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华夏古代,虽说儒治、法治方略是基于在人性前提,比如儒家倾向善、法家倾向恶,企图依赖思想教育或法律惩罚来进行国家统治,但是最终强化的还是君权为核心的统治结构,君主变化了,治国方略就会有变数。
因此,能继承和坚持先皇治国方略的,多数不会是糟糕的朝代,比如文景之治,仁宣之治。
冉闵听了王猛说这么多大道理,总算是听进去了,于是让人把陈亮无罪释放了。
“景略,但寡人对宗主督护制深恶痛绝,还是想要铲除各地的坞堡,解放被藏匿的人口,你何以教寡人”冉闵虚心纳谏。
闻言,王猛云淡风轻的笑道:“大王还想不明白吗大王代表的是朝廷,是大魏国的主君,铲除坞堡,解放被藏匿的人口,这本就是伸张正义之举,大王又何必遮遮掩掩地搞这些阴谋诡计呢恕我直言,大王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派兵去要求士族自行捣毁壁垒,释放奴隶。”
“……”
冉闵听到这话,顿时眼前一亮!
对啊!
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干嘛这么瞻前顾后的呢
要知道,历史上铲除坞堡的王朝可不在少数。
东汉建立后,汉光武帝曾下令摧毁坞堡,但禁之不能绝。
此后各个朝代都有打击坞堡的战事,远的不说,就羯赵一朝,石勒与石虎都曾不遗余力地攻破中原各地的坞堡。
就连冉闵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做过乞活军的将军,在坞堡里反抗赵军的入侵!
冉闵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地派兵去攻打各地的坞堡!
第0351章 威胁
经过与王猛的商议之后,冉闵当即颁布了新的法令。
“责令各地坞堡之主,自行核查堡内人口,无论男女老幼,无论身份高低,并将户籍、文书交予官府。庄户净身出户,钱粮辎重自留,所有坞堡之人尽皆白身,按均田制给予桑田,不应有缺……限期十五日,应自行捣毁坞堡。”
“凡有一名庄户滞留于坞堡,或被藏匿,核查不到,一人需罚钱一百贯,以此类推,而拒不从者,夷三族,抄没家产!”
冉闵的这道法令一出,举国上下,一片惊惶!
士族豪强们更是震恐不已!
颍川,陈氏坞堡内。
“冉闵真是欺人太甚!”
陈氏的议事大厅里面,济济一堂的颍川世家的家主们在这里人声鼎沸,议论纷纷。
钟氏的家主钟达愤愤不平地道:“那些庄户自古以来就是咱们士族的私有财产,与钱粮一般,他冉闵怎能强取豪夺如此行径,岂不是跟强盗一般吗而且,朝廷还在新颁布的政令上要求咱们自行拆毁坞堡,夷为平地,这不是要断了咱们世家的基业,要断送我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基业”
“对!冉闵这是强盗行径!咱们一定不能纵容他!”旁边附和的乃是阳曲郭氏的家主郭冲。
看着下面的家主们愤慨的言行举止,陈亮的眉头一皱,不过没说什么。
这时,看见陈亮一言不发,钟达忍不住作揖道:“陈家主,今日我等来找你,是想请你主持公道的!冉闵如此咄咄逼人,几乎将咱们颍川世家,不,或者说是将普天之下的世家豪强们都逼上了绝路,难道你还能容忍吗”
“就是就是。前不久因为高煜之死,陈家主你差点被冉闵下了天牢,性命不保!陈家主就不想说些什么吗”
“对!冉闵这分明就是想陷害你呀!”
郭冲亦是黑着脸道:“陈家主,冉闵的做法的确是太过分了。之前他刚刚掌握大权,咱们颍川士族那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粮给粮啊!现在好了,他冉闵刚刚消灭了国内的诸侯,统一了整个赵国,可是他已经翻脸不认人了!”
“先是搞出一个什么均田制,给那些泥腿子分发桑田,予以耕种,接着又搞什么人口普查,现在还逼迫咱们这些拥有坞堡的世家豪强交出自己的庄户!凭什么啊!”
看着大堂上争执不休的声音,陈亮一时之间心浮气躁,不禁出声厉喝道:“好了!肃静!”
闻言,整个大厅的气氛便为之一滞,众人都将目光放到了陈亮的身上。
在这里的,几乎都是颍川当地的士族和豪强,都是当家人,不说每个都是在颍川这个地界上跺跺脚就能抖三抖的存在,可是在颍川这个一亩三分地上,他们都有着不小的势力。
陈亮沉声道:“诸位,老夫很理解你们的心情。老实说,我对魏王现在的所作所为,也有极大的不满,但是我们又能做什么起兵反抗吗魏王麾下的精兵强将数不胜数,魏军所向披靡,横行天下,试问这样的强军,依靠我们颍川的世家私兵们能打得过吗”
听到这话,在场的家主们都不禁面面相觑。
的确是这么个理。
冉闵麾下的精兵强将有多么厉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自冉闵征战以来,挫燕、击代、破凉、伐晋,又相继消灭石宣、石祇等人的叛乱,恶战无数,但冉闵却是未尝一败!
