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怀着这样的想法,葛如沫回到了医馆。
此时,傅家落脚处,一片静默中,谢通开口说了一句安慰话,“强龙难压地头蛇,今日是我们估算不足,功亏一篑,且回京再作计较罢。”
葛如玺此刻胸中怒火熊熊,真想不顾一切大骂几声废物,可是她知道她不能,真是憋死她了,“是,认祖归宗是大事,我那五妹不识好人心就算了,犯不着为她操半点心!”
“她小小年纪有这手段,咱们输得不冤。”
谢通这话不知道是安慰葛如玺还是安慰自己了,其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了。
葛如玺不知道,这事她要是跟傅成商量,必定不会弄成这种局面。谢通能力虽然可以,可他的能力更多地体现在内务方面,在外交际方面就不如傅成了,加上是家生子出身,对家族宗族的认识并不深刻,很多避讳忌讳的地方都不甚了解。所以说来,都是时也命也。
“小五,林老夫人我给她安排在那个独立的小厢房,你过去看看吧。”
葛如沫刚回到,温祈阳就上前和她说了这事,“林大人这回送林老夫人过来是想让你给她瞧病的,她这病瘫在床上已经有四年了,腿部肌肉护养不好,已经呈现萎缩了。”
葛如沫点点头,示意她知道了,“那我先过去看看。”
西厢房里没多少人,一进去,林守宬的贴身随从祥子就给她略做介绍,“这位是孟嬷嬷,是老夫人的陪嫁,尽心尽力照顾老夫人几十年了,我们老爷也很敬重她。”
“孟嬷嬷——”葛如沫朝她点点头。
“不敢当。”孟嬷嬷有些略不自在地说了一句。
想来这位孟嬷嬷一直是板着脸的,脸显得很僵,葛如沫看出来她想努力挤出个笑脸,最终没有成功。
她留意到孟嬷嬷两只手的手指甲指甲都不长,手指是光秃秃的,新断裂的有四根,爪甲软而薄,色枯且夭。这些都是肝精肝血不足的表现,养不了指甲的。
肝者,罢极之本......其华在爪。肝与爪有着密切的联系,爪甲亦赖肝精肝血濡养。
双目有郁气,面含苦相。这种种的迹象,都表明了这人的肝脏不好。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
这样喜怒不定的人实在不适合干伺候人的细致活,留意到葛如沫的视线落在她手上时,孟嬷嬷双手不着痕迹地虚握拳,寻了个借口出去了。
给林老夫人把完脉时,林守宬也赶来了。
把脉期间,林老夫人一直满眼希冀地看着她,把完脉,葛如沫又给她检查了下肢的情况,然后对林守宬说,“林大人,咱们出去说吧?”
呃啊——林夫人一听葛如沫的话就很激动。
葛如沫安抚道,“林老夫人请放心,您老的身体状况还行。”
得了这样的一句话,林老夫人这才安静下来。
一到外头,林守宬便迫不急待地问,“如何,我娘的身体能治吗?”
“治倒是可以治。”
“多久能让她重新站起来走路吗?”
“林大人,你太高估在下的医术了。”葛如沫苦笑,“林大人,恕我直言,林老夫人的身体状况想必你心里也有数。刚才我很用力,她也没感觉到疼痛,这证明她腿部肌肉萎缩得很严重,神经反射不灵敏。这些都是问题,在治疗前需要调理,并配以推拿手法,让血液流通,润养下半身的肌肉和经络,让它们恢复一定的生机,期间再配合用药。初步目标是让她能站起来。”
“你刚才说的推拿,是不是需要每天都做?”
“是的,期间还会配以一些药浴。”
“你无法离开青囊医馆太久吧?”
这是一定的,葛如沫沉默。
“这样吧,你先制定治疗方案,我将我娘安顿好在上藜村,你每日过去给她做治疗如何?”
听到他的话,葛如沫松了口气,她还真担心林守宬仗着官身非让她到汝阴县衙去呢,“这当然是可以的。”
其实葛如沫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这样的法子,林守宬在来之前都是这样打算的。他会改变主意,完全是因为沈东篱,他现在还摸不清葛如沫在沈东篱那边的份量,自然不会提出太过强人所难的要求。
“那行,就暂时这么定了,我先去将事实安排妥当。你的治疗方案制定好后和本官说一声,我需要看看。”
“这是没问题的。”
林守宬走后,将祥子留了下来听候葛如沫的差遣。
不知想到什么,葛如沫佯装无意地问。“对了,那孟嬷嬷呆在老夫人身边好多年了吧?”
