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弟兄们!横竖都是死!咱们跟他们拼了!”
“冲啊!”
终于有带头反抗的降卒了,但这也是无济于事的。手无寸铁的降卒,如何能打得过披坚执锐,全副武装的战士
这不,凡是反抗的人都被就地正法了,尸体被直接掩埋了。
跟在李信旁边的文泰见状,不禁叹了口气道“将军,杀降不吉呀!”
“我如何不知道此理但是王命难违,而且以咱们现有的粮秣,的确已经难以养活这三十万的降卒了!”
文泰低着头道“这其中有不少可是咱们汉家儿郎啊。”
“即便如此,咱们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以胡汉区分,恐夜长梦多,又生事端啊。”
“只是这杀降之事一出,不知道会引起多少的非议,咱们大王要背负不仁不义的名声啊!”
军令如山!
冉闵的命令已经下达,麾下的将领们即便再不满也没用。而且杀死这些降卒,其实魏军的将领们并不难过,怕的就是此举不利于冉闵的声望,还会有一些负罪感。
逢此数千年未有之大乱世,人命贱如草芥,烧杀抢掠的事情比比皆是,屠杀降卒的事情更是不在少数的。
这个时候,从上往下看过去,借着暗淡的月色,只见一个又一个的大坑里面被人体横陈,密密麻麻的人头宛如蚂蚁涌动一般,但不管他们如何哀嚎、挣扎,大坑边上的甲士都一脸的冷肃,凡是有冒头的降卒就被乱枪戳死,而就近的士卒则是挥舞着铁锹或者锄头,将一把又一把的泥土抛过去,将这些降卒不论生死地掩埋起来。
三十万的降卒啊,三十万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葬送在了磁山的一个无名的山谷里。
就在赵军的降卒被全部坑杀的时候,邯郸的府衙内,已经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的冉闵终于按捺不住原本深藏在心底的杀意。
“呛啷!”
冉闵举目四望,看见众人都一副醉醺醺的模样,这才将手中的杯子掷在地上,杯子应声而碎,但紧随其后的却是数百名刀斧手从大厅的两侧冲了出来,直接将在场的赵军将领全部围住!
张贺度愣住了“魏……魏王,你这是何意”
冉闵摇摇头道“诸位,这是给你们的断头酒。”
“什么!”
“冉闵!你背信弃义!说好的保我们一生荣华富贵呢”
冉闵眯着眼睛道“寡人跟你们谈什么信义”
张贺度咂舌道“魏王,我们已经失去了反抗你的能力了,为何你还不愿意放过我们呢”
“你们不死,寡人睡不着!”
言罢,冉闵便挥了挥手,让刀斧手将这些还处于失神状态的将领带下去。
当然了,期间也还有奋起反抗的将领,但是他们的下场无一不是乱刃分尸,极其凄惨!
是断头还是分尸
相信已经被控制起来的赵军将领们能做出自己的抉择。
当然,他们最后的下场都是死!
……
公元345年二月,石祇被杀,张贺度率众开邯郸城门献降,于是冉闵设鸿门宴,杀一众降将,又于磁山一处坑杀降卒三十万人!
中原震动!
天下震动!
三十万人,冉闵说杀就杀,真是毫不留情!
随之而来的许多对冉闵不利的言论,卫道士唾骂的声音铺天盖地而来,但作为当事人的冉闵却不顾这些,一点都不在乎!
而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原本在雁门关外徘徊的代国铁骑兵撤走了,围攻虎牢关的蒲洪、姚弋仲的联军同时撤走。
可以说,经此一战,天下人都对冉闵胆寒,畏之如虎,忌惮莫名!
但也彻底解决了魏国现在被围攻的窘境。
而在解决了所有的战事之后,冉闵也率军回到邺城,封赏将士,犒劳三军。
同时,一场深刻改变魏国现状的改革,正在悄无声息地拉开帷幕。
第0342章 求贤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华山歌》,冉闵登上华山,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这首诗歌。
跟随在一侧的文泰亦是读过四书五经,肚子里有点墨水的人,听到这首诗,不禁赞叹道:“好诗好诗!没想到大王除了战场厮杀,运筹帷幄,治国理政,就连诗词歌赋亦是一绝呀!这世上还有什么大王你不会的事情吗”
闻言,冉闵有些脸红,但也坦然接受了。
这首诗的诗人刘禹锡可是三百多年后的人物,现在还没出生呢,所以冉闵剽窃这首《华山歌》,那是一个坦坦荡荡啊!