这样的冉闵,这样的魏军,难道不是不可战胜的吗
但郭冲还是不服气:“陈家主,话虽如此,难道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吗倘若咱们就这样屈服于冉闵的淫威之下,那不是将自己的祖宗流传下来的基业拱手相让吗”
“除了妥协,咱们还能怎样”陈亮颓然地叹了口气说道。
自高煜之死的事情发生后,陈亮就已经被吓破了胆。
冉闵太狠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与冉闵作对,绝对没有好下场!
陈亮虽然谈不上有多大的能力,但是他还是有一些自知之明的。
钟达说道:“陈家主,其实除了武力对抗之外,咱们还有别的办法。”
“你有何想法”
“咱们颍川的士族子弟,有不少人都在朝廷或者地方当官,国家的正常运作离不开他们。咱们完全可以让各大世家的子弟们上奏章,罢工以抗议,相信冉闵在事发后绝对会向咱们妥协的。”
“……”
冉闵是那种会随便妥协的人吗
陈亮不置可否,这个时候,他反对钟达提出的这个建议,其实就是站在了颍川世家的对立面,但陈亮想要首鼠两端,听之任之,所以没有发表自己的任何意见。
均田制的推行已经是势在必行的,想要冉闵收回成命,绝无可能!
到了散会的时候,陈导跑来见陈亮:“家主,你难道真的要与各大世家联合起来抵制魏王的政令吗”
闻言,陈亮淡淡的摇摇头:“若是没有高煜的这档子事,或许我会跟着他们一起同魏王对着干。但是现在,与魏王与朝廷对着干,就是死路一条!眼下魏王已经扫清了国内外的各种障碍,他已经可以放开手来对付咱们士族了。均田制,其实还是给咱们士族留下了一条活路的,咱们陈氏可不能不识时务!”
……
果不其然,颍川的名门望族联合起来,为了抵制朝廷出台的政令,要求释放坞堡人口的政令,他们抗拒不从,并上了万民书,还让自己家族里在朝廷或者地方当官的子弟给冉闵上奏章,要求冉闵收回成命!
这是赤果果的威胁!
冉闵愤怒了!
冉闵当即下令,将那些拒不从命的官吏全部抄没家产,发配边疆,永不录用。同时正式派出军队,去要求各地的世家豪强打开坞堡,听命的还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但凡是抗命的,通通株连三族!
这还不说,由于冉闵的这番动作,中央和各地的官位都有空缺,冉闵只好再次开科取士,选拔贤能,或者是直接让招贤馆的人去走马上任。当然了,实在不行,就让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去主持地方政务,反正不出什么大乱子就行。
随着这次捣毁坞堡的运动,冉闵一下子铲除的坞堡超过五百座,被释放的人口不下百万人,几乎全都是汉家儿女!
当得到这些数据的时候,冉闵勃然大怒:“这些遭天杀的世家!竟然侵吞了这么多的人口!还都是不给朝廷缴纳赋税的人口,真是罪大恶极,死不足惜!”
而在这次变革中死掉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不过大多数的士族还是比较明智的,没有选择直接与朝廷对抗。朝廷的大军还没赶到,他们就直接举起白旗投降了。
绕是如此,死在这场变革中的人也是数以万计的!
但冉闵没有丝毫的怜悯,变法,本就是一条用尸骨和鲜血铸造而成的道路!
第0352章 国子监
彻底捣毁了各地的坞堡,释放坞堡里的百万人口之后,冉闵并没有就此偃旗息鼓,反而对于那些占山为王的草寇打起了主意。
草寇,就是山贼、强盗,这些家伙占山为王,打家劫舍,不少人都干尽了坏事。历朝历代的官府对于这些草寇那是深感头疼的,但是又无可奈何,因为这些草寇都是屡禁不止,杀不完,灭不尽的!
这就好比乱世一般,乱世出英雄,但乱世也出草寇,而且更多。
在华夏古代,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草寇都依然存在,就算朝廷再怎么剿灭,草寇都宛如野草一般烧不尽,灭不完的,不然也不能被冠之以“草寇”了。
当然了,这些草寇之所以不能被完全消灭,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世道无常,老百姓们活不下去了,官府给的压力太大了,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逼得他们不得不“走上梁山”!
