然发现新大陆,活跃度高,等热乎劲过去就不这样了,都是暂时的。
而且春节期间嘛,用户的时间结构和平常都不一样,过去之后也会回归常态化。总之就认为是春节因素也没错,反正过了春节档之后用户规模也就稳定了。再说价格下跌也有咱们狂拜访狂签单的原因,最近云计算那边可是狠狠的开拓了不少新客户来着。等友商们反应过来肯定会反扑的。”
刘璐心说确实如此,否则的话阿里说新基建我要砸两千亿,企鹅说新基建我要砸五千亿,小康说我出个几十亿请大伙看电影就可以砸你们俩的饭碗。这像话吗?
但是,她所担心的问题肯定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小康云的特点就是活跃用户数量和云计算的算力输出成比例。有了更高的活跃,在财务上就很简单了。
为什么云服务的价格会被打跌?因为小康急于签订更多的合同呗,有云资源,有价格优势,买方也不少,签合同不是水到渠成?签了大合同之后这些合同就可以拿给银行做抵押品进行贷款啊,这点财务手段刘璐还是懂的,为了新基建而贷款,贷个十亿还不是手拿把攥的事情?
只听楚垣夕说:“所以,价格战之类的,就让你的老同事们玩去吧,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价格战!共享街机我们肯定是赚钱的,别说补贴五毛,补贴八毛我们也赚,咱们又区块云,随便跟,让他们放马过来!”
刘璐一吐舌头,心说您可够坑的!人家打价格战是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拿真金白银往里填,您等于填完钱还能反手套一笔贷款出来……金旭这是跟银行打价格战吗?
实际上刘璐还没深刻认识到小康云受追捧的程度,之所以能够狂拜访狂签单,也是口碑发酵的结果。否则,新的云端用户倒是好签,人家已经在使用云服务的b端用户们,本身云服务用的好好,迁移成本也不低,为什么要换小康云?还不是因为小康云带有去中心化的边缘计算的属性决定的?
边缘计算这种方式,算力源的密度决定b端用户的体验,某个区域密度低,那个区域的b端需求高,就得从其它区域远程调用算力,和中心化的数据中心相比没任何优势,反而因为区块结构的效率痼疾而产生劣势。
此外曹翔的内外链技术非常出色的润滑了算力分配的调节问题也是一个内因。
总之,在云服务行业,平均客户净推荐值nps这个指标是经常被用来衡量用户满意度和购买意愿的。行业一般的nps都在20%上下,但小康云一经推出nps就往上走,到现在有60%以上,使得口碑形成无形资产,才是区块云能够大杀四方的原因。
这个情况,金旭看不到,但他看不到不代表云服务商们看不到。企鹅本身就是国内最大的云服务商之一,黄团云也已经有了接近八年的历史,虽然技术和运维一直都不咋地,口碑天天被人黑,到底也是行业内的老手了,算是国内云服务界一只不可忽视的力量,反应能力不可能像树懒一样。
因此,金旭这篇花团锦簇的文章出人意料的被打了回来,写的再好看都没用。金旭只得一脸懵逼的给他的主管领导打电话,结果对方有气无力的说:“先保持现状,保持现状,懂?”
“为啥啊?咱们打的动啊!”
对方突然大吼:“别打啦!不打,小康还踏实点,再打,小康特么疯狂扩散,云计算的价格又要跌了!”
金旭被吼愣住之后很久才闹清楚怎么回事,然后脸色难看的说:“小康的共享街机都是矿机?那不更应该尽量加大力度遏制他们扩散吗?咱们停了有什么用啊?”
“时间!我们需要时间你懂不懂?唉算了,这是集团战略,你不需要明白!团里现在不但落后于小康,也特么落后于阿里啊!”
