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到了隋唐,甚至出现了《解散方》,可见五石散的魅力所在。

    五石散,也许真的成为了后人对那个时代的一种遐想,是那个时代的无奈和时尚,更多的是一种痛苦。

    而听到冉闵这么说,秦牧亦是赞同地道:“大王所言极是。南方的晋国,这些年除了军事上毫无建树之外,其余玄理、书法都名冠天下,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玄理者为殷浩,书法者为王羲之,据说这二人现在都还得到了晋国朝廷的重用。”

    冉闵摆了摆手道:“风尚如此,一群酸腐文人,这样的晋国若是还不没落,那还真是没天理了。”

    “大王,殷浩真有你口中说的那么一文不值吗要知道,世人可是将他比作了管仲、诸葛亮的。”

    听到这话,冉闵更是嗤之以鼻地道:“殷浩若是真有那么厉害,就不会还是一个扬州刺史了!所谓名士,就是靠着名气为生的士人罢了。殷浩,只知道清谈,而当今之晋国,清谈之名士甚多,故而他们这是商业互吹而已。”

    “呃……商业互吹”

    “就是互相吹捧!”

    秦牧不禁笑着道:“这词用的好。大王,关于这殷浩的事迹臣也是有所耳闻的。据说当年镇西将军谢尚年轻时,听说殷浩擅长清谈,特意去拜访他。殷浩没有做过多的阐发,只是给谢尚提示好些道理,说了几百句话;不但谈吐举止有风致,加以辞藻丰富多彩,很能动人心弦,使人震惊。谢尚全神贯注,倾心向往,不觉汗流满面。殷浩从容地吩咐手下人:‘拿手巾来给谢郎擦擦脸。’还有就是孙安国与殷浩清谈忘食的事情。”

    冉闵微微颔首,这个故事其实他也知道。

    话说有一日,孙安国到殷浩处一起清谈,两人来回辩驳,精心竭力,宾主都无懈可击。

    侍候的人端上饭菜也顾不得吃,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这样已经好几遍了。双方奋力甩动着拂尘,以致拂尘的毛全部脱落,饭菜上都落满了。

    宾主竟然到傍晚也没想起吃饭。

    殷浩便对孙安国说:“你不要做硬嘴马,我就要穿你鼻子了!”孙安国接口说:“你没见挣破鼻子的牛吗,当心人家会穿你的腮帮子!”

    这无聊不

    很无聊!

    冉闵摇摇头道:“清谈误国。晋国群臣之中,寡人看好的就一个刘惔!殷浩曾到丹阳尹刘惔那里去清谈,谈了很久,殷浩有点理亏,就不住地用些浮辞来应对,刘淡也不再答辩。殷浩走了以后,刘惔就说:乡巴佬,硬要学别人发这样的议论!所以说,像殷浩这样的人,不能委以重任,当一个使臣,负责邦交事务,或者掌一郡之刑狱,这大概就是他的本事了。”

    “大王认为晋国真的不会出师北伐吗”

    “不会的。”

    冉闵信誓旦旦地道:“随着庾氏兄弟先后过世,晋国的将领一代已经是青黄不接的状况,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更是少之又少!桓温算一个!但是现在的东晋朝廷,敢用桓温吗”

    “若晋国果真北伐呢”

    “晋国北伐,寡人又何惧之只是现在还不是大动干戈的时候,宛城,有文泰的六万精兵驻防,广陵一带,卫峥也还带着五万兵力驻防在那里,晋国想要首战告捷,谈何容易”




第0383章 石鉴之死
    冉闵与秦牧在漳水河畔钓鱼,并兴致勃勃地点评东晋是否北伐的时候,一个宫中的内侍又小跑过来。

    “何事”

    “大王,倭国使者求见。”

    “又是仓山景吾”

    “不是。来者自称去来穂别,是倭国的大王子。去来穂别为正使,仓山景吾为副使。”

    “……”

    冉闵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挥了挥手,让这个内侍先退下。

    旁边的秦牧不禁笑着道:“大王,这倭人还真是有那么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臣记得仓山景吾已经不下三四次求见大王了吧可是他都吃了闭门羹,时隔两个月,眼下倭国又派了自己的大王子出使邺城,不知道倭人打的什么算盘。”

    “大王不见一见这个所谓的倭国大王子”

    闻言,冉闵将手中的鱼竿一甩,换了个位置接着下钓,脸色淡漠地道:“不见。”

    “为什么呢倭人不就是想跟咱们魏国建交吗”

    “只怕倭人的野心不小啊。”冉闵意味深长地道。

    ……

    时间进入公元34年正月,赵青龙三年,王猛变法的这三年来,魏国一直相安无事,列国皆忌惮于魏国之威势,不敢轻举妄动,而魏国在冉闵的主导之下,更是奉行和平发展的国政,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三年之间,魏国迅速强大起来。

    而在建章宫的御龙观内,有着这么一座偏僻的宫室,冷清、寂静,寒风凛冽之中,大雪飘飞之际,一个孤傲而形影单只的人就站在宫室的窗台前,静静地眺望着远方。

    这个人,正是大赵国的皇帝石鉴!