“说起来,孟嬷嬷也是个可怜人,幼年时举家逃荒,途中爹死娘丧,后姐弟俩被当时还是当姑娘的老夫人所救。没过几年,弟死。后嫁人,她当家的又在几年后死了,徒留她和儿子孤儿寡母的在世上。后来老夫人看她可怜,又让她回到她身边当差,日子这才好过了。可两年前,老夫人就得了这样的病,全赖她里里外外地照料伺候着。”
葛如沫越听越觉得奇怪,她给老夫人把脉,她的脉象除了正常中风偏瘫的脉象外,还有一些异常。按理说,林老夫人正常的脉象应该是,中风偏瘫后,下肢无法动弹以致十二正经中往下行走的经络如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等行走不畅、堵塞,可从脉相上,还隐约有血液淤积阻塞之感,很细微,她也是摸了很久的脉才摸出来的。
特别是行经胸胁会阴等处的经络穴位,感觉更明显一些。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一百八十二章入了心扉
“老夫人之前很胖吗?”葛如沫又问。
“是的,得这病之前的几年,老夫人胃口很好,一天五顿地吃,体重年年增长,最高的时候有一百五十多斤呢。”说这话时,阿旺是压低了声音说的。
“突然吃那么多,你们就没让大夫来瞧瞧是不是生病了?”
“大夫自然是请了,可大夫也说大概是老夫人脾胃强,无碍的。再说了,进食多点而已,不是什么大毛病吧。”祥子接着说,“小葛大夫,你也知道,咱们林府那样的人家,也不缺这点吃食不是。于是我们大人和夫人对老夫人多食这一点并不在意,又不是供不起。
葛如沫驻足想了想,将期间产生的疑虑放在心头,并没有再问下去。
稍晚,葛如沫将制定好的治疗方案和林守宬说了,两人就着方案商量了小半个时辰。商量完后,她想起白天的事,特意向林守宬道谢。
林守宬不敢领受,将实情告诉葛如沫,并言明沈家主仆已离开,让他转告与她。
林守深知有些便宜不能沾,沈东篱虽然没有明说让不让人透露此事,但人嘛,总也不喜欢自己的功劳被人冒领。
得知林守宬会干涉这事,有沈东篱的原因,葛如沫心中划过一抹异样,在现代时,她从来都是一个人。她从来都不算是一个擅于钻营的人,在现代纯粹吃的是技术饭,什么拉拢人脉整合资源自我壮大之类的想法,那是一个也没有,能混到有房有车完全是凭自己的聪慧和勤奋牢牢掌握了中医这一门技术。
来到这里,会想到拉拢里正等人,也是被现实逼的。因为这个年代和现代不一样,在现代只要你不犯法,就不会失去人身自由,也不会有人替你做主随意决定你下半生怎么过跟谁过。但在这里就不行,在这里,自己竟然不能给自己做主!
她在现代没什么根基,遇到的很多困难都得她自己去解决,她也没想过靠别人,遇到的善意会有,但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些善意都是微不足道的,并不足以令她的处境发生改变,能让她走得更顺遂。
但今天,沈东篱帮了她,或许于他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却让她的心深深触动了一下。
沈东篱原来一直在她心中模糊的影像突然清晰起来,此时的她还不知道,有时候情感的萌芽就在那么一个瞬间。
*********
稍晚些时候,傅成傅远志回来了,两人前往汝阴处理一批手下不小心收回来的劣质药材,回来后才发现他们就不在两天,上藜村就发生了这么大一件事。
了解了来龙去脉后,傅远志只咕哝了一句难缠的丫头,就撂开了手。
而傅成则想得更深远一些,他知道这事谢通插手了。
那葛如沫也算本事了,在谢通手下过了几招,竟然还能全身而退。
纵然有谢通轻敌和不是在京城主场的原因,但谢通也不是没有优势的,这样还败,算是败得彻底了,想违心说句虽败犹荣都不行。
感叹了一番后,傅成不由得皱眉思考起来。这事要是大小姐他们成功了倒还罢,挟着知恩图报的名声回归家族,还算是个不错的起步。可糟糕的是,他们败了。
这事的麻烦之处还在京城,大小姐还没认回去呢,在老家就闹了这么一出,名声受损。回去家主知道了他们肯定挨训。谢通也太纵着她了,由着她胡来。
他知道谢通是护主心切,但这事办得,实在是太糟糕了。
这么大的事,包不住,一定会有风声传回去的。
要知道她在傅府谢氏只得她一个女儿,没有兄弟帮衬,庶弟庶妹倒是有。这些主子不是本身是个不好相与的人就是姨娘是个难缠的,他们离京的动静很小,但还是有迹可寻的。
大小姐应该庆幸她有个得力的外公,加之她又是谢羌垣唯一的外孙女,不然回去的处境可不会太好。
“这事你太纵着大小姐胡闹了。”傅成指责谢通。
谢通繃着一张老脸,“这事我没办好,是我的错,我认!但我不觉得你说这句话是对的,什么叫我纵着大小姐胡闹?这是胡闹吗?”