他们当草寇,很多人其实只是想混一口饭口,想要活下去,仅此而已。
冉闵很明白这一点,可是不把这些草寇消灭了,魏国就不能得到更多的人口,更多的有生力量,而且这些草寇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拦路打劫的事情搞得黎庶们不胜其烦,就连过往的商人都头疼不已,害怕不已。
所以在拆毁各地的坞堡的时候,冉闵还不忘派出军队去消灭各地的山贼草寇。练兵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给接下来的变法做准备!
经过冉闵这么一捣鼓,整个魏国的面貌便焕然一新了!
原本巍然屹立在中原,遍布黄河两岸,星罗棋布的坞堡不见了,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一片荒芜。
原本经常出没在村镇,经常出没在狭窄的山道里打家劫舍的草寇也不见了,他们其中好多人不是被杀了,就是因为恶贯满盈被抓进了监牢里面劳改,不过更多的草寇还是与一般都黎庶一样,被分给了桑田,过上了自己的生活。
这么一来,均田制已经得以顺利推行了,魏国全国上下的人口,真实的人口也得以被冉闵知道,并且登记造册,广而告之。
整个魏国的人口总户数约为10万户,人口超过1300万,其中,汉家人口只有500多万,而诸如鲜卑、匈奴、羌等六夷的人口却已经近00万人!
中原的人口还有这么多,说真的,已经出乎冉闵的意料了。
自晋末的王之乱以来,战事不断,天灾,百姓流离失所,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死于非命的,所以在冉闵的意料之中,中原的人口能有一千万左右而已,但没成想居然有一千三百万之多!
绕是如此,冉闵的心情也是很沉重的。
要知道,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由于大规模战乱的影响,人口急剧下降,保守估计不到00万,甚至不如春秋战国时期。
曹操曾在《蒿里行》中描写了当时民间的惨状:“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公元20年西晋统一,全国人口恢复到1600万上下。
至4世纪初,西晋进入全盛,人口恢复至4000万人左右。但随后王之乱的爆发又使得人口锐减,最低时不过1200万左右。
可是这些人口几乎都是汉人!
冉闵估摸着,现在南方的晋国其汉家人口应该不过三四百万。
也就是说,汉家现在的人口只有百万而已!
真是悲惨!
于是冉闵又找来王猛就人口的事情进行商议。
“景略,经过此番的人口普查,所得出的数据,我大魏现在的人口超过1300万,户数10万,但汉家人口却仅有五百余万。胡人皆仇视、排斥我汉人,何以自处”
“要知道,晋朝最盛之时人口也有近四千万,如今寡人欲鼓励生育,并鼓励胡汉通婚,尤其是胡人女子嫁与汉人男子,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在一些耕地和教育的问题上,寡人也想给予汉人一些优待,不知道你认为如何”
王猛闻言,点了点头道:“这都是应该的。大王不提这些事情,过段时间鼓励生育的事情臣也要提上议事日程的。只是大王优待汉人,很有可能会破坏胡汉之间的和谐呀。”
“寡人不在乎这些。”冉闵摆了摆手道,“汉人,是咱们的立身之本。是我大魏国的国人。似石勒、石虎当政之时,羯人为国人而其余各族人皆为六夷,眼下寡人并没有苛责或者刻意劳役或者驱逐胡人,这已经是对于胡人法外开恩了!既然是寡人掌权,那么汉人一定要得到优待。”
既然冉闵已经决定了,王猛便不好反驳。
“大王,现在均田制推行得差不多了。臣以为兴办教育的事情可以提上日程了!”
“你有何想法”
“请大王先斥资在邺城建立十座官塾,观其效果。这官塾每一处可兼容千人就读,无论胡人汉人,只要通过测试,都可以进去就读。而官塾之中,可传授四书五经,君子六艺,乃至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甚至是种植五谷,打造铁器之类的学业都可以设立。但凡有一技之长的,都可以各得其位,各司其职。”
“好。”
王猛又道:“此外,还请大王招揽全天下的私塾教师,乃至于有一技之长的铁匠、船匠,他们都可以作为教师,进入官塾传道解惑。而到了一定程度,大王完全可以取缔私塾,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官塾,这样一来,全天下的人才不都出自魏国了吗”
“善!”
想了想,冉闵接着道:“寡人还想建立一座国子监,似汉武帝时设立的太学,为我大魏国之最高学府。国子监专门让寡人的儿子,还有各个王公大臣的子嗣,以及四方杰出的人才进去就读。不知景略以为如何”
“这再好不过了。”王猛表示赞同。
“另外,大王开放山泽,兴修水利,改进耕作,以致田畴开辟,仓库充实的计划也应当施行了。”
“好。”
第0353章 火药
这一日,下了大朝会之后,冉闵便换上了一身常服,秘密前往过去暗部藏匿的地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