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扯淡!
以前石闵也是常年在外打仗的,没有女人的陪伴他还能死了不成即便石闵现在成为了魏王,不可一世的魏王,后宫佳丽三千,但是也不至于糊涂到这种地步吧
在淮南大肆搜刮美女和奇珍异宝,这也不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石闵太过贪婪了。
但是这样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一则丧失民心,二则丧失军心!
丧失民心还好理解,为什么说丧失军心呢
因为上位者应该做出一个表率,你自己都寻欢作乐去了,还让人给你卖命,这不扯淡吗
难道是石闵飘了
这个……似乎可能性大一点。
庾冰决定按兵不动,继续观察对面的赵军的所有动向!
……
“杀啊!”
深夜,月明星稀。
远在长江北岸的赵军忽然对晋军的水寨发动进攻。
庾冰万万没想到,石闵竟然胆子大到这种地步,直接进攻了他们的水寨!
要知道,不过数日的时间,庾冰虽有数万人打造壁垒和营寨,构筑了一条长江防线,但是并不完整和牢固,所以庾冰还以为赵军会寻找一个薄弱点,伺机突破他们的长江防线。
“什么赵军冲我这里来了!”庾冰勃然变色,随即在中军大帐一路调兵遣将,派出了十几个传令兵之后,自己又提着剑,登上了水寨亲自督战。
“冲!”
“杀啊!”
水寨上下,一片火箭交汇在一起。
晋军居高临下,往底下的赵军的战船射箭。而赵军的弓箭手亦是张弓搭箭,向上抛射着箭雨。
“啊啊啊!……”厮杀声、惨叫声、火箭的破空之声不绝于耳。
赵军又派出了许多艘小船准备登上晋军的水寨。
“铛铛铛!……”一阵急促的铜锣声忽而响起!
“鸣金收兵!”
原来是晋国的援军已经赶到了,指挥作战的赵军将领王平见状,随即下令全军撤退!
赵军在抛下了几百具尸体之后,便灰溜溜地跑掉了。
庾冰对此表示一头雾水,根本搞不明白赵军在干什么,石闵的用意何在
第0294章 庾氏三兄弟
翌日,赵军又对晋军的长江防线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杀啊!”
赵军跟发了疯一般,红着眼睛撕扯着晋军的战线,步步紧逼。攻打水寨的同时,还分兵突袭长江沿岸的地带,引得四方晋军疲于奔命,防不胜防!
“报——”
赵军的战营中,石闵正在与众将议事,这时候便冲进来一个征袍染血的小校,禀告道:“大王,金沙嘴方向,又有万余晋军增援,与我部兵马陷入胶着之战!”
闻言,石闵先让这个小校下去,然后又屏退左右,只留下了秦牧一人。
就在大家都认为石闵会下令,赵军将发动更为迅猛的攻势的时候,石闵却是出人意料地下令鸣金收兵。
接下来的三日,石闵又派出了大量的军队,不管是水师还是陆军,只要是个活人,就不论是不是旱鸭子都派了上去,石闵亲自督战,对晋军的长江防线发动了猛攻!
但是其结果还是差强人意的。
赵军中的旱鸭子居多,不会水性还好说,关键是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上了船就犯晕,上吐下泻的,根本适应不了船上的环境,更有甚者,掉到水里便是死路一条了!
在接连进攻了几日,都不能撼动晋军的长江防线,又丢下了一万多具尸体之后,石闵终于打了退堂鼓!
“呕!”刚刚登上船,就有不少的赵军将士犯恶心,吐了一地,头大脚轻的。他们都跟个醉汉一样,走路都成了问题,更别说上战场厮杀了!
“唉!”
见到这一幕,石闵不禁摇摇头道:“我赵国的水师之发展,果真是任到而重远啊!”
秦牧道:“大王,在没有绝对强大的水师之前,咱们想要横扫江南,一统天下,看来是绝无可能的啊!”
石闵深以为然:“是时候了!传令下去!全军撤退!”
过了没多久,在石闵的号令之下,各部赵军都是如释重负,纷纷收拾行装,收敛了旌旗鹿角,打道回府。
“赵军撤退了!”
隔着烟波浩渺的大江,在战船上的晋军将士看见了对面的赵军战营的异状,不禁大喜过望,连忙派人去中军大帐给大将军庾冰禀告。
“噢赵军撤退了”
听到这话,庾冰不由得“蹭”的一声从帅位上站起来,脸上不喜不悲,阴晴不定,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好半晌,庾冰没有说话,而在一侧的庾方之年轻气盛,几乎不假思索地道:“大将军,末将请命追击赵军!”