接着谢通又来了一句,“就是因为你有这种想法,家主不放心,觉得你对大小姐不够尽心,会怠慢大小姐,才会安排我一起来的。”
傅成无语,家主是担心谢通太过感情用事,让安排他们二人来汝阴,想的是相互制衡吧?他倒好,以为家主派他来是担心自己怠慢大小姐。
“你想多了,再怎么说她也是傅家的小姐,我一个管事还敢怠慢她?”
“谁知道呢,傅家小姐多得很,有谢家血脉的傅家小姐只有一个。”谢通很不以为然。
傅成那个气呀,就算傅家小姐很多,但眼前就只有一个大小姐在,他还能为了谁怠慢她?
而且此次来汝阴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带回大小姐,就是为了这趟任务能顺利完成,他也会尽力的。但他们弄出这些个事,真的让他很头大。
“不管如何,这件事闹成这样,没将家主交待的事办好,就是我们失职。”傅成板着脸说道。
“这事办砸了我自会到家主面前领罚!”谢通不会推卸责任,他只是受不了傅成对小小姐公事公办的态度,不足够维护!
傅成心中猛翻白眼,看看他这是什么态度!办砸事情的是他,在傅家那么久了,还摆他谢家的臭架子!
傅远志在屋里听着他们的话,心中也发着牢骚,要说他最看不惯的就是这个,不管是他大伯娘还是谢家的仆人,在傅家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实在让人讨厌!
“这不是罚不罚的问题。”傅成烦躁地在屋里踱步,“本来我们就该先将人带回去,而非节外生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要不是大少爷和你想拿到安宫牛黄丸的配方权,大小姐会兵行险招?如今搞砸了,你倒是把责任推个一干二净!”
“这事你们和我们商量了吗?自做主张,将事情全搞砸了,还将责任推到我和大少爷身上来了?简直不可理喻!”
两大管事吵架,其余人在外面听到个一两句的,均大气不敢出。
果然不出所料,没一会,傅大管事走了出来,吩咐他们,“收拾行李,明儿一早就启程回京!”傅成下令,如今他们一行人还被里长族长等人下了逐客令,真是数十年难得一遇,丢死个人了,他是恨不得立刻就走。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一百八十三章见沈东篱
傍晚的时候,葛如翡寻了个机会出来找葛如沫。
“小五,对不起,大姐的事,要不是当初我求你让她住在你那里,今天你也不会被人逼亲。”
“这事也不能怪你,谁能料到她会那样做呢。”葛如沫说着这话,态度着实冷淡。她是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葛如翡。本来她就不是原主,对原身父母姐妹的感情不深,顶多将照顾他们当成自己的责任之一。但经过今天的事,她是真的没办法对葛如翡笑脸相迎亲热无比,虽然她也很无辜。
这话看似将她与大姐撇开,但葛如翡仍觉得心里堵得慌。而且看小五忙个不停的样子,她除了眼巴巴地看着,再说几句干巴巴的话,却什么都不能为她做到。真为了小五好,她还是走吧,难道还要小五费精神来应酬自己吗?
