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再者,这个年代的人群居意识重,在外的人若不抱团,终究独木难支。
而且不是她看不起自家丈夫,根本不是做买卖的料,临了临了才去学,得教多少学费?怕要不了几年,他们一家恐怕连容身之处都没有,届时灰溜溜回到村里,脸面都丢尽了,子孙也得抬不起头来!
况且这些日子她在医馆上班,知道许许多多的病人都受过小五的帮助,其中不乏达官贵人。虽说看病给了钱,但这些人仍旧会心存感激。这些人大忙帮不了的话,小事肯定乐意帮她的。
最后,四叔公都到家来了,她公公要是愿意去,做儿子的还能硬拦着不成?倒不如爽快点,在两位老人面前刷个好感。
葛八与葛有龄一同出来的,见到葛如沫,他尚有些抹不开脸。
葛如沫倒没在意,结果是好的就成,不必去计较太多细节。
葛八说道,“也不知道你爹娘那边情况怎么样了,小五,你脚程快,先去。我和你爷爷就在后面,放心,咱族里的事还轮不到一个外姓人来做主。”
葛如沫点了点头,“那爷爷四太公,我先过去了,你们慢慢来,别摔了,咱不急。”又冲葛彥明说了一声,“二老就拜托你了。”
葛彥明点头应下,“小五你放心,快去吧。”
上藜村村中路口,“今儿你们招子都给我放亮一点,只许进不许出,今儿的事要是顺利,回去都有赏,要是办砸了,可别怪二爷我不客气!”孟冠林坐在特意搬来的太师椅上放话,这个样子,哪里还有半点书生的文气,活脱脱就一山寨土匪。
旁边的两个小厮恭维着,“二少爷,您就放心吧,今儿这事准成,您就安心地等着抱美娇娘吧。”
“是啊,小嫂子我娘见过的,她老人家火眼精睛,就曾和我家那位说过,她说小嫂子脸型正,五官端正,现在人还小没长开,长开后定然差不了。”
“嗯,今天的事务必要万无一失!”葛如沫,纵然你施恩再多人,在这清河镇的地界,我倒要瞧瞧谁敢不给我孟家面子!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一百五十四章为读书计
葛七斤家,对于葛如玺的话,葛茂生首先应和,“傅大小姐这个请求并不算过分。”
接着便有其他人附和,“确实,傅大小姐的要求也算合情合理。”
葛满金道,“阿荣啊,你是咱们的里正,这是好事啊,咱们就应下来吧。”
族老们一个个劝着,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事十拿九稳,只等葛祥荣一点头,他们就可以商量动工的事了。
可以说这些族老都是他的长辈,你一言我一语的,弄得葛祥荣头都大了,他是不想答应的,可又找不到不答应的理由。
他想着,且先看看葛七斤夫妇二人给小五安排何样的亲事再说,“不知道七斤你们夫妇对小五的亲事是如何安排的?”
葛祥荣问的是葛七斤,却是葛如玺来回话的,“其实很早之前我爹娘就给她定了一门亲事,男方是镇上孟元外家的嫡次子,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了。我爹娘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在启程入京前看到我五妹嫁人安顿好。”
“可前些日子,小五不是亲自将这门亲事给退了吗?怎么还将她许配给孟家嫡次子?”那天那场拒亲的闹剧,见证的人可不少,葛如玺一提,就都想起来了。
“孟家心诚,被拒后还托了几次人来说媒,这样诚心的人家,我爹娘实在不想小五错过。”
这么一听,倒觉得这是一门顶好的亲事,在场的众人中大半是这样认为的。
这些人此时都有同样观感,想着葛小五葛七斤夫妇虽然不亲近,先前他们夫妇二人待小五确有些苛刻不慈,但在大事上还是能摒弃成见为女儿考虑的。
“按理说,这事乃家事,实不必劳烦众位叔伯长辈。只是我那五妹太犟了,心里总搁着以前的小事儿,疑心爹娘不是真心替她打算的,不肯答应。可天地良心,那孟家的孟冠林确实乃良婿不假,方圆百里内都经得起打听的好名声,家风也不错。说句真心话,小五配他,不亏。”
葛如玺笑笑,其实心中不无得意,一开始她也并不知道孟冠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着,真以为是良配。她一心想让小五顺利出嫁,心想便宜她了,哪知老天爷都站在她这边。
葛祥贵的二儿子葛鸿熙点了点头,肯定地说道,“孟冠林我见过,才貌双全,人品贵重,实乃良配。”
“是啊,孟二公子的才名,我在海棠书院也有耳闻。”葛茂生的孙子葛鸿铭附和。
族中两位读书人都如此肯定,这话也从侧面证实了葛如玺所言非虚。
“自古以来哪个子女的亲事不是由父母做主的,人大姐都乖乖听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偏她能。”说话的是葛如翠,在梅香荷香上了茶后,找了机会站在葛如玺身后。会嘀咕出这样的话,实在是不忿。
葛祥荣问,“这事葛八不是也没答应吧?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当初孟家来提亲,拒亲一事还闹了老大一场,还选孟二公子的话,小五以后会不好过吧?”