——————
我不是都发了单章说明了么,中午不更就是晚上更,时间不再固定了。
咸鱼的自救攻略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瞒不住了
技术革新引发商业变局这种事情以金旭的履历和视野是无法理解的,这是巨型赛道玩家才有资格玩的事情。换言之仅仅只有技术,或者有技术的同时有也有商业思维,仍然无法付诸实施,就以小康而论,春节之前的小康也是区块云,也在引领技术潮流,就没有任何可能改变国朝云计算赛道的格局,因为体量够不上巨型。
事实上一直也没有人拿小康当巨型赛道玩家看待,主要是事情发展的太迅速,潜力新锐的标签戴得仍然相当牢靠。
但是当时间来到三月,小康用户总量在短短一个月内从不到三千万突破到两个多亿接近3亿,已经借助春节完成华丽变身。而这种变化只有通过第三方移动应用大数据分析公司做出报告,才会直观呈现在赛道玩家们的面前,否则只能通过感官来估算,非常不准确。
但这种报告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出,第三方统计没有一个榜单让各家app自己随时填上真实数据,因此有相当的滞后性。
不过,遥想去年,远在大洋彼岸的zoom也是在一个月内用户数从一千万突破到两亿,相比之下小康这个增速虽然很耀眼,但也说不上无敌,比较倍数的话zoom遥遥领先。
因此楚垣夕对内部说:“咱们的数据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值得大张旗鼓的宣传。”
然后他一扭头,把小康的数据加密等级提升到总裁级,也就是只有他自己才能看到确切的活跃数据,运维组和产经们的权限不给看。
如果是上市公司,这种数据非但无法加密,而且还是必须宣传的,否则股价怎么拉抬呢?敢隐瞒,投资人先把ceo拆了。可惜小康不是上市公司,因此楚垣夕可以随便任性。
对此,小康的产经们颇有怨念,纷纷送给总裁一个“呵”,意思是您可是产经出身哒!看不到数据怎么才能做到精确化的运营嘛?搞得这么神秘真的有必要?
而且,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拦小康喷薄欲出的数据,因为小康云的销量是活跃数据的函数,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参数有一些改变罢了。这个漏洞使得楚垣夕的小算计变得十分苍白,原本他就知道瞒不住用户总量,想瞒的是转化效率,只有成功转化的用户才会体现在活跃数据中。
总之这个数据瞒是瞒不住的,无非快慢罢了,楚垣夕生怕这个转化率爆出去之后吓坏花花草草,使得友商们纷纷有样学样,今后国朝的电影市场就真的要毁了,十分令人心痛……
此时《我服了》的票房已经来到50亿,票房增速终于开始衰减,但是在行将衰减之际仍然有着不小的动能,破国内票房历史记录指日可待,让很多人感觉不到真实。
这也导致小康内部一夕数惊,主要是因为用户增速而惊。楚垣夕瞒数据的结果就是员工们看不到数据但能看到自己的okr有没有完成,因此每天都有人开香槟庆祝,纷纷大叫着:“电影市场被毁?可以,但必须是由我们来毁!”
小康的企业架构决定了团队的okr只要完成了就有奖励,奖励分配虽然是灵活的,由团队leader视情况确定,然后提交高层审批下发,但是法理大不过人情,只要参与了总能或多或少得到一点。
而小康的估值是员工们最近特别热衷于讨论的,去年这个时候可是丝毫都看不到类似的迹象。
至于外部,电影圈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清了现实,然后愤愤是说这根本不是票房,不算数!因为,票房应该是不论什么原因,哪怕是撒币给票补,求观众爷爷们来看也好,总之是靠电影把观众拉进影院,才叫做票房。包括小康春节档之内的现象也可以称之为票房,观众是以看电影为目的购票的。
但后来可就不是了!要知道50亿票房按40元一张计算,只有1.25亿人次观影,就算没有任何人二刷,而且100%转化,小康的用户为什么涨了两个多亿呢?这是因为还有很多人是没看电影,直接下载了小康!
亿级的种子用户,这么好的赚钱模式,怎么可能不向外传播呢?下载了小康的用户发现还可以免费看一场电影,闲着也是闲着,那就看看呗。
这还是刚刚开始发酵,所以传播力度有限,用了的虽然说好,但没用的还将信将疑,或者因为厌恶隐私方面的泄露而表示就算死,死外面,从这跳下去,也绝对不会下载!但是传播的热度是逐渐抬头的。
因此最近对于到底怎么遏制这种传播,成了各大社交软件十分头疼的事情。知道这个时候,有些人才醒悟到,能够想到把企业命名为“小康”,楚垣夕这灰孙是不是三年前就想好了怎么薅我们的流量羊毛!