“明天我们就要启程了,小五你多保重吧。”说完,飞一般地跑走了。
葛如沫静静地看着她的背影,想着,或许这样才是最好的结果,靠得太近了,总是不行。
“怎么样,小五没原谅你吗?”金大娘见她眼眶通红,忙问。
葛如翡摇了摇头,“小五没怪我,只是——”
葛如翡没好意思说觉得小五太冷淡。
金大娘叹息着劝她,“今天的事惊心动魄,幸亏最后有惊无险,你不是当事人,根本没法体会身在其中的焦灼不安,那种被人逼到绝路的窒息很多人都会崩溃的。
你想小五小小年纪,纵然事情完美解决,你别忘了,她也会怕会彷徨,换了大人经历她今天的事,怕是现在都还没缓过劲来,她还是个孩子,咱们怎能要求她面面俱到呢。”
“师傅你说得对,小五对我只是略冷淡了些,就是她怪我,也是我们该受的。”
被她这么一劝,葛如翡没那么难受了,葛如翡反而有点不好意思,甚至有点羞愧。她这做姐姐的,竟让小五这个当妹妹的来体谅照顾自己的感受。
“听说你们明天就要启程了?”
“是啊,那边的人临时决定的。”接了消息,家里一阵鸡飞狗跳,她是趁着这空档跑出来的。
金大娘叹息一声,“去了那边好好过日子,有些事尽量少参和。”金大娘可算是看出来了,葛七斤夫妇两人活到这把年纪,眼空心大的,眉高眼低是一点也不懂,行事全凭一股子蛮横。
“为师也没什么可送你的,这方帕子是你祖师留下的,你拿着,全当做个念想罢。”
葛如翡接过后,更想流泪了。其实葛如翡也不赞成去京城定居,他们有什么手艺能赖以谋生呢?她觉得,最多就是爹娘跟着进京,将京里的亲二姐接回来,然后一家子还在老家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可爹娘非要拖家带口地进京。可爹娘和几个姐妹那样,她不跟进京,实在是放心不下。
“好好保重。”金大娘拍拍她的肩膀,心中叹息。
走在回家的路上,葛如翡暗自决定,既然小五不想和爹娘打交道,那她以后就尽量约束他们,不让他们来烦她吧。而且他们就要上京了,以后就算想烦小五,应该也没机会了才对。
次日,葛如沫接到回春堂王一清的邀请,想到她昨天才去过回春堂,今天王一清还让人来请她,有点异常啊。可她略微一想,便明白这是沈东篱借了王一清的手来邀请她。
果然,在那里,她见到了沈东篱主仆二人,不过这是稍后的事了。
王一清顺手给葛如沫续了茶水,“小五,撇开每月的供应不谈,这两个月你能否将尽可能多的藿香正气 液供给回春堂?”
嗯?葛如沫眼中满是疑问,这不是那天已经谈好了吗?怎么他转眼就说这话?
就在这时,里屋传来了一阵有节奏的脚步声,葛如沫巡着声音看过去。只见屋里一道劲瘦擎长的缓步走来,身上还带着一股从战场上下来的煞气,虽然他已经尽量收敛了。但如同饮过血的宝刀,再怎么回到古朴厚重的刀削中,那种摄人心魄的气势都是掩盖不住的。
“小葛大夫,好久不见,别来无恙。”沈东篱笑问,眉眼间难掩疲惫。
连骑了十来天的马,从昨天开始又一直忙碌到深夜才将事情大致安排妥当。他也是刚吃了点东西,休整了一下,会见葛如沫时,他整个人看起来有种风霜满面的感觉。
葛如沫亦笑着寒喧,“托福,还行,沈公子你也大好了。”她指的是他的身体,先前因为阴阳跷脉的病,他的状态比现在差多了。
三人又寒喧了几句,沈东篱便正色说道,“小葛大夫,方才王掌柜会提刚才那个要求,完全是为我。不,准确地说,是为了征南军上下二十万将士。”
他说得严重,葛如沫也郑重起来,“此话怎讲?愿闻其详。”
接下来沈东篱便简单讲述了征南军军中兵士的病情以及军中缺医少药的情况,最重要的是点出了藿 香正气液对兵士的病情的治疗效果很明显。
沈东篱的话她是相信的,从他的话中,她猜测到他们现在抵达的地方大约是后世的两广一带。暑天里南方的那种闷热真的让人很受不了,要是在中午时分暴晒上一两个小时,便是健康的年轻人都顶不住。军队的兵士都是由北开进南方的,水土不服加上高温效应,造成信中所言的情况可能性是很大的。而藿香正气液对高温酷暑下引起的不适确实有效果。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个要求我答应了,不仅如此,这批药由咱们青囊医馆免费提供给征南军,不收分文。”征南军是楼月国入侵大周朝的第一道防线,战士们在浴血奋战,怎能忍心让他们缺医少药呢。