葛如玺蹙眉,“爷爷是没答应,但他年事以高,这事本就不该麻烦他老人家,是小五不懂事,让他老人家操心了。而且祥荣叔,人家孟二公子是个读书人,才不会记恨这种小事呢,您想多了。”
“旁的不说,你觉得葛八这事能做得了主吗?”葛祥荣又问。
“能是能.”葛如玺没否认,而是四两拔千金地说道,“但小五毕竟也是爹娘的孩子啊,与其什么都没安排好去到京城牵肠挂肚,不如离开前将她安顿好。要是爷爷和小五有同样的担心,不如小五的亲事就由三人共同掌眼相看,岂不是可以二者兼顾?”只要葛八同意,那葛如沫近期出嫁就是板钉钉的事。
葛祥荣觉得葛如玺现在一点都不好对付,处处给他挖坑,被她将了一军,他只好转而说道,“这事太仓促了。而且小五上头还有四位姐姐未定亲,就说长幼有序这点,就不合伦常。”
这回葛如玺没开口,倒是葛鸿熙接话了,“这事是仓促了一些,但父母一片冰心,情由可原不是吗?”他完全没理会一直朝他使眼色的父母。
祥贵婶满脸焦急,可二儿子就是不看她,你说他来淌这趟浑水干嘛呀,而且说这些话明显是站在葛如玺那边,这怎么可以?
葛如玺微笑着抿了一小口茶水,笑看着这些理由一个个被驳倒,很快她就能达成所愿了。
谢通在人群外看着自家小小姐气定神闲地和里正等人周旋,嘴角露出欣慰的笑意。他是谢家的陪嫁,他家世代为谢家的家生子,对谢家忠心耿耿,纵然随谢氏陪嫁入傅家。他对傅家的归属感始终比不上谢家。
既然那葛如沫令小小姐如此不喜,那就让她永远都不会碍着小小姐的眼好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不管是否愿意嫁给孟冠林,她嫁人是一定的了,不是孟冠林,她爹娘也会替她相中其他人的。葛如沫也不能一再拒绝,否则就是罔顾父母好意,就是不孝。
端看葛如沫如何破局了。
“这事事关小五,是不是该问问她本人的意见?”葛祥荣顶不住了,只能祭出这一招了。
葛满金反驳,“里正,你这话就不对了,自古以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从来没听过让子女自己决定嫁不嫁人的。”
葛祥荣瞧了瞧,坐着的几位族老无人反驳他。他今天算是看明白了,三房葛满金和六房葛茂生是站在葛七斤葛如玺那边的:五房人丁单薄七房混得不好,葛旺弘葛建林都是沉默为主;葛八不知因何被绊住没出现,本来二房应该站在他这边的,可葛水生却没吭声,他被葛满金与葛茂生怼得无力还嘴,渐感独木难支。
高大娘当仁不让地站出来,“葛满金,你也少在这满嘴喷粪,你说的那种情况是家中父母不疼爱女儿的。真心疼女儿的,哪家不是让儿女偷偷见过人之后再决定的?刚不是说了吗?七斤兄弟夫妻二人是疼女儿的,这是小五的终身大事,哪会不问问女儿的意见啊?”她是七房的人,葛建林势弱不好表态,她可没这层顾忌。
葛如玺暗骂,这老娘们真是牙尖嘴利,看她说那意思,如果不问葛如沫的意见就是不疼她。虽事实如此,但被她这样反将一军也着实另人不快。
被一个娘们当众下了脸,葛满金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高家嫂子此话差矣,小辈的话终究只能做个参考,俗话说,父母走过的桥比儿女走过的路还多,儿女婚事自然以父母意见为准。”
这就是做父母的天然优势,人群外,葛如沫暗自感叹。此时,她也明白到了她该出场的时候了。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一百五十五章双殊各色
“让让,麻烦让让。”阿南拍拍前面的人肩膀。
当第一人转身看到来人是葛如沫时,自动让了路,并且还帮忙跟前面的人打招呼。如同多米诺骨牌 效应一般,很快,一条通往大厅的路就形成了,葛如沫便沿着众人给她开出的路走了进去。
“不错,里正叔说得对,事关我的终身大事,我怎可不到场?”