“末将愿往!”
“末将也愿意率兵追击赵军!”
众将纷纷请战,帐中诸将中,能审时度势,对此可以镇定自若的,只有庾冰、庾翼和桓温三人。
庾氏一族的子弟,多半是能文能武,庾氏三兄弟更是个中翘楚。
已经病故的庾亮自然是不必多说的,庾亮姿容俊美,善谈玄理,举止严肃遵礼。早年被琅邪王司马睿召为西曹掾,先后任丞相参军、中书郎等职,颇受器重。
其妹庾文君又嫁世子司马绍(晋明帝)为妃,他与司马绍也结为布衣之交。王敦之乱时,以左卫将军协同诸将平叛。
司马绍驾崩后,庾太后临朝,庾亮名义上与王导等人共同辅政,实则拥有决断政事之权。他执政后,一反王导的宽和,依法断事,又杀南顿王司马宗等宗室,因而大失人心。后执意征流民帅苏峻入京,造成了苏峻之乱。
京师陷落后,庾亮逃奔寻阳,与江州刺史温峤共推荆州刺史陶侃为盟主,平定了动乱。乱事平定后,庾亮出镇豫州。陶侃死后,又代其为征西将军,兼领江、荆、豫三州刺史,都督七州诸军事。
咸康五年(339年),庾亮部署诸将,意图北伐,但遭朝臣反对。不久,重镇邾城失陷,致使北伐遇挫。庾亮忧闷成疾,终于次年逝世,年五十二。
庾亮获赠太尉,谥号“文康”。
其次是庾冰,与弟弟庾翼继承了兄长庾亮未完成的事业。
庾冰早年已受重视,曾受司徒府辟命但不应,后被征为秘书郎。
后因参与永嘉五年(311年)讨伐江州刺史华轶的行动,进封都乡侯。后来,司徒王导征辟庾冰为司徒府左长史,后来出任吴国内史。
咸和二年(327年),历阳内史苏峻拒绝朝廷征召并起兵进攻建康,引发苏峻之乱。至次年苏峻攻破建康,亦派兵进攻吴国。庾冰不敌,于是弃郡而逃奔会稽。当时苏峻正悬红追缉庾冰,吴国铃下卒则在浙江以船载庾冰,并以竹席覆盖,带他南下会稽。
不久,王导秘密宣布太后诏谕通告三吴吏士,请他们起兵勤王。
于是,会稽内史王舒以庾冰行奋威将军,领一万兵西渡钱塘江。而虞潭、新任吴国内史蔡谟和前义兴太守顾众等都向应,蔡谟更以庾冰本为吴国内史而让位。
苏峻知道三吴的东军起兵后便派**、管商等人抵抗。庾冰后来与**相拒,因**兵多,众将都不敢进击,庾冰则率兵众击败**,并乘胜西进,兵临建康。
当时苏峻已死,温峤等人所领的西军正要进攻领导苏峻余众的苏逸所占据的石头城并救晋成帝,庾冰亦派司马滕含一同进攻,并与诸军成功击破。
苏峻之乱平定后,庾冰以高功勋而封新吴县侯,但庾冰不受。后庾冰出任振威将军、会稽内史。
咸康五年(339年),丞相王导逝世,庾冰入朝任中书监、扬州刺史、都督扬豫兖三州军事、征虏将军、假节。
当时庾冰受到朝野寄予厚望,庾冰上任后亦不分日夜处理政事,而且提拔后进,敬重当朝贤士,时人都他为贤相。
及后庾冰又整理户籍,查出万多名本记录的人,充实人口,增加军资供应。
到晋成帝病重的时候,当时年仅十八岁的晋成帝已有司马丕和司马奕两名皇子,但仍是婴儿,庾冰自以为庾氏兄弟掌权已久,怕成帝之子继位后会因与皇帝血缘变疏而被离间,失去权力。
于是常常向成帝说东晋仍有强大外族政权,应该立年长的君主,并建议由成帝弟琅邪王司马岳继位,晋成帝最终答允。
及后庾冰与中书令何充、武陵王司马晞、会稽王司马昱和尚书令诸葛恢被任命为顾命大臣辅政,庾冰进号左将军。
同年成帝逝世,司马岳(晋康帝)继位,庾冰进车骑将军。庾冰以权力正盛而感到惧怕,于是多次请求出镇。
历史上庾冰的荣宠甚至高于兄长庾亮。
庾冰逝世,享年四十九岁。册赠侍中、司空,谥号忠成,以太牢之礼祭祀。
至于最后的庾翼,其能力和威望略低于两个兄长,不过亦是庾氏家族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代名将!