    只不过名为皇帝,实为傀儡!

    他石鉴,不过是冉闵的掌上之物……不,应该是连掌上之物都不如,毕竟石鉴现在都被软禁起来了,再也没能踏出这座御龙观半步,而整个大赵似乎都已经改名换姓地成了魏国。

    但石鉴,却是毫无作为!

    石鉴不能踏出御龙观半步,就连饭食都是拿绳子送上来的,也没有人跟他说话,石鉴太孤独了,太寂寞了,他甚至忘记了自己说话的声音了。

    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石鉴又一脸茫然地眺望了远方的宫城一眼,终于咬了咬牙,拿出了自己最后的勇气,踏上了凳子,然后双手抓住了三尺白绫,把自己的脖子挂了上去。

    “碰!”

    凳子被石鉴的脚踹倒了。

    失去了支撑点,石鉴的脖子随后被白绫勒得生疼,渐渐发青、发紫,而他的双腿还在半空中不停地摇摆着,晃动着,挣扎着,最后脸色都变得苍白、紫青,一阵变幻之后,石鉴终于脑袋一歪,很是痛苦地咽下了自己的最后一口气!

    “报——”

    宫中的一个内侍慌慌张张地跑进了御书房,冉闵正在与王猛讨论如何完善变法的事情呢,骤然看见这个慌乱失措的内侍,不禁眉头一皱:“混账!大内宫禁,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大王!”

    那个内侍“扑通”的一声跪了下来,叩首道:“大王,大事不好了!陛下……石鉴自缢身亡了!”

    “什么!”听到这话的冉闵与王猛都不由得勃然变色。

    石鉴上吊自杀了,还真的死掉了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大王,奴才也不清楚。今日上午送饭的时候还好好的,可是到了中午就没见到石鉴把饭食吊上去,我们怀疑其中有猫腻,上去一看,石鉴已经上吊自杀了!”

    闻言,冉闵一时之间是心乱如麻,但是他又不好责怪这些送饭的内侍,只好让人将锦衣卫的负责人荆展找过来,让锦衣卫去查询这个事情。

    过了不到两个时辰,刚刚入夜,荆展就跑到建章宫里向冉闵汇报。

    “大王,臣有罪!”荆展一脸羞愧难当地道。

    “你有何罪”

    “石鉴之自杀,乃是事出有因的。我们锦衣卫经过审讯,这才知道宫中被安插了姚弋仲的人!而在送给石鉴的饭菜里,他们还做了手脚,他们将一张纸条掺到饭里面,而那纸条上,赫然就是姚弋仲的亲笔信。”

    “纸条呢”

    荆展随即将纸条传给了冉闵。

    冉闵接过这纸条看了看,顿时眯起了眼睛,这纸条的“威力”果真是不简单,不是说里面有什么毒药,而是纸条上面的字句,那是字字珠玑,发人深省的!

    对于石鉴来说,更是诛心之言!

    若是石鉴还有半点羞耻心的话,他会自杀,这一点都不奇怪。

    冉闵叹了口气说道:“寡人知道了。荆展,你先下去吧。还有,把宫中所有内侍和宫婢的详细资料都筛选一遍,寡人不希望建章宫中,还有任何乱臣贼子的人。”

    “诺!”

    知道了石鉴之死的来龙去脉,冉闵便将崔皓、王猛、荀稷、秦牧四位重臣找过来议事。

    “诸位,寡人要告诉你们一个事情。石鉴驾崩了。”

    “什么”众人不禁脸色一变,崔皓更是面沉如水地道,“大王,这好端端的石鉴怎么会驾崩了呢”

    冉闵摇摇头道:“寡人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亦是十分震惊的。石鉴不是被杀的,而是自缢身亡的。不过石鉴的死并不蹊跷,因为事先姚弋仲通过宫里人给石鉴夹杂了一封书信,石鉴是在看了姚弋仲的亲笔信之后,不堪其扰,自缢身亡的。”

    闻言,众人都相视无语。

    “大王,这个事情你打算怎么处理”崔皓又发问道。

    冉闵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关于石鉴之死,这个事情寡人暂时压了下来。除了咱们之外,相信没多少人知道石鉴已经驾崩了。”

    “可是……大王,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啊!”