************
林守宬掀开帘子,打量着这充满乡间野趣的医馆,
青囊医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这一片早已没有往日的荒凉与人迹罕迹,而是一片人头攒动生机勃勃的景象。
“那片种的是什么?”林守宬指着那片与其他庄稼藜苶不同的作物,那正是葛如沫葛根几家种的药材所在。
那些药材长势极好,葱葱郁郁的,与旁的作物很是不一样。
“那是中药材吧?好像是半夏什么的。”刘岁山不怎么确定地回答。对于中药,刘岁山认识的也不多。
“这葛小五有点意思,这样便自给自足了。”林守宬笑着说。
“自给自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这些生药材,要用上还得费一番功夫。”刘岁山说道。
林守宬捋了捋长须,颔首不已。确实,听说那炮制有一定的法门,弄得不当,药材废了事小,弄出人命事大。
真那么容易,人人都可以种药材,那些大医馆也不用常年在外收购药材了。
“这条路是去葛如沫家的,从这里岔过去,就是去青囊医馆的路。”刘岁山指着那条路说道。
“前面闹轰轰的,是发生什么事了?”林守宬问。
林守宬问,自然就有衙役前去查问,没一会便有了回馈,“回禀大人,孟广平孟员外家的人家丁将入口给拦住了,且孟二公子说稍作休整便过来拜见您。”
“晚辈孟冠林拜见林大人。”
“贤侄请起。”
“林大人来清河镇咋不提前下帖子,好让家父提前相迎啊。”
孟冠林摇着扇子笑笑说,“此次前来清河镇是临时决定的,贤侄一大早的在此地所为何事?”
“家父对上藜村的小葛大夫彼为喜受和欣赏,欲为吾聘之为妻,小子心急,在家呆不住。这不,来这等结果呢。”
“哦。”林守宬姑且听着,并不怎么相信他的话,正巧,刘岁山回来了,上前,一番耳语,便让他得知了葛如沫正在被族人为难的事。眼前这位贤侄,很有可能是幕后主使之一。
就在他们交头接耳之际,孟冠林无意中闻到一股中药味,是从旁边的马车散发出来的,联想到林守宬似乎有一卧病在床的老母,略一思索便能想到他的来意,“林大人今日来是想找小葛大夫的吧?可真不凑巧,她今天大概是不会有空的了,不然大人先到我家略做休息,再做安排?”
孟冠林很识趣,在留下了一句有事可以让林守宬使人唤他的话后,便走开了。他很明白他刚才那番话的重量,他也很相信林守宬会明白他的意思的,所以他就不留来了,再忤着就相当于逼迫了,且还存看人笑话的意思。他们孟家和林家又不是死敌,没必要将人往死里得罪。
话,林守宬确实是听明白了,所以他踌躇了,按理说,他对葛如沫有所求,现在她正被人为难,正是施恩于她的最好的机会。但孟广平,京城孟家,纵然他很想给葛如沫撑腰好叫她用心给他娘治病,也不得不考虑其中的得失。孟广平以及京城孟家不是那么好得罪的,为了一个葛如沫,似乎有些不太值得。
比葛如沫医术好的大夫也不是没有,再找找应该也能找到,这么一想,葛如沫也不是那么不可或缺。
**********
这天的上藜村注定不平静。前脚,林守宬一行人刚抵达上藜村,沈东篱沈笠主仆二人便骑着马儿进村了。
“少爷,今天的上藜村很不对劲,有些安静过头了。”
“嗯。”
“少爷,我去打听一下是怎么回事。”话落,他便骑着马儿走了,那个方向远远能看到一两个人影。
没多久,他便回来了,将打听到的消息一一汇报给沈东篱。在听到葛如玺有可能是京城五柳傅家的嫡出大小姐时,沈东篱的眉头微微一拧,再一听葛如玺今日将葛氏一族七房的话事人请到葛七斤家中时,便猜到葛如玺要在今日发难了,并且发难的对象很有可能是葛如沫。
那一刻,林守宬的犹豫,沈东漓都看在眼里,他吩咐沈笠几句,“汝阴郡林守宬也来了,一会你过去,给他带两句话......”