冉闵为何会来到华山
其目的,是为求贤也!
居于华山,有一大才,便是王猛。
当年冉闵曾对王猛礼贤下士,奈何后者心不在此,隐居于华山,耕读硕学,所以冉闵只能按耐住自己的小心思,等到时机成熟,这才敢到华山来求贤!
眼下国内的诸侯已经被铲除干净,蒲洪、姚弋仲之流短时间内不敢动弹,至于晋国、燕国和代国不足为惧,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活,所以现在魏国的外部环境已经很安全了。
三五年之内,魏国绝不会再大动干戈的。
冉闵带着几个随从,进入关中,至华阴县到华山,一心求贤。
其中所冒的风险可想而知了。
他不信王猛还推却!这一回冉闵是绑,也要把王猛绑到邺城去!
冉闵带着众人踏上了华山的石阶,路遇一砍柴人,于是询问道:“这位大哥,你可知道王猛住在哪儿”
“王猛”
砍柴人先是愣了一下,接着道:“噢,你说的是景略先生吧景略先生之处离这里不远,上了石阶,往左边的岔路口走,然后沿着河流一直走,不出三里,就能看见景略先生的住处了!”
“多谢。”
告别了砍柴人,冉闵随即带着众人按照砍柴人所指示的路线走,果真看见了河流边上的几间鹤立鸡群的茅草屋。
“这就是王猛住的房子”文泰摇摇头说道,“大贤的癖好真是与众不同。”
冉闵笑着道:“确实与众不同。大贤若真是跟一般人一样,也称不上是大贤了!”
话不多说,冉闵便隔着一堵篱笆墙敲了敲门,没过多久,简陋的房门便被打开,迎出来的是一个小书童。
“几位,请进。”小书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冉闵这下有些好奇了:“不必咱们通报姓名吗”
“我家老爷知道今日几个贵客会上门,所以命我在这里等候,茶已经沏好了。”
听到这话,冉闵不禁跟文泰对视了一眼,这王猛,还真是料事如神,莫非他有诸葛亮“神算”的本领
不过,在冉闵的认知里,王猛是与诸葛孔明并驾齐驱的存在,甚至在历史上,有的文人墨客都认为王猛比诸葛亮还要厉害一些的!
后世朱敬则评论王猛说:“如萧何之镇静关中,寇恂之安辑河内,葛亮相蜀,张昭辅吴,茂宏之经理琅琊,景略之弼谐永固,刘穆之众务必举,扬遵彦百度惟贞,苏绰共济艰难,高颎同经草昧,虽功有大小,运或长短,咸推股肱之林。悉为忠烈之士。
若乃威以静国,谋以动邻。提鼓出师,三军贾勇;置兵境上,千里无尘。内外兼材,惟孔明、景略也。”
由此可见,王猛的才干是绝对不下于诸葛亮的。
当然了,王猛之全才,还要胜于诸葛亮之全才!
诸葛亮治国理政是一把好手,统兵作战,运筹帷幄乃是其次,而王猛则不仅仅是治国理政,他还能变法强国,如同管仲、商鞅一般,这恰恰是冉闵所需要的!
到屋中坐下,冉闵与王猛对席而坐,两杯茶已经沏好,放置于四四方方的桌案上,茶香四溢,扑鼻而来。
左右已经无人。
“景略,好久不见,一向可好”冉闵先打了一声招呼。
“多谢大王惦念,鄙人甚好。”
“景略隐居耕读于此,不知读的都是什么书籍”
“那就涉猎甚广了。经史子集,至于《六韬》、《商君书》、《尉缭子》都有所涉猎。”
“先生的兴趣当真是广泛。”
冉闵笑了笑,这些没营养的话说得差不多了,他便开门见山地道:“如今乃大争之世,列国争锋,鼎立于世,真可谓是时势造英雄!寡人有扫平四海,气吞山河之志,奈何势单力薄,孤掌难鸣,还望先生助我!”