要知道用户传播小康的时候已经不需要分享什么链接之类的了,直接说个名,说说怎么用,有兴趣的自然就会去找链接,这本来是国民级应用才拥有的特权,如今小康也开始享受。而对社交软件来说,怎么屏蔽?取名叫小康的好处就是,你把“小康”这俩字列为敏感词屏蔽一下试试?
当天就得被约谈!
因此,楚垣夕的笑脸仿佛萦绕在很多人的噩梦中,像是在梦中显灵:“我就明着薅你的流量了,怎么着吧?”
但现实中楚垣夕接受各种专访的时候说的可是:“最近我什么都没做啊,真的——”
结果就是有社交巨头在公开场合冷静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这是对云服务的偷袭珍珠港!我们要认真了!
此时不止黄团头疼,也不止巨头们头疼,大量云服务商都在头疼,特别是刚刚抢入新基建这行的,仿佛49年加了果党。好在小康领跌售价的趋势在进入三月之后终于出现细微的放缓,也就是说有缓解的希望。但是这么每天微跌,累计起来也比春节之前跌了差不多有10%了,可见小康的卖空力量之大!
但是事情忽然出现了转机……
三月初,也就是小康的加盟店们马上迎来开张的时间,黄团发现一股清流忽然涌入国朝被小康折腾的乌烟瘴气的云赛道。
它,就是出人意料又是情理之中的——724!
企鹅和line在东南亚复刻标签社交,724和孙大圣在岛国复刻小康的便利店+单车体系和系统,这本是春节前楚垣夕喉咙里的两根刺。
虽然楚垣夕也是别人喉咙里的刺,而且更粗更长,但刺人者人亦刺之,这两根刺始终让他难以释怀。没想到724变本加厉,在岛国那边一通秘密运作,据说是引入了释迦研发雾游戏的技术骨干,调整研发方向,照着小康的云服务架构就勇敢的钻了进去。
楚垣夕得到敌情通报之后当即吐血,心里直叫坑爹!也忒特么意外了……
释迦游戏发布雾游戏计划是去年年中的事情,晚于小康健康币上链,因此铃木裕老爷爷来问询的死后,楚垣夕还通过生驹家亲关注了一段时间。诚然释迦的雾游戏也必须使用分布式技术,但是和曹翔的技术特征完全不一样,和内外链的实现效果也不是一回事,楚垣夕交给曹翔把脉之后的判断是:可以关注但是没必要。
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一出!他赶紧联系已经回到岛国的生驹桑素,一边甜言蜜语,一边心想着什么啊您724就敢钻?让我先看看你们在岛国翻没翻过车?
结果生驹家亲说人家的区块云和小康的用起来感觉没太大区别,他一直都在用,已经赚了一些钱,好的很。
好的很?楚垣夕当场就惊了!他一直以为阿里会是最先做出第二种区块云方案的企业来着。
bat三家在区块链技术上一直都有一定的积累,而且也都探索过落地的方式,其中阿里因为要把区块链利落地到金融领域中,肯定是最严谨最下功夫的一家。
更何况,阿里还将枪口瞄准了小康,那小康的业务和结构肯定都处在重点研究范围内,而区块云又是小康唯一有壁垒的所在,必然是阿里集火的方向。
而且,条条大路通罗马,云计算和区块链又是世界性的显学,根本没有可能构建所谓“厚厚的专利墙”阻止别人研发。内外链技术的核心实际上只有两个,就是实现海量分布下的效率提升,以及边缘计算中的算力合理分配。阿里不走内外链的路,想要实现这两个效果也并不是不可以。
因此阿里拿出一份和小康技术特征不一样但是实现效果类似的方案完全有可能,而且时间不会特别久。小康这边的判断,是到2022年,甚至今年下半年,阿里应该就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也就是说,阿里将在上半年补齐骑行数据方面的差距,追上ai团长,下半年补齐区块云方面的差距,追上区块云,小康必须在这个时间窗口之间站起来,并且站直身躯。至于小康的其它杀手锏,譬如说标签社交,那就只能指望阿里没有相关的基因了。
结果没想到被特么724捷足先登?这不科学啊?