    “寡人也没什么好的主意。”冉闵幽幽地道,“石鉴的死太突然了,寡人知道这是一个阴谋。石鉴的死一定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的。而石鉴之死的主导者姚弋仲,多半会纠集部众,打着为石鉴报仇的名号,兴兵东征的。这才是寡人担心的。”

    “唉!”崔皓长叹了一声,说道,“大王,事到如今,再多的忧虑都是无济于事的。石鉴已经驾崩了,而石虎诸子,更是一个不剩,全都死绝了,就连石虎的孙子一辈,男丁一个都没有。所以石鉴已死,后继无人,大王若是从石勒的后裔中找出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或许可行。”

    “相国大人,你说得倒是轻巧。”荀稷翻了翻白眼道,“羯赵宗室一脉早已是人丁凋零了,自从上一次的石祇之乱后,石氏子孙早就是不知去向了,咱们上哪儿去找一个新皇而且石鉴这个时候突然死去,对于外界来说那是十分蹊跷的,姚弋仲未必不会用此事大做文章的!”

    “要我说,大王干脆取羯赵而代之,建立大魏王朝!如此名正言顺,除了列国,国中臣民,哪一个不是拍手称快的”

    冉闵闻言,脸色颇为严峻说道:“寡人自掌权之后,就极力避免与列国发生冲突。而寡人一旦称帝,就无疑是给了秦、雍二国讨伐的借口,到时候大战一起,不知道又给咱们大魏的变法产生怎样不必要的麻烦啊。”

    荀稷听到这话,又苦口婆心地劝道:“大王,我魏国经过三年的变法,国力大增,又何必继续埋头发展呢眼下国中兵将颐养已久,都渴望一场战事,大王又何必如此瞻前顾后呢”

    “……”

    “景略,你意下如何”冉闵问起了变法的负责人王猛。

    而王猛想了想,说道:“大王,其实变法已经完全推行下去了,而且效果显著,即便是爆发大战,想来都不会对变法造成什么大的影响。臣请大王登极称帝!”

    “请大王登极称帝!”

    好吧,四大重臣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想让冉闵登极称帝!

    冉闵暗自寻思了一下,说道:“称帝之事,暂且搁置。现在我大魏即将对关中的秦雍二国进行大战,寡人现在命令,粮草辎重先运往河东,各路军队聚集邺城,枕戈待旦!”



第0384章 洛阳八关
    石鉴之死果真如冉闵所预料的那样,出现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正月,雍王姚弋仲声称得到石鉴的“血诏”,诏书里声讨冉闵的种种罪行,并让天下人共同讨伐乱臣贼子冉闵,光复羯赵江山。

    姚弋仲在得到“血诏”之后,大哭一场,几乎哭得晕厥了过去。随后,姚弋仲召集雍国诸文武,登坛祭天,声讨冉闵的罪行,颁布檄文,并给石鉴上谥号“献”。

    同时,姚弋仲还向秦国、凉国、代国、燕国、晋国,乃至于巴掌大的仇池国发出邀请函,请列国一同出兵,诛杀逆贼冉闵!

    秦王蒲洪很快就响应了,对魏国宣战,并出兵与姚弋仲的军队在潼关会合。凉王张骏则是不明所以,没有对魏国宣战的意思。

    二月初,代王拓拔什翼键、燕王慕容皝和晋国朝廷都对魏国宣战,都在调兵遣将,但是都没有轻举妄动!

    而天下人的目光都放到了河东这块土地上,不出意外的话,秦雍二国的联军应该会在这里与魏军爆发大战。

    魏国战败了,列国就会痛打落水狗,趁机从魏国那广袤的疆域中分一杯羹,若是蒲洪和姚弋仲这两个家伙战败了,他们也能全身而退!

    而得知这一情况的冉闵,不慌不忙,因为他早在此前就已经妥善布置好了一切。

    2月14日,冉闵御驾亲征,起步骑大军十万人西进,其阵容不可谓不强悍。

    有北门四军——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各自15万人,共六万悍卒,同时还有各自两万人的左右千牛卫,皆是大魏最为强悍的军队。

    ……

    “大王,敌军已经在围攻洛阳了。”

    一辆六匹黑色骏马拉着的华丽车驾上,冉闵端坐在那里,闭目养神,嗅着旁边的鼎炉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他一时之间,精神有些恍惚,有些飘飘然。

    而在冉闵的身边,坐着的另一个人,就是军师祭酒秦牧,这位冉闵所倚重的大臣,此时此刻,手里拿着一份情报,向冉闵汇报工作。

    冉闵淡淡的道:“洛阳寡人记得,是周成在那里镇守的”

    “是的。”

    “洛阳,自古以来就是王气所在之地,难怪古往今来,这么多英雄豪杰都想要争夺此地。眼下咱们决战的地方,多半就是洛阳了吧。”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内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

    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秦岭,过函谷关是陕西的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山又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

    “秦牧啊,咱们这是到哪儿了”

    “已经进入河内郡了。前面不到十里,就是孟津关了!”

    闻言,冉闵又不禁感慨万千地道:“洛阳,还真是具备了王者气象啊。如果可以的话,寡人真想定都于此。”
1...166167168169170...289
猜你喜欢