***********
“不错,里正叔说得对,事关我的终身大事,我怎可不到场?”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看向来人,包括葛如玺,此刻亦是气势全开,严阵以待。
葛如玺如今坐正主位,葛如沫走的那条路正对主位,所以说,二女是最先打照面看到彼此的人。
两人不由自主地锁定了彼此,在葛如沫眼中,葛如玺此刻穿着银色缂丝交衽长裙,头上的发簪精致华美,行住坐卧皆有别于众姐妹 ,隐现大家闺秀之风仪。
可她并不意外,葛如玺本来五官就出众,眉若远山,眼如秋水,琼鼻小嘴,肤色白皙,如今华服加身,美饰环绕,自然与众不同。
今年因为有葛如沫补贴的关系,葛七斤一家不用像往常一样在地里起早贪黑地劳作。夏季过了大半葛如玺没像往年一样被晒黑,反而捂白了不少。
而葛如沫因为出诊四处跑动的关系,脸色比她黑几个色度。
在葛如沫打量葛如玺之时,葛如玺也在注视她。虽说两人同在一个村子,住得也不远,但是说起来,葛如玺也有挺久没见到她了。这一瞧,还真发现她和以前不一样了。
之前葛如玺因为瘦,身上没有二两肉,她的颧骨称高,上颚微突,颜值打了个折扣。
俗话说,自古美人三分龅,脸上肉多了后,她那微突的上颚就不算什么了,而且细细一看,还挺有特色的。
而葛如沫呢,这些日子,身体抽高了,脸上长了肉,变得圆润有光泽,标准的鹅蛋脸显出来了,不复先前苍白又瘦骨嶙峋的模样。
五官比例也符合黄金标准,眉毛不浓,整个人给人的感觉怎么说呢,是淡,很淡的那种感觉。搁现代会有不少人喜欢她这张脸,因为上妆后,一定会很惊艳的。
可葛如玺不懂,在她看来,葛如沫虽然比以前好看了一点,但还是太寡淡了,没味道。
不知是不是二女气场的原因,周遭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视线静静地落在她们二人身上。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一百五十六章二女交锋
咋一看之下,许多人都觉得一身棉布青衫的葛如沫比不得长裙飘然妆容宜人的葛如玺,暗想不愧为 大家闺秀,那种高贵地方出来的人即使流落在外,也掩饰不了满身的贵气。
至于葛如沫,怎么说呢,当视线落在她身上时,他们忘却了她的眼睛与葛如玺相比五官孰更美,身段气质谁更胜一筹,竟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心安愉悦,太奇怪了。
站在院子里外的人感受更清晰一些,不知是不是经常和草药打交道,葛如沫所过之处,药香隐隐,沁人心脾。
而那位京里来的教养嬷嬷龙妈妈眼皮一跳,忙低下头,她虽然说是个老妈妈,在老夫人身边也算不上是最得脸的。可久呆京城,又是在高门大户里干活,加上职业使然,眼睛比这些乡下农妇们毒多了。
这两人虽然都没有完全长开,但此时她已经能断定葛如沫要比他们家大小姐如玺要标致。她家大小 姐长相是艳丽型的,咋一眼看去真叫人惊艳夺目,但就她看来脸型不好,倒三角型,太尖了,没有福相 ,不是京里的官太太官夫人喜欢的模样,
那弱柳扶风的气质,楚楚可怜的情态,让男人见一眼就打心底里心疼开来。
从这一点看,也说不好谁更胜一筹。但她私以为,还是大小姐她妹妹这模样比较占便宜。想得男人 的宠,首先你得先过了婆婆这关吧?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那些父母高堂不在了的,就没这层限 制了。
葛如玺好整以暇地问她,“小五,你来了。父母临行前还为你操碎了心,对这桩亲事,你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葛如沫也不着急,慢斯条理地说道,“我的回答,你和爹娘不是一直都知道的吗?我不同意。”
“你为什么不同意?要还是刚才他们提到过的理由就不必说了,不过是重复缀言而已。”
她的话葛如沫自然明白,直言,“那孟冠林不是我的良配。”
院子里人群中,绣琴娘一个劲地摇头,“比不了,比不了,葛如沫和傅大小姐好歹做了十几年的姐妹,一个土生土长只顾自己的利益,自己赚得钵满盆满,对族人没有丝毫情义,半点便宜不让占:一个却是半路流落,反而对乡亲充满情义,本可以走得悄无 声息,却毫不忘本,肯为养育了她十来年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村民慷慨解囊。两相一对比呀,白瞎了葛如沫的一身医术,要是傅大小姐有这样的医术,凭她这么仁善的心,她周围的百姓们一定会深受其福泽的。长平娘,你说是不是?”