楚垣夕心说特么去年释迦搞雾计算的时候他还特地请曹翔把关来着,曹翔经过缜密的观察和细致的推断,认为不会构成威胁。实在是没想到山不转水转,这什么情况?
但是这也没什么办法,人家同处岛国,自己还是鞭长莫及。这一刻楚垣夕深深的感到战略上的被动,724可以长驱直入进入国朝,但小康和巴人都没有战略触角真正进入对方的腹地,只是卖卖头盔卖卖游戏那根本不能算数。
可惜,出海、全球化这种事情现在还不能考虑,做是肯定要做的,而且必须做,第一个就拿岛国开刀,但是大本营都还没有稳固呢,真是时不我待!
而黄团,之所以将724看作一股清流,是因为724深知这套云计算的玩法中最核心的关键点是人,或者说是不要钱的设备和不要钱的电,用户是用设备的寿命和电费换取网赚的收益。
国朝无论智能手机保有量还是发电量都遥遥领先,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无人能及,724在国朝又有一定的根基,关键是上层始终秉承开放开明欢迎的态度,政策说不出的友好。因此在做区块云的时候,相比于印度和东南亚仍然具备极大的优势,是攻略的首选。
很快,724上来就开宗明义,宣布愿意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和国朝优质的互联网公司进行技术分享,具体方式不限于合资、战略换股或者签署一揽子框架协议等等。简而言之,就是用技术交换互联网资源,乃至愿意与国朝互联网龙头企业进行资源整合,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
这番表态使得几家欢喜几家愁,率先跟随楚垣夕之后吐血的是阿里新成立的事业部,心说我这都特么有眉目了你给我来这个!我们还搞不搞?魂淡啊——
但黄团简直欣喜若狂,这段时间弄明白小康搞共享街机实际上是在派发矿机,一下子被搞的欲仙欲死。什么推移动支付之类的已经招数散乱,因为被区块云搞的进退不得!不打,坐视小康将矿机普遍全国,打,成本巨大劣势,还会刺激小康加速。
然而,如果把这个现象交给学术界,就会做出如下的评价:技术上出现代差就是这个后果,一点都不意外。
巴人的独董张教授还特地撰写了一篇论文,评论当下发生在国朝商业战场上的这场不对等战役,看似一方是庞然大物,但实则另一方才是来势汹汹的那个,挑起战事的巨头反而在对方的技术紧逼之下处处找不到抓手,导致进退失据。这就好像机关枪出世,滑膛枪就是要被淘汰,除了意呆利被埃塞俄比亚人用大刀长矛赶走之外就没见过反例。
这文章一经发出就在学界激起层层浪花,参与讨论者无数,然后把黄团上下气得同仇敌忾,而且倍感冤屈。如果黄团将共享街机列为集团战略方向,那么肯定不会这么狼狈,但它不是,就好比2017年的共享充电宝一样,因为不是战略方向,所以可以灵活对待,可取可弃。结果被人一解读,形象就变得狼狈起来,岂不是冤枉?
君不见共享充电宝三电一兽外加巴人孵化出的久电玩的那么热闹,最后团里一出手,如同灭霸打响指,整个赛道噼里啪啦拿下?因此输赢胜败才刚刚开始呢,你宣布什么机关枪不机关枪,机关你妹啊!
正好,724突然从斜次里杀出来,黄团是喜逢甘露,立刻揉身而上,双方都是搞本地生活的,原本一个搞店面,一个搞用户,因此合作不多,但是现在简直是那啥看那啥,一下就看对了眼。
此时,沉寂了几个月的拒绝者联盟也开始兴风作浪,和724大举合作。这群人似乎忘记当初的豪言了,什么“学习小康,然后打败小康”之类的都抛到九霄云外,一时间仿佛招降纳叛,声势搞的很大。
特别是合作仪式中楚垣夕通过面向全网的直播居然看到了孙大圣亲自到场,这下他有点坐不住了,这什么情况?难道孙大圣还要注资?