“说得好,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王一清大赞了一句。
沈东篱也没料到葛如沫竟然有这种觉悟,连日来疲惫紧绷的脸部线条都变柔和了。
他们这种仿佛她做了什么天大的好事的样子让她很不好意思,其实藿香正汽液这个药的成本真不算高。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一百八十四章慷慨赠予
“不过因为药厂刚开,产能还上不来,每月也只有十万瓶的量这样。”葛如沫有些抱歉的说道,但 也是没办法的事。这还是与赵郡贤合作,借助了他那边的人力物力财力才有的,
“小五啊,这种好事可不能让你专美于前。这样吧,我们回春堂按市价购入五万瓶藿香正气液用于劳军。”
这点钱对回春堂对梁家来说算不了什么,他一个掌柜都可以做主。对葛如沫来说就不一样了,她算 是白手起家,葛家也使不上力,不拖累她就算好了。这样一来,捐出十万瓶的藿香正气液是很吃力的。 倒不如让他们回春堂分担掉一半。
“王掌柜,谢谢你的好意,不过这个你就别和我争了。我相信征南大军里缺乏的药物很多,有你们回春堂用武之地。”
见她坚持,王一清没有再劝,正如她所说的那般,回春堂若是想做贡献,机会还是蛮多的。于是他便与沈东篱细声地商量起来。
末了,沈东篱一抱拳,“两位慷慨解囊的举措,我必会告知宇文元帅,宇文元帅亦会奏表朝庭,上表天听,你们的拳拳爱国之心忠君之义必不会被埋没。”
“沈将军客气了。”
“沈公子言重了。”
沈东篱的话如炸弹一般,真是让人又惊又喜,特别是葛如沫。方才还在算计着自己一介女子如何在 这世道安身立命,想不到转眼间沈东篱就给了她这么大一个惊喜。虽然这事还远着,但有个好的开头, 总比没有希望强。
在此间生活了那么久,她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对皇权的认识只停留在前世的课本上和电视剧里。她 清楚地认识到这里皇权至上,这里不像前世,只要你奋斗,只要你不触犯法律,你个性乖张你特立独行 你不孝不悌,都没人管你。这里天地亲君师对人们的限制和束缚,远非后世淡薄的道德观可比。
若是沈东篱的承诺是真的,待到征南军凯旋,自己或许能领到一点微末的功劳?她不介意为国贡献 一已之力,但若能因此得到国家的承认皇家的护持,那真是太好了。
葛如沫斟酌了一下,开口,“沈公子,有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小葛大夫,有话不妨直说。”
“我听方才你所言,征南军将士们那样的病症,有些是可以用藿香正气液治好,有些恐怕不行。”
“此话怎讲?”
“其实藿香正气液是治疗夏日里外感风寒,内伤湿带。”说到这些专业术语见他们有些不明白,葛如沫索性坦白了说,“这么说吧,根据征南军的将士们的病症,他们一个是因为外感风寒内伤湿滞造成的恶寒发热,头痛,肚子痛,恶心呕吐泄泻,这个可以用藿香正气液来治:另外一个是因为湿伤脾胃、暑湿外袭造成的霍乱吐泻,疲惫嗜睡,胸膈痞满等等,这个用藿香正气液就会好得有点慢。
两者症状感觉差不多,其实发病的原因是不一样的,用药的侧重不一样,一个伤于暑湿,故重用香薷厚仆等药:另一个兼伤于寒,故重用藿香、紫苏等等。”
这番话葛如沫大可不说,但考虑到战场上瞬息万变,将士们因病多耽误一天,恐怕战况都大有不同,所以她才说的。
“你的意思是,将士们的病是有细微的区别的,需要用两种药是吗?”
“对,这里还有另外一种药方,一会我写下来一起交给你,药材什么的就你们自己想办法好吧?其实征南军如今驻扎在粤西一带,战士们的不适,严重的,恐怕多为伤于暑湿外袭,根据情况用药会更对症,效果也会更好一点。”说话间,葛如沫示意二子给她拿来纸笔,没一会,就将方才提到的药方写了下来。
“喏,这是六和汤的方子,还有藿香正汽液,二者治疗的侧重我已经写在上面了。你回去后拿给军医看看,让他们分别用药就行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