葛如玺听了零星几句,满意地勾起嘴角,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是什么是?长平娘这时可回过味来了,她家小叔葛麻子可是在医馆工作的,她要是附和绣琴娘这老娘们的话,那不是使劲往小叔的饭碗砸吗?再一想刚才嘴快说出的话,她真恨不得扇自己两嘴巴子,真闹得葛小五嫁人,那青囊医馆还会存在吗?那他小叔每月从青囊医馆得到的丰厚酬劳是不是就没了?亏了!要知道葛麻子没有儿女,他手上的钱物有近半是补贴给他们家了。
有些人看不过眼她这么埋汰小五,回了一句良心话,“话不能这么说,小五也不容易,父母姐妹都靠她养,开这个医馆也全是白手起家的。说实话,她那医馆收费真不贵。”
“不贵?要我说,她就不该收那么高的医药费,收回个成本就够了。可你看她,置下那么大一份家产,还不是吸病人的血?”
这仇富的心理,在哪都有。
这些话声音不小,葛如沫自然也听到了,但她不予理会,连个眼神都没有。本就是不相干的人,说出来的话是好意她就领受,歹意她就漠视即可。
青囊医馆犹如一条刚孕育出来的小河,自身是需要发展的,它流向哪里,便能惠及哪里的百姓。如果像那人所说的一般,只收回成本的话,无法积攒力量壮大自身,那么这条新生的小河迟早会干涸而亡或者成为一潭死水。这些都不是她愿意看到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做为医者,她承认她自私,所以护着医馆,不让它受到伤害,就是想让青囊医馆更加强大:却又有悲天悯人情怀,但这情怀绝不是针对小众,着实矛盾。
她可以让上藜村受益,但绝不止止步于上藜村一个村子的村民受益。
绣琴娘这种人,大毛病没有,可那张嘴和那性子着实让人敬谢不敏,恨不得全天下的好处都进她家。
绣琴娘的话是越来越刺耳了,周遭的人都不由得皱眉,“绣琴娘,说这话你良心都不会痛的吗?”
对这种人,高大婶可不会惯着,直接怼她,“放你娘的臭屁!绣琴她老娘,嘴巴那么厉害,怎不见你每年地里收食粮交了税后仅留够自家吃的,多余的都散给族人?族里比你家过得差的人多得是。光会要求别人,也不想想自己什么德性!”
“我说葛小五,关你什么事?”
“我就说你了,你耐我何?”高大娘轻飘飘地讽刺,“真那么看不上青囊医馆,有骨气的话下次你和你家人生病了都别去吧。”
“你胡说什么,我什么时候说过生病也不去青囊医馆了。”
绣琴老娘急了,前两三个月,她闺女绣琴为帮一个外乡的可怜人说了两句公道话,怼了葛如沫一回。竟然被放话说既然嫌青囊医馆收费高,让他们一家子人病了也别去医馆,到别处医去。后来为了这事,她家大伯子葛建林带着她去好好赔了一回罪,这事才揭过了。因这件自打嘴巴的事,他们七房丢了老大的脸。所以她闲话归闲话,要是再惹出像绣琴那事来,大伯子一发怒,当家的一定会揍她的。
站在她旁边的也是七房的媳妇子拉住她,好心劝道,“快别说了,上次你那侄女葛绣琴闹得你大伯家丢了老大的脸,难道你想尝尝滋味?”
她当然不想,因此只能不甘地闭上嘴巴。
这些旁人的话,影响不了葛如沫,对葛如玺自然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一百五十七章父子再斗
葛如玺径直凝视着她,寻思着葛如沫说这话,内里的事是知道了还是不知道呢?
“哦,那孟二公子可是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若是有,你说出来,二姐替你做主劝爹娘收回成命。”葛如玺试探地问。
1...4546474849...1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