其中让他感到比较诡异的是孙大圣居然跟李靖飞有说有笑,不但如此,早就从开门客离职的前ceo王月恒也出现了,而且和孙大圣相谈甚欢的样子,这又是什么情况?完全看不懂啊。
楚垣夕当然看不懂,也没指望看懂,因为能抽空看一眼都很奢侈,小康内部早就忙的脚丫子朝天了,有比开加盟店更重要的事情,使得楚垣夕只能请刘璐为首家开张的加盟店代为剪彩。
譬如说,内容风控就是目前小康面临的主要矛盾点。
小康过了春节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是用户疯狂涌入。硬的方面因为早就做好了准备,所以并没有出现承载上的难题。但是小康不但搞网赚、搞lbsrpg游戏,搞地图购物和广告,还搞社交呢。凡是搞社交的就没有不担心内容风控的。
小康app作为一款超级app,可谓是内容众多,各类用户进入之后一般都能找到一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点,去玩游戏,去地图购物里薅羊毛,去购物去骑单车的,当然一做网赚的居多。
只是,就算如此分流,涌入标签社交的人数也是大几千万,这些人是要发言的。在社区群组里发言,在康康里发言,甚至在ai团长的交互过程中发言。既然叫做ai团长,自然就有交互的功能,不能交互的ai不是好的ai。而好的ai不但能交互,还得主动理解用户在说什么,才能做出更圆润的对答。
但是有关ai的公开对话实验已经证明了ai也是可以“学坏”的,无论什么大公司,只要敢把ai放在公网经全体网友培训,最后肯定满嘴脏话。
这种内容审核的压力,也随着小康用户数量翻了十多倍,是让人难以估量的海量工作量。
咸鱼的自救攻略 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内容审核压力
内容审核,可以说是许多怀着社交梦想的企业家的致命要害了。远的有支付宝的“圈子”事件,打断了楚垣夕老熟人老樊的上升势头;不远不近的有段子被勒令注销,火山和快手被限期整改;近有小红书全网下架,眼睁睁的看着微博推出绿洲,利用小红书下架的窗口期填补空白;最近的有即刻停服一年,可谓极为惨烈。
小红书虽然全网下架,但是服务器并没有停机,老用户仍然可以使用,只是新用户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进不来。虽然这也是毁灭性打击,特别是对融资有需求的时候,堪称致命,但也只是堪称。
而即刻这款日活跃达到200万的社交应用是被勒令停服。
这是一种宿命式的停服,因为新锐社交小玩家能使用的力量极为有限,这点有限的力量必然要转化为产品力,把产品做到极致,才有可能在国朝社交的铁幕上撕开一道缝隙,撕出传播的空间,不然无法呼吸。因此,没有多少余力去做保驾护航的科目。
这恰恰是大企业的必修课,在任何国家都可以进行公开进行表达。
而做内容社交的,失败的自不必说,做成的,用户数量一旦膨胀到一定级别,都不需要友商注入黄色信息,用户自发滋生出内容风险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微信和qq每天都面临着海量的此类风险。
因此即便大企业也难于避免此类风险,只是大企业之所以大,就体现在抗风险的能力强,段子即使被注销,并没有让头条系伤筋动骨,火山快手的整改亦然。但像即刻这样的小产品小团队,停服就是天塌了。
反正楚垣夕要是看到小康被勒令停服,肯定是一口气背过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刻整改长达一年之久,还能坚持,保持公司不散架,并且通过各种方法在去年完成自救,可以说是不大不小的奇迹了,楚垣夕自愧不如。
引发这种惨案的,归根结底都是内容风控跟不上用户数量膨胀的锅。
巴人的时代楚垣夕不用考虑这些,因为风险全都由平台承担,要砸也是楚垣夕去砸抖音的锅。但从小康开始做社交那天起,内容风控都被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上。
实际上ai团长和社区群组的风险还比较低,就像在微信和qq里搞黄色一样,平台当然也有风险,不过更大的风险在于用户自身。但康康就不是了,它是公众发布内容的地方,就算是以黑板报的形式,但是终归是可以通过社交链穿透小康本身的一个个小圈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