庾翼外表风仪秀伟,年轻时便有经世大略。
苏峻之乱爆发时,庾亮指派庾翼以白衣身份领数百人守备石头城。
次年,叛将苏峻进攻建康,庾亮抵抗失败,与庾翼、庾怿、庾条逃往寻阳投靠江州刺史温峤。
直到咸和四年(329年)苏峻之乱平定,庾翼才接受太尉陶侃的辟命,转任太尉参军。经多次迁升后,任太尉从事中郎。在公府任职时,他雍容讽议。
不久后,庾翼除任振威将军、鄱阳太守,又转任建威将军、西阳太守,在任内安抚百姓,很得他们的欢心。
独孤及有评价曰:魏晋以贾诩之筹策、贾逵之忠壮、张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顾雍之密重、王浑之器量、刘惔之鉴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
庾亮、庾冰和庾翼这庾氏三兄弟着实厉害。贵族式教育的先进性在他们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的!
第0295章 龙生龙
对于是否出兵追击撤退的赵军,庾冰有些犹豫不决。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作为一名优秀的统兵大将,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庾冰自然懂得乘胜追击的道理,但是这其中也蕴含着极大的风险,毕竟穷寇莫追嘛!
当然了,庾冰很清楚,赵军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只不过赵军现在撤退了,原先迅猛的势头,势如破竹的势头已经为之一滞!
这军心,这士气,就跟逆水行舟一般,不进则退!
现在赵军是吃了败仗,要撤退了,但是放任他们逃跑而不追击,不趁机扩大战果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但是,这若是石闵的计策,庾冰这就是带着自己的晋军往火坑里跳!
庾冰浸淫朝政多年,又带兵打过不少的胜仗,他懂得如何去把握时机。但是,对于赵军的虚实庾冰还没有探明,因此庾冰暂时还不敢轻举妄动!
而现在,纵观帐中诸将,明显是赞同出兵追击的人居多,所以一时之间,庾冰还拿不定主意。
“大将军,请你尽快下令!”
庾方之叉手道:“现在赵军已经撤退,不说是仓皇出逃,但是十几万大军一时之间绝对不能全身而退的。赵军于江北,咫尺就是淮南,距离淮阴、合肥并不远,骑兵不过一日的路程,急行军的话他们三日就可以全部进入淮阴城!无论是淮阴还是合肥都是易守难攻的坚城!”
“大将军,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啊!眼下我大晋举国之兵皆在此,近三十万兵马任凭大将军你的调遣!现在,末将只需要精兵三万,不,大将军只需要给末将精骑五千人!末将一定能杀得赵军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方之!退下!”
见自己的儿子口出狂言,庾翼对庾方之怒目而视,随即呵斥了一声。
年轻人有冲劲儿是好,但是如此狂傲,如此不可一世,岂非莽夫
庾方之在勇武上不逊色庾翼,但是谋略不足,光有一腔热血有何用
庾冰还没有下令,而是询问了庾翼:“稚恭(庾翼字),你有何看法”
“大将军,末将建议先探明赵军的动向和虚实。眼下赵军未伤了元气,根本还在便撤退,其中恐怕有诈!”
庾翼还是比较稳妥一些,庾方之不敢顶撞自己的父亲,但是谯王司马无忌却有不同的看法。
“大将军,本王认为,不可坐失良机,任由赵军从容退去!”
司马无忌沉声道:“这是一场国战!一场关乎晋赵两国之国运的大战!眼下我晋国三十万之军云集于此,赵国亦有十余万的精锐之师就在沿岸!我晋军在兵力、士气上都要胜于赵军,几十万大军现在云集于此,只求退了来势汹汹的赵军,何苦来哉”
说到底,司马无忌的想法和在场的诸多晋军将领一般,不甘心,很不甘心!
庾冰又扫视了帐中的大将们一眼,终于说道:“好!庾翼听令!”
“末将在!”
“命你负责调度所有战船,以及一干人马之调度!”
“遵命!”
“庾方之听令!”
“末将在!“
“命你即刻率领精骑八千人,火速追击溃逃的赵军!”
“遵命!“庾方之闻言,大喜过望,当即就领了军令。
“桓温听令!”
“末将在!”
“命你率领本部兵马紧随庾方之部后,给予支援!”
“遵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