“大王说笑了。”
王猛淡淡的笑着道:“大王麾下名将谋臣无数,善于治国理政之人更是多如过江之鲫。别的不是,大王驾下的崔皓、秦牧、荀稷等俱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大王若是妥善任用,使人得其位,各司其职,欲雄霸天下并不难。”
“不瞒先生。寡人要的不仅仅是皇图霸业,寡人要的,是这个天下!寡人要结束自永嘉之乱以来,在华夏大地上长达了半个世纪的乱世!”
半个世纪王猛不知道是什么概念,不过料想是五十年。
王猛愣了一下,说道:“我本欲隐居华山,坐等时机,若大王没有在邯郸坑杀那三十万的赵军降卒,即便大王绑了我,杀了我,我都不会为大王效力的。”
“何以也”这倒是让冉闵想不明白了。
坑杀那三十万的赵军降卒本是一件有悖天理的事情,可谓是人神共愤,天理难容,但王猛为何会因此想要投奔到自己的麾下
这让冉闵百思不得其解。
王猛道:“猛要效忠的,注定不是刘邦、刘玄德那样的仁义之君,而是如嬴政、曹孟德一般的不世出之雄主!为人君者,切不可妇人之仁,更不能心存仁义,要懂得取舍之道才是。猛之法,不亚于商鞅之法,君可敢一试”
“有何不敢”
冉闵垂手道:“还请先生教我!”
“不外乎三点。其一,在政治上抵制权贵,削弱地主豪强的势力,整肃吏治,强化中央集权。”
“其二,在军事上,精简兵马,改革军制,同时防止地方大将坐大。”
“其三,在经济上,劝课农桑,开放山泽,兴修水利,改进耕作,以致田畴开辟,仓库充实。”
“其三,在文化上,广兴学院,重视儒学,禁止图谶迷信,使公卿以下子孙就读,选拔学通一经、才成一艺的任官,促进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异族的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
“大善!”
冉闵对此深以为然:“先生认为要完成以上三点变法,需要多久”
“快则三五年,慢则十余年。”
“最多三年!”
冉闵沉声道:“景略,留给我大魏富国强兵的时间可不多。不出三年,晋国就会缓过气来北伐,甚至将会派兵屡屡骚扰我魏国边境,劫掠地方,而在这个时候,北方的燕国也将结束与高句丽和夫余人的战争,整合势力,南下逐鹿中原!景略,三年之内,寡人必须要看到一个强大的魏国!”
“若是大王相信臣,臣一定不负所托!”
冉闵抓着王猛的双手,宛如“情侣”一般,“含情脉脉”地道:“卿不负我,我必不负卿!”
第0343章 劝进
魏国邺城,建章宫。
此时的赵国已经名存实亡,冉闵之所以迟迟不称帝,不取缔赵国,建立起自己的大魏帝国,实际上还是防着胡人,以免落人口实的。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三步冉闵已经走完了,但冉闵并不想马上走完这最后一步,因为他明白自己的根基还不够扎实,一旦称帝,虽然不至于弄得人心惶惶,时局动荡,但也有一些十分不利的因素。
“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的皇帝石鉴已经被软禁起来,除了每天锦衣玉食的,连女人都没得玩了,整日只能吊着一口气,要死不活的。
所以此时的宝座上,原本属于皇帝的宝座上坐着的人正是冉闵。
“平身!”
“谢大王!”
群臣起身,礼毕。
站在一侧的中车府令刘霸尖着嗓子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时,相国崔皓呼着一口气,正准备出来汇报工作呢,冉闵却是挥了挥手,首先说道:“列位,寡人今日要向你们介绍一个人。宣王猛上殿!”
王猛
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人,许多不知情的大臣都是一头雾水的。
王猛却不管这些,在内侍的引路之下,缓缓的走进了大殿,向着宝座上的冉闵行了三叩九拜的大礼,高呼“万岁”,随后站好。
“汝等都不认识景略先生吧”冉闵笑着道,“但不要紧,很快,你们就全都认识他了。寡人欲富国强兵,首要者,便是得一得力助手倾囊相助!古时有贤能辅佐君主,莫过于管仲之于齐桓公,商鞅之于秦孝公,张子房之于汉高祖,诸葛亮之于刘玄德!”
“而王景略,就是寡人的管仲、